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秋,识秋,赏秋散文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还来不及享受夏天的闲暇,秋天却已匆匆到来。秋风一缕,却道万千。秋的哀,悲都尽付那一缕秋风中,说不明,道不尽,唯余几分叹息,惜别。
秋风微凉,露珠半凝,不知不觉间,秋的意蕴已经弥漫了整个校园。独自漫步在校道里,许是清晨,校园里的行人寥寥无几,颇显几分凄凉,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以及雨露初歇的气息,明静,清新。微风掠过,几片残叶便打了个旋儿,似与清风嬉戏,或与流云作伴。初秋的清晨,还带着几分夏天尚未褪去的闲散,却是让人有些昏睡之感。风中夹杂着些许凉意,或许,这也就是夏天与秋天最大的区别了吧。古人观秋,却是总带上了悲的色彩,诸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此类的诗句,也在他们的笔下流淌开来。其实仔细一想,便也释然,深秋过后,便是隆冬,一年之中最为严寒的季节,如此一来,也就不难理解古人眼中的秋为何总带着悲的色彩了。
天空又下起了雨,淅淅沥沥。民间谚语有言: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待这秋雨落尽,便是隆冬了。要说这秋雨,倒也十分有趣,常言四季如书,页页皆异,这四季的雨水,自然也就不尽相同了。春雨之温柔,宛如小家碧玉,缓缓向人间走来;夏雨之豪爽,仿若女中豪杰,雷厉风行而冬雨之冷冽,则如人间帝王,生杀取舍,皆在一瞬。秋雨,却是唯美,没有春之温柔,夏之豪爽,却有着专属于秋的宁静,典雅。恍如徐徐而来的大家闺秀,奏一曲专属于秋的乐章,那是丰收的音韵。农民的喜悦,一年的辛劳,尽付于这一曲音韵红尘。人间百味,却是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听之,终究还是听出不同的韵味。
深秋,撑一张短桌,架一个红炉,于阳台品茗煮茶,享受这属于秋的安谧,这是丰收后的满足于宁静,以及对来年生活的憧憬。洋洋洒洒的秋雨,落入了土里,温润了植物,同时也温润了农民的内心,来年,应该还会有个好收成。吾辈观秋,却是与古人不同,观其意蕴,享其安宁。虽说万花落尽是深秋,但那落尽的繁花,却也带来了丰硕的果实,只是,我们往往只看到了落花,却看不到其带来的果实。其实,于世事,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总是被灯红酒绿的外表迷失了双眼,迷惑了我们的内心,殊不知,其纷乱外表下的本质,才是永恒不变的唯一。
知秋,识秋,赏秋;喝茶,饮茶,品茶。却是人生的三个境界,唯有不执着于色相皮囊,方可洗尽铅华,回归本真。
第二篇:散文-秋之感
秋之感
随着一场连绵秋雨脚步渐远,早晚之间也变得凉意浓浓。走在乡野的路途中,土地里尽是卷着裤脚忙碌的身影,丰收的喜悦依然不减,只不过平添一份劳苦,微风拂过落叶飘荡悠然,远处的颜色黄绿相间,每日夕阳西下时呈现的美丽风景,成了这金秋之时最美的享受。这便是秋天,让人情不自禁去拥抱美景,忍不住放声歌唱。
提及秋天,我记得小时候学的一片课文里有“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群大雁往南飞”的描述,那也成为我对秋天最初的评价。初唐诗人王勃有感,写下了“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优美的诗句,流传千古。现代作家郁达夫一篇《故都的秋》,把秋天描刻的淋漓尽致、美不胜收。记得曾在网络看到这么一段美丽的文字:“ 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秋天是一首歌,秋天是一个美丽的梦。”这不就是对秋天最全面、最生动的礼赞吗?
