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官做人要坚守“三个底线”
为官做人要坚守“三个底线”
今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严守为官做人的底线》文章,文章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守自己的底线,一点一滴建树自己的高尚品德志趣追求,才有“先进”,才能“带头”,才成“模范”。
笔者认为,为官做人最应坚守“三个底线” 坚守“道德底线”。这一底线,既是为政的基本要求,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道德底线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的分水岭。守住道德底线,是人们安身立命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无论你所处的地位、身份、环境如何,无论你的理想抱负、价值取向、奋斗目标、精神追求怎样,都应该时时警醒自己:“你是否还记得做人最起码的道德”?
坚守“法律底线”。这一底线是为官、做事的最低底线,也是“红线”、“高压线”。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有敬畏之心、有良好心态,用权要谨慎,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越法律底线。把学法、懂法、加强法纪修养、依法经营作为必修课,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到令行禁止。坚决克服侥幸心理,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守不住法律底线,必将导致严重后果。
坚守“纪律底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各种社会组织或社会群体规定其所属人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自觉维护和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组织的决定高度一致,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办的事情不办。守不住纪律底线,就会断送政治生命。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今社会,商潮滚滚,物欲横流。倘若现实生活的人,都能牢牢守住道德底线、法律底线、纪律底线,那社会的秩序、官场的风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一份真挚和关怀,该有多么美好!(高志山)
第二篇:做人为官应一生坚守底线
做人为官应一生坚守底线
四谈向刘金国同志学习
本报评论员
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应该怎样为官做人?刘金国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忠于理想、心怀大爱,甘于奉献、无私忘我,清正廉洁、一尘不染……无论我们与刘金国同志的工作有何不同、职位有何区别,但刘金国的做人为官之道,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刘金国是一个高的标杆,我们学习刘金国固然要像他那样高标准地严格要求自己,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那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精神。刘金国那样的高标准即使做不到,最起码我们也要为自己设定做人为官的基本原则:“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一辈子坚守住这一底线。
守住底线并不容易。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没有坚定的信念,人们有时在不知不觉中就逾越了底线。有的人入党前严格要求,入党后对自己逐步放松,忘却了入党誓词,先是突破政治底线随波逐流,继而经不住诱惑突破法纪底线,最后被无止境的欲望左右突破道德底线和做人的起码准则,堕入罪恶的深渊。因此,底线是一个分水岭,一旦突破,人生的坐标就会偏离方向,没有了理想信念,只剩下行尸走肉的贪欲、为人唾弃的无耻。所以,底线是不能触碰的“高压线”,是不能闯的“红灯”!
坚守底线,我们要向刘金国那样戒贪欲,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出于公心,做得清清白白、干干净净。任何人底线的垮塌,都是从贪欲开始,无论贪恋权势、贪恋美色,还是贪恋金钱,一旦有所贪求,最终不可避免地要用做人的原则、用手中的公权来换取。贪心一起,欲壑难填,堕落难止。不贪,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不贪,是公平公正处事的前提;不贪,才能远离腐败堕落的诱惑。戒贪欲,方可以长公心、存大局、能奉献,才可能襟怀坦荡、无所畏惧、安定世间。
坚守底线,我们就要向刘金国那样戒慎戒微,把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对自己的考验,不留一点口子、一点缝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贪欲的膨胀就是从小发展到大的,在每一件小事上都清白,在无数件小事的原则上不让步,不给自己找借口、寻退路,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强大的内心力量,面对生活工作,才能无忧无虑、幸福快乐;面对大事,才能举重若轻、胜似等闲,才能无所畏惧、勇于担当。
戒除贪欲,用忠诚、用信念守住底线;从每件小事做起,用法纪、用良心捍卫底线,才能让我们每一个人具有诚信和道德的力量,才能让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成为我们社会的“先进”与“楷模”。
第三篇:坚守做人底线(推荐)
坚守做人底线
底线,就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起码要求。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当守住底线;守得住底线,则能顺利工作和生活;守不住底线,迟早会在工作和生活上出问题。对每个人来说,为人处世的底线是什么?应当怎么守?这个底线就是克己守法、履职尽责。要守住这个底线,就必须切实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在这个问题上,古人强调的“三慎”即慎始、慎微、慎独,很有借鉴意义。
