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升起蘑菇云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10:3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漠升起蘑菇云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漠升起蘑菇云教学设计》。

第一篇:大漠升起蘑菇云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的事,歌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肯定了我国人民为世界科技革命做出的重要贡献,也表明了我国维护和平的愿望。文章叙议结合,内容清楚,主题深刻;多角度全方位的场面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设计理念

新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其背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增长见识。注重学生阅读文本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学课文,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用演示法通过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有关国防科技的知识,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3.认识“黯、霹、雳”等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载人航天飞船等科研成果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蘑菇云吗?45年前的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戈壁大漠的上空升起了壮丽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世界为之震惊,所有的中国人为之自豪,中华民族又一次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出自豪的语气。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默读课文,同学之间说说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背景资料。

三、自读自悟

1.再读课文,弄清中国第一次核试验发生的时间、地点、爆炸前的准备情况是怎样的?

2.学生交流。

3倍炼了邓怠

(1)找出描写原子弹爆炸时情景的语句,读一读。

(2)作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出了原子弹爆炸时的情景。用“·”标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按照顺序说一说原子弹爆炸的全过程。

随着(),接着()。很快(),紧接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蘑菇状烟云。

4倍炼料胂搿

(1)读一读描写人们欢呼雀跃的语句。

(2)想象一下当时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5痹俣量挝闹忻栊丛子弹爆炸时的语句,填写表格。

看到听到感觉到6.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我国研制原子弹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1)说一说重要意义。

(2)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拓展阅读

1毖《痢

在《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中国在梳妆》《放飞中国心,冲出九天外》两篇文章中选一篇读一读,读后谈谈感受。

2笨魏笏鸭关于“神七飞船”上天的文章,了解航天科技取得的成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葛建奎)

第二篇:《大漠升起蘑菇云》教学设计(自读自悟)

《大漠升起蘑菇云》教学设计(自读自悟)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的事,歌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肯定了我国人民为世界科技革命做出的重要贡献,也表明了我国维护和平的愿望。文章叙议结合,内容清楚,主题深刻;多角度全方位的场面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设计理念

新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其背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增长见识。注重学生阅读文本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学课文,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用演示法通过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有关国防科技的知识,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3、认识“黯、霹、雳”等7个生字。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蘑菇云吗?45年前的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戈壁大漠的上空升起了壮丽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世界为之震惊,所有的中国人为之自豪,中华民族又一次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出自豪的语气。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默读课文,同学之间说说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 2

3、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背景资料。

三、自读自悟

1、再读课文,弄清中国第一次核试验发生的时间、地点、爆炸前的准备情况是怎样的?

2、学生交流。

3、读读说说。

(1)找出描写原子弹爆炸时情景的语句,读一读。

(2)作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出了原子弹爆炸时的情景。用“·”标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按照顺序说一说原子弹爆炸的全过程。

随着(),接着()。很快(),紧接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蘑菇状烟云。

4、读读想想。

(1)读一读描写人们欢呼雀跃的语句。(2)想象一下当时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5、再读课文中描写原子弹爆炸时的语句,思考。

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我国研制原子弹有什么重要的意义?(1)说一说重要意义。(2)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拓展阅读

1、选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中国在梳妆》《放飞中国心,冲出九天外》两篇文章中选一篇读一读,读后谈谈感受。

2、课后搜集关于“神八飞船”上天的文章,了解航天科技取得的成就。

/ 2

第三篇:欣赏《东边升起月亮》教学设计

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作品分析]

1.背景材料

歌剧《图兰朵特》是普契尼的最后一部歌剧,作于1926年。作品没写完普契尼就病逝了,歌剧的后部分是由他的学生阿尔芳诺根据他的遗稿完成的。这部歌剧描写的是发生在中国元朝的都城北京的故事,剧中的主人翁图兰朵特是中国元朝的一位公主,她容貌美丽、性情残忍,她给向她求婚的人出了三个难猜的谜语,猜不中的将被处死。为了使图兰朵特的形象富于东方色彩,普契尼在这部作品里选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作为歌剧的音乐素材。在这部作品里,他坚持了创作的现实主义原则,摆脱了原作的象征性,使全剧充满生活气息。他一反过去常取的抒情室内风格,恢复了几乎被人忘却了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剧中有气势雄浑的合唱、辉煌的独唱段落,其中《今夜无人入睡》成为众多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在音乐会上演唱的保留曲目。1999年,著名导演张艺谋和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在北京太庙联袂执导、指挥了这部歌剧的演出,赋予这部古典歌剧新的传奇色彩。

