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秋雨夜思的优美散文
静听秋雨滴,雨,丝丝缕缕,在这深幽的夜色织起一帘轻纱,秋雨缠绵轻吟,诉说着缱绻的思念。
无眠的夜,独倚窗前,将心游曳在朦胧的雨雾,遥想透过雨后清爽的世界,看山水相依的美景,看雨滴秋叶闪亮的晶莹;山水之间,秋荷湖畔,听你轻吟别离又重逢的诗句,轻吟着秋的落叶重逢在来年春天里,演绎着更深情的眷恋。
一帘雨雾,一帘风,一窗秋雨,一窗愁,秋雨萧瑟了季节,冰冷了暗夜,更平添无尽的别绪幽幽,思念在滴滴雨声中穿行于空旷的夜,寻找着你的身影,心底无数次唤起你的名字,直到泪水盈满双眼,雨水冰冷了脸庞。
潇潇秋雨洒落满地秋花,朦胧了整个夜色,那条山水之间的路也淹没在瑟瑟秋雨中,你还能忆起这隔山隔水的相思路吗?
秋雨声声滴落,凄然如泣,慢慢雨夜,你是否也在听雨的缠绵,是否也在倚窗看这交织着千丝万缕的帘帘雨雾……
一阵秋风,带着雨的冰冷,缠绕着这无际的暗夜,捧一杯茶茗,温暖透过指尖,驱赶秋的阵阵微寒,听一曲缠绵的音乐,悠扬的穿透这茫茫黑暗的雨雾。
雨,清洗着记忆中的忧伤,雨滴落一纸清笺墨香,红尘陌上,谁在浅吟轻唱,千年爱恋绝响;谁在轻轻舞起,相思相忆的霓裳;谁在诉说十年生死两茫茫,谁在写相恋相守永不忘;谁又在悲秋葬花吟花寸断柔肠……
秋雨滴滴,滴落千年红尘爱恋情殇一场场。
今夜秋雨如昔,悠悠长夜,孤灯摇影,雨声弹奏夜的凄凉,无尽的落寞,无休的思念,将心坠入深沉幽暗的蒙蒙夜雨,将浓浓的思绪洒满秋水之中,你是否和我同感冰冷的秋凉,你是否和我同忧秋雨场场。
雨夜过后,明天会阳光明媚处处菊香,雨后的天仍是天高云淡,风和气爽,漫步秋荷湖畔,将唐风宋词轻轻吟唱。
第二篇:雨夜优美散文
最是一轮圆月,提醒着这是第一个圆满的日子。相约在湖畔边,一起去看那惹眼的烟花圣会。烟火,到底是美丽的代名词,亦或是伤感的代名词。常嘲笑着,那么一团无名的花苗,让谁都无所适从,可是,却告诉说,那是一颗颗美丽的希望。最是一轮圆月,提醒着这是第一个圆满的日子。相约在湖畔边,一起去看那惹眼的烟花圣会。烟火,到底是美丽的代名词,亦或是伤感的代名词。常嘲笑着,那么一团无名的花苗,让谁都无所适从,可是,却告诉说,那是一颗颗美丽的希望。
何尝不是希望呢,可是,希望往往带着无底的失望,那是一种令人心中茫茫然的脆弱,不想沉沦下去,但却是越来越深陷了。
人群中回望,那个熟悉的人影是那么的刻骨铭心,那一笑一颜,就是那心中的一个明月,照亮着心中的每一个角落,而那醉人的温暖,更是如烟花般那样的灿烂。
已经知道找到心之所向,一举手一投足间,便是万般的情意在其中挥之不散,呼之不去,那样的一种默契,千百年修得,千百年筑成,坚不可摧,玉不可破。虽没有山盟海誓,天枯地老,但是此情长绵,万水不断。
应该要如何的行走下去,通往烟火的路,漫漫而狭长,一路望去,了无尽头。一旁的高楼阻挡抬起头的那种冲动的额头。只是露出了烟火的一角,那难能可贵的一角。看着那一边的烟火奔放着,绽放着那让人艳羡的亮光,仙女散花,铁树银花,伴随着“卟卟”的美音,美丽而娇美的身姿,舞动着渐渐滑落的温柔。马 路的车水马龙,还有那耀眼的灯红树绿,让远处的烟火消色,渐渐的消色。
