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法治道路
坚持法治道路“五个必须”底线?避免“颠覆性错误”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0月23日电(朱书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今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此,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央党校教授辛鸣。他认为,十八届四中全会特别重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五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是底线原则,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
辛鸣认为,十八届四中全会标志着当代中国进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时期,依法治国的方略将贯穿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发展、创新全过程,贯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过程。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的建设目标、总体布局、根本要求、战略任务为建设法治中国明确了方向、确立了原则、画出了路线图。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申,自信自觉、旗帜鲜明,理论与实践意义尤为重大。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是明确的,但是如何走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何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不同的路径选择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而且一个国家走向法治之路要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历史文化传统、人民的心理行为等等相契合、相匹配,简单地拿来主义、人云亦云不仅行不通还会引发更大问题。
辛鸣认为,特别是对于今日中国社会来说,我们一定要明确“依法治国”是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总目标紧密联系的重大方略之一,“依法治国”本身不是目的。要通过依法治国让我们的国体与政体更完善、更有效,而不是放弃我们的国体、改变我们的政体;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是别的人的什么别的梦想。因此,十八届四中全会特别重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五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是底线原则,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
辛鸣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最后,辛鸣认为,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坚持党的领导,要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创新党的执政方式上下功夫。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我们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四中全会提“四个维护”是依法治国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0月23日电(朱书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此,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央党校教授辛鸣。
辛鸣说,法治有其固有宝贵价值,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是也不能为法治而法治。在今日中国社会,依法治国有其基本的价值追求,这就是四中全会提出的“四个维护”: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没有宪法法律的权威,依法治国就没有了前提。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没有人民权益的切实维护,依法治国就背离了根本。因权利而有法治,为保障权利而实行法治。人民的权利权益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出发点,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依法治国就失去了意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都使得人类深刻认识到,公平正义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运行、发展、繁荣的基础性条件。一个不追求、不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不仅没有合法性,也不会有现实性,一个缺失或者说丧失公平正义的社会即使还能暂时勉强维持,也必然是动荡不安,危机四伏。在不同发展水平上,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思想认识的人,不同阶层的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和诉求也会不同。通过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不能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依法治国也就是摆设。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依法治国一定要服务于国家总体安全,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坚持正确处理维权与维稳的关系,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在法治轨道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辛鸣认为,这“四个维护”是贯穿四中全会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让依法治国的方略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可靠法治保障。
问责与激励是“依法治国”从理论到制度的最大价值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0月23日电(万鹏)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报发布之后,人民网第一时间邀请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张志明解读公报亮点,他指出打通两个“三位一体”保证了我们党真正推动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进入直播页面
张志明谈到,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宪法实施监督制度,就是谁违宪,违宪了怎么办,谁来判断违宪,谁来管,什么机构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思考空间。其次就是公报提出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包括对官员的要求,纳入了干部的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第三点就是法治中国的希望,除了党的领导,还寄托于人民,国家的法治精神的培育,而且总书记亲自强调要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很让人振奋。
