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秋优美散文(大全)
记忆中总是这样,伸出汗涔涔的手,撩开几挂重重的雨帘,三步两跨,你就从夏的后檐站到秋的门槛前了。
景物依然是原来的景物,但它们已不再在烈日的照耀下射出灼人的光芒,刺痛你的眼目,也不再散发出滚烫的热力,令你无可逃遁,故而,你会油然觉出一种温情的体贴与亲切。
是的,一入秋,一切都凉了下来。因为凉,便派生出爽。秋天的爽是享受,它将你从24小时的汗馊味的沉沦中解救出来,将你从烦躁的蒸笼中解救出来,让你置身一派清凉,你难道不是从心底喊出了那声爽吗?而这爽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更是哲理的。不过你想,整个一个昏昏沉沉的夏季,无异让你经历了一场苦难,但反言之,如果没有这场苦难的体验,你能感激这秋的凉爽吗?
秋的爽还妙在可调节。不像夏天,热得你无地自容,即使脱得一丝不挂,也还是挥汗如雨;也不像冬天,冷得你缩手缩脚,即使你添再多的衣,终不成裹成个棉球“滚”出家门吧!但秋不同,凉了,热了,衣服可以随意地加一点,减一点,让身体始终处于爽的感觉中,而有了这份随意,也便有了这份秋的洒脱和舒畅。
我不知道,在西方或其他民族的文化中,秋,被赋予了怎样的内涵。在汉文化中,悲秋,和伤春一样,都是一个历久不衰的经典命题: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古道、西风、征雁、荻芦、青霜、白月、红枫、黄花……这每一个意象,都能很轻易地引起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他乡游子的悲秋之情。如此一致的情感共鸣,确乎值得思味。就我个人的感悟,造成这种共鸣的现象,是因为在这些心灵的深处都秘藏着一个相同的“故园情结”,它就像一种灵魂的乡音,一经说出,便让每一个思归的“游子”热泪盈眶。然而这“故园”又并非只指地理意义上的故土亲情。这“故园”应是广义的,它是每一个清醒的灵魂对生命终极归宿的寻找与叩问。日暮乡关何处是?是啊,落叶归根了,北雁南飞了,而那些漂泊红尘的身影却如烟波浩淼的江面上那片片迷茫的孤帆,处处是岸,却又非岸,悲秋之情,怎不如潮涌来……
当然,要说到秋的真谛,怎一个“淡”字了得?如果说每个季节都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曲乐章,那么秋的画、秋的诗、秋的乐章都是以“淡”为底蕴的。标新立异,那是二月的激情;删繁就简,才是三秋的写意。那曾经满树的浓叶密果,被西风之手阵阵拦落,失去重负的枝柯终于尽情地伸直腰杆,好不自在。还有那收获之后的田畴,虽然稻茬密布,有一种分娩后的疲惫和憔悴,但她已像一位成功的母亲,于平静和坦然中透出一种无言的高贵与庄重。而整个秋,就在这一删一谢一坦然中,显示出生命的豁达与敞亮。是的,色彩奉献了,芳馨吐尽了,粮食归仓了,现在她只想以生命的真容,俯仰天地,静静享受绚烂之后的平淡。
关于秋,要说的话题当然还有许多。如果把夏天比成心浮气躁的凡夫,那么秋天在我的眼里,就是一个清静无为的道者,如闲云野鹤,神气悠远。所以,四季中,我对秋情有独钟。
第二篇:秋日念秋优美散文
那天单位遇到同事,感慨假日过得快,对方只是简单的应和我的“事端”。似乎我有些太情绪化——假期再长也有结束的时候,感慨只能说明不成熟?面对“珍贵”的假期一个不小心发现过半,来点感慨的确很应该,人之常情。别人不懂,我却自有我的感受——情感不通不相为谋,倒也无可厚非。
末了,来些唏嘘倒也能寄托一点,但情感太浓往往催动更深处隐藏的那些家当,翻腾出来,情郁于中也不是我本意。收拾了心情,离开了能够看到厚重的云朵的窗子,重新坐回电脑前端详眼前的世界。
昨晚睡得很晚,当我终于要离开的时候,其他人还是没有离开的意思,到底是我忍不住困倦的袭扰,一股脑关闭了不少界面,心情犹如一万只蚂蚁在同时昂首阔步,在同时对我的心感兴趣……
珍惜假期并没有珍惜自己的身体,这些日子因为中午可以午睡更多而晚上熬夜变得肆无忌惮起来。很明白这是一种透支,也很想到了分水岭而毅然能够躺下,但常常事与愿违,这跟假期的自由与自我约束的疏懒有绝对的关系。想想假前的工作和假后的一些调整,有点心烦,索性不去想,泡在眼前也是一种绝佳解脱的办法。
可是厚重的云层毕竟遮挡不住火热的秋后炎日,火辣辣照射下来,炙烤着雨后的生机。然而秋的到来,似乎是一种宣告,一种对于某些生命即将终结的宣告。日月轮回,但愿生命也真的是轮回:明年的那一抹绿意也应该真的是今日即将失去的芳华艳影吗?
