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0:4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读后感》。

第一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读后感

读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后,我深受启发,想起了我的邻居—邱叔叔,他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好人。

邱叔叔是位农民,有2个在读高中的儿子和一个卧床在病的妻子,家境十分贫困。记得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邱叔叔辛苦的拉着满满一车的西红柿,到街上卖货。街上人流如潮,邱叔叔卖了一次又一次的西红柿,累的满头大汗。这时候,一位样子十分寒酸的贫农来到摊前,对他说:“我要买三斤西红柿。”好的,请稍等。邱叔叔一如继往的恭敬地说。

贫农付完钱后,又来了一位顾客,给这位顾客称完西红柿后,邱叔叔意外的发现自己摊前钱有一个黑色皮包。邱叔叔打开一看,里面有十五万元钱现金.一张信用卡和一张身份证。

邱叔叔立刻跑去追失主,可是没找到他,邱叔叔只好坐等等待失主出现。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许多卖菜的人都走了。邱叔叔站在摊位前,被晒得汗流浃背,他的心里不禁有了歪想:把钱包拿回家吧,失主又不回来了,正好可以给生病的妻子看病呢!可不久,邱叔叔就摇摇头说:“怎么可以这样想呢,如果我是这个失主我该多着急啊!一定要等他回来,这笔钱也许有急用呢!”

几个小时过去了,卖菜人陆陆续续的来了,可失主还是没有回来,邱叔叔很着急。又过去了六个小时,天已经有些变暗了。这时候,冲出来一个人,急忙跑向邱叔叔的摊前,原来这个人就是失主!邱叔叔连忙把皮包递给失主。失主紧紧地握住邱叔叔的手,激动万分地说:‘原来这个世上真有活雷锋啊!”谢谢您,你一定在这儿等了很长的时间。”他拿出一万元钱,说:“这是感激费,您一定要收着!”邱叔叔连忙推辞:“不用这是我应该做的。如果你一定要给我的话,我就要生气了!”知道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失主紧紧的握住邱叔叔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

知道了邱叔叔的事情后,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是我,我一定会把钱拿走的,我多自私啊!

邱叔叔,您值得我学习!

第二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读后感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读后感

读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后,我深受启发,想起了我的邻居—邱叔叔,他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好人。

邱叔叔是位农民,有2个在读高中的儿子和一个卧床在病的妻子,家境十分贫困。记得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邱叔叔辛苦的拉着满满一车的西红柿,到街上卖货。街上人流如潮,邱叔叔卖了一次又一次的西红柿,累的满头大汗。这时候,一位样子十分寒酸的贫农来到摊前,对他说:“我要买三斤西红柿。”好的,请稍等。邱叔叔一如继往的恭敬地说。

贫农付完钱后,又来了一位顾客,给这位顾客称完西红柿后,邱叔叔意外的发现自己摊前钱有一个黑色皮包。邱叔叔打开一看,里面有十五万元钱现金.一张信用卡和一张身份证。

邱叔叔立刻跑去追失主,可是没找到他,邱叔叔只好坐等等待失主出现。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许多卖菜的人都走了。邱叔叔站在摊位前,被晒得汗流浃背,他的心里不禁有了歪想:把钱包拿回家吧,失主又不回来了,正好可以给生病的妻子看病呢!可不久,邱叔叔就摇摇头说:“怎么可以这样想呢,如果我是这个失主我该多着急啊!一定要等他回来,这笔钱也许有急用呢!”

几个小时过去了,卖菜人陆陆续续的来了,可失主还是没有回来,邱叔叔很着急。又过去了六个小时,天已经有些变暗了。这时候,冲出来一个人,急忙跑向邱叔叔的摊前,原来这个人就是失主!邱叔叔连忙把皮包递给失主。失主紧紧地握住邱叔叔的手,激动万分地说:‘原来这个世上真有活雷锋啊!”谢谢您,你一定在这儿等了很长的时间。”他拿出一万元钱,说:“这是感激费,您一定要收着!”邱叔叔连忙推辞:“不用这是我应该做的。如果你一定要给我的话,我就要生气了!”知道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失主紧紧的握住邱叔叔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

知道了邱叔叔的事情后,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是我,我一定会把钱拿走的,我多自私啊!

邱叔叔,您值得我学习!

