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品德教育总结

时间:2019-05-15 10:5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小班品德教育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小班品德教育总结》。

第一篇:幼儿园小班品德教育总结

幼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为人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小班幼儿刚入园,是由家庭教育过渡到幼儿园教育的承上启下的时期,因此,我们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谦让合作、关心他人的优良品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幼儿进入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晨间活动:我们教会幼儿简单的礼貌用语,如早晚跟老师说“早上好”“再见”,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课间活动:在这时,我们教育孩子要相互关心、互相照顾,帮助他们复习课上所学的内容;要学会谦让,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进餐: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幼儿独立进餐,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放好,让幼儿克服“饭来张口、衣来生手”的不良习惯。午睡:教育幼儿睡前将脱下的衣服叠整齐,并迅速入睡。离园活动:要求幼儿不追逐、不吵闹,安安静静等父母来接。

二.教育活动中的品德教育

1.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周围成人的关心爱护。学期初,为了使小班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我们首先组织他们参观幼儿园,故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是幼儿尽快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虽让他们能够独立进餐,但由于家长的过渡爱护,大部分独立性较差。因此,我们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在语言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看图讲述《吃得真干净》常识《认识餐具》,音乐歌曲《好娃娃》。等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独立的进餐、盥洗、睡觉等良好的自理能力。

3.学会简单的礼貌用语,进行礼貌教育.。礼貌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学习了语言《有礼貌的好宝宝》故事《两只羊》歌曲《我的好妈妈》《好娃娃》。

三.节日中的品德教育

九月十日”教师节”让幼儿绘画<红花>送给老师,让幼儿知道老师的辛苦劳动,教育幼儿热爱老师,尊重老师。十月一日“国庆节”让幼儿了解国庆节的来历,知道我们中国的历史,要热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一月一日“元旦”通过家园同乐庆新年联欢活动,让幼儿感受到新年的快乐,培养爱父母的情感。增进家庭成员的感情。鼓励幼儿大胆参加集体活动,感受新年的乐趣。

四、家园联系共同教育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思想品德的教育,保护幼儿健康成长。我们通过家园联系站及家园联欢活动来进行教育活动。

1.现在的孩子自私、任性、霸道的有很多。于是,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多给孩子有利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的实践机会,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热爱集体、艰苦朴素的好思想,及初步的劳动习惯。

2.家长、教师必需行为正确,做幼儿的榜样。家长和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不许孩子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总之,我们会抓住每一个有利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总结

幼儿园小班思想品德教育

大家都知道,幼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为人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小班幼儿刚入园,是由家庭教育过渡到幼儿园教育的承上启下的时期,因此,我们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谦让合作、关心他人的优良品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幼儿进入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工作不是单独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晨间活动:我们教会幼儿简单的礼貌用语,如早晚跟老师说“早上好”“再见”。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课间活动:在这时,我们教育孩子要相互关心、互相照顾,帮助他们复习课上所学的内容;要学会谦让,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进餐: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幼儿独立进餐,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放好,让幼儿克服“饭来张口、衣来生手”的不良习惯。午睡:教育幼儿睡前将脱下的衣服叠整齐,并迅速入睡。离园 活动:要求幼儿不追逐、不吵闹,安安静静等父母来接。

二.教育活动中的品德教育

1.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周围成人的关心爱护。学期初,为了使小班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我们首先组织他们参观幼儿园,故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是幼儿尽快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虽让他们能够独立进餐,但由于家长的过渡爱护,大部分幼儿都不会独立进餐,独立性较差。因此,我们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在语言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看图讲述《吃得真干净》常识《认识餐具》,音乐歌曲《好娃娃》。等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独立的进餐、盥洗、睡觉等良好的自理能力。3.学会简单的礼貌用语,进行礼貌教育.。礼貌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在语言《有礼貌的好宝宝》故事《两只羊》歌曲《我的好妈妈》《好娃娃》认识《老师》。认识《家庭》,向幼儿进行礼貌教育。

