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三种形态及其研究展望上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10:2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三种形态及其研究展望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三种形态及其研究展望上》。

第一篇: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三种形态及其研究展望上

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三种形态及其研究展望(上)

2013年11月20日 15:52 来源:《旅游科学》2013年第03期 作者:陈岗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83

摘要:当前学术界关于旅游符号学的主要理论是MacCannell(麦肯奈尔)的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体现符号的认知属性,主要应用于旅游营销、旅游传播和旅游者凝视等研究领域。除了标志符号形态,旅游吸引物符号还存在其它两种形态:文化符号和群体符号。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体现符号的客观属性,主要应用于旅游体验(真实性)和旅游设计等研究领域。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体现符号的情感属性,主要应用于旅游者情感管理和旅游者依恋系统等研究领域。

关键词: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文化符号,群体符号

自从MacCannell(麦肯奈尔)等人关于旅游符号学的开创性研究以来,Peirce(1934)的一般符号学一直是现代旅游符号学研究的主要指导理论。Peirce的符号学理论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突出反映了符号的认知属性(郭鸿,2008)。在其理论基础之上,MacCannell(1999)认为,标志(marker)、景物(sight)和旅游者(tourist)构成了旅游吸引物符号。MacCannell(1999)的旅游符号学中的标志是关于景观的信息,实际上也是旅游者对景物进行认知活动的媒介。受到MacCannell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的影响,当前旅游符号学研究涉及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与旅游者认知过程联系密切的旅游营销、旅游传播和旅游者凝视等方面。

MacCannell以历史战争地点、月球岩石展览等为例指出,标志常常是旅游者真正感兴趣的部分。然而,Lau(2011)也提出了不同观点,他指出,在历史战争地点,旅游者真正感兴趣的是真实历史事件,而不是关于该事件的信息(即旅游标志);旅游者对景物的访问可以从符号学角度加以概念化,但这时“能指”是景物本身,而“所指”则是真实历史事件。我们认为,Lau的分析,实际上将旅游符号学研究从旅游吸引物的标志符号学引向了旅游吸引物的文化符号学研究。罗兰·巴尔特(Ronald Barthes)运用费尔迪兰·德·索绪尔(Saussure)的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分析服装、饮食、家具、建筑等各种文化现象,将符号学从语言领域延伸到了文化领域,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文化符号学体系。旅游吸引物是典型的文化现象,而罗兰·巴尔特的结构主义文化符号学构成了旅游符号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基础。

另外,旅游吸引物符号系统不仅包括个体意义上的标志符号形态、客体意义上的文化符号形态,还包括群体意义上的群体符号形态。根据兰德尔·科林斯(Randall Collins)的互动仪式链理论,通过成功的互动仪式,旅游吸引物成为旅游者的共同关注焦点,旅游者享有共同的情感状态,富含情感意义的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或文化符号被投射到旅游者群体之上,从而转化为一种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群体符号。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能够激发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情感能量和群体认同感,并一定程度上广泛影响旅游者的日常生活。

1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三种形态

Hall(1980)曾运用编码与解码理论来分析电视文本(符号)。依据Hall的编码与解码理论,旅游吸引物符号的3种形态(标志符号、文化符号和群体符号)分别具有不同的编码者、编码元素、编码方式、解码者和解码方式(见表1):

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主要由旅游营销机构或传媒机构对旅游吸引物的信息进行抽取并编码而成,其解码主要借助于旅游者凝视过程;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理论的应用领域主要是旅游营销、旅游传播和旅游者凝视等方面。

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主要由规划机构和设计机构收集、整合旅游资源(广义)并依据一定的文化主题编码形成,其解码主要借助于旅游者对其文化文本的解读与体验过程;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理论的应用领域主要为旅游体验(真实性)与旅游设计等方面。

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主要由导游、旅游者抽取旅游吸引物中情感符号(富含情感意义的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或文化符号),并将之投射到旅游群体之上而形成,其解码则需借助于旅游群体之中的人际互动仪式;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理论的应用领域主要为旅游者情感管理、旅游者依恋系统等方面。

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及其研究展望

2.1旅游吸引物的标志符号形态

MacCannell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的“能指”为旅游标志(图片、题名、地图、商标、雕塑或其他关于旅游吸引物的信息),“所指”是景物(旅游吸引物本身)。MacCannell的许多观点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1)强调了标志体验的重要性,且这种重要性往往超过景物体验本身。此观点一方面吸引了大量学者对旅游标志本身进行研究,如Cohen(1989)对泰国北部山区部落旅游书面广告、地图、照片、小册子的研究,马秋芳等(2011)对中国省域旅游地品牌符号表征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吸引了一些学者对旅游标志体验进行研究,如Urry(1990)对旅游者凝视中符号现象的研究。

(2)标志和景物可以相互转换。一方面,旅游标志可以转化为景物,解释了旅游标志体验为何重要;另一方面,景物可以转化为旅游目的地的标志,说明了核心吸引物的打造对旅游目的地宣传具有重要意义。

(3)标志具有象征意义,如埃菲尔铁塔象征着巴黎。此观点表明了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的社会建构属性。

旅游标志,是旅游吸引物整体信息概括化和片面化的结果。从旅游者认知的角度看,旅游标志是旅游者对某一旅游吸引物内在感知的外化,而这种内在感知受到诸如本底印象、旅游营销、信息搜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由于所受教育、生活方式、旅游经历等的不同,旅游者对同一旅游标志的理解从而可能大相径庭。MacCannell(1999)强调了标志体验的重要性,“关注景物本身的行为会使游客对景物失望。……即使景物本身的确值得一看,游客也很可能漠视景物本身,却因为景物标志而激动。”然而,旅游吸引物本身才是旅游标志的信息源头,如果旅游景物体验重要性丧失,就容易导致所谓旅游的“符号化”现象,即旅游符号的表象化(杨振之,邹积艺,2006)。

2.2研究展望

Echtner(1999)曾经对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研究给予展望:(1)目的地/旅游广告的符号学研究(广告商怎样对目的地进行表征);(2)旅游广告/潜在旅游者的符号学研究(潜在旅游者如何对这些表征进行解释);(3)目的地/潜在旅游者的符号学研究(目的地为旅游者提供什么样的符号消费经历)。

Echtner的展望虽然涉及了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研究的诸多方面,但主要还是基于旅游营销的视角。然而,除了旅游营销外,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还涉及旅游目的地表征、旅游者凝视、旅游怀旧等多个领域。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存在多种形式(目的地表征、旅游企业广告、旅游者本底印象、旅游者凝视),且这些形式间存在着动态影响和反馈机制(见图1):

图1 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的动态生成系统

首先,如果要获得一定的宣传效果,旅游目的地需要对旅游吸引物进行表征,如发布旅游宣传图片,旅游目的地表征对旅游企业广告和潜在旅游者本底印象产生直接影响;其次,旅游企业广告和旅游者本底印象也对旅游目的地表征具有反馈作用,这种反馈,体现为旅游目的地从旅游企业广告和旅游者本底印象中吸收有效信息以丰富和优化目的地表征;最后,旅游目的地表征、旅游企业广告和旅游者本底印象(旅游怀旧)的综合作用促成了旅游者凝视行为,而旅游者凝视的结果又通过拍摄、游记或问卷等形式反馈前者。未来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研究可能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对其动态生成机制进行跨学科分析。

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及其研究展望

3.1旅游吸引物的文化符号形态

MacCannell的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为促进旅游营销、旅游传播以及旅游者凝视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其适用对象似乎主要为大众旅游者而非深度旅游者。只有那些在乎“到此一游”的大众旅游者才会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走马观花”式地搜寻旅游标志,拿出照相机拍下“经典影像”后匆匆继续下一段旅行。在旅游经历日益丰富的今天,深度旅游者已经逐渐取代大众旅游者成为主流,他们不再只关注主流媒体说了什么、经典教科书说了什么,而更关心那里有些什么。

关于深度旅游体验以及相应旅游吸引物设计的符号学研究则要借助于罗兰·巴尔特的文化符号学理论。在费尔迪兰·德·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的基层上,罗兰·巴尔特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文化符号学体系,《神话学》一书集中体现了罗兰·巴尔特运用符号学理论对自由式摔跤、电影、玩具等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的成果(Barthes,1984)。旅游吸引物的文化符号学把旅游吸引物本身看成一个符号,着重研究其意义表达,这具有如下重要意义:第一,避免过度旅游“符号化”现象,而关注旅游吸引物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二,研究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形成机制,指导旅游吸引物的设计;第三,揭示深度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旅游体验。

3.1.1双层表意结构

关于文化符号的能指,罗兰·巴尔特(2008 a)指出:“物体的能指当然是物质性单元,像所有记号系统的能指一样,如颜色、形态、属性、陪衬。”按照此观点,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能指”实际上就是其物质载体。文化符号学是一种意指符号学,即表意符号学,因而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所指”即是其文化意义。罗兰·巴尔特(2008b)认为,文化符号具有双层表意结构,即第一个符号系统(包括“能指”和“所指”)作为一个整体而成为第二个更大符号系统的“能指”或“所指”。将罗兰·巴尔特的文化符号学运用于旅游研究,可以发现,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也具有这样的双层表意结构(见图2):

第一个层面由旅游资源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构成,表达的是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前的本来意义;第二个层面上,旅游资源符号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系统的“能指”,表达旅游活动赋予的新意义(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所指”)(陈岗,黄震方,2010)。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被赋予的新意义通常是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文化主题,即旅游设计机构将各类旅游资源整合起来所依据的文化主题(如迪斯尼世界建设所依据的童话故事);其二是旅游者文化,体现为旅游者期待的某种心理或行为模式(如“真实的”自己或“家”的感觉)。

