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宏村随笔作文
宏村在安徽省黄山市,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这个周末,我游览了宏村,体会到了她真正的美丽。
路上,遍地开着金黄色的野菊花,异常美丽。到了宏村,它古色古乡,青灰的瓦、白而泛黄的墙,到处弥漫着一股古老的气息。听导游说,宏村像一头正在熟睡中的牛,而刚进去最醒目的湖泊就是牛的“肚子”----南湖。再往前走,穿过"肚子"上的小桥,就到了村民居住的区域。房子中间的水渠就是牛的“肠子”。“牛肠子”在当地还有一句俗语:“顺水进村,逆水出村。”跟着导游走,就来到了学堂,那学堂是供以前的宏村小学生上学的,对姓“汪”的小学生免费教学。再往里走,我们游览了一些地主,族长,村长的屋子。
地主屋子最大,好似一个让人走不完的迷宫。地主家有一个巨大的露天平台,原来,在当地村民眼中,下雨等于下金子,下雪等于下银子,这个露天平台一定是“聚宝”用的。再往里走,可以看见一幅幅木雕雕刻在横槛上,雕刻着人物、马匹,个个雕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一样。一些木雕上涂着“金粉”,似乎在炫耀自己的财富呢!
族长家里的木窗上,雕刻着许多倒挂着的蝙蝠,就是“福到”的意思,而每扇窗上雕着五只倒挂的蝙蝠就是“五福临门”的意思。族长家旁边就是牛的“胃”----宏村中心的湖,族长是唯一能住在宏村中心的一户人家,说明族长在宏村的地位是十分高的。
宏村还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形似圆月的湖中桥、高大的银杏树、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
我回头望了一眼宏村,湖中桥的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见,让人想起了夜晚的明月。宏村啊!你的美丽让人久久不能忘记!
第二篇:游宏村心得
游宏村心得
今年暑假短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没出过浙江的我对此感到非常新鲜。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安徽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来到安徽的三日里,我们尽情的享受着自然和前人给我们带来的这种艺术的气息。感受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其中,最后一日的宏村一游最是让我感慨。
宏村带给我们另一种不同于城市喧嚣的感觉,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感叹皖南的灵动和秀丽,这样清澈的水在城市实不多见。宏村民居令人特别印象深刻,她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物,是徽州古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无论以形式、特征、特点、意识都离不开这个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先说他的自然环境:徽州地处安徽南端,北有黄山,南有天目,新安江青弋江的源头都在境内,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再说她的社会环境,远在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就影响到了新安,南宋时期这里已融入中原文化为盛期。特别是南宋期间由于帝都南迁临安,这样的社会背景造就了民居的文化内涵。她在建筑学家的眼中是件无暇的建筑珍品,在历史学家的眼中是无法估值的文物瑰宝,在美术学家眼中是一幅诗魂画境的艺术杰作。民居与青山绿水辉映一体,古树从中粉墙黛瓦淡雅清新,一眼望去仍是幅静态雅致的图画。统一中的变化,厚实稳重的高墙和瓦檐,神秘莫测的卷门和漏窗,都给观者一种感官上的强烈刺激。宏村民居深宅高墙,屋内采光仅靠一方天井,厅堂半明半昏,而房间即使暗黑,从黑房到厅堂是一个从压抑到舒畅的过程。
在一旁导游解说下,我了解到宏村不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同时地处新安江源头,群山环抱,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在宏村方圆不到十公里之内已开发旅游景区——木坑竹海、塔川秋色和正待开发的奇墅湖水上乐园、协里风光、羊栈岭古道、新安江源头生态游等众多山水田园风光,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我们参观了整个宏村。听说全村是仿照水牛形布局的。村中有月沼称之为牛肚,流动于村中的小溪则有牛肠。宏村的入口有一湖叫南湖,南湖中桥。进入村中,到处有溪流,溪流第一是为消防,第二是为方便 洗东西,流水人家,倒也不错。宏村最引人注目的当是村中间的月沼。月沼半月形,两边古建筑的白墙黑瓦印在潭中,四下村民写菜,美术院校的同学写生。这个情景小时候在多个杂志看到过,几乎是安徽的代表作之一。宏村另外一个地方比较特别的是承志堂。其实就是一个地主的家,里面 建筑非凡,墙上金字皆黄金化粉而作,让我们感叹一番,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的,完全不在意似火的骄阳。
我认为社会实践教学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重大的。学校安排这次考察是为了锻炼我们:
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三、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速写的掌握能力;
四、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总而言之,正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我们从生活中表现出艺术,才是真正平凡中的不平凡美。我非常喜欢这次宏村之旅,使我受益匪浅。课后的写生使我对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几像老师说的那样,即使是不画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地乱画,因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为了作业而做的。虽然考察结束了,我们回到了学校,但不一样的是我们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也有所提高,对没一件事情都有了新的认识。
第三篇:游宏村心得
游宏村心得 今年暑假短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没出过浙江的我对此感到非常新鲜。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安徽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来到安徽的三日里,我们尽情的享受着自然和前人给我们带来的这种艺术的气息。感受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其中,最后一日的宏村一游最是让我感慨。
宏村带给我们另一种不同于城市喧嚣的感觉,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感叹皖南的灵动和秀丽,这样清澈的水在城市实不多见。
宏村民居令人特别印象深刻,她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物,是徽州古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无论以形式、特征、特点、意识都离不开这个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先说他的自然环境:徽州地处安徽南端,北有黄山,南有天目,新安江青弋江的源头都在境内,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再说她的社会环境,远在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就影响到了新安,南宋时期这里已融入中原文化为盛期。特别是南宋期间由于帝都南迁临安,这样的社会背景造就了民居的文化内涵。她在建筑学家的眼中是件无暇的建筑珍品,在历史学家的眼中是无法估值的文物瑰宝,在美术学家眼中是一幅诗魂画境的艺术杰作。民居与青山绿水辉映一体,古树从中粉墙黛瓦淡雅清新,一眼望去仍是幅静态雅致的图画。统一中的变化,厚实稳重的高墙和瓦檐,神秘莫测的卷门和漏窗,都给观者一种感官上的强烈刺激。宏村民居深宅高墙,屋内采光仅靠一方天井,厅堂半明半昏,而房间即使暗黑,从黑房到厅堂是一个从压抑到舒畅的过程。
