第一篇: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此次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是教育系统一次隆重的群英会,一次让人期待的成果分享会,更是一次催人奋进的鼓劲加油大会。开好这次会议,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湘潭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提振湘潭基础教育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以改革创新精神统领湘潭基础教育转型发展,努力办好湘潭特色教育、湖南品牌教育、人民满意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面湘雄局长、大力主席、大明院长,对一年来的基础教育相关情况作了很好的总结,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我完全赞同。请同志们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等下,定良秘书长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落实。下面,我再谈几点认识和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以三个“准确把握”正确认识我市基础教育发展新常态 一是准确把握我市基础教育取得的新成绩。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落到实处。市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教育事业费38.31亿元,较上年增长5.48%。全市教育系统牢牢把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这个主题,紧紧抓住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这两大战略任务,聚力攻坚克难,推进制度建设,加强统筹谋划,主要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绩。一是更加注重项目落地,教育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新增普惠幼儿园118所,建成农村公办幼儿园9所、义务教育合格校92所,XX市、XX区、XX区完成了完小以上合格校建设任务。优化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摆上市、区两级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城区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位6876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项目,ipv6改造项目列入国家信息惠民城市建设工程项目。二是更加注重立德树人,教育提质发展呈现新气象。突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深入开展“三爱三节”、“中国梦”教育活动,市教育局、XX县教育局获教育部“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活动优秀组织奖。在全国地市级教育部门率先启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做到有教材、有课程、有载体、有成效。深入开展“两型”教育,由省委常委、省“两型”办主任张文雄作序、云龙实验小学编写的“两型”读本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出版发行。突出构建高效课堂。深入开展“减负万里行”活动,首次举办全省新课程改革现场培训观摩活动,涌现了市和平小学、XX区风车坪学校、XX区火炬学校、XX县江声试验学校等一批国培校以及课改示范校。成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小学教育质量监测居全省前茅。全市学考合格率再次获全省第一,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节节攀升。三是更加注重队伍建设,教育持续发展实现新突破。启动“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制定了《XX市教师自律公约》,湘乡东山学校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傅朝晖等4人获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国省市三级培训教师一万余人次。首次引进国外培训团队,联合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对我市教师进行培训。优化“1+n”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实行“系统人”招聘模式,全市引进、招聘教师322人,实现城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近300人次。四是更加注重教育治理,教育规范发展取得新成效。切实规范招生行为。科学划定义务教育学校服务范围,实行小学划片就近入学、初中免试就近入学。严格执行普高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小学一年级适龄入学制度,落实普高招生“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政策,实现阳光招生。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从严查处各类违规收费、补课、办班案件102起。全市域向国、省的教育投诉举报件居全省第13位,为全省下降幅度最大的市州。推行教育阳光服务,建成教育阳光服务中心6个、阳光服务站210个,阳光服务经验在全省推介,接受省教育厅教育阳光服务中心考核获全省第一。大力推行中小学学生食堂自主经营、保本不盈利模式,食堂管理模式在全省推广。
二是准确把握我市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依法治教的明确要求。在5天前教育部召开的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又提出要着力做好9件大事,其中包括了立德树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千方百计提高教育经费筹措能力和使用效益等工作,还包括落实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谋划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改革,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等与基础教育直接相关的工作。去年12月18日,伟林市长到市教育局调研,强调湘潭教育要主动适应优质均衡新常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加快实现“学有优教”的发展目标。全市教育系统特别是基础教育战线,要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的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新方针、新政策,明确新定位,把握新机遇,凝聚新力量,加快推进湘潭基础教育由数量规模发展向质量效益发展转变,加快实现由基础教育大市向基础教育强市转型,使教育系统助力“幸福湘潭”有更加鲜明的目标、更加生动的实践、更加明显的成效。
三是准确把握我市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新矛盾。第一,教育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突出表现为立德树人的观念树得不够牢,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还在很大范围内存在,导致学校重文化成绩提升、轻综合素质培养,教师重视教书、轻视育人,家长重考试分数、轻品德养成。已至于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学生良好品行得不到有效养成,学生个性得不到有效挖掘,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一些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够准确,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地存在。第二,条件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经费保障仍显不足。目前我市各学段生均公共财政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共财政公用经费水平整体低于长沙、株洲、岳阳、常德4个市州的水平。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教师补充机制滞后,致使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教非所学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教学设备配备不足。全市拥有规范标准理科实验室的中小学、拥有完备教学仪器设备及音体美卫设备的中小学仅七成左右,全市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相对滞后,至今没有建成教育城域网。第三,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存在市城区义务管理体制不顺、县城民办义务教育比例过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中小学校长管理模式较为滞后、招生考试制度有待完善等体制机制问题。第四,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基础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特别是高考质量提升不快,相对周边一些市州的飞速进步,原有相对优势正迅速被赶超,对此人民不满意、领导有看法、社会有反映,要清醒认识形势的紧迫性和严峻性。二是地区、城乡、校际之间课程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建设很不均衡,新课程改革和高效课堂的推进很不平衡,从整体上看,依然无法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三是名校、名师等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总量太少,满足不了湘潭人民对“上好学”“好上学”和“学有优教”迫切需要。四是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偏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校分类发展性评价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五是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改进师德师风,加强考风考纪,抓实教学常规,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率和美誉度。
二、以四个“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新转型
(一)开放带动,增强基础教育发展活力。要树立开放的办学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办学视野,引进各类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突破湘潭教育的发展瓶颈。要建立开放的办学模式。要着力推动与英美教师培训机构、泰国侨校的交流合作,推动与北京XX区教委、上海教科院的交流合作,推动与外地名校以及民族偏远地区交流合作。要构建开放的融资通道。要通过银政合作化解高中学校的债务,采用ppp模式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为高中学校经费压力松绑,为中小学教育现代化提速。
(二)转型推动,促进基础教育优化升级。推动学前教育由“普及公益”向“普惠公益”转型。优化普惠性幼儿园扶持建设机制,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的投入力度,探索公办幼儿园公建民营、公办民助混合制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公办普惠幼儿教育比例。推动特殊教育由“基本普及”向“全面普及”转型。全面实施特殊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行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完善送教上门、随班就读模式,加强XX市、XX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提高智障、视障、听障三类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普及率。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型。加快完小以上义务教育学校的合格学校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推进思品、科技、养成教育等素质课程体系和体育、艺术“2+1”工程实施,广泛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高教育由“千人一面”向“初具特色”转型。加大对普通高中的投入指导力度,推动各县市加强对区域内高中学校特色多样发展的研究、规划和指导,试点开展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项目,出台《XX市基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五年发展规划》,评选认定首批10所市级特色学校。推动民办教育由“规模扩张”向“规范优质”转型。逐步推进民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日常管理,特别是加强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管理,同时着力打造一批省、市级示范性民办基础教育学校。