第三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面面观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面面观

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努力建设新时代的新道德,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一论断指明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丰富内涵和战略目标。

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理论依据、必要性是什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可以从浩瀚广博的中国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继承哪些思想和规范,批判继承的原则是什么,应防止哪些错误的倾向„„类此的问题都有待我们深入地探讨。本文着重从传统美德也需要不断丰富、发展这一角度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

实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首先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批判传统道德。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地继承、弘扬精华,弃除糟粕。通过认真分析批判,否定传统道德中为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内容,继承科学性、民主性、进步性的精华,使其汇入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中去。

传统道德是个庞杂的库藏,精华与糟粕难分难解。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一百多年的现代化过程中,我们既有对文化传统和民族特点认识不深不透的一面,因而对优良文化传统发扬不够、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不足,同时也要看到我们也有反封建传统严重不足的一面。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时,深刻地指出:“我们进行了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彻底的。但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以后很快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没有能够完成。现在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否则国家和人民还要遭受损失。”

当这两方面交织在一起时,极容易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片面性,一个方面掩盖另一个方面。在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理论和实践中,一方面要努力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同时,也要看到糟粕并不自行消亡,腐朽的东西还要挣扎、反抗、伪装骗人、散播毒素,直至最后被消灭。这里正体现了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回顾20世纪中国历史,有若干值得认真总结的深刻教训。例如,传统的忠君,在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就受到批判,但是到60年代,在社会主义国家,忠又与个人崇拜结合在一起,其破坏作用也就达到史无前例的规模。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与清除传统文化腐朽成分,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我们相信,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经过百家争鸣,在继承弘扬什么、批判清除什么等大的问题上一定会得出比较一致的认识。二

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哪些内容,这可能是一个有不同认识的问题,但一般来说,人们认为仁爱、诚信、廉耻、礼让、孝慈、勤俭、勇敢、刚直等规范,是可以纳入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

我们要看到,经过一番分析批判工作,即便是被视为传统美德的规范或思想,也还面临给以新的规定、面向时代不断丰富发展其内涵的任务,而不是简单地从一个思想体系搬到另一个思想体系。

中国传统道德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曾发挥过进步的作用。但是,中国传统道德是植根于中国古代以农耕为“本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自然经济土壤之中,并在长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从其本质上看,主要是为巩固当时的统治阶级利益和稳定统治阶级的政治秩序服务的。因而,传统道德便不同程度地打上封建统治阶级的意志和烙印,同时,它便具有一些不同于西方特别是资本主义伦理道德的特征或局限。

道德行为要求自觉和自愿,自觉即按理性认识来办事,自愿即出于意志自由的选择。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强调道德行为的自觉来源于理性认识,仁智统一,因而人可通过教育和修养而成为有道德的人。这是从孔子、孟子、荀子到程朱、陆王和王夫之、戴震等都赞同的观点。从总体上说,儒家比较多地考察了道德行为的自觉原则。在自我修养上注重主观努力,认为要由意志力来支撑这种努力。儒家注重道德行为的自觉原则,对于培养中华民族的美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儒家对道德的自愿原则不够重视。在封建制度下,讲纲常名教,在上者可以主观武断,在下者只能唯命是从。正统派儒家在人性论上讲“复性”说,认为人生来具有的善性是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人的道德修养就是恢复其本性,这种人性论强调人的共性而基本上不研究个性。

进入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严复、章太炎都肯定每个人有独立人格、自由意志是行为可以区分善恶、功过的前提。这种对道德行为的自愿原则(出于自由意志)的强调,具有反封建的意义,也是后来新文化运动中许多人的共同观点。不过若强调过分,便可以引导到独断论的唯意志论和相对主义的非决定论上去。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一般强调道德行为作为当然之则,是出自对必然的理性认识,是以理性认识为指导的自觉行为,但在一些同志的认识中,也带上了传统哲学忽视自愿原则的缺陷,也就不可能深入说明个性的自由发展与历史必然趋势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应注意启发人们的人格自觉,认识并追求新社会的“人之所以为人者”,同时要注意克服传统道德的弊端,将自觉与自愿统一起来,并有益于人的个性发展。这是道德思想建设中一个有待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三

中国传统美德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同时又在新时代人们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必须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例如,孝的道德规范,曾在古代中国社会起过极大的作用,今天,对孝要根据新社会新形势,给予新评价,从中吸取有益的合理成分,同时还要剔除其封建性和不利于发展人性自由、平等的糟粕,还要面对社会现实,在孝道的具体规定、实现的形式上有所调整或新创造。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

