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照片:童年的记忆
老照片:童年的记忆
通常,提起民国社会,大陆的一般民众耳熟能详的是红军的伟大长征,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是国统区的腐败以及埋葬蒋家王朝的战争。而对于民国社会的各项事业、战争以外各阶层民众的庸常生活,则所知甚少,与此相关的照片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
图1 1935年,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即景。(选自《老照片》第6辑,秦风提供)
这幅照片,是台湾的老照片收藏与研究者秦风先生提供的。毋庸讳言,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1949年以后大陆这边官方对民国社会的记述是有所选择的。秦风先生以其独有的地缘优势,为《老照片》提供了大量的民国影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弥补了大陆民众对民国社会的认识,尤其是通过许多记录民众日常生活的老照片,向人们呈现了民国社会作为近代中国文明阶段性进程的另一面。
这张照片定格的虽只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瞬间,但所折射的时代意涵也是显而易见的。北伐结束,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到了1935年,社会尚称安定,各项建设逐次展开,如果没有两年后日本人的大举入侵,和平发展的局面得以延续,中国的社会进程完全会是另外一种样子。而这张记录民国首都民众寻常生活的照片以及画面本身所透露出的安宁与祥和,正是那个时代的某种写照。与通常印象里的“万恶旧社会”,至少是大相径庭。
图2 1936年,摄于江苏镇江民众教育馆宣传橱窗前。(选自《老照片》第12辑,吴寅伯摄影
还有这张摄于1936年的江苏镇江民众教育馆的宣传橱窗前的一幕(图2),一位身着碎花旗袍的年轻女子,带着两个女孩,在镇江民众教育馆的宣传橱窗前驻足观望,一边在向孩子讲解着什么。而写在橱窗玻璃上那条宣传口号“养护儿童是父母与教师的责任”,则表达了社会对于儿童教养的共同认知。照片的提供者黄咏梅在随文中回忆道:
那是1936年秋,七岁的我是二年级小学生。父亲在我四岁时因急病死于执教的外地,母亲守着我和妹妹们在镇江东门老家深宅里相依为命。我六岁入民众教育馆办的小学,校舍设在孔庙里,离我老家不出一百米。年轻新潮的王校长是出国留学生的留守夫人,她在讲台上给我们示范刷牙,给我们讲述日本军国主义者向日本小学生灌输侵华思想的故事。还有好几位关爱我如同父母的老师,孜孜不倦地传授知识。孔庙正殿陈列着“头悬梁”、“锥刺股”、“孟母三迁”等故事的小泥人塑像,还有卫生常识方面的模型、图片,教师设在正殿后西院落的平房里。更使我感兴趣的是,遇到周末,民众教育馆为附近居民放映电影,我们小学生是必去的观众。那年代,能看到卓别林夸张的滑稽表演,虽然无声,也是莫大的享受。大舅父一人在外地工作,那年回镇江探家时,星期天和大舅母唐思萱带着表妹吴碧霞来看望我们,我高兴地陪他们去我心爱的学校参观。走近橱窗前,那张宣传画吸引了我和表妹。我们驻足细看,大舅母边看边给我们讲解,我入神聆听,表妹目不转睛地看着画上的小朋友。大舅父见此情此景,即兴抓拍下来,当时我们一点不知道。
作者结合这张照片的回忆,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一位幼年丧父、与母亲和妹妹们相依为命的女孩,并没有因生活困顿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民众教育馆及其创办的小学奉行的是“中西合璧”的施教方针,既承继传统伦理文化,又传播现代卫生科学常识,还放映西方电影……从上面的叙述里,足以看出民众教育馆所承载的一般社会功能,和为普及教育、传播文明所做的种种努力。尤其可贵的,这不是一张为了宣传而刻意摆拍的照片,而是一位民间摄影爱好者对身边生活的不经意的记录,其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上面两幅照片,一张拍自当时的首都,一张拍自当时的江苏省会,或为首善之区,或为经济文化发达之域。而其他地方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这里有一张1937年1月在山西文水县拍摄的照片(图3),是文水县里村一所女子初级小学的师生合影。
图3 1937年1月,山西文水县里村女子初级小学的师生合影。(选自《老照片》第15辑,高建中提供)