慎始,就是当政者伊始即能谨慎用权、管住自己,第一次面对诱惑时就能保持警醒,做到心不动、手不伸。慎始对于守住底线非常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从一开始就能坚持原则,以后就比较容易把握好自己;反之,就有可能突破底线、失去自我。在第一次面对诱惑时没有把握住自己,让私心和人情战胜了原则,并心存侥幸,以“下不为例”来原谅自己,结果终至丧失了做人的底线。当然,在慎始之外,还须做到敬终。古语云:善始者繁,克终者寡。大部分人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新的岗位,刚开始时对待权力往往能做到如履薄冰、慎之又慎,不越雷池半步。但随着对工作环境的适应、对人事关系的熟悉,特别是在一片鲜花和赞美声中,部分人的谨慎之心就逐渐放下了,用权就开始随意起来,甚至走上了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道路。这说明,在坚持原则的问题上如果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就不可能守住底线。慎微,就是注重小节、不贪小利,高度警惕小毛病、小问题,做到防微杜渐。古人十分强调慎微对于德行修养的意义。“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祸是微而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名言都说明了慎微的重要性、必要性。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小节和小利不太在意,认为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在言行上有点小毛病、小问题,占点便宜、谋点私利,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小节、小利问题上的不检点,一旦成为习惯,小问题就会演变成大问题,事情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变化。同样有许多例子表明,正是由不拘小节、贪图小利,一步步地发展为不拘“大节”、贪图“巨利”,从而丧失底线、走向犯罪的。因此,守住做人的底线,就须高度警惕小毛病、小问题的腐蚀作用,避免由不拘小节、贪图小利演化成失节。
慎独,就是在单独工作与生活、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原则、严格要求自己。一般来说,在工作时间与公众场合,由于存在公众的监督,往往能够检点自己的言行,不太容易出格、失态;而在“八小时”之外,处于私人空间、言行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放纵自己,突破做人的底线。
由此可见,要守住底线,就要把严格自律贯穿到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不仅在工作时间与公众场合能够坚持原则、谨言慎行,在业余时间与独处时也决不苟且、放纵自我,真正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第四篇:为官做人的底线专题
党报:严守为官做人的底线
2011年08月15日 07:06:58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分享到新华微博
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为官做人的标准应该超出底线越高越好,即使做不到高很多,最起码也要坚守底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底线,就会像大厦失去了支柱,大坝动摇了根基一样,必然带来生活上的腐化、道德上的堕落、法纪上的失范。
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底线的突破也是很容易的。如果对“六个为什么”搞不清楚,对“四个重大界限”划不分明,对错误思潮和不良现象不去抵制,对政治纪律不去坚守,就会突破政治底线。如果不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是非不清、荣辱不辨、美丑不分,就会突破道德底线。如果无视法纪威严,经不住各种诱惑,管不着自己的手脚,就会突破法纪底线。如果为爱好所迷,被情趣所累,让欲望所困,就可能突破生活底线。可以说,为官做人的底线就是一条警戒线、一道分水岭,不能搞变通,不能“闯红灯”。突破了,就失去了为官做人的根本和资本,就会受到法纪的惩罚和道德的谴责。
坚守底线,首先要戒贪欲。贪如水,不遏则滔天。很多党员干部滑向罪恶的深渊,无不是从“贪”字开始。“山林再大,也经不住野火的焚烧;江海再深,也灌不满一只有漏洞的酒壶”,要明白“知足者富,知止者久”的道理,保持重事业、淡名利的健康心态,不为金钱所诱,不为美色所迷,不为享受所惑,自觉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以实绩求进步、以品行树威信、以作为得地位。
祸患常积于忽微。一个人失去底线,往往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一次宴请、一个红包开始,逐渐发展到以权谋私,违法乱纪,最后成为“阶下囚”。现代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党员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如果政治信仰不坚定、纪律约束不严格、生活作风不检点,就很难把住自己。古人云:“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细节虽小见风骨。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坚守底线,贵在慎微。
一般来说,翻船大都在“平流无石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逆境时,往往比较谨慎小心,因而常会平安无恙;而在顺境中,则容易麻痹、骄傲,也就容易出问题。愈是身居高位、成长进步顺利之时,愈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允中守直、激浊扬清、谨慎从事,常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始终保持坚定的党性、良好的品行、先进的表率。
政治底线,用忠诚守卫;思想底线,用信念守卫;道德底线,用良心守卫;生活底线,用健康守卫;法纪底线,用荣誉守卫。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坚守自己的底线,一点一滴建树自己的高尚品德志趣追求,才有“先进”,才能“带头”,才成“模范”。(人民日报:从政须多练“四功”
2011年08月08日 07:51:21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从政是一门学问,体现和检验着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其中,做人、说话、听意见、问问题,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四项基本功。