2.作者简介

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作曲家。毕业于米兰音乐学院。他的第一部歌剧《曼侬·列斯库》在米兰歌剧院上演后使他名声大振,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以后他又创作了多部歌剧佳作。如《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托斯卡》等,成为继威尔第之后最有影响、最有才华的歌剧作曲家,对20世纪歌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普契尼在歌剧创作中,非常重视文学剧本,有着敏锐的戏剧感,认为“一部歌剧的基础就是题材及其戏剧处理。”同时他也十分重视人声在歌剧中的地位,认为“没有深深打动人心的旋律,就没有音乐”。他对管弦乐队的表现力也很精通,并表现出他非凡的天才。他的歌剧的演出效果是强烈的戏剧性与音乐、管弦乐、朗诵、动作、服装、布景以及灯光最高效率的综合,被誉为是驾驭舞台效果的能手。

3.音乐分析

《茉莉花》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从18世纪末叶起,还流传到欧洲和美洲。1840年英国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约翰·贝罗在他所写的《中国旅行记》中刊登了这首民歌,从此在国外就把它作为中国民歌的典型广泛传播。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朵特》中就采用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作为重要的音乐素材。以下是在歌剧的第一幕中第一次出现的《茉莉花》主题,是由童声合唱在幕后由远而近地唱出来的。

从音乐中可以看出,作曲家普契尼抓住中国五声调式的旋法特点(即

等三音列进行),将原《茉莉花》中富有特性的音调,根据所描绘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加以展开,使音乐更加平和抒情,有一种朦胧色彩,符合剧情要求。看下列两种曲调的对比情况,《图兰朵特》开始4小节的音乐来自原《茉莉花》的第1、2小节,接着是4小节重复;第9-16小节的音乐来自原曲的第二乐句;第17-23小节的音乐来自原曲的“转、合”句;之后的两个乐句是作者抓住

谱例对照: ”这样的进行特点作了补充性发展,结束全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东边升起月亮》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喜爱中国民歌。

2、在欣赏《东边升起月亮》中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歌曲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喜爱中国民歌。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喜爱中国的民歌

一、导入

师: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二、配乐故事

1、师: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公主,名叫图兰朵,很美丽动人,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

2、师: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如果没有猜中,他就被处死刑。

3、师: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

4、《东边升起月亮》的旋律响起

师: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二、聆听《东边升起月亮》

1、说说《东边升起月亮》和我们听过的那首歌曲很像? 《茉莉花》

2、师简介歌曲背景

《图兰朵特》是剧作家阿达米和西蒙尼根据高吉的同名剧改编而成的。由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将其改编为歌剧,我们所听到的歌曲《东边升起月亮》就是歌剧中的一首插曲。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朵特》的片断。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迎的。还有更早的,英国人190多年前就把这首歌写在书里印刷出版了。

3、聆听第二次,说说音乐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4、歌曲和《茉莉花》比较,在情绪、速度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那么你能从旋律中找出歌曲音乐素材上的变化吗?边听边来找。歌曲的素材变简洁了,加入了一些外国的元素。

5、第三次聆听《东边升起月亮》

6、学唱《东边升起月亮》(1)学唱曲谱(2)学唱歌词

三、拓展——欣赏宋祖英悉尼演唱会

师: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演唱会。就在这场演唱会里,她深情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给了全世界,获得全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热烈的掌声。

四、组织下课

第四篇:《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读13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朗读中让学生想象感受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读13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通过朗读,体会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升旗仪式的视频片段(含有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的画面)。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国升旗仪式吗?(学生结合实际表达。)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像。2.看了录像资料,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标画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1.自由地初读课文,找出课后的绳子,圈一圈。2.分小组自学生字,互相正音。