第三篇:秋之诳语优美散文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在叹息秋天的凄凉与寂寞,但我独钟情于秋,期待秋波暗送的含蓄,痴迷沙场点兵的壮观,追求平分秋色的洒脱,渴望不与争春的淡定。秋之于我,是一种美好生活的眷恋和期待,是一种成熟后的思索和追忆,是良久寻觅眸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也许人们没有读懂秋的心语,但我坚信,奉献了满眼金黄的胡杨懂了,成就了沙场点兵的芦苇懂了,书写了草长莺飞的劲草懂了,经历了满目啼血的红柳懂了……
不是么,“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走进胡杨林,金黄退去,叶落散尽,风光不在,但这里仍是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朽的生命最强音。
不是么,拾一路花草清香,写一世草民痴语。零落成泥碾做尘,春风吹又生。静静地守候着一支新绿,默默地点缀这戈壁荒原,纤弱中万般柔情,温婉中些许惆怅,春风散去,开放出万般婀娜,秋风袭来,散一地沁脾幽香。
不是么,满眼碧血波秋水,望断天涯路缥缈,历尽风雨真情在,红柳枝头有落红。人生贵真诚,戈壁贵生命,生命由始而终,红柳由绿而红,吹尽黄沙始到金,万花落尽柳更红。
不是么,芦苇飘絮,写一缕寂寞荒凉,墨痕残迹,遗半片残章断句,戈壁写不出多情而甜蜜的诗行,芦苇荡难见到瓜果飘香,看惯了城市繁华,享受过田园风光,置身于无边的芦苇,便找到了自我。秋风无意,芦苇有声。
看到过不少风景,总是个来去匆匆的观众,经历了不少故事,总是个置身事外的过客。昨夜倾城花雨,看到如画般美景,想着门口满树的金黄随着潇潇秋风铺成满地落红,庭院四周的爬墙虎伴随着昨夜秋风由翠绿而渲染成鸡血红,不知是对秋天匆匆到来的不适,还是对如画般美景的痴迷,不知是对浪漫夏季的留恋,还是对潇潇秋风的畏惧,这个年龄应该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会干什么,能干什么,想到此,有点狂躁,有点心虚,有点不安,更有些许失落,些许期待。
人生如景,景如人生,不是每个景点都留恋,不是每个章节都辉煌,关键是走好当下这一步。
第四篇:凉秋优美散文(范文)
已是十月,南海印度洋季风已退出大陆,西伯利亚的寒风开始蔓延。就是在这样一个季节,邂逅深秋二十度温暖阳光,明媚得有些让人睁不开眼睛,却又暗自欢喜:真好,生活还是这样日暖风清,岁月如斯安好。
时间积淀,开始慢慢懂得生命。依稀记得幼时母亲的质朴,在夏天的尾巴带了我和姐姐去采摘桑葚,用很大的力气把枝头压弯,采摘下乌黑乌黑的紫红色桑葚果子,递给我和姐姐,吃得满嘴都是黑。吃饱以后我和姐姐就开始嬉戏,互相揉碎了果子往对方脸上擦。母亲嫌这样会把衣服弄脏,就在后面追着要拉住我。她愈是追,我们就愈是跑个不停。远远地停下来,看穿着破旧衣服双手叉腰喘气的母亲,那一刻,忽然觉得鼻酸,这样的岁月,再相逢该是在什么时候?十年,百年,还是一辈子都不再会有?
