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木棉流年》读后感500字
去年暑假,我读了《木棉流年》这本书,它就像作者李秋沅打开的跨越七十多年的时空隧道,带我来到正被践踏的木棉岛。战争、瘟疫、杀戮,都发生在木棉岛柔弱的身躯上,这一个个故事也铬在我的心中,令我心酸。
木棉岛上的木棉花开得鲜艳旺盛,这被称作“英雄花”的花朵,也正如同洒上了爱国英烈的鲜血,有着纯红之躯,不掉色、不萎靡,让人不禁联想到木棉岛上的一个个爱国烈士。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书中的军统少将之妻锦若,在面对日军寒光利利的军刀,和要她写策反书的逼迫时,她大义凛然地笑了笑,毅然写下四个大字——“无限江山”,便直奔露台,纵身跃下......。一个英烈为了祖国,选择了死亡,离她深深爱着的祖国而去。她令我看到了甚至比宝贵的生命还珍贵的东西,就是一颗爱国之心。像锦若这样以身捍卫国家尊严的人很多,有岳飞、文天祥、黄继光等,为了祖国,可以什么都不要,最终失去生命,真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反,一些为了苟延残喘、苟且偷生的人不惜出卖了祖国,结果一辈子,甚至死后无论多少年都遭到人们的唾骂,这与英烈们的巨大反差,形成鲜明对比,难怪会有这样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而我们不仅要铭记他们,珍惜现在,更要从现在起有一颗爱党、爱祖国的炽热之心。
第二篇:《木棉流年》读后感
《木棉流年》读后感
窗外滋着细雨,丝丝点点,悄悄飘入心田,《木棉流年》读后感。在这样的夜晚,很难令人平静,我捧着书,内心却在一点点地挣扎,那座小小的木棉岛,那一幢幢庄严肃穆的楼院,那一扇扇紧闭的门窗,必有什么隐藏在其后,痛彻心扉,荡气回肠。
“在日落晚幕那边,我主显出清晨光辉,在日月年岁那边,永远不变欢乐季节…”我听有歌声来自缥缈之地,是谁在低声吟唱着高洁的圣歌?我仿佛看清了她那一袭鲜红的身影,若有若无的笑靥。她是梅老爷最小的女儿,与理查医生一起拯救岛上病痛的人。可梅老爷不喜欢洋人,她被迫嫁给了一个大将军,欧阳卓。后来,欧阳卓遭当局疑忌,牵连到了梅家人。梅老爷带着家人出逃,可她却坚决留下来,等候陪同她的丈夫。她说她发过誓了,这辈子对他不离不弃,我仿佛看见她的身影,跃然纸上,我仿佛见着了她美丽又坚毅的侧面,她的旗袍在风中有如一朵高洁的火花,燃烧着,义无反顾,决绝地远去…我在那一瞬读懂了她眼中的坚定。她为她的爱情义无反顾的决然。
“春日高楼明月夜,盛宴在华堂…浩渺太空临千古,千古此月光…”我听见远方箫声辗转心头,挥之不去的哀怨,是谁在吹奏着凄凉而忧伤的箫乐?我远远看见他的身影,在凄美的月光下,一点点地消失不见。他是个日本人。他的父亲为了唐家的藏书《永乐大典》,娶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受他父亲的指使,从书阁中投来了十册《永乐大典》。谁知他父亲藏书得手后,便不愿归还,他的母亲因此患病而死。将他交给了梅家少奶奶抚养。上一代人的恩怨是非全落在他身上,读后感《《木棉流年》读后感》。他的父亲派他将剩下几册《永乐大典》运回日本。他用赝品掉了包。那一晚他的箫声越发的凄凉悲哀。他被日本人怀疑,他在木棉岛上的日本领事馆,以剖腹自行了结。那一瞬,我看见了他奋不顾身的决然,我读懂了他箫乐中那份孤幽的意境,他是一个日本人,不过他的名字,叫唐明泽。“…今宵荒城明月光,照我独彷徨。”他离开的时候,满园幽菊碎入秋日阳光中,如他的明眸般温柔。
“求你将我放在心头上如印记,戴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如死之坚强,忌恨如阴间之残忍。”我听见有阵阵吟诵声飘然于身边,久久不去。是谁在低声吟诵着《雅歌》?我抬着头,望见他也正仰望天空,想必是在思念那个叫茱莉的女子吧。他与茱莉本是快要举办婚礼,可在那之前,他被日本人暗算。而茱莉为他挡住,一共五颗子弹,他的命是茱莉换来的。他本应该好好地珍惜这珍贵的生命,可他不顾家人的阻扰,参加了*的团队中。是的,我也不明白,他本该为了茱莉而好好活下去的,但他说,“血债是要用血还的。”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不想留着这条命为茱莉而白白活着,他想做出有意义的事情来,不管是对茱莉,对自己的家人,或者是国家,有意义的事情。我知道了他内心那份凄幽的爱,及那份深深的忌恨。他的名字,叫博文。
战争、瘟疫、杀戮、生离…太多太多的痛在木棉岛上摧残着。可没有人会倒下,正如梅雪、唐明泽、博文,还有茱莉,他们在各自人生的旅途中,走向了他们各自的归宿,可我知道他们都无怨无悔。木棉岛上的血色流年,已是过去了很久的事情了,所有都已物是人非。
