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语文谈理想说课稿
第一、说教材
“谈理想”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五组的一次口语交际练习。通过列举革命先辈早立志、早成才的事例,说明人活着就要有远大的追求目标,生活要有远大理想。本次口语交际有深刻的思想教育内涵,并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当众即席演讲的能力。
第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革命先辈早立志、早成才的事例,说明人活着就要有远大的追求目标,生活要有远大理想。
2、通过畅谈自己的理想,成为达到理想的前进动力。
3、培养学生当众即席演讲的能力。
第三、说教学重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说课稿《谈理想》:人活着就要有远大的追求目标,通过畅谈自己的理想,成为达到理想的前进动力。
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当众即席演讲的能力。
第四、说学生:
根据城乡结合的学生来讲,要想上一节满意的口语交际的确不容易,但是只要平时训练有素,还是行的。开始我班的学生都是比较胆小,不敢说,就是说也只是给优生提供很好的平台,但其他同学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表现机会。首先要学生克服害怕的心理,自信地站出来,大方有礼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只要他说出一些老师也要肯定、表扬他们。
第五、说教法、学法:
1、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双向互动是本节课的特色教学。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列举“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伟人和事例,再创设故事情景和记者现场采访报道,形成生动、逼真的口语交际氛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畅谈自己的理想,在差异中相互补充和评价,相互启发和促进。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本节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又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中,教师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合作学习小组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成为学生解决困难的援助者。
3、评价法。每一个环节的衔接与过渡自然,并交给学生评价标准:评语言、评思路、评仪态。
第六、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资料:你心目中最崇拜的伟大人物及事件.2、准备情境录像片断。
第七、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谁能向同学介绍你心目的英雄或偶像呢?(实物投影:偶像图片)板书英雄
2、激趣导入主题: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中国的辉煌正期待着我们这一代去铸造。如果我们没有远大的理想能胜任吗?
3、请同学们看一段情境录像片断:
有这样一则故事,三位砌砖的工人正在工作,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说是“砌砖”,一个说是“挣钱”,而另一个却自豪地说:“在创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
你们说,哪一位工匠的理想最远大?为什么?(学生交流)
小结:正是这位工匠有着这一远大理想,后来才成为有名的建筑大师,而另两位工匠则一生默默无闻。故事告诉我们:人活着就要有远大的追求目标,生活要有远大理想,同时也说明:一个人树立的目标越高,他前进的动力就越大。
(评: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得每个学生都“想说”,起到生趣、激情的作用。)
二、明确目标,畅谈理想
1、进入新课,学生读题,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用powerpoint出示)
(1)颂英雄,树理想。(2)即席畅谈自己的理想。(3)怎样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
2、出示(1)周恩来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革命前辈吴运铎说过:“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你能谈谈他们有关的事例吗?
3、小记者采访:假如你的理想是一名医生或护士,在“非典”的第一线你会怎么做呢?
4、分组讨论:那么,同学们的理想是什么呢?为了表达有条理,可以先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再演讲,最后在小组中讲,(教师参与讨论,适时指导)。
(评:学生自主学习,思、议、说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兴趣、爱好、向往,敢想敢说,激发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
三、小组合作,深化认识
(过渡)同学们有这样崇高的理想很可贵,但是,理想和实现这中间有很大的距离,需要付出代价。
1、播放《飞夺泸定桥》片断:革命先烈的理想是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经过了不知多少年的奋斗,流血牺牲才实现。
2、那么,怎么才能让我们的理想成为现实呢?(告诉你喜欢的同学或老师)提示: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与挫折你将如何面对呢?(学英雄,树榜样,克服困难,增添信心)。
3、归纳:前进途中挫折是难免的,但只要有理想相伴,只要心中亮着理想的明灯一定会驱走阴暗和迷惘步入灿烂的里程。
(评:“小组合作,深入认识”是重要环节,体现了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突出了学生的“学”。)
四、总结评价,激励进步
1、畅谈理想后,由老师或学生对演讲的内容,学生的语言运用的正确性、得体性,交际规则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纠正自己本课学习中的不足,更好地完成整个交际过程。评选最佳交际小组。(板书:评语言、评思路、评仪态)
2、出示:着名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说得好:“战胜自己是最伟大的胜利。”
3、总结:同学们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踏着时代的步伐,迎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坚持不懈,不断进取,做新世纪的主人。
(总评: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设置的一项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课的必要条件,为了克服“听”和“说”机械分割的毛病,实现真正的“双向互动”达到多向交流的目的。)
说板书:本课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既显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内容,又体现了口语交际的评价标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为了激发和鼓励学生我设计了不同的奖项,使学生乐学、善学。
第二篇:谈理想
独树一中学生思想教育系列之
理想篇
谈理想
同学们:
稍后我们宣读独树一中校团委思想教育系列之理想教育篇。请同学们认真聆听、仔细思考,并在学习后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征文的方式经团支书收齐后于周四中午交于校团委。下面开始宣读:
大家想一想:一艘万吨巨轮行驶在茫茫大海上,是什么使它看清前行的航线? 是的,是灯塔。
大家再想一想:如果大海上没有灯塔会怎样?