(三)创新驱动,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要改革管理方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重大任务。全市教育系统必须用教育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行政,各级各类学校要依法治校。当前,尤其要重视办学章程建立完善、教代会制度的作用和落实、办学行为的不断规范、教育阳光服务中心建设,使教育管理逐步走上法治轨道。要改革育人模式。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构建教育牵头、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着力整合文化、民政、社区、关工委等各方力量,深入开展家庭教育示XX县区创建活动,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力争出成效、出特色、出成效。要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启动学区联盟办学、集团办学工作,打破校际和区划界限,促进基础教育资源科学合理配置。要加强教师管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改革教师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落实农村偏远地区教师补贴制度,提高教师资源配置效率。要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积极探索小升初“对口直升、随机派位”招生模式,实行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综合成绩的考试招生制度,实行高中网上录取办法,引领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要改革教学过程。要围绕构建高效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教学与教育技术深度融合,抓好两型课堂课题成果推广,开展“翻转课堂”、“在线课程”、“微课程”等试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助教、助学、助评、助管的强大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项目拉动,实现基础教育提质提效。要抓紧抓实基础教育发展综合项目。突出抓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项目,完成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启动市直普通高中特色提质项目,有效推动市城区义务教育扩容项目,完成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多部门共建项目,启动教育行政干部、教育骨干、教学名师轮训项目。要抓紧抓早新高考、新学考研究项目。《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以考生招生制度改革为引领的新阶段,上海、浙江新高考试点方案给予了考生“7选3”或“6选3”的自主权,“一科两考”、外语社会化测试已经起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成为2014年末的热点聚焦。湘潭基础教育对新高考、新学考要抓早、抓小、抓细、抓实。抓早就要从现在提早研究谋划,在人事结构上进行调整、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培育优势学科等方面尽早准备;抓小就要从现在七年级、八年级学生开始引导,让他们做好自我评估、合理规划人生,选择正确的专业方向,要从低年级就抓好全面的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培育;抓细就是要逐渐建立选课走班教学育人机制,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建立学生生涯规划制度,完善成长导师制,优化选课制度,试点推进选课走班教学;抓实就是课程设置要具有弹性,做好高中学段制研究,完善核心素养体系下的课程建设方案,逐步满足学生选课要求,加速课堂形态转型。同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在评语中客观、准确揭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精神成长,如何保障评价公平公正,如何避免“千人一面”,这些将对基础教育学校和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要抓紧抓好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项目。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基地的建设,盘活市县两级教师培训基地,重新定位教育学院以及教师进修学校的职能,在市县两级设立课程指导、教学研究、质量评价、资源建设、教师发展等中心以及名师、特级教师工作站。通过研制学科教研基地标准、工作方案、建设计划,分层分类“学科教研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展教研创新,实现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从“听评课”到“课程领导”,从“基于经验”到“基于实证”,用数据完善经验,让证据支持教研,用项目组织培训,用资源提高质量,全面提升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课程领导能力、专业能力和教育境界。同时,加强与高校合作培训、异地挂职锻炼和境外高端培训,搭建优秀教师和教育干部专业成长平台,培养湘潭基础教育名师。
各位同仁,今年发展改革任务要求全市基础教育做好啃硬骨头、趟深水区的准备。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刻认识新常态下教育事业发展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发生的重大变化,认真研判新常态下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问题,善于在变化中捕捉新机遇、压力中创造新条件,不断挖掘新潜力、培育新优势、拓展新空间、实现新发展,以改革精神统领新常态下湘潭基础教育转型发展,全面完成今年基础教育既定目标和“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为更好开启“十三五”工作,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幸福湘潭进程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全省基础教育课改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前一阶段课改情况,在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实验的基础上,重点部署全面启动普通高中课改实验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化发展。下面围绕会议主题谈三点意见。
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我市今后课改实验的主要任务今年2月,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在中山市召开。会上,宋海副省长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我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强调基础教育要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积极推进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省教育厅郑德涛厅长在分析了我省基础教育改革的形势后指出,基础教育发展到当前这个新阶段,主要任务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工作重点要从强调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转移到两高(高水平、高质量)上来育民副厅长在总结会议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重点要做到七抓七促,即抓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促农村教育发展;抓布局调整,促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抓办学体制创新,促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抓信息技术教育,促教育跨越式发展;抓教学改革,促教与学方式转变;抓队伍建设,促教师专业成长;抓评价考试改革,促学生全面发展。这次省课改工作会议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明确了新发展观对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我省率先发展、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继续发挥排头兵作用。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是胡锦涛总书记寄予我们的厚望。广东要发展,既要依靠人的发展,也要努力实现人的发展。因此要牢固树立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思想,推动基础教育跨上新台阶。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学生全面发展,老师终身发。二是明确了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上来。20xx年,全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努力争取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xx年,全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三是明确了以课改为抓手深化素质教育的策略。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近三年来,我市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工作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全市统筹协调,局部先行试点,分步全面跟进,各区自主实验,工作各具特色。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课改实验起步早,推进快。20xx年,南山区成为首批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我市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工作正式启动。20xx年,福田区、罗湖区和盐田区成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年,宝安区和龙岗区也加入了省级课改实验区行列。全市参加实验的中小学校共计545所,为中小学校总数的99;参加实验的学生共有21.3万多人,其中小学生13.9万多人,初中生7.4万多人;参加实验并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近2万人。我市不仅先行开展课改实验,而且三年迈出三大步,成为全省第一个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验的大中城市。二是市、区高度重视,扎实推进。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课改工作,做到有领导机构,有专项经费,有系统培训,有实施策略。市、区两级均成立了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区课改领导小组大都由分管副区长担任组长,并定期研究课改工作。课程改革对于广大师生来说是新事物,对于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和管理者来说也是全新的工作,为了亲身感受课改,了解实情,市局领导和分管副局长、各区政府的分管领导、各区教育局的局长们多次深入课堂听课,并与师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对课改的感受和看法,解决课改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还要求有关业务处室和教科研人员要沉下去,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对课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为了保障课改实验顺利推进,市、区财政都安排了课改实验专项经费。课改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形成了市、区、校三级课改师资培训体系。为了抓住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关健环节,突破工作重点和难点,省、市、区三级上下协调,通力合作,共同攻关。例如,为了突破考试评价这一难点,省厅刘育民副厅长多次带领有关处室人员和专家来深调研,特别对南山区制定《****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方案》、《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定方案》等课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省的有关方案。我局全力支持南山区课程改革工作,放手放权,积极指导,分管副局长和有关职能处室多次到南山区进行专题调研,全程参与和指导南山区初中课改年级的中考中招改革工作。当前,我市高中课改培训已经启动,其中福田在3月底完成了高中教师新课改培训已经启动,其中福田区在3月底完成了高中教师新课程第一轮培训,定安区还将中学校长和部分教师分批送到清华大学、北师大等高校进行培训。
第三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省教育厅以及全国各地课改实验区、学校参观者的肯定。福田区、罗湖区和盐田区在课程管理、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宝安区和龙岗区虽然启动在后,但注意早接触,早研究、早准备、管理到位,培训到位,推进力度大。市教育局直属各学校积极推进课改实验,深圳中学作为全省试点单位,已经先期进行高中课改尝试,并在教育部举办的第一期”高中新课程改芏国家级研修班”上,介绍了有关实验情况。