第三篇:秋之思优美散文
木叶纷繁,坠落如雨,一片“沙沙”声让这空旷的相思湖畔添了些许别致的寂寥。民大的秋,和别处的不太一样,落叶总是坠得那么繁华,不知疲倦,但是整个校园仍然被一重又一重的深绿包围得密不透风。这里看不到枯槁的枝桠孤伶伶悬着一两片残叶随风摇曳的凄凉,五坡通往八坡的那条路,宽敞的一路繁花似锦,如一片粉霞开在相思湖畔,似在嘲笑秋一贯的萧条,标榜一种新的个性。喜欢漫步在那条载着特别记忆的路,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栖在湖畔的霞飞舞起来,纷纷扬扬覆满一大片湖面,碧波荡漾,缀了粉瓣的绿水,一圈一圈地细细摇着柔软的涟漪。在这样的地方,回忆太容易泛滥,弥漫这片水域。记忆的碎片像落花飞舞着将我包围,扬满我的整个时空。就让它任性吧!在这个美丽的时刻,我不忍叫停……待到落红散尽,碧水归于平静,伫在一树繁花下的红颜,星眸黯淡,笑靥如花开放,明灭中再不能勾勒出彼年牵挂的容颜,面朝这波绿水,我也终将等到春暖花开时。
想念家乡的秋,这种牵挂,一踏上离别的车就开始疯狂地增长。这个季节,宁静的山村漫山遍野开着金色的野菊花,一簇一簇的橙黄点亮了枯草连天的高山,灿烂照亮了这个似与世隔绝的小山村。看到八九岁的小女孩挎着袋子穿梭在偌大的黄色中采花,我仿佛看到当年的我。那时的野菊花,也和现在一样多,我和伙伴们乐此不疲地奔跑在丛山之间,嬉闹于山路之上,每一串银铃般的笑声都还挂在那些永开不败的野菊花上吗?那么我能否再回到我触碰过的花丛间,用我二十岁的手再次触碰它们,将天真无邪的笑声释放出来,让我听一听原本的我最快乐的笑声?深秋里的山村,像一幅静谧的西方油墨画一样美丽,橙黄,明亮。灰白色的山路,长满黄褐色枯草的山丘,黄地毯似的铺满每座高山的野菊花,高大的苦楝树,浓密墨绿的榕树,一大片开阔的收割后只剩黄色稻茬儿的田野,两排红色古砖褐瓦的老房子,碧波荡漾的水库……
总是想到奶奶半佝偻着腰站在空旷的家门口的画面,灰色的毛线帽,蓝色的布围裙,开裂的脸颊上眯着一双视线模糊的眼睛,在她身旁,总是长着一片开阔的菜地,很大很绿……如果是在十年前,现在的我应该是一放学就奔向那片野菊花,和伙伴们边玩耍边采花。野菊花有股臭味,可是半干的一斤两块钱,那是我们赚钱的渠道。家里面,爷爷奶奶总是认真地在地上摆满大塑料袋,满满地晾着我的成果。晚上,在昏黄的五瓦灯下,爷爷就不紧不慢地帮我炒野菊花,奶奶在旁边把炒好的花重新晾晒……这样的记忆,长途跋涉了十年仍旧清晰鲜亮。
秋天,是个有柿子的季节,是个有香蕉的季节。以前家门口的那棵柿子树,能结出好大的柿子,我总是自告奋勇爬上去摘。柿子好油腻,可是那是丰收的喜悦味道。妈妈总是在树底下高兴地大喊:“这个柿子,大大的!”奶奶是个急性子,总嫌我动作慢,眼力不好,愣要自己爬上树摘,这七旬老太真是不同凡响!楼顶上晒着一排又一排的大柿子,还有一串又一串的小香蕉,我们都在等待那秋日的暖阳将它们晒得金黄,柔软。秋日有种芬芳,是柿子和小香蕉的味道。
那回不去的一幕幕,怎么就能如此轻易地拨动我的心弦?一味地回忆过去,是否就是否认现在?