三.节日中的品德教育 九月十日”教师节”让幼儿绘画<红花>送给老师,让 幼儿知道老师的辛苦劳动,教育幼儿热爱老师,尊重老师。十月一日“国庆节”让幼儿了解国庆节的来历,知道我们中国的历史,要热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一月一日“元旦”通过家园同乐庆新年联欢活动,让幼儿感受到新年的快乐,培养爱父母的情感。增进家庭成员的感情。鼓励幼儿大胆参加集体活动,感受新年的乐趣。

四、家园联系共同教育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思想品德的教育,保护幼儿健康成长。我们通过家园联系站及家园联欢活动来进行教育活动。1.现在的孩子自私、任性、霸道的有很多。于是,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多给孩子有利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的实践机会,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热爱集体、艰苦朴素的好思想,及初步的劳动习惯。2.家长、教师必需行为正确,做幼儿的榜样。家长和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不许孩子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总之,我们会抓住每一个有利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总结

大家都知道,幼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为人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小班幼儿刚入园,是由家庭教育过渡到幼儿园教育的承上启下的时期。因此,我们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谦让合作、关心他人的优良品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幼儿进入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工作不是单纯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晨检活动:我们教会幼儿简单的礼貌用语,如早晚跟老师说早上好、再见。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课间活动:我们教育孩子要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帮助他们复习所学过的内容,要学会谦让,好玩的玩具要一起玩,好吃的东西要学会分享。进餐: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的将餐具放到指定的位置,让幼儿克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午睡:教育幼儿睡前将自己的鞋子整齐地摆放在床头,将自己的外套和裤子脱下来,并尽快入睡。离园活动:组织幼儿有序地进行游戏和识字,不追逐、不吵闹,安静有序地等待父母来接。

二.教育活动中的品德教育:

1.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周围成人的关心爱护。学期初,为了使宝宝们尽快的适应集体生活,我们首先给宝宝们讲上幼儿园的益处,歌曲《我上幼儿园》、《我是好宝宝》、《我爱我的幼儿园》,使宝宝们尽快地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宝宝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虽让他们学习独立进餐,但由于家长的过度爱护,大部分的幼儿独立性较差。因此,我们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独立的进餐、盥洗、睡觉等良好的自理能力。

3.学会简单的礼貌用语,进行礼貌教育。礼貌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在歌曲《《我是好宝宝》、《我的好妈妈》等,向幼儿进行礼貌教育。

三.节日中的品德教育:

九月十日教师节让宝宝们画一张《红花》送给老师,让幼儿知道老师的辛苦劳动,教育幼儿热爱老师,尊重老师。十月一日国庆节让幼儿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和一月一日元旦,通过家园同乐庆新年联欢活动,让宝宝们感受到新年的快乐,培养爱父母的情感,增进家庭成员的感情。鼓励幼儿大胆参加集体活动,感受新年的乐趣。

四.家园联系共同教育: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思想品德的教育,保护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通过家园联系栏和半日活动来进行教育活动。

1.现在的孩子自私、任性、霸道的有很多。于是,我们通过家园联系栏、家园练习册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多给孩子有利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的实践机会,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热爱集体、艰苦朴素的好思想,及初步的劳动习惯。

2.家长、教师必需行为正确,做幼儿的好榜样。家长和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不许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坚决不做,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总之,我们会抓住每一个有利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蒙四班:高婷婷

2011.12.30

第四篇:小学品德教育总结

第一章: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概念与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品德、道德、德行的区别 品德:

一种是“大”的品德含义,即品德本身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内容;另一种是专指道德品质。本书对品德的理解采用第二种界定:品德即道德品质。道德:

(1)《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

(2)《新伦理学教程》: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可见,现在人们更多地把道德看作应该遵守的规范和原则。

德行:(1)在我国道家思想中,德性与道、生命密切相关。德行就是“道”在生命体中的体现,是生命的根本属性。(2)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是一切事物的优越性。德性就是中道,其实质是一种适度。

2、儿童生活的主要存在方式:

(1)关系性生活:在小学阶段,关系性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三种关系,分别是与父母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与同伴的关系。关系性生活对儿童品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基础和核心。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儿童与教师、同伴的关系对儿童品德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2)活动性生活:儿童主要有三种活动,分别是游戏活动、仪式活动和叙事活动。游戏活动体现出儿童的基础需要和自然渴求,儿童游戏本身就是一个矿藏丰富的“育人”宝藏。仪式活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是儿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叙事活动是符合儿童兴趣、注入儿童心灵、开启儿童智慧、满足儿童童话生活与现实需要的活动。(3)学习性生活:学习是人的天性,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学习是儿童的一种重要生活。对学生而言,学习既是权利也是义务。课程学习是儿童在校学习的主要内容,课程学习是儿童学校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课余学习生活是一种非正式的、无计划的、无意识的学习性生活。课余学习生活一般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及儿童与他人的交往中。(4)社会性生活:社会性生活是儿童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生活在社会大背景下,社会生活影响儿童生活。儿童的社会性生活主要体现为儿童在公共场所的活动需要儿童有相应的公德。儿童的社会性生活还有助于其陶冶良好情感。儿童社会性生活有助于加快儿童社会化进程。

二、简答题

1、何谓生活:

字典里对生活的解释为生存、活着和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现实中,人的活动领域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层面:最基础的是以个人的衣食住行、饮食男女、婚丧嫁娶、礼尚往来为主要内涵的日常生活领域;中间层面是政治、经济、技术操作、经营管理、公共事物、社会化大生产等非日常的社会活动领域,最高活动层面是由科学、艺术和哲学等构成的非日常的、自觉的人类精神和知识领域。

通读第三节:生活基础

第二章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一、名词解释(道德情感发展)

(1)弗洛伊德提出成熟的人格由三个成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它是与生具来的非理性欲望,寻求本能需要的即时满足。它遵循快乐原则,即一切以快乐为本。本我是人格中最早发展的成分,天生就有。

自我:自我是人格中的心理成分,从本我中分化出来,主要起到协调作用,检查本我欲望,接受超我的指导,选择符合超我和现实的行为。

超我是人格中的社会成分,也是最晚发展的部分。它是个体内化的道德行为准则,通常会对本能欲望进行约束和控制。

(2)移情:被他人情绪激发并能感同身受地体验到别人情绪的能力,是引发内疚、同情等道德情绪的基础。移情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基础。(3)内疚感:指个体做错了事情,并感到自责。内疚感的产生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产生需要满足四种心理条件:

①个体必须将准则内化并且在需要时及时识别,即意识到过错或过失。

②在违规时意识到并理解伤害行为的严重性,反过来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即当前的错误是由自己造成的。③反省自己的动机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

④不仅要感到内疚,还要有违规犯错感,主动对所做的伤害负责任。

二、大题

1.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p28)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从一个非常自我中心的道德推理阶段发展到以合作和互利为基础的公平系统阶段,经历了一个前道德阶段和两个道德阶段。

(1)前道德阶段。学龄前的儿童几乎不关注规则,也不理解规则的真正含义。他们的行为既不是不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

(2)他律道德阶段。5-10岁。行为受外部规则的约束。此阶段儿童思维比较刻板,认为规则是由权威人物所制定的,不可更改,且必须要遵守的。在行为责任的判断上,儿童通常从行为的结果来进行判断。在惩罚方式上,儿童倾向于采用强制性的惩罚,即为了惩罚而惩罚,惩罚措施与行为之间没有关联。

(3)自律道德阶段:10或11岁以后。思维更加灵活,认为规则是可变的,人们可以主管地制定社会规则,也可以挑战现有的规则。同时,在大家都同意的前提下,还可以修改规则。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有时候可以违反规则。在行为责任的判定上,儿童会依据行为者的主观动机来判断对错。在惩罚措施方面,儿童能认识到惩罚的本质意义,会采用回敬型惩罚,即根据错误的类型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让犯错者认识到行为的后果,从而减少错误的行为。