图2 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双层表意结构

3.1.2组合轴和系统轴

可将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看成由一系列子符号(如餐饮、住宿、交通、景点、购物、娱乐等)构成的符号系统。费尔迪兰·德·索绪尔(1980)指出,语言各项要素间的关系和差别都是在两个不同的范围内展开的,每个范围都会产生出一类的价值。罗兰·巴尔特把这两个范围定义为符号系统的组合轴和系统轴,并将其运用到服装、饮食、家具、建筑等文化现象的分析之中。以服装系统为例,罗兰·巴尔特(2008b)指出,服装符号的组合轴包括裙子、衬衣、背心、帽子等,而其系统轴则是指同一组合零件的选择集合,如帽子的选择集合包括无边女帽、女便帽、宽边女帽等。组合轴是表达一定意义的不同成分组合,而系统轴是结构上可以取代的成分(赵毅衡,2011)。旅游吸引物的文化符号组合轴和系统轴的研究对于旅游吸引物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设计理念的不同,不同的组合轴与系统轴的纵横聚焦最终确定了具体的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见表2):

通常,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组合轴的成分包括餐饮、住宿、交通、景点、购物以及娱乐等,这里,组合轴的每一个成分都包含一个系统轴,如餐饮系统轴的成分包括中餐、西餐、地方美食、酒水、茶道、咖啡等。某少数民族旅游可以选择地方美食、农家旅馆、畜力车、文化景点、地方特产及复合类娱乐活动组合成特定的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

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系统轴与组合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变动的。如具有商务功能的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系统的组合轴成分还应包括商务设施与服务,其餐饮系统轴还可以增加商务套餐、工作简餐等。对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组合轴和系统轴的全面分析,为旅游吸引物设计提供了备选方案集合。这种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历史经验或市场调研确定不同旅游者细分市场对哪些成分的组合元素、系统元素以及构成方式比较感兴趣,并指导旅游吸引物的设计。

3.2研究展望

3.2.1旅游体验(真实性)研究

具有双层表意结构的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是其设计者在对旅游者期待的心理或行为模式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根据某一文化主题对旅游资源符号进行整合、加工后的产物,因而,旅游者对旅游吸引物的体验,包含了其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和旅游者期待的心理或行为模式的解读(见图3)。

图3 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与旅游体验

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深度旅游者较为关心的旅游体验真实性问题(陈岗,2012)。在旅游体验的过程中,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内化为旅游者评价旅游体验真实性的标准。依据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与旅游体验的关系,旅游体验真实性的研究可以从旅游资源本身的真实性(如文化遗产的客观真实性)、文化主题的真实性(如迪斯尼世界建设依据的迪斯尼童话的真实性)以及旅游者期待的心理或行为模式的真实性,如,存在主义真实性(Wang,1999)、“定制化”的真实性(Wang,2007)等方面加以探讨。

3.2.2 旅游吸引物设计符号学

费尔迪兰·德·索绪尔曾经将语言和言语区别开来,其中语言可以理解为言语规则,而言语则可以理解为具体化的语言。这一观点被罗兰·巴尔特运用到文化现象的分析中来,即文化符号系统(言语)由其不同子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语言)整合而成。如果将其运用到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分析中来,那么关于其系统构成的各种规则可看作是语言,而具体的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系统)则可看做是言语。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二篇: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秦 学

(中南林学院旅游与管理学院,湖南株洲 412006)提 要:本文在简要分析国外城市旅游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状况,重点论述了研究的领域和内容,理论和方法。指出了城市旅游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城市旅游;城市旅游研究;旅游发展;城市化;发展前景 中国分类号:F59

2文献标识码:A

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并依次经历了古代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三个阶段[1]。现代旅游自19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国外对其研究已近百年。但旅游研究的真正发展还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就城市旅游研究而言,更加滞后,其真正开展起来则是80年代初。国外城市旅游研究的历史要先于国内,研究的成果和水平要高于国内。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城市旅游的经济理论(需求与供给),城市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生态的影响,城市旅游的规划和管理,以及城市旅游的市场营销等方面[2]。但是,国外的旅游研究是在缺乏一个统一的学科理论体系(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指导下进行的,因而显得分散、独立、凌乱。大部分学者都将重点放在城市旅游的实证研究上,比较轻视基础理论研究。并且至今尚未见到城市旅游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迹象[3]。所有这些都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国内城市旅游研究。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顾

与国外相比,我国城市旅游研究起步更晚。我国旅游事业的正式大规模发展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的事,旅游研究活动与国内旅游业发展同步前进,其间为适应蓬勃发展的旅游事业的需要,旅游界和学术界开展了一定规模的科研活动,尽管与国外相比晚了数十年,但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的经济成长、旅游发展是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而进行的。城市作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和信息活动中心日益发挥出其生产、生活、流通、组织和游憩等综合功能。城市旅游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综合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城市旅游研究也日益广泛而深刻地得以开展。1 研究领域和内容

从笔者进行文献检索和获取资料的情况来看,目前国内许多学科对城市旅游现象都有所研究,如经济学科、地理学科、旅游学科、生态学科、社会学科、建筑与规划学科、心理及行为学科等。大量有关城市旅游的文章见于各类报刊杂志,其中以地理类、旅游类、城市类、财经类学术期刊所刊载的学术论文居多。1980—2000年关于城市旅游方面的论文大约有80多篇。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城市旅游有关理论探讨、城市旅游形象和定位研究、城市旅游发展模式探讨、城市旅游结构与系统分析、城市旅游开发规划与建设研究等。其中以城市旅游开发规划与建设方面的研究居多。下面分别加以叙述,以期与各界人士共同探讨。1 1 城市旅游有关理论的探讨

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旅游的涵义与构成要素、城市旅游的性质和地位、旅游城市特征、条件和类型等,如宋家增(1996)对都市与都市旅游、都市旅游业与都市旅游、都市旅游的内涵、模式和定位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都市旅游是以都市风貌、风光、风物、风情为特色的旅游,都市旅游多以接待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和国际国内交流活动为主[4]。于英士(1994)最早在国内讨论了大城市发展与旅游业的关系以及国际旅游城市的界定和类型定位。认为现代旅游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且是城市化的产物;没有现代化的城市,不可能有现代化的旅游业,大城市的功能、性质、作用左右着小则一个区域,大到一个国家的旅游业的发展方向[5]。张广瑞(1994)也以北京为例论述了国际旅游城市应具备的条件[6]。吴本(1999)分析了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条件和目标模式[7]。王兴斌(1996)初步论述了休闲与都市旅游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8]。陈传康、吴承照(1996)以上海为例对都市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了探索[9]。彭华(1999,2000)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对现代城市发展旅游,提高其竞争能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10,11]。1 2 城市旅游形象和定位研究

旅游形象是目前我国城市旅游研究中探索得比较多的问题。学者们一般都认为城市旅游发展的核心是建立独特鲜明、有招徕力的旅游形象,依靠形象来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需求,形象研究可以说是现代城市旅游研究的新起点和主方向。金卫东(1995)、张学荣(1996)和郭廷建(1996)都对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形象等几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为后来的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12—14]。李蕾蕾(1995,1997,1999)在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和设计研究中作了大量的工作和重要贡献。指出今天城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已不能单纯依赖孤立的旅游景点,而必须推出城市整体的旅游形象,通过形象定位、主题口号的提出、视觉形象的设计与推广等战略来全面发展城市旅游[15—17]。聂献忠(1998)以香港和上海为例,论述了城市旅游产品及配套设施等旅游视觉要素的建设,旅游行业管理及服务质量和水平所表现出来的旅游行为形象在城市旅游中的重要性,比较了沪、港两地在这方面的差异[18]。屈海林、邱汉琴(1996)详细分析了香港旅游形象的构成要素,香港在城市旅游形象促销方面的成败,为内地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19]。宋章海(2000)从旅游者角度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问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20]。白祖诚(1994)则以国外许多城市的旅游定位为例,说明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其总体的旅游形象一旦较为鲜明丰富,并广为人知,就将成为巨大的吸引力[21]。1 3 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

这类研究以李海瑞、道书明、保继刚、马勇等为代表。李海瑞(1996)、潘洪萱(1995)、金辉(1998)、道书明(1996)等人以上海为例提出了几种城市旅游的目标模式:商务旅游、会议/奖励旅游[22—25]。吴国清(1996)研究了上海郊区旅游后指出市场导向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关键[26]。保继刚(1997)和彭华(1998,1999)以广州为例提出了经济中心型城市旅游的商务主导模式[27—29]。这些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马勇、董观志(1996)则以武汉为例论述了城市必须选择大旅游圈模式才能得以持续发展[30]。此外,张跃西(1996)从风景区旅游发展模式探讨角度对旅游城镇的布局与发展进行了研究[31]。卢晓(2000)针对上海大都市地位,指出发展国际化旅游产品、大力发展购物与观光型国内旅游产品和率先发展市民的度假产品是上海旅游资源产品化的模式选择[32]。李力(2000)则分析了城市旅游节庆的构成要素与牵动效应[33]。1 4 城市旅游结构与系统分析

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重点放在城市旅游客源(包括市民和外来游客)的旅游行为特征上。吴必虎(1994,1997)两次分别对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特征和市民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评价进行了大型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助,这是对城市旅游结构(客源)进行科学调查、定量分析、实证研究较成功的案例[34,35]。万绪才(1998)等以南京为例分析了城市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为南京市旅游市场营销提供了科学依据[36]。董观志(1999)通过对深圳几大旅游主题公园的实地调查进行量化分析,揭示了特定城市的旅游客源市场分异规律[37]。张红(2000)通过调查分析了我国旅游热点城市境外游客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38]。此外员疆(1998)系统分析了城市游憩产业结构[39]。1 1 5 城市旅游开发、规划与建设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