从农村出生长大的我,对农村的秋天自以为并不陌生。可简单幼稚的想法把我带进了“愚蠢” 的误区,就是随着天气的转凉,无法在河中嬉戏!现在的我真正懂得了“秋高气爽”的洒脱,理解了“秋风瑟瑟”的悲凉,看见了“秋风扫落叶”的利落。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灿灿的庄稼,洋溢在农民脸上的是丰收的喜悦,会心的微笑。那一片片安谧纯净的秋色,散溢着秋思的浪漫;那一阵阵飒飒秋风涤尽胸中的积郁,让人神清志爽;那一粒粒粮食进仓瓜果飘香,理想正悄悄丰满;那一颗颗红透的果实,成熟饱满得让人心动。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希文这首《苏幕遮》不愧千古绝唱,虽写尽儿女乡愁,但也把秋日的天高气爽、秋色的澄碧美景表现到了极致。秋色渗透天地之间,那浩浩淼淼的秋水,带着无休无尽的秋意悠悠远去,秋江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这就是秋日特有的景象,让我不禁走进秋的意境,久久的驻足!秋是美的,美的深沉,美的寂寞,美的苍茫,美在一份清澈。它不比春天欢笑娇艳,不比夏天热烈飞扬,也不比冬天柔和沉醉。但是,在我的心里,秋是最美的季节,有黄昏的颜色,有沉思的表情,有眼泪的气息,有相念的心绪,还有我这眷恋的情怀!
(蒙阴县委办 任昌顺)
第三篇:故都的秋 散文
学习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课前准备
1、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见新学案P10)
2、回顾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体会其感情基调 a 王维 空山新雨后。b 杜甫 无边路木萧萧下。c 柳永
多情自古伤离别。d 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e 毛泽东 看万山红遍,二、自读课文,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混混沌沌()()潭柘寺()槐树()扫帚()落蕊()一椽破屋()廿四桥()蟋蟀()()嘶叫()房檩()平平仄仄()譬如()颓废()鲈鱼()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解题目。“故都”两字指明,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因为即含有一种文化底蕴也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确定了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3、郁达夫先生对于故都的秋,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你这样认为的理由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到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来朗读一下。明确:秋天,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者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2、找出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四、段落分层:思考写了哪些秋景,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一(1---2):抒发感受,向往故都之秋 1秋晨院落 故 2秋槐落蕊 都 二(3-----12)3 秋蝉残声 ==> 特点:清,静,悲凉 的 4 秋雨话凉 5秋日胜果 三(13-----14):总结全文,眷恋故都之秋
五、鉴赏思考
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
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4、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再总结。答:味。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喻体------黄酒与白干 稀饭与馍馍 鲈鱼与大蟹 黄犬与骆驼
六、拓展延伸
1、对比刘禹锡《秋词》,回答问题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①问:《秋词》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境。用什么手法表现的?(豁达乐观的心境,运用对比)②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为何刘禹锡只写冲天而上的云鹤?有何深意?(借鹤飞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抒发绝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第四篇:秋之舞韵散文
11月的都市上海,被深秋的季节笼罩地更加强烈些了。我行走在去往闸北公园的路上,随着秋风相伴,看那从树上飘落下来的一片片黄叶,如金子一般把道路装扮得格外迷人。当我进入了公园,眼见那满树的黄叶在秋风中万千旋舞般落下,那将又是怎样的瞬间美呢?公园里,那些散步的,玩耍的,练拳的,跳交际舞的,唱歌的,拉胡琴的人们何其之多。每一个团体的成员们都是那么的兴致高涨,他们一个个都迸发出了对于生活的追求,对于生命的自由与快活。
晌午时分,天日如此晴朗,一场大型的麦西来甫舞蹈又将在这个周末继续上演着。随着场地的扩大,使得来观看舞蹈的人员越来越多。公园的场地中央,阿凡提歌舞团的男女成员们身穿着各式各样艳丽的民族舞蹈服装正徜徉在这秋高气爽的风日里尽情的翩跹起舞着。远处,秋的艳阳光线正穿过树梢折射到了每一个舞者和观看者的身上,使得这些舞者们穿着的一件件带亮色花边的服装伴随在秋日的光线下显得更加耀眼夺目。看,这被千万片黄叶飘落所呈现出金黄色地毯般的户外场地舞台上,男女舞员们伴随融入那激荡而扣人心弦的塞乃姆乐曲声中情不自禁的随意欢跳。每一个舞员们在舞蹈中都各自表现出了丰富饱满的喜悦之情。啊,这将是一群多么具有生活情调的舞员们啊!此刻,就连观看的人内心都为此觉得有股羡慕之情了。
舞场上,数数的秋叶陆续在任意地乱飞着,每一个跳舞观看的人都能够从中轻轻触手可得这瞬间落叶的伴随,从中寻找出诗意美。位于舞场的中间位置,那被三角铁架固定于高处的一台音响里传送出的新疆民族乐曲还在不停的播放,在场的无论男女老少都使足了劲上前欢腾,旋转,尽情的展示自由而又奔放的舞姿动作。这种生活的情调啊,实在富有着生命的意义。融入在秋日的舞蹈场上,观看这些充满激情的舞者们连同那风中飘飘落落的黄叶。一切看上去宛如诗画般的场景图,从而不得不勾起大伙心灵的许许赞美。