2.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1)水平一前习俗道德水平:能认识到规则的存在,认为规则由权威人物制定,人们为了避免惩罚或获得个人利益而遵守。

①阶段一惩罚和服从的定向:缺乏是非观念,认为免受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都是坏的。他们因为害怕惩罚而遵守规则。

②阶段二相对功利主义的定向阶段:为了获得奖赏或者实现个人目的而遵守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别人的观点,但他人定向的行为最终也是为了获得汇报

(2)水平二习俗道德水平: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或维持社会秩序而遵守规则。道德动机是从具体的惩罚和报偿发展为获得社会赞赏和避免谴责。

③阶段三好孩子定向阶段:符合道德的行为就是让人高兴,给人帮助或得到别人认可的行为。遵守道德规则的目的就是为了被别人看作“好人”。

④阶段四 遵守法规阶段:道德动机不是害怕惩罚,而是相信规则和法律能够维护社会秩序。正确的行为就是遵守法定权威所指定的规则行为。

(3)水平三后习俗道德水平: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的阶段。

⑤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认识到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不符合时,应该修改,个人必须遵守修改后的法规,不然就是不道德。

⑥阶段六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根据自己的选择的符合良心的道德原则来判断对错。关注普遍公众的抽象到的方针或原则。

3、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助、谦让、安慰、同情等。总体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逐步增加。

4、小学生有哪些攻击行为及其特点(p47)

攻击行为是指任何形式的有意损害另一生命的行为,且另一生命是力图避免这种遭遇的。根据攻击的形式可划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关系攻击,其中关系攻击是指通过造谣等方式破坏对方的形象和人际关系,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从工具性攻击到敌意性攻击,主动地攻击行为和报复行为呈下降趋势,但儿童攻击行为中的敌意性增加,且对报复性行为表现出了较高的容忍度。遵循四种发展轨迹:

长期稳定轨迹,在童年期和成年期都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高攻击—终止轨迹,成长过程中,攻击性逐渐降低直至正常水平中度攻击—终止轨迹,与前者类似 无问题轨迹,一直维持较低的攻击水平。

第四章小学生品德评价

(哪些方式,哪些是有效的,方法有哪些)本章小结

需要参照书本P78-97页掌握评价方法,并指导哪些是有效的

本章围绕小学生品德评价,介绍了小学生品德评价的相关概念和小学生品德评价的方法。品德评价的类型和方法很多。从评价形式看,包括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从评价性质看,包括肯定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从评价时间看,有即时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从评价程度看,可分为不同的等级的肯定性评价和不同等级的否定评价。

品德评价具有多重功能,最为主要的是育人功能,除此之外还有评定功能、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小学生品德评价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其中总的原则是教育性,在此基础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应遵循几个“结合”原则,如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多元评价相结合等。

本章对品德方法的介绍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品德结构要素的道德认知评价法、道德情感评价法、道德行为评价法。第二部分是有关道德价值取向评价法、道德一致性评价法以及小学生品德评价的综合方法运用。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分别对小学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儿童的品德评价方法作出了具体规定。小学低年级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小学中、高年级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达成水平评价、作品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等。

第五章亲子关系与小学生品德养成

1、名词解释

亲子关系:原是遗传学用语,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这里指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互动所构成的人际关系。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它表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关系状态,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体的家庭关系货家庭氛围状况。

2、论述

1、学校如何助力亲子教育?