在我国已越来越多,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城市旅游某一个项目建设、某一项产品开发、某一个区域规划或一种模式运用的专题研究;二是城市旅游全方位的综合开发、规划、建设研究。(1)专题研究。保继刚(1994,1994)对城市大型主题公园开发布局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掀起了我国城市主题公园建设的高潮[40,41]。董雅文(1996)以南京市为例说明了生态防护建设在城市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42]。吴人韦(1998)则系统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在旅游中的作用[43]。粟娟等(1998)论述了广州市应加强森林建设,渗透岭南文化,创造广州旅游新形象和风格[44]。潘宝明(1999)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谈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发展[45]。城市中心商务区和滨水区的演变规律与再开发和城市旅游休闲服务网络建设受到修春亮(1998)、徐永健(2000)和郑杨(1998)的重视,他们分别对这几个方面从中西方差异上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城市内部职能区的旅游再开发作了有益探索[46—48]。魏卫(1997)以武汉为例深入探讨了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其结论非常值得旅游界人士借鉴[49]。旅游地文化开发是旅游发展中的重点,对于城市旅游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彭华(1998)在这方面作了深入研究[50]。熊玉梅(1999)对如何开发北京市日本客源市场进行了专题研究[51]。

(2)综合研究。在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的理论建设和实践研究上,陈传康(1996,1996)作了开创性工作[52,53]。尚文生(1998)探讨了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54]。彭华(1999,1999)从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角度对旅游开发与城市规划一体化问题进行了论述[55,56]。杨新军(1998)从旅游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了城市旅游开发[57]。李蕾蕾(1996)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构建城市旅游开发应用理论模式,在理论建设上迈出了第一步[58]。梅均(1996)和王大悟(1996)对上海如何进行旅游开发提出了宝贵意见[59,60]。李立勋(1997)对广州旅游特色和旅游点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61]。刘卫东(1998)、王云才和郭焕成(2000)论述了怎样投资开发大城市郊区的旅游业,具有实际指导价值[62,63]。凌申是(1987)较早对我国中小城镇建设与旅游开发问题展开研究,为中小城镇旅游发展开创了研究先河,促进了我国城市旅游研究体系的完善[64]。此外,罗丹(1996)、郭叔周(1998)、贺辉扬(1998)、黄安民(1998)、杨从杰(1998)、郑天祥(1998)、张进福(1999)符全胜(1998)、西安市政府(1998)、罗志军(2000)聂献忠(1999)、李娟文(1998)、骆静珊(1993)和屠强(1998)等分别以长沙、厦门、泉州、香港和澳门、锡山、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城市为代表,系统探讨了建设优秀旅游城市、国际旅游城市所应选择的政府政策、战略对策与措施[65—78]。这些研究成果既是对我国近年来城市旅游开发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为未来我国城市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极化效应日益增强,城市越来越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区域。城市旅游必将成为推进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优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以及社会文明全面进步的强大动力。

此外,我国城市旅游研究还涉及到其它有关内容,如杨新军(1998)研究了加拿大城市旅游开发的历史与现状为国内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经验[79]。曹小曙(2000)探讨了城市旅游摄影的功能以及城市旅游摄影的文化内涵,为城市旅游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和新方法[80]。郑天祥(1998以港澳地区为对象探讨了我国大都市区发展成为世界级旅游区的前景与对策,是国内目前较少的区域城市旅游研究的例子[81]。2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领域逐渐拓展,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者用不同学科的概念与理论,不同的研究方法来描述、解释、研究城市旅游中复杂而综合的现象和规律,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旅游发展和研究之路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城市旅游是围绕城市地域所产生的所有旅游现象和过程,表面上它是一种经济产业,实质上它是一项包含丰富文化内涵的高层次的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城市旅游的开展必然牵涉到经济、文化、科技、政治、教育等许多行业部门,城市旅游研究也必然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建筑学、区域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概念。因此,一些较成熟的理论与概念相继被运用到城市旅游研究中来。

宋家增、于英士、张广瑞等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从旅游吸引物和基础设施、旅游服务、旅游形象宣传、旅游环境等方面对城市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学者们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世界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规律,提出我国城市旅游的发展前景和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对策,其中运用了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的有关理论。从而在理论上阐述了城市旅游的内涵、条件、性质、特征、构成要素以及类型。城市旅游形象和定位研究是学者们运用理论进行分析最成功的方面,李蕾蕾是这方面的代表,其在博士论文基础上的专著《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在国内首次对旅游形象策划的理论和学科基础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作者运用心理学、感应与行为地理学、区位论、市场营销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大众传播学相关理论系统分析了旅游形象的概念体系和时空变化规律,并分别以城市、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随后兴起了旅游形象研究的热潮。城市旅游形象研究改变了过去旅游研究中重物质实体建设轻形象品牌宣传、重开发轻营销、重客体轻主体(人)的倾向,无论是在旅游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旅游发展实践中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随着旅游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数学方法得以广泛应用,吴必虎、万绪才、董观志、张红等学者对城市旅游客源、旅游者的流动行为规律进行了数量描述、图形显示和模式分析,在严格的数理分析和逻辑推理基础上客观科学地揭示出城市旅游这一复杂现象的内在规律。这种社会科学研究计量化革命反映了我国学者研究思想与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吴必虎等人的《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一书是此方面的代表作[82]。借鉴区域科学的原理从宏观区域范围内开展城市旅游研究,是近年来的新趋向。研究者将考察对象由城市中心区扩展到城市地域(包括城市郊区)乃至大都市区、由单个城市扩展到区域城市群(带)、由中心城市和旅游城市扩展到一般的城市,使我国城市旅游研究体系日趋丰富和完善。此外,对我国城市旅游发展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两个并行的方向,虽然目前以业务性总结为主,但理论上的研究越来越多,这必将进一步指导我国城市旅游的更健康发展。3 评述综上观之,我国城市旅游研究呈现出阶段性不平衡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研究断断续续、分散独立,尚未形成理论体系和框架。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旅游空间和范围日益拓展,旅游形式和内容日益更新,旅游活动和现象日益复杂。使得旅游研究变得异常活跃起来,研究的领域和范围迅速扩大,城市旅游的成果也日渐增多。与国外相类似的是国内城市旅游研究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许多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没有完全明确。研究的结果也大多是业务性议题,并多是诠释性论证,理论探讨、学术水平高的作品不多见。在没有理论统一的现实情况下,方法论也远未建立起来,因而城市旅游的定量研究和数学方法的运用较少。同时,学术界和旅游界对城市旅游学科建设、城市旅游理论与方法论体系构建、城市旅游综合管理、城市旅游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影响、不同区域的城市旅游现象与活动的差异、区域城镇体系(城市群、城市带、大都市区)旅游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但是,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对象由传统的山水城市、历史古都、文化名城如桂林、西安、泉州、北京、南京等,扩展到各类城市首先是区域中心城市如香港、澳门、上海、广州、武汉、厦门、昆明、长沙、汕头等。说明了城市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识。尽管目前国内城市旅游研究只局限于单个城市而没有辐射到区域城镇体系,但城市旅游研究毕竟已经展现出了美好的前景。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2 1 发展前景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进展时期。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城市将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主战场和生力军。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设市城市数将接近1万个,市区非农业人口将增至5亿,城市化水平可达到55%[83]。城市规模和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综合功能进一步加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加强城市综合实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内涵将是城市建设的核心。优化城市的人居(居住和游憩)环境,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满足人民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出的较高要求,是摆在政府各级部门和各界人士面前的重大问题,城市旅游会有巨大发展。据统计,目前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城市的旅游外汇收入占了全省的82%[2];1998年我国首批参加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75个城市,其旅游经济总量占全国的90%[84]。旅游—中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未来的产业分布格局将是集中分布于以城市为中心、由城市及其所依托的区域组成的产业密集区内。因此以旅游为导向和纽带、以城市为中心所形成的旅游业将成为中国未来极具潜力的产业。这一产业不仅会加速我国旅游发展高级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化与现代化的步伐,而且会促使人们生产、生活、消费、文化、思想观念不断更新, 城市旅游研究也将会全面深入地展开,并促进城市旅游的持续发展。2 2 发展展望

由于我国城市旅游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领域还不完全成熟甚至是空白,城市旅游有着广阔的天地,旅游研究也将显示出美好的未来。在此笔者结合以上研究,略谈一些看法,以期与各界人士磋商。2 2 1 研究组织问题

我国旅游学术活动还没有形成像国外那样的独立、高效的专业科研组织体系。已有的一些研究机构无论是其行政归属、管理和运作模式、经费来源都需要进行创建、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旅游研究的正常、规范、高效地开展,并服务于旅游业发展。为此,笔者倡议,在旅游学术界和城市学术界分别成立专业性“城市旅游”研究组织,以集中优势兵力开展研究,形成规模效益,这是头等大事。2 2 2 城市旅游研究各领域的问题

(1)学科建设问题。有必要建立一门独立的城市旅游学科,在这门学科统一的范畴内开展基础研究,弄清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范畴、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等,这是开展城市旅游研究的首要工作。

(2)城市旅游理论和方法论构建问题。研究城市旅游,要对城市旅游现象的内涵、外延、及其形成演进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对“城市旅游”的界定、城市旅游实质、旅游者行为、城市吸引力等都急需理论指导。研究城市旅游现象必须吸收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如经济学理论、区位理论、社会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等。同时形成指导本学科开展实践和研究的方法论在城市旅游开发规划和建设中也是极其重要的,这是任何一门学科发展都必须解决的问题。

(3)研究方法。城市旅游研究要借鉴并运用其它学科的方法,如区域调查、抽样统计、规划设计、遥感测量、地理信息系统、比较研究等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城市旅游的研究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结合,更多地要运用定量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定量研究。同时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旅游研究的方法体系。