人们常说,“做官先做人”。那么,领导干部应做怎样的人呢?首要的一点,就是做一个能与群众平等相待、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普通人”。这本是一个基本要求,但从实际情况看,有的领导干部做得并不够好。他们“官一升,脸就变”,忘记了人民公仆的基本定位,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一股“官气”,不能让群众“亲而近之”,反而使群众“敬而远之”。这样的领导干部,很难得到群众真心的拥护和支持。当然,强调领导干部做一个“普通人”,并不是说让其对自身的要求等同于一般的老百姓。对领导干部而言,作风上亲民与能力素质、思想境界上高于普通群众是有机统一、并行不悖的。因此,一个真正合格的领导干部需要在做好“普通人”的基础上,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说话是人们的日常活动,看似很平常。但要把话说到点子上,说得让人愿听、爱听且乐于接受,却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有人曾给某些官员说话时遭遇的尴尬局面编了一个“段子”: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尴尬局面,除了表达能力和技巧的原因,更重要的还在于言不由衷,“正确的废话”太多。改变这种局面,就要讲实话、真话、心里话,不能说那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嘴皮子”上的话,不能说那些“格式化”的官话、套话。中央领导同志强调,在文风上要克服“长空假”、倡导“短实新”。其实,对于领导干部的“话风”而言,这也应成为一个基本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听到两种话:一种是顺耳之言,一种是逆耳之言。由于种种原因,领导干部一般听到的顺耳之言比较多,听到的逆耳之言比较少。有的领导干部对于“顺耳”的建议还是能虚心听取的,但对于“逆耳”的意见就不一定有雅量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群众直言不讳提出的意见更有针对性、更能触及问题的实质,对领导干部正确决策和开展工作也更有价值。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水平,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广泛吸纳各方智慧。有时候,群众对自己的不同意见是有所保留的,常常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应善于听弦外之音、听话中之话,从侧面了解掌握群众的诉求和心声。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领导干部顺利开展工作的一种基本方式。“问”是一门艺术,需要掌握恰当的方式方法。一般来说,有四个“点”需要抓住:一是重点,即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二是热点,即一个时期群众最关注、议论最集中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强烈诉求和愿望;三是难点,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与症结;四是盲点,即一般人容易忽略、忽视的问题,也叫“独家信息”。“问”的过程中有一个因素十分关键,就是端正态度,不居高临下做群众的先生,而是放低姿态甘当群众的学生,多向群众虚心请教,多向基层一线的同志学习。这样,人们才能掏心窝子,领导干部也才能真正“问”出质量、“问”出成果来。(隋绳武)
中国共产党如何继续“赢得青年”
2011年08月08日 08:27:13 来源: 半月谈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在胡锦涛总书记的今年“七一”讲话中,“青年”一词出现的频率较高,结尾部分更是用专门段落对青年寄予厚望。赢得青年,是执政党走过90年历程仍保持活力的重要原因,也是新时期基层党建需要创新的重要工作。
信仰之光:引导应创新
怎么抓当代青年人的理想信仰教育?这似乎是个棘手的问题。“他们思想太活跃了。我们才勉强搞懂了博客,结果他们又玩‘微博客’了,总感觉跟不上。”一位基层宣传干部对半月谈记者如是说。
中国传媒大学舆情研究所负责人李未柠认为,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可缺失,但如果方式方法不对,甚至可能起到“反效果”。尤其对于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教育和引导时,一定要了解他们的心态,使用他们的语言,倾听他们的声音。
“我们发现,积极探索开展青少年工作的新形式、新手段、新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动漫、手机等,将各类时尚元素注入工作当中,能大大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青少年的认同度。”共青团重庆市委书记王志杰说。目前,重庆共青团组织已经设立了“红岩微博”,开通了一批特色“微账号”,组织了一批主流“微活动”,引导了一批热点“微话题”,树立了一批校园“微达人”,利用微博具备的草根性、原创性、便捷性和交互性等特点,让党的活动赢得青年人的喜爱。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而地方探索的一些事实表明,内容充实、形式新颖的党史、国情教育活动往往效果较好。清明节期间,重庆团组织开展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活动,还开通了“永远不能忘记”网上祭奠专题网页,让青年人在网上缅怀革命先烈事迹,寄托哀思,结果吸引了50余万青少年参加。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黄金华告诉记者,要做好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人选也是关键。必须培养一批关心青年、了解青年的人,特别是中青年专家学者,才能让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青年人的内心深处。
上升之路:公平是关键
如何畅通青年向上流动的通道,保障公平的发展机会,是青年普遍关注的话题。某高校一位大四学生说:“同学们都面临毕业,大家最担心的就是会不会出现就业不公平现象,例如家里有关系的就早早找好了工作,没关系的普通职工子女、农村孩子就要四处求职,到处碰壁,甚至遇到所谓潜规则、‘萝卜招聘’等等。”
发展的公平问题,已被全社会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当前,中央和地方正致力于为青年人搭建更广阔的参与社会管理和运行的平台。被称为“80后局长”的冯军全曾是一名“网络红人”,他不到30岁就当上重庆永川区工业园区港桥管委会招商分局局长,其后又通过选拔成为永川区纪委预防腐败室主任。半月谈记者来到冯军全家,发现他和妻子都是农家子弟,亲戚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家里是一座破旧土房,冯父50多岁还当石匠。
“如果论家庭背景、后台,怎么也轮不到我。”冯军全告诉记者,组织上公正选人,让他心存感激。“我非常感激党委政府,实行了公平公开的‘三考’选人。我会努力工作作为回报的。”
