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10:3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第一篇: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安阳市建安小学? 李晓彤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利用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探究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橡皮泥、梨、量杯、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某邮政运货车,车厢是长方体。从里面量长3米,宽2米,高2米,它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谈话导入

1、师:我们已经学会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橡皮泥、梨、石头等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怎样求得它们的体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2、出示大屏幕

设法求出下面两种物体的体积

橡皮泥?? 梨

师:我们一起来看题目: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

师:大家想怎么解决呢?同桌两人讨论一下,一会儿我找人说。

生:可以把橡皮泥捏成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量出它的长、宽、高求出体积。

师:把不规则的、可以变形的物品捏成规则的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求出体积。很好,思路很清晰。

那梨呢,把梨也能削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吗?显然不可能,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排水法。

师:说一说你的思路。

生:先在杯子里放一些水,记住它的刻度,再把梨放入杯子里,也记下刻度,两次刻度的就是梨的体积。

师:他说的大家听明白了吗?

师: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师: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测量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

师: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用排水法只能求出沉入水中的物体。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大屏幕

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没有量杯,只有长方体容器,能求出珊瑚石的体积吗?

分析:题中告诉我们水的体积了吗?能求出来吗?

知道总体积吗?怎样求?你会解答吗?

2、练习九第8题

读题,分析:这道题怎么做?

3、把一个苹果浸没在一个枝头为1.2分米的正方体水箱中,此时水箱刚好满了,拿出苹果,水面高度为0.9分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不管是用排水法还是捏成规则立体图形,本质上都是将不规则的转化成规则的,都是通过等积变形进行转化,转化的前提是体积不变

第二篇:求不规则物体体积教学设计

《求不规则物体体积》教学设计

东莞市常平实验小学 张海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三、教学准备

视频、量杯、透明长方体、水、梨、橡皮泥。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导学

教师:同学们,经过前两天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现在请你结合昨天晚上回去看的微课视频学习情况请拿出课前预习本进行小组交流你的发现和困惑。引导学生回顾思考体积的单位转换规律以及求体积的公式,并根据预习提纲感悟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实验求法,初步形成概念。

请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预习本并作解析。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本的反馈交流,即复习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有所超越,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后面学习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埋下伏笔。

(二)合作质疑探究

1.教师出示图片分析探究。

教师:刚才我们小组交流了昨天学习视频的情况,初步知道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探究过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会测量吗?现在我们再请一个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解一下如何求梨的体积(教师放出图片,学生讲解)

学生1:橡皮泥容易变形,我们可以把橡皮泥压制成规则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再测量长、宽、高从而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

学生2:可以把梨放到装水的量杯里,水面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梨的体积。教师指出,这种方法可以称为“排水法”。

(1)请小组代表上台重点介绍排水法测量梨的体积,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2)教师适时板书:V物体=V上升部分。2.再次回顾,深化认识。

教师:想一想,遇到下面这种情况,你还能计算出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吗?如果没有体积刻度,换成长方体容器你又能怎样测量?先互相说说打算怎么测量?(给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再次让学生上讲台来按图讲述满足需要的条件。V物体=V上升部分

【设计意图】因为探讨、掌握不规则物体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照顾中下生我在这再次让学生通过探讨的方式重温实验过程,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能使学生进一步清晰求不规则物体需要的条件。

3.看书质疑P39 教师:我们现在懂得了利用转化思想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谁来说一说,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看书质疑,进一步强化通过实验推导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并利用补充完整例题及回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求不规则物体需要满足的条件。引导学生感悟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时转化思想的应用,并且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的转化方法,使学生对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有一个丰富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

(三)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2.巩固提高。

(1)一个长方体容器, 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2)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出示(1)这道题,学生初看很简单,但是却求不出结果,这样就会与之前学习的内容发生碰撞,通过回忆和思考马上就明白原来是少了条件,接着老师通过学生的要求再出现(2)补充需要的必备条件,学生会对这个过程记忆更加牢固。(3)教材P41练习九第7题:

3.将一个正方体铁块,浸没在一个长方体容器里的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0.5厘米。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是10平方厘米,这块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本题的意图是让学生归纳出:下降的水的体积=取出正方体体积

4.把一个铁球沉没在底面积是1.8平方分米的长方体容器里,水面由4.5分米上升到6分米,你能求出这个铁球的体积是多少吗? 5.把一个铁球沉没在底面积是1.8平方分米的长方体容器里,水面从4.5分米上升了6分米,你能求出这个铁球的体积是多少吗? 6.在一只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水缸中,放入一块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铁块后,水面会上升多少厘米?

【设计意图】这几道题型的设计都是围绕:上升水的体积=放入物体的体积

来巩固提升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上升部分水的体积与放入物体之间的关系。

(四)拓展延伸

教材P41练习九第13题:

【设计意图】习题设计上,我们需要做到循序渐进。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练习中基本上采用全部放手的做法,让学生独立分析解答,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给学生营造自主的学习氛围。

(五)总结

1.对于课前微课预习你有什么收获? 2.本节课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3.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六)布置作业

1.对于本节课如果还有地方不明白的可以回去再次回看微课视频。2.综合本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九第8题、第9题。

板书设计:

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水的体积+放入物体的体积=总体积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上升(或下降)的水的体积

= 底面积×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第三篇:《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李益清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材39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明确不规则的物体可以通过排水的方法计算出它的体积,并渗透转化的思想。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

掌握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把直尺、一个实心正方体教具、若干个量杯和土豆。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出示《乌鸦喝水》的漫画组图。

师:“同学们,《乌鸦喝水》的故事,相信你们早有耳闻。请问,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呢?”

生:“乌鸦将许多的小石头投入瓶子里,水面上升,这样它就喝到水了。” 师:“这可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呀!现在,李老师效仿乌鸦喝水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设计意图: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做导入,富有趣味性,同时简单明了地暗

示了本节课新知的数学原理。)

(二)问题探究

(1)师:这是一个什么立体图形?(课件出示正方体)生:这是一个正方体。

师:我这里有一把尺子,你能帮我测量出它的棱长大约是多少吗?

通过一名学生对正方体棱长的测量,发现这是一个棱长大约为4cm的正方体。如图:

(2)复习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这个正方体的体积。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4×4×4=64(立方厘米)(3)通过对长方体棱长的测量,运用公式,我们很容易计算出正方体的体积。师:如果没有尺子,你将如何设法求出它的体积?

(三)教授新知

1、探究排水法原理。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量杯,分别盛了100ml的水,将正方体投入其中一个量杯。观察并对比,此时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水面上升了。” 师:“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生:“因为正方体占了量杯中水的体积,所以水面上升了。” 师:“你能替我观察此时量杯中水的体积吗?”

生:“大约是164ml。”

师:“那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是多少呢?” 生:“大约是64立方厘米。”

师:“请你观察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有什么联系?” 生:“物体的体积就等于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板书原理:物体的体积=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全班齐读)

2、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师:“这个正方体,我们刚才是通过哪些方式算出它的体积的呢?” 生:“

1、通过用尺子测量。

2、把它放入水里测量。”

师:“老师这儿有个土豆,我想用尺子测量它的长、宽、高,可以吗?” 生:“不可以!因为这是一个不规则物体。”(板书课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四)小组实验

师:“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你手中土豆的体积。” 我对你们提出了实验要求。(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设计“实验要求”是学生动手实验能否顺利完成的前提与保障。)附图:

师:“请小组长来汇报你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生1:“放入物体前,水的容积为150ml,放入物体后水的容积为173ml,相差23ml,所以土豆体积为23立方厘米。”

生2:“放入物体前,水的容积为150ml,放入物体后水的容积为195ml,相差45ml,所以土豆体积为45立方厘米。”