最近,教育部已同意广东率先开展教育现代化的全面试验。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专门就此事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指出: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广东有能力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广东必须搞上去。我们要认真落实张德江书记的指示,把握难得的机遇,按照更新、更高的标准,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加快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
当前我市课改实验的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全省基础教育课改工作会议和《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的精神,继续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努力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化发展。为此地,我们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二、深化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搞好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高中新课程更加注意人文精神培育和健全人格塑造。推进高中课改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是教育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多年来,特别是1999提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强调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也是解决一个培养人的问题。xx最近批转了教育部《****-~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计划提出要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并强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如果说,整个课改是核心环节,那么,高中课改则是核心中的关键。在新时期,要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迫切要求在总结和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高中新课程实验,把高中课改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
我市课改从试点到推行已经三年,总体情况不错,成效是明显的。说名实在话,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进课改,大家是不担心的,基本上没有升学应试的压力,广大校长和教师能够形成共识。但是高中教育不同,直接面临高考,有的校长担心课改会不会影响长学率,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忽视课改,淡化素质教育,还是搞应试教育那一套。继续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全面启动高中课改,必须首先进一步深化认识,把办学思想真正统一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上来。当前,我感到这个问题更加重要,更加迫切。
首先应当看到的是课改与加强教育是没有矛盾的。最近,《中共中央xx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颁发,这个意见突出强调四个方面:一是要切实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二是要大力加强学生课余活动主阵地建设;四是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教育部年初也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提出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为重点,大力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并陆续颁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开展诚信教育的通知》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这些文件精神都把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核心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大家都知道”马加爵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令人震惊,令人反思。李鸿忠市长高度关注,就教育系统如何从这一事件进行深刻反思,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作了明确的指示,强调小成功靠小智慧,大成功靠重德,要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做人格健全的人,阳光的人。我认为”马加爵事件”这一悲剧不是偶然的,它暴露的问题不单是大学教育阶段,可追溯到中小学教育阶段;不单是学校教育问题,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值得反思;不单是文化知识教育问题,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值得反思;不单是文化知识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健全教育问题,说到底是素质教育问题。中小学教育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全而实施素质教育比任何一个阶段都重要。高中新课程加大人文学科课程分量,更加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是新课程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启动高中课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不言而喻了。
(二)高中新课程更加强调学会学习,推进高中课改有利于学生今后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对教育而言,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通过教育内容、方法等各项改革,促进不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离不开学习。古人有云:”少而好学,如日出太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道出了学无止境的哲理。列宁曾经说过,我们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我们党三代领导人曾多次强调要大兴学习这风,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确,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学习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学习莘不是在校学习的”专利”,它贯穿人生始终,伴随人的一生,所以我们要致力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处处都能学习、人人都能学习的型城市。
高中教育面临双重任务,一方面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生源,另一方面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无论是上大学深造,还是进入社会直接参与现代化建设,学习都很重要,学习方法更加重要。教育实践表明,培养终身
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高中教育非常关键。所以,高中新课程尤其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目的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为将来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矗大家知道,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课堂学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老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争取好的考试分数。”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生”注意听”,家长也嘱咐学生”上课要用心听讲”。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法过于机械、呆板,忽视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而新课程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根本性变革,不公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而带来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吴现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选择,包括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实验性学习等。这些学习方式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倡导学生在学习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特别是研究性学习是学习方式的一个生大突破。在研究性学习中,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不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老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就是从根本上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愿望的转弯,实现由”被动学”到”自主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师生双向良性互动,最终达到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培养。
(三)高中新课程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高中课改有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影响的决定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很多、包括环境、资源、经济、市尝技术等等,但人的素质是决定性因素,也就是一个城市的素质功能建设,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和高科技城市,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具有知识、理论和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与之蜜切相关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熟练应用外语和国际交往的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以教育为本。但是,传统课程一个突出弊病,就是过于注重对学生的书本知识灌输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新课程摒弃这一弊端,把学生创新精神和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更加重视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推进高中课改,对于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领导,通力合作,把高中课改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实
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实验工作由于卢步早,推进快,难免存在各种问题。在这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高中阶段课改工作又全面展开,这样一来课改实验就战线更长,而更宽,难度更大了。课改实验是我市基础教育工作的大事,急事,难事,也是好事。是大事,就必须大力抓;是急事,就必须赶紧抓;是难事,就必须认真抓;是好事,就必须坚持抓。由于课改工作是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把它作为”一把手”工作和全局性工作,全力以赴抓好。
(一)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要发挥组织、领导、指导和服务功能,成为课改实验的指挥部和参谋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课改工作。所谓重视,主要是在人、财、物、制度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教育行政干部要熟悉课改,业务部门的同志要研究课改,课改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必须是课改的内行。教育局长要坚持深入课堂,带头听课;职能处室更要沉下去,钻进去,指好路,把好舵,服好务。