刁春梅是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云阳县的一名大学生村官,现在她已是村民口中能干的“刁书记”。她说:“大学生村官政策不但带动农村发展,而且确实给大批青年人创造了机会、找到了出路。”
从2008年起,重庆实施“万名大学生村官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选派万名大学生到村任职,今年已选派2700人。财政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为其落实了工资待遇。更为利好的政策是,重庆规定服务满2年的大学生村官,考核合格后可录用为公务员,之后仍愿意留村工作的,给予相应的职级待遇。
刁春梅说:“这个政策很公平,让我们青年人服气,因为在农村基层,你的工作一定要老百姓认可才行,所谓的关系、背景是吃不开的。” 发展之基:保障应充分
在畅通青年上升通道的同时,为其生存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也是赢得青年的题中应有之义。“总书记说,要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每个字都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今年27岁的河南小伙子李玉光说,自己在异乡打拼的经历,正是党委政府为青年解决后顾之忧、提供发展基础的生动写照。
一年前,刚从重庆科技学院毕业的他买不起房、结不起婚,对前景缺乏信心。幸运的是,他赶上了当地的公租房政策。重庆计划在10年内建成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向毕业生开放,申请也不受户籍限制,这对刚工作的青年人无疑是个福音。
李玉光申请到了一套30多平方米的单间配套房,每月房租300多元,约占月收入的1/10,五年后还可以买下使用权。“今年我三喜临门:4月16号签约入住公租房,5月9号和爱人结婚,最近她又怀上了双胞胎。”李玉光说,自己同学中也有3人申请到了公租房,成了邻居。
“感觉党和政府为我们年轻人考虑得很周到。”李玉光告诉半月谈记者,“年轻人不用担心做‘房奴’和‘蚁族’,少了后顾之忧,才能对社会有信心,对党有感情,专心创业干事!”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本来很少关心政治、社会。但是最近的创业经历,让我觉得党委政府确实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江苏小伙子董鼎昊告诉记者,自己开办了一家从江苏往重庆卖纺织品的微型企业。受益于重庆扶持微企的政策,自己已申请到了4万元“巨额”补助。
从去年开始,重庆加强了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力度,提出发展微型企业,新增30万就业岗位的目标,拿出真金白银补助微企。对于在校的大学生,重庆提出要扩大大学生暑期到机关单位、企业集团参加社会实习实践活动的规模,让实践岗位达到15000个,还要提供相应的报酬。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王卫红说,青年人刚刚步入社会,是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他们最急需的是发展的基础要素,诸如创业的资金、工作的指导等。党委政府能对此给予关怀和扶持,就会有效增进他们对社会、对现行制度、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8期,记者 王晓磊 刘玉婷)
卢中原: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和政策取向
未来5年是 “十二五”规划时期,再经过5年即“十三五”规划的现代化建设,我国就要完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可以说“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将为全面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我理解,“十二五”规划最鲜明的特征是提出一个主题和一条主线——也就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卢中原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牢牢把握和争取重要战略机遇期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最高的顶层设计,这个全党的工作重心决不能动摇
“十二五”规划鲜明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强调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此外我觉得还有两点值得引起注意。
第一点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认清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有不少人说,我们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人口和资源环境失衡,矛盾非常突出,应该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法改为以社会发展为中心,以人和自然协调发展为中心。这个认识是模糊的、不准确的。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搞好改革的顶层设计。我到欧洲访问时,驻外使馆的同志问我,党中央、国务院文件里第一次出现“顶层设计”的提法,大家感到很新鲜,如何理解它的意思?我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作出的最顶层设计,它表明党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重心的转移。在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之前的30年中,我们党的工作重心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大家千万不要忘了,1978年年底我们党实施改革开放,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针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工作重心而言的,这是扭转中国历史方向的一个重大决策。如果再想到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那就是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如果没有这两个重大决策,中国的现代化大门无法打开,现代化进程也不能真正启动。