(4)区域实践研究。今后城市旅游研究不仅包括大城市、旅游业有较大发展的城市,而且还要面向我国广大中小城市乃至处于广大农村包围之中的中小城镇(包括县城和集镇)。特别是要大力加强我国西部地区城市旅游的研究,学者们要将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成果服务于中华大地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把研究的范围由点扩展到线到面,开展区域城镇体系旅游研究,为我国城市化、区域一体化和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5)开发规划和管理方面。我国城市发展、旅游业具有与外国不同的特点,旅游开发与规划首先应适合我国国情;同时要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城市旅游开发规划中的先进成果,这是在我国建设优秀旅游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必须做到的一点。城市旅游开发规划要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同时加强城市旅游管理, 尤其是法制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把旅游管理纳入城市系统管理之中。

(6)城市旅游的社会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为人熟知。在人口密集、生态脆弱的城市发展旅游更容易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生态破坏,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质量令人担忧,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太大了。同时伴随旅游业发展而带来的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已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持和延续,而这些在城市里表现得最为集中。为了城市、旅游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旅游开发与经营时要切实加强旅游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的研究和控制,使发展旅游的“代价”减轻到最小程度,使旅游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都得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5—20.[2]古诗韵,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9,14(2):15—18.[3]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6,11(1):62—66.[4]宋家增.发展都市旅游之我见[J].旅游学刊,1996,11(3):23—25.[5]于英士.北京建成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J].旅游学刊,1994,9(1):13—15.[6]张广瑞.简谈国际旅游城市应具备的条件[J].旅游学刊,1994,9(1):16—19.[7]吴本.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建设[J].旅游研究与实践,1999,(2):14—18.[8]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205—214.[9]陈传康,吴承照.都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12(2):47—51.[10]彭华.汕头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驱动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3):75—81.[11]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驱动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1—15.[12]金卫东.城市旅游形象浅析[J].城市规划汇刊,1995,(1).[13]张学荣,元名杰.论城市形象建设[J].城市问题,1996,(2).[14]郭廷建.城市文化形象塑造[J].城市问题,1996,(2).[15]李蕾蕾.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J].旅游学刊,1995,10(3):29—31.[16]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J].广东旅游,1997,(1).[17]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181—252.[18]聂献忠.旅游形象建设与都市旅游业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8,(2):59—61,44.[19]屈海林,邱汉琴.香港都市旅游的形象及竞争优势[J].旅游学刊,1996,11(1):24—28.[20]宋章海.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0,(1):63—67.[21]白祖诚.建设北京雄美迷人的旅游形象[J].旅游学刊,1994,(2).[22]李海瑞.都市旅游与上海模式[J].旅游学刊,1996,11(1):20—23.[23]潘洪萱.试论上海都市旅游的发展及其定位[J].财经研究,1995,169(2):29—33.[24]金辉.抓手在哪里—上海都市商务旅游[J].国际市场,1998,(3):15—18.[25]道书明,等.论上海会议/奖励旅游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旅游科学,1996,(2):1—5.[26]吴国清.市场导向与上海郊区旅游开发初探[J].人文地理,1996,11(3):65—67.[27]保继刚.商都地位:广州旅游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N].羊城晚报,1997.9.7(7).[28]彭华,钟韵.浅谈广州城市旅游的商务主导模式[J].广东旅游,1998,(6):9—12.[29]彭华.论经济中心型城市旅游发展的商务主导模式[J].地理科学,1999,19(2):140—146.[30]马勇,董观志.武汉大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1996,16(2):99—104.[31]张跃西.风景旅游区发展模式探讨-兼论旅游城镇的布局与发展[J].人文地理,1996,11(1):56—58.[32]卢晓.上海旅游资源产品化的一般模式研究[J].旅游科学,2000,(1):17—19.[33]李力,崔卫华.城市旅游节庆的构成要素及牵动效应[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2):11—14.[34]吴必虎.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4,49(2):117—126.[35]吴必虎.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7,52(2).[36]万绪才,等.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J].人文地理,1998,13(3):70—75.[37]董观志.深圳华侨城旅游客源分异规律的量化研究[J].经济地理,1999,19(6):118—122.[38]张红.我国旅游热点城市境外游客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00,15(2):56—57.[39]员疆.城市游憩产业系统分析[J].人文地理,1998,(2).[40]保继刚.大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 1994,13(3)83—89.[41]保继刚.城市RBD初步研究[J].规划师,1998,(4).[42]董雅文,赵荫薇.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生态防护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6,(1):20—23.[43]吴人韦.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J].城市规划,1998,22(6):39—43.[44]粟娟.试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广州城市森林建设[J].热带地理,1998,18(3):216—220.[45]潘宝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J].旅游学刊,1999,14(3):50—53.[46]修春亮.对中国城市中心商务区演变规律的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1998,13(2):49—52.[47]徐永健.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初探[J].经济地理,2000,20(1):99—102.[48]郑杨.城市旅游休闲服务网络的建设[J].旅游学刊,1998,13(2):34—37.[49]魏卫,李娟文.都市旅游与旅游产品开发[J].经济地理,1997,17(4):98—102.[50]彭华.关于旅游地文化开发的探讨[J].旅游学刊,1998,(1):43—46.[51]熊玉梅.对开发北京市日本客源市场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7,(2):10—14.[52]陈传康.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J].旅游学刊,1996,(5).[53]陈传康,等.中心城市和景区旅游开发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12(1):61—64.[54]尚文生,欧阳燕红.论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协调[J].人文地理,1998,13(2):46—49.[55]彭华.关于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的初步探讨[J].经济地理,1999,19(1):111—116.[56]彭华.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思考:浅谈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J].旅游学刊,1999,14(2):21—25.[57]杨新军,祁黄雄.城市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1998,18(4):115—119.[58]李蕾蕾.从景观生态学构建城市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操作模式[J].人文地理,1996,11(2):8—11.[59]梅均.上海旅游业应同时开发国际、国内、本地三大市场[N].新闻报,1996.5.6(2).[60]王大悟.上海都市旅游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1996,11(2):20—22.[61]李立勋.广州旅游吸引的特色及营造重点浅议[J].旅游学刊,1997,(2).[62]刘卫东,李家虎.投资开发大城市郊区旅游业[J].上海投资,1998,(1):44—48.[63]王云才,郭焕成.略论大城市郊区游憩地的配置[J].旅游学刊,2000,15(2):54—58.[64]凌申.小城镇建设与旅游开发刍议[J].社会科学家,1987,(3).[65]罗丹.文化名城长沙如何建成国际性旅游型城市[J].衡阳师专学报,1996,(5):87—91.[66]郭叔周.把厦门建成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N].人民日报(海处版),1998.7.8(8).[67]贺辉扬.厦门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当代港澳,1998,(1).[68]黄安民.泉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J].地域开发与研究,1998,(4).[69]杨从杰.浅说港澳旅游业关系的若干问题及发展策略[J].特区与港澳经济月刊,1998,(9).[70]郑天祥,等.珠港澳大都会区———未来世界级旅游区[J].当代港澳,1998,(1).[71]张进福,等.论澳门旅游业[J].旅游学刊,1999,(3):63—68.[72]符全胜.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57—59.[73]西安着力塑造优秀旅游城市整体形象[N].中国旅游报,1998.8.20(5).[74]罗志军,喻学才.关于把南京建成旅游大市的可行性研究[J].旅游学刊,2000,15(1):38—42.[75]聂献忠.市场经济与南京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旅游学刊,1999,(1).[76]李娟文.武汉市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1998,18(3):120—124.[77]骆静珊,陶犁.利用区位优势,发挥昆明旅游中心城市功能[J].旅游学刊,1993,8(6):26—29.[78]屠强,陈新宇.昆明建立国际旅游城市的产业政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1998,(4):57—59.[79]杨新军.加拿大的城市旅游开发评述[J].世界地理研究,1998,(2).[80]曹小曙.城市旅游的摄影透视[J].人文地理,2000,15(2):45—48.[81]郑天祥,等.珠港澳大都会区—未来世界级旅游区[J].当代港澳,1998,(1).[82]吴必虎,等.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9—50.[83]徐巨洲.理性看待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J].城市规划,1998,(2):17—18.[84]何光日韦.新世纪新产业新增长[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159—161.

第三篇:798艺术区作为北京文化旅游吸引物的考察_一个市场自发形成的(精)[小编推荐]

798艺术区作为北京文化旅游吸引物的考察: 一个市场自发形成的视角 宁泽群1 , 金 珊 2(1.北京联合大学现代休闲方式与旅游发展研究所, 北京100101;2.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100102 [收稿日期]2007-10-10;[修订日期]2008-01-17[作者简介]宁泽群(1954-, 男, 北京人, 北京联合大学现代

休闲方式与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休闲与旅游管理系主任,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休闲基础理论;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 旅游企业战略管理;金珊(1985-, 女, 北京人,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职员,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休闲与旅游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2007届毕业生。

[摘 要]本文从中外游客的需求动机和偏好的调查入手, 利

用实证分析的方法, 分析了北京798艺术区成为北京著名的文化旅游吸引物的特征, 指出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形成关键在于它自身的特质, 而这种特质是当地社会生活自发形成的产物, 不是人为规划的结果。旅游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旅游目的地的这种特征的发现和保护, 这样才能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798艺术区;旅游吸引物;文化旅游;中外游客;调查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03-06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798艺术区位于北京东北方向的朝阳区大山子地区, 是原国营718联合厂的电子工业厂区所在地。该联合厂由798等数个工厂组成, 建于1951年。1989年, 工厂由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生产的产品不能适销对路, 工人大批下岗, 各厂均出租部分闲置厂房以渡难关。

1995年, 中央美术学院的隋建国教授租用了798工厂空置厂房作为雕塑车间。这一举动后来被认为是798艺术区发展的伊始①。此后, 陆续有一些艺术家进驻。

2002年, 中外艺术家进入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段。他们在此创建自己的艺术工作室, 推动了798艺术区在短时期内的迅速形成。2003年798艺术区

