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三年级上册《面具》教学设计
知识和技能:
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面具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
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探究和相互交流中,学习面具的特点,感受面具带给我们的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比较的习惯,以及对面具艺术的兴趣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种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油水分离表现面具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术,想看吗?
师:瞧,这是一张白纸,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看到了什么?
生:哇!好神奇啊!一个白色面具出现了。
师:想知道这个魔术的原理吗?
生:想
师:其实这个魔术非常简单,那张纸并不是一张普通白纸,我先是用白色油画棒把面具画在白纸上,这点很难发现。然后用深色水粉涂在纸上,涂过油画棒的地方涂不上颜色。这种画法叫油水分离画法。(油水分离画法是利用油性颜料和水性颜料不相溶的特点作画的。)
这节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面具一课。(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你知道什么是面具吗?
生:戴在脸上的装饰。生:挂在脸上吓人的脸谱。
师:那么什么是面具,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
2、了解面具的来历。(出示图片)
师:面具历史久远,它来源于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古代人们在祭祀和节日活动中戴着它表演,以表达驱鬼迎神的愿望。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出示祭祀、表演的图片)
3、师:我国是最早出现面具并使用面具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是傩戏面具和藏戏面具。(出示图片并讲解)
4、师:咱们来欣赏一下外国的面具(出示图片)
5、师:由于地域和风土人情的差异,古今中外面具的风格迥异,争奇斗艳。这充分体现出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出示图片)
6、(出示图片)
师:与真人相比面具的五官有什么特点?
生:样子吓人。生:眼睛好大,嘴巴可怕。
7、师:现在我们来观察藏戏面具、斯里兰卡面具给你什么感觉?
面部表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在造型上有什么不同?
(师:一个是…,师:一个是…师:…)
师:五官使用了什么创作手法?(生:变形和夸张)
师:怎么变形和夸张啊?
生:鼻子很大,像牛鼻子,眼睛很大很凶,眼珠子发红,快要瞪出来了似的生:眼睛很大,舌头很长,恨不得把人给吃了,很恐怖
师:如果让你来当小小设计师来设计面具,你将会如何设计使面具更加狰狞可怕呢?应怎样运用好夸张和变形?
三、教师示范油水分离画面具的方法:
1、用油画棒单线起稿。(用油画棒先画脸型,然后拿油画棒在脸型上用单线画出夸张变形的五官,最后加一些装饰花纹、图案。)
2、在单线稿的基础上,用油画棒涂色。(涂色要厚)
问: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二幅图和第一幅图有哪些不同?(大家观察的真仔细,还有一个地方大家没有看出来,牙齿也用白色的油画棒涂实了。)
3、用水粉把画面涂满,即可出现油水分离现象。
这种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四、布置作业
现在我们展开丰富想象力运用变形和夸张手法,设计一副自己喜欢的特点突出的面具。
注意事项:
1、颜色鲜艳和水粉底色形成色差要大,有对比。
2、油画棒涂色要厚。
大家可以参考屏幕上的图片进行创作。试想一下如果用深色水粉涂上底色会是什么样子的。
五、评价作业。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油水分离画法画面具,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信在下节课的手工制作面具中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第二篇: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面具》教学设计
《面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面具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锡箔纸面具。2.能力目标:学会锡箔纸面具的设计与制作,在动手实践中锻炼协作能力和培养互助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面具的独特艺术魅力,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制作凹凸、发亮锡箔纸面具的步骤。
2.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用锡箔纸制作色彩丰富的面具。学具准备:
卡纸、白胶、板刷、毛线、锡箔纸、记号笔、剪刀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激趣导入
师,咱们这节课要学习面具。在学习之前老师要给同学们做个小游戏,同学们喜欢魔术吗?老师要用面具给同学们变个小魔术。这个面具有没有涂色,生,没有,那老师要用三秒钟的时间,把它变成彩色。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变出彩色。)
此处应该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
二、历史文化
师:(谢谢)刚才老师用面具做了个小游戏,你们知道吗?中国面具文化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那古时候的人会用面具干什么?好咱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人们戴着面具跳舞。
师:这是一种古老的仪式,古时候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一些生老病死、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现象没法去解释,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妖魔鬼怪在作怪,那如何赶走鬼怪呢?人们就想到了一个方法,戴上一个比鬼怪还可怕的面具,以此来吓跑鬼怪,祈求自己的平安与健康,这就是面具的历史由来。
三、面具欣赏
古时候的面具大部分都很恐怖是为了驱鬼避邪,那咱们现代的面具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面具?
