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A.醋 B.生石灰 C.纯碱 D.烧碱
2.下列各组物质名称不代表同一物质的一组是()A.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 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用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用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11.下列物质中,全部是盐类的一组是()
A.食盐、高锰酸钾、苏打、干冰
B.硫酸铜、纯碱、碳铵、亚硝酸钠
C.碳酸钙、烧碱、碳酸钠、食醋
D.氯化钡、硫酸、熟石灰、过氧化氢 12.关于酸和碱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盐 B.C.碳酸钠、纯碱 D.3.下列各组物质,用水做试剂就能鉴别开的是(A.液体:汽油、酒精、糖水 B.气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C.固体:碳酸钠、碳酸钙、食盐 D.固体:碳酸氢钠、碳酸钙、硫酸铜4.往盛盐酸的试管里加入镁,完全反应后再往试管里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此沉淀物是()
A.MgCO B.C.MgClD.5.下列物质中,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硝酸铜
Cu(NO3)2 B.C.二氧化氮 NO2 D.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HCl和Ca(OH)2 B.C.AgNO3 和 BaCl2
D.7.下列化肥与碱混合后,能闻到氨气气味的是(A.硫酸氨 BC.氯化钠 D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发酵粉用于蒸制馒头 BC.大理石用于建筑材料 D9.下列物质相互混合时,能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沉淀生成的是(A.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B.氢氧化铁和硫酸 C.碳酸钙和氯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镁溶液
10.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中,利用中和反应的是(氢氧化钠、苛性钠 碳酸氢钠、小苏打)4 Mg(OH))硫酸铝 AlSO4 氧化亚铁 FeO)H2SO4和Na2CO
3KCl和CuSO
4).硫酸钾 .硝酸钾)
.氯化钠用于制取盐酸 .纯碱用于制取苛性钠)
A.用盐酸不能洗掉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盐酸可洗掉试管里残存的红褐色氢氧化铁
C.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与金属反应有氢气产生
D.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都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13.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区别硫酸钠、硝酸银和碳酸钠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氯化钡
B.稀盐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钾溶液
14.在稀硫酸中加入少量下列固体,溶液的酸性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CuO
B.Na2COC.Ca(OH)
2D.KCl 15.蒸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里加入些纯碱,其作用是()
A.使馒头变白
B.既除去生成的酸,又使馒头轻而体积大 C.加快面团发酵速度
D.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质量变大
16.将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前者变大,后者变小
B.前者变小,后者变大 C.两者都变大
D.两者都变小
17.如果有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槽罐车在路上因车祸翻倒,浓硫酸大量泄漏。为了不污染旁边的水源,应采取的措施是()
A.用大量水冲洗泄漏的浓硫酸至江河中
B.将熟石灰撒在泄漏出的浓硫酸上C.将氯化钡撒在泄漏出的浓硫酸上
D.用土将泄漏出的浓硫酸掩埋18.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HNO3、KOH、NaCl
B.K2 SO4、BaCl2、HCl C.CuSO4、HCl、KCl
D.Na2CO3、KCl、AgNO3
19.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紫色石蕊试液就能将它们的稀溶液区别出来的是A.Ba(OH)
2、NaCl、H2SOB.KCl、NaOH、NaCl C.KOH、HCl、H2SOD.KCl、NaOH、KOH 20.下列变化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Ba(OH)2BaCl
2B.Fe2O3Fe
C.BaCl2BaSO4
D.CuOCu(OH)2)()
MgSO)))
21.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Na2CO3、KNO3、NaCl C.Na2SO4、BaCl2、NaNO3
B.Na2SO4、KCl、Fe(NO3)3 D.KNO3、NaCl、CuSO4
是。
27.(3分)生产光滑纸张使用的“钡白”有一种制法:① 用盐酸处理碳酸钡;② 向所得溶液加入硫酸。写出“钡白”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写出此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22.下列物质中,在水溶液中和铁、氯化钡、烧碱都能反应的是()A.食盐 B.二氧化碳
C.硫酸铜
D.氧化钙
23.取四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各取少许,用稀酸或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三种花中,只有大红花可作酸碱指示剂 B.当遇到pH=8的溶液时,玫瑰成绿色C.这一过程中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这些色素 D.可用大红花来区别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24.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a膨胀鼓起。下表D中的各组物质不会出现上述现象的是A.CO Ca(OH)2 B.CO2 NaOH C.HCl HCl D.SO2 NaOH
25.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纸上的少量金属是()A.Cu B.Ag
C.Fe、Cu、Ag
D.Cu和Ag
二、填空题(20分)
26.(10分)2003年1 2月重庆市发生了一起“天然气”特大井喷事故,造成严重的损失,其中使人中毒死亡的气体主要是硫化氢(H2S)。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硫化氢水溶液的酸性可用(填一种试剂(2)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尾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请写出此种尾气处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尾气能否采用燃烧的方法进行处理?