生3:“放入无提前,水的容积为150ml,放入物体后水的容积为187ml,相差45ml,所以土豆体积为37立方厘米。” 此时,师用动画演示该生的实验过程。

(设计意图:当学生边叙述实验过程,教师边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这样既直观感受了实验的全过程,又再次强化了排水法的原理即:水上升部分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师:“我们把这种利用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求物体体积的方法叫做排水法。”(设计意图:在学生对新知掌握了的情况下,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学生印象深刻。)

(五)生活中的数学

师:“请问同学们,是不是大自然中的所有物体都能用排水法测量它们的体积?” 生:“不全是。”

师:“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1:“乒乓球。因为它浮于水面。” 生2:“冰块。因为它可溶于水。” 生3:“海绵。因为它吸水。”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此环节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六)巩固练习

1、爸爸在一个底面积为51dm 的长方体鱼缸里放了一个假山石,放入后,假山石被完全浸没,水面上升了3cm。这个假山石的体积有多大?

2、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dm,宽1.5dm,里面装有水,水深1dm。放入一个西红柿后,水面升高了0.2dm,这个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

3、将一个正方体铁块,浸没在一个长方体容器里的水中。取出铁块后,水面下降了0.5cm。长方体容器的长是5cm,宽是2cm。这块正方体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4、珊瑚石的体积有多大?(课件出示图片及计算数据。)

5、在一个装满水的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水缸里有一块长为16cm,宽为10cm的长方体铁块,当把铁块取出后,水缸里的水下降了2cm。这时铁块的高是多少?(设计意图:在练习中,强化对本节课新知的学习。)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你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回顾整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

七、板书设计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水面上升(或下降)部分的体积

八、课后练习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5dm,宽2.5dm,里面装有水,水深1dm。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dm,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2、把一个铁球沉没在长1.5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体容器里。水面由4.5分米上升到6分米,这个铁球的体积是多少?

3、在一只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体水缸中,放入一块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铁块后,水面会上升多少厘米?

4、小刚家有一个正方体的鱼缸,从里面量棱长是12厘米,取出两条同样大的金鱼后,水面下降了0.4厘米。一条金鱼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5、在一个玻璃缸中倒入200毫升的水,再放入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铁块,铁块和水的总体积是320立方厘米,铁块的高是多少厘米?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亮点在于运用实验操作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教学重点,并提升学生自己总结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亮点在于通过实验推导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这个教学重点之后,学生能在接下来的变式练习中自主归纳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水面下降部分的体积”,从而完整地小结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水面上升(或下降)部分的体积”。让学生通过实验——习题——自我发现问题这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能力。

但在本节课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重点的讲解太少,导致练习部分的解题速度有所延误;习题的设计太多,分层练习不突出;数学语言的讲授不够规范。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做到更好。

第四篇: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课本第39页的例6及第41页练习九的第7~13题)。


第 11 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具体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运用具体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具运用


一个雪花梨,一个量杯,一块橡皮泥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1.填空


6.7m3=()dm3=()cm3


2L=()mL3450mL=()L


0.82L=()mL=()dm3


提问:单位换算你是怎样想的?


2.判断


(1)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2)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但要从里面量出长、宽、高。


(3)一个量杯能装水10mL,我们就说量杯的容积是10mL。


(4)一个量杯最多能装水100mL,我们就说量杯的容积是100mL。


(5)一个纸盒体积是60cm3,它的容积也是60cm3。


通过判断的练习,要让学生理解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


【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第39页教学例题6。


(1)出示一块橡皮泥。


提问: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把它捏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宽、高,就可以算出它的体积)


?(2)出示一个雪花梨。


提问:你能求出这个雪花梨的体积吗?