生:喜羊羊 蜘蛛侠 变脸。。
师:用他们来干什么? 生:玩 唱戏。。
师:现在的面具已经从原来的宗教迷信转化成了一种艺术品,装饰娱乐着我们的生活。每年的威尼斯狂欢节人们都会带着精美的面具,穿着华丽的服饰进行狂欢,咱们一起来欣赏一组不同种类的面具。
师:你喜欢哪一个?提问学生。(1、藏戏面具:青面獠牙造型夸张,头上的骷髅头有慑人心魄的作用。
2、非洲面具,造型独特,色彩夸张,3、斯里兰卡的孔雀面具,孔雀是斯里兰卡卡人民的图腾,4、萨满财神面具,利用古钱币进行装饰。5,威尼斯面具,造型夸张,色彩艳丽,6,是京剧脸谱,咱们中国的国粹是京剧,京剧脸谱也叫软面具,7,陕西的马勺面具,直接在葫芦瓢上绘制,色彩艳丽,8、蜘蛛侠面具。造型生动,想象力丰富)
师:欣赏了这些面具,对比一下与真人相比,面具的五官有什么不同?(老师站一边比较)
生:眼睛变大 长了角 牙齿又尖又大 色彩很多 师:眼睛变大鼻子变形
这里用了什么手法?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夸张变形。(板书)师:它们的色彩怎么样? 生:五彩斑斓、五颜六色…… 师:对,它们的色彩丰富。
师:咱们这节课就用这种手法,设计一个神秘的面具。(出示锡箔纸面具)
四、制作面具 1.拆面具
师:(指着)这是一个会发光还有凹凸感的面具,那它是怎么做成的呢? 师:好。老师给每组发一个发光的面具,你们来拆一拆看一看并试着想一想它的制作过程。师:好。哪个组愿意来汇报?你觉得制作这个面具第一步要做什么?(提示着让学生尝试说过程。)
生:构图画形、刷胶、粘线、贴上发光的纸、涂色。师:那凹凸感是怎么形成的?
生:纸的下面粘了毛线。师:它发光的原因呢?生:纸的本身光泽
师:这种纸叫锡箔纸。在你们的桌洞里面有。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吗?在哪里见到过? 生。。师:吃过蛋挞吗,烧烤 做蛋糕时经常会用到
好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其它的制作材料。
彩色记号笔,卡纸,剪刀,乳胶,板刷,毛线,锡箔纸
2.制作面具(1)教师示范
师: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总结,利用这些材料,咱们一起先来创作一个。你来指挥老师来操作,师:1.画形
同学们画过面具吗? 生:画过
师:画面具先画什么? 画出基本脸型,再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设计出五官,并装饰
师:第二步是?生:。。2.刷胶
刷胶时尽量把图形涂满,那第三步,该干什么?生:。。。。3.粘线
把你画的形态粘上线,不牢固也没有关系,线可以交叉。4.贴纸
把锡箔纸贴上并按压,你发现了什么?生。。。。出现了印迹,它的形突出来了,像个浮雕 5.涂色
在涂色的过程中,尽量把突出的线留出来,这样画完面具就像一个浮雕,同学们总结的很好,想不想也来亲自体验一下?
生:想!
在制作之前,先了解下该注意的事项,看谁听的最认真 温馨小提示,1.分组:两人一组互相配合用最短的时间做出漂亮的作品 2.涂色:涂色时尽量把突出的线留出来。3.装饰: 可以在锡箔纸上直接添加装饰。4.安全: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好,现在创作开始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评
师:好了,我看同学们的作品基本完成。可以自由选择你的展示方法可以直接贴到黑板上也可以直接带起来。下面要展示你们精彩的作品。
掌声请出他们。(上台展示,组织要有序)学生互评作品: 师:这些面具漂亮吗?
哇,真是太棒了。在这么多神秘的面具中你觉得哪组的面具最能吸引你,说出理由?(同学们可以从色彩、形态、创意上评价。)
对他们的作品有什么建议吗?(指一个稍差一点的作品,让学生提建议)师点评:教师选取自己所喜欢的适当点评给予肯定。
师:同学们,你们在创作锡箔纸面具时有什么收获?颜色会发光,黄色变成金色,在稀薄纸上涂色很均匀,让面具变的更加神秘,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真是多。
学得开心吗?(掌声请回)
六、知识拓展
师:同学们知道吗?本节课材料选择的灵感来自于西方教堂里的彩色玻璃画,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发现更多的创作材料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课!提醒:整理好你们面前的学具……
第三篇:三年级美术《面具》教学设计
主题:面具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文化的面具,感受他的艺术特色,突出面具的学习性能特点。
二,目标能力: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创造力和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分享资源,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对艺术学习感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多种风格欣赏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色,学习面具的特点。
难以教:
使用绘画方法执行遮罩。
教学过程:
首先,介绍一个新的课程
学生看,老师带来什么?教师生产意大利面膜,让学生欣赏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导致主题面具。
二,教新课
1,问:我们在面具前看到了什么,相反的理解是什么?学生可以自由回答,谈论他们所看到的面具,以及他们自己的面具教学和对其他学生的介绍。
2,享受分析,老师说:面具历史很长,它的形象和风格也不一样。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到一个新朋友,请他带领我们去面具博物馆去参观。点击课件,由课件在动画人物为大家解释。
第一展厅:面具的起源,为什么要用面具表演?课件通过视频和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和历史。
第二堂:中国的面具。1,中国更具代表性的面具是贵州Nuo歌剧面具和西藏自治区西藏歌剧面具。我们来看看课件制作Nuo歌剧面具图片,让学生模仿表情,然后课件展示藏族面具,简要介绍老师。2,小组讨论:小组学生互相谈谈对话歌剧面具和藏族歌剧与什么特点的老师要求学生回答。
第三展厅:介绍世界的面具特点。
分别介绍非洲,美洲。意大利,印度,日本,朝鲜,大洋洲面具。让学生谈谈你最喜欢的面具,分析国家和不同国家面具的不同风格和特点,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展馆:健康 活面具。
让学生了解面具接近生活的特点。3,总结
老师:通过介绍明博士,我们感谢不同国家的不同国家的面具,了解不同风格的面具,掌握了很多面具知识,了解面具在各种形式的设计。(几种样式的黑板摘要掩码)4,学生作品欣赏
我们必须使用绘画的方法来显示面具。(课件制作一些学生作品,享受分析)5,教师示范:
教师展示绘画的面具,并产生几种不同风格的绘画。
三,探索实践
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面具。绘画要求:请画一个单色(线条画)或彩色面具,比画那个面具最有创意,最独特的形状。
四,展示评价
作品是在展会前面,学生互相评价,请吹嘘一班学生的工作,最后的老师总结一下。
五,学校发展
要求学生放学后使用网络找到一些更多知识的面具,并与学生分享。
第四篇: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面具》教学实录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教材《面具》教案实录
一、创设情境,听音乐入室。
二、导入:欣赏原始森林的音乐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段很优美的原始森林的音乐,请大家仔细的听一听,想象一下,你从音乐中联想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原始人要穿什么服饰,头上要戴着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把学生带入原始部落的情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情感得到诱发。