教育部门各处(科)室要加强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此次课程改革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课程管理机制的改革等,是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课改工作涉及到教育督导、教育行政管理、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人事、计财、招生考试、电教、宣传等多个单位和部门,各级、各部门要从教育全局着眼,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落实课改工作的相关措施,完成课改任务。同时,还要注意转变或调整职能,明确职责和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这里重点对几个与课改实施关系最密切的部门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基础教育管理部门要做好课改工作规划和阶段工作计划,在贯彻国家课改政策、建立课改制度、落实课改措施、加强课改统筹管理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要加强高中建设,调整高中布局和规模,加强调研,整合资源。目前我市有48所普高,其中公办高中30所,民办高中18所。以****的高一为例,公办高中一年级平均班额是10.5个,班级平均人数是47.9人;民办高中一年级平均班额4.8个,班级平均人数是38.9人。可见,要调整公办和民办高中的布局和规模,促使民办高中达到合理的规模,适应高中课改中的选修和分班教学的需求。
教学研究部门要把研究、指导和推进课程改革作为基本职能,尤其要通过课堂教学的研究,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处理好课改和高考工作的关系,做到课改和高考两不误。要按照国家关于中小学教材管理的规定,加强对教材选用和征订的管理,并牵头组织做好地方教材的编审工作。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做好导向。与招考办等部门合作研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问题。
教师培训部门要关注课改实验教师的需要,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通过培训促进教师成长。要推进校本培训,加强实践性培训,重视研究性培训。抓紧做好有关规划,协调教师继续教育、教研、科研等部门的培训力量,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教育科研部门要组织力量加强课程理论研究和课改信息搜集工作。基础教育的科研项目要向课改倾斜,或者单独设立课改科研项目。
人事部门要重视对教师编制的调查研究。最近,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了我市中小学机构编制问题,李鸿忠市长对教师编制问题非常关心,要求在执行国标和省标时,就高不就低,争取最好的结果。这就是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原来是按班级数来核定教职工编制,现在将以招生数作为核定编制的基数,新的编制标准整体上不可能突破国标,不可能增编。有的超编单位,还将面临压缩编制的问题,如果要维持现有的编制,就要靠发展,靠上规模来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事部门要根据课改需要研究用人机制改革,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在职称评定、名师评审、优秀教师评选等方面为课改提供支持,职称评定的专业设置要与课改配套,名师评审和优秀教师评选条件中要突出课改业绩。
计财部门要主动与财政部门沟通和协调,落实每年课改经费的下拨,要加强课改专项经费的预算和审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校长要率先垂范,担当课改实验的排头兵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课改实验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校长对课改的认识程度、参与程度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本校课改工作的质量。今后我们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校长的业绩,要把课改工作作为突出标准。
校长要带头学习课改理论。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高度重视课改。校长要教师、学生在课改中成长,自己首先要在课改中成长。
校长要带头参与课改实践。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校课改推进计划。要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认真研究解决教师在课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尽量减少繁琐低效的事务性劳动,确保教师备课和开展教研活动的时间。要创造性地制定适应课改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开发、调配和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调动全体教师参与课改、研究课改和创新教学行为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业务素质等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这为全面推进课改准备了良好的师资储备。最近我了解到,推进课改,教师的学历层次、业务素质固然重要,但课改成功与否、成效如何,起决定作用的是敬业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没有学不会的东西,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把师德师风摆在第一位,根本在于要有爱心,有了爱心,就能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真诚、平等、融洽、关爱。特别是对那些经济有困难、家庭有缺陷、学业有障碍、心理有困惑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倾注更多的心血,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平等、温暖,如沐阳光,如沐春风,从而自尊、自爱、自强,健康地成长起来。今年是我市师德师风建设年,我们希望广大教师以此为契机,修身养性,博学笃行,以德治教,为人师表,无愧于人民教师光荣称号,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教师要争做教育创新的榜样。教育发展靠创新,课程改革靠创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也依赖于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课程改革给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创新教学的空间,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今年,是我们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创建教育强市,加强机关作用和师德师风建设重要一年,有许多重要的工作要做。我们要善于分清缓急,统筹兼顾。课改实验工作是当前我市基础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大事,要纳入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整体工作中,科学规划,认真抓好。要抓紧做好有关调研工作,制定有关工作方案。要抓好启动高中阶段课程改革实验的工作,也要抓好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验的工作以及两个阶段课改的衔接工作;要抓好高一年级的课改工作,也要抓好高
二、高三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好课改工作,也要抓好高考工作和中考中招改革工作;要抓好公办学校的课改工作,也要抓好民办学校的课改工作。
同志们,我们今年的教育工作任务特别重,时间特别紧,难度特别大,我们要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今天的会是在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到关键阶段召开的动员会,它对明确我市当前课程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下一阶段课程改革工作的目标和思路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科学部署,精心组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团结协作,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全力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我市基础教育向均衡化、优质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矗
第四篇:基础教育培训班校长讲话稿
基础教育培训班校长讲话稿
为了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我市基础教育的两个文件精神,我们全市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今天在这里相聚;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基本素质,我们来培训班集中时间和精力学习研讨。可不可以这样说,这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现在xx市所有校长和园长,不论是老校长,还是新校长;也不论是市区学校,还是乡镇中心学校;在迎接XX年新开局的过程中,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就是一次极好的机遇,谁在今后跑得快,谁就能得第一。只要我们抓住这次机遇,共同努力,迎接挑战,就能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习总书记在18大新一届常委的记者见面会上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总书记把“更好的教育”放在了人民的期盼之首,而且明确表示要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对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来说,是鼓舞,是鞭策,更是压力和挑战。“更好的教育”是怎样的教育呢?两个明显的特点:选择性和个别化。目前只有发达国家基本达到这两个标准。(班额:中国54人;美国23人;英国19人;法国25人;欧洲各国平均21人)我们xx要在未来7年内达到这个标准还需付出巨大的努力。所以,现在能享受“更好的教育”的只有出国留学生。据统计,XX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28.5万人,其中15.75万人去美国,有6万多是初中毕业去读高中的小留学生。而且这些小留学生基本上都是自费,也就是说他们的家长具备了相当的经济能力为孩子进行“选择性”和“个别化”教育,选择了“更好的教育”。那么,我们在国内的99%的中学生如何才能逐步实现“更好的教育”呢?这也是我们这次校长培训班要研讨的主题。尤其令人欣慰的的是xx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领导,为了帮助大家提升素质,迎接挑战,特地到海口聘请省教培院的专家和名师来指导我们。名师出高徒,相信大家通过培训一定会获得丰硕成果。
第一,“更好的教育”就是抓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对我们xx市的校长园长来说“更好的教育”,就是抓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说到底就是要看学校的管理是否规范,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提高,而衡量办学规范与否、教育教学质量高不高的重要标准之一就必须看升学率。我们现在离总书记说的“更好的教育”还有相当的距离,必须从最基本的抓起,我们不必遮遮掩掩,没有必要说空话大话套话,说实话就是作为校长你打算怎么把你那个学校的升学率抓上来。而且抓升学率,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与培养学生的素质并不矛盾。
近几十年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尤其重要。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人的情感、情绪、情商等等。情感和情绪不用我解释,所谓“情商”(英文缩写EQ)是1991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德·赛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秉承“非智力因素”的概念而提出来的一个心理学专用的术语。何为“情商”?即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性格、克服困难的勇气、持之以恒的韧性、善于与人相处的交际能力、控制自己情感和情绪的能力等等。简言之,情商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
在座各位校长都非常清楚,我们现在的高考和中考不仅要考察学生的智力,还要考察学生的非智力。我们的校长更清楚,只有学生的高考和中考成绩上去了,xx的基础教育才谈得上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因此:
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潜意识”导向成功的作用;从幼儿园抓起,从每一个学段的起始年级抓起,再过三到六年必见成效!