答:家校合作实施亲职教育和亲情教育。

学校需要提供亲子教育的相关支持,采用适合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家校合作方法。一方面通过亲职教育来提升父母素质;另一方面,通过亲情教育,即人的亲和力教育,将亲情教育寓于课程和活动中,加强对小学生亲情亲情方面的教育,让小学生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家人,学会爱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进而爱家乡,爱祖国。

第六章同伴关系与小学生品德养成

(重点:同伴交往第二节、P123)

1、同伴平等交往如何对自律道德产生促进作用? 答:

1、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过渡

皮亚杰认为,他律道德是儿童早起以权威为定向的发展阶段,而自律道德是内省的、合作的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发展从他律道德走向自律道德。儿童从他律道德(5-10岁)走向自律道德阶段(10-11岁)需要具备认知的成熟性与社会经验。在社会经验方面,主要是同伴之间平等交往的互动经验,使儿童懂得了规则是人们达成一致的结果,在所有人都同意的情况下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2、平等交往促进自律道德

同伴关系的平等性即儿童认为同伴在身份和权利方面都是伏地横的,这可能使得儿童在同伴群体中形成一种相互对称的关系。这种交往削弱了儿童对成人权威得盲从,有助于提高儿童得自尊和对同伴得尊重,从而把儿童引向更加富有灵活性、自律性得道德状态。首先,儿童之间发展是相互的、亲密的关系使得合作和沟通成为可能,且更有可能形成意见一致的决定。通过与其他同伴得持续互动与合作,儿童对于规则的看法及相应的道德观念逐渐发生改变。儿童逐渐懂得社会规则的建立和运用可以基于彼此平等的合作,而不是某人的权力。

其次,在平等同伴关系中,儿童可以检验相互矛盾的观点与看法,通过协商并开展开讨论来决定是妥协还是拒绝。这样的同伴互动经验使得儿童的道德发展是积极的、适应的,比如儿童能从中发展理解他人想法、情绪和意图恶能力。同时,同伴之间冲突的解决使得儿童对成人权威的依赖性减弱,强化他们对规则的认识: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只有当同伴彼此都认同和赞成时,规则才有存在的价值。

2、同伴经验带来的增值学习(什么是同伴经验)

答:增值学习:在儿童原有的道德价值系统的基础上,增值地获取和建构道德。

(一)同伴经验构成道德增值学习的基础

儿童在每次同伴交往中的内容和过程都会受到儿童过去的交往经验及对未来交往期待的影响。同伴经验的参与为儿童道德的增值学习提供了基础。

(二)经验对话——道德增值学习的路径

这是一种互帮互助的探讨方式,在对话中儿童之间是平等的,能够尊重彼此的经验与观点,通过将自己观点与行动与同伴协调,而非外部强迫的方式相互影响。(不同于成人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3、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4、论述/材料师生交往中教师应采取的管理方式与教育措施?(思考)读懂儿童表达

理解儿童情感表达的实质,懂得儿童语言表达的真意,了解儿童境遇,明白儿童行为的真意。掌握儿童有效沟通的原则与技巧 放弃自己的“先见”

教师即使遇到儿童犯错,也应把事情往好的地方想。多倾听,多交流,延迟判断,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些错误发生与不良后果产生。

尊重儿童的生命状态:创造性等待

顺应儿童生命特点,理解、宽容儿童的一些表现,要耐心等待儿童成长。提供适切帮助:相信儿童

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关注儿童生命需要,肯于贡献自己的生命经历与生命经验,具有较高的教育艺术,相信儿童生命具有向上、向善性。洋溢人性的光辉 仁爱之心 传递正能量 提升境界

5、结合中文专业如何建立德行课堂?

(一)提升小学教育生活品质

提升小学教育的生活品质,不仅需要教师有正向的德育编码,也需要让德育课堂与小学生生活体验密切相关。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切实的幸福,减少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隐性抵制。

(二)强化教师成长中的人文之维 强化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人文素养,“人性”对人的尊重 “理性”对真理的追求 “超越性”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三)共建“表达式”德行课堂 用德育观引导、发展德行课堂

(四)德行课堂原则

1、关心学生是成长的学生,教师理解学生成长

2、榜样教师以身作则

3、艺术间接性艺术性的引导而非灌输

6、什么样的老师对学生道德成长起到引领作用?(结合成长经历)

(一)强化教师成长中的人文之维 强化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人文素养,“人性”对人的尊重 “理性”对真理的追求 “超越性”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二)德行课堂原则