3.课堂开火车检测自学生字效果,注意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

三、识字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国旗、元旦、北京、广场、庄严、隆重、仪式、国旗班、护旗队员、乐曲、口令、军乐队、护卫队员、雄壮

2.出示不要求写的生字。

旗、旦、京、广、严、仪、式、班、护、队、曲、令、卫 3.自学,找出比较难记的生字,在小组中展开讨论。

4.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记住“旗、严、曲、式”等。(部件构成、熟字加减

笔画等方法。)

5.生字、新词接龙比赛,巩固读音,强化记忆。

四、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广、严、曲、旦、京、众、式。2.学生认读并组成词语。3.分析识记字形。

(1)形近字比较法:广—厂旦—日

(2)部件相加:京—亠+口+小;众—人+人+人。(3)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找方法记住生字。4.教师重点指导“严、式、曲、广”的书写

(1)严:可用“亚”加一撇,第六笔横要压在中横线上。

(2)式:指导书空笔顺,不要画蛇添足多加一笔,也不要漏掉最后一笔点。(3)曲:不可写成“田”或“由”,中间是一横两竖,第二竖比第一竖长。(4)广:“厂”字上面加一点。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讲评学生书写。

五、作业 1.书写生字。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话共有几句? 2.找出:

升旗仪式时间——元旦的清晨; 升旗仪式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

3.观看录像资料,体会“人山人海”、“庄严隆重”的含义。朗读时重点注意这两个词的语气。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第一幅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武警战士、整齐队列、城楼、严肃)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语中体现出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旗手——擎着;

护旗手——身着礼服、肩披绶带、正步。3.指名读,体会词语的含义。擎:往上;举。

绶带:一种彩色的丝带,用来系官印或勋章,有的斜挂在肩上表示一种身份。4.播放护送国旗的录像,体会护送国旗的庄严。结合动作理解“擎着”、“正步”这两个词语。

5.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一名观众,看到这样一支队伍,回怎样想?如果你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名战士,你会怎样想?(光荣而自豪!)带着这样的一种感情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呢?(旗手——庄严接过国旗;军乐队——奏起国歌;护卫队员——持枪礼;军人和少先队员——敬礼;群众——肃立注目)

2.理解词语:

肃立:恭敬严肃地站立。庄严:庄重而严肃。

3.指导朗读,读出庄严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1.说一说学校升旗仪式的过程和参加升旗的感受。

2.当奥运会上中国国旗升起,国歌响起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3.小组交流后,班级汇报。(激励学生表达的热情,适当渗透表达方法。)

五、本课小结

作者按照升国旗的顺序,细致而生动地介绍了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我们的祖国就像升腾的太阳,会越来越富强而伟大。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画一面国旗,查找国旗和国歌的知识。

《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认识“凉、纷、扬”等13个生字,会写“汽、阵、纷”等7个生字及以下词语:汽车、一阵阵、秋天、苹果、公路、季节,学习新部首京字头。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感受秋天的丰收美,引导学生学会发现

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将课文读三遍搜集有关秋天的诗歌及图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地妈妈有四个儿女,分别是春、夏、秋、冬。每个孩子的到来总会给妈妈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瞧,现在秋姑娘又来到了人间,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配合音乐,课件展示秋天美景的图片。)

二、初读感悟

1.过渡:这么美的秋天,可就是缺少了我们小朋友朗朗的读书声。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并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检查预习效果)

2.在统一为四个自然段之后再按照自然段顺序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第一自然段:秋天到来的消息。第二自然段:田野里的秋景。第三自然段:果园里的秋静。第四自然段:粮食丰收,人们欢笑。

三、认记生字

1.过渡:请大家在轻声地朗读课文,将昨天所勾画的生字词语读熟。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自主识记生字。

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汉字:部件组合法、形近字比较法、编顺口溜字谜等方法。

四、写生字

1.老师范写“路”,学生跟写。2.学生观察“苹”、“秋”。3.学生书写“苹”、“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的方式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有自己的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再齐读课文。(通过简笔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纷纷扬扬”的感觉。)