我们一定要鼓励学生经常激励自己,百折不挠,坚持到最后;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上保证我们的学生将在一个老师熟悉他,他也喜欢的老师带领下从初一读到初三,从高一读到高三。
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时刻保持一颗专注的心,抗拒诱惑干扰;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学点教育学和心理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督促。所有学校都要实施班教导会制度,就是由班主任主持召集科任老师定期研究班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学习状况。要求班主任全面负责,每个科任老师具体负责几个学生教育管理,这项工作是否纳入绩效管理,请大家讨论。
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将父母和老师的一番苦心化作甘泉和无穷动力;
我们一定要指导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成长。
第二,更新学习观念、养成良好习惯、掌握正确学法、学会科学思维
一、更新观念,学会学习。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明确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怎样才能学会学习呢?大家只要想一想,你是怎样学会游泳的?你是怎样学会骑自行车的?就可以明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会学习。因此,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我们的教师指导学生勤于动口、动手、动脑。一定要培养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
二、养成习惯,认真学习。
叶圣陶老人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988年1月18日至21日,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以“21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题,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
在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
“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
“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愣住了,又问:
“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
科学家耐心地回答: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良好的习惯。”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上小学前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上小学后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中学后就开始注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认真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课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等。习惯可以在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我在训练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时,要求学生都能背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凡是我教过的学生都喜欢问老师问题,他们不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问题就敢问(敢问、多问、会问)。现在我的那些学生已经成才了,在美国的能自立于世界人才之林;在国内的也是出类拔萃。他们共同的感受,是感谢李老师培养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三、掌握学法,主动学习。
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要求老师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予以指导。一般来说,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所有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尽管不完全一样,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特别重视预习和复习,每天晚上都要预习明天老师要上课的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做到心中有数,第二天听课目的非常明确,学习效率就能提高。每天晚上在做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前,先复习当天老师讲课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再做作业。预习、听课、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总结,这一套学习方法的关键在于“序”,先后顺序的“序”。为什么预习在前,听课在后;复习在前,作业在后?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都知道,从宏观来说,天体运动、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从微观来说,电子运动也是有规律的。但是,宏观是大到我们看不见,微观又小到我们看不见。我们感觉到了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的,但不一定完全理解。毛泽东有一句名言:“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到它。”为了帮助大家能深刻地理解它,我在这里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们都有被蚊子叮后抓痒的经历,但不知道是否有人观察、研究过抓痒的特征。请大家看:(边讲边表演)如果蚊子叮的是颈部以上,是按从上往下的顺序(慢动作)抓痒;如果蚊子叮的是颈部以下腹部以上,是按从左到右或者是从右到左(慢动作)抓痒;如果蚊子叮的是腹部以下,那就是从下往上抓痒了。抓痒动作的规律性,是人的本能反应,只是大家平时没有注意去看,看了也没有去认真地想一想,也许想了一下,但没有把它与自己的学习、工作联系起来。如果我们把它与我们的学习、工作联系起来,研究各科知识、各项工作的“序”,按照这个“序”去学习去做事,是自然的,是符合规律的,因此也就可能比别人学得、做得更好一些,更有效一些。
四、科学思维,有效学习。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就提出了关于思维科学的理论,思维科学是培养人才的科学,培养人才是思维科学应用领域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是科学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同时也是教育的竞争,但归根到底却是人才的竞争,而要培养一个人成才,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思维,在于科学的思维。钱学森先生把人的有意识的思维细分为抽象(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三个组成部分。把这三种思维形式再细分,又有许多种思维形式,我们只要求中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思维形式:辩证思维、求异思维、整体思维和相似思维。掌握了辩证思维,我们就可以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凡事有其利必有其敝。求异思维告诉我们,对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那么,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希望大家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积极提出问题。整体思维和相似思维是中国科学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现并提出来的,整体思维告诉我们,不论学习哪一门功课,都要把握那一门功课的整体特点,从整体入手,再进入部分,比单独学习某一部分的知识效率要高一些。相似思维告诉我们,人们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相似的规律不断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中学各科知识中,存在着大量的相似现象,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运用相似思维的规律去学习,就能学得快一些,学得更好一些。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应试能力,我们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大家一些基本的科学思维方式,学会了这些思维方式,就能更加主动的学习。
第五篇: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2013年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2013年是**市实施教育强市的第五年、也是**市振兴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的第三年、是**城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计划的最后一年,是各项目标与各项改革推进最关键的一年。基础教育科将继续强化全市基础教育管理的常规工作、继续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工作、继续跟进牵头主持的3大项目的实施工
作,使基础教育的管理与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一、抓实基础,突出中心。
基础教育管理坚持以“服务学校办学、服务教师发展、服务学生成长”为宗旨,以“促进均衡、创建特色、提升质量、优化服务”为工作重点,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和区域整体推进为路径,努力促进**教育高品质、有特色的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提质量、促均衡、创特色;基础教育工作推进的策略是区域性、整体性、目标性、创新性。
二、夯实路径,落实主体。
1、围绕一个目标。围绕“均衡发展、提升质量”目标,促进基础教育内涵提升与品质改善,让每一个学生能享受适合自己成长的教育。