本次会议公报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对我们未来的国民生活有怎样的意义。张志明认为,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次提出了升级版,它最大的价值就是实施过程中带来的意义,四个字“长治久安”。用小平同志的话说就是只有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才能保证我们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以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以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以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才能保证真正国家有规矩,党有规矩,老百姓守规矩,这样这个国家才是有希望的。怎么保证平平稳稳,最好的办法、最好的手段、最好的路径、最好的制度安排,现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能得出的结论就是法治,所以这个意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极其深远,对我们党的执政也是极其深远。
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对此,张志明认为,从党执政的角度,即治国理政方面,两个“三位一体”这种战略转变实际上早就提出来了,由人治向法治方式的转变,党的各级干部,各级党委理念上都知道法治重要。这次四中全会的价值就在于,不是重申这个理念的重要性,而是给大家一种新的替代原来那种人治色彩比较浓厚的现实制度的安排,就是让大家知道该怎么做,不是光讲道理,而且做了以后会比原来对于干部个体来说有什么样的好处,对国家有什么样的好处。
张志明强调,现在这两个“三位一体”打通了之后,一些具体的制度安排的跟进就会帮助我们的干部乐意去推动法治建设,各级党委也愿意这么做。还有一个奖惩机制,他得到组织上基本的认同,所以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问责,一个方面是激励,保证我们党真正推动依法治国的方略,依法执政的方略,从执行的层面落到实施的层面,这是由理论到制度安排的推进,所以这种转变的最大价值是在这里。
第二篇:法治道路断想
Script>袁曙宏 赵永伟
一
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选择。法治,既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成果,代表着人类社会数千年来在政治管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方式上的理性思考与选择;又是一个国家在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下依据法治规律所创建的现代治国模式,体现着该国人民构建制度文明的创造精神。我们不能设想,世界上一百多个国情千差万别的主权国家只能走一条完全一致的法治道路。因此,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在走向法治的道路上,既要遵循共性的法治规律,又要适应个性的国情差异;而如何将此二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则无疑是世界各国实现法治所面临的首要课题。
所谓法治规律,从根本上说,就是世界各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确立法律的极大权威,必须按照民主程序制定法律和确保法律内容的正义性,必须依法管理国家的政治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法的权威性、民主性、正义性是法的三大要素:法无权威性,法就只能是束之高阁的贡品,其结果是只有法治之名而无法治之实;法无民主性,法就不能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其结果是法将会变为少数当权者手中的工具;法无正义性,“法治”即会变为恶法统治,其结果是导致法西斯专政。同时,法治规律要求法治有特定的运行环境:在政治上,必须确立民主宪政体制;在经济上,必须实行市场经济;在思想观念上,必须提高全体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
所谓具体国情,则是指世界各国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在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在人民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状况。正是国情的多样性,才使得世界丰富多彩。同时,具体国情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各国的国情均在不断发展变化。法治,就其本质来说,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因此,所谓将法治规律与具体国情结合起来,说到底,就是如何使法治的普遍性准则为特定国家的人民所理解、接受、信仰和维护。
二
与具体国情的多样性相一致,法治道路亦具有多样性。法治道路的多样性并不是对法治的规律普遍性的否定,相反,它是法治规律普遍性的必然要求。综观世界各国的法治道路,既有成功的模式,也有失败的模式;既有发达国家模式,也有发展中国家模式;既有自下而上的社会自然演变模式,也有自上而下的政府自觉推动模式;既有通过流血的暴力革命建立法治的模式,也有通过非暴力的相互妥协而走向法治的模式。但不论是何种模式,凡是法治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无一不是较好地坚持了法治规律与本国国情的创造性结合。
英国在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势均力敌、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逐步取代封建生产方式的大背景下,通过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相互妥协而不流血地逐步实现了法治。英国的这种法治模式和道路,是根植于英国特定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之上的。英国从1215年制定《大宪章》之后,王权即开始受到一定限制,臣民权利被有限地确认。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则更进一步加强限制王权和保护臣民权利。因此,限制王权与保护民权的传统在英国有很长的历史。重司法是盎格鲁萨克逊民族的一大传统,这表现在法治道路上即是对传统司法形式的保留和借鉴;普通法的形式、遵循先例的原则、大宪章等古老的传统形式得以维护,并注入了现代法治精髓。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英国“把旧的封建法权形式的很大一部分保存下来,并且赋予这种形式以资产阶级的内容,甚至直接给封建的名称加上资产阶级的含义。”
法国是在国王和封建贵族顽固阻挡第三等级崛起、镇压人民反抗的大背景下,人民以暴力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逐步实现的法治。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封建势力异常顽固,专制王权对广大民众的压迫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王权根本不可能与民众妥协;而富有革命激情是法兰西民族的一大特点,这样,流血革命便不可避免。法国的法治道路是通过流血的暴力革命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大胆创造新制度。如通过了《人权宣言》,制定了多部成文宪法,颁布了民刑等重要成文法典,把资产阶级利益和主张融入其中。
美国作为由移民社区组成的联邦制国家,是在社区法治的基础上,形成了由社区法治到州法治,再至国家法治的独特的法治道路模式。美利坚民族是由移居北美大陆的不同国家移民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没有根深蒂固的封建统治传统。美国在建国以前已实现了移民社区自治,具备了法治雏形。独立战争后,美国于1787年由13个州签署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标志着美国开始走上法治道路。在没有人治传统影响的背景下,美国法治道路更具民主性和创新精神。
新加坡则是在一个区域狭小、人口不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岛国,为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较注重领袖人物的个人意志和道德表率作用的基础上,按照本国的“共同价值观”对西方法治加以改造,融进自己的特色而逐步实现的法治。新加坡居民以华人后裔为主,儒家思想影响很大。新加坡法治道路在借鉴了西方法治的同时,亦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精神。
其他很多已经实现法治或正在成功推进法治的国家,也无一不十分注重将法治规律与本国国情有机地加以结合,并以此为基础来探索本国的法治道路。
当然,在世界各国的法治历程中,也有若干失败的记录。这种失败或是由于违背法治规律而歪曲法治精神,或是由于忽视本国国情而生搬硬套西方法治模式。二十世纪三十代德日两国虽名义上标榜“法治”,但只有法治之名,而无法治之实。法没有权威性,一切听命于希特勒或天皇;法没有民主性,国会立法只是摆设,实际大权独揽于个人;法没有正义性,充满着狭隘的民族主义,代表着垄断资本家和法西斯分子的利益。实行这种“法治”,其结果只能是