2.同样方式朗读第二自然段:播放课件帮助学生体会黄澄澄、洁白、红玛瑙等词语,以加深学生对丰收的季节的喜爱之情。并融入自己的朗读。

3.同样方式朗读第三自然段:播放课件。注意“涨”、“笑得咧开嘴”等。同学们什么时候才涨红了脸?什么时候笑得咧开了嘴?并请同学做样子。这些把表示人的动作和词语用在动物和植物及其他物品上时,我们就说他用了拟人的手法。

4.同样方式读第四自然段:„„像„„是比喻手法。通过朗读体会农民丰收的喜悦。

三、写生字 1.老师范写“季”。

2.学生观察“丰”、“汽”、“阵”(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并书写。

四、作业设计

观察学校、社区景物有没有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2.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1.教师:教学挂图、敕勒川草原录像、庐山风光录像。2.学生: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读熟古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引出课题。

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古代流传下来大量赞颂祖国山川的优美诗篇。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

2.播放敕勒川草原风光录像,引出诗题。你觉得大草原怎么样?

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这里一直流行着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这首诗一直流传到现在,今天我们来学习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请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画下来,再看拼音多读几遍,把它记住。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要求:(1)把诗句读流利。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2.小组交流。

3.指名读。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川:指平原。

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

阴山:指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东西走向。(可用简图)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现俗称蒙古包。四野:周围,四面八方。苍苍:深蓝色。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见:露出,呈现。

四、细读诗文,体会诗意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说诗意。教师随机点拨。

美丽富饶的敕勒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铺展。天空像一顶巨大的圆顶帐篷笼罩着大草原的四面八方。(2)展开想象,体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一句。

①指名读,师生评读。请你们想象第一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读这一句,比比谁读得好。②闭眼想象诗中的情景,齐读、背诵第一句。2.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说诗意。教师随机点拨。

蓝蓝的天空下是辽阔的大草原,一阵阵微风吹过,使草儿低伏,现露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2)展开想像,体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二句。

①指名读,师生评读。请你们想象第二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读这一句,比比谁读得好。②闭眼想象诗中的情景,齐读、背诵第二句。3.读全诗,说诗意。

(1)自由读,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2)同桌互相说说诗的意思。(3)指名说诗意。

五、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1)小组讨论。

(2)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如: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这句把天比作巨大的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让我们看到了天地相连的景象,想起了牧民的蒙古包和他们的生活。

“天苍苍,野茫茫。”

读了这句,让我们看到了蔚蓝色的天空下那辽阔的绿色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一句把草原写活了。让我们看到茂盛的牧草和时隐时现的肥壮的牛羊。2.背诵诗文。

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六、忆生字,指导书写

1.读要求会写的字:首、川、阴、似。2.按结构记忆字形。

独体字:首、川。左右结构的字:阴、似。3.指导书写:

让学生观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写。重点指导:首、似。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

2.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3.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

5.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汇报中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言、补充的机会。)

6.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

三、了解诗人

过渡语: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李白生平的知识呢?

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知识丰富的同学。

2.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四、巩固诗歌的学习

1.回到《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体会李白诗作特点的表现,点到为止即可。

2.体会诗歌的意境,开展朗读竞赛。(评价要求为在读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同时,读出语言的描绘的魅力。)

3.背诵积累古诗。

五、课外积累展示

学生自由诵读自己课外积累的李白的古诗。(力争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

六、激发学习热情

过渡:看着同学们如此热烈地背诵,老师也不禁有些技痒了,我也来朗诵一首李白的诗给大家听,好吗?

