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爱六月杂文随笔
六月,以它特有的脾气影响着人们。它一会儿温存,一会儿暴虐,一会儿安静,一会儿好动,一会儿浪漫,一会儿冷漠,它的善变,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能。它因此嚣张,不可一世。白昼想变长是它,想变短也是它。它知道,你奈何不了它。它操控着人们的心情,引领着人们的脾气。
我们真的很无奈吗?我们甘愿做俘虏吗?我们习惯做奴隶吗?鲁迅先生主张“拿来”而不是“送来”。对于六月,我们展开双臂欢迎,伸出双手热情拥抱,可是对于它的“礼物”,我们要客气,该接受的接受,该带走的让带走。如果它执意留下所有礼物,那么我们也得寻求最合适的地方安放。来而不往非礼也,报之以桃,回之以李,客客气气打发它走。
六月,牵动很多少年的心,六月,牵动更多成人的心。六月,构建人们的梦想,六月,勾起人们的回忆。六月是无情的,六月是多情的。让我们记住这个六月,记得那个六月,让我们在六月学会成长,让我们在六月更加成熟。
我爱六月,更爱成熟的我。
第二篇:六月综合症杂文随笔
(一)
高三的时候,一段时间班里流行自己带饭吃。大家下午带着食盒来学校,晚自习前围坐在一起吃东西。一任同桌妹子她外公送来的香菇混沌巨好吃,偶尔我能蹭几个,那种鲜美的味道让我记到了现在。
(二)有时候和同学去学校后门外吃老麻抄手,学生很多,一打下课铃赶紧往外冲,怕没位子。又热又麻又辣又要吃很快。走出店门,傍晚六点多的夕阳轻薄散在街道上。回去的路上,喝杯冰的双歧酸奶,冰镇住了舌尖的麻,甜冲淡了口里的辣。一本满足。
(三)九点多放学,回到家接近十点。高三下期外婆住我家照顾我。每次走到楼下,仰头看到窗户透出的光,心情都会好一点,最爱的人正备好宵夜等着我。她是全世界最善良最可爱的人。
她知道我爱吃饺子,包了很多冻在冰箱里,有时回家刚在饭桌前坐下,就端上来一盘冒着热气的白白胖胖的饺子。我现在才觉得自己真厉害,晚上十点吃那么多还能不长胖,年轻就是好。
(四)和一个男生基本没有交集。直到我们成了前后桌。
晚自习上,他拍拍我肩膀,我转过头,看见他手心托着个空壳的合在一起的小橘子。
“像不像小桔灯?”
“……”
“你可以留个电话吗?政治作业我不会就问下你。”
“……后面不是都有答案吗?”
“我怕我看不懂。”
“……”
同桌妹子总在这个时候意味深长地对我笑一笑。
一个周五的雨夜。一点过,准备睡觉。
突然手机振动,拿起来一看,是他的名字。
之前有什么事,也就只是些问下作业发下答案之类的事,都是短信联系的。
所以,一个意外的来电,莫名吓得我差点手机没拿稳。
“喂?”
“你睡了吗?”
“没有,马上。”
“嗯……那个……你作业做完了吗?”
“还没开始,我一般周五都不写作业。”
“哦……那,你快休息吧,晚安。”
“拜拜。”
他不是那种周五就会着急写作业的人。我们也没有这么晚联系过。
后来,直到现在,很多个下雨的夜晚,我会突然想起他,想起那个电话,他的声音我记不住了,但有种温柔的感觉在。
我会想,如果当时,我再多问一句,有什么事吗。
他会不会,还会多说点什么。
(五)六月初离校的前一天下午,我去买了盒明信片。写了几个小时。第二天,送给了朋友们。有个妹子说,你也太浪费时间了吧。当时听到这一句,我不知是何种感觉,因为……我好像从来都没想过这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当时就觉得,我想写给她们,当作最后的礼物。那个时候三个人坐同桌,我旁边的旁边的女生是个复读生,很少说话,很少有表情,除了班上另一个复读生几乎没有朋友。我们有时候还在背后研究过她到底有没有笑过。但是那天当她收到我的明信片时,我真真切切的看到了她脸上的笑意,她的疲惫的严肃的脸上一瞬间透露出的毫无防备的惊喜。“你还给我写了啊!”“对啊,我们是同桌嘛!”她也给我回赠了一张,虽然只是几句简单的官方的祝福语,可是那天看见她一闪而过的笑容,有种满足感让我感到开心。