(填“能”或)检验;.),理28.(7分)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瓶口和橡胶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讨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1)可能是氢氧化钠,(2)可能是碳酸钠(3)可能是。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作了如下实验。
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碳酸钠。请判断小刚的理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2、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氢
氧化钠。请判断小军的理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3、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氯化钡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为了验证猜想(3),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钡试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他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
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氯化钡换成氢氧化钡溶液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
三、计算题(5分)
29.纯碱在玻璃、洗涤剂等工业上广泛应用,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对改进它的生产技术做出杰出贡献。运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可能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取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5g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0.22g气体。请计算,这种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不能”由
第二篇: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题(1—3课)
第一卷(选择题共20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城乡居民在交通等事故中的“同命同价”,在人大选举中的“同票同权”,以及工资支付时的“同工同酬”,三项权利不约而同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文件中集结。这表明()A、公平从理想向实际状态又前进了一步 B、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相当完备 C、弱势群体都得到了特殊的关照 D、通过立法杜绝了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
2、在学校运动会上,记录员小军发现成绩记录有误,立即上报学校,学校纠正了这个失误并表扬了小军,但他所在的班级却因此失去了冠军。对小军的做法,班级同学褒贬不一,其中正确的是()A、小军缺乏集体荣誉感 B、小军的行为只是为了获得个人荣誉 C、小军没有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D、小军的行为是维护公平正义的表现
3、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乃至生命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在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做到()①在交往合作中要注意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遇到非正义行为时要注意立即躲开 ③与人发生矛盾时,注意不要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④杜绝倚强凌弱,打架斗殴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山东济宁“自古读书需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费是一场惠及广大农民的“及时雨”,“脱贫三五年,一病回到从前”,曾是农民看病贵的真实写照,而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健康有了“保护伞”。政府送来的及时雨和保护伞()①彻底消灭了城乡差距 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③说明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 ④保护了农民的受教育权和生命健康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长江大学陈及时、方招、何东旭等三名同学为救两名落水的少年现出了年轻的生命。对这三名大学生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A、在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应该是救人 B、牺牲三个大学生的生命去换取两个少年的生命不值得C、珍爱别人的生命,但要把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D、这种不计代价与回报、奉献社会的壮举,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6、尼玛拉姆,第二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心系群众,徒步在雪山峡谷邮路上穿梭了20余万公里,从来没有延误过一个邮班,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被誉为“藏族群众心中的格桑花”。下列对尼玛拉姆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她的奉献丧失了个人的人生价值
B、她的行为诠释了责任的深刻内涵 表明()C、她认真工作是为了个人名誉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现已跻身于世界经济D、她处处对自己负责,为自己着想
7、郭明义“雷锋传人”,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16年来工资总额的一半捐给希望工程;无偿献血量相当于自身总量的十倍,平日省吃俭用,却先后资助了180名贫困学生,给300多个A贫困家庭带来希望······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至今一家住着1140平方米的一居室。郭明义的事迹表明()
8、香港之子“阿福”(黄福荣)从2002年开始在内地做慈善工作,在青海玉树地震中,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4个孤儿院师生的安全,这表明阿福()①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②能亲社会,服务社会 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④个人荣誉感太强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A9、做负责的公民是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要做一个负责人的公12民就要()A、树立责任意识,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去做B、学会在不同的责任面前选择,尽量选择责任重大的事情去做C、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步培养自己负责任的习惯AD、自己做好事的同时,不忘督促别人做好事B10、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C397983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D体,虽然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9748元人民币,但仍排在世界第100位左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百姓生活水平仍待提高。