在一旁导游解说下,我了解到宏村不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同时地处新安江源头,群山环抱,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在宏村方圆不到十公里之内已开发旅游景区——木坑竹海、塔川秋色和正待开发的奇墅湖水上乐园、协里风光、羊栈岭古道、新安江源头生态游等众多山水田园风光,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我们参观了整个宏村。听说全村是仿照水牛形布局的。村中有月沼称之为牛肚,流动于村中的小溪则有牛肠。宏村的入口有一湖叫南湖,南湖中桥。进入村中,到处有溪流,溪流第一是为消防,第二是为方便 洗东西,流水人家,倒也不错。宏村最引人注目的当是村中间的月沼。月沼半月形,两边古建筑的白墙黑瓦印在潭中,四下村民写菜,美术院校的同学写生。这个情景小时候在多个杂志看到过,几乎是安徽的代表作之一。宏村另外一个地方比较特别的是承志堂。其实就是一个地主的家,里面 建筑非凡,墙上金字皆黄金化粉而作,让我们感叹一番,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的,完全不在意似火的骄阳。
我认为社会实践教学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重大的。学校安排这次考察是为了锻炼我们:
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三、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速写的掌握能力;
四、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总而言之,正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我们从生活中表现出艺术,才是真正平凡中的不平凡美。我非常喜欢这次宏村之旅,使我受益匪浅。课后的写生使我对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几像老师说的那样,即使是不画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地乱画,因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为了作业而做的。虽然考察结束了,我们回到了学校,但不一样的是我们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也有所提高,对没一件事情都有了新的认识。篇二:安徽宏村西递旅游心得
安徽宏村西递旅游心得
我是从学校出发,前往安徽宏村的旅行,终于在10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到了安徽宏村,我们在导游的组织下一起去观光了宏村,南湖。
首先导游向我们介绍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 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 丽。之后我们从小桥上进入宏村,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宏村自古口碑称为“牛形村”。全村以耸峙高昂的雷岗山如“牛头”,苍郁青翠的古树如“牛角”,村里高低错落的房舍为“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为“牛肠”,当时村边有四座木桥为“牛腿”。四环青山黛峰。稻田相连,整个村落就像一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
来到村北头,沿着水圳往回走,只见那九曲十湾的水圳如同一条轻柔的银带在村中“缓缓飘动”。沿路处处可见一池碧水中楼台涟漪,形成了家通水渠,户有水池,巷穿水圳,村有月沼的水上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村中 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导游带我们穿梭于宏村狭窄的石板小道,参观月沼,承志堂等地,不得不说宏村给人一种宁静淡雅的气质,在这里能让一颗嘈杂的心变得宁静。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床一起吃饭之后乘车去了西递,到那之后发现小巷子里面都是画画的学生,成了另一条美丽的风景线。我们在西递呆了一天,拍照,画画,22号又去了南屏。我感觉宏村和西递很像,不知以前宏村和西递谁当年更加兴旺,都有雕梁刻窗、莲门斗拱,洋溢着徽商的富贵,只是西递更加厚重,宏村更加写意,首尾衔湖,水系纵横,随时随地,都有轻盈淡然的感觉。总觉得西递的大路小巷更有规则,易于亲近,而且西递的水道稀疏,不象南屏关路水道纵横,整个村落流于安闲,角角落落都有写生的学生,手里的画笔飞
速摆动,却丝毫影响不了环境的宁静,整个村庄都似这般,动静之宜,别有一番风味。西递的建筑大多大同小异,高门窄户,内部架空,梁檐具深,不论何时走进都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虽然有四方的天井用于采光,但是阴影下常常静坐着一个老人,面无波澜地看着过往的游人,惶惶忽忽就生出隔世的感觉。
西递的祠堂多,楹联便多,这里的对联脱离了附庸作雅的范畴,多为祖上经验之谈,为人之道,为商之道,为官之道,班驳的红漆见证着当年胡家的辉煌。无论为商为官,先重家教,守道方能立世。西递楹联是一件取有趣的见闻。据考证楹联是对联的雅称,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特别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极力提倡下,发展迅速。到清代相当普及。并成了一种时尚和身份的标志。西递楹联我们看到古楹联一般挂在厅堂左右和厅堂两侧对应的园柱上,全部是优质木料刻制。楹联内容大都是以理学思想为主导,有表明对生活态度的,例如“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对人生的理念,有写景、言志、抒情的雅趣。例如:“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也有对治家、处世、诚实的告白,例如:“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又例如:“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等等都是灵活、鲜明、雅俗共赏。这些楹联吸引了许多游客,字体秀丽,风格迥异,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们启迪,精美的书法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
说到南屏,我们看到了很多祠堂之类的,有一个说是当年拍《菊豆》的地方,墙上有很多《菊豆》的相片,还有从前染布织布的工具,让我觉得很有趣。其实感觉南屏比宏村要小一些,不过自然风光倒是不错,自由走动的时候逛到了一片树林,郁郁葱葱一片绿色在阳光下甚是好看。
在之后的几天我们依次去了关路,打鼓岭,木坑竹海。关于关路的连体民居,我觉得很有趣,这个不大的村落里书屋之多出人意表,印象最深的是临溪书屋,问渠书屋,还有那间著名的“吾爱吾庐”,我不知汪家是什么样的一个家族,然而既然重习儒,经商必然与人无缺,为长久之道。徽商几乎都受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是为儒商,所以在明清开辟了他们的江南盛世,而后那些盐商大族,多是徽商后代。路是一个过于安静,文化趋于淡薄的村落。说到打鼓岭,可以说这是我们玩的最开心也是最累的一天。山峦重叠、涧流飞泻、林木繁茂,生态绝佳。分布有大小六处飞瀑,四处深潭,瀑布最高的落差达30余米,低的也有10余米。瀑布从莽莽丛林和群峰间飞来,犹如一道道白练,在悬崖峭壁间飞珠溅玉,蒸云腾雾,美不胜收;在山崖间三番冲折,泻入深潭。好似少女粉颊上的一缕刘海,秀丽拘谨,又似壮士悬鼓抡槌,豪情万丈。打鼓岭与打鼓村之间,至今还保留成片的珍稀阔叶林,其中不乏桂皮、石楠、粗榧、南方铁杉、天竺、巨紫荆、兰果树等名贵树种。于是,阔叶林广了,不知名儿的飞禽走兽也多了;打鼓瀑宽了,打鼓潭深了,那叮叮咚咚的千锣万鼓,也敲得更明朗,更有信心了。