第三篇:坚持法治五个必须
辛鸣:坚持法治道路“五个必须”底线
十八届四中全会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朱书缘2014-10-23 19:22 我要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收藏成功查看我的收藏>>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0月23日电(朱书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今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此,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央党校教授辛鸣。他认为,十八届四中全会特别重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五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是底线原则,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
辛鸣认为,十八届四中全会标志着当代中国进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时期,依法治国的方略将贯穿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发展、创新全过程,贯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过程。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的建设目标、总体布局、根本要求、战略任务为建设法治中国明确了方向、确立了原则、画出了路线图。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申,自信自觉、旗帜鲜明,理论与实践意义尤为重大。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是明确的,但是如何走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何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不同的路径选择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而且一个国家走向法治之路要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历史文化传统、人民的心理行为等等相契合、相匹配,简单地拿来主义、人云亦云不仅行不通还会引发更大问题。
辛鸣认为,特别是对于今日中国社会来说,我们一定要明确“依法治国”是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总目标紧密联系的重大方略之一,“依法治国”本身不是目的。要通过依法治国让我们的国体与政体更完善、更有效,而不是放弃我们的国体、改变我们的政体;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是别的人的什么别的梦想。因此,十八届四中全会特别重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五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是底线原则,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
辛鸣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最后,辛鸣认为,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坚持党的领导,要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创新党的执政方式上下功夫。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我们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第四篇: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地税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地税
马伟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的行政管理准则,也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一切行政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对各级党政机关执政为民和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随后国务院又颁布施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目标,规定了今后十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为地税机关履行执法为民职责、扎实推进依法治税指明了方向。当前,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推进,如何适应依法行政要求构建法治型地税机关,既是地税工作实现科学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事关地税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一、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的法制化与和谐发展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地税,需要我们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和谐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税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形势上充分认识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筑牢依法治税的思想基础。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地税,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本质要求。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税收领域的体现和要求就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这就要求地税机关首先在税收职能上严格执行税收法律,依法征收各项税款,努力实现应收尽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国家职能的全面实现提供充裕的财力保障。同时,税收法治的本质是依法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税负公平并优化公共服务,体现“人民税收为人民”的宗旨。因此,只有依法履行税收职责,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加强税权监督制约,特别是要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税收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广大纳税人充分享受税法赋予的各项权利,才能从根本上符合广大纳税人对税收的法治愿望,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要求,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依法诚信纳税和参与税收法制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国家各项税收法律政策和决策部署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地税,是在税收领域体现和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并载入了宪法,成为指导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思想和大政方针。党的十六大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重大发展目标,提出了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科学执政思想。这些重大思想和战略决策充分显示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从国家法治建设层面分析,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推进依法行政是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一项系统性法治和民主建设工程,也是各级政府实现职能性转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而地税机关作为市场经济的执法管理部门和政府行政系列的重要窗口,通过税法杠杆的统一性、规范性和严肃性在经济税收领域承担着依法治税的建设重任,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执行机构和实践主体。同时,各类纳税人在依法纳税的同时,可以通过举报、听证、复议、诉讼、评议等维权形式,广泛参与税收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使税收执法更加规范化和民主化。因此,征纳双方的遵从税法、维护税法都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量。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地税,是积极适应经济社会新的发展