舞场的前方,那被高高架起的音响里发出的“咚咔咚咚咔,咚咔咔咚咔,咚咚咔……”这些强烈的节奏之声,何不再次震撼了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大家甘愿拼命地呐喊助威,鼓足士气。舞场上,一个个舞者都似乎成为了独特的民间艺人,他们变得疯狂了,忘情了,变得忘乎所以,变得痴情绝恋。世界对他们此刻来说,或许已不完全存在。他们那嘴角里不断发出的“嗨,嗨……嗨……,嗨嗨……嗨……”嘶吼声,让在场的气氛越来越更加强烈了,越来越让人情不自禁兴奋不已。这一个个的“嗨嗨……”呐喊尖叫,不仅见证了舞者此刻的性情,更表达了这些舞员们对新疆民族舞蹈的热爱,对他们中的一些人曾经多年生活于那片土地的眷恋,也更让人想象到了开创舞蹈艺术的维吾尔族人民无比之热情,无比的快活豪爽性情。
相比于场上的舞者们,那些坐在一旁手拿维吾尔民族乐器的人员正敲打弹奏的不停。他们的那种充沛精力以及他们击打出的“咚咔咔咚咔,咚咚咔……”震撼之音已无法再找到丰富的语词去叙说。不论是人们奋力弹奏的达甫、热瓦甫、冬不拉还是他们手指敲打着的纳格瓦纳之娴熟,这些具有新疆当地民族韵味的娱乐伴奏但凡互相交织搭配一起,所创造出的声音,何不使听的人们瞬间觉得天似乎被震动着了,地似乎被震动着了,我们的心也似乎被震动着了。
望着公园里一片片黄叶旋舞飘落,听听深秋里的飒飒东风。闸北公园的舞场上,一帮可爱可敬的舞者们又继续融入在那美妙的旋律和跳动的音符里尽情的舞动狂欢。这何不是深秋都市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
就让我们为一切热爱生活和珍惜生命的人们送去更多更美的温暖与幸福吧。
第五篇:赏《故都的秋》(450字)作文
精选作文:赏《故都的秋》(450字)作文
正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总是诗人,作家情感寄托的宠儿,且有“少女易伤秋,壮士易悲秋的”古风,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美文,毛泽东也曾伫立橘子洲头“看层林尽染,漫江碧透,鹰击长空,百舸争流。”
祖籍在南方的郁达夫,用思念拓出了一副第二故乡的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笔下“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丝纹。”
正仿佛在古老的夕阳下,旧影重现,细腻又清闲,这丝纹肯定扫过了郁达夫的童年。所以,人们常说郁达夫笔下的作品是像他的名字一样深沉,凝重的。
再有便是在雨后的大街上“青布单衣或者夹袄的都市闲人”作者没有写著名的颐和园,香山等著名景点,却独钟情于这平凡的租屋生活,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黑布马褂,青布棉袍,蹒跚地„„”同样的朴素的,却易动人心。
为了看这秋,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我想我们都已经明了。
我也想去看看这媲美江南柔美的北方秋意。篇一: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公开课获奖教案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
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
的落寞。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
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4、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2、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件
1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出示名句)
——曹操《观
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言秋月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枚《山行》
水共长天一色。
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秋瑾
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下列诗词名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沧海》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自古逢秋悲寂寥,我停车坐爱枫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唐·王勃《秋日秋风秋雨愁煞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2、谈话:以上诗句有的悲秋,有的颂秋,“自古文人多悲秋”,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一起去
感受、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显示课题)
二、欣赏视频朗诵,感知课文内容
1、欣赏视频朗诵。(1-11自然段)
2、思考:(多媒体显示)
(1)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清、静、悲凉
提示: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文中集中描绘秋景的几幅画面,主要在哪些段落?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景观的内容。
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奇景
提示:作者所写的景似乎是信手拈来,无序,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这些景虽散,却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清、静、悲凉。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本文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 特点。
三、赏析景物描写,把握文章的神
1、欣赏 ??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由诗兴大发,我们一起来做诗: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在小院的每一朵牵牛花上,在秋槐的每一片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在都市闲人的互答声中。
??