从踏入竹海景区的那刻,眼睛见到之处都是绿:深绿、翠绿、墨绿......恍如走在电影的场景中,淡漠了人世浮华。在这里我们爬的很累很累,石阶陡峭.笔直上去的.爬到一定高度.往下看,让人眩晕。漫山的竹林,郁郁葱葱,且前往游玩的游客不多,非常地安静,虽然没有太大的趣味性,但让人心旷神怡。在气候条件好的情况下,还可见到类似于黄山云海般的景致。卧虎藏龙中的周润发和章子怡在竹子上打斗的场面据说是来自这里.我想还是很喜欢竹海的宁静和安逸的。从来这里我就发现这里的人都起得很早,老人喜欢在自家门前安静的坐着,劳动的人挑着担子往田地里走,田地里的农民在劳作,还有水牛,马拉着车,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简单又劳累的生活,但没有半句怨言。这里就像世外桃源,他们不像城里的人拥有过多的欲望,他们不像城里的人喜欢抱怨,相反,虽然生活条件很朴素,但我也能看到从他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有一天下午,我和同学遇到一个老人,他毫无保留地给我们讲了宏村的历史,偶的时候,他说得很激动,就像他也生活在那个年代。看到这些人,我反思我们自己,现在我们的生活反方式,是我们自己喜欢的吗?我们的生活条件比他们好,但平时除了学习就是上网,作业多了还整天抱怨,事情总是一拖再拖,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少停下脚步好好的感受生活。
在宏村这几天,我们闲暇时就去购物游玩之类的,无时无地不感受到“三雕”艺术的魅力。在这些独具特色的古民居上,砖雕、木雕、石雕随处可见,把融砖、木、石雕为一体,与木柱梁结构进行巧妙的综合运用。形成了一种技艺独特、气韵生动自成一体的建筑雕刻艺术风格。其造型和图雕表现出徽商大贾骄奢浪漫的心态和儒雅恬淡的情趣,又通过栩栩如生和山川风物,历史故事的雕饰,寄寓着主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希翼。“三雕艺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我很喜欢宏村这里古旧的带有历史痕迹的建筑,在儿时住过中式厅堂,住起来固然没有今天的单元小区舒适、方便,但每次看到老屋,却总是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因为从中我不仅看到了前辈们的身影,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历史绵延的过程。对我来说,宏村就是一个适于怀旧的地方,过去时代的那种精致、细腻的闲雅生活,消融在这些粉墙青瓦与亭阁水榭之间,虽然已不是那么真切,却仍然散发着一股朦胧、唯美的诱人气息,荡人心扉,让人迷醉。篇三:自己总结的安徽宏村写生感悟
写生感悟
前两周我们去了安徽宏村写生。下车整顿一下后导游带领着我们进村游览以前宏村的先人们
按照牛的形象布局整个村落,在建筑领域里符合 “仿生学在以后的几百年里也为宏村的后人们带来了兴旺,牛形村落是当时历史的文化遗产,恰似山水长卷,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桥面都是由大块的石板铺设的,看起来很厚重,据说哦是三四百年前留下的,说是那里有个官为了感谢皇恩而建造的,那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有三四百年之久,房屋的特色是:外观都建有“码头墙”。房屋里面都是用木头建造的,门窗的雕刻很精致很细腻,看了无人不赞叹前人的高超的雕刻技术
不知不觉中,我们踏着青石小路,嬉笑着来到了南湖书院。这岑经是这个村庄的小孩读书的
地方。在它的对面有一个湖 叫南湖 湖边景色很美,湖中有一桥叫作画桥,所以大多数同学,也都喜欢在此作画。确实,在宏村里画建筑,在适合不过了,高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巷子,一些因为潮湿而发霉变黄的墙,都在不经意间为画面增添了许多色彩,还有少许的尚未发芽的树木,再加上一些十分具有地方特色的场景,面对这些,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的体会 感受,也许会发现这种感觉还不错。
为了提高我们对艺术的审美,色彩的认识和对徽派建筑的了解,我们又到了屏山、让我们更了解了安徽这座古城的文化。
当然来这主要还是画画 不是陆游 一天的时间熟悉环境,接下来就应该步入正轨了,我们开始写生了。第二天,我们开始了来这里的目的,各自带上速写本、钢笔,出去写生了,这里景点十分丰富,让我们无从下笔,到底先画哪处,我们还是先观察了几处后,才在小巷中开始动笔了,这里的房屋外墙都是白色的,瓦是黑色的,一律都是黑白配,但这就是这里的风格,这里的特色,不张扬,不妖艳,有一种古朴的纯美。
刚开始的时候吧 画的当场觉得还行,但是回到我们宿舍以后再看的时候,咋看咋觉得难看。所以呢,一有时间就会自己一个人呢就在村庄里转,可能是准备静一静急躁的心吧。然后又经过大约几天的画画吧,自己觉得有点进步,也知道自己那不行了,所以呢就开始多画,也多看别人画。到了最后几天吧,感觉好多了,但还是呢失手有点多。
现在想想,其实自己在南湖边上画的最多了,这里呢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同行也多,同学在此写生纷纷从自己最广阔的情怀来展现这里的建筑的特别和风景的美,在绘画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也同时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在村里还可以与其他院校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有时我画够了,就偷偷跑到别人后面看别人作画,不偷偷的话别人就不好意思画了,其实倒不是怕打扰别人,更多的是怕破坏了别人的画画思维。有那么一次,我的感触很深,很深我看一个同学作画,我从头看到了尾,她就问我干嘛看了那么藏时间。其实更多的不是看 而是感受,感受一下别人对那种场景的感受吧,我记得她当时用的是一个叫小楷的笔,在她的驾驭下整个画面的效果非常好,这深深的触动了我。我问了一下她是学什么专业的,她说艺术设计,我有看看她的书写本,里面真的画了很多,而且各种形式都有,有黑纸白笔的,上颜色的,还有各种的构图。人家也是艺术设计,我也是艺术设计,可看看自己画的画,觉得很幼稚啊!我本来就觉得自己渺小,现在觉得更渺小了,哎,很受教育啊。回宿舍后我出去买了黑卡纸,白笔,红笔,接着下午又买了软笔,炭笔。我买这些笔,也不是应为买笔画而买笔的,其实我现在心里也有一定的积累了。在花书写的时候我老感觉到钢笔书写这几个字旁边挤满了平面构成,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老是有种想用平面构成来表现眼下这片建筑的感觉。我觉得这种感觉是好的,都是学艺术设计的吗!设计不就是要不断去创新,不断去挖掘人得思想吗?至少现在的我觉得是这样。
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写生的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是一大建筑派
别。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洲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都保持着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通过写生实习,我的速写都有较大的提高。构图决定了一幅画面给人的第一感觉,很重要,所以首先要有美的构图 我们写生的目的是:
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三、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速写色彩的掌握能力
写生使我对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再单纯地认为只是学校开设的一门填充学时的无关紧要的课程了。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几像老师说的那样,即使是不画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地乱画,因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为了作业而做的。所以说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中可以体会出人生的哲理
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让我们在艺术中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这一周多的时间吧,我也思考了很多,觉得出来写生远远不止画几张速写这这么简单,它让我认识了很多,也想透了很多篇四:安徽宏村采风心得
安徽宏村采风心得