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并汇报。


最优方法:把它扔到水里求体积。


?(3)给每个小组一个量杯,一个雪花梨,一桶水,请大家动手实验,把实验的步骤记录下来,让学生分工合作。


?(4)汇报试验过程,请一个组一边汇报过程,一边演示,先往量杯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估计倒入的水要能浸没雪花梨,看一下刻度,并记下。接着把雪花梨放入量杯,要让其完全浸没再看一下刻度,并记下。最后把两次刻度相减就是雪花梨的体积。


即:450-200=250(mL)=250(cm3)


(5)提问:为什么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雪花梨的体积?学生展开讨论后并回答。


(6)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要注意什么?要记录哪些数据?(要注意把物体完全浸入到水中,要记录没有浸入之前的刻度和完全浸入之后的刻度)


(7)想一想,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测量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把它们完全浸入水中。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41页练习九第7~13题。


第7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要根据已知条件算出水深是13cm时水和土豆合在一起形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放入土豆后高是13cm,根据“底面积×高”的公式,可以求出放入土豆后的体积,再从中减去5L水,就得出土豆的体积。


第13题:一个大圆球加一个小圆球排出的水是12mL,一个大圆球加四个小圆球排出的水是24mL,这样可知3个小圆球共排出的水是24-12=12(mL),由此可得出3个小圆球的体积是12cm3,则1个小圆球的体积为4cm3,所以大圆球的体积为12-4=8(cm3)


第16题:这是个思考题,教师引导学生弄清图意,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全班反馈时,可让学生说说思维过程。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都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计算中要多加小心。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2)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排水法


把物体扔到水里,两次的体积差则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反思















第五篇: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XX坝小学

XXXX 教学内容: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一些物体的体积。

3.通学习,让学生体会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具体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能理解排水法的原理,会求一些物体的体积。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导出课题 1.乌鸦喝水的故事。

2.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就会求它们的体积了,那一些不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例如:西红柿、土豆、橡皮泥、石块等等,我们能否求出它们的体积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板书课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二、动手操作探索学习

1.出示例1 这个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 让学生说说看到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得出:西红柿的体积就是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

所以西红柿的体积是 350-200=150(毫升)=150(立方厘米)答:这个西红柿的体积是150立方厘米。2.拓展延伸深化新知

探索:石块的体积怎么求呢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书本52页的做一做第2题。

2.把一个铁球沉没在长1.5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体容器里,水面由4.5厘米上升到6厘米,你能求出这个铁球的体积是多少吗?

3.书本54页的第7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书本54页的9、10、11题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说课稿 旬阳坝小学喻茜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知识,了解了容积的内容的基础上呈现的。本节课的教学意义在于,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体积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深化。明白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操作和实验贯穿课的始终,是一节很有价值的实践课。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一些物体的体积。3.通学习,让学生体会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具体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难点是使学生能理解排水法的原理,会求一些物体的体积。

二、说学情。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内容,前面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用公式来计算的。而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没有公式来计算,学生感到很困难,不易理解,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三、说教法和学法。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中“做”比“知道”更重要。数学活动课要把握好实践活动的时机,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发挥;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动手。所以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观察法、演示法和学生的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活动过程中,我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的特点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探究出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乐趣,感受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动手动脑探索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以下对每个环节的教学进行具体的说明。

1、故事引入导出课题 以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问学生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因为把石块放进去水面就上升了。这样就把本节课主要用到的数学思想渗透给学生,为后面的实验做铺垫,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接下来我让学生观察石块,引出不规则物体的概念,并板书:不规则物体。告诉学生生活中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物体,让学生举例,比如梨、土豆、西红柿„并揭示和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动手操作探索学习我提出第一个问题:如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索的兴趣,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第一个实验:用量筒和水试一试、测一测西红柿的体积。我让学生先在量筒里倒入一定的水,记下它的位置。再把西红柿放进去,看看水位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初步明白应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西红柿的体积=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而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西红柿完全沉入水里后的总体积-原来水的体积。这也是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基本方法“排水法”。在这一环节我特别强调,测量时要把西红柿完全浸入水中,才能应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求体积。