1.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静夜思》,请学生指正。2.鼓励背诵李白的名作,要求积累

一、两句均可。

《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认识“附、近、环”等14个生字,会写“片、央、南”等7个字及一片、中央、美丽、南边、小岛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看课文插图、观看日月潭风景图片、听音乐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课文,突出个性理解。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预习提出问题,并产生探究的欲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通过语文文字感受自然界的美好,享受文字美、画面美。

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有感情朗读课文。观字形,找方法,识记生字。2.理解并能运用“好像、就像”等词语。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了解有关台湾日月潭的文章阅读,增加感性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阅读和日月潭相关的文章。课前预习:朗读课文三次以上,要求熟练、有自己的理解。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通过展示中国及台湾地理挂图,找到台湾及日月潭的位置,边讲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风光。让学生产生兴趣,投入学习。

二、读文识字

1.过渡:既然日月潭这么美,我们就赶快跟着这些可爱的文字精灵一起去欣赏吧!请大

家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标个记号。

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注意找到小伙伴的优点哦!3.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读。

(1)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2)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3)晨星和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4)周围的建筑清晰地展现在眼前。(5)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4.自主识字。

出示生字,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可以是以熟字带生字,可以是拆部件,可以是猜字谜等等,在识字中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课件进行“摘果子”的游戏:让同学摘果子,如果大家都能认识并能读准,苹果树上的果子就掉下来,其余留在树上。

5.再集体出示生字。

这几个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绕”注意不要多加一点)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半包围结构的字——“建”练习近平捺、写好建字底。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进入新课

开火车朗读或伙伴同读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

二、朗读感悟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一、二自然段): 1.读通课文第一段。要求:读通顺、流利。2.提问:日月潭在哪里?那里的环境怎样?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优美的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进行理解,读好句子。

拓展介绍名胜古迹:潭北山腰有座文武庙,从庙前远眺,潭内景色,尽收眼底。南面青龙山有玄奘寺,供奉着唐代高僧玄奘的灵骨。

3.提问:为什么叫“日月潭”?引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1)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二段。(2)播放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复述。(3)看画面复述日月潭名称的由来:

小组内复述,教师深入小组听听学生的复述,选择复述好的在全班展示,并引导全班同学复述好。

朗读感悟第二部分(三、四自然段)

4.自主朗读第二部分,感受日月潭清晨、晴天、雨天变幻多姿的美。要求:流利、有感情。

(1)自由读。

(2)在小组内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读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听听小伙伴是怎么读的。深入小组听听学生的朗读。

选择学生难读的句子进行指导,相继引导学生巩固识字(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4)说一说,你看到了日月潭哪些时候的迷人景象,美在何处?(听听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请朗读出色的同学进行展示,引导全班读好。(相继引导学生注意语气:清晨、蒙蒙细雨时要读得轻柔;太阳高照时要读得响亮、明朗。)

三、整体朗读,日积月累

1.日月潭的景色这么美,请你通过朗读把它介绍给大家。

在音乐声中自由读文,可以自己读,或小组成员轮读、齐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找出课文里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存入“词语宝库”。

四、作业

1.回家后把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讲给父母听。2.搜集有关日月潭的故事和传说,读一读。

第五篇: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义。

2.能够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国旗升起时的庄严、神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国旗升起时的庄严、神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的意义。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2.小组学习,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3.根据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拓宽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瞧,这是――(生答: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就是我国的国旗,红色象征革命,黄色代表灿烂辉煌,四颗小星围绕着大星,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孩子们,每天清晨,当太阳跃出地平线的时候,在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都要升起这鲜艳的五星红旗。你,想去那里参加那隆重而庄严的升旗仪式吗?(生: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天安门广场,去目睹这庄严的时刻――(师指课题示意学生齐读课题)

生:(齐)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师:再读一遍。

生:(齐)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看到大家渴望的眼神,我就知道你们有多想赶快加入到观看升旗仪式的队伍中,还等什么呢?打开书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2、师: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师:同意他们的回答吗?

(生点头同意)

3、师:作者按升旗前、升旗时、升旗后的顺序把升旗的过程清楚地记录了下来,那课文哪些段落写升旗前?哪些段落写升旗时,哪些段落写升旗后呢?在文中找出来。(板书:升旗前升旗时升旗后)

生:课文第1、2段写升旗前,第3、4段写升旗时,第5段写升旗后。

师:和他找得一样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找得真准确。

三、细读课文,再现情景。

(一)学习升旗前这一部分。

1、师:下面,请大家自由读第1、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体会到些什么?