我以为好玩的只有黄山,没想到在这里还坐落着这样美丽的村庄--安徽宏村,它背倚黄山余脉,云蒸霞蔚,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徽派建筑对我来说很是新奇,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风格的房屋,通过导游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了古代徽州的建筑特点,人文环境、徽派木雕,砖雕、石雕的特点,使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古徽州的特点。整个宏村被导游比喻为牛,一条条小溪就是牛肠,还有牛胃,牛肚,等等!由于看到那里美丽的风景,我都没好好听导游小姐介绍,一本张艺谋执导的著名的影片《卧虎藏龙》中一个剧情,章子怡的蜻蜓点水就是在此景点拍摄的。蜻蜓点水处,被导游小姐称为牛胃。那里的天的碧蓝碧蓝的,水是碧绿碧绿的。简直可于世外桃源媲美了,太美了。晴天去游玩有由于画境中的美景,要是阴雨天去的话,也有一番滋味。莲花叶上的一滴滴水珠,滴答滴答的落入湖中的时候,也是一副美丽的画卷.在景点中有许多有特色的小店,卖些饰品和纪念品,有的还是不错的.每到夜晚,在小街的两旁都会摆出许多的小摊位来。他们基本上卖的就是那些小饰品跟纪念品的。不过值得一提的就是,那里的烧烤了。简直就是物美价廉,既好吃又便宜.夜晚的宏村有个特色的娱乐工具,那就是打地鼠,我还没有见过打地鼠的机器摆在大街上的,地鼠机唱出的音乐衬托出宏村夜市的闹腾,而这里最多的人群是来自全国各地学艺术的大学生们.在安徽写生时,随处可以看见全国各地过来的学生和大量的游客,大家安静的画画,不受环境的影响,认真的描绘所看见的一切,同学们在一起写写画画,相互交流,学习气氛十分的融洽.除了宏村,我们还去了西递、南平、歙县等地的景点,参观了徽派的古建筑群.通过写生对徽派建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集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三叠式、较大的居民,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最多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离开宏村后,满脑子里还是有很多的“马头墙”。或许这就是收获吧!深深刻在脑子里的特色。
虽然只在宏村呆了短短的5天,却让我亲身感受了文化、地理、历史、人文方面的东西,同时也认识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大学生活,收获了不少课堂以外的事物。对同学今后的学习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同时我也收获了很多,这里的风景、建筑、人文地理,历史所感动。篇五:安徽宏村写生心得
安徽写生报告 4月5日,我们学院开始了皖南写生之旅。这是作大学里第一次那么远的集体活动。记得出发前的一个晚上,我跟宿舍的人都兴奋的睡不着,直到凌晨3,4点才睡去。第二天又早早的起来,坐上大巴之后,是一心装满的往后十几天里奔波劳累的心理准备,也说不好期不期待,但对于陌生的东西,我想总是会有一些陌生的情绪吧。好在一路上来淡淡的风景,在大巴上看到几个同学对着车窗拍照,心里也泛出一些热情来。怎么说外出写生也是件那么艺术的事是不是?虽然几小时的车程里自己也是大半在睡梦里度过,但偶然睁眼里的山色迷蒙,突然在未到之时对着 目的地有了一些憧憬,听说是黄山脚下,那么必然也是好水好山了吧。
到达的时候已经将近傍晚,拎起行李站在来来往往的同学之中,我第一眼看到的是平坦的桥下平静的河水,就这样对自己说,这个,便是我们要放在画里的景色么?忙忙碌碌的生活学习着,如今能够安静地看一方山水,心里也有点小得意吧。当然接下来的食宿安排虽然有点简陋,但想想毕竟不是堂而皇之的旅游,在乡村古旧的小民房里拿出几碟家常小菜招待远来的客人,有点小流浪的风情也是不错的。村庄里平静地充斥着生活的气味,明亮的夜市,露天的歌唱甚至于简陋的台球室,也算得上有些事做有些事看了。如果要说一个第一印象,那么这个村庄是安静又热闹的吧。
第二天是一个清晨,好久没起那么早的自己也有点不习惯自己的醒来了。集合后第一 次出去写生,我们参观了宏村景区,虽然就在一旁的景区里,但仿佛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早早地进去,导游带我们参观了这个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的村落。宏村旅游,形象地说,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旅游。“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为牛肚,引 泉为牛肠”,宏村的古人在 500 年前,便开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他们按照“牛” 的形象设计整个村落布局。从而为宗族带来了兴旺。牛形村落是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 大奇迹。高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巷,还有满目的绿色,完整的徽派建筑,流淌着的皖 南风韵将天空染得碧蓝。看到铺平的石板小路,整齐的白墙,村里村外的古树,是不是有一些微微的熟悉,原来 乡村的氛围是老早就住在自己心里的那一份宁静,看到了就会想到。所以暗暗地祝愿自己的 这次的经历会安静而深刻。绕了几圈后放下速写本来,虽然周围都是细细画着的人,其实在来往的观光者里突然觉得自己还是有些不一样吧。第一天,走着看着是过得有些略有点散漫的,作业是肯定没完成,却也不怎么心急,可能因为左边右边都是新鲜的光景吧。也许因为习惯.也许因为的确饿了,这一天的晚上也是吃了不少,依旧拥挤的房间里大家也好好地睡了 一觉。
从第二天开始的行程里,我们也走遍了周围的几个小村落,不细心地说当然都是一样的民居风色。其实也很有不同吧,导游也会很细心地提出一些比较来。几个地方里印象最深的 应该是南屏,相比一些凌乱来,南屏给人的感觉是整齐安静而美丽的。有房当然是有,但些 许地点缀着些田野古树,在流过的溪水走过的人群里,真是一个美好的村子。
前几天一直静不下心去画画,都不停的在景区乱逛。去了好多地方,见识了好多新鲜事物,每天总是去哪几家小吃店吃餐点,跟老板都混熟了,呵呵,很开心。
风景再好画总是要画的。在写生上,一开始完全没有办法动笔,以前都是照着照片画,就那么大的画面,可到了写生,问题就来了,放眼望去好大一片画面,不知道如何取景,总想把看到的都画进去,但画纸面积有限。除此之外,线条不流畅,透视也总是出错。又喜欢花很久把 所有的细节都画出来,但整体看来画面凌乱而没有中心。慢慢的,通过临摹和老师的讲评,也找到了感觉。开始注意构图,学会省略,拉开明暗关系,线条肯定。也画了不少令自己满 意的画。
十来天果然是不长的,当我们还想着每一个清晨的早饭后能够漫步在村庄里的哪一条小 路上的时候,已然悄悄地有了分别的味道。去的路是不是与来时的一样,当看到十几天前也 经过的路标的时候,知道自己正在这样地回去,车上的窗边还是会有同学对着窗外拍照。尽 管有点晕车,但也会抬头看看来时的道路去时的方向,车里还是轻睡的人们,车外还是山水 迷离连成一片的风景。那么在中间的十天中,不仅领略了皖南风情,还第一次试着用画记录 那些打动着我的风景,也提高了写生技巧,是一次很珍贵的经历。
第四篇:游宏村观后感
游宏村有感
为了放松心情,这个暑假爸妈决定带着我去黄山的黟县旅游。经过了好几个小时的行驶,终于来到了黄山黟县——一个如水墨画一样的古村落。驶在黟县的田园小径上,路的两旁都是清一色的青瓦百墙,墙上爬满了爬山虎。
这次我们参观了黟县里的一个村落,名为“宏村”。刚到宏村门口,一块大石头便进入了我的眼帘。这块石头上写着“宏村”二字,有许多人拍照留恋。进入了宏村,展现在我的眼前一片宽阔的湖,湖的对岸是一片房屋。在湖的中央,有一座小拱桥,拱桥的两旁是碧绿的荷叶和含苞待放的花苞。这时,我听见了“嘎嘎”的叫声,原来是一群鸭子从桥边游过,它们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波光粼粼的水路。
走过了这座小桥,就进入了如同迷宫一样的村庄。路的旁边有这一条小小的水渠,住在村庄里的人们便用这些活水来洗衣服、洗菜。这些水渠蜿蜒的连在一起,又同时流向前面的那个大湖。深入这个村庄,中间我们看到了一个湖,名为月沼,是因为这个湖像一个半月一样。月沼里生活着许多不过拇指长的小鱼苗。
宏村,拥有这大自然的绿,是大自然的完美杰作,或许这就是宏村的魅力所在。人在如此之美的村庄,便像在大地上找到了天堂,找到了幸福所在。我爱宏村!篇二:游宏村心得
游宏村心得
今年暑假短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没出过浙江的我对此感到非常新鲜。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安徽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来到安徽的三日里,我们尽情的享受着自然和前人给我们带来的这种艺术的气息。感受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其中,最后一日的宏村一游最是让我感慨。宏村带给我们另一种不同于城市喧嚣的感觉,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感叹皖南的灵动和秀丽,这样清澈的水在城市实不多见。