那样的话,势必会有许多船只迷失方向,势必难以到达既定的终点、理想的彼岸。
同学们,大家想过没,人生也就是一场航程,是什么为人生指引航向,什么才是人生的灯塔? 可能大家都已经答出来了,是的,是理想。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理想。
(从三方面来谈:理想是什么,为什么需要理想,怎样实现理想。)首先,我们来谈谈理想是什么。理想是什么?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理想是巨轮既定的航向,理想是鸟儿自由的翅膀。理想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理想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理想是孟子 “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气魄;理想是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壮志;理想是黄巢“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的雄心;理想是陆游“醉斩长鲸倚天剑,笑凌骇浪济川舟”的抱负;理想是王令“安得直梯悬碧落,共操长慧扫妖氛”的精神„„
今天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理想便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的合理的设想或希望。
第二,我们谈谈一个人为什么要有理想。
古今中外哪一个有建树的人不是在理想的感召下才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
汉朝傅芥子正因为产生了“立功异域”的理想,所以才能投笔从戎,屡建战功,直斩楼兰,最终被封为义阳侯;三国时,曹操正因为“志在千里”,所以在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之后53岁“烈士暮年”的他,又领兵北征乌桓,最终统一了北方;北宋末年的岳飞,正因为有着“还我山河”的壮志,所以才能“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成为抗金名将,备受后世景仰;现代斗士鲁迅,正是因为有着改变愚弱国民精神的理想,所以才能“横眉冷对千夫指”,最终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旗手„„
国中如此,国外亦然。无论是23岁制定微积分,24岁提出万有引力、创立天文学,26岁发明放大40倍反射型望远镜,后来提出力学三大定律奠定经典力学基础的英国科学家牛顿,还是29岁发明留声机,33岁发明白炽灯的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无论是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37岁提出广义相对论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还是22岁编成南天星表,27岁发现月球运动的长期加速现象,以后又发现“哈雷彗星”周期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他们哪一个不是从小就就立下凌云壮志,有着崇高理想的人?
所以,一个人有了理想,生活才有方向,奋斗才有目标。人类有了理想,世界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第三,我们谈谈一个人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北宋大文豪苏轼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告诉我们,一个 人有了理想之后必须以坚韧不拔之志去为之拼搏为之奋斗。
西晋的左思,自幼反应迟钝,长得丑又讷于言。但他不干命运的摆布,发奋学习,以勤补拙。他着手准备《三都赋》时,吃饭走路都想着自己的文章,连家中茅厕中都放着纸和笔,一旦琢磨出好句子便随时记下。当时就任洛阳的才子陆机也在准备《三都赋》,听闻此事,便讥笑道:“这里有个丑八怪想写《三都赋》,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盖酒瓮。”可是左思毫不动摇,并请求担任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秘书郎,并以此为契机,苦读苦学。他日积月累,终于花了十年时间写成了《三都赋》。赋成,达官显贵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同学们,左思有十年的时间实现自己的夙愿,他的成功告诉我们:拼搏实现理想奋斗成就自我。
为了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马克思整整奋斗了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过无数种著作,除掌握英语、德语外,又学会了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多国语言。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图书馆钻研,座位下的水泥地面,竟然被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减轻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四年时间里,他废寝忘食,进行了四百次实验。有一次,整个实验室都炸飞了,诺贝尔的弟弟和其他四个助手,当场被炸死,他的父亲由于惊吓、伤心而半身瘫痪。周围居民向他提出强烈抗议,向政府提出控告,不准他在市区里实验。诺贝尔只得把实验室搬到马家伦湖中的一条船上,继续实验。随着一声巨响,围观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可是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满身鲜血,面孔乌黑,兴奋地狂呼:“成功了!”
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那些杰出的人物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和崇高的忘我精神。理想的浪涛激励着他们去刻苦奋斗,奋斗的铧犁鼓舞着他们去翻耕理想的沃土,在理想与奋斗的有机结合中,他们不仅代表了历史更有机创造了历史,他们因此而如巍巍泰斗屹立不朽!
同学们: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理想失去了,青春之花也便凋零了,因为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热。
同学们: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大家从即刻起,每人都树立一个切实的理想,并为之挥洒青春的汗水,他日你所收获的绝不仅仅是惊喜!