关心学生是成长的学生,教师理解学生成长 榜样教师以身作则

我的看法:不是灌输说教而是德行引领,有榜样作用,关心学生成长,具有人文素养。

7、校园游戏与小学生品德养成(大情景题)(理解的方法,通读本章)这一章的游戏观(通读本章)

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道德事件或道德冲突时,老师如何对孩子的游戏活动做必要的介入和问题的解决? 书中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教师影响小学生游戏有三种策略: 筛选

教师应当积极地帮助儿童选择和规范游戏,引导他们玩有益的游戏,原离有害的游戏。改造

教师可以针对游戏的问题,对游戏进行改造,抽取游戏中有价值的因素。改造是筛选的深化和发展。经由教育力量改造过的游戏,通常带有比较明显的教育要素,可以校园活动的方式自上而下的推进。再造

是对游戏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造。主张保持儿童自然游戏的风格和特点。为儿童创设能够激发儿童游戏欲望的游戏环境,减少对儿童游戏的直接干预。

第十章仪式活动与小学生品德养成(论述或简答)

1、聚焦学校里的一类常规仪式活动,分析它的道德价值的内容

(书上的例子: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联欢会、颁奖典礼、课间操、家长会、主题班队会)

仪式活动的特点:在不知不觉中感化学生,教育学生,熏陶学生,改变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仪式能够帮助儿童自我确认——个人存在 仪式能够让儿童认识集体——集体主义 仪式有助于儿童树立国家的形象——爱国主义 仪式带领儿童放眼世界——国际理解

仪式促进儿童形成与自然的亲近关系——天人合一

升旗仪式

首先在升旗仪式的庄严气氛中,为学生讲解祖国的昨天和今天,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其次,利用升旗仪式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再次,升旗仪式的开展有利于发挥学校的团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归属管。学生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升国旗仪式所创造出的庄严肃穆的气氛,容易升华学生之间的友谊感,增加凝聚力。最后,升旗手和学生主持人等角色所带来的荣誉及其选拔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学生带来师范和激励作用。因此,每周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的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发挥和拓展升国旗仪式的教育功能。

入学仪式 启蒙教育,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意味着儿童将适应一种新的学习生活。对儿童来说,这是一个挑战。跨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意味着要学会学习、喜爱学习、刻苦学习,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仪式的意义在于个人力量。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唤醒童心,启迪成长,让儿童获得积极前进的精神动力。

颁奖仪式

颁奖仪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丰富的教育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表扬的德育价值

学生获奖,实际上也是受到表扬的一种方式,表扬是学校德育的方法之一。可以提高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明确努力方向,使受奖行为及正确动机得到强化而引起重复,激发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自信心、上进心等,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由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教育者不可能拿出很多物质性的东西来奖励学生,给予的奖励多以精神奖励为主。精神奖励远比物质奖励对人的激励作用为大。物质奖励只是对精神奖励的一种补充,要通过人的精神的刺激才能起作用。榜样作用

对于为获奖学生来说,得奖的同学无疑会成为他们的榜样。榜样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资源,也是引领小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力量。储培君认为,榜样法是以各种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作为范例来影响、感染、教育学生的方法。榜样教育之于个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即培养受教育者的完善的人格、卓越的品质和真确的价值观。因此,榜样教育就是把体现在榜样身上的人格、品质、价值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品质和价值观,使受教育者达到榜样的精神境界。所以说,颁奖仪式中,获奖同学的品行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众多同学的模仿和学习,这正是颁奖仪式的积极力量。

扫墓仪式

有利于中小学生身心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上下课仪式

具有一定的互动性,蕴含着尊重和虔敬,也包含一种承诺,即行动者声明在将来的行动中,将以特定的方式对待对方。对学生而言,无论其家庭、社会背景如何,此时均要形成上课或下课的感觉,建立对课堂的虔敬之心,有倾听、接纳、参与之态;对教师而言,则应将课堂视为神圣之场域,不可怠慢松懈,认真组织教学和学习,聆听学生的心声。