宏村民居令人特别印象深刻,她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物,是徽州古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无论以形式、特征、特点、意识都离不开这个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先说他的自然环境:徽州地处安徽南端,北有黄山,南有天目,新安江青弋江的源头都在境内,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再说她的社会环境,远在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就影响到了新安,南宋时期这里已融入中原文化为盛期。特别是南宋期间由于帝都南迁临安,这样的社会背景造就了民居的文化内涵。她在建筑学家的眼中是件无暇的建筑珍品,在历史学家的眼中是无法估值的文物瑰宝,在美术学家眼中是一幅诗魂画境的艺术杰作。民居与青山绿水辉映一体,古树从中粉墙黛瓦淡雅清新,一眼望去仍是幅静态雅致的图画。统一中的变化,厚实稳重的高墙和瓦檐,神秘莫测的卷门和漏窗,都给观者一种感官上的强烈刺激。宏村民居深宅高墙,屋内采光仅靠一方天井,厅堂半明半昏,而房间即使暗黑,从黑房到厅堂是一个从压抑到舒畅的过程。
在一旁导游解说下,我了解到宏村不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同时地处新安江源头,群山环抱,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在宏村方圆不到十公里之内已开发旅游景区——木坑竹海、塔川秋色和正待开发的奇墅湖水上乐园、协里风光、羊栈岭古道、新安江源头生态游等众多山水田园风光,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我们参观了整个宏村。听说全村是仿照水牛形布局的。村中有月沼称之为牛肚,流动于村中的小溪则有牛肠。宏村的入口有一湖叫南湖,南湖中桥。进入村中,到处有溪流,溪流第一是为消防,第二是为方便 洗东西,流水人家,倒也不错。宏村最引人注目的当是村中间的月沼。月沼半月形,两边古建筑的白墙黑瓦印在潭中,四下村民写菜,美术院校的同学写生。这个情景小时候在多个杂志看到过,几乎是安徽的代表作之一。宏村另外一个地方比较特别的是承志堂。其实就是一个地主的家,里面 建筑非凡,墙上金字皆黄金化粉而作,让我们感叹一番,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的,完全不在意似火的骄阳。我认为社会实践教学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重大的。学校安排这次考察是为了锻炼我们:
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三、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速写的掌握能力;
四、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总而言之,正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我们从生活中表现出艺术,才是真正平凡中的不平凡美。我非常喜欢这次宏村之旅,使我受益匪浅。课后的写生使我对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几像老师说的那样,即使是不画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地乱画,因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为了作业而做的。虽然考察结束了,我们回到了学校,但不一样的是我们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也有所提高,对没一件事情都有了新的认识。篇三:西递、宏村社会实践感想
探访古建筑,领略文化精髓
——安徽宏村、西递古建筑调研有感
一、知识收获
酷暑夏日,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举行着。
暑假伊始,我们建筑学的若干同学组成了社会实践小组,一行来到安徽古黟县的宏村,开展了“保护安徽宏村、西递古建筑调研”活动。围绕着古建筑调研这个课题,我们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各种体验方式对宏村和西递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研。
安徽宏村古建筑,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体现着东方民族独特的智慧和美学面貌,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宏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乡村”之美称。西递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
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之前,我们已经前往江苏苏州见识了很多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建筑——苏州园林。同为私人住宅,但有着明显的区别。较私家园林而言,宏村与西递的古建筑是民居建筑群,规模多小,而非独门独户的大院,这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落文化氛围,小桥流水均释怀于围墙之外,没有园林刻意为之的拘谨,一桥一水都是村庄之画中的自然笔墨。也正是基于建筑群的特性,村落都有着独特的布局。
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肠”两旁民居为“牛身”。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条件,依势而成的布局便像唇齿存在般合理、自然。这是我们今后在场地环境设计学习中的一个活教例。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而这些赋予宅院光芒的雕梁画栋都是依靠于当
地的“三雕”——竹雕、木雕和石雕。这也正是我们建筑设计者所要学习之处,结合当地的特色工艺和材料设计的建筑才是根植于当地的本土文化的无声语言。
这次实践调研过程中,学会利用已学专业知识对不同的建筑进行比较鉴别是最大的收获。“为何如此?”和“为何非彼?”是带动我思考的动力。找出其中的答案便是巨大的快乐和收获。“因地制宜”这个在教科书中老生常谈的词,只有在这次调研中经过对两个村庄的观察和欣赏才算是有了深切体悟。做建筑不是搭盒子,而是为当地文化添砖加瓦。只有体现当地文化的建筑才是真正的“设计”!
二、实践过程
实践调研中,为了更多地获取相关建筑的信息、更深入了解古建筑的“肢体语言”,我们小组的成员都采取了各种有效方式。
基于我们之前搜集的相关知识,我们又走访了若干村民,有些热情的村民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们引以为豪的祖宅的历史,从一块花雕砖的来历到厅堂的木构架构成,让我们对其的了解更加生动感性。得空之际,我们跟随游人的导游观赏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从人文故事到砖墙栋瓦的组合,我们的认识也上了一个台阶。
除了被动接受他人的口头信息,我们小组的组员都利用我们的专业绘画能力,对古建筑进行了如痴如醉的写生。仅仅肉眼欣赏眼前的建筑或是纸面上的写真集或是相机上的定格画面都不足以表达我们对它们的美感的理解。手上的画笔是我们对这次调研之行的记录,也是对古建筑美丽肢体的再现。即使笔触略显笨拙,也不妨碍我们的激情。这样的学习,带给我们的是深植于记忆的知识,感性的认知总是这样深入人心。石壁上的飞禽走兽和门框上的诗词对联都是历历在目。在较为全面的调研之后,我们制作了一张“安徽宏村古建筑分类调查表”,针对宏村古建筑做了总结。为了将调研结果发挥一定的实际作用,我们拟写了一份“保护安徽宏村古建筑”倡议书,在当地进行了古建筑知识和保护工作的宣传,得到了当地村民和外来游客的大力支持。倡议书也是由我执笔书写的,这让我第一次有了“学以致用”的兴奋和满足,不管我在小组中的工作贡献是大是小,用我的力量多少为社会做了些许事情,这是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