第三篇:七上语文《理想》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理想》,下面我将从教材和学情、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理想》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1篇课文。第二单元仍然继续着第一单元所谈论的“人生”这个话题,所选课文侧重于写对人生的理解和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著名诗人流沙河的《理想》,是一首哲理诗,也是一首赞美诗,主要借助比喻手法,阐述理想,赞美理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二)整体感知
①范读最好由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想。这首诗是富有形象的,诗人用形象来概括历史事实和现实生活。对于高度概括的哲理,人生体验不同的人,感受、体验、理解是不同的。这种哲理性,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思想相对比较单纯,谈不上有阅历,也谈不上有很多的人生体验。而本诗富有形象,诗人用形象来概括历史事实和现实生活。所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要借助于联系社会历史的发展,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深入思索。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相关的阅读资料,增加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学习本课的运用到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等。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训练, 赏析诗歌精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意象,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三、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
1、教法分析
--朗读法。诗人用异彩纷呈、含义深刻的形象比喻,阐述理想之于人生的决定意义。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品味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精髓,并做到熟读成诵。
-联想想象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启发对人生和理想的深入思考。-启发点拨法。用于对重要意象、思想感情的分析。
2、学法指导
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③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上述问题
⑤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板书:
历史意义(2、3)
理想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人生意义(8、9、10、11)研讨与赏析(上)①精读
逐段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②课堂讨论
研讨每一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的语言: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言运用
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运用顶针的修辞,写几句话)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②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一。②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第四篇:语文六年级我的理想
我的理想
一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这些理想就像天空中的繁星,既看不完,也数不尽。我的理想到底是什么呢?告诉你们吧,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漫画家。
做漫画家也是出于我的兴趣爱好。听妈妈说我小时候酷爱画画,给我一张纸和笔,我能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虽然不像那些画画大师那般专业,但我的童年充满了做漫画家的梦想,决定长大后一定要实现它。
我爱漫画也跟我的性格有关哦!我叫XXX,平时也文文静静的,要知道,想画出一张好漫画,就得静下心来用心画,否则啊,你随随便便哪能画的出水平呢?
假日,我不太爱出家门,电脑玩多了,也没意思,这时干嘛呢?现在就可以静下心来,认真的画一张漫画,那有多惬意啊!下雨天,坐下来拿起笔慢慢的画,慢慢的想象。
从五岁开始,妈妈就给我在少年宫报了漫画班,每年都参加很多比赛,获得奖项。从此以后我对漫画信心大增,慢慢的,画漫画就离不开我的生活。我和漫画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一有时间就和他交流,接触,我的生活不能没有了漫画,因为:我爱漫画,漫画爱我!所以说画漫画,既是我的理想,又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路,照亮夜航的路;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只要我有坚定的信念,努力奋斗,勇往直前,我相信我将会一步一步的迈向漫画家的道路,到达理想的境界!
“人无理想,如同行尸走肉”这句话我已听过很多次了。许多人的理想很不实在,而许多人又常常变换理想,最后却一事无成。我的理想已近很久没变换了,这个理想很朴素,很实在,就是做一位漫画家。
首先和许多同学一样,这个理想来自于我的爱好和一些习性。我从小就喜欢画,涂鸦,拿得的奖证中最多的就是和画画有关的,为这个报过的特长班更是无数。我也很喜欢漫画,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漫画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那漫画人和习性有什么关系呢?我喜欢在白天在房间里开空调,拉上窗帘,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我特别喜欢雨天,而且有不善交往,不常出门等自由职业人士的职业特征。这种心态,难听点叫自闭症。由此可见,在我多个想做漫画人的理由中,这一条很靠谱,就是我身上漫画人的特征和习性是与生俱来的。
第二点,就是应为我身边的人都支持我,现在的家长不会只是希望让儿女做商人,白领等有前途,能出名的行业。因为一个兴趣爱好也可以作为理想来实行和奋斗。
第三点是我对漫画人的了解。中国动漫人才太少,然而我们生活在深圳,所创造的条件是允许我实现漫画人这个理想的。但压力也不是没有,从80年代开始起,大批外国动漫涌入中国市场,许多读者不甘做读者,所以中国一时间高手云集。但是到了1992年,中国漫画跌入了低谷,许多作者改行了,直到九八年才得以复苏。直到现在,中国成名动谩师也不多。所以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有一点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它是自由职业,不用每天早起早睡,对我来说唯一的弊端是有时需要熬夜赶稿。至于自闭症,我的上也是无所谓了啦。所以,漫画人这个职业利大于弊,还是很划算的。
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因素支持者我的这个信念。为了这个理想我付出了很多,现在画画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说画漫画,既是我的理想,又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
漫画家陈翔说过:一个人从出生那天直到去世,不管有没有大富大贵封妻荫子,一辈子只要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就是最大最高级的幸福。
二
我的理想
