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美术教案面具1
面 具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非洲的原始面具艺术和我国少数民族的面具艺术。
2、能力目标: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教学重点: 面具的设计和制作。教学难点: 如何设计出夸张的面具。课 时: 1课时 年 级: 小学三年级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CAI课件,面具实物
学具准备: 油性笔、油画棒、绘画纸、色卡纸、剪刀,胶水,双面胶。教学方案:
一、面具博物馆(面具产生的背景及作用)
1、导入:欣赏藏戏或傩戏视频
(1)师:老师今天带来一小段电影,请大家仔细欣赏,你从电影中联想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师:他们头上戴着什么呢? 你看了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3)师:过去人们为什么要戴着面具进行表演?
小结: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对一些疾病或自然现象不能做科学的解释,他们以为是妖魔鬼怪在作恶,于是他们就戴上这些他们认为能给人们带来神奇力量的面具,手舞足蹈,来驱妖降魔。还有些将士在打仗的时候,带上凶猛的面具,使自己显的更威武,起到威吓敌人的作用。(4)古代的人们把面具当作除魔消灾的工具,那么我们现在把面具用来干什么呢?
(装饰,娱乐,演戏)
随着科学逐步发达,人们认识到世界上本来没有鬼神,但这种面具成为了一种艺术形象深受人们欢迎。
2、欣赏面具
(课件出示:非洲面具、藏戏面具、傩戏面具、动画片面具)
二、面具研究室(观察、分析面具的特点)
1、(课件出示:傩戏面具面具、现代面具)
(1)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来自贵州傩戏面具面具和现代面具,它们色彩是怎样的?
(2)不管是古代的面具还是现代的面具它们都是五颜六色的,除了色彩鲜艳外,它们还有什么特点?(造型夸张变形、面具左右对称)
小结:是啊,中外各地的面具都是色彩鲜艳,造型夸张。面具的夸张变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整体夸张变形(课件出示),一种是局部夸张变形,就是将五官进行夸张变形(课件出示)
三、面具讨论室(探讨面具的制作方法)
师:老师这里还有几个面具,(课件出示)我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几个问题:
1、这些面具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对称的部分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
4、面具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自主寻找面具的制作方法,发现并掌握新知识点和技能点。
四、面具制作室 作业要求:1、2、5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一个面具。
孩子们手上有一些材料,小组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这些材料适合做面具的哪一个部分,看看哪个小组的面具最有创意。
3、4、面具做好后,老师想邀请大家参加一个假面舞会,好吗?
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我们可以一边欣赏音乐和图片,一边制作。
五、面具展览室
1、展一展:每组请一个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请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2、跳一跳、播放《幸福拍手歌》,参加假面舞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9.课外延伸:今天我们用了这些美术材料做了这么美的面具,回去之后我们还可以再动动脑筋,用一些废旧材料做出更美的艺术品,让我们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2007年11月
第二篇:三年级美术上册 面具 1教案 人美版
面 具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互相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难点: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教学准备:
图画纸、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墨汁以及生活中的废弃物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藏戏和傩戏图片。
提问:他们头上戴了什么样的道具表演?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它叫什么? 提问:过去人们为什么要戴着面具进行表演?
随着科学的逐步发达,人们意识到世界上本来没有鬼,但是这种面具成为一种艺术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导入新课,并课件出示课题:《面具》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中国的面具以及外国的面具。提问:面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点?用了些什么材料? 2.小组研讨面具的特点。(夸张手法、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
3.学生交流自己想怎样设计面具?都用哪些材料? 4.教师利用一些学生作品分析如何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表现。5.师生一起讨论制作方法: 第一步:油画棒着色,留白边。第二步:把纸轻轻团起来,再展开。第三步:用墨或者水粉把画面涂满。第四步:用清水冲一遍。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小组或两位同学任意选择一种方法,合作完成一张面具作品。指导要点:
(1)形象要大胆夸张。
(2)形象要狰狞,让人看了有点害怕。(3)注意安全。
五、小结
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作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概括总结本课内容。
六、拓展延伸
除了课本上制作面具的方法,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制作面具?回家自己动手做一做。2
第三篇:美术面具教案
八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图表、面具光盘。
(2)面具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
(3)学生制作面具的海绵纸,胶水等。
(4)学生表演节目用的道具和音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究第二课时学习与制作第三课时展示、体验、交流。
分组合作,讨论节目,分配角色。搜集面具资料(图片、实物、文字资料等)与同学交流自己对面具文化的了解。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学习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设计有创意的面具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节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面具及节目的设计。
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位要演节目及角色,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讲解面具知识,面具的历史、面具的制作方法。重点讲面具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指导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创意的面具。正确引导学生评价 教学过程设计
(一)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索
1、影片欣赏:播放童话剧《马兰花》录像资料
2、教师总结:看了录像中戴面具表演的节目。我们也要开一场联欢会。要以小组的形式每个同学戴上面具,表演你喜欢的节目。
3、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a、你和谁一组?b、表演什么节目?c、我演谁?d、角色的性格是什么样的?e、你如何给角色设计面具?