在走访时,我注意到一种现象:村中除留守经营旅游商品的年轻人外,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在守着古宅。这让我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堪忧。现在我们仍在欣赏和赞美这些古建筑,其实是因为它们还留存着原汁原味的人文气息。试想,若是一副人去房
空的景象,古建筑还有何吸引力和继续留存下去的希望?个人认为,这种境况只有依靠当地的发展来改善,只有提供更多让年轻人留下来的理由,才能让古村落继续焕发活力。
三、心灵实践
此次实践中,除了专业知识的扩充收获外,那些实践生活中的点滴更是让我刻骨铭心。
艰苦的住宿条件刚开始让我反感和难以适应,饮食也是让我大失所望。但是我最终还是调试好心态,克服了种种不适,甚至将之后的实践生活当做了一种享受和乐趣。炎热的天气也没能阻挡我写生的步伐,现在试着在“不适”中寻找和欣赏美景已经成了我的一种能力。种种生活困难中与同学的互帮互助和互相鼓励教会了我真正的“合作”。走访和调研过程中,与不同的人物沟通、交朋友又是另一个巨大的收获。
走出校门,面对的就是现实,有困难阻碍着我,也会有朋友欢迎着我。学着苦中作乐,学着适应,都是这次实践教会我的简单却深刻的人生哲理。篇四:安徽宏村西递旅游心得
安徽宏村西递旅游心得
我是从学校出发,前往安徽宏村的旅行,终于在10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到了安徽宏村,我们在导游的组织下一起去观光了宏村,南湖。
首先导游向我们介绍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 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 丽。之后我们从小桥上进入宏村,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宏村自古口碑称为“牛形村”。全村以耸峙高昂的雷岗山如“牛头”,苍郁青翠的古树如“牛角”,村里高低错落的房舍为“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为“牛肠”,当时村边有四座木桥为“牛腿”。四环青山黛峰。稻田相连,整个村落就像一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
来到村北头,沿着水圳往回走,只见那九曲十湾的水圳如同一条轻柔的银带在村中“缓缓飘动”。沿路处处可见一池碧水中楼台涟漪,形成了家通水渠,户有水池,巷穿水圳,村有月沼的水上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村中 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导游带我们穿梭于宏村狭窄的石板小道,参观月沼,承志堂等地,不得不说宏村给人一种宁静淡雅的气质,在这里能让一颗嘈杂的心变得宁静。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床一起吃饭之后乘车去了西递,到那之后发现小巷子里面都是画画的学生,成了另一条美丽的风景线。我们在西递呆了一天,拍照,画画,22号又去了南屏。我感觉宏村和西递很像,不知以前宏村和西递谁当年更加兴旺,都有雕梁刻窗、莲门斗拱,洋溢着徽商的富贵,只是西递更加厚重,宏村更加写意,首尾衔湖,水系纵横,随时随地,都有轻盈淡然的感觉。总觉得西递的大路小巷更有规则,易于亲近,而且西递的水道稀疏,不象南屏关路水道纵横,整个村落流于安闲,角角落落都有写生的学生,手里的画笔飞
速摆动,却丝毫影响不了环境的宁静,整个村庄都似这般,动静之宜,别有一番风味。西递的建筑大多大同小异,高门窄户,内部架空,梁檐具深,不论何时走进都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虽然有四方的天井用于采光,但是阴影下常常静坐着一个老人,面无波澜地看着过往的游人,惶惶忽忽就生出隔世的感觉。西递的祠堂多,楹联便多,这里的对联脱离了附庸作雅的范畴,多为祖上经验之谈,为人之道,为商之道,为官之道,班驳的红漆见证着当年胡家的辉煌。无论为商为官,先重家教,守道方能立世。西递楹联是一件取有趣的见闻。据考证楹联是对联的雅称,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特别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极力提倡下,发展迅速。到清代相当普及。并成了一种时尚和身份的标志。西递楹联我们看到古楹联一般挂在厅堂左右和厅堂两侧对应的园柱上,全部是优质木料刻制。楹联内容大都是以理学思想为主导,有表明对生活态度的,例如“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对人生的理念,有写景、言志、抒情的雅趣。例如:“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也有对治家、处世、诚实的告白,例如:“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又例如:“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等等都是灵活、鲜明、雅俗共赏。这些楹联吸引了许多游客,字体秀丽,风格迥异,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们启迪,精美的书法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说到南屏,我们看到了很多祠堂之类的,有一个说是当年拍《菊豆》的地方,墙上有很多《菊豆》的相片,还有从前染布织布的工具,让我觉得很有趣。其实感觉南屏比宏村要小一些,不过自然风光倒是不错,自由走动的时候逛到了一片树林,郁郁葱葱一片绿色在阳光下甚是好看。
在之后的几天我们依次去了关路,打鼓岭,木坑竹海。关于关路的连体民居,我觉得很有趣,这个不大的村落里书屋之多出人意表,印象最深的是临溪书屋,问渠书屋,还有那间著名的“吾爱吾庐”,我不知汪家是什么样的一个家族,然而既然重习儒,经商必然与人无缺,为长久之道。徽商几乎都受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是为儒商,所以在明清开辟了他们的江南盛世,而后那些盐商大族,多是徽商后代。路是一个过于安静,文化趋于淡薄的村落。
说到打鼓岭,可以说这是我们玩的最开心也是最累的一天。山峦重叠、涧流飞泻、林木繁茂,生态绝佳。分布有大小六处飞瀑,四处深潭,瀑布最高的落差达30余米,低的也有10余米。瀑布从莽莽丛林和群峰间飞来,犹如一道道白练,在悬崖峭壁间飞珠溅玉,蒸云腾雾,美不胜收;在山崖间三番冲折,泻入深潭。好似少女粉颊上的一缕刘海,秀丽拘谨,又似壮士悬鼓抡槌,豪情万丈。打鼓岭与打鼓村之间,至今还保留成片的珍稀阔叶林,其中不乏桂皮、石楠、粗榧、南方铁杉、天竺、巨紫荆、兰果树等名贵树种。于是,阔叶林广了,不知名儿的飞禽走兽也多了;打鼓瀑宽了,打鼓潭深了,那叮叮咚咚的千锣万鼓,也敲得更明朗,更有信心了。
从踏入竹海景区的那刻,眼睛见到之处都是绿:深绿、翠绿、墨绿......恍如走在电影的场景中,淡漠了人世浮华。在这里我们爬的很累很累,石阶陡峭.笔直上去的.爬到一定高度.往下看,让人眩晕。漫山的竹林,郁郁葱葱,且前往游玩的游客不多,非常地安静,虽然没有太大的趣味性,但让人心旷神怡。在气候条件好的情况下,还可见到类似于黄山云海般的景致。卧虎藏龙中的周润发和章子怡在竹子上打斗的场面据说是来自这里.我想还是很喜欢竹海的宁静和安逸的。
从来这里我就发现这里的人都起得很早,老人喜欢在自家门前安静的坐着,劳动的人挑着担子往田地里走,田地里的农民在劳作,还有水牛,马拉着车,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简单又劳累的生活,但没有半句怨言。这里就像世外桃源,他们不像城里的人拥有过多的欲望,他们不像城里的人喜欢抱怨,相反,虽然生活条件很朴素,但我也能看到从他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有一天下午,我和同学遇到一个老人,他毫无保留地给我们讲了宏村的历史,偶的时候,他说得很激动,就像他也生活在那个年代。看到这些人,我反思我们自己,现在我们的生活反方式,是我们自己喜欢的吗?我们的生活条件比他们好,但平时除了学习就是上网,作业多了还整天抱怨,事情总是一拖再拖,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少停下脚步好好的感受生活。