这强国之列 ②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③我国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④我国现在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011年是建党九十之年。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历史雄辩地证明()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②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九十中国的执政党 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④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创造者、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回顾历史,我们这艘“中国号”巨轮之所以能经受住一次有一次的严峻考验,取得一个有一个的辉煌成就,并且在到处是激流险滩的航程中劈波斩浪,高歌向前,最终驶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彼岸,归结起来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三篇:江西省抚州市2017届九年级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抚州市2017届九年级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6分。)
1.近年来,不少地方过年期间都流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打打麻将,斗斗地主,甚至有“过年不打牌,等于没过年”的俗语,有人甚至将一年的辛苦钱输了个精光,“麻将牌一响,几头猪白养。”看着年轻人在牌桌上挥霍血汗钱和时间,他们的父母对此更有感受。这启示我们()A.公民享有对自己财产的处分权,自己的钱自己做主 B.打麻将是一种娱乐方式,可增加节日气氛,无可厚非 C.这是一种犯罪行为,应严厉打击 D.不良诱惑害人,应坚决抵制
2.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规定以郑州政府令的形式对外发布,不仅逢年过节不能放鞭炮,办婚事酒店也将担起“劝阻”的任务,“顶风放炮”将会面临来自公安机关的最高500元罚款,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节日放鞭炮是传统习俗,不该禁止 B.只要是燃放烟花爆竹就是违法行为 C.政府要求做的坚决去做 D.这有利于减少雾霾的产生,保护郑州的环境
3.2016年5月12日,民政部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处,以建立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未成年人保护处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
A.社会保护 B.学校保护 C.家庭保护 D.司法保护
4.右图所示的是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的关系,下列可以用右图方式表示的是()
①竞争和合作 ②权利和义务 ③违法和犯罪 ④人格尊严权和隐私权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5.最近太原市急救中心所有的救护车都喷涂上了“感谢您为生命让路”字样,希望广大市民能为救护车让路,为生命让路。为生命让路()
A.说明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 B.说明每种生命都具有独特性 C.体现了人类的生命最具智慧 D.启示我们应尊重和珍爱生命 6.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如今一首新编的《游子吟》这样写道:“老爸手中钱,儿子身上花,临行迟迟给,意恐进网吧。”新旧两首《游子吟》都体现了()A.父母的爱都是千万次的叮嘱,让人烦不胜烦 B.父母的话都是正确的,我们要言听计从 C.父母经常唠叨,让我们觉得没有面子 D.父母对我们倾注了无限的深情和关爱
7.小严喜欢搞些小发明,他发明了一种清扫口香糖的机器,申请了专利,并利用国家对个体创业所提供的优惠政策,获得银行的低息贷款,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小严的创业成功得益于
①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③我国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④我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此政策 A.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的人口问题 B.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
C.是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调整和完善 D.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8分。)
9.“有一天,我上着QQ、逛着淘宝、摇着微信,突然就有人发信息给我——说我中宝马了先要上税,孩子车祸交医药费„„记住!要你转账都是忽悠。”官方微博“平安常州”发布的这一逗趣内容提醒网民要做到()
A.严格执法,建设和谐网络环境 B.远离网络,以免自己受骗上当 C.明辨是非,享受安全网络生活 D.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0.3月5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意愿,共商国事,审议批准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工作报告。这表明()A.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C.全国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赋予的权力,讨论和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1.下列有关家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人的姓名体现出家族文化的特色
B.中国佳节中的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可以说是很重要的 C.中国的家庭文化和外国比差距很大,所以没什么要学习的 D.中国传统家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弘扬的
12.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我国建立了一系列保障弱势群体的制度。如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 A.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B.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有利于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D.有利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13.周末学校组织大扫除,九年级二班的王老师向同学们布置任务后就匆匆离开了教室。过了会儿,站在课桌上擦玻璃的小苗不小心摔了下来。造成左臂骨折。后小苗家长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最终判决学校赔偿小苗2万多元。这一案例表明()A.学校对小苗的学校保护没有到位
B.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得以实现 C.法律维护了小苗的合法权利 D.诉讼是维护公民权利的有效途径