举办了以“再造798”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展, 规模空

前, 从此,798艺术区声名鹊起。2003年年底, 土地所有者七星集团开始在798动, ,、。、市政府,、、政协, 以及规划参观、视察、调研, 而后决定保留。

2003年以后, 到798艺术区参观、访问、观摩、学习、交流、购买艺术品的人越来越多, 已经对到北京的中外游客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日益成为了北京市城市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北京被美国《新闻周刊》入选为“世界上最有风格的12个首都”之一, 而798艺术区的存在和发展是入选的重要原因之一;2004年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夫人纳黛特・希拉克参观798艺术区之后, 把这里称为中国正在苏醒的标志;2006年,798艺术区被国家正式评为了“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2007年,798艺术区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根据有关报道②, 美国C NN 最新调查显示,798艺术区已经成为外国人到北京的第二目的地, 在此之前,798艺术区已经被外国旅游者列为仅次于长城、故宫的第三个必须前往的景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考察2008年奥运会的准备工作时, 也慕名专程前往798参观。现在, 通过官方渠道要求在2008年安排参观798的奥运代表团就有30多个。2007年5月1日, 世界著名的西班牙富拉剧团在798艺术区举行实验戏剧《帝国》的全球首演。

①②此报道引自孙鑫海的报道:《798重生———创意文化地产试 验登场》,2007年8月22日《北京晚报》。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 2—4号院, 是原718联合厂,798只是对这个区域的一个约定俗成的 简称。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第23卷 2008年第3期 月刊

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废弃

工厂区, 在没有经过旅游开发规划部门预先设计的情况下,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迅速成为了外国旅游者的热门景点,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笔者基于这一现象, 对798艺术区进行了相关的考察。这一考察集中在对到访798地区的中外游客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对市场中需求者的动机和偏好的了解, 来考察798艺术区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价值所在。我们希望以此来探究这一地区是如何成为目前这个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的, 很显然, 它所成功的一般特征, 应该对国内旅游吸引物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研究方法

我们在考察798引物的意义时, 调查的方式①地调研考察, 从各种途径搜集与访问者需求动机及偏好相关的信息外, 还特别参考了2005年9月北京市旅游局撰写的《“798艺术区”调研报告》中与访问者需求动机与偏好之相关题项。

正式调查发放的《北京(大山子 798艺术区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卷主体, 共涉及了16道与访问者需求动机及偏好相关的问题;第二部分为个人信息, 共计6道题。正式调查采用以实地发放纸质调查问卷的方式。2007年3月

底至4月初, 调研小组针对798艺术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具有不同消费能力的中外访问者进行了实地抽样调查。此项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 回收有效问卷145份, 有效率为80155%;其中, 针对中国访问者发放问卷105份, 回收有效问卷84份, 有效率为80100%;针对外国访问者发放问卷75份, 回收有效问卷61份, 有效率为81133%。通过推断798艺术区中外访问者所占比例的置信区间得出:在95%的置信水平下, 中外访问者样本所占比例的允许误差为8104%, 即798艺术区的中国访问者占

49189%—65197%, 外国访问者占50111%—34103%(推断过程见附录。表1 中外访问者调查样本的人口学特征 单位:% 特征特征值

样本总体中国访问者外国访问者特征 特征值样本总体中国访问者外国访问者 性别年龄常住 地入

男53.7953.5754.10女

46.2146.4345.9020岁及以下6.9010.711.6421— 35岁57.9271.4339.3436—45岁 24.8311.9142.6246—55岁 8.975.9513.1256岁及以上 1.38003.北京75.1785.其他

25.522.7816.6723.810.00—5000元18.3326.190.005001—7000元5.003.588.337001—10000元

8.33 5.9513.8910001元及以上26.67 5.95 75.00 文 化程度 职业大学以下

11.7217.863.28大学60.0070.2445.90硕士26.909.5250.82博士及以上1.382.380.00学生8230.9516.39287.159.8434.5216.394.142.386.56医护人员0.691.190.00军人0.691.190.00艺术工作者15.1716.6713.12自由职业者9.663.5718.03失业者0.000.000.00退休人员0.000.000.00其他从业人员

9.66 2.38 19.67

关于798艺术区访问者需求动机与偏好的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在被访问者总体中,19131%为艺术工作者,34148%为艺术爱好者,46121%为一般访问者。其中, 在中国访问者中,48181%为一般访问者,27138%为艺术爱好者,23181%为艺术工作者;在国外访问者中, 42162%为一般访问者,44126%为艺术爱好者,13112%为艺术工作者。

三、对中外游客的基本分析

1.关于中外游客到访798的动机与偏好

在调查中, 我们使用了到访798艺术区的目的、对798艺术形式的偏好和看中哪些798艺术区的特质等几个选项, 来主要考察中外游客的动机与偏好的情况。由于这部分我们使用了多项选择, 因此, 我们主要用一般的比例分析方法来说明中外访问者被调查的情况。

中外游客到访798艺术区的目的参见表2。

在表2中, 中国访问者和外国访问者访问798艺术区的目的基本一致, 均为参观访问、观摩学习、交流沟通以及购买艺术品等。

然而进一步的细分和归纳汇总后, 我们可以发现, 中外艺术工作者

①2005年9月, 北京市旅游局曾经组织了一次对798艺术区来访者的调查, 并撰写了

《“798艺术区”调研报告》。这篇报告虽对抽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归纳, 但只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缺少针对中外访问者的不同需求动机和偏好的对比分析, 而动机与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吸引物的选择。

第23卷 2008年第3期 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表2 中外访问者访问798艺术区的目的对比单位:% 访问者 参观

访问 观摩学习交流沟通 购买艺术品 其他

中国访问者 66.6730.9522.624.7615.48

一般访问者70.7329.277.322.4429.27 艺术爱好者91.3047.8330.438.704.35 艺术工作者30.0035.0045.005.005.00外国访问者 52.4626.2319.6718.0319.67 一般访问者34.6230.7730.7715.3815.38 艺术爱好者77.7818.523.7022.2218.52 艺术工作者

25.00 62.50 37.50 12.50 25.00 都以观摩学习和交流沟通为最主要的访问目的, 但他们各有偏重, 外国艺术工作者注重观摩学习, 中国艺术工作者更注重交流沟通。在一般访问者中, 中国访问者主要体现为一般性的观赏, 其他比例均较低, 而外国一般访问者在各种选项中的比例则相对平均, 可见, , 他们更热衷于各种体验活动问者。

798艺术形式的偏好时, 我们发现, 艺术区的设计对中外访问者最具有吸引力(51103% , 其次分别是绘画(41138%、雕塑(34148%、摄影(28128%、行为艺术(22107%、其他(15186。在中外访问者的对比中, 除了对摄影这一艺术形式的关注度存在较大差异外, 在其他方面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图1。

图1 中外访问者关注的艺术形式的对比

由此可见, 无论中国访问者, 还是外国访问者, 在对798艺术区艺术表现形式的认同感上是基本一致的。

那么,798艺术区的哪些特质为中外访问者所看中呢? 我们的调查显示, 中外访问者所看重798 艺术区的特质依次为:文化氛围(70134%、艺术价 值(52141%、建筑风格(34148%、商业开发价值

(17193%、历史价值(14148%、知名程度(11103% , 以及地理位置(5152% , 且中外访问者没有明显差别。

综上所述, 吸引中外访问者的主要特征是798艺术区的文化艺术体验与感受。21关于中外游客对798信息的获取途径

我们的调查显示, 亲朋好友是中外访问者公认的最主要的信息来源途径;旅游中介组织(包括旅行社 则极少成为中外访问者获取798艺术区相关信息的来源途径;中国访问者较多从电视广播这一途径获取798艺术区的信息, 而外国访问者较多通过报刊杂志获取相关信息(表3。

通过中外访问者对798上, ,798。到访的798的逗留时间与消费, 对中外访问者在798艺术区的停留时间和消费支出进行了相关分析, 其结论是:中外访问者在798艺术区停留时间大体相同, 主要集中在2—5小时, 相比之下, 艺术工作者比一般访问者和艺术爱好者的平均停留时间稍长一些。对于798艺术区这样一个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的自发形成的文化艺术区来说, 这已足能证明798艺术区的吸引力及其未来发展潜力。而在消费支出方面, 中国访问者在798艺术区的消费支出以0—300元居多,平均花费760160元;外国访问者的消费支出以100—300元居多,平均花费844103元。可见,798艺术区的访问者具有消费能力强的特点, 外国访问者比中国访问者的平均消费能力略强一些。我们曾经在2004年对北京市高端休闲旅游市场研究时, 对高端旅游市场的平均花费作过定义, 即一个游客每人每天平均花费在500元人民币以上的旅游者, 可以被认定为高端休闲旅游消费人群①。而这里我们对照着这个定义, 访问798艺术区的中外游客在平均半天的逗留时间里, 每人的平均花费均超过了这一水平②。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能够提供游客充分自由体验的旅游景点, 往

①②参见北京联合大学现代休闲与旅游发展研究所内部参考资 料:《北京(国内 休闲旅游高端市场和会展活动市场调研报告》, 2004.4。

需要说明的是, 我们这里定义的休闲旅游高端消费者是指

用自己的收入进行旅游消费的人, 而不是公款旅游消费者。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第23卷 2008年第3期 月刊

往是游客的消费支出更高。

表3 中外访问者了解798艺术区的途径对比 单位:% 了解途径访问者

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络亲朋好友旅游中介组织(包括旅行社 其他

中国访问者 28.5719.0522.6263.100.0010.71 一般访问者41.0315.3833.3369.230.005.13 艺术爱好者27.5927.5920.6944.830.006.90 艺术工作者

0.0012.50 6.2581.25 0.0031.25外国访问者 40.984.9222.9562.301.646.56 一般访问者38.467.6926.9253.851.644.92 艺术爱好者40.743.7014.8166.670.003.70 艺术工作者50.00 0.0037.5075.00 0.00 0.00

41关于中外游客对798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在分析这一问题时, 我们采用了李克特(Likert 5点量表的分析方法。

为了准确地了解中国访问者与外国访问者对798艺术区的总体满意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运用SPSS1210均值的t 检验,。