形势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推进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税收工作面临许多新课题新挑战。一方面,具有竞争性、秩序性和调节性、以法治和信用为本质特征的市场经济和市场体制的初步建立,要求税收充分发挥调节经济作用,规范市场主体的税收行为,公平税负以促进市场良性竞争,利用税收手段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推进市场经济在法治环境中得到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 过渡期结束后,WTO 非歧视性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和各项规则对税收法制化包括优化体制、规范执法、执行政策等各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加快税制改革形成适应WTO 要求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税收法治环境的任务日见紧迫,税收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的任务更为繁重。同时,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快,经济社会和利益格局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涉税情况日益复杂,处理难度日渐增加。内外部发展形势都要求地税机关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按照法治要求处理各项税收事务,做到依法界定、依法征管、依法办事。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地税,是提高税收执法能力和税源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税收执法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地税机关依法行政能力的主要依据。从依法行政的性质看,依法行政是对行政主体所有行为的全面法治化,具体到税收领域,就是要在税收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行政权责等各方面各环节贯彻和体现依法合法守法的要求,是对税收执法行为的全面规范和综合考量。因此,只有坚持依法行政,在税收执法中首先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权责统一、程序正当,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税收执法行为符合行政法制的规定,切实做到依法履行税收职责、实施税收执法和管理,这
是规范税收执法的前提,也是提高执法能力的必由之路。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多元性多样性特征,经济税源管理难度空前加大,而且市场主体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只有把依法行政这条主线贯穿税源管理始终,以规范高效的执法行为促进税负公平,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法治环境和经济运行环境,才能有效杜绝税收执法随意性和执法过错,减少税收行政复议、诉讼等执法风险,真正提高依法管理税源的能力。
二、建设法治地税,全面提高地税机关的依法行政能力
在税收领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落实依法行政要求,地税机关必须紧紧抓住依法治税这条工作主线,把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落实到税收工作全过程,全方位构建权责清晰、执法公正、透明高效、执行有力的法治型地税机关。
坚持有法必依,提高税法遵从度。坚持有法必依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型地税机关的本质特征。有法必依既是对税务机关执法主体的要求,也是对纳税主体恪尽税收义务的法制规定。只有征纳双方共同遵守税法,做到税务机关依法征管、纳税人依法纳税,才符合依法行政对包括征纳双方在内的税收行为主体的法治要求。因此,一方面地税机关必须把“有法必依”原则全面落实到税收征管活动中,确保税收征管过程中的每个控制环节、每道法定程序、每项责任权限、每个工作职权都依照税法规定进行,坚持以“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为原则依法征收税款,以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为导向依法管理税源,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为目标依法实施稽查。同时,要严格按照税收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根据法定权限管理各项涉税事务,做到既不失职不作为,又不越权乱作为,特别要纠正税收执法中容易导致滥用职权和执法犯法的“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倾向,无论是作出行政决定还是实施执法行为都必须遵守法定程序,坚决杜绝违法行使税法权力和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提高税收法规政策的社会公开度和知晓度,增强税法宣传培训辅导的覆盖面和渗透力,促使各类纳税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为“有法必依”创造有利条件;要以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等有效形式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建立健全客观公正地评价纳税人遵从税法情况的监测手段和指标体系,形成科学评估税法遵从度的评审和监督机制,营造“有法必依”的良好税收环境。
坚持执法必严,维护税法严肃性。“执法必严”是依法行政的核心要素,是包括税法在内的法律执行力的具体体现,也是法治型地税机关的衡量标准之一。税收执法如果不坚决不到位不落实,税收立法就失去了意义,税法权威性和严肃性就无从体现,税法的遵从度和执行力势必大为降低。因此,要把“执法必严”作为税收法治的生命线,做到“三严”落实依法行政要求。首先是严格执法。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执法,准确掌握税收法规的立法目的和法治要求,坚决杜绝税收执法中违背立法原则、法规要求和政策初衷的现象,做到执法不变通、不走样、不扭曲,使执法过程成为执行法治意图、规范税收行为的过程,真正把各项税收法规政策的法治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其次是严控随意。目前在税收行政处罚等方面法律赋予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这是统筹税法原则性和灵活性的体现,但决不能成为税收执法随意性的借口和理由。要严格在税法规定范围和幅度内细化行政处罚标准,建立客观公正的量化指标,作出所有税收处罚决定都要重证据重事实重理性,力避忽轻忽重、畸高畸低,坚决消除以言代法、以罚代法等执法随意行为,在税收执法中实现合法与合理、原则与灵活、规范和处罚相统一。第三是严格稽查。税务稽查是为确保税法的执行而对纳税主体实施的审查监督行为,是落实税法的最终保障和执法手段,必须立足税务稽查专司偷逃税查处的专业职能,严格依照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查处各类税收违法行为,保障税收收入,规范税收秩序,促进依法纳税,保证税法执行。