14.郑州二七区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从1976 年患病高位截瘫至今已39 年,期间父母亲人相继离世。当不幸开始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们就纷纷伸出援助,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 洗澡、理发、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至今39 年从没间断。郑州二七区的“陇海大院”爱心群体凭借39年如一日的邻里大爱当选“2014 感动中国”集体。“陇海大院”群体之所以令国人感动,主要在于 A.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高尚情怀 B.敬畏法律,自觉承担法定义务的良好公民意识 C.讲真诚、重合作、勇担当的可贵品质 D.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
三.综合题(15题6分,16题5分,17题5分,18题8分,19题12分,共36分。)
15.某小学四年级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爸爸妈妈》,第二天小纪交上来的作文却是一片空白。面对老师的疑问,小纪说:“我不会写,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我只和爷爷奶奶生活,爸爸妈妈都忘了。”实际上,全国像小纪这样的农村留守儿童有约6000万,其中1000万儿童一年都见不到父母。厌学、逃学、辍学、性格孤僻、心理脆弱、易受意外伤害和非法侵害,甚至走向违法犯罪都是常见的“留守儿童综合征”。
请你分别给小纪和他爸爸写一封信帮帮他们。(列出信件内容要点即可)(1)给小纪的话(三点即可,3分)(2)给小纪爸爸的话(三点即可,3分)
16.新华网报道:青春飞扬心理咨询室接待了很多患有“考试焦虑综合症”的青少年。这些青少年学习压力都很大,每次考试前都紧张,出现了焦虑、烦躁、寝食难安等症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1)上述青少年出现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请你介绍几种排解不良情绪的具体方法。(三种即可,4分)
17.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期的核心议程是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详细描绘法治中国新图景。
新徽中学九(2)班思想品德课课外实践小组积极收看了解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内容,想借助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请你参与其中。
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 “习李政府”鲜明的特点。2013年新一届中央上任以来,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1)“老虎苍蝇一起打”体现了现代法治一条什么样的基本原则?(1分)
(2)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不能不了解依法治国的内容和要求,你知道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分)
18.材料一: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强调,“十三五”时期(2015-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材料二: 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确保2020年使现有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1)你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中心工作是什么?(1分)为什么?(2分)
(2)“十三五”目标实现以后,我国将是怎样的一副美丽景象?(2分)
(3)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你将从哪些方面作好准备?(3分)
19.(12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从1969年就开始投身于中草药抗疟研究。对于青蒿素的研究,她和她的团队历时近1000个日日夜夜,先后收集了2000多个方药,经过无数次反复筛选和实验,经历无数次失败,终于取得了成功。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还勇敢地充当首批志愿者,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亲自试服药剂。
屠呦呦在获奖致辞中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1)结合材料分析,屠呦呦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有哪些?(4分)
(2)“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屠呦呦的这句话给我们怎样的启迪?(4分)
(3)请你谈谈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4分)
答案
一.1.D 2.D 3.A 4.C 5.D 6.D 7.B 8.C 二.9.CD 10.ACD 11.ABD 12.ABCD 13.ACD 14.ACD 15.(1)小纪:要自立自强,积极进取;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要遵纪守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主动多和爸爸妈妈交流联系等。(三点即可,3分。)
(2)小纪爸爸:父母有抚养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未成年人年幼,身心发育都不够成熟,需要父母特殊保护;在外出打工维持生活的同时,一定要抽出时间回家或者打电话,关心子女的成长等。(三点即可,3分。)
16.(1)出现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是考试的压力。(1分)
(2)如认知调节法、行为调节法、理性升华法、理智控制法以及合理宣泄情绪等。(4分,三种即可。)
17.(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1分)。
(2)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4分)
18.(1)经济建设;(1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2分)
(2)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其它符合题意的酌情给分)(2分)
(3)①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树立理想、立志成才;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③努力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④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等等。(3分)
19.(1)①具有坚强的意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战胜挫折;②善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③具有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 ④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4分)(符合此意答出两点即可)
(2)答案一:①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个体也只有紧紧地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2分)②我们要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与利益,积极主动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2分)