3、拓展延伸深化新知

这时,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强烈,于是我马上提出第二个问题:如果没有量杯,只有一个长方体的容器,又怎样测量出石块的体积呢?我把量筒换为长方体容器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第二个实验,进一步探索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生有了第一个实验的基础,探索出方法应该问题不大。这时我让学生观察:上升的那部分水是什么形状?学生很容易的看出来是长方体。那长方体的体积怎么计算呢?学生很快地说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我再问:那石块的体积呢?这时学生茅塞顿开,会很容易的探索出石块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X上升的那部分水的高,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4、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在练习中,我主要安排了两个层次的练习,这两题是对今天学习内容的很好的应用,能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练习一是针对第一个实验设计的,练习二是针对第二个实验设计的。学生有了实验的基础,就能很快地计算出西红柿和珊瑚石的体积。

5、全课小结 我故意提出:“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排水法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那我们现在用排水法来测量一块不规则的海绵的体积,行不行?”学生很快就会想到不行,让学生明白我们处理问题时应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

最后课外拓展,请学生应用今天的知识去讨论:“如果我们面对的不规则物体是一粒小小的黄豆,或是一个不会沉入水里的乒乓球,又如何测量它们的体积呢?”这无疑又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使学生很有兴趣在课后展开讨论,同时也把这节课向课外延伸,向实际生活延伸,达到一个升华。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直观到抽象,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全过程,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我的课说完了,谢谢大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反思

旬阳坝小学喻茜

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发现、验证并运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目的在于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想法都应当通过亲身的实践去验证才能够得到结论再加以应用,这是一种很严密的思维过程,也是现在孩子缺少的一种思想。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要依托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知识,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等量替换的数学思想,探究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实践能力和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节课中,有很多环节的处理都不是很到位,主要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1、保证数学思考的时间,提高数学思考的有效性 在学生完成实验结果汇报后,思考:“为什么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学生一时表述不清,老师由于心急就赶紧插嘴,引导学生思考、表述。其实,只要给点时间让他们思考,他们就能意识到:水面上升的原因是投入了西红柿,水增加的体积就是西红柿的体积。还有一些学生,先是疑惑,停顿几秒后,就都豁然开朗了。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因此学生在思考时,教师要做到耐心等待,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真正经历了整个思考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保证了学生思考的实际效果。

2、注重思维方法的引导,从“授人以鱼” 到“授人以渔”

在教学时,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必须要转化成规则物体的体积,水可以充当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中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在水中体现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生思考后交流:将不规则物体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长方体容器里,上涨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将不规则物体放入盛满水的长方体容器里,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对于溢出的水,学生也想出了很好的处理方法。在此,我就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后,在交流中造成冲突,又在观察、讨论、思考中相互接纳,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尽显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了课堂教学中的多种交互作用,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由于教师教学水平欠缺,在教学过程还出现了很多失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对于教材的解读与挖掘,我还要多多学习和研究。教师为了顺利结束课程,以缩短或牺牲学生的学习及讨论过程为代价是极其愚蠢的举动。若让学生完成他学习、讨论过程的展示,师生们将会获得怎样的收获都是不一定的。由此我也深该地认识到,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增强自信,才能驾驭课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下载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5篇)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会积极一些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反思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反思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反思1 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发现、验证并运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并在理解......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丁家中心校 李红梅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利用圆柱的体积来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 ,是学生在掌握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

    体积教学设计

    1、字典是我们学习的工具书,必须要常备身边的,小明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每天都要带一本字典,现在有两本内容同样的字典,他要选择其中的哪一本经常带在书包里比较方便呢?为什么?(小本......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一、教学内容: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的计算方法。2.能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

    不规则物体体积教后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不规则物体体积》教学反思 巴南区木洞镇中心小学校 杨波 2016年4月7日,我代表学校参加了在大江小学举办的巴南区“扬帆起航”共同体学校数学“解......

    《圆锥体积》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猜测、操作、验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

    圆锥体积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