妇同时要照顾四位老人,再加上工作的流动性,过去行之有效的尽孝规定,事实上难以实行,子女尽孝与养老的社会化这样的新课题,已提上日程;传统社会知识更新比较缓慢,老年人相对于青年人,具有经验、知识的优势,而进入当代,社会变迁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电脑、互联网、基因、克隆„„对这些,老年人是陌生的,年轻人在自己努力跟随时代前进的同时,也有责任帮助老年人了解这些新事物,与时代一同前进。这也是孝道的具体内容。再如,“信”作为传统美德,在古代的朋友之间,更多地是一诺千金,进入当代社会,朋友间除了内在诚信外,共同做事,特别是从事经济活动,也不排斥契约等。

梁启超在《新民说》一书中曾说:“中国要想建设一个新国家,必须先要有新民。新民是不同于旧时的中国人,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最必须的条件就是公德。”中国人过去重私德,但如何为公共服务,就不讲求。当代中国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变革推动下,道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领域、新趋势。在当代中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优秀传统,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还要激发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观念。例如,在现代社会,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引起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和观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和心愿。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等问题也突显出来,有些地区已达到非常严重的地步。而中国古代有勤俭、“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些思想如何进一步具体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学或生态规范乃是一项紧迫的工作。

我们正处于一个东西文化互相影响的时代,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就要求我们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中国伦理道德思想,也需要全面而系统地研究西方伦理道德思想,并深入进行比较,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汇通中西。结合工作做得好,便有生命力、影响力,而且可以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

第四篇:【整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整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爱国

“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爱国,是我们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情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虽饱受排挤、流放之苦,依然“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而以“生斯世,为斯民”为己任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动了无数中华儿女。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如屈原、陆游、文天祥这样的爱国主义者还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弦高、申包胥、辛弃疾、岳飞、陆秀夫、史可法、阎应元、王夫之、郑成功等。到了近代,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产生了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洪秀全、洪仁干、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从古至今,爱国的诗篇数不胜数,爱国的故事史不绝书。

相关名言警句: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二:勤俭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明君尧看到有人挨饿受冻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大禹治水数过家门而不入,他们拥有天下但是生活却十分俭朴,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为天下人作出崇尚俭德的表率。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也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勤俭”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相关名言警句: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三:敦亲

敦亲,从狭义上说就是厚爱父母双亲。《诗经·小雅·蓼莪》篇有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报。”意思是人人由父母所生,在长大成人之前,也由父母所养,享用的一切物质生活的基业也由父母所创,因此,奉养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敦亲,从广义上说可以包括兄弟友爱、夫妻和睦等伦理道德行为。儒家一向把“齐家”作为“治国”的前提条件。《周易》说:“正家而天下定矣”。《礼记》说:“家齐而后国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崇尚的家庭伦理准则,是人们应该信守的道义原则。

相关名言警句: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四:诚信

古人云:“君子一言,重于泰山。”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特别崇尚诚信,不论修身、齐家、治国,都十分重视诚信。《道德经》中说:“轻诺而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孔子也多次谈到诚信的问题,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而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孔子有一个高徒叫曾参,一天曾子之妻欲出门,幼子要一起去,其妻不答应,孩子哭闹,妻子就哄孩子说回来后会宰猪做肉给他吃,孩子不闹了。妻子回来后,看到丈夫正在磨刀,问他为什么,曾子说要杀猪给孩子吃,妻子惊慌失措,说当时不过是为了哄孩子而已,不要当真。曾子回答,如果孩子从小就在哄骗、欺骗中长大,将来成人后是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家长要说话算话。于是,曾参履行了他妻子对孩子的承诺。可见,诚信既是一种人格修养,又是一种道德行为。一个人只有内心诚实,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进而整个社会才会和谐。因此,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之基。相关名言警句:

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轻诺必寡信。——《老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五:廉洁

古人云:“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经过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廉洁奉公已铸成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始终在不同的时代熠熠生辉。一代青天包拯、海瑞、于成龙恪守“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人生信条,抵挡住各种诱惑,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官,浩然正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范仲淹曾以直言而遭三贬,三起三落都不改其志,他为国为民,直言敢谏,始终如一,他先忧后乐的精神,廉洁奉公的节操,对时人后人的影响都很大。刘鹗曾说:“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相关名言警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六:贵和

古人云:“和气致祥,乖气致异”、“万事以和为贵”。和即和谐、统一,即相互支持、宽容、感恩。一个“和”字,包含了和气、谦让、体谅、互尊等。“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做事主张“和衷共济”,共事讲究“和睦相处”,待人注重“和蔼可亲”,做生意信奉“和气生财”,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也因“和”而美好。但要做到以和为贵,需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唯有宽容,才能化解矛盾,才能消融心与心的隔阂,才能创造和谐。历史上有不少靠一颗宽容之心创造“和为贵”的千古佳话,廉颇负荆请罪,将相终成刎颈之交,于是历史上有了著名的“将相和”的典故。“以和为贵”,铿锵有力的四个字,闪耀着中国传统智慧的灵光。