答案二:①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良好的合作。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作热情,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2分)②我们要有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做到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2分)(3)①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这个规划要尽可能长远,尽可能具体。
②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分析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学会调整自己的理想。③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还需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4分)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龙英花
本次月考试卷主要考查的的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一节前的内容。
一、全卷包括四道大题,选择、填空、简答题和实验探究题,与中考题形基本相符,满分60分,试题紧扣教材,侧重基础,注重考查学生最核心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难易适中,学生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还达不到考察的目的和预期的效果。
二、学生答题环境分析
1、学生成绩分布情况,903平均分20.1分,最高分36最低分6分。,904平均分13.2分,最高分33最低分4分。
2、透过学生答题分析,可以看出
(1)学生只要立场端正,能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就能取得较好的成(2)成绩不好的学生
一是基本功不扎实,基础知识不牢固,该记该背的没有做到位。二是审题不清,粗心大意。
三上课不认真,讲过做过的都做错。
三、今后师生努力方向
1、学生应该端正学习立场,明确学习方针,树立信心,找到适合本身的学习要领,而且要刻苦、勤奋。
2、教师应该充分提高45分钟的课堂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研,。同时积极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训练。
3、加强集体备课,互相交流,扬长避短,共同提高。
第五篇: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 在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采访中,我们一次次地感受到她无私无畏、扫黑除恶的hào① 然正气;一次次地感受到她爱民、亲民、敬民、为民的zhōnɡ② 肠柔情,也一次次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这样的好干部的拥dāi③。她是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公安局长的kǎi④ 模,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分)。
① ② ③ ④
2.根据提示默写。(4分)
(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____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关睢》第一节中写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的诗句是:
“。”
(3)在《蒹葭》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执着、炽列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
(4)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3.中国的成语言简意赅,生动传神,请写出带十二生肖中动物名称的四个成语。(2分)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 病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经过努力,使我市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
C.听了李学生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D.在音乐会上,张张笑脸沉浸在欢乐之中。
5.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6.欣赏比较下面两首古诗,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甲】 【乙】
绝句 宋·志南
渭城曲 唐·王维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 甲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都写了春天的景象。
B. 甲诗“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沾”字点出了纯雨的细小迷蒙。
C. 乙诗中的“客舍”是旅店的意思,古人又有折柳赠别的习惯,所以诗中“客舍”、“柳色”点出送别的题旨。
D.甲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游春时的喜悦之情。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4分)
“座右铭”出现的历史比较久远。东汉书法家崔瑗(yuàn)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惹了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勉励自己、鞭策自己、约束自己的警言称为“座右铭”。
(1)根据上述内容拟一个标题。
(2)引用名人格言或自拟警句是常见的座右铭形式。请写一条警示或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8.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2分)
答: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①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②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9.①②两段文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10.第②段写鼎湖山树的浓密,与课题“听泉”有什么联系?(2分)
11.“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一句中,“此中精神”所指的内容是什么?(2分)
1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鼎湖山为岭南四大名山之一,作者却单选无数山泉,且又只在一个“听”字上用足了功夫,单这选材,这角度,足以让人叹服。
B.文中多处运用衬托的手法,如用景物朦胧、视线模糊来反衬听觉的敏锐,泉声的清朗;用低处泉声反衬高处泉声的悦耳;用白天听泉反衬深夜听泉的清晰。
C.作者听泉听得如痴如醉;听泉,听得百感交集。读者读着这篇散文,也如同有一股清澈的泉水流过心头,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与爱的升华。
D.文章最后说“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是由于作者听懂了鼎湖山小溪、滴泉、激流飞瀑那优美的歌声,山泉为他注入了一股生命的活力。
(二)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
又穷苦的脸,满脸的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3.“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14.“我”的全家人出发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的心情?(用选文中的话作答)(2分)
15.选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请分别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
16.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2分)?