和当年的大多数同学早已没了联系。但是翻翻那时她们写给我的明信片,我更加笃定地认为,这是一件很值得的事。那些花儿,开在天涯,我们终究要离散。在同行的人里找朋友,而不是硬拉着朋友与你同行。一切都会随风消散,是那些字句,那些笔迹,那些美好容颜,在年华逝去的匆匆和迷惘之中,让我知道,曾经有个我,也像所有十八岁的人一样,埋首于一摞摞试卷之中,把闹铃换成最励志的歌催自己起床,因为考试担惊受怕,焦虑到没有胃口……那个时候的我,小小的我,单纯的我,无聊的我,困倦的我,在熟或不熟的朋友眼里,也曾是那么可爱的我啊。
(六)常常考第七的我最后一次考了个第二。我自知不存在什么超常发挥,该对的对了,该错的错了,该犹豫不决的还是犹豫不决,我只是发挥了我平时的水平。
这件事,给了我一种不是和别人攀比也不是最终证明了什么的喜悦,而是它让我自己更相信了些什么东西,或许让飘忽不定的自己变得坚定了点。
(七)高考不难也不简单,就和平时一样。放心啦,没那么多意外。你就是你,和平常一样的你,该有怎样的结果就会有怎样的结果。
努力不会白费,对自己最诚实的人会得到幸运的眷顾。
其实那是昨天的自己攒下的钱给今天的自己买的礼物。
(八)这些是许久之后我才感受到的那些日子给我留下的印迹。当时哪想到这么多呢。
哪怕是一度认为最不喜欢的时光,后来也多是怀念。
高中和大学,到底是有质的不同。
(九)有答案的问题都不算难题。
将来的生活,都不会再像完形填空一样,一个萝卜一个坑。
和往后的很多事情相比,一场考试,真的只是再简单不过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关卡。
所以,不要慌张啦,什么样的年纪做什么样的事,好好享受这个人生路上必打卡的景点。
你们该得到的都会得到。
好吃好睡,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啦。
(十)祝高考生们心想事成。
加油哟~
第三篇:六月六日杂文随笔
夏日的雨,电闪雷鸣;晴天时天空紫蓝色,有些云;夏日的夕阳余晖将周围的云染上金色……
那是一个很长的夏天,时而温暖,时而炎热,在那之前,是一生不能治愈的伤痛。
在夏末的日子里,我们相遇,秋天到冬天,全是混乱不堪的事情,百般无所适从,真是麻烦了呢。第一个没有课的寒假,在银色的阳光中开始,很多事都是第一次,头一回和旧友一起去晃悠。早春山桃开着雪白的花,发现这棵树时已深入心底,樱花繁茂,牡丹、玫瑰花盛开,南风中青色麦穗沐浴暖阳,转眼春夏之交,忙里偷闲,等着完事,麦子已经金黄,风吹麦浪,收割后,晾晒的麦粒晶莹饱满,南方,不远处崇山峻岭,晴朗时可见山脚的村镇,山岭一片蓝色,天空中有一片雪白的云……
不知从何时起,有的人断了联系,我知道谁都很累。又下了一场大雪,雪中出去烫火锅,另一群人打雪仗,回去后都躺下了。
又是一年春夏。樱树雪白,麦穗浅青,蓝色的鸟终究未能放飞,有一天深夜,终于做完了所有的事,走廊里满是打包的东西,一片狼藉,看了看我们存在过的痕迹,在一个下雨的清晨,我出发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这个夏天十分清凉,时间过的很慢。她们还是没有消息。
雪霁,在冰上雪里走很远,去以前去过的地方,深雪中无人,河水缓缓的流。残雪中回家。只有一个春夏季了,还能见到吗?
她养过猫,我却直到有一天才知道。一直没有消息,或者,只是我不知道。厌恶分分合合,逐渐封冻,讨厌新环境,除非诚心,此后不建立任何联系。两年了,不见踪影,我还有未传达的心意……本来如此漫长的一生,可以慢慢跟你们玩。
六月的这天,原来已经忘了,又到了以前那个时候。一个很长的夏天……
四月时发现,有个人的家离我并不远,也许有一天,很久以后,还不用散去。只是,有一个心意只能消散了,只能一点一点的传达的心意。
第四篇:我爱七彩莲花杂文随笔
世界不只是在镜头里多彩缤纷,生活中若找到了自己的乐趣,滋味是胜过美景的。其实,人与莲花一样,因为多姿出彩,方有生活的丰富。
常扎住清水头,喜欢步入荷塘的弯曲小径,在天与地、山与水之间,让流水冲淡烦忧,当呼吸一口长气,吐出深纳腹肺的压抑,在自然中变得兴奋与轻松。观赏千亩荷塘风光,融入大自然里,莲的洁静与豪放是一种令大众愿意靠近的温情和柔美。
这片景地,远山如黛,碧荷如盘。大山总是沉默的,关注着大地上的轮回与生息,知晓无数生死离别与春花、夏风、秋月、冬雪的故事,早己平视着生命一场又一次的蓬勃与萧瑟。山、水、石、花、叶,人、物、神、情、形,构成着自然之意境,蕴涵着无数风采和奇迹!