尽管自孙中山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曾进行过探索,但是真正启动中国现代化航船、打开现代化大门的,是改革开放,是扭转我们党以往的工作重心这一举措。这是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顶层设计,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1979年李先念针对极“左”思想指导经济建设及其恶果,曾尖锐指出,不能再左右摇摆,我们再也经不起折腾了。上世纪80年代党实现工作重心转移以后,鲜明提出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除非遇到大规模的外敌入侵和极其严重的天灾,否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决不能动摇的。因此,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引起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我认为最核心、最要紧的一点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这个发展是指科学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各个方面比较平衡的发展。“以GDP论英雄”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导致的恶果。相对于全党工作重心而言,我们党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党的建设、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等。我理解,这些都是工作布局层次的内容。而最高层次的全党工作重心,不宜在工作布局的层次上转来转去。这一点需要进一步明确认识。
第二点就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还要牢牢把握和争取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在新世纪第二个1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国内有不少人提出疑问,今后10年我们发展面临的机遇大还是挑战大?怎样认识和把握新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个别大国的某些前高官和中国学者面对面讨论的时候说,中国以前10年的战略机遇期是我们给你的,未来10年中国战略机遇期没有了,我们不会再给你们了。这个话说得非常直白。我们需要思考,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靠别人恩赐给我们,还是靠我们自己争取和主动营造?我们能不能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通过一心一意谋发展,去争取一个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外部环境?比如说,我们若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那么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还有其他政治、军事各种各样动荡的冲击,就会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比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确实有外部客观因素,我们应当善于把握;同时,我们也应当通过自己多方面的努力,加快经济转型,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主动营造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所以我想,“十二五”规划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有很深的含义。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加快经济转型有五条主要脉络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对最近十多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践和理论做出的新的重要概括。“九五”计划提出,我国经济体制要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这是两个带有根本意义的转变,人们简称为“两个根本性转变”。也就是说,中国主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在1996年“九五”计划中明确倡导的。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一定进展,例如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都有积极成效,但除了这些进展以外,很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里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五点新要求,第五点就是要构建生态文明,即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要在全民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十七大报告鲜明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由过去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四位一体”,变成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 “五位一体”。同样,我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和认识,也在不断丰富和深化。
“十二五”建议和规划纲要当中,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 “五个坚持”,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五条脉络。