在宏村这几天,我们闲暇时就去购物游玩之类的,无时无地不感受到“三雕”艺术的魅力。在这些独具特色的古民居上,砖雕、木雕、石雕随处可见,把融砖、木、石雕为一体,与木柱梁结构进行巧妙的综合运用。形成了一种技艺独特、气韵生动自成一体的建筑雕刻艺术风格。其造型和图雕表现出徽商大贾骄奢浪漫的心态和儒雅恬淡的情趣,又通过栩栩如生和山川风物,历史故事的雕饰,寄寓着主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希翼。“三雕艺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我很喜欢宏村这里古旧的带有历史痕迹的建筑,在儿时住过中式厅堂,住起来固然没有今天的单元小区舒适、方便,但每次看到老屋,却总是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因为从中我不仅看到了前辈们的身影,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历史绵延的过程。对我来说,宏村就是一个适于怀旧的地方,过去时代的那种精致、细腻的闲雅生活,消融在这些粉墙青瓦与亭阁水榭之间,虽然已不是那么真切,却仍然散发着一股朦胧、唯美的诱人气息,荡人心扉,让人迷醉。篇五:宏村建设有感
宏村建设有感 摘要:宏村展现给城市人的是优美自然的环境。其水圳的设计从整体、从长远规划,并且遵循自然。其建筑青瓦、白墙、小窗棂,很具特色,且更具人文气息。现代建设多吸取宏村建设的优点使我们居住的环境更具人文气息、更贴近自然,更有可持续发展性。关键词:环境清幽怡人水圳设计巧妙建筑更具人文精神遵循自然美观实用 地处城市每天望尽的是穿梭的汽车和林立的高楼大厦,以及急步行走的人和红黄蓝交替的路灯。在这里每天听着的是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和各种喇叭的鸣笛。在这里头顶着灰蓝色天的同时又享受着它的便利和繁华的现代生活。这一切和“水墨乡村”之称的宏村相比简直是两个世界。宏村,青山绿水环绕,溪水缓缓由水圳穿过幽幽的古弄,斑驳的粉墙,和独具匠心的古院落,环境清幽、怡人。人完全生活在自然的怀抱里。历时二十天安徽黄山市黟县的宏村写生,不仅被宏村自然景观感动,而且对其独特的水圳设计、建筑特点及人文景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宏村归来,感触颇多,择其点滴,现录于此,以供参考。
宏村其实已是很发达的地方,旅游配套很到位,生活需要一应俱全,这是宏村外围的环境。不过并没影响宏村自古就有的那份宁静与沉稳,因为真正的宏村是被一条河包围在内,形成了背山面水的地理环境。加上水圳的设计,宏村被称为“牛形村”,“全村以耸峙高昂的雷岗山为牛头,苍郁青翠的古树为牛角。通村鳞次栉比的楼、舍为牛身。月沼、南湖为牛胃、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为牛肠,古时村边四座木桥犹如牛腿。” 村中心的月沼是地下涌泉施于人力扩成月沼与经此的水圳相汇而成,他们按照民间“花开则落,月满则亏”的传统说法,将水塘开掘成半月形,取“花未开、月未圆”的境界,称为“月沼”。然后村民从山前的那条溪水上游,引出向西流的活水,南转东出,在各家各户门前经过,再经过月沼,最后流回溪水下游。这就形成了弯弯曲曲流过每家门口的水圳。
宏村的水圳,圳宽处一米余,窄处二尺,有明圳暗沟,明圳敞开,暗圳上铺石板,并用河卵石镶边垒底,沿途建无数个下圳踏石,人们浣衣洗涤、浇花灌园都极为方便,是古代村落的“自来水”,当年村民饮用、浣洗都在“牛肠”里,汪氏祖先曾立下规矩,每天早上8点之前,“牛肠”里的水为饮用之水,过了8点之后,村民才能在这里洗涤。更为奇妙的是,这牛肠的水位,无论天晴下雨,总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十分奇特。水圳的设计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南湖是宏村中的水的总汇之所,设在村口,也是风水里讲的“水口”,是全村环境最优雅的地方,湖外侧古树苍劲茂密,相映成趣得倒映在水中,湖中修白色小桥,夏季湖面荷花连连,到映水中,加上远山和白墙灰瓦的房屋在水中的展现,在水中创造了一幅水中画面,飘飘荡荡美不胜收。南湖不仅满足了环境的美化,更主要的是其水产业的发展,以及有效地调节了农田的灌溉,而且可抵抗旱灾和控制洪水,同时南湖又很好地调节了气候。保持空气的湿润,调节温度,使得村民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简直就是天然的空调
整体看这人工水系,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所提倡的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等观念,宏村似乎在千年前就得到了实现。
在和水圳相伴的是无不独具匠心的典型建筑。粉墙青瓦马头墙。宏村民宅多为楼房,以四水归堂的开井院落为单元,少则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达24个、36个。随着时间推移和人口增长,单元还可以不断增添、扩展和完善,符合徽人崇尚几代同堂、几房同
堂的习俗。最主要的是受风水、宗族、宗教、习俗等影响,讲究对称、正背、层层相抱。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将主厅堂排列在主轴线上。这种封闭式院落展示了宗法家族伦理观念、福禄财禧为追求的民俗文化,也是按照“长尊幼卑、男尊女卑、嫡尊庶卑、左尊右卑”的宗法观念和家族私密性为主旨安排的。民居前后或侧旁,设有庭院和小花园,置石桌石凳,掘水井鱼池,植花卉果木。也是家庭老幼乘凉、聊天的活动空间,是农家农具临时停放处,也是举行婚丧庆典时厅堂不够用时的缓冲地带。在内部装饰上力求精美不加细说。
宏村的庭院的设置最有趣的是庭院,见天触地。封闭的民居内,天井上空晴阴雨雪变化,都会使室内的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感受到自己居室的温暖。从街道走进巷弄,再走进庭院厅堂,甚至进入居室、厢房。人们的视觉从公开性向半公开、私密性延伸。从袒露喧闹的公共空间向含蓄幽密的私宅内室延伸。这种强烈的空间跳跃层次,会使人们心理上憧憬着一种无法言表却能意会的神秘 感。天井上方安置锡制或陶制的天沟枧管,有排水管下伸地下水沟,天井铺就石板,下有排水道。天井四侧屋顶向内倾斜,雨水不外流,即使是下雨,也不会影响邻居楼舍,叫做“四水归堂”,过去说意为“肥水不外流”。体现了徽州人典型的商业意识。这种“天人合一”、“时空一体”、“以人为本”是徽州民居建筑思维观念的最基本出发点。
从宏村这一中国古代村落的水系设计以及建筑小院的特点可以看
到我国古代建筑意识中对整个居住群的整体规划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宏村的水圳给我们几点最大的启迪,一、它是整体规划。从选址到布局,从布局再到具体实施,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功能和需求相应而成。而不是像现在一些城市不是按整个城市需求功能整体设计,而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无规划盲目建设,一圈一圈加大,犹如摊大饼,功能设施失调,造成交通堵塞,人口过于密集,空气污染过重。
二、非常重视自然。宏村水系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自然的基础上改造利用,而不是破坏自然,并使自然资源满足了世世代代的需要,可以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而北方现代的建筑很多是见高挖平,见低填平,有些现代村落建设中,前人曾经处理过多雨水的水塘消失,虽有了硬化的道路,雨后却多了泥浆的存在,无处排放过多的雨水,这在北方的村落随处可见。
三、集生存需求和审美趣味于一体,美观、实用。这点对于现代建筑,尤其现代文明产生的农村建筑,不用美观而能达到使用就很难得。第四、坚固性,宏村的建筑多为木质,但均以保存百年以上,如:合全村之力在村西拦河用糯米桐油拌石灰浆浇砌石碣,设入圳石水口,历三年而成,从未毁坏。现代建筑快、简、省。加上偷工减料,而成为屡见不鲜的豆腐渣工程。另外、在现代文明步步紧逼下,历经岁月的古村落,如今多已凋零,宏村的完美保存再现了古人的思想和内心追求的完美。希望现代的农村改造能更有一些人文气息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希望宏村更能启迪中国的建筑师们,多吸取中国古代建筑中讲究的实用和美观,以及文化氛围的体现。
第五篇:宏村考察报告
一:考察时间:2013年7月4日—7月7日 二:考察地点: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
三:考察目的:通过实地考察,提高同学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从自然风土人情中悟建筑文化。从民俗民风中感知“场所精神”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性的重要性。从地域特色感知自然色彩。从大自然中领悟色彩的光与色的变化与魅力。要求大家在考察中遵守纪律,争取从大自然中和民族建筑文化中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