文水县是毛泽东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的家乡,1947年十七岁的刘胡兰被国民党军以铡刀残忍地杀害,成为中国革命史上家喻户晓的著名烈士。而这张照片中所透露的宁静与祥和,与十年后刘胡兰殉难时腥风血雨的社会氛围,却迥然有别。端坐中间的那位女子应是这所小学的校长,从穿着、气质上看,当是一位受过现代教育的女子,神情中透着自信与干练。照片上的女学生也都穿戴整齐,相貌端正,让人感觉很舒服。还有,背景中雕梁画栋的校舍也着实让人羡慕,可见那时的人们已经实践了后人虽信誓旦旦却行有未逮的承诺——“把最好的房子让给学校用”,如果我们对这一承诺不是“行有未逮”的话,可能也就不会发生汶川地震期间校舍大面积倒塌那样的悲剧了。这张照片里,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端坐在中间的那位年轻女子。大家知道,中国既有论资排辈的传统,更不乏男尊女卑的陋习,而那位女子,年纪轻轻,列坐于几个大老爷们之中,却未遑多让。大概是受了法国年鉴派的影响,胡适先生曾经慨叹过:“《史记》里偶然记着一句‘奴婢与牛马同阑’,或者一句女子‘蹑利屐’,这种事实在我们眼里比楚、汉战争重要的多了。”在他看来,“朝代的兴亡,君主的废立,经年的战事,这些‘大事’在我们眼里”反而“渐渐变成‘小事’了”。从这张寻常的乡村小学的师生合影里,则不难看出民国年间妇女解放的种种端倪和时代前行的迥然步伐。在许多时候,时代的变迁与进步,并不体现在轰轰烈烈的运动里,往往是一些琐屑的生活细节,更能反映社会的深刻变化。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那些轰轰烈烈的“运动”不过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并且换来的不仅不是社会的进步,反而可能是空前的倒退。1949年以后,民国的一切都成了“前朝旧事”。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对民国年代的日常生活细节的误读也在所难免,对同样一张照片,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观感。
图4 1940年代,天津东亚公司公教信友协进会的唱诗班在排练。(选自《老照片》第16辑)
这张拍摄于1940年代的照片(图4),是天津东亚公司公教信友协进会的唱诗班在排练的情形。在用苇席临时搭成的草台上,唱诗班的信众们个个阔袖重袍,手捧展开的乐谱,伴随着台下钢琴的伴奏,唱得专注而投入。整个画面于黑白相间中,弥漫着几分肃穆与庄严。
照片系笔者从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淘得,夹在一本1940年代印制的东亚公司的企业宣传册里。宣传册用道林纸印制,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东亚公司的产品和经营管理的情况。天津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民国年间的著名企业家宋棐卿于1930年代所创办,其生产的“抵羊牌”毛线的总销量,一度占据了国内市场87%的份额,并向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出口。宋棐卿的企业经营理念,也不乏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施行了许多保障和增进职工利益的做法,向职工发放年终奖金、生活津贴、伤病津贴、婚丧补贴和子弟奖学金等,还设立了职工宿舍、夜校、国剧社、合唱团、医院……在1943年更以“赠股”的办法,将公司股份配发到每位职工,使企业员工都成为公司的股东。因宋本人出身于笃信基督教的家庭,还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公教信友协进会,将宗教教义融入企业管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这张照片记录的,便是信友协进会唱诗班的一次排练。
宋棐卿的上述举措,说到底无非是为了化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人际矛盾,以增加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从而获得最大化的效益。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宋棐卿堪为企业经营者的楷模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臣了,当个“政协委员”、“人民代表”什么的,应在情理中吧。
图5 1948年,竖立在长春街头的新片上映广告画。(选自《老照片》第32辑)
然而,就是这样一些颇具超前性的现代企业管理举措,在后来的岁月里却一度成了宋棐卿“调和阶级矛盾”、“统治工人阶级”的罪行。这张照片则在1960年代的“阶级教育展览会上”,被当做“用宗教麻痹工人阶级”(当年用作“展览”时,写在照片背面的文字如是说)的罪证,被公开展示。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民国几十年,除了抗战前有过几年的相对和平时期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动荡与战乱之中,这无疑给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但战乱与动荡并不就是民众生活的全部,即使身处战乱中,老百姓的日子照常得过。战争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百姓的生活,却无法使它中断。这两幅照片(图