第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经济结构可以有许多内容,例如包括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等等,我们需要抓住“牛鼻子”。最主要的是促进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调整。需求结构包括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过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现在要转为“三驾马车”协调拉动。这是需求结构的调整。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看,经济增长应当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转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拉动。从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角度看,经济增长应当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这三个转型是十七大报告做的概括。“十二五”规划把这三个转变概括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当中,至于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等也都在战略性调整里面。为了突出重点,我认为首先要抓好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这几个关键领域的战略性调整。
第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未来5年,我们必须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二条脉络。世界正在孕育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技术方面突出表现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一轮革命,而产业革命主要表现为现代通信技术突飞猛进和新能源产业的巨大潜力。我国研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反复地探讨,最后定的第一位是现代通信技术,第二位是节能减排技术。看来比较符合世界趋势。
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面临突破的背景下,如果我们抓住这个机遇,推动自己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型,就可能在国际竞争当中争取主动。比如在太阳能、风能和清洁能源方面,中国在产能、市场规模以及技术领先性方面都走在世界前沿。欧盟对这一点看得非常清楚。他们认为中国上上下下如果形成一致目标以后会迅速行动起来,而且中国市场规模巨大,先进技术和产业能够迅速降低成本,从而得到推广。而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若有一票反对的话,新技术就无法在欧盟市场内部推行。我们用新技术推动经济转型,确实有很大的机遇,例如可以在几个省甚至更大范围内推行新能源技术,促进节能减排;但挑战也非常严峻,除了国内相关体制政策还不完善外,发达国家纷纷提出来各种各样的国家战略,力图占领国际竞争制高点。我们必须强化紧迫感。
第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概括。以往我们解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多关注投入产出对比关系、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增长效率等。对于民生的保障和改善、经济增长的成果如何由全民更加公平地分享等,关注不够。
“十二五”规划鲜明提出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民生的保障和改善。我理解,要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败得失或成效大小,根本上要看民生改善的程度。现在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有的还很尖锐,民意诉求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对收入分配差异、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问题议论很多。强调发展方式转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改善民生,就是要实实在在做出一些努力,使发展成果能够让全体人民更加公平地分享。
“十二五”规划没有公布之前,国内外媒体猜测其中是不是会突出幸福指数、幸福感还有包容性增长等概念。事实上,规划纲要用我们中国人的语言习惯表达了类似的理念和内容。例如我们提出就业优先战略等等。因此德国议员对我说,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是很酷的规划,表明他们认可我们的理念和措施。
第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未来5年,为了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应当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下更大的功夫。我们需要完善相关体制和政策,抓好用好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推动中国企业去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低碳技术等,鼓励生产建设和社会消费各个领域广泛运用节能减排技术,以此形成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先进手段和切实可行的路径。当然,从国家层面设计适宜的财税政策,推进资源价格体系改革等等,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着力点。
第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经济转型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开放,依靠体制创新推动经济转型,依靠扩大开放倒逼改革,促进发展和加快转型。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主要应当抓什么改革?根据我个人理解和研究,十几年的经验证明,有三个体制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包括财税体制、资源价格体制、政府的政绩考评体系。
以资源价格改革的紧迫性为例。现在大家看到,今年4、5月份还没有到夏季用电高峰,不少地方就反映出现了油荒和电荒。最根本的原因是价格不合理,本质上是需要改革价格形成机制,而不仅仅是行政性调价的改良,例如缩短调价时间之类。最重要的是要使资源价格合理反映资源稀缺性,反映市场的供求变动,反映环境治理的代价,这是已经确定的改革方向。现在的难题是既要稳定物价总水平,又要推动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改价格会加大短期价格上涨压力,不动价格则缺乏调结构的内在动力。去年出现拉闸限电,很多人批评说今年用电一定会反弹,因为没有合理的价格机制,电荒果真来临了。
