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想做就做,没有为什么美文
作为一名记者,我习惯了面对任何人、任何事时,都要多问一个“为什么”。
前不久我采访一个英国籍的在读博士,本来在艺术学校当老师,名叫格法·普拉扎。他在伦敦搞三维动画,同班同学好多都在好莱坞挣大钱。
这么一个人,无意中看了一场京剧演出,整个人就被京剧迷住了,书不教了,博士也不读了,抛家舍业千里迢迢地跑到北京来学京剧。什么压腿、踢腿、下腰、拿顶,受的那个罪,说出来人家都不信。人家问格法:“你那个条件干什么不行,非得来中国唱戏干吗?”
格法很奇怪:“京剧美啊,你们的国粹嘛,所以我就来了。”这个理由简直太难以让人信服了。
我采访他,向他要个能让广大读者信服的“说法”。我问他:“格法,你原来的日子那么好,现在日子这么苦,你愿意这么过吗?”“我当然愿意啊。”格法很吃惊,好像我的问题不但多余,而且不可理喻。“那你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愿意就是为什么……”
还有一次,我采访“80后”小马。他本来在城市里过得好好的,有一天却回到家乡的沙漠去种树。多种些树,就能挡一点风沙,可他自己,生活很苦。我采访后写出稿子,同事看后说:“嗯……很感人……只是有一点……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回想我与他的交谈,似乎他都没有提到为什么。和他聊天时,我又提起这个话题。他说:“你为什么总想要问为什么呢?”我也愣住了。所谓“因果关系”,世上事,都是有原因的吧。可他说:“真的没有为什么。不是为了理想,也不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更不是想让生命历程变得丰富多彩。如果说我努力去做了,有一天实现了这些,那也是后来的事。而之前,我什么都不想,我只是去做。”
好像总有一些人,就像格法和小马这样——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却活在我们的世界之外,让人很费解。他们使我们惯常的生活常识和价值观受到冲击,常常不由得大吃一惊:“什么?这样都行?”
他们只是去做,并不在乎结果。就像一句广告语说的那样,“justdoit(只管去做)”。
有一种人生没有那么多功利,只是想做就做,没有为什么。至于结果,迟早会来。
第二篇:没打算辞职美文
公司老板对新来的秘书小刘的工作不满意。
尤其是最近的一次私底训话,这种不满似乎达到了非开除他不可的地步。
老板对秘书说:“我从来没有碰到像你这样一个办事马虎大意的秘书!我原先聘用的那些秘书身上所具备的优点你几乎都没有,而他们有的缺点你倒应有尽有!你的灵活性不够,太呆板,什么事儿都照本宣科;你的文才平平,远在他们几人之下;你总是不能把办公桌拾掇得使我满意,你的字儿写得也与他们几个相差甚远,只可惜他们几个都申请辞职了,不行,我不能让你这么一个不够格儿的秘书再浪费我的工资啦!”
老板唠唠叨叨地说完,似乎下定了要辞退他的决心。
秘书这时心平气和地对老板说道:“先生,您说了我那么多的缺点,可您却忽视了我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在听了您这么多批评之后,我仍然虚心的接受,没打算辞职呀!”