17.“我”在心里默念的话属于什么描写。你怎样理解文中“我”心里默念的话。(2分)
(三)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①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②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③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
作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够了,够了,不必再例举了——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
④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
⑤其一,外界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譬如,十六、七岁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
⑥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
⑦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它吧!否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A. 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B. 贫困潦倒或有先天缺陷者,凭借自己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C. 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
D. 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19.第③段中的事例论证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四个事例进行论证?(3分)
20.第④段中“其中的漏洞”是指什么?(2分)
21.第⑦段中的“草地”比喻,“瘦马”比喻。(2分)
22.阅读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请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利用”或“弥补”原有条件的。(3分)
(四)母亲的诗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23.文章两处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请分别写出是在什么时候给的。(2分)
第一次: 第二次:
24.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属于
描写,作用是:
25.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
26.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写出四点)(4分)
(五)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这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2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惟一女远适他乡 B.老者暴卒 惟吾德馨 士卒亡者过半
C.乃俱归 D.仍牢守故宅 吾谁与归 彼竭我盈,故克之。
27.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猴子从家里一直哭到乡里,乡里人也跟着掩面哭泣。
B. 猴子在乡里哭了一遍又一遍,乡里人帮它一起哭。
C. 猴子在乡里到处哭着(求别人帮助),乡里人于是资助掩埋了(老者)
D. 猴子一遍又一遍的哭声惊动了乡里人,大家竟然资助掩埋了(老者)
28.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
五.作文(50分)
29.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
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__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7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苏)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1:(1)浩(2)衷(3)戴(4)楷
2:(1)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4)羌笛何须怨杨柳
3: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马到成功 一马平川 鼠目寸光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牛鬼蛇神
4:A
5: C
6: D
7:(1)“座右铭”的由来(2)略
8:略
鼎湖山泉水声欢快清亮、悦耳动听,充满生命的活力
10写树的浓密,表现环境的幽静,突出“听泉”的特点。青翠碧绿,了无杂尘
12: B
13:原先称于勒是“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后来则称“这个人”、“这个流氓”。从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她嫌贫爱富、自私冷酷。
14:出发时,全家人“感到快活而骄傲”,后来则“大家都不再说话。”(2分)
15:前一段景物描写衬托出全家人当时快活而骄傲的心情;后一段景物描写则衬托出全家人失望沮丧的心
16:表明于勒很少得到这种温暖或进一步表明于勒确实很穷。(答案合理即可)?
17:
心理描写。对叔叔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不满。
18:A
19:(1)论证了“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观点
(2)四个事例分别从古今中外全面进行了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0:(1)外部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材,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
(2)自身先天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
21.第⑦段中的“草地”比喻 外部条件,或成长的环境;
“瘦马”比喻 没有成材的人,或平庸的人。(2分)
22:例:我从小体质不好,体育成绩很差,但我不气不馁,寻找一切机会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如今的我身强体健,在体育中考时三项成绩均获得了满分。
23:第一次:不愿上学时,或惧怕风雪时; 第二次:找不到工作时,或心情沮丧时。
24:属于环境描写;作用是:烘托我找不到工作时沮丧、郁闷的心理。
25:母亲教会我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使我懂得了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
26:母亲是一位乐观坚强,富有智慧,聪明能干,循循善诱(或善于教育、激励孩子),富有爱心,富有诗意,朴实温柔的人。
27: A
27: C
28:①我觉得文中的猴子对养之五年的老人有情有义,那么我们做人更应该有情义。
②我觉得文中的猎人富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主动关心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③文中的乡人不但出钱掩埋了老人,而且给死去的猴子立了一块碑,由此可见他们的善良与淳朴,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此外还可以从老人或老人的女儿的角度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