理想是海中的风向标,指引着成功的方向;理想是风浪中的小艇,载着我们驶向胜利的彼岸。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有的想当游历名川,导行天下的导游,有的想当人民的公仆——公务员……而我的理想则是当白衣天使——医生。我的理想之所以是当一名优秀的医生,是因为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并且治病救人是他们的职责。医生救人小到门诊,大到手术,都能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而且他们知道一个小错就能酿成大祸。因此,他们总是那么专心致志,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在我小时候,每当我知道医生又救治了一个垂危病人,我的心里便会既羡慕又佩服,不由得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了我也要当一名医生。当你降临到这个世界里,第一眼看到的是谁?你肯定会说: 是母亲。其实不是,是医生、是白衣天使,是他们把你的灵魂唤到人间。让你这个新生命也来见识一下这个世界美丽的景色。每当你看到他们温和的笑脸时,你便会感到无比的亲切与舒服。
我既然想要做一名拥有白求恩精神、救死扶伤的医生,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便要做好准备。首先我要一直努力学习、虚心进取,长大后好考上理想的大学,更加努力、深入地研究医学。其次我要开始学习体谅别人,因为我不仅要当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还要做一名理解病人的医生。这样好在病人丧失信念的时候,给予他
们活下去的希望以及战胜病痛的信心。而且我还要学会坚持不懈,因为作为一名医生在手术台上的时候,每一次轻易的放弃便是一个生命的离去。我现在最需要练习的是耐心,因为在做手术的时候,每一次的不耐烦便是对一个生命的部负责任啊!
医生是人类生命的再造工程师。我要为我的理想——做一名医生,努力奋斗!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穷人》说课稿
《穷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穷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9课。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乐斯泰写的一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用朴实、准确的语言,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本课思想内容有两个重点: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赞颂穷人富于同情心、热心助人的美德。但是这一课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比较远,如何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与文本、与作者、与文中人物对话,并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促进对文本的认识呢?
二、说设计理念: 在深入钻研课本,了解单元的训练目标后,我把着眼点放在让学生独立阅读,教学中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给足孩子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对话,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创设一个平台,让教师、学生、作者,文本进行平等的语言交互、思想交互、情感交互。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敞开心扉,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从而受到爱的教育。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教学准备:课件
四、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将这三者之间的对话落到实处?对于高年级阅读教学,感悟品味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使用的方法。因此,在本课中,我准备从“穷”字入手,采用长文短教、启发质疑、以读促悟、层层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内涵。
五、说学法:
为了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让学生从文本读进去,想开去,用“心理视线”的方法读书,领悟语言文字,激发情感,开发智力,美的熏陶,我主要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采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六、说课堂教学程序:
(一)巧用单元导语引出课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的开场白是否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最为关键。因此,上课开始时,我巧妙地用了单元导语的内容做了一个听力测试。听力材料是“生活处处是真情。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中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学生听后回答问题:这段话围绕哪个词语写的?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学习的劲头来了。接着,我就说今天我们就围绕“真情”一词来学习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穷人》,去感受穷人与穷人之间浓浓的真情。
(二)课题布疑,检查预习
“预习”实际上是课堂的延展,它能使课堂40分钟的教学更有效。通过课前的预习,孩子们对文本会有自己的理解,会有整体的感悟。
所以在学生齐读课题后,我就抛锚布疑:穷人是什么意思?本文写了几个穷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做好板书。
(三)猜字谜写生字
由于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只要求会写字,所以在生字教学时,我抓住学生爱挑战,爱玩游戏的特点,针对每个生字都设计了字谜让学生猜,猜对后让学生写在黑板上。这样设计,创设了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做到课内留时间让学生写字,并且能及时纠正。
(四)回归文本,学生多层次读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我采用了多层次读的方法。
第一层次是全文朗读,找出比较难读的语段。在课堂中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难读的语段后安排时间让学生自由练习,最后指名朗读段落,帮助学生读通课文。如果学生还不能读通顺,我就进行适当的范读。
第二层次是默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由于课文篇幅长,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时不容易一下子说清楚,应当允许学生逐步把事情说清楚。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全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守侯在小屋里,等待出海的丈夫回家。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部分,讲桑娜出门探望丈夫的渔船,结果走进了西蒙家,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她就把西蒙留下的两个孤儿抱回家,然后忐忑不安地继续等待丈夫。
第三部分(12-2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讲渔夫回家,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孤儿,夫妻的想法不谋而合。
第三层次是学生有选择性的研读,找出描写“穷”、环境、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这个层次的设计,目的在于面向全体学生,放手让学生动脑想一想,动手画一画,动口说一说,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再一次对话。同时,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结束语
我是这样设计的:“选择责任,选择实践良知,这是最重要的东西。选择爱,主动给别人爱,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样结束课文,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空间,既为下节课作了铺垫,又能和学生在他们已有的思想认识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摘录描写环境、心理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