(3)教师小结: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色秋声秋实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的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出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出的深沉的苦闷、忧思和落寞之情。
3、合作探究:
尽管作者对秋极尽赞美之情,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却是作者的寂寞、孤独、忧伤、悲凉,这是为什么呢?故都的秋在作者那个时代也不乏明艳之色,也有繁闹景象,作者为什么不写这些?请阅读12自然段寻找答案。
(1)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特别的个人气质。
(2)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多媒体显示相关资料:
(1)郁达夫,三岁丧父,从17 岁开始,在异国生活十年,饱受屈辱和歧视。在个人性格方面,抑郁善感;在文艺和审美观方面,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再加上当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因此作者描写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秋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因此文章取材很自然地体现了“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虽说是令作者向往的帝都胜景,但游人云集,不够清静悲凉,不如民居家院,街头巷尾的秋味更足,更适合作者心境。这就是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技巧。由此可见,散文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而对情感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和本人的气质。
(2)《诗经·蟋蟀》中,秋肇凉气,蟋蟀鸣床;曹操《观沧海》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骆宾王《在狱咏蝉》中,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苏轼《赤壁赋》中,秋风徐来,水波不兴;欧阳修《秋声赋》中,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与中国的文人墨客,乃至政治人物结下了不解之缘,秋在中国是一种有深刻内涵的文化。十二自然段中作者说明了自己赏秋、悲秋的文化渊源,曲折表达了内心的苦闷或对现实的不满,也创造了一种文化氛围,为文章人物增添了历史人文的“厚重”感。
4、自主探究
作者写《故都的秋》,为什么在开头结尾都写南国之秋?
对比烘托、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四、总结全文
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是在颂秋还是在悲秋?
明确:作者在秋景中融入了向往和眷恋,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五、本课小结
(1)品味了郁达夫眼中和心中的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感悟了作者深沉的民族感情。
(2)了解了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
(3)体会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和严谨的结构。
(4)学习了鉴赏写景散文的方法:①展开想象进入意境,把握情与景的关系,尤其注意品味景物所含的主观色彩。②结合作者个人生活经历和气质,体验作者情感。
六、作业布置
1、将本文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比较阅读。
下页篇二:【读书札记】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摘抄
【读书札记】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摘抄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六年级:鹿泉--6--可可
篇三: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鉴赏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的艺术手法,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
3、培养“形散神聚”的写作能力。
4、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过程和方法:
1、自主学习法。用自我陶醉的方式反复朗读文章,体味意境,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合作探究法。结合老师给出的学习提示在小组进行讨论,理解文意,体会意境。
3、质疑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匪夷所思”的问题。
三、情感与态度
1、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忧思和和孤独感;
2、通过对本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的学习,陶怡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教学难点:
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指导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本节课讲。
板书:《故都的秋》郁达夫
上节课我们对文章的创作目的和感情基调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故都秋的特点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究文章主体部分3—12段的内容。仔细品一品故都的秋味到底有多美
板书:清、静、悲凉。品秋味
月、潭柘寺的钟声。
原因:①本文重点谈的是秋味,牵牛花、槐蕊、秋雨、秋雨、秋枣更具有代表性;②上述名胜是众所周知的,想让在平凡的的大家都了解的事物写出不平凡的味道;③作者以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东西都能体现秋的魅力,更不用说那些大家众所周知的地方了。④作者从身边事物写对秋的感觉,更引起共鸣;⑤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热闹的,如果写那些地方,就与作者写本文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不吻合,教师:所以作者对于这些不吻合的地方,只是点到为止,虽然这些地方让作者神往,也只是一点而过。
教师明确:作者不写这些风景区,单写院落街巷的秋景,是与作者的心绪、思想以及对北国之秋的认识紧密相关的。首先,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有人云集的风景区是难以表现的;其次,要真正表现故都之秋,离开了普遍存在的景象,专门描写风景区,会失去“故都之秋”的代表性;最后,把人们司空见惯的景象中的味、色、意境与姿态挖掘出来,往往更能深切感人,使人能更深刻地体味到故都的秋“味”。【投影】
这就是围绕中心选材。
3、在对这些自然风物中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清”、哪些地方突出了“静”、哪些地方突出了“悲凉”?