表4798艺3155和3162, 二者。

表4 中外访问者对798艺术区总体满意度的 均值、标准差及标准误差 国籍 人数 均值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差 总体满意度

中国843.550.5890.064外国 61 3.62 0.582 0.075 表5 中外访问者对798艺术区总体满意度

均值差的独立样本t

检验 方差齐性的 Levene 检验 均值的t 检验 F 显著性 Sig.t

df 显著性 Sig.(双侧 均值差值标准 误差值

差分的95%置信区间下限 上限

假设方差相等0.5860.445-0.7641430.446-0.0750.099-0.270 0.120 假设方差不等

-0.765130.3370.445-0.0750.098-0.2700.119

表5列出了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为F =01586, 显著性概率P =01445>0105, 所以, 可以得出假设方差相等成立, 即两个总体的方差相同;此时, 均值差的显著性概率P =01446>0105, 所以, 我们认为在

0105的显著性水平上, 不能拒绝原假设, 即两个组 的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 从总体上看, 中

国访问者和外国访问者在总体满意度上没有明显差异;同时说明, 样本间的总体满意度差异是由样本造成的。

在确定了中外访问者在总体满意度评价没有明显差异的前提下, 我们从交通条件、停车区域、环境状况、卫生条件、规划布局、艺术表达形式和宣传推广力度7大方面来测算访问者的感知评价。

图2表示了访问者感知评价的平均值折线图。平均值代表了样本总体的平均态度, 总的来说, 访问者对环境状况(3166分、规划布局(3164分 和艺术表达形式(3199分 的感知评价均高于总体满意度, 最高为艺术表达形式;(3139分、停车区域(31、3分 以及宣传推广188, 最低, 当旅游吸引物能够为游, 即使没有, 访问者仍然会对其产生强烈的兴趣。

图2 访问者感知评价平均值折线图

为了找出影响访问者对798艺术区总体满意度 的主要因素, 我们又以交通条件、停车区域、环境状

况、卫生条件、规划布局、艺术表达形式以及宣传推广力度为解释变量;以访问者对798艺术区的总体满意度为被解释变量, 在检验数据满足多元线性回归的基础上, 运用SPSS1210软件来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并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的结果如表

6、表7和表8所示。

表6 回归方程的描述统计量 模型 R R 2 调整的R 2 估计的标准差 1

0.799(a 0.639 0.621 0.360

注:a.预测变量(常量 :宣传推广力度, 艺术表达形式, 规划布局, 卫生条件, 环境状况, 停车区域, 交通条件。

第23卷 2008年第3期 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表7 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表(b 模型平方和 df 均方 F 显著性 1 回归

31.5377 4.50534.673 0.000(a 残差17.8011370.130 合计 49.338

144

注:a.预测变量(常量 :宣传推广力度, 艺术表达形式, 规划布局, 卫生条件, 环境状况, 停车区域, 交通条件。b.因变量:总体满意度。

表8 回归方程的系数分析表(a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化系数 B 标准差 Beta t 显著性 1(常量

0.5170.2102.4620.015交通条件

0.1220.0410.1782.9640.004停车区域0.1040.0510.1282.0280.044环境状况0.1410.0450.1913.1160.002卫生条件0.0920.0490.1291.9010.059规划布局0.0310.0520.0430.5970.552艺术表达形式0.2300.0390.3795.8370.000宣传推广力度

0.157 0.032 0.274

4.827 0.000

注:a.因变量:总体满意度。

表6是描述统计量, 优度。从这部分结果看出:1, 定系数R 2 =0639, 有6319%(7个方面 ”来解 释;2 =01621, 回归估计的标准差=01360, 可以看出此回归的拟合优度还不是很高, 这也说明多选解释变量还不是很全面。

表7是方差分析表, 可以看出多元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这部分结果显示:统计量F =341673, 显著性概率值P =01000<0105, 说明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是明显的, 因变量“总体满意度”与自变量“感知评价(7个方面 ”之间确有线性回归关系。表8是回归系数分析, 可以得出多元回归模型系数的显著性。从这部分结果可以看出:艺术表达形式的检验统计量t =51837, 显著性概率值P =01000<0105;宣传推广力度的检验统计量t =41827, 显著性概率值P =01000<0105;环境状况的检验统计量t =31116, 显著性概率值P =01002<0105;交通条件的检验统计量t =21964, 显著性概率值P =01004<0105。由此证明, 艺术表达形式、宣传推广力度、环境状况以及交通条件对访问者总体满意度有着显著性的线性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访问者对798艺术区的总体满意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总体满意度=01230×艺术表达形式+01157×宣传推广力度+01141×环境状况+01122×交通条

件。

在上面的方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 艺术表达形式对中外游客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影响最大, 其影响因子为01230。由此可以看出,798艺术区的现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和内涵决定了798艺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 如果能够很好地保留这个艺术区的创意氛围和自由空间, 该艺术区的文化旅游价值就能够得到旅游访问者的认可。

四、我们的结论及引申的问题

798艺术区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废弃的工业区如何被转化为艺术区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的附带产品, 就是它成为了城市文化旅游的资源, 成为了城市文化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关键的问题是, 它是一个市场自然生成的产物,。实际上见,20, 美国纽约休, 一批贫穷的艺术家与设计师因为缴, 纷纷入住这里开办工作室, 开始了他们自由的现代艺术创作。从此,Loft 成为了现代艺术的一种符号, 也被当成是一种生活方式, 后来这里被人称为“S OH O ”区, 全称为“S outh of H ouston Street ”,S OH O ①已成为纽约美国现代艺术的

发源地。同时, 由于S OH O 区的形成, 各种艺术、文化、媒体很快驻守当地, 接着, 购物人潮及观光客大批涌来, 自此, 这一萧条的城市街区显现出了勃勃生

机。美国纽约的S OH O 区也是一个并没有进行规划而自发形成的旅游吸引物。

798地区原有资源的特性, 就在于它的艺术功

能和文化氛围, 以及它所保持相对淳朴的建筑风格和开放格局, 让游人能够在其艺术的表达中自由自在地徜徉, 来体验它的艺术魅力。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旅游现象。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 文化旅游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解释。从民族学角度来看, 文化旅游可以定义为“基于需求一种全新的深层次文化经历, 无论是在审美、知识、情感还是心理方面都是一种特殊的旅

游活动”

(Reisinger ,1994:24。而从人类学角度来看, 文化不仅仅是文化中心或旅游吸引物, 让当地人表演的一些宗教仪式、典礼或舞蹈, 文化旅游的更丰

富含义在于这些活动与许多不为人们所熟知的传统 ①后来,S OH O 的概念被借用为“在家办公(small office and home office ”, 成为国外发达社会的一种时尚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第23卷 2008年第3期 月刊

第 2008 年第 3 期

月刊

TOURISM TRIBUNE 游 学 刊 Δp = = t p(10.5793 145 2。由此可见 , 文化旅游力图营造思考型的学习机 = 0.0804 = 8.04 % 会 ,而这一点只有通过深度参与到文化资产之中才 [4 ] 能实现。它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专门用于旅游者 观赏的表演秀和一般走马观花的景点讲解来完成。然而 ,我国当前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规划都往往停 留在这一层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 他们忽略了 文化的内涵是无法设计和规划的 , 它是一个地区在 几年、几十年、上百年、上千年的时间里 ,当地居民吃 喝拉撒睡的生活习惯、精神生活与审美兴趣、人际沟 通与交往行为、情感表达方式等各种日常生活现象 长期积淀的结果。它们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 和环境 , 也就形成了历史。因此 , 我们可以说 , 文化 旅游资源是社会发展自发形成的产物。798 艺术区 的形成就同样如此。由此 ,我们引申出一个问题 ,即对于这类文化旅 游资源而言 ,我们是按照其原有的特性来合理地开 发市场 ,还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单纯追求它的当 期收益。这是一个按照旅游发展规律来发展旅游 , 还是按照经济增长规律来发展旅游的问题。前者可 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而后者则可能由于短期 行为而导致对原有旅游资源的破坏。前者往往是市 场自发形成的 ,后者往往是倾注了太多的人为主观 设计理念 ,结果却又往往事与愿违。所以 ,旅游的

发 展应该更加注重旅游吸引物特质的发现与保护。从 这种意义上来说 ,798 艺术区成为北京市的一个新 的举世闻名的旅游吸引物的过程就是一个最好的注 解。附录 : 抽样调查样本估计误差和置信区间的推断 已知 : 样本容量 n = 145;置信水平为 95 % ,α= 0105 , t = 1196;p中国访问者 = 015793 , 2 preference from touris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pplying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analysis , the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 798 Artistic Z one that has become a famous cultural tourist attraction in Beijing.It points out key to the kind of property is the product spontaneously formed in local social stress on the discovery and protection of these properties in tourist formation of cultural tourist attraction lies in its own property.This life rather than the result of artificial planning.We should lay more destinations during tourism development.Only in this way can we Key words :798 Artistic Z;tourist attraction;cultural tourism;one 根据公式 : 推导出 : 中外访问者样本的允许误差 p外国访问者 = 1p n = Δ2p 42107 % ± 104 % ,即

[50111 % ,34103 %]。8 50111 % — 103 %之间。34 200617.[参

] 考 文 献

49189 % — 197 % 之 间 , 798 艺 术 区 的 外 国 访 问 者 占 65 ensure sustainable growth of tourism.touris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questionnaire survey [1 ]

北京市旅游局政策法规处.“798 艺术区” 调研报告 [ EBΠ ].OL 得出 : 中国访问者所占比例的置信区间为 57193 % ± 104 % , 8 即 [49189 % ,65197 %];外国访问者所占比例的置信区间为 说明 : 在 95 % 的把握程度下 , 798 艺术区的中国访问者占 [2 ]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国内 休闲旅游高端市场和会 展活动市场调研报告 [ R].2004.4.[ 3 ](英 法伊奥 , 等;郭英之主译.旅 游 吸 引 物 管 理 : 新 的 方向 [M].大连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74.[ 4 ](加 麦克切尔 ,(澳 克罗斯;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 管理 [M].天津 :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167.[5 ]

