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像育人一样养花将会如何散文
老妈是一个退休教师,一辈子教书育人,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学生。也许是养花情结深入骨髓,退休以后依然喜欢照顾花花草草,并且颇有心得。
每种花都有自己的习性,不能种下去不管
老妈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有的急有的慢,不能用一种方法对待所有的孩子。同样每种花的特性也不一样,有的喜阳有的喜阴,有喜欢肥大的有喜欢浇水的,不能一概而论。
当老师的时候她喜欢研究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即时给学生们提出改变建议,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温暖。
记得妹妹上小学的时候,每天都有一个小男孩到我们家写作业。后来听说哪个孩子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照顾他,他又刚刚转学到老妈班上,老妈发现他的胆子比较小,不太合群,就让妹妹带到我们家一起写作业,老妈耐心的给他指点作业的问题,即时肯定他的努力。通过老妈的鼓励,后来哪个孩子开朗了很多,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
退休之后她又把这种喜欢研究的特性带动了养花中。她开始研究每种花的习性,请教别人如何养花,从网上百度花的特性。按时给花浇水施肥,实时给花通风遮阳。每天老妈都要用各种特制的工具给花松土,转转花盆向光的方向,让每一片叶子都能享受到阳光的温暖。她用心的陪伴她们,把自己的一片爱心用在花花草草身上,让人想起用心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要用手摸摸她们的叶子,摸摸土的含水量
当老师的时候老妈最喜欢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顺便夸几句,你这个小家伙最近真不错,好好努力喔!这点点滴的行动,让她的学生们,特别喜欢和她在一起。虽然她是小学老师,但是她的学生参加工作以后还和她有联系。她的学生相册有很多本,有空的时候,她经常拿出来翻看,用手轻轻摸一摸哪些照片,给我们讲每个学生的故事,好像哪些孩子还在她身边一样。
养花以后老妈依然是***惯没改,天气晴好时她都要在阳光下戴上老花镜,仔细的摸一摸,各种花的叶子,感受一下叶子的光滑度,叶片的厚实度,再伸手试试花盆里土的含水量,以此判断出花草是否缺水,是否该施肥。
老妈经常说花草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她们同样有她们的感觉。如果水肥适中,叶子就会绿油油的,花也开的勤。如果缺水少肥,花的叶子就会发黄脱落。如果水肥大了更是不行,那样会烂根,发臭,就像现在的哪些肥胖病、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富贵病,就是吃的太多身体消耗不了,把身体的器官累病了一样。这些需要园丁们用心观察和体会,好东西也不能一次给的太多,就像咱们养育孩子,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恨不能把自己所有的爱和资源都给他们。可是孩子太小了,不会拒绝也不会分辨,吸收的太多反而成了娇生惯养,不利于孩子成长。老妈聊起花来,总是会聊到孩子身上。也许是园丁的特性使然吧。
所有的规律都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检验
老妈自创了很多育肥的方法,把家里茶余饭后的菜叶子果皮果核,收集起来做成哮素,定期浇到花的根上。经过她精心的培养,别人以为非常难养的幸福树、蝴蝶兰竟然也先后开出美丽的花朵。家里的刺梅、三角梅更是常年开花,而且花期长,花也特别鲜艳。
对于老妈的这些本领,常常把鲜花养成花盆的自己非常仰慕。常常也照猫画虎的给花浇哮素、松土、给花花们施肥,可是哪些可爱的花花们还是经常离我而去,只把花盆留给我。
为此我常常回去请教老妈,老妈看着我愁眉苦脸的样子,安慰我说,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没有固定不变的办法,要用心去感受她们的需求。
不能喜欢酸性的花花给她用碱水浇;虽然万物生长靠太阳,有些花花却喜欢在背阴的地方生长;有些喜阳的花花你把她放在背阴的地方,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即时再怎么努力也没发取得想要的结果。嗯,对,就是你常说的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再简单明白的道理只能通过你自己的反复实践,自己掌握规律,才能把花养好。
正所谓大道至简,所有的道理都是想通的,很多事情不通过反复的践行,真正掌握其中的奥秘,永远都是停留在纸上、是别人的东西!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辈子教书育人的老妈,把自己一生的积累用在了花花草草上,更可贵的是她通过真正的园丁生涯,发现了生活的规律!
第二篇:做个像散文一样优美的女子
做个像散文一样优美的女子
做散文一样的女子。如女子般飘逸.灵韵的散文能带给人们恬适的淡然。关于女子如是最好,有人比喻如酒,如烟,如字典。但我觉得,如同散文,或许是最贴切的比喻吧!