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关系,这个关系和短期的宏观调控目标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在未来5年期间,要稳定物价总水平,促进结构调整,为资源价格改革留出空间。在短期的宏观调控中,可能需要更多地考虑社会承受力,稳定物价水平和改革价格机制需要慎重权衡。从中长期看,如果不深化价格改革,这些结构障碍我们跨不过去,会周而复始遭遇经济波动。我国调结构和促转型亟待建立有效的体制支撑,这只能诉诸改革的深化。●突出强调“两个衔接”
●突出强调资源环境约束
●突出强调民生改善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体现了“三个突出”
为指导我国未来5年的发展和转型,“十二五”规划制定了关于经济发展、科技教育、资源环境、人民生活4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和28项重要指标,包括12项约束性指标和16项预期性指标。我认为这些目标和指标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突出”。
第一个突出是强调“两个衔接”。一个衔接是指要与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部署相衔接。虽然国际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还不能说完全结束,后续影响还在发酵。西方私人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还没有完全暴露和清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频发,美国债务水平突破警戒线,这些风险和挑战对中国未来5年的平稳发展可能造成新的冲击。因此,我们要按照国家的重大部署,做好继续应对危机的充分准备。第二个衔接,是指要与我国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相衔接。那么,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里面有一些概括,定性地说,就是生产更加发展、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进步、政治更加文明、生态更加良好、发展成果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十二五”规划结束后,再有5年,我们就要回答这些奋斗目标达到没有。如果前5年的基础打得更加坚实,后5年的形势就会更加主动。
第二个突出是强调资源环境的约束。在12项约束性指标中,关于资源环境的指标占了7个。明确提出来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简称为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前者下降16%,后者下降17%,清洁能源比重由2010年的8.3%上升到2015年的11.4%;耕地保有量维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耗水下降30%,等等。要完成这些约束性指标并不是很容易,需要做出极大努力。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发展阶段、结构特征、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于中西部一些生态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比较脆弱的省份来说,完成这些约束性指标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因此,“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怎么样合理分解到各地,科学地考评他们,调动中央和地方推动改革、调整结构、加快转型的积极性,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例如,全国要完成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的总目标,对不同省份需要进行合理的分解。完成同样的约束性指标,上海和江浙等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可能没有大问题,但是对中西部地区河南、山西、内蒙这样的煤炭大省会带来很大压力。如果不加区别地分解指标,可能导致这些地区大量企业倒闭、关停并转,还有职工下岗失业。因此,既要维护各地的发展权利,扩大他们的发展空间,让当地的全体人民都能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又要督促各个地区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划好更加科学的发展蓝图。
第三个突出是强调民生的改善。“十二五”规划当中明确提出就业优先的战略,关于民生改善的约束性指标有4个,包括要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覆盖20%城镇低收入群体;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增加1亿人,等等。这些约束性指标的提出,要求中央和各地政府落实必要的土地、资金,完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这里我着重说明一下 “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两个同步。一个同步是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发展同步,第二个同步是指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这两个同步体现了调整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好地让全体人民共享的政策导向。
关于第一个同步,国家定的预期目标是“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7%,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幅均大于7%,这是非常好的导向。而“十一五”期间国家定的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7.5%,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幅均为5%。这和“十二五”规划的指标存在明显差距。现在各个省都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在制订本省的第一个同步目标,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增幅要与GDP增幅基本一致。