秋天伊始,桑树的叶子就开始掉落,屋后桑树多,掉得满地都是黄色的叶子,阳光一晒,便十分干脆,踩上去噼里啪啦地响。小时候很喜欢这种声音,所以总是拼命地与小伙伴比谁踩碎得叶子多。后来上学才知道,古代时候有一个红颜祸水的美人喜欢听裂帛的声音,知晓这个故事后顿时生出了归属感。原来喜欢一件事,必可以从中找出快感。
夜里忽然下雨,雨声急促而又缠绵,遇见桑树叶子,却开始变得暴戾乖张,作很大的响声。开始还有很大的抨击声,一会儿焦干的叶子便被秋雨润湿,开始与秋雨一同变得缠绵凄婉。树上残留的叶子却依旧如秋雨不依不饶,滴滴答答的雨声,最易扰人清梦。在床上裹紧被子却想起古人的诗句:梧桐一叶而知天下秋。何止梧桐,略透寒澈的秋雨一来,打在任何叶子上,人们便知,时已秋矣。
人一生不断地在经历着各种变迁,喜的,抑或忧的。我们不能逃脱命运,相逢与分离本就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场景,但却依旧惹人神伤。很多时候,忽然想起母亲,想起与姐姐在金黄桑树叶子上起舞的情景。我们是蝴蝶,终究是要飞向自己的天空,相伴只是一场华丽的邂逅,一切都要剧终散场。
秋已至,叶落迟,微凉。
第五篇:盛夏里的秋优美散文
早上的阳光,还是那么的直率,蜇得眼睛都疼,让人不敢迎向那么露骨的表白,中午回家的行程都变得仓促起来。回到家拉起窗帘,顺便看了一下窗外,小区里几乎没有什么人在户外走动,大概都躲进空调房间里休息了。昏昏沉沉地一觉醒来,再打开窗帘,天色却泛出了奇怪的黄色,走到楼下,小区的行道上已是点点滴滴的雨的迹印,黄豆般大小在原本干燥的水泥地上湿起一块块的。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它们,觉得很是亲切。许是因为热得太久了。
路边的草丛和灌木受了雨水的滋润,绿意显得浓厚了几分,似乎也挺直了原本被曝晒得有些疲累的身躯,手中的伞不想撑开来,只想全身心地沉浸在这难得的清凉之中,就让风尽兴地吹动吧,吹散热浪里的烦闷,吹散内心的浮躁,一切似乎变得容易亲近,也适合宽容了起来。
临窗而立,俯视窗外校园里青青的操场地,院落外几株郁郁葱葱的香樟树,都因为这一场久违的雨水的到来而格外焕发了青春;临窗而望,远眺似乎离自己拉近了隔阂的群山,颜色是那样的清晰,形体又是那样的伟岸。风,不再是那样似火,虽然也谈不上柔情,却夹带着阵阵凉意席卷而来,让人忘记了一切的烦忧。闭上双眼,似乎走进了远古的森林之中,阳光被高高的树木所遮蔽,尘世被丛林和灌木的幽静所隔阻。
呜呜的风声,突然地吹醒了我,我恍惚之间似乎走过了很长的时空隧道,所以才站在了现在的这一扇窗前。那风里,带着一种难以抗拒的清凉围裹着你,仿佛是站在了风眼之尖,又仿佛是在一片蔚蓝的大海之上泛舟而行,一小片秋的叶子试图挣脱树的怀抱,去拥有蔚蓝的天空和深情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