师:读了第1、2自然段,你体会到什么?

2、师:文中1、2段有很多词语写出了人多,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勾出来。边读边勾。(学生一边勾一边小声读)

3、师:谁愿意把你找到的描写人多的词语介绍给大家?

(师根据生说后屏幕出示词语。)

成千上万汇集

水泄不通聚集

4、师:找得真好,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人多,自由读一读,把它们积累在脑子里。

(生自由读)

5、师:我们一起读读这些写人多的词,体会、感受一下人的多。

(学生看着屏幕齐读词)

6、师:把这些词放到句子中,应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到人的多?(出示句子)自由练读练读这个句子。

7、师:谁来读,让我们感受感受人的多。

(抽生读)

8、师:感受到人的多了吗?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9、师:读得很好,你评得也好。是的,把写人多的词读慢、读重一点,同时边想像边读,就能让我们感受到人的多。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再练读练读,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学生投入地自由练读。)

10、师:大家练读得很投入,带着你们的理解与想像,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

(学生齐读)

11、师:这么多的人是什么时候来的呢?

师:你真会思考,请看大屏幕。(出示华灯闪烁图)华丽的街灯都还亮着,说明――(生:天还没亮。)

12、师:这么多的人这么早就来等候升旗仪式了,你体会到他们什么样的心情?

(师板书:热切)

13、师:现在咱们也在等待着升旗仪式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你心里激动吗?(生齐:激动)那让咱们也怀着热切的心情读这一句。(生齐读)

14师:(出示句子)这么多的人涌向广场,聚集在这里,却都在静静地等候。想像一下: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却是那样的安静。整个升旗仪式的现场让你感受到什么?

师:升旗仪式庄严肃穆。该怎样读才能既表现出人的多又表现出场面的庄严呢,自由练读一下。(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读?

(抽生读)师:我听出来了,前面人多要读得急切一点,后面读得舒缓而静,我们一起试一试。(全班齐读)

(二)学习升旗时这一部分

(1)学习第3段。

1、师:人们静静地等着,静静地等着(点击播放国旗卫士护送国旗这一录像片段)。来了,国旗的卫士们来了在《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战士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跨过金水桥,穿过长安街,来到广场的旗杆下。

2、师:在刚才的画面中,你都看到些什么。

3、师:是啊,我们都看到了――

(威武)的护旗手(整齐)的方阵

(气宇轩昂)的执旗手(整齐有力)的步伐

师:气宇轩昂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没反应)

师:刚才你们都看到了执旗手的样子,你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他?

师:好极了,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而气宇轩昂把你们说的意思都包括了,足见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以后大家在写作时也要像作者一样用词准确。

4、括号里的词用得多好呀,一起读一读。

5、师:现在你能带着你的理解有感情地把这些搭配好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吗?边想像边自由读。

6、师:好,现在咱们男、女交叉读,比比谁读得最有感情。(生读词组)

7、师:咱们再去看一看刚才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出示句子)

师:自己读一读这个句子,把描写战士们动作的词用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来。边读边勾。

(学生边勾动词边小声练读)

师:谁来说说你勾了哪些词?

师:你们和他找得一样吗?齐读动词。

8、师:把这些表动作的词放入文中,你觉得该怎样读才能展现这一庄严神圣的场面?自己练读练读这个句子。(生练读,师巡视指导)

师:我发现咱们班的孩子特别会读书,有的表情特别丰富,有的边想像边读,还有的在做动作呢,就像自己也变成了威武的国旗卫士一样。

9、师:下面同方合作,你读我听,比赛谁的朗读最能表现出战士们的威武、场面的庄严。(学生同桌练读)

10、师: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战士们的威武、场面的庄严?