第三篇:《木棉流年》读书笔记
《木棉流年》读书笔记
今天,我去了图书馆。图书馆里有许多书,我选了半天,也不知道挑哪一本好。突然,我看到一本书,书名是木棉·流年,我很好奇这个文绉绉名字的书会是怎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抽出了它。封面上,有一个小女孩躲在木门后面,身后的梅花开的正艳。随便翻翻,我就被故事吸引了。于是,我借走了这本书。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读了起来。阿宁出生在李村,四岁时,父亲和奶奶感染上了鼠疫,福嫂带着她去了海门井巷。一天,福嫂的儿子阿贵带阿宁放牛时,和花钱买了日本籍地主的儿子发生争执,第二天,牛被他们牵走,送到屠杀厂。而阿贵却被他们伤了头,内脏也受伤了。当晚就死了。阿宁被带到了番婆家,开始新的生活。在这里,她认识了雪梅姨、上了小学、知道了许多事情……
我觉得福嫂好可怜,她在阿宁家中打杂,结果差点染上鼠疫,和家人团聚后,儿子又被人打死了。
我认为阿贵之所以被打死,和阿宁有很大的关系。阿宁不听阿贵的劝告,执意要在阿毛手中的篮子,阿贵也告诉她阿毛有一个日本籍的老爹,不能惹他。如果她肯听话就不会有悲剧发生。可是最后谁都没有怪她,太不符合逻辑了!只能说明福嫂对阿宁太好了。
番婆对阿宁很好,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看待。还送她去上学。番婆也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日本人到处搜索中国的文物,番婆有一个祖传的花瓶,日本军官许诺只要她交出花瓶,就能活下来。在生与死两条路两种选择的威逼下,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后者。她没有被命运屈服。
梅园的雪梅姨对阿宁也很好,他们的相遇很偶然。只是因为她发现阿宁在捡花,就帮着她穿好了花环,还请阿宁吃了点心,喝了咖啡。还给她做了一个柳絮枕头。其实,我觉得阿宁真是很幸运,能受到这么多人的关心。
整本书由六个篇章串连在一起,形成了这本描写抗日时期的小说。我觉得这本书写的太悲惨了。作者写的太悲观了。不过悲惨之中又不失真实。充分体现了抗日时期人们生不如死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一本不错的书。
第四篇:《木棉流年》小学生读后感
《木棉流年》读后感想读书笔记体会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便认为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实在是太多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在抗日战争前夕所发生在中国一个小岛上的故事,通过主人公阿宁从小到大经历的人情世故,以此来揭开当时封建社会的丑恶事实。
在小阿宁刚开始离开家人的篇章上,便已经开始了残酷的战争,而小阿宁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离别,让他的幼小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这本书中,小阿宁遇到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都在阿宁的心里留下了痕迹。也通过发生在自身上的事情教会了阿宁不少道理。也让我深有感触,也不得不佩服阿宁一个小孩子的履历丰富。
从中最让我感动的便是阿宁与日本先生唐明泽的交情,也让我看到了那个年代封建社会人民思想的落后与封闭。
读罢此书,也是让我深有感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木棉流年读后感
有没有见过这样一个女人,她淡淡的,如同雪中美丽的梅花,她有着淡淡的香,让人回味;有没有接触过这样一个女人,她温柔的,如同上好的丝绸,温柔的嗓音回荡在耳畔;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女人,她是骄傲的,如同虽被雪压住,却依旧傲然挺立的梅花,她说:“既已发誓,不离不弃。现在又怎能抛下丈夫?”她就是梅雪。
梅雪给人最初的印象,是淡淡的笑。她不在乎阿宁是否染上瘟疫,她不恐慌,没有躲着她们。看见阿宁伤心地哭泣,她蹲在阿宁面前,安抚着阿宁,淡淡地安慰阿宁。而不是像圆脸妇人,巴不得离阿宁她们远一点,两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也难怪,怪不得阿宁失神地忘记将有着梅雪淡淡清香的丝绢还给梅雪了!