第二个同步即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和要求,我觉得有点被忽视。前不久,社会上传闻政府部门提出未来5年职工工资要年均增长多少,达到收入倍增目标云云。一些民营企业家很担心,说他们面临的成本上升压力很大,利润空间很小,如果按照这样的工资增长要求,干脆不要经营,死掉算了。事实上,“十二五”规划纲要并没有规定职工工资年均增长目标,而是明确提出最低工资年均增长13%,城乡低保标准年均提高10%,城镇低保标准跟物价挂钩。这些都是政府定的保障性目标,与职工工资性质不同。
我认为,职工工资包括的范围很广,政府应当规定的是公务员的工资,连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都不能强行规定。因为企业的工资是由市场决定的,企业职工工资提高多少是由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和劳动力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应当强调,“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是两个同步,第二个同步现在解释和注意得不够。若没有第二个同步,我们靠什么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宜过多关注蛋糕的分割,而忽略了蛋糕的创造。这两个方面应当取得合理的平衡。
“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公布,不仅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文件,而且对于我们主动营造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前不久我到欧盟介绍中国的“十二五”规划,直接感受到欧盟议员和官员对中国 “十二五”规划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事实上,这是一次相互交流和借鉴的积极互动。欧盟制定了2020年发展战略,提出三个新的增长理念,一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智慧型增长,二是以绿色低碳为支撑的可持续增长,三是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包容性增长。这三个理念和主要目标,和我们“十二五”规划的一些理念是非常类似的。比如他们讲包容性增长,我们讲就业优先战略,等等。规划纲要用我们中国人的语言习惯表达了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理念和内容,制定了达到目标的政策思路和措施,这有利于世界更为客观地了解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努力,也有利于中国维护自己发展的权益,扩大发展的空间。
(本文系作者在2011年第二届中欧私人投资论坛上的演讲,有删节。)
感于李源潮选派援疆干部三标准
新疆人才工作暨干部人才援疆工作座谈会28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干部人才援疆是援疆工作的关键,要完善选派机制,把政治上强、有奉献精神、能干实事的同志选派进疆”。(据2011年8月29日人民网)
政治上强、有奉献精神、能干实事,这是李源潮选拔援疆干部的三标准,笔者认为,这三标准精确概况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对于干部选拔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完全可以作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
政治上强,才能明辨是非、立场坚定,才能听党的话、对党忠诚,政治上不强,就容易迷失自己,失去方向,就会消极堕落、阴风阳痿。杨善洲之所以能够一生保持清廉为民之作风,就在于他们始终对党忠诚,始终恪守党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
有奉献精神,这应该是每一个有共产主义信念人的共同特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服务呢,这就需要每一个共产党员要讲奉献,要有奉献精神。沈浩因何能舍弃省城之优越条件去小岗村,就在于他清醒认识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为人民群众之利益而无私奉献。
能干实事,强调干部的能力,笔者认为,政治上强、有奉献精神更多体现的是一个干部的忠诚度和责任心,而能干实事则是一个干部是否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关键。如果一个干部只讲忠诚,也甘于奉献,但这些对于改善群众生活作用不明显或者无正面作用,那么也无什么意义,一个为群众能干实事得干部,群众才会真正拥护他,支持他。
只有一个具备政治上强、有奉献精神、能干实事三个标准的干部,才是一个好干部,才是一个让党放心,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第五篇:党员干部要坚守底线
党员干部要坚守底线
要坚守道德底线,做到一身正气,追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境界。道德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是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基本准则。为人处世,先有立德,方能成器。人一旦缺德,不仅贻害他人,也终将自食其果。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们要时时处处以德为先,恪守为官的操守、人性的道德,对社会负责,做一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人。
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约束没有例外。要坚持赏罚分明,对执行命令坚决、遵守纪律严格的,及时表彰奖励,对违反纪律规定、给党和事业造成危害和损失的,必须严肃查处。各级党委和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下先严上、严人先严己,一-级抓-
-级、-
-级带-
-级,把守纪律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觉遵守、模范践行党的纪律的各项要求,还要同一-切违反党的纪律、损害党的利益的行为作坚决斗争。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领党员干部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时时处处事事注重维护党的形象和威望,诚恳接受组织和广大群众的批评帮助和考评监督。始终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首要,把聪明才智无私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