5、图6)均拍摄于1948年的长春,图5是竖立在长春街头的大幅新片上映广告画,图6是在长春一间酒吧登台表演的鼓手。
图6 1948年,长春市一位登台表演的鼓手。(选自《老照片》第27辑)
此时国共内战方酣,长春已处在解放军几十万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不仅十几万国民党守军与外界的联系逐渐中断,一般百姓的出入,也受到严格的限制,一场空前的饥馑正一步步逼向这座城市。生活在长春城里的人们,已不止一次地听到远处传来的隆隆炮声,但这并不妨碍最新的美国大片一部接一部地上映,架子鼓手一旦登台演出,还是那么西装革履,头发依旧梳理得丝毫不乱,专注地沉浸在自己敲出的鼓点里……从照片上看,架子鼓手的家什似乎过于简陋了,只有一面大鼓、一面小鼓,外加一个立镲,然而相对于远处隐隐传来的炮声,这里发出的却是属于市井的、民间的音符,传递着平民大众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期盼。YYQ。
第二篇:童年的记忆历史的老照片
童年的记忆历史的老照片
——读《呼兰河传》、《城南旧事》
这段时间读了两位女作家的书,萧红的《呼兰河传》,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翻开这两本书,犹如打开了两摞厚厚的老照片。这两摞照片年代接近,都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左右,地点不同,一个在东北,一个在北京,应该都算是中国北方了。两本书的视角都是两个小姑娘,不同的是两摞照片里的人物、故事和生活。在萧红的笔下,最先进入视线的,是她的呼兰河小城。小城的风土人情,染缸房、小胡同、诊所„„卖麻花的,卖豆腐的„„小城里“精神上”“不少的盛举”也历历在目: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在这些热闹的后面,萧红用一种悲凉的语气写她自己的家——“我的家是荒凉的。”——虽然在那里有很多的租户。
全本书最大的亮色在写“爷爷”的章节,和他们家的园子。其中《祖父的园子》即是被选入五年级教材中的一篇。在这串“凄婉的歌谣”中,写给爷爷的“歌谣”尤为响亮,欢快!“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爷爷是长辈也是玩伴,还是我的知音,他侍弄园子,任“我”逗乐,还教“我”学诗,以至于在书的“尾声”中写道:“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而至于她身边所见的人物,团圆媳妇的被虐、冯歪嘴子的凄凉生活、有二伯的古怪落拓„„
而在林海音的笔下,对周围风土人情的描述只是从文章的只言片句中体现。以物换物的交易、常有骆驼群走过的街道,吃食驴打滚儿„„
英子的家相比而言,则是热闹的,富足的,但孩子的心理是共通的,她们用自己的稚嫩的双眼看着世界。
除了家,常有的去处就是一个惠安馆。疯子秀贞和朋友妞儿是她的牵挂。相比而言,《城南旧事》多了更多温情,英子与妞儿的友谊、秀贞对自己女儿的爱怜是那样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虽然她们的结局是那样地悲惨。
手足之爱在故事中则表现在为了支持兄弟上学而成为小偷的哥哥身上,天真的我还曾和他相约“我们看海去”。追求自由的“兰姨娘”,为了生计而痛失两个孩子的“宋妈”„„他们也是生活着,挣扎着。
如同萧红在尾声中的感伤一样,林海音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中,写出英子对爸爸的“爱”,写出一个爱养花的父亲,一个因为女儿怕上学而用藤鞭子抽打女儿上学的父亲,“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成长总是在付出沉痛的代价之后到来。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为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萧红1940”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林海音1960”
两本书中所写身边人物的种种悲剧固然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可在两个作者的笔下,却都没有让人感受到什么大喜大悲。我想这一是因为经历时间的沉淀,一是因为幼年的经历总像那朦胧的诗,朦胧的画,没有残酷,只有温情。
让我们守护好自己的“童年”,也守护好学生们的童年。
2011 5
第三篇:《老照片》定格历史 收藏记忆
《老照片》定格历史 收藏记忆
“十余年来,不断出版的《老照片》以朴素而温情的独特方式定格历史,使我们得以在过去朦胧的霞光中,重新认识和反思切身的社会生活。” “共和国60年60本书”入选评语曾这样评价《老照片》。