梅雪又是温柔的,书中她哪一次不是温柔地讲话,温柔的笑,温柔的照顾着阿宁。就是她的温柔,立马让我这个读者喜欢上了她,也让阿宁一下子爱上了她,梅雪姨梅雪姨的叫着。
看着梅雪嫁为人妻,没有收获自己真正的幸福,我有些惋惜。可是最让我敬佩的是,她虽不爱欧阳,但是她却要尽她自己的责任,她说她发过誓言,不离不弃,她遵守信用,绝不逃跑,不抛弃丈夫……
作者没有写梅雪的结局,看完书,我细细回想,梅雪的一颦一笑都似乎在我脑海,我竟深信,梅雪并没有离开,只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的呆着,看着我们……
木棉流年读后感
《木棉流年》是李秋沅的作品,她在厦门鼓浪屿长大的,是个地地道道的厦门人。读过她的一些小说,都是由厦门为题展开的,我想她觉得真实的才是有意义的吧!
这本书的主角阿宁是一个活泼可爱,重情重义的小姑娘。早在她两岁那年,父亲得了大头瘟,母亲日夜不停地照顾他,她家女佣福嫂看到情况紧急,怕父亲的病床给阿宁,就带着阿宁去了她的老家海门。可是不到一个星期,灾难又悄悄地来到了她的身边,福嫂的儿子被日本人打死,福嫂悲痛欲绝,天天以泪洗面,饭不入口,夜里还喊着要为儿子报仇,之后就呆了。福叔不得不把阿宁送给了番仔园的女主人,番婆。后来的几十年里,阿宁遇到了梅雪、欧阳旱、唐明泽、博文、李校长……他们为了驱走日本人,受了伤,断了腿,甚至差点被打死,可他们一直没有投于日本人,而是英勇的和他们对抗。后来,阿宁长大了,梦见了他们在番仔园里团聚,唱着茗香茶,吃着玫瑰膏。
一个国家再强大,没有意志,那它还是小国,相反,一个国家在弱小,有宏大的意志,那它就是闻名世界的大国!
走进木棉道,走进血色流年,想要知道?那就读一读《木棉流年》吧,看了这本书,你定会感受非凡,受益匪浅。
木棉流年读后感
合上书,心里仿佛放下了许多,重读《木棉·流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每读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闭上眼睛,一个个熟悉的身影站在我面前,书中的人物早已深深地烙在了我心上。这些英雄们用自己的生命撰写了一首首不朽的诗篇!
《木棉·流年》这本书,是一部小说,也是一本历史书,书写的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时候”的历史,也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3500万中华儿女为国捐躯:为儿子报仇的箍桶匠阿福,除掉了无恶不作的假鬼子冯兴荣;为保护《永乐大典》的日本人藤田明泽切腹献身;为挽留民族尊严的三舍含冤死去……其中,女豪杰更是层出不穷:隐忍坚贞的梅雪;优雅婉约的茉莉;一心为国的茗香……这些平民英雄如同岛上的木棉花,花开时,鲜红若血,朵朵傲立枝头;花落时,啪的一声决绝自高空落下,满地落红,触目惊心。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势,岛上的人称其为“英雄花”,我始终钦佩那些视死如归、舍身取义的英雄,没有他们,何来我们今天的幸福?