相关名言警句: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君子和而不流。——《礼记?中庸》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七:重义

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义”不仅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种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的观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孔子也曾说过:“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又说:“见得思义。”(《论语?季氏》)意思是说,利益是人希望获得的,但是不能见利忘义。而见到可以得到的,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这就是是古人崇尚的取之有道,见利不忘义的道理。

相关名言警句: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八:好学

中国人重视读书、勤奋好学,已成为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据《汉书》记载:“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战国时期的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与之同朝的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西汉的匡衡,小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家的墙,借着缝隙里的一缕烛光读书。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多了,不必再 “凿壁借光”,更不必模仿“悬梁刺股”的做法,但古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相关名言警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第五篇: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沈幼生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历经忧患并取得巨大文明成就的伟大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对故土、对祖国山河和人民深厚的感情,是一个民族永恒而无价的精神财富。这种矢志不渝、世代相续的爱国主义精神,用革命导师列宁的话来说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而以儒家伦理道德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巨大精神支柱。在当今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改进和加强我们的德育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在去年教师节期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首都纪念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就强调了这一问题。他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道德传统也是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其精华能够延绵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今天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我们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借鉴各国文明成果的同时,也要重视继承和发掘我国优秀文化和伦理道德遗产,用以教育青少年一代。”下面试就为什么要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和怎样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谈一些浅陋的认识。

(一)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历史上一贯强调“厚德载物”,以德治国,以德化人,以德感人。应该看到,伦理道德文化历来是同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密切相联系的,并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既有反映统治阶级要求,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观念和规范,又有反映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观念和规范。有精华,也有糟粕,良莠并存。比如封建伦理道德中宣扬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提倡“愚忠”、“愚孝”等内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应该否定。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如我们中华民族长期来发扬推崇的爱国忧民、天下为公、立志勤学、见利思义、律己宽人、惩恶扬善、见义勇为、孝亲尊师、谦虚礼貌、诚实守信、克勤克俭等传统美德,既反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客观存在,又体现了当代国家对青少年一代德育要求的目标。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力量,以共同文化传统为内容的道德规范,造就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成为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抵御外来侵略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正是中华民族“民魂”之所在。

应该说,“五四”运动时,革命烈士和爱国学生打出“批判旧文化”的旗帜,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其极其伟大的意义。如果不对旧理论道德糟粕进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就不可能把劳动人民从被压迫、被奴役的境遇中解放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同志指出:“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这是一个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对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的“全面打倒”、“全面批判”,忽视甚至否定对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确实像列宁所说,在倒脏水的时候,把木盆里的婴儿也一起倒了出去。在“文革”浩劫中,这种极左思潮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殷鉴不远,历史的教训值得认真记取。

当前,随着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物质生产上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在精神道德上却没有同步增长,一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是道德的 沦丧。青少年酗酒、赌博、吸毒、性的淫乱等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一切都淹没在金钱关系的“冰水”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也绝不能重蹈西方的覆辙。作为一个成熟的民族,我们反对闭关锁国,自大保守,要善于借鉴别国的优秀文化道德,做到“洋为中用”;同时,我们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做到“古为今用”。唯其如此,才能坚持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气节,才能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实现“四化”的进程中,重塑我国中华民族伟大现象。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表现在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天下为公”。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是.“天下为公”,“以国家社稷为重,以民生民瘼为怀。”从《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孟子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到墨子的“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从《贾谊传》主张“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的脍炙人口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于明东林党人所撰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联,更是千古传诵,为大家所熟知。

二是“精忠报国”。毋庸讳言,在封建社会中,报国往往是与忠君联系在一起的,众多的士大夫以一死报君王来昭示自身的气节,但更多的志士仁人、民族英雄从忠君报国发展到为正义事业、民族利益与反帝斗争而慷慨捐躯,表现了民族和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高风亮节。苏武吞雪饮毡;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正气浩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心昭日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汉朝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清朝吴趼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曹植的《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宋朝陆游的《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秋瑾的“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至于近代朱自清宁可饿死不吃嗟来之食,闻一多面对死神拍案而起……这些体现铮铮铁骨、耿耿丹心的千古名句和悲壮事迹都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所在,是中华民族迭遭内忧外患而永远不能被征服的民族之魂。