2、落实两条主线。一是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为主线;二是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加强直属高中学校、县市区教育教学管理责任落实为主线。
3、突出三项重点,发挥引领突破作用。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实现区域基本均衡,探索优质均衡发展路径;全面实施办学水平监控与评价,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继续深化特色学校建设,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改善学校育人品质。
4、推进四项改革。
(1)完善招生考试管理改革。继续实施义务教育招生区域联动,继续采用“学位联系表”申请入学,编写并免费发放学生入学就读宣传手册,保证每一个孩子有学上,做到“四统一、三确保”;城区高中继续实施网络招生录取,规范招生秩序;积极探索中考与高中招生录取改革试点,进一步理顺考试与命题职责。
(2)对中小学办学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继续开展对县市区教学管理的综合评价、分类评价;探索学校办学水平的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评选,激发学校与县市区区域提升办学质量的内部活力。
(3)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管理,攻坚克难,勇于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学校的管理机制。一是继续加大落实《**市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力度,逐步形成区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与特色;二是积极支持有办学条件的普通高中学校进行探索初中与高中教学衔接机制的改革试点与实践研究,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三是继续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策略,全面实施《**市普通高教育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积极支持普通高中学校参与综合高中发展的实践与研究。四是加强**市7个县市区所承担的五个省级项目的改革试点工作的管理与指导,力争在全省形成特色与经验。
(4)推进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完善和应用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扩充学生成长信息服务指导,发挥区域监控与评价作用;积极探索学校与学生家庭教育信息化管理,探索实践建设“智慧校园服务云平台”管理应用系统(在贺嘉土小学试点),促进学生成长、提升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
5、抓实提升区域教育发展品质的六条路径。
(1)区域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区域整体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3)区域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发展;
(4)区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5)区域整体推进校本教研工作;
(6)区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及创新型人才培养。
三、强化措施,扎实管理。
(一)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区域教育的内涵发展品质。
1、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课程要求,开齐开好各类课程,开足课时,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来带动课程观、教育观、质量观的改变,来促进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变革,来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
2、努力打造一批课改典型,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继续开展“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建设好第三批55所课改基地,三年累计建成150所市级课改基地校;评选第三批10所市级课改样板校,三年累计建设市级课改样板校30-50所,建设4所省级样板校,力争新建省级课改样板校1-2所;建设5-7个市级课改推广中心(各学段);评选50-80所县市区课改样板建设校,县域累计建成率超过50%。
3、树立和挖掘本土课堂教学改革典型。推树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县市区要分学段召开课堂教学改革整体推进会。全市将在**市七中召开课改推进经验现场会。
4、成立**市小学课改联盟、初中课改联盟、高中课改联盟。发挥区域课改典型与实践经验的引领示范和团队合作带动、辐射的作用,促进各学段课改工作全面性、区域性发展。
各级教研部门要积极开展各学段的有效课堂教学优质课竞赛活动,及教学视导和课堂诊断活动。
5、继续完善市、县(市、区)两级义务教育质量检测评估体系和城区高中教育质量检测评估体系。确保全市初中毕业生合格率
达到95%以上,全市普通高中毕业合格率达到95%以上,确保全市高考质量进一步提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6、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示范区建设与评选工作。继续实施城区初中创优工程建设;以市区初中创优工作为样板,整体推进区域初中创优工作,构建以县市区为主体的创优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省、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示范区(县)。完成6-8所“城区优质初中培育学校”和3-5所“城区优质初中学校”的创建任务(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以课堂效益为核心,创新重点项目支持方式,推行项目申报制,从实验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信息技术装备升级、校园文化、高效课堂模式建设等方面为城区初中提供12-18个申报项目);制定素质教育示范校评选细则,各县市区实施素质教育培育校、示范校分步建设和推选,学校申报,专家评审。
7、积极推进市县区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和课外活动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对课外活动基地实践应用指导;**市示范性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完成规划设计并开工建设。
8、推进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落实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强化课程资源开发、人才成长规划、培养过程管理、培养业绩评价、后勤服务保障等措施。做好“新学校行动”项目推广工作。
9、进一步夯实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基础,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辍学率为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年辍学率在1%以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以上。
(二)切实促进均衡发展,改善学校发展品质发展的内涵结构
1、县市区要扎实推进合格学校建设,确保在完成所有完全小学以上的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后实现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2013年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将以村小为重点,**市将完成完全小学以上的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县市区要尽快规划和启动教学点校的合格学校建设工作,全市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目标;城区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向基本均衡、优质均衡转变的路径策略。城区新建、改扩建学校9所,把一批村小和教学点建成合格学校。继续开展省、市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继续实施“百校帮扶”项目。落实各项举措,力求帮扶对象有实质性的变化。继续对帮扶内容、帮扶效果、帮扶机制进行考核管理,并作为优质学校建设、课改样板校建设的参考条件,市教育局将对县市区教育局落实帮扶工作实效进行考核,评出帮扶先进县市和优秀学校。
3、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开展“区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
4、各县市区逐步解决“择校”与大班额问题。各县市区加大学校扩改建的力度,增加学位供给量,继续扩大城区及县城小学、初中学位,降低班额,保障弱势群体适龄儿童的平等就学权利,确保残疾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到80%以上,积极接纳具备资格要求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服务工作。
5、改善学校品质发展的内涵结构。
积极开展小学的学科教学活动课程特色建构;积极推进初中的学科兴趣课程开发与课程整合;分片推进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分类实施;进一步促进公办与民办学校的结构性规模的合理调适。
6、积极探索中小学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的评价工作。
(三)全面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1、完善《**市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继续开展创建省、市、县级“书香校园”、“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课改样板建设校”等八个基本类型为基础的特色评选活动,同时实施学校自主申报特色项目,参加县区推荐的学校特色评选活动。遵循“全面启动、点面结合、文化引领、项目驱动、分类指导、自主发展”原则,形成一校一品格局。支持**市二中承办湖南省第三十四届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支持举办读书演讲、经典诵读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2、举办第三届课程改革与特色学校建设的校长论坛,积极探索学校特色发展思路,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