一个人的秋,希望它仓促点儿,不要让我想要拥抱的时候,只能裹紧回忆,贴近自己的胸口告诉自己,你不寂寞……
第四篇:经典散文:雨夜杂思
也许是职业的缘故,自己一直不喜欢雨天,细究起来,可也说不上那讨厌的原因,到底是发自内心,还是出自对现实浅表的需要。
今夜,天空又在飘着淅淅沥沥的雨丝。
天地间到处雾气蒙蒙,或远或近的楼群里,或昏黄、或莹白、或明或暗的灯光,在雨雾中朦胧着、忽闪着。空气潮湿异常,衣服黏贴在身上,摸一下脸颊,黏糊糊湿腻腻。本该干净整洁的路面,有车辆飞驰而过,泥点四溅让街道平添了许多狼藉。知了、蟋蟀、青蛙们丝毫不在意人类的感受,叫声此起彼伏,混合交杂在一起,只让人觉得烦乱。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样的雨夜,能让我想到的不再是轻愁,而是无边的沮丧。步行在昏暗的马路上,看着长长拥堵的车水马龙,更是平添了莫名的迷茫与无助,急迫与惆怅!
假如你亦如我多年从事一个下雨就会影响业务的职业,你一定能体会到那种如猫抓心般的感觉。那些淅淅沥沥绵延不绝的雨,总会无端的扰乱到你的情绪,在忐忑中打消掉你一天的好心情。雨连续下的久了,则会让你机械的放弃思考,放弃忙碌,鸵鸟一般慵懒的缩到自己的壳子里,只想进入一种类似真空的静止状态。
雨天,就这样无端的让你烦躁,可同时也会迫使你松懈。在烦躁中,你会迷失了那个本真的自己;在被迫中,你又会释放出那个骨子里无所欲求、无所顾虑、淡然平和的自己。
雨天,在另外的时候却是美好的。·
还记得多年前的友人闵,异常喜欢雨天,喜欢下雨的千姿百态。在她眼里,雨是天使散落在人间的珍珠,是对人类最友好的奖赏。一场倾盆大雨,闵会笑闹着说太潇洒痛快了。不急不慢的中雨,闵会说:听——滴答、滴答,树叶又在数珍珠了。绵绵小雨,闵会放下长发,撑起她的小花伞,搞一次雨中漫步,然后心满意足的告诉你:简直太幸福了,太浪漫了。
那时的我,虽谈不上像闵那样青睐于雨天,可也会在雨天站在窗前,听雨拍打梧桐叶的韵律,看雨落入池塘激起大小旋涡,看孩子们在雨中嬉戏笑闹不断,看情侣们依偎着在雨中撑伞散步,只觉得雨天就是对平淡生活的一种调剂。闷热的天来一场雨很好,干旱的田来一场雨很好,那样的雨天,自己总是宁静安谧、舒适平和的。
在那些略显小资的思想里,暴雨冲垮堤坝、淹没良田、毁坏城市的恣意,自己是丝毫没有概念的。
雨天,会让自己断断续续的思考很多。
恰如自己对雨天心境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复杂,我们慢慢告别了单纯的年纪,也告别了单纯的心思。我们学会了比较,学会了分析,我们开始懂得在某些人眼里原本美好的意境,在另一些人看来可能就是逆境。在某个职业看来很好的天气,在另一个职业看来可能就是灾难。
何为优劣,何为对错,何为正邪?界限不知在哪一刻变得模糊,选择也不知在哪一刻变得艰难。而生存的智慧,也是在这样的犹豫和抉择里,逐渐得到了锻炼。
恰如我们对岁月的思考,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岁月的车轮每天都在滚滚向前。没有哪一刻,它会因你的烦恼或苦恼停下来;也没有哪一刻,它会因你的生死或家人的痛苦,而对你或你的家人有所眷顾。我们总是岁月的奴隶,无论我们愿还是不愿,都得不断的、被动的跟着向前走。
可如果我们是主动的呢?就像这雨天,撑一把伞,就是一片干燥的空间。业务因雨天影响了,天气好的时候,多加加班就会赶上去。一切的困扰和困难总能在调整中过去,一切的顺畅都会在争取和努力中到来。即使是面对难以逆转的死亡,如果我们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情面对,那余下的些许时光,也会变得多一些安然与浪漫。
恰如我们审视这漫长的人生,无论你出身富贵还是贫贱,又有哪个人,会是一生完全一帆风顺的呢?俗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既然世事难料,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学会坚持不懈,主动锻炼的强大,努力用丰富的思想和灵活的行动来武装自己,积极去应对那些未知的变化与灾难。
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对面窗子里的光温暖而又柔软,知了和蟋蟀的声音淡去了,只留下蛙声还在有一搭没一搭的叫着,夜晚单纯而又静谧。喝下一杯温热的红茶,看窗前柔光里朦胧的树影,再也没有了“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的无病呻吟。只觉得你若参透,美好其实无关乎风雨。
这会是一个好眠的夜,伴着雨丝,伴着困惑已解的好心情!