三是“见利思义”。义利之辨是道德伦理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道德强调的是“先义后利”、“以义为上”,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从孔子的“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墨子的“万事莫贵于义”;从东汉士人提出“义重于生,舍生可也”到《三国志》的“以仁为富,以义为贵”,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的“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从传统道德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到世俗社会人们对忘恩负义者的谴责、鄙弃。抗战时期,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写道:“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在必要的时候,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是被视为当然的事情”。这里就给“义”赋予了崭新的含义。同样道理,传统的义利观已不完全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但是,反对见利忘义,反对损人利己,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在今天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四是“立志勤学”。中华民族是一个奋勇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儒家学说非常注重立志,强调理想人格首先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主张刻苦磨砺,逆境成才。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代典籍中不乏这样的记载:“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明·王守明)……从爱国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宋代诗人苏轼“古之立大志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都说明在艰难困苦的逆境厄运之中,不因在政治上备受打击,经济上穷困潦 倒而放弃远大志向的人才能有所作为、名垂青史。古人所说的“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都是这样“志当存高远”的生动写照。古人许多勤奋苦学的故事给我们留下许多美谈佳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负薪挂角”,“凿壁借光”,等等。做法虽不足模仿,但刻苦好学的精神,锲而不舍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五是“律己宽人”。儒家历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推己及人、见贤思齐、改过迁善、严于律己等作为自我修养的要旨。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曾子提倡“一日三省吾身”,孟子说:“古人君子,过则改之”,孔孟都提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则勿惮改”,指出君子应该有“闻过则喜”的风格和气度。儒家很强调“自省”和“内讼”,提出“慎独”的修养方法,做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苏轼说“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所有这些,都强调了要严于律己,身为表率。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部名著中引用了许多这样的名言,要求党员加强党性锻炼,注重自身修养。

六是“尊老爱幼”。《论语》记载:“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敬”,这对倡导家庭美德、净化社会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七是“谦虚谨慎”。传统道德在人格修养上还十分强调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尚书》云:“满招损,谦受益”,提倡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宋代理学家朱熹要求人们做到“温、良、恭、俭、让”。民族英雄林则徐更是把“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孔子在强调言行一致、谦逊容人时,主张君子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

八是“勤劳节俭”。中华民族自古褒扬勤劳俭朴的美德,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贬抑懒惰、奢侈、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恶习。古人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在提倡勤劳的同时,也崇尚俭朴。宋朝司马光告诫人们:“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语重心长:“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于《朱子格言》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等箴言更为大家所熟知。

中华民族的美德远不止上面罗列的八个方面,其他诸如惩恶扬善、尊师重教、诚实守信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中华传统美德,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行动。只有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植根于思想之中,才能“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化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具体行动。要使学生在这方面有产生于内心的主动,而不是外力的强制的道德自觉,就必须加强道德认知的教育,提高其对道德行为的评价能力和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牢固的道德信念。最后,通过反复引导和训练,使他们躬行践履,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是一篇大文章,光靠学校来完成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家庭共同配合,取得整体效应。

从学校角度来说,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首先,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是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这方面的德育因素,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学生心领神会的咀嚼,做到入耳入脑,潜移默化。其次,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开展形象化的教育活动。比如可以运用声像教材,组织同学观看。可以把“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程门立雪”等古代传统美德的佳话编成小故事,广为传播。也可以举行爱国诗词背诵擂台赛或者布置学生搜集、交流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名人名言等。结合春游、秋游和社会实践活动,凭吊遗迹,缅怀先烈;结合纪念日,纪念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都可以收 到良好的效果。第三是联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评比考核,使青少年学生不仅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且做到树之以志,习之以行。最后,教师的以身作则,身为表率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秀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对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其一生。感化的力量来自示范,即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是其他各种教育完全不能代替的。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们五千年文化、道德、伦理的优秀传统集中起来,教育我们的青少年,使他们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为中华的腾飞而不懈奋斗,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重大课题,我们愿为此作出努力,为形成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有中国特色的伦理道德规范作出自己的微薄贡献。

下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李大小学五年级:张阿康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我们小学生,更应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如何才能使我们做到勤俭节约,使我们的......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第二讲 孝敬父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过程与......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5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爱国 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气节。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浅谈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文[五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文(4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演讲稿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x(x)班的xxx,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孔融让梨》。古时候,有个名叫孔融的小朋友,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报告

    作者:栾传大 主题类号:g1/教育学 【文献号 】1-341【原文出处】教育研究【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XX09【原刊页号】26~30,70 【分 类 号】g1【分 类 名】教育学【复印期号】X......

    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感

    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感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它有“忧国忧民”为民清命的爱国精神:它有“默默奉献,本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它有“力尽万难的爱国精神”振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