第五篇:2013-2014下学期幼儿园大班思想品德教育总结

我们都知道幼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为人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大班幼儿正处于学期晚期,是由学期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的承上启下的时期,因此,我们捉住这一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老实有礼、敢作敢为、忍让合作、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平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工作不是单独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对他们进行教育:1.晨间活动:我们教会幼儿简单的礼貌用语,如早晚跟老师说早上好再见。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2.课间活动:在这时候,我们教育孩子要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帮助他们温习课上所学的内容;要学会忍让,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3.进餐: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幼儿独立进餐,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放好,让幼儿克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4.昼寝:教育幼儿睡前将脱下的衣服叠整齐,并迅速入睡。离园活动:要求幼儿不追逐、不吵闹,安安静静等爸爸妈妈来接。

二、家园联系共同教育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多方配合,一致努力,来保障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通过家园窗,家长会和各样段活动,电话联系等多种渠道,沟通联系,努力寻求家长配合,步调一致的进行德育教育,为幼儿共同创建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1.现在的孩子自私、任性、霸道的有很多。因而,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要求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多给孩子有益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的实践机会,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尊老爱幼、酷爱集体、艰苦朴素的好思想,及初步的劳动习惯。2.家长、教师必须行为正确,做幼儿的榜样。家长和老师要不断加强本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不准孩子做的事,自己果断不做,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措施、内容:

针对以上题目,我们要进行纠正、改善,增进幼儿良好品德构成与发展。对此,我们设计以下方案:

(一)常规教育,常抓不懈。1.班级天天进行晨谈,根据周计划、日计划,切实际地展开,充分发挥晨谈的教育作用。2.有重点围绕季节、时势展开、丰富幼儿的知识,指导幼儿了解初浅的德育知识。3.展开系列活动,先容先进人物(如:雷锋),引导幼儿学好样,做个守纪律、好行为的孩子4.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常规活动,让幼儿在学习的同时,品德、行为也得到同化。有效发挥德育氛围的主渠道教育作用。

下载幼儿园小班品德教育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小班品德教育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开展小班品德教育(最终五篇)

    浅谈小班幼儿品德教育 众多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于幼儿期,因为幼儿期可塑性大,他们的是与非、善与恶,真与伪、好与坏等基本的概念,和他们心理发展、智力启......

    幼儿园小班家长会总结

    幼儿园小班家长会总结 幼儿园小班家长会总结 说起这个家长会光是计划也是好长时间了,大班的家长会早早开过了,而中小班的家长会因为一些原因而一拖再拖,主题也是随着计划有些改......

    幼儿园小班家长会总结

    说起这个家长会光是计划也是好长时间了,大班的家长会早早开过了,而中小班的家长会因为一些原因而一拖再拖,主题也是随着计划有些改动,园长发现一些重要的觉得适合家长会用的总......

    幼儿园小班教学总结

    《幼儿园小班教学总结》简介: 我班有幼儿39人,男孩22人,女孩17人,这些孩子个性活泼开朗,但个性鲜明,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学生,也 《幼儿园小班教学总结》正文开始>> 我班有幼儿39人,男......

    幼儿园小班教研组总结★

    幼儿园小班教研组总结 小班组是一个和谐的集体、一支永远向上的队伍。本学期小班年级的工作可以说是在互相理解、支持、合作中进行的,年级的每一项活动与工作都离不开每一......

    幼儿园小班游戏总结

    阳光幼儿园大班游戏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班的游戏活动也开展起来了,给孩子带来了快乐。为了更好的引导他们,我们作出了努力,现将这一学期来通过游戏总结如下:一......

    幼儿园小班班主任总结

    本学期我们共有2个小班,都是新生班,幼儿的年龄都在三岁左右,班上的老师都是爱岗敬业的年轻老师。为了让幼儿很快地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我们年级组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安全工作 1.将......

    幼儿园小班德育总结

    幼儿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起,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对幼儿进行初步得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教育和训练,是幼儿教育中一向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我们特制定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