1996年底,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丛书一经面世,即以别开生面的图书样式、回望历史的新颖视角,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曾经创下每辑发行30余万册的销售业绩,引发了风靡全国的“老照片文化热”。《老照片》的成功出版,开启了中国出版业的“读图时代”,是一套改变了中国人阅读的书籍并相继被业内权威媒体评选为:新中国出版业五十件大事、1978年~1998年二十年难忘的书、改革开放30年原创畅销书、改革开放3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共和国60年60本书。
著名艺术家、作家陈丹青曾说,《老照片》“已成为全体国民的私人照相簿,人人都会在其中找到既属于亲属、又属于国家的记忆。这是一份持续遗失而遭贬值的记忆,《老照片》使之不断扩展、传递,默默增值,有如找回了家族的遗物。它因此超越了摄影,如它征集的文字,超越文章,是人在目睹照片之际的喃喃自语,是当一切皆尽消陨,濒于失忆,于是有迟到的告白。”
《几人相忆在江楼》
作者:陈星 朱晓江 编著
推荐理由:喜欢丰子恺的漫画只是蜻蜓点水,你最好能读懂他的漫画。本书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或画外的一些小故事,对今天的读者理解丰子恺和他的漫画会有一点辅助作用。
第四篇:童年记忆
童年记忆
童年就像熟透的樱桃,经不起咀嚼,只要轻轻一咬,那甜甜的 腻腻的蜜汁便会从你的嘴角流下,让你完全陶醉。童年的我总是那 么好奇而又善于联想,以致留下许多幼稚而又有趣的事来。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农村度过的,在外婆家我留下了许 许多多的美好回忆……
“还曾记得那是个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的夜晚,那晚风轻 轻的吹拂着我的衣裳,不久天上的眼睛通过那深蓝的天空慢慢的现 身了,当我沉浸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时,外婆和妹妹悄悄地来到了我 的跟前,忽然外婆说:„你们唱歌吧!‟那时我和妹妹都还小,会 唱什么歌啊!就是乱唱一通!外婆好似看出来了,但还是要我们唱 了,她用嘶哑的喉咙帮我们起了个调,虽说喉咙嘶哑,但是还蛮好 听的,没办法,不想让外婆失望,只好咿咿呀呀的唱起来,外婆听 了好一会儿,打断了这歌声,她说,她教我们来唱,外婆先是看了 看那湛蓝天空,星星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动人,犹如一只只眼睛 在向我们眨眼,她说,她唱一句,要我们就跟唱一句,只听一闪一 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边放光明……我和妹妹也学外 婆那样的口音,可好玩了,咱三在这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的夜 晚开心的笑着……”
小星星这首歌现在是家喻户晓的一首歌谣了,也许在同学们看 来这是一首再平常不过的歌了,但是它在我的眼里却显得无比珍贵,因为这是我会唱的第一首歌,它包含着外婆对我们的希望,包含 着外婆对我们的期待,从外婆那学来这首歌没多久,爸爸妈妈就把 我带走了,长大后很少去乡下看望她老人家,不知她的身体如何,每每打电话,也只是短短的几分钟……现在偶然回想起这件事来,我还有些忍俊不禁,那幼稚、天真的笑脸仿佛还在我的眼前,依然 是那么清晰,那么难忘……
第五篇:童年记忆
打陀螺、滚铁环,俺们父母儿时的那个年代也是玩这个
自制弹弓,触手级会自制小木枪,据说俺爸小时候会做
到了俺们童年的时候有能打塑料子弹的塑料枪
打弹子,弹珠很便宜,以前还收集过,当然俺是小丫头不打弹子
拍画片,貌似现在的娃儿还在玩
跳房子
丢沙包
跳皮筋
粘知了
蝈蝈笼
在农村待过的孩纸童年,虫子是随处可得的玩具
俺虽然没有粘过知了逮过蝈蝈,不过经常能玩到奶奶捉到的天牛 上学的时候学校门口有卖一种透明橡胶绳制的玩具,一头是套着手指的环,一头是一个小手形状,黏黏的香香的,还升缩自如,一扔能弹好远,俺不知道这玩意能不能粘知了,貌似很多小男孩喜欢拿它粘玻璃玩,弄的玻璃好脏……
貌似后来有一阵很风靡玩具四驱赛车,还有一阵子风靡悠悠球等等,不过这些都是俺的童年接近尾声的时候的事儿了……
无花果,放学一定要买一袋的小零食 最爱喝健力宝,不过据说现在味道不如以前了
炸炒米,最爱吃这个了,还研究出各种吃法,俺就喜欢泡糖水吃,孩纸们就爱围着这种摊子,然后到出锅时一起捂住耳朵,俺那时经常被那个炸声吓到,一出锅的时候就捂着耳朵往家里跑
糖稀、小面人这种小摊儿现在很少见了,这可是民间艺术啊,貌似那糖稀吃法很多,有两根小棍搅着,放空心小管上还能吹个泡
棉花糖
夏天最爱冰棍哦~有些很慈祥的老爷爷老奶奶推着小车走卖,小木箱子里用棉花保温,当时觉着好神奇……
还记得有种冰棍的棍子是塑料小剑,俺那时还收集过
花脸和冰棍现在还有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