在读这本书时,我仿佛置身与书中,随着主人公阿宁一起体会书中的喜怒哀乐,也见证了一段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每当我想阻止悲剧发生时,却无能为力。这段历史吸引了我,不仅在于她的真实,还在于她所给予我的启示。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让我们铭记这火与血的岁月,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强大起来,我们的祖国才不会饱受欺凌。
看完了这本书,我呆坐许久,一阵凉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寒噤,风,吹乱了书页,哗哗作响,我的目光落到了卷首上的一段话:
一幢幢宏伟肃穆的楼院
一扇扇紧紧闭合的门窗
必有什么隐藏其后
痛彻心髓荡气回肠……
走近木棉岛
走进血色流年
第五篇:《木棉花开》读后感
勇劈荆棘路,敢为天下先
--《木棉花开》读后感
《木棉花开》这篇报告文学,记述了改革开放初期,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任仲夷,如何带领广东披荆斩棘探新路的故事。在当前全场如火如荼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形势下,通过研读《木棉花开》,使自己在思想上进一步得到升华,心灵上再一次受到洗礼。任仲夷同志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自强不息、拼搏向上、开拓创新的民族气魄,敢于走前人没敢走过的路、敢于干前人没敢干的事,展现了强烈的时代风范。联想我场的发展实际,我们感触颇多。
一、社会发展、生活富裕是人们的共同企盼,但创业之路又是何等的艰辛
一个国家的富强,一个民族的昌盛是人们追求的奋斗目标。但在三十年前要想顺应规律,实现目标又有几人敢去尝试。在险滩逆流、恶浪狂风、荆棘遍野、雷区密布中,任仲夷硬是带领着全省的广大干部冲了过来,取得了震惊中外辉煌成就,不到十年的光景,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已跃居全国第一位,人们的物资文化生活水平走在了各省的前列,为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但是当时他扛起改革大旗的时候又是何等的艰辛,直到后来经济的发展壮大,群众的安居乐业,才证实了他做对了。任仲夷同志为我们塞罕坝人作了榜样,我们党员干部就是要克服旧的思想观念,冲破俗的陈规陋习,迈开发展的步伐,去大胆地开创新的局面。南方发达地区为什么经济实力增长
3的那么快,无非就是思想解放,胆子大、办法多、敢创新。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塞罕坝人不应该再有什么顾虑了,要让一千八百名职工的安居乐业,要实现塞罕坝的大发展、快发展,我必须不断的解放思想,敢于冲破旧的条条框框,敢于在旧规矩面前先走一步、快走一步,当然也会遇到任仲夷同志遇到的问题,毕竟发展的道路不是平坦的。塞罕坝近几年来的发展步伐比较快,遇到的困难也是不少的,地域限制、资金短缺、缺乏人才等等,但已驶入快车道的塞罕坝,大发展、快发展这个主题和大局已然不可逆转。
二、群众需要廉洁务实的领导干部,但真正做到又是谈何容易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而把握方向、领导人们实现目标的只能是领导层中的决策者。一个领导者真正做到无私无畏、克己奉公、廉政为民又是谈何容易。改革开放30年了,为什么现在还要提出继续解放思想呢?就因为真正思想解放的人还为数不多,塞罕坝如此,乃至全省、全国也是如此。塞罕坝森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可为什么不如其他一些景区发展的快呢,就是人家的软环境比我们的软环境好。塞罕坝人仍存在着思想不够解放的问题,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丰厚资源被闲臵浪费或被少数人胡乱开发。我们党员干部要树立任仲夷同志的那种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工作作风,对那些影响塞罕坝发展的条条框框要废除、人员要调整、职能要转换,大手笔开创发展的新局面。无私才能无畏、克己才能奉公,有总场党委坚强领导,有全场职工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扎实奋进,所有的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三、要学会在实践中积累理论,又要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
我们的各项工作,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才能坚定正确的思想立场,运用新的思维方式,拿出更好的发展办法。理论与实践有时是有差距的,解决的好办法就是用邓小平同志的话“不争论”,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任仲夷走在时代前列时,许多人就认为这是在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说这是在倒退。无论怎么评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就是对的,用粮票、布票、肉票等限时限量只满足一般生存需要的供求方式已成为历史,现今社会是物资充裕、市场繁荣、安居乐业。30年前刚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行改革开放,现实证明这是一个决定全国人民走向富裕的正确道路。今天塞罕坝人敢想敢干、勇于开拓,挣脱那些经济社会发展的羁绊,多年以后实践也会证明我们的路也是正确的。
总之,我们要将任仲夷这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同塞罕坝精神紧密地结合一起,一定会迸发出更加炽烈的火焰,在发展的问题上只我们胆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塞罕坝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