明确:
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一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二问: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三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四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表,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五问: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寂寞、痛苦。
六问: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七问: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作者在此处境下,他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只有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
教师:看来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喜欢清静,而“悲凉”更多的是郁达夫的主观感受,是郁达夫独有的,换一个人则未必有此感受。
【投影小结】 “清”体现在色调上 “静”体现在声音上,“悲凉”体现在每一个景物之中
板书:秋色、秋声 4.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在12段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
明确: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起深沉、幽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作用:这一段采用议论,作者想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都是“好”的→中国的秋天是“好”的→江南的秋天也是“好”的→故都的秋天“特别”“好”!正因为它“特别”“好”,所以就值得“颂赞”!进一步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
教师明确:
这段属于议论,写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指出“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写景之外再添议论,下页篇四:故都的秋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屏幕展示)
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巡回,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学生阅读中的困惑。)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明确: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明确: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想通了就说。生1:我不会这样安排,但我觉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生2: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生3: 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学生中有点头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生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师:你没有去的时候一想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明确:故宫、天安门、长城„„
师:对,是北京的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 明确:不是。
师:我们在那小胡同里旧能感觉到那种京韵京味。所以郁大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明确:吵闹的、拥挤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
明确: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
师: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
明确:清、静、悲凉。(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在哪一段找到的?
明确:
生4: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
师:从哪儿看出了?
生4: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师: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非常对应。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我们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明确:花色。
师:对,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
明确:“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生1: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和红色热闹嘛。
师: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
生1: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
师:对,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谁还有补充?
生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补充的非常好!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明确:“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明确: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我们平时有没有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
明确:没有。
师:为什么?
生1:没有时间
生2:没有心情。
师:这紫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
师: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他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
明确:借助槐蕊。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现出“静”?
生: 读
师: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可以自由发言。
生1:“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
师:很直接的。其他同学呢?
生2: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
师:分析得精彩而到位。注意了两个的渲染。
生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生4: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分析得真好。平时,学校打扫卫生后,我们注意到了地面上留下的丝纹吗? 明确:没有。
师:为什么?
明确:每天有干不完的事,做不完的作业,哪有闲心去注意这些。
师:对呀。哪有闲心?!所以作者说,这些丝纹“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作者写道“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大家再读一遍,整体上来把握。
学生读,教师巡查。
明确:细腻、清闲、落寞
师:好,“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那为什么说“深沉也就在这些地方”呢?
明确: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师: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而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听录音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 生1:灰沉沉
师: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
生1:没有。
生2: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
师: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穿的厚就悲凉了吗?
生2:是的,没有悲有凉。
师: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明确:是秋雨。
师: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需要我们慢慢地学、用心的学。
师: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雨,关于秋蝉、秋枣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去分析。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篇赏玩秋味的文章有没有枝蔓?也就是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请大家找一找。
明确:有。正数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