第五篇:丽江古城的雨夜的优美散文
经过七八个小时的颠簸,大巴终于到丽江了。车在一段长长的林荫道缓缓前行,望着车窗外的烟雨蒙蒙,心里不免有几分遗憾。川西平原阴郁的天气给我们太多的压抑,只想阳光灿烂的丽江带给我们旅途的愉快。
下午到客运中心来接站的,是我们早在电话里联系好的阿亮客栈的老板小河。小河在车上兴奋地告诉我们说:“你们真幸运,丽江快两个月没有下雨了。连上天都眷顾你们,雨虽小但却能给丽江洗个尘,也在给你们接风洗尘哦。”我们几个哈哈大笑,都说小河太会说话。小河更来劲了:“我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几个当地的特色菜,为你们接风洗尘。”同行的女性居然尖叫了起来,夸赞小河和阿亮客栈名不虚传,与网友们的介绍是一致的。
到客栈放下行李刚想躺下小憩一会,即听见院里小河在喊:“现在五点左右,晚七点准时开饭为你们接风洗尘。还有两个小时,你们完全可以到丽江标志性的大水车下留个影。阳光灿烂的丽江风景好找,烟雨蒙蒙的丽江景色难得哦。”
站在丽江古城的北门入口处,望着两个标志性的大水车,顿觉全身疲劳皆无。远处和近处已有红灯笼和彩色装饰灯亮起了,给雨蒙蒙的丽江古城平添了不少亮色。站在大水车前留下标志性的记念照时,不经意我们竟成了别人纪念画面中的风景。
丰盛特色的晚餐如约而至,比晚餐更有特色的是这纳西小院的情调和老板小河的热情。小河除了再次在晚餐上致辞欢迎我们外,首先给我们介绍了他的妻子燕子。其次给我们介绍了阿亮客栈的由来和他们小两口的故事。还说:丽江的白天是游人晒太阳发呆远足旅游的时间,晚上才真正属于丽江。晚上没有逛过丽江的游客,就不算真正到过丽江。
小河和燕子是八零后的上海人,二零一零年双双从上海辞掉收入颇丰的白领工作。来到丽江接手阿亮客栈,投入资金按照政府的规定,还原了一个二百四十年前马帮生活的纳西小院。三房一照壁、四合一天井,典型的丽江纳西族人生活的院落。全木结构的房屋和板壁,粗狂的线条中显现出不简单的神韵。庭前院内的两棵百年柳树,在那里静静地述说着那段悠悠的历史。高山杜鹃是这里特有的花卉,四月天正是高山杜鹃盛开的季节。小院的房前屋后过道旁,一袭漫过杜鹃花的艳丽。小院的那份自然典雅和沉静,一定和小河小两口的生活经历、爱好情趣有关。
客栈的客厅里挂满了小河的摄影作品,听小河说他原来是上海一家公司的摄影策划,难怪那些摄影作品都拍得那么专业、那么大气。我和小河的交谈,是从他的一组《天路》摄影作品开始的。这组照片打头的一张,就给你十分震撼的冲击:照片的近景右下角,一对年轻美丽的藏族母女,向远处疾驰而来的列车挥手示意。画面上下五分之三处,一排整齐划一的火车桥墩,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列由远而近的火车,恰好在画面的中间定格。其余的画面即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蓝天。
照片显然是火车翻过唐古拉山口后,在进入藏北大草原的某个高台错落的地方拍的。作者的主旨意图是要突出画面中的那条天路,所以作者把视角提高到了整个画面的极限,这样难免出现画面上重下轻的不平衡感。由此作者在画面的右下角安排了年轻美丽的藏族母女,这样既平衡了整个画面;由挥手致意的母女两极其自然的情感外化,又很好地衬托和加强了作者要表现的主题。