做个像散文一样优美的女子,用飘逸的灵韵醉醺那些解读者吧!“把女子比喻成一本书,你喜欢的她是那类型的书籍?”我会不假思索很随心地说道:“我喜欢的女子像散文,散文有感情,它是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随心而发的,欣赏的时候感觉也很惬意自在,很美。
一直,我也喜欢写些随笔,感觉那些从生活中来记录身边的事情。我也喜欢散文的轻逸,散漫,无拘无束,纵然是伤感痛苦,在散文里也总能演绎出不绝的美感,更何况是美妙的极富生活情
趣的幸福和温暖呢?
女子像散文一样,那么她是安详和美丽的。即使她雍容华丽的外表,眉宇之间流淌的气质会淡雅简约,给人非常愉悦的视觉享受。最主要的是,这类型的女子能够让你浮躁的内心也显得平静
淡然。
你会自发的受到她的感染,在不知不觉间就能受到熏陶。世间有各样的女子,装点着美丽的自然,大自然的衬托,女子也显得更美丽。有人说女子如水,有水的坚韧、有水的清灵、有水的温
柔、有水的宁静。
有人说女子如酒,有酒精的烈性、有红酒的迷人、有鸡尾酒的典雅;也有人说女子如颜色,有火红的热情和蓝色的忧伤、有白色的纯洁和粉色的温馨、有黄色的灿烂和淡青的羞涩、有绿色的活力和紫色的浪漫。
女子,用美丽的形容词来描绘而显得风情万种,美丽万千。女子天生美丽的,那种骨子里与生俱来的美丽,让人们记住了可以修饰美丽的词语。我喜欢的女子也像散文一样,希望也能做如此从容淡泊的女子,自然点缀人间。
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载体。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是在结构上,或是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多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仿佛它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以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要写好散文也不容易,要行散而
神不散的确需要功夫。
散文象童话的纯洁无暇,让人充满幻想,也是想象的小说,却 让人感到离现实太远;更象诗歌的瑰丽飞扬,让人感到心思缥缈。
散文太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只是意境。好的散文,可以诗情画意,也可以朴素温情。语言朴实无华、逼真、简洁流畅、清新绚丽的散文,让人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人们都说散文式的女子是自由的,很洒脱。淡妆浓抹,皆不为人,只为心境。读散文需要的只是心情,只要你能坐下来,静下来,最重要的是心静下来,至于在什么地方读,在白天晚上读,读谁的作品,都没多大的关系,只要你读得进去,是读三毛、泰戈尔、托尔斯泰、余秋雨、朱自清,张爱玲,全凭你的心情,全凭你的感觉,好女子是一篇散文。不像小说的媚俗,却有小说的从容;不像诗歌的轻狂,却有
诗歌的优雅。
有人把女子比喻成文章,也能妙趣横生。说:“性格开朗,幽默风趣的女子像诗歌;温柔典雅气质不凡的女子像散文;为人处事讲究原则的女子像论文;遵循顺序的女子像记叙文;特有情调的女子像小说!
一篇不太满意的文章修改后,可以变得能在世间流传。不太完美的女子,可以变成天使,把美丽留在人间。我很赞同平凡女子的生活是散文式的生活,闲散而幸福。女子的心情是散文化的心
情,轻缓而淡雅!