四:实习内容:实地考察,拍照,写生; 五:实习过程:
七月四号早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苏州出发,踏上了去往宏村的路途。当然,作为一个北方人,对于南方的山水派系建设有着天生的好奇。令人高兴的是,我终将踏足过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经过近好几个小时的长途车程,我们进入了山水之间的目的地——宏村。一路的颠簸让我们十分疲倦,下车后便直奔旅社安置行李。虽然最初觉得住宿环境不是十分舒适,但一想到我们此行的目的,便觉得其他都无关紧要了。稍作休息,我们便开始了宏村的梦幻之旅。
宏村古称为弘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位于黄山南麓,黟县县城东北,地处黟县、黄山区、休宁上区县交界处,离县城 11公里,往东可达太平湖、九华山风景区,北上铜陵、合肥,往南可达屯溪、杭州、景德镇等地,交通十分便利。
宏村早在唐宋期间就曾繁荣一时,南宋绍兴年间,汪姓聚族于此建村。历代沿更曾名:怀仁乡、贤仁里、十都、弘村,乾隆年间,更名宏村,距今860余年历史。
宏村不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同时地处新安江源头,群山环抱,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在宏村方圆不到十公里之内已开发旅游景区——木坑竹海、塔川秋色和正待开发的奇墅湖水上乐园、协里风光、羊栈岭古道、新安江源头生态游等众多山水田园风光,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
对于宏村,进村便是秀丽的南湖和横跨其上的画桥,湖中芙蓉俏,湖边垂柳生,电影里李慕白牵马过桥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宏村的水系遍布全村的街道,每家每户出门便可打到清水做饭洗衣。村中心是有牛胃之称的月沼,因为池塘的形状为规则的半月,所以村中人又叫它半月谭。想起宏村,自然会想到村中老者挎着竹篮的叫卖声“糯米饼,桂花麻饼”,还有香甜的板栗。宏村里还有很多存活几百年以上的古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安徽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来到这里你所看到的建筑与环境非常的和谐没有一丝突兀,在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着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
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宏村的古水系牛形村落堪称“中华一绝”,开《仿生学》之先河。有“民间故宫”佳誉的清代民居“承志堂”(导游讲这是一个地主的老宅,所以装饰的非常精美)是宏村古村落代表性建筑,巧夺天工的“百子闹元宵”、“唐肃宗宴官”等木雕群及漏窗石雕《四喜图》奇美绝伦。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赞叹道:“黟县宏村建筑文物是国家的瑰宝”。
承志堂内木雕
宏村民居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物,是徽州古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无论以形式、特征、特点、意识都离不开这个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除了出色的自然环境以外他的社会环境也是非常优越的,远在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就影响到了新安,南宋时期这里已融入中原文化为盛期。特别是南宋期间由于帝都南迁临安,这样的社会背景造就了民居的文化内涵。她在建筑学家的眼中是件无暇的建筑珍品,在历史学家的眼中是无法估值的文物瑰宝,在美术学家眼中是一幅诗魂画境的艺术杰作。民居与青山绿水辉映一体,古树从中粉墙黛瓦淡雅清新,一眼望是幅 溶于山水之间的徽派小筑 静态雅致的图画。统一中的变化,厚实稳重的高墙和瓦檐,神秘莫测的卷门和漏窗,都给观者一种感官上的强烈刺激。宏村民居深宅高墙,屋内采光仅靠一方天井,厅堂半明半昏,而房间即使暗黑,从黑房到厅堂是一个从压抑到舒畅的过程。
除了建筑形式以外令我感兴趣的还有这里的风水学的应用。风水先生何可达的事迹史料上记载不多,只是在设计宏村时,他竟费了10年时间。据说在这10年时间里,他前后在宏村仔细考察了三次,几乎把这一带的山山水水都走遍了,最后认定,这一带的地理风水是一个卧牛形,于是他就着手进行卧牛型的整体规划。
但是规划只是纸上的东西,要改造它却要花大笔金钱。而当时汪氏家族出现
了多个分支,这钱由谁来出就成了问题。据说到了明永乐年间,时任山西粮运主簿的汪辛,汇来白银一万两资助家乡进行牛形村改造:将村中一泉扩成半月形的月塘作为牛胃;然后开掘出一条400米长的水圳(村中水渠)作为牛肠;牛肠曲折地连上牛胃,最后流向南汇入南湖形成牛肚;又在村边的山溪上建起了四座木桥作为牛腿——从山上望去,整个村庄就像是一头悠闲地卧在溪边的青牛。
我跟随导游在村里转来转去,“牛肠”“牛胃”地走了一圈,感觉真的是那么回事。尤其是在月塘(牛胃)处,游人一群一群地聚在池边交口称赞。这时,一位摇旗呐喊的女导游说:“宏村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仿生学原理,整个村子背靠雷岗山向南倾斜,是一头牛的造形:山为牛头、树为牛角、桥为牛腿、塘为牛胃、渠为牛肠、湖为牛
肚。我们现在看到的就
牛胃
是牛胃,可别小看了这个牛胃,它有三大功能:一是能调解村中的气候,炎夏经风一吹,可解暑气;二是可做消防用的水源,因为它位于村中心,一旦发生火灾取水相当方便;三是防旱,因为它本身是一处泉水掘成的大池子,所以发生干旱时,村中仍可储存一池水备用。”于是我明白了,原来“风水”并不神秘,它也是一种实用的东西。
末了,这位小导游还说出了月塘的神秘作用有“聚财”的象征,因此,宏村出了大批商人,而且都是儒商。
在宏村靠湖边的南湖书院,我看到令人凄苦的另外一幕。五六岁的孩子被送进书院读书,那书堂可不是华丽的殿堂,而是最外面一间,窗子上镶着冰棱一样窗格子的透风的屋子,冷板凳硬梆梆的,取意是“寒窗”——只有通过十年寒窗,才能成为人上人!
寒窗
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写生的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是一大建筑派别。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洲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都保持着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
通过写生对徽派建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集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三叠式、较大的居民,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最多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考察已经已经回来好几天了,满脑子里还是有很多的“马头墙”“寒窗”。或许这就是收获吧!深深刻在脑子里的特色。马头墙 考察使我对徽派建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再单纯地只停留在自己在书上和网络上的一些理论的认识上,而是切身体会到身在其中的感觉,有了感官的直观认识。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要用心去感受环境和景观之间的关系,还要结合文化风水,总之一切要服务于人,所以说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中可以体会出人生的哲理。
考察结束了,我们回到了学校,但不一样的是我们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也有所提高,对每一件事情都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学校这次外出考察对培养创造艺术人才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让我们在艺术中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