3、继续开展特色项目的申报、评估工作。立足本县市区、本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创建“三育特色学校”工作。2013年将按照方案评比市级10所“课改样板校”;10所“书香校园”;6-10所“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等八个基本类型的推荐评选工作;开展学校自主项目特色的申报评选工作,加快一校一品的特色发展;创建1-2所省级特色高中培育校,创建5-8所市级特色学校培育校,评审、重点指导建设2-3所创新型人才培养高中实验校。
(四)强化管理,全面提升质量。
1.规范课程管理。一是全面落实课程要求,开齐开好课程,开足课时,尤其要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规划、综合实践课程的管理,开展地域文化、传统美德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农村学校英语、音体美等课程的管理;加强高中考查科目的管理,2013年4月底前完成对市级普通高中考查科目的抽查工作,落实省厅管理要求,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2、加大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学效率。积极推动各县市区创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整体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加强教育资源建设,提高教学效率。
3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直属学校和各县市教育局要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转变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为主要途径,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组织与指导中小学校开展“构建有效课堂,实施有效作业”的研究,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在各学段确立有效作业实践探索的示范校,进行经验推广。检验课堂改革有效的标准是“高质低负”。
4.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继续扎实开展高中教学教研视导工作。以学考高考课堂效果为重点,抓目标管理的落实;以课程管理、教育教学教研、课堂教学与改革、队伍建设、特色建设、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招生制度改革等内涵发展为重点进行视导。视导结果,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中。各县市区要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评价实施办法。
5、规范学籍管理。进一步升级学籍管理系统;开发成长记录系统,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考试考查成绩、奖惩信息、健康信息等有关学生成长记录数据分学期导入系统;全市中小学校按课程设置要求制作或完善《中小学生成长手册》;研发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城区初中学校将开设学生端口,实行评价过程网络化,实时、有效掌握评价过程,并实现资料的有效保存,县(市)初中学校通过系统上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全面实施县市区直升率监控管理。
6、强化质量建设。强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管理,继续开展义务教育质量抽测,利用抽测结果进行有效教学的分析指导。继续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质量评测体系,将抽测结果和中考成绩纳入综合考评体系。强化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管理,继续开展对全市普通高中实施办学水平监控与评价工作。市直高中将进行学质量调研检测,对调研结果给予评价和奖励。对于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按学生学习基础,调控学校教学质量目标,根据办学水平和进步程度,对市直单位及五个县市管理目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激励学校自主发展,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7、加强开展备考研究,明确工作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多样化、个性化培养;各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备考方案,稳步提高发展水平;加强拔尖学生培养,实施自主招生考前培训指导、加分特长培训指导,在高分学生群体培养方面有新的突破、有新的亮点;加强考纲专题研究,科学备考、应考;省示范高中要立足自身发展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激励教师团队攻坚克难,确保2013年全省两考整体水平继续位列全省前列,省示范高中两考教学质量要稳中求升。
8、加强高中学科基地培训工作。学校要担当学科基地的培训责任,特别是城区各高中要充分发挥教学设备投入更新改造的有利条件,真正应用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实践能力。对于学科基地的培训工作,教科院负责管理,认真组织实施,教培中心配合,各校要加快基地建设,承担好培训任务。装备所按学期督查各校设施设备使用效果、使用效率,通报情况,推广经验。
9.加快义务教育学科培训基地建设。教师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基教科监督检查,推广典型经验。加强新课程起始年级开始的暑假新一轮课程教师培训,此项工作由基教科、教科院、培训中心负责实施,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密切配合,2013年7-8月开展第二批市级培训,各县市区可以组织骨干开展县级培训。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市县教研部门要及时跟进指导。
10、抓好区域整体推进的创建工作,落实县市区主体责任。各县市区要认真落实省、市对区域整体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的要求,积极开展“区域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区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做好实施方案,形成推进机制。政府督导室将对三项创建工作开展考核督导工作。
(五)继续深化教育改革。
1、深化高中教育改革。促进普通高中更具特色。做好“湖南省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制定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计划,探索构建示范性高中、特色高中、综合高中协调发展的路径。引导示范性高中加强综合类、实践类和选修类课程建设,开发、培育特色资源,逐步形成“一校一品”。加强质量建设过程和目标管理。支持建宁国际实验学校建设。
切实负责好“湖南省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力求在“坚持普职协调发展,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水平”、“改革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实现多样化发展”、“建立适应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管理与评价制度”等方面创造经验。
着力创新示范高中的人才培养机制,抓实**二中等5所省级示范高中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学校,力争在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成效;做强学科基地和特色项目,发挥学科基地优势,依托学科基地培养好创新型人才素养;召开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奖励创新人才培养成果。
支持**市四中、北师大附校、攸县键坤探索创新型人才个性化培养初高中衔接教育的项目实践研究;支持醴陵市五中申报湖南省普通综合高中项目建设;支持醴陵市四中创建省级特色实验高中挂牌;支持市十三中实施新学校行动项目的实践研究。
2、深化义务教育改革。全力支持醴陵市参加的“湖南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全力支持荷塘区、炎陵县、芦淞区、天元区参加的“湖南省义务教育改革试点”和石峰区、云龙示范区参加的“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力求义务教育在“城乡统筹,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条件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合理流动”、“规范管理,建立良好的办学秩序”等方面取得进展;
3、强化评价导向。根据“多元导向、效能管理、分类评价”的原则,分别以市直单位、城市五区、五个县市等系列分别展开评价,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将教育过程管理、重要工作及教育发展水平纳入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各地各校,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把握工作重点、降低工作重心。
4、深化招生考试改革。深化义务教育招生考试改革。建构科学的命题管理机制,引导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学生成长能力素养的提升。建立公办与民办初中公平的招生环境。积极探索完善民办初中招生体制,净化招生环境和秩序。督促各县市区教育局加强区域内民办初中招生计划管理(控班级、控班额)。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深化初中中考与高中招生改革。坚持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中考命题要求,进一步改革高中录取方式。
5、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减负提质。继续开展“课堂效益建设年”主题活动,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学评教,以诊断课堂和反思教学为抓手,以构建教学模式为载体,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全面推进中小学有效课堂建设,努力打造一批高效课堂学校。加大教学教研管理,充分发挥市县区级教育科研队伍的支撑、指导作用,服务学校、服务教学一线,积极参与课堂诊断、教学反思、导学案研究等方面的活动,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挖掘课程资源应用,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发挥引领作用。