夏日,绿叶与红花的密切,是滋养与绽放的和谐。一朵朵艳丽,怎能少了淤泥的滋养,少不了碧叶簇拥的重托。当六月,万千芬芳集于池塘,千千万万来的人群,在惊叹、赞誉,在拍照、在自恋、在寻觅,群荷托莲里总会有令你心里愉悦的唯一,或近在咫只,或相隔千里,无论是懂得欣赏,抑或欣赏而懂得,令视觉大美……
树上有连枝,花中有姐妹,果实有同心,是真情,是情真,均是天地间的互爱。靓丽,是眼前年青又漂亮的闪动,舞着风姿,露着肌肤,散发着香味,路过挺好……还有含苞未放的羞花,是遮掩,是生涩,也似孩童可爱与天真的模样。
此处,清水头充裕着阳光的味道!阳光是什么味呢?是花开的清香,还是芳草的清新?早晨,当你向着阳光的时候,看着冉冉升起的红光,心里多少会有些答案的。众里寻她千百度,或许那朵——阿莲,就在回眸的对面迎风绿荷中。
护佑。如果,人生恰似一朵莲花,有四面八方的支持与呵护,该有多好呀!大自然里的现象,往往与人间有着类同。谁在风雨中呵护,谁又为您遮风挡烈日炎炎的炙烤呢?羡慕那一朵朵小莲花,躲在荷叶下,不怕风雨、不怕烈日,有着大叶的庇佑。
青山似碑,岁月如流。看,小摊人来人往,左右前拥后挤;互不相识的人们,在空隙中摆着各种姿态,当“咔嚓”手机闪光,心情豁朗。这一程,只为观赏一朵又一朵的争先恐后,不只为红颜,为自由,为惬意,为一种美好的心情。还有,站立的姿势与风中的多彩……月光皎洁,清风徐来,月色与灯光照亮着道路,点亮着观赏莲开的人心,又映显着自然中莲的静美。爱美之人,多在此驻足……思远。看!荷叶盘倾向阳光的方向,花开向阳嘛!这是自然界的规律,如同人的成长……荷叶,千奇百怪的姿态,不是乱,似各异,抢天机,有竞争,是发展;也有一支独秀——自美,脱离了团体,少了大众的滋养,如舞台上的走秀,独有光彩一时。美的环境,美的个性,创造着美好的氛围。朋友,请接近自然,不负时光,珍惜流年,快乐自己。
有时,一种绽放的高度似乎比过大山,纵然姿态风情万种,也不过是一时的高傲罢了。秦岭的峻岭奇峰乃是亿万年的修炼,沉默入画才是无言的深沉,也是这一片荷最荣耀的背景,你说呢?如同,很多沉默的人,才是最有实力的。
夜听蛙声,是一种能静心思虑的享受。一声声的高音、低吟中,既有风花雪月的回忆,又有远行谋道的筹划,还有忽显忽涌的念……早晨,欣赏晶莹,是露珠的调皮;摇摆,是绿荷的舞姿;含羞,是花的可爱。嗅到一丝丝的甜味……是荷香与鲜桃的混合。
远空的蓝天与白云,与大地群荷相映,巍巍秦岭怀抱着这一片水莲福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小峪河与清泉流动不息,悠悠清风送凉爽,长安,王莽清水头,在动与静中蕴意着一份份神逸!观赏一朵,或者一池,如同欣赏一位或者一群佳人,哪怕只有擦肩而过的一刹间,也是一场美丽的眼缘相逢,无数美好留在了心中。关于她的婷婷玉立与楚楚动人,不由令人心颤,刹那间的冥思,如同一股幽幽之风,翻起了你的绿荷小裙,扬起风里的一场飘逸。当自然顿思,有茶香淡雅,耳边传来朗朗书声……透过纱般的衣裳,看到了美的轮廓,我的眼里只有你……七彩莲花,近观一袭清晰,四周幻成了绿仙野踪迷意。把孤独的自己在此流放,清凉濯足,在沁香的空气里慢游,有朦胧的美,伴随忽远忽近的心,常提醒自己:有情不可伸,愛不可亵玩!时间里零落的不全是花辨,还有风中的思绪……
相伴与依偎,形同模仿与学习,有着共同,有着相似,也有独特,总有差距,最佳是“学习他人,做好自己”,若有此良知素养,足以受用一生。什么是优雅?只观一支莲的大方与端庄,在炎热中学着莲的宁静,或许从此你会明白,追求高雅的趣味与意义。
七月,走近自然,走进清水源头的千亩荷塘,不同的天气与时辰,会有不同的心情与感受。炎炎烈日,荷在此生静美,七彩莲花韵风采。蜂与蝶觅寻花香;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真谛,岁月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请珍惜,珍重。
你若来到了王莽清水头,倦了,累了,饿了,渴了,找一户农家小憩,欢迎来清北六号——福林居。此处为美丽乡村的生态小屋,来来去去皆为缘,出出进进都为客,求同存异觅知己,世事参禅书画中。
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三千年读史无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认可南怀谨的此语吗?