Douglas C.Frechtling.Forecasting Tourism Demand and Strategies [M].Bodmin : Butterworth2Heinemann , 2001.45 —;141 — 56 197.(1.Institute of Tourism ,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 Beijing 100101 , China;2.Beijing Foreign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 Co., Ltd., Beijing 100102 , China Abstract : 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demand motivation and(http :Πwww.xiexiebang.comΠ Π Π Π lyzl lydy

bjslyj2005nddybgxbΠ 85034.htm An Inspection of 798 Artistic Zone : NING Ze2qun ,J IN Shan 1 2 A Cultural Tourist Attraction in Beijing [ 责任编辑 : 宋志伟;责任校对 : 廉月娟 ]

第四篇: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研究的争议与展望上

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研究的争议与展望

(上)

王晓东

 2013-04-11 11:44:42

来源:《社会保障研究》2013年第1期

摘 要:目前,我国总体已进入“城乡统筹”的发展阶段,如何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便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议题。从现有文献的分析来看,在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发展的概念内涵、社会功能、统筹原则以及可行性等方面的研究已逐渐由异议走向共识,但在统筹的制度模式和实施方案等问题上存有争议。因此,有必要对争议点进行梳理和辨析,就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看法和展望,以期为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深入研究找准切入点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研究争议,展望

一、关于统筹制度模式的研究争议

科学、合理的筹资模式设计,直接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各国陆续展开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改革重点就是如何在现收现付制、基金制和部分积累制之间选择最优模式以实现财务的收支平衡。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发端于城市,改革起因于国企改制和人口老龄化冲击,在内外不利形势的夹击下推进显得有点“措手不及”和“考虑不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在设计之初就有结构上的差异,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或许这也是如今难以顺利整合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因之一。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改革之初便开始了三种筹资模式哪一种更适合国情的争论,直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确立后才有所缓和,但国企改革衍生的巨大养老风险与快速老龄化压力交织在一起,“统账结合”模式也暴露出很多诸如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隐性债务以及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等始料未及的问题,一度又引发三种模式孰优孰劣的争论,也有学者开始探讨“名义账户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如袁志刚(2001)等学者赞成实行现收现付制,认为无论何种养老金体制,维持养老金长期平衡的物质基础是年轻一代人口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时期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可以缓解养老金的财政压力。孙祁祥则认为完全积累制能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但要把个人账户“空账”做实,并由政府发行国债来承担转轨成本。郑秉文(2003)提出,“名义账户制”是一个比较适合像我国这样经济转型国家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并从13个方面分析了对中国国情的适用性,认为该模式不但可以解决我国养老保障的转型成本,而且与选择“统账结合”模式的初衷是相吻合的,兼顾了公平和效率问题。随着中央决定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实行社会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严格分账管理后,“统账结合”部分积累制模式的“正统”地位才算彻底确立。

不难看出,学者们就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争辩,仅是为在城镇正规就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改革开出的“一剂良方”,农民及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问题根本没有在研究的视域之内。当然,这与我国非正规就业群体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滞后密不可分。在2009年“新农保”试点前,学界就对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充满了争议,普遍认为“旧农保”制度在设计上完全是一种个人账户积累制,不存在社会互助互济,农村养老保险“名不符实”,存在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错误”。关于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障模式,也基本是在三种筹资模式中议而不定,各地的政策较为灵活,做法形式多样,尤其是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畅和存在便携性损失,由此引发了“碎片化”和“大一统”之争。但城乡统筹是大势所趋,政府在设计除城镇职工外其他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时也注意到将来制度间的对接问题,统一实行“统账结合”模式作为今后制度整合的接口,而学者们对此的看法也是从分歧逐渐走向统一。如宋斌文(2004)认为,城镇现行“统账结合”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已出现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转制成本难以解决、快速城镇化严重冲击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和职工负担加重以及养老保险扩面困难等问题,对其运行的可持续性表示怀疑,并提出未来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应是个人积累的完全基金制。吴湘玲和叶汉雄(2005)的观点与其相反,提出要消除养老保障的城乡分割,需建立新的全民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国税收入和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收入作为资金来源,采用全国统筹的随收即付模式,实现平衡,养老责任在群体之间实现代际转移,以待遇确定型模式支付退休老人维持日常最低生活水平的基本养老金。王新梅(2005)认为,我国公共养老保障制度没有采用积累制的必要,应转向瑞典空账式,采用名义缴费确定型现收现付制,需要把社会统筹部分也建立起个人账户,并与现行的个人账户合为一体,把筹资方式统一为现收现付制,再让新的个人账户的名义收益率与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GDP增长率挂钩,这样可以较好解决现行制度中存在的激励不足、投资风险、巨额转轨成本等难题,而对于那些缴费额很低、年老时所能领取的养老金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人,只能靠财政税收来给予保障。关信平(2006)认为,目前部分积累制有巨大制度转化成本和未来巨额养老金难管理的两大缺陷,而现收现付制在多方面更有优势,并提出按照现收现付的原则,建立社会统筹的国家养老金计划,以此为所有的城镇劳动者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险,对在城市中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可以由各个城市建立地区(城市)的基本养老金体系,同时由政府组织国家养老税费的征收,并负责对符合条件的老人发放国家养老金。汪沅(2008)提出,中国城镇与农村养老保险整合发展的终极模式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因为该模式不仅能够适应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而且还能适应不同地区、群体、单位和个人的特点与需求,有效调节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实现制度的全覆盖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推广的弹性。赵志刚(2008)认为,将现行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整合为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和“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城乡统一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关键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要能筹集到“社会统筹基金”,就能实现城乡统一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袁文全、张卫国(2010)认为,在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时,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坚持“统账模式”和保障水平相当的原则,加快养老保险的改革进程。

很明显,三种筹资方式的争论一直没有间断,在政府确立农村同样实行“统账结合”部分积累制方案后,争论似乎有所减弱却并未停止,但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应在坚持“统账结合”筹资模式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参量性调整是较为稳妥的做法。

二、关于统筹方案的研究争议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部分学者如郑秉文、齐传君(2009)提出了打破城乡界限和职业界限,重构当前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基于国民身份的“大一统”基本养老保险,即全国一个制度、一种规则。但更多学者认为在我国目前的城乡二元化格局下,实施城乡完全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太现实,也没有可能,应根据客观现实,分步渐进,逐步统一,甚至有些学者还设计出了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一)从薄弱环节“单一突破”的分类统筹论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以完善农民工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为突破口去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卢海元(2007)提出,实行以个人账户为主、调剂为辅、待遇可不断调整提高的高弹性、强适应、可推广的制度模式,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这既是目前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突破口,也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城乡统一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突破口。李友根、朱晓菱(2010)认为,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重重的原因是其制度构建并未贯彻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按照分类分步、循序渐进、体现差别、提高统筹层次、统一制度的原则完善农民工群体的养老保险政策,目标应是使广大农民工都能实际进入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使履行了同等义务的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养老保险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并使跨地区就业以及返乡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能够通过接续和累计得到切实保障。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切入点去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杨宜勇、顾家佳和顾严(2007)提出,当前我国已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考虑到城乡差别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体系应遵循水平从低到高的规律,分层次、分步骤进行,并逐步将城乡二元养老保险统一于城乡一体化的全国统一养老保险方案中。封铁英、刘芳和段兴民(2008)认为,我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工作重点已由制度建立转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处于较高层次的发展阶段,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相对滞后,尚处于多路径探索阶段,要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必须加快构建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社会养老保险技术建设。杨礼琼(2011)认为,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是我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在农村建立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是实现城乡居民在公共领域中公平再分配的合理要求,也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福利公平目标实现的需要。

(二)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总体思路

郑功成(2008)提出,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宏观思路是:将“公平、正义、共享”作为制度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改革的重要标准,将免除所有国民老年后顾之忧、确保老年人生活质量作为改革的基本目标,以“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增量改革、新老分开”为改革策略,逐步建立起以缴费型养老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岳宗福(2009)认为,城乡养老保险的一体化应该从建立全国统一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角度考虑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市民的养老保险问题,绝不应该先分别建立养老保险体系,将来再付较大成本实现并轨,必须遵循养老资金具有便携性、养老关系具有可接续性和养老资金具有产权明晰性的三项基本原则,在不改变“统账结合”制度模式的前提下,分设全国统筹账户、地方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通过调整现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和待遇给付的结构配置及比例,以可供选择的激励性政策来吸引不同社会群体参保,从宏观上为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一种基本框架。牛桂敏(2010)认为,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是:建立由国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的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定统一的缴费标准,确立统一的保险待遇标准,实行统一的衔接办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健全动态缴费机制和规范管理机制。刘军伟(2011)提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首先要大力拓展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将城乡居民都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内,在此基础上按照“制度衔接,标准差别,就高不就低”的原则逐步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体化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第五篇:烟草论文:土壤结构改良剂研究现状及在烟草上的应用展望

土壤结构改良剂研究现状及在烟草上的应用展望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土壤结构改良剂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烟草上的应用展望。土壤结构改良剂分为天然土壤结构改良剂和人工合成土壤结构改良剂。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提高土壤温度。土壤结构改良剂用于烟田,可能会提高烟叶产量与质量。溶于水施用较直接将粉剂撒施于表土效果好。

50年代以前,土壤结构改良剂的研究仅限于天然结构改良剂,研究较多的是藻朊酸盐,它是从藻类中抽取的多糖羧酸类化合物,藻朊酸钠用量01%(按土重计算)便有显著的改土效果。但由于天然结构改良剂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且用量较大,难以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于是,人工合成结构改良剂的研究便逐渐开展起来。克里利姆土壤改良剂是初期人工合成的改良剂,主要成分是聚丙烯酸钠盐,具有高效、抗微生物分解、无毒等优点。最近几年,高效低用量土壤结构改良剂出现,使用方法不断改进,使用成本逐渐下降,使其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土壤结构改良剂的种类、性质