6、深化管理方式改革。抓好县市区基教股和市直高中教学管理部门两支队伍,强化各地各校教育教学主管部门的责任,将过去的教育行政管理职能逐渐转变成服务职能,为基层提供广泛的交流、学习、服务平台,抓好督查、指导、评价。建立工作统筹机制和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县市区管理特色,创建项目管理经验,做好基础教育宣传,推树典型、经验,引导全市基础教育内涵、特色、持续发展。
7、推进项目实效性。认真落实“促进义务教育更加均衡”、“ 促进普通高中更具特色”“ 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个性化”三大项目的责任分解,加强项目团队管理、协调项目整体推进。
认真落实“合格学校建设”、“城区初中创优”、“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中小学全面质量评价”、“课改基地校建设”、“特色学校建设与评选”、“学校特色发展论坛”等子项目过程管理,做到计划安排、季度阶段小结、经验反馈落实到责任人。
(六)积极探索教育创新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品牌特色形成。
为实现区域整体内涵特色、高品位发展,创建**教育品牌,基础教育科指导建设好六个学校发展实践指导中心,提升和改善学校品质发展的管理机制、管理结构,探索品质发展的实践经验,有效推进片域教育创新发展。
1、指导建设好“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推广中心”。
继续与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合作,引领推进**中小学全面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奠定幸福人生基础。建好**市三中、**市八中、景炎学校、**外国语学校、天台小学、樟树坪小学等生命教育示范校,并培育6-10所中小学为实践合作盟校,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提升办学理念。
2、指导建设好华东师大“新基础教育”项目推广中心。
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内涵与特色发展,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和教育效果。建设好银海小学、白鹤小学等新基础教育推广项目示范校。
3、指导建设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推广中心”
开展区域“整体推进课程改革示范县(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继续开展“课堂效益建设年”主题活动,探索课改规律,夯实课改基础,推广典型经验,培植本土示范校、示范区。以切实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为突破口,真正提高学生素质,促进生命健康成长。在2011年建成了景弘中学,2012年建成醴陵一中、**市三中、**市七中、天台小学、何家坳小学、东风学校为课程改革推广中心后,2013年将在各级课改样本校中评选3-5个学校为推广中心。三年累计建成课改推广中心8-10个。
4、指导建设“新学校行动”项目联盟推广中心。
深化课程改革,整合三级课程,激活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活力,激活教师创造热情,激活学生发展潜质,积极探索中小学现代学校管理的实践构建,积极推广北京十一学校、潍坊广文中学创新教育经验。积极支持和鼓励**市十三中、**市七中、枫叶中学、北师大**附校、建宁国际实验学校、攸县键坤外国语学校等学校改革实践,建成创新教育实验校、现代学校的合作盟校。
5、指导建设“**市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学校”指导中心。
**市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工作在全省已经率先启动,2012年五所省示范高中成为首批实验学校,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指导、研究学校实践工作,基教科、教科院聘请有关专家和学校校长、骨干教师组建指导中心,确保这项改革扎实有效推进,形成区域乃至全省的经验。2013年4月将在**市八中召开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管理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加快发展。
6、指导建设“中小学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心”。建立以**市二中、枫叶中学、天台小学等学校为骨干校的科技活动中心,开展校际之间的校本课程选修和科技活动项目交流活动,丰富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兴趣和素养。
(七)规范行为,维护公平。
1.规范办学行为,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一是规范学生作息时间,规范常规管理,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提供或开发培养学生情趣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三是严格执行省教育厅2012年41号文件规定,严格教材教辅征订工作,把好入口关、政策关;四是严格执行省部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的禁止补课规定。
规范办学行为实行“双负责制”,学校校长对学校负责,县市区教育局主管领导对辖区负责。
2.规范招生行为,尤其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培训机构违规考试招生行为的监控,维护办学秩序,维护教育形象。调控初中招生计划和班级人数,建构公办、民办学校公平发展环境。督促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严格管理辖区学校和教师,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及时通报并处理一起。
继续实施“阳光招生”,将招生政策、招生程序、录取信息全面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3、保障弱势群体适龄儿童的平等就学权利,积极接纳具备资格要求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加强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适龄残疾儿童入学情况的跟踪调研,指导各县市建立和完善相关档案,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及各类残疾儿童基本的教育权益,促进教育公平。
四、让教育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智慧创生力量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描绘了一幅关于中国未来美好蓝图的中国梦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为我们指明了梦想实现的路径。
**市各学校结合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师生们谈梦想,话现实,关注国运,描绘未来,校园内外生机勃勃,师生风貌昂扬向上。**教育呈现出境界高远的大气象。
基础教育不是追求个人小我的功利教育,是立足国家社会民族未来、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义教育,是肩负新时期教育人时代担当的责任教育。
我们胸怀家国天下,但不妄言,必须追求以高质量的教学为基础;我们倡导人生大志,但不虚言,必须追求以实实在在的成绩积累;我们激励建功立业,但不轻言,必须追求以完善自我提升素质为前提。只有扎根现实、怀揣梦想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要专心读书、教书,更要放眼天下。要把个人命运和家国命运紧密联系,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牢记中国梦,从实现每个人的个人梦开始,立足现实,坚定信念,认同自我,养浩然之气,树立正确价值观,充分认识个体的奋斗努力对促进整个民族前进发展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狠抓教育落实,为社会发展奠基。我们始终将教育工作的落实放在首位,作为评判工作品质的前提标准。让教育管理工作务实高效,让学生的素质持续提升,让每一项美好的教育愿景都变成实际的行动。我们坚信,把基础教育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一点点的变成现实,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就是为未来理想现实积蓄力量与智慧,就会实现社会发展的和谐之梦。
狠抓教育质量,为国家强盛蓄势。**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是教育百年大计根本地位的保障和基础。抓教师素质,从建设高效课堂开始,倡导专业发展,引领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和师德修养的不断提升。抓学生素质,从习惯养成入手,培育好品行,循序渐进,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全面发展、个性优长的高素质人才。师生的高素质发展,实现教育质量的大幅跨越提升,这不仅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是抓住了国家富强发展的根本—-人才。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才会实现梦寐以求的强国之梦。
狠抓教育均衡,为民族振兴负责。社会的每一份子都要担当国之重任,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都是民族之树的根须枝叶,无论何时何地,均衡发展是真正的发展,教育均衡是最大的均衡。**基础教育创新工作,实施城乡学校结对联盟,捆绑管理,实施区域六条整体发展路径,让全市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全面提升。**模式所引发了洼地效应,实现了区域教育的普惠发展,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都看到希望、增强了信心,鼓舞了士气。均衡优质的教育发展,全民族素质的整体提升,才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
追求中国梦,必须牢记教育的责任使命,脚踏实地,这是我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庄严承诺,这也应是我们坚定果敢的时代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