(抽生读)

11、师:读得真好,全班一起来。

(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这一句)

12、师:(播放《歌唱祖国》的乐曲)听,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饱含深情齐读这一段,想像战士们威武的动作,再次展现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捧起书本,读。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这一段)

(2)学习第4自然段。

师:(播放升国旗录像片段)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了。(学生观看天安门升国旗片段)

①出示句子:

师:刚才我们亲眼目睹了国旗在空中--(生:飘然展开)

师:想像国旗飘然展开的样子,再读这个词。(生读)然后――(生:冉冉升起)

师:读2遍。(生读)换个词来理解一下,还可以说怎样升起――(生:慢慢升起、缓缓升起、徐徐升起)

师:冉冉就是慢慢、缓缓、徐徐的意思。这时,千万双眼睛怎么样?――(生: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

师:现在,你们也来注视这鲜艳的五星红旗。(生一起注视黑板上贴着的国旗)师:孩子,当你注视着这鲜艳的五星红旗时,你心情怎样?

生:我心里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师:那就让咱们怀着对国旗的爱,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这一句。

(学生深情齐读)

师:(出示句子)tī

ta、tī

ta,1秒、2秒两分零七秒,国旗升上了旗杆顶端,太阳也跃出了地平线。孩子们,想像国旗缓缓升起的样子,带着激动自豪的心情一起读这一句。(生齐读)此时,国旗在太阳的映照下,想像一下会是什么样的?

生:会闪光、发亮。

生:会变得更红、更鲜艳。

生:更耀眼。

师:说得真好,能够用来形容国旗在阳光照射下的词有很多很多。(屏幕出示词语)自由读一读这些词,积累在脑海中。(学生自主读,积累)

师:怎样读这个句子才能让咱们感受到国旗更加熠熠生辉呢?

(抽生读)

师:是啊,望着这熠熠生辉的国旗,我们心中对国旗的爱油然而生,就让我们饱含着对国旗的爱、对祖国的爱齐读第四段吧!捧起书本,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学生满怀激情齐读这一段)

(三)学习升旗后这一部分。

师:(出示最后一段,师激情引读。)广场上,金水桥畔,响起了――(生: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仰视――(生: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师:是啊,人们久久不愿离去?(板书)

师:孩子,此时,你也仰视着这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仰视着这熠熠生辉的五星红旗,你舍得离去吗?此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生:我非常不想离去。

生:我舍不得离去。

生:此时我心中涌动着对国旗无限的爱,我想多留一会儿,我想多看看它。

师:说得真好,是啊!正因为我们爱国旗,爱祖国,所以我们才――(师指板书,生答:久久不愿离去。)正因为人们爱国旗,爱祖国,所以人们才――(生:久久不愿离去。)带着你的不舍,带着你对国旗的爱、对祖**亲的热爱齐读这一段。

(学生满怀激情齐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

1、师:孩子,你还在哪些地方、哪些场合看到过升国旗呢?(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

2、课件展示:配乐《五星红旗》及国旗升起的相应图片,师激情介绍:

是啊!我们的国旗在校园里升起,我们的国旗在奥运赛场上升起,我们的国旗在南极上空升起,在海岛上升起

在神州六号的发射基地升起,我们的国旗在香港升起,在澳门升起,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升起。

在辽阔的大地上,我们的国旗永远和太阳--(师指课题,师生同说)一同升起。

板书:

2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升旗前升旗时升旗后

久久不愿离去

下载大漠升起蘑菇云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漠升起蘑菇云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读13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能力目标: 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目标: 在......

    第三课太阳升起 创建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第三课太阳升起 创建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图层、关键帧、库、元件等概念。 (2) 熟练掌握“动画补间”动画创作的规律和方法。 2、[过程与方......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教学设计预案

    教学设计 歌唱教学《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教学设计 前言:本课将通过听、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感受民族歌曲的特点及风格;感受到......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反思

    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是激起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教学时我先播放国歌,在班级里举行一次小小的升旗仪式后,就用自己的感情朗读课文,把学生带入课......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的教学反思

    在读课文时,会遇到很多的长句子。要读懂这些长句子,就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先让学生想一想:句子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其实就是抓......

    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一、学习导引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

    教学设计

    Book7Module 6Languagepoints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次语言点是高中选修7Reading and vocabulary 的内容.本单元内容主要讲述世界文化遗产及对其的保护。Reading andvoca......

    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幸多禄小学 吕慧慧 一、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