经典的散文百看不厌,需要你用毕生的心情去体会,那肯定会如水的婉约,如红酒的浪漫,如颜色的善变,而美丽的女子只靠外表,但外表的美丽不会永恒,如散文一样闲淡的女子才能经受得起岁月的考验,沉淀的越久,才更风情万千,才更美丽淡然。
你在人群中无意间浏览到她,她会像优美的散文一样,平静、矜持、淡漠,甚至冷峻,也许眉目间还会有一点点的忧郁,这时的你也许会觉得她是另人,是你不曾的一类人,很神秘,不熟悉,游刃有余地把握,独立的,仿佛来自遥遥的世界。
而她在你的身边坐下来,开始说话,或者开始微笑,你又觉得很亲切,很温情,仿佛一触即热,可感,可触,从发际,从眼神,从腰身,从表情部位的颤动,散发着温度,实实在在的妥贴,唤起你心灵深处温情的久已遥远的记忆。
女子是一所好学校,一篇美丽的文章,亦或是一本耐读的书,我都希望能做像散文一样优美的女子,真切地活在生活之中,也许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浪漫,甚至有点不合适宜的伤感。但善良的心,也能足够从容和安然。
第三篇:如养花般育人
如养花般育人
——读书心得
在本期的读书活动中,我订阅了两本书,一本是《小学语文教学汇刊》,这是跟我的工作相关的专业书籍,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把握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另一本是《花卉园艺——花木盆景》,养花是我最大的业余爱好,订阅此书旨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放松身心,减轻工作的压力,陶冶情操。
这两本书是我精挑细选之后订阅的,所以每一次对新书都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只要新第一期杂志拿到手里,便会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读着读着,我发现这两本书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是我的工作专业,一个是我的业余爱好,何不将二者融为一体,寓工作于娱乐,寓休闲于工作呢?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我细细地阅读并品味着这两本书籍,悟出了养花与育人之间的奥妙。想要把花养得好可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首先,得清楚你养的花是什么品种,有什么习性,是喜阴,喜阳?还是喜水,喜干?是否需要施加特殊的肥料?有的花好养,生命力强,不需要怎么管就能生长得很好。而有的花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没有合适的照料不仅生长不好,还有可能生病甚至死掉。这种花看似太娇气,但确实与其品种有关,总不能对栀子花不管不顾,还指望它跟仙人掌似的好好活着。正所谓:种花要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所
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也要充分地了解学生。
比如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
1、学生可能想到的内容:由于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课程导入和课程的重点内容有关,由此就可以预先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想法,提前作好思想准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运筹帷幄,通过正确引导和讨论,使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
2、学生难懂的内容:教师备课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时刻把握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水平。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有些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智力水平上来接受这一知识,可能就把学生难住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换位思考,想到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的由易到难的转化。
3、学生易错的内容:在指导学生学习、批阅作业时,我们经常发现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了不让学生再出现错误,在备课时,教师可以特意准备一些学生易错的习题,故意上课时错给学生看,错给学生思考,使学生引以为戒,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
4、学生易忘的内容:在备课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提前预料到学生用到这部分知识时可能会遗忘什么,从而有意地提前让学生温故知新。不仅如此,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常常预先把这部分内容提炼,升华,甚至编制成口诀让学生轻松地记忆、储存,为学生的应用扫清障碍。
想把花养好,还要看有什么样的养花人。同一种花,不同的人养出来可以有很大的不同。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朋友送了一盆碰碰香,我们二人相约同时在养。但最后只有她的花养活了,而且长得不
错。我的那盆早已慢慢地烂掉了。去“取经”后发现,这位朋友对花特别地上心,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晒太阳都是有讲究的,我完全感觉到了她的用心。但是,并不是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养好花的。也许你对它有很多期望,它却依然不会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毕竟你不是花,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花的真实情况,而花也不是你,没办法按你的意志或者了解你的心情。育花和育人都是一门艺术,摸清了对方的品性,方能“对症施肥”。
古代大教育家孟子很懂得这个道理,他说:“君子之所以以教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对五种不同秉性的人施以五种不同的教法,这就是因材施教。古人尚且能做到因材施教,何况我们今天的教育者呢?由此可见,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热情地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生外,还必须掌握灵活多样地教育方法和原则。
比如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转化后进生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作为人师,我们不能把差生难教的事实作为拒绝转化差生的借口。就像我们班的陈亮同学,他语文基础极差,生性调皮好动,经常欺负班上的同学,老师批评他,他也是表面接受,口服心不服。后来,我了解他特别喜欢画画,喜欢受别人夸奖。于是我就针对他的特点,让他担任了班上的美术科代表,让他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重视和信任。每当他在“采蜜集”(我们的语文词语积累本)上认真“采蜜”并配上插画以后,我就会马上表扬他,给他的本子画上五角星。我还为他在班里找了一个比较严厉的女生作为他的帮扶搭档,当他的语文学习也取得一点进步之后,同学们就一致推选他们为班上的“本周之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渐提高了,日常行为也规范了许多,这就是因为抓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产生的结果。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关心、亲近差生,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摸准其所以“差”的症结所在,然后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养花也好,育人也罢,正如老舍在《养花》一文中所写:“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如养花般育人,把自己和对方联系起来,用心陪伴它(他)的每一点成长,看着它开花结果,自己也会感到骄傲和自豪。
第四篇:像爸爸一样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和爸爸一起阅读,理解绘本,尝试大胆讲述狮子宝宝和狮子爸爸长相、本领的不同之处。
2、感受狮子宝宝对狮子爸爸的喜爱、崇拜之情,激发宝宝对自己爸爸的喜爱、崇拜之情,融洽父子(女)之情。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绘本
3