4、请你用形象或语言描绘出你所演角色的特征。
5、请同学查阅有关面具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等。(通过书籍、网络、电影、录像等)
(二)第二课时: 面具知识的讲解与面具设计与制作
1、面具知识的介绍
引导学生把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对面具文化的了解。交流内容应包括:
(1)古代面具的由来、意义、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面具的造型特点及风格。(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点。
(4)现在面具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具的功能已不再是祭祀,驱鬼怪,除病魔。
提问:现在社会中面具都运用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家居装饰、表演道具、狂欢节、物品的设计等。现代面具是人们除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装饰。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现代面具图片,加深对现代面具的了解。
2、教师讲解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步骤。
3、学生制作面具
在教师介绍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展开设计与制作。
学生思考:
(1)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运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3)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体)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张独特,符合节目的角色。
(三)第三课时 展示、体验、交流
根据上节课制作好的面具向全班同学展示、体验、交流。
1、分别以组为单位,上台表演本组设计好的节目。同时,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为了使节目更生动,可以考虑音乐、旁白、服装、道具等。
2、发给每人一张评价表。每组表演完节目后,给以评价。
3、全班同学的面具贴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同学评价。(从面具及表演两方面评价)教师提出问题: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
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
4、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第四篇:美术面具教案
八年级美术上册《面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能够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模仿课本上的图片设计制作一个面具作品。
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手绘面具图(利用自然界事物)。
(2)面具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
(3)学生制作面具的纸张,彩笔等。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观看录像。讲解面具知识,面具的历史、面具的制作方法。重点讲面具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指导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创意的面具。正确引导学生评价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面具与脸谱的区别(提醒学生这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
2、请同学查阅有关面具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等。(通过书籍、网络、电影、录像等)
面具知识的讲解与面具设计与制作
1、面具知识的介绍 交流内容应包括:
(1)古代面具的由来、意义、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面具的造型特点及风格。(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点。
(4)现在面具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具的功能已不再是祭祀,驱鬼怪,除病魔。
讲述:现在社会中面具都运用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家居装饰、表演道具、狂欢节、物品的设计等。现代面具是人们除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装饰。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现代面具图片,加深对现代面具的了解。
2、教师讲解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步骤。
3、学生制作面具
在教师介绍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展开设计与制作。
学生思考:
(1)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运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3)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体)
要求:
1、设计构思题材不限
2、造型夸张、装饰性强
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重点讲述了
1.臧面具 2.傩面具 3.彝族面具
通过讲述这三种不同艺术形态,不同地域的面具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面具艺术之美。
第五篇: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面具教案
教学课题:《面具》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种族的信仰、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最早体现在原始乐舞、武术、图腾崇拜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地域种族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体系,风格迥异争奇斗艳。
面具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从小学生就带着猪八戒、孙悟空等一些面具嬉戏玩耍,因此本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同时剪纸是崇安中小的校本课程,本课校本课程与美术教学课紧密的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复习巩固民族的面具艺术就、进一步感受其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对称剪剪纸的形式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剪纸活动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细节部分的剪刻。
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电子展板、课件
学具准备:蜡光纸、剪刀、胶棒、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录像导入:欣赏贵州傩戏面具舞蹈
三、讲授新课
1、复习面具的分类(世界面具: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面具;中国:藏戏、傩戏、陕西灶火、京剧面具等。)以及面具特征。
2、第一课时面具作品点评
3、请小老师演示剪纸面具的设置步骤
4、欣赏剪纸面具
四、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
五、自我评价: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