土壤结构改良剂是根据团粒结构形成的原理,利用植物残体、泥炭、褐煤等为原料,从中抽取腐殖酸、纤维素、木质素、多糖羧酸类等物质,作为团聚土粒的胶结剂,或模拟天然团粒胶结剂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所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前一类制剂为天然土壤结构改良剂,后一类则称为合成土壤结构改良剂。

1.1天然土壤结构改良剂

1.1.1天然结构改良剂的种类

1.1.1.1腐殖酸类以泥炭、褐煤为原料制成褐腐酸钠或钾,它们是一大类多环稠环有机化合物。其结构与土壤腐殖质相似。

1.1.1.2多聚糖类从瓜尔豆中提取的一种高分子物质。

1.1.1.3纤维素类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用碱液加湿处理后,即产生纤维糊,可做为结构改良剂。

1.1.1.4木质素类一般以纸浆废液为原料制成,包括木质素磺酸、木质素亚硫酸铵、木质素亚硫酸钙等。

1.1.1.5其它粉煤灰、糠醛渣、沼渣。

1.1.2以多聚糖和腐殖酸类说明天然结构改良剂的性质和作用机制

多聚糖是一种水溶性天然土壤结构改良剂,它是从瓜尔豆中提取的一种高分子物质,其分子质量大于2.0×105u。多聚糖在水溶液中是一种生物不稳定性物质,在土壤中能被微生物降解成小分子物质,因此,改良土壤时,用量大于人工合成改良剂。多聚糖是一种线性的绕曲的高分子聚合体,在其链条上有大量的-OH,羟基与粘粒矿物晶体表面上的氧原子形成氢键,示意如下:粘土晶面Si-O……HO-R-OH-O-Si粘土晶面,将分散的土壤颗粒胶结在一起形成团聚体。多聚糖的亲水基-OH与粘粒的氧键,其键能为20.9~41.9 kJ/mol。由它胶结的微团粒或团粒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这样,粘粒表面吸附的水分子被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取代,而且有机化合物的亲水功能团与粘土矿物的活性点相结合,于是,粘粒表面为疏水的烃链所被覆,从根本上改变了粘粒的水合性和胀缩性,使生成的团粒具有水稳性。

1.2人工合成土壤结构改良剂

1.2.1聚乙烯醇(pVA),属非离子型聚合物,结构式为:

1.2.2聚丙烯酰胺制剂(pHM),结构式:

这种制剂中的干物质含量为80%,干物质中的含氮量为192%。

1.2.3沥青乳剂(ASp)

1.2.4聚丙烯腈

-(-CH2-CH-)a-(CH2-CH)b-

||

COO-CH+

它们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单体有乙烯单体(CH2=CH2)、丙烯酸(CH2=CH-COOH)、丙烯腈单体(CH2=CH-CN)等。在聚合物链条上有许多功能基,其中有些是活性功能基,如羧基(-COOH)、氨基(-NH2)等。这些活性功能基在溶液中解离后,就使聚合物成为带电离子,或是聚合阴离子,或是聚合阳离子。合成的结构改良剂一般具有很强的粘结力,能把分散的土粒粘结成稳固的团粒。阳离子型聚合改良剂与粘粒上的负电荷结合,胶结分散的粘粒形成团聚体,阴离子型结构改良剂作用机制不同于阳离子型,它与带负电荷的土粒结合分三种情况:一是由氢键连结,即阴离子型结构改良剂分子上的羟基(-OH)与粘粒矿物晶体面上氧原子结合形成氢键;二是在低pH条件下,阴离子型结构改良剂产生正电荷,与粘粒晶面上的负电荷形成离子键;三是高价矿质离子作为盐桥分别与阴离子型改良剂分子上的负电荷和土粒上的负电荷结合形成离子键。

2 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应用效果

2.1 改善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改良剂能有效地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减小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西南农业大学曾觉廷的研究证明,土壤改良剂能使分散的土粒形成微团聚体,进一步形成团聚体,不仅增加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而且显著提高团聚体的质量。在盆栽土壤试验中,大团聚体含量比对照增加了,pHM为20.88%,VAM为4.73%,HNA为2.24%。陕西农科院土肥所宋立新的试验表明,0.5~0.25mm团聚体相对增加3.7%~54.6%,结构改良剂不仅能使分散的土粒团聚,还可使微团粒相互粘结,所以施用结构改良剂后,大团粒的比率大大增加。有人曾做过试验,施入0.05%CRD-1816后,2~5mm及大于5mm的团粒占团粒总数的63%,施用量增至0.15%时,则达90%,而对照仅为11%。结构改良剂促进团粒结构形成的同时,还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紫黄泥土施用pHM(0.4%)和VAM(0.1%)后,土壤中>50μm孔隙分别是18.3%和11.7%,而对照仅有7.7%。最近,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研究了粉煤灰的改土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施入粉煤灰后,可以降低容重,增加孔隙度,调节三相比,提高地温,缩小膨胀率,明显地改善了粘土的物理性状。

2.2 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

西南农业大学陈萌在紫色土上的试验证明,pHM和VAM均能提高土壤持水量和释水量,增大土壤吸持水分对植物的有效程度。中国农科院汪德水的研究结果说明,沥青乳剂和pHM均能减少土面水分蒸发,保蓄水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王久志在土壤结构改良剂覆盖改土作用的研究中指出,施用沥青乳剂后,在0~15cm和1m土层内,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19.33%~27.44%和10%。在蒸发的3个阶段中,沥青乳剂具有抑制水分蒸发的效果,抑制率达14.7%~32.3%。

2.3 提高土壤温度

沥青乳剂可以提高地温。有试验证明,施用沥青乳剂后,在1d内或一年内土壤温度均高于对照,日平均增温2.1℃。宋立新等研究证明施用沥青乳剂增高耕层地温,较对照高0.8~1.5℃。

3 土壤结构改良剂使用技术研究

3.1 土壤结构改良剂的用量

一般以占干土重的百分率表示,若施用量过小,团粒形成量少,作用不大;施用量过大,则成本高,投资大,有时还会发生混凝土化现象。根据土壤和土壤改良剂性质选择适当的用量是非常重要的,80年代,Hedrick和Mowry等报道,聚电解质聚合物改良剂能有效地改良土壤物理性状的最低用量为10 mg/kg,适宜用量为100~2000 mg/kg。奥田东等指出,以5000 mg/kg用量为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反而不利于团粒的形成。近几年来的研究结果与以前有所不同,1986年,Wallace试验证明,使用量为4 mg/kg时,水稳性团粒增加的幅度大,说明聚丙烯酰胺用量低于10 mg/kg,也具有一定的改土效果。

3.2 土壤结构改良剂的使用方法

如果将粉剂直接撒施于表土中,由于结构改良剂很难溶解进入土壤溶液,这种施用方法的改土效果很小,在相同情况下,将改良剂溶于水施用,土壤的物理性状明显得到改善,例如,每公顷用42 kg固态聚丙烯酰胺,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导水率均未增加,但改良剂溶于水施用,每公顷只用32.2 kg聚丙烯酰胺,团聚体增加45.2%,土壤的物理性状有较大改善。

3.3 施用时土壤墒情

以前普遍认为,要在表土墒情适宜时进行,适宜的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最近,由于施用方法从固态施用到液态施用的改进,施用时对土壤湿度的要求与以前不同。研究证明,施用前要求把土壤耙细晒干,且土壤愈干,愈细,施用效果愈好。

4 在烟草上应用展望

中国植烟土壤长期片面重视化学肥料,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锐减,土壤物理性状恶化,尤其是团聚体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土壤通气状况退化。研究证明土壤的物理性状对烟叶的品质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其中尤以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之间的平衡,控制了大部分品质要素。烟草是需氧较多的植物,依靠氧维持根系功能。(1)氧气的供应状况是由土壤孔性和结构性决定的。由于烟碱是在烟草根部,尤其是在幼根和根毛等部位形成,保持良好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烟碱的合成。土壤通气性不良,则土壤供氧不足,根系呼吸受阻,新生根的形成和活性就会降低,直接影响烟碱合成。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改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烟碱的合成。(2)土壤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还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通气良好的环境,能使根部供氧状况良好,并能促使呼吸产生的CO2从根际散失。根际土壤中氧气的含量高,能促进烟株根系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水分对烟株生长,特别是对根系的生长有很大影响,也同样间接影响养分的吸收。许多研究表明,若施用甘露醇降低营养液的水势,植物对H2pO4-、K+和其它离子的吸收就会受到抑制。不同含水量土壤的吸收试验证明,玉米对86Rb的吸收随土壤含水量由10%增加到28%而提高。对K+而言,缺水既可降低其从土粒向根表的迁移速率,也可减弱根系的吸收能力。再者,北方土壤的主要粘粒矿物为2:1型蒙脱石,K+在这样的土壤中的固定现象十分明显,尤其是在土壤干湿交替过程中,更为严重。试验证明,保持土壤湿润,缓解干湿交替过程是提高K+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因此,植烟土壤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水分性状和通气性状的平衡,成为我国烟草栽培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土壤结构改良剂的研究及应用证实,它不但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通气性,还能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及土壤温度。土壤结构改良剂应用效果研究及使用技术的改进,为烟草生产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土壤结构改良剂有效施用量的减少,施用方法的改进,改土效果的提高,使得它在大田使用成为可能。烟草是一种利润较高的经济作物,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能提高烟叶外观品质和内在质量,提高产值及投入产出比,而且该项技术易于推广,见效快,因此,土壤结构改良剂在烟草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载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三种形态及其研究展望上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三种形态及其研究展望上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