坚持违法必究,落实执法责任制。“违法必究”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对违法行为追究其法律责任并依法给予制裁,是法律固有的本质内涵和正义要求,也是依法行政、权责统一原则的体现。坚持“违法必究”,建设法治型地税机关,就必须不断强化行政责任意识,贯彻“重在治内”方针,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把执法责任落实到各个执法岗位和执法流程,在四个环节推进税收法治化和责任化。一是加强税收执法责任监督,根据行政机构和税务活动特点设置税收执法岗位和权限职责,以岗定责,以责设权,建立覆盖各执法岗位的责任预警机制和监督机制,重点加强权力集中岗位和部门的执法责任监督检查,有效防止和减少执法失职违责行为。二是
客观评价税收执法的履职尽责情况,对照国家行政法规规定和税收执法要求,建立税收执法责任评估指标体系和执法问责机制,对税收执法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执法尽责情况作出正确界定和公正评价,作为执法责任检查和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强化税收执法责任考核,认真落实国家税务总局《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办法》,在执法问责和责任评估的基础上,把执法责任与岗位绩效、履职评价等结合起来,对各个岗位的执法情况定期严格进行定性和量化考核,形成奖优罚劣的执法责任考核机制。四是严格执法责任追究,认真执行《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对税收执法中的越权、错位、失责、渎职、不作为、程序不当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严肃查处,决不姑息,真正在税收执法中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受追究。当然,坚持违法必究还应贯彻“内外并举”原则,在强化地税机关内部执法责任的同时,依法追究纳税人的违法责任,以强大的法律执行刚性和追究力度,促进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第五篇:坚持依法行政 提升法治思维
坚持依法行政 提升法治思维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经济发展仍存在短板,社会进步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的转型期和矛盾的凸显期,虽然国家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依法行政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社会问题依然大量存在,在此情形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xxx镇属于偏远山区乡镇,直接面对着农民群众,在当前脱贫攻坚不断推进、乡村振兴逐步开展的当下,群众的利益诉求越发强烈,不同群体间的矛盾纠纷逐渐凸显,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意愿更加紧迫,这都给做好当前乡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拿xxx镇来说,全镇面积xxx平方千米,共有xx个行政村xxx个自然村,总人口xxx万人。全镇耕地面积xxxx亩,林业用地面积xxx万亩,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随着社会转型和发展步伐的加快,劳动人口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劳动力逐渐减少,为各项工作开展增添不小的压力。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各村的扶贫产业规划成型,吸引部分劳动力回村务农,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利益纠纷、邻里矛盾,这些新情况新形势都给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思维树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年来,我们深刻领会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精神内涵,结合乡镇基层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法治行政、动态化解、应急化解三大机制建设,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以科学法治思维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群众工作。
一、健全法治行政机制,着力从源头防治上下功夫 建立民生保障体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的基础性、源头性工作,实施以群众诉求为主导的民生工程,围绕扶贫、养老、环保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先后建成了文化站、计生服务所、老年照料中心、幼儿园;对部分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以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建设,有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坚持依法行政。近几年来,扶贫、惠农倾斜力度不断加大,面临着诸多利益分配问题。如贫困户评定、惠农资金发放,我们都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做到杨工透明,保证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倾听群众诉求。培树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要求各部门和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沟通交流,成立了党员服务队,建立了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努力畅通民意反映渠道,最大程度反映群众诉求。
二、健全动态化解机制,快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强化村“两委”建设。作为群众工作的最前沿,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在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下移工作重心,不断强化“三基建设”,要求村干部树立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本领,使村两位成为有威信的化解矛盾能手。完善考核机制。将法治管理社会事务工作纳入到综合考评中,在考核过程中加入群众满意度调查,有效调动了各级解决群众诉求的主动性、时效性。
三、健全应急处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水平做好风险评估。全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负责、综治维稳指导”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在重大决策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对于没有法律依据、没有应急预案、没有征求群众意见的,一律不予实施。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立足大局,推进“文明xx”创建,在维护稳定、公共安全方面下大功夫,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社会治安防控等机制,提高公共安全能力、强化社会稳定,最大限度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强群众生活安全感。
总之,法治建设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群众工作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和根本,是贯穿全局的灵魂。做好新形势下的法治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本领,以更加自觉地态度、更加主动的姿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依法行政、以理服人,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努力构建法治、和谐xxx,夯实乡村振兴的法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