老板听他这么一说,不禁怔住了,紧接着,他哈哈大笑起来,小刘也因此保住了一个对他来说得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面对一个如此絮叨不休、吹毛求疵的老板,秘书小刘却没有反驳老板的批评,而是引导老板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来说明自己对公司的忠诚和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极大热忱。
第三篇:没那么多技术活美文
不知从何时开始,“技术活”成了一个热词,一时间,凡事都要往技术活上靠,似乎不“技术”便没档次。
朋友秋子人到中年,抛弃剧烈的运动方式,选择晚上在小区内走路健身。有人说:做瑜伽多好,好多人都在做,走路太没技术含量了,而且多枯燥啊。说这话的人,瑜伽做了不到一个月就以忙为由头停下了,而走路的秋子却坚持了几年,至今几乎没有间断。秋子说:走路的时候,可以看到天上的云在流动,瞬息万变却悄无声息,你的心都可以静下来。还可以看到小区里的花草树木,在夜色下又是一番景象。有时候,就是只看看住宅楼里家家户户窗口的灯光,也会觉得心里特别踏实温暖。何况还有那些有同好的人,来来去去,看他们各种表情和走路姿势,猜测他们背后的生活状态,也是一种乐趣呢。
去年秋天,在家晒了些山楂片。带到办公室泡水喝时,被一同事看到。她说:呀,这可比外面买的新鲜多了。又听说我还熬了山楂酱,她满脸佩服之情地惊叫:啊,你真能干!接着就拉着我询问具体做法。我告诉她:很简单的,山楂买回来,用面粉浸泡去污,用盐水浸泡杀菌,沥干之后,用小刀挖去两头,再去掉果核,切片晒干就可以了,山楂酱嘛,就是切片之后加冰糖和水慢慢熬到浓稠就可以了。她换了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情道:哎呀,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嘛,我也回家做去。
转眼又到秋天,新山楂快出来了。那天碰见她,我说:又要晒山楂片了哦。没想到她说:唉,杂事太多,太忙了,一直没时间去弄,其实真的很简单。我笑笑:的确简单,等山楂出来,抽时间做一点吧,多吃山楂对身体有好处。她连声说:好好好,今年一定买几斤回去做。
此前,她听说有人每天早晨喝一小勺三七粉的时候,就说:是的,喝三七粉活血,对女人很好。问她是不是也喝,她却说:哪有那个时间啊,这都是闲人做的事情。言语间,似乎有些不屑。
记得去年晒山楂片的时候,被我拉着帮忙的先生起初是不情不愿的,后来他一边挖着果核一边感叹:做这事真的需要一份闲心。说起来,这世上有很多事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要做好它,只需要在纷杂的琐碎中,拥有一份热爱生活的闲心和闲情,还有,爱。
第四篇:孟督学没吓死美文
清乾隆年间,扬州府举行科考,主考官是位姓孟的督学。
参加考试的考生中有一个叫汪中的,时年十八岁,生性狂放不羁。他写完文章后把考桌一拍,说道:“今日当吓死小孟矣!”那意思是说,自己这才气肯定会让孟督学大吃一惊。说完,他把考卷一交,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考场。汪中的狂妄之语,孟督学听得真真切切。
到了放榜那天,扬州府衙鸣炮九响,贴出红榜揭曉成绩。汪中挤在人群中看结果,从第一个名字看到最后一个,一连看了好几遍,就是不见自己的名字。汪中顿感天旋地转,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
第二天一早,扬州府衙又一次鸣炮九响,四名衙役抬出一块巨大的红色喜报。众人拥上前一瞧,喜报写道:“超超等第一汪中”。原来,汪中不是没有考中,而是孟督学故意捉弄他,推迟一天才揭晓他的成绩。
从大悲到大喜,汪中赶紧前去叩谢孟督学。孟督学笑着对他说:“前日小孟没吓死,昨日当吓死小汪矣。”汪中听了,满脸通红,愧疚不已。
汪中无疑是幸运的。试问,在闻听他那句狂妄之语后,世间有几人能不以为意、一笑了之?孟督学的宽容成就了一个青年的未来。
第五篇:路没有错美文(推荐)
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去一著名风景区游玩。如丹的叶子,崔巍的山岭,惊险的蹦极,刺激的缆车……让我心旷神怡。趁兴致高涨时,我脱离了旅游团,一个人游览去了。
转着转着,不知不觉来到了一条小路前,这条路南北走向,和我刚走的路近乎一个丁字,两边都是一眼望不到头。身边没有一个过路人,我迷茫了,不知该向南走还是向北走。最后一咬牙选择了向北走。
一路走来,越走越觉得不对劲:路上一个人影儿都没有。我没有沿原路返回,而是一直走到尽头,才确定这是—条死路。两腿酸痛的我,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一位穿着简朴正在散步模样的老人走到我的面前,关切地问:“小伙子,怎么坐在这啊?天快黑了。”我苦笑着说:“我走错路了。”老人听了,笑着说:“没错,路没错,只是方向错了,要出去你应该朝南走。”
旅游回来后,我一直在想老人的那番话。有时,路并没有错,只是方向错了,我们没有必要把路否定。其实,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路,而在方向上。发现错误后及时把方向变一下,也许原先的死路就会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