三、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做 ——“面具”
四、讲授新课
1、欣赏非洲面具:
师:你看过远古人类的面具吗?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看了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从哪里看出来吓人,恐怖?
有谁知道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恐怖的面具吗? 小结: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对一些疾病或自然现象不能做科学的解释,他们以为是妖魔鬼怪在作恶,于是他们就戴上这些他们认为能给人们带来神奇力量的面具,手舞足蹈,来驱妖降魔。还有些将士在打仗的时候,带上凶猛的面具,使自己显的更威武,起到威吓敌人的作用。
2、欣赏傩戏面具:
设计意图:用提问形式欣赏非洲面具和中国傩戏面具,使学生感受原始艺术的美,并为建立世界多元的文化态度奠定基础。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来自贵州的傩戏面具,这几个面具的特点是怎样的?色彩是怎样的?
古代的人们把面具当作除魔消灾的工具,那么我们现在把面具用来干什么呢?
(装饰,娱乐,演戏)
3、出示现代面具,引导欣赏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这些艺术品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师:同学们,你们在商店里看到过或者买过哪些面具,你喜欢哪个?(孙悟空,奥特曼„„)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身边的面具,开拓学生思维,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4、探讨面具的制作方法
师:老师这里也带来了几个面具,我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几个问题:
1、这些面具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对称的部分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
4、面具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自主寻找面具的制作方法,发现并掌握新知识点和技能点。
5、布置作业:下面我们也来做一做面具,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的材料,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这些材料适合做面具的哪一个部分,不会做的地方你可以请你小组里的同学帮忙,面具做好后,老师想邀请大家参加一个假面舞会,好吗?
6、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我们可以一边欣赏音乐和图片,一边制作。
7、自我评价: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8、播放《幸福拍手歌》,参加假面舞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9.课外延伸:今天我们用了这些的废旧材料做了这么美的面具,回去之后我们还可以再动动脑筋,用这些废旧材料做出更美的艺术品,让我们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八、教学反思:
面具一课属于“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集体合作的精神。所以本节课主要从导趣、导思、导练三个方面进行教学结构的安排。
美术课首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所以在上课的一开始首先让学生欣赏原始音乐到欣赏老师带来的面具来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创作面具的欲望;其次通过多媒体课件向他们展示丰富多彩的面具,让他们直接通过视觉感官去感受、去思考、去发现面具的艺术特点从而适当地运用在他们接下来的面具制作中;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他们对老师带来的面具进行大胆地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当然这一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是很强,作业的进展过程较慢,导致在时间的安排上有点仓促,特别是在最后的作业展示这一环节中缺少了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这一重要环节;其次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呈现出有部分同学缺少相互间的合作精神,在以后类似的教学中一定要给予强调;最后在教学的方法上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进行灵活多变,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通过这一节课让我进一步意识到在“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中,不但要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促进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喜爱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设计意识和创新的精神,从而提高对周围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五篇: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面具》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面具》一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首先,在备课,教具准备方面,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是美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教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藏戏导入来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在情境中,通过范作的欣赏,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喜爱的面具,并发表面具演讲参加竞选,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实施了这一方式。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树立学生主体理念,坚持“授之以渔”。课改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方法时采用让学生欣赏范图,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获得制作方法,了解所需的材料。教师已经改变了原有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他让学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找到适合他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