第五篇:六月的高三宿舍杂文随笔
写在前面:所有看得到看不到这里的,在列表不在列表的,即将高考的不高考的——不,暂时只说给即将高考的:惟愿一切顺遂,尽如你意。
不高考的那就——儿童节快乐吧。
高一高二两年,在六月的第二个星期,我总要与朋友一起从高三宿舍走廊穿过去走一回。彼时的高三宿舍早已人去楼空,很难想象几天前那里还是每天都有人拎着热水壶端着衣服盆进进出出的地方。而当我们——不属于那个走廊的不速之客——终于敢站在门前朝里望去,又是一番景象了。
高中的宿舍管理非常严格。学生每天都兢兢业业地做卫生,宿舍里里外外一向干净整洁。高三的走廊也不例外。哪怕高考当天早晨,按照规定也必须拖完地再走,三年如一日。而当我们站在人去楼空的高三宿舍门前,眼前却是一片狼藉——着实吓到了高一那年意外目睹此景的我们。从那时起我们下定决心,哪怕只有两次机会,也要从这条走廊穿过去走一回。
过道几乎被垃圾占满得难以下脚,并不狭窄的走廊竟然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找空挡踮着脚走,仿佛走在下过雨泥泞的土地上。朝旁边的宿舍内部望去,更加夸张:各式各样的废品胡乱地堆放在地上,仿佛大型垃圾处理厂的一个个小车间。在这些废品里,大的小的完整的零碎的纸盒,写满的空白的习题册,揉皱的平铺的草稿纸,破旧的沾灰的校服,用旧的新拆的卫生用品,看上去可以接着用但丢在灰尘中的茶杯、餐勺、饭盒、毛巾等等,不一而足。很难想象平日里一尘不染又时时打扫的宿舍,居然能在短短一天之后有此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一向严苛的宿舍默许了这样的变化。
我在想,那个同你一起相处了四年认认真真做卫生整整齐齐摆放物品的乖乖女,能在收卷铃声响的那一刹那变了一个人吗?她也许会把所有可以带走的不可以带走的想带走的不想带走的全部从衣柜里书架上架子顶床垫下拿出来掷在地上,然后转身离开。因为潮水般涌来的快乐与轻松?因为再也不见的洒脱与自在?在做这些时,在把所有可以带走的不可以带走的想带走的不想带走的全部从衣柜里书架上架子顶床垫下拿出来掷在地上,转身离开的,他们在想什么呢?那一片狼藉一地鸡毛,转瞬间变成了远在天边一样触手不可及的虚无缥缈的事物,它们乱糟糟地躺在那里,却以一种令人艳羡的姿态说:你瞧,你做不到吧。
高二那回我同朋友说,最后那天我绝不会在地上扔东西,能带走的统统都带走。我从一开始就不会这样,最后也不会这样。我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在逼迫一个人突然间以这样大的区别对待他曾经的生活。朋友说:只是因为之前的三年一直在受到逼迫,突然松紧断了吧。
虽然我早就明白,我们想要去走一回,只是因为恰好找到了一个非常适合唏嘘感慨的场合。或者说,那大概就是我们心目中快乐与自由最具象化最具冲击力的表达与呈现。一地的杂物在本来空无一物的走廊堆放着,便是我们能在校园里见到的最具有冲击力的景象了。我们把那样一条走廊看作我们与毕业生之间的隔断,具象的隔断。走了一批人,便有了这么一条走廊,还有两个并肩走过的学生,只是想到这里看看自己的未来。虽然我说最后那天我绝不会在地上扔东西,能带走的统统带走。
倒不是因为放不下过去,而是我不能想象那样一种放浪形骸之外的自由。无法可想,无法亲历,那时候我们不能想象高考是离自己是很近的一件事。而那条走廊却赤裸裸地告诉我们这一点,以至于一时难以接受。
以及——一周前我们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一周后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而我们自己还不知道在哪个看不见希望的地方筚路蓝缕。
后来呢,后来总是来得很快。最后那天我果然没有在地上扔东西,能带走的统统都带走了。我从一开始就不会这样,最后也不会这样。我难得说到做到了一回。但我还是头也不回地走了。而之前三年一直受到的逼迫突然松绑的影响,虽然没在考试结束打铃收卷,拿着准考证离开考场,从宿舍收拾东西回家的任何一个环节有所体现,却直到今天都将我紧紧包裹——生命不能承受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