这组照片中的其它照片,尽管也费尽了作者的心机,拍得也非常精美,也不乏有些亮点。但是总体来看显得叙述平直,视觉张力不够,整个画面形式大于内容。打头那张照片就不一样:所有的构图设计都围绕主题在展开;所有的图像都在为主题服务;丰富的色彩无不都在为主题增加厚度。特别是年亲的藏族母女俩的出现,让天路的承载意义有了更深的内涵。似乎有了人,画面就有了生命、就开始灵动、就有了交流,就和观赏者的心灵感念有了一份契合。
小河在听我上述一通“高论”时,他一脸的惊愕:这老头子是干什么的?他疯了吗!他居然敢评一位青年摄影家的作品。好一阵小河依然沉寝在他那一脸的惊愕中,似乎想从突然混乱的思绪中,理出一点头绪,怎么对付这老头!
小河和我的儿子同岁,典型的八零后思维。拿小河的话说:不愿意像父母的人生一样,一条路走到黑。希望自己的人生多些经历、多些磨练、多些精彩。干一些自己喜欢并且愿意干的事情,和自己相爱的人一道走完人生。到老来尽量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美好的回忆。我非常认同小河的观点,只是少不了父母放心不下儿女的那种复杂心态。祝福他们把握好当下,继往开来走好明天。
说笑着时间快到九点,小河提议陪我出去认识认识丽江的夜晚,我欣然同意前往。
丽江的夜晚美景确实让人过目难忘:美轮美奂的霓虹灯,炫照在夜空、倒映在水渠。那不断变幻的彩光,虚幻得置身其中的人,不知在天庭还是在人间。由于丽江古城里河随街行、渠与巷伴、沟流宅绕,因此家家户户、宅宅院院、街头巷尾挂满的红灯笼、彩色灯,看起来天地浑然,走起来如影随形,好一个东方威尼斯之说。
下午我们路过古城中心大石桥时,我还被那里的自然景色感动得一塌糊涂。这座建在中河上的明代古石桥,虽然桥身和桥墩留下了一些苍伤岁月的痕迹,但是依然不失它的典雅大方和古朴。十米长四米宽的桥面铺满了五彩石,清澈见底的中河水里倒映着终年不化的玉龙雪山。再加上周围的明清建筑,你说这幅场景是在当今还是在几百年前的古代。
夜晚的大石桥竟是另一番景象,周围的古雅建筑只剩下线条和棱廓。在一明一暗的灯光闪烁中,显得那么神秘、那么迷离,让你总是想起千里之外的秦淮河边。倒映在中河水里的街影和行人,好像在重演一段久远的往事。
行进中小河不无担心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丽江古城这种存在形式和旅游形式,能维持多久呢?小河这个问题虽然问得有些表面化,但是对于旅游资源的过度索取和过度开发,还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我不愿意无端地触及这个沉重的话题,我很快就把话题岔开了,和小河谈起了对丽江古城特点的一些感受。
丽江古城镇和小河的阿亮纳西族小院,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本身就是纳西族人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它的特点在于:它比那些官府衙署、庙宇殿堂建筑,更能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它和那些建筑最大的不同还在于,民居建筑没有一统的构成机制。所以明显反映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
我们在往回走的时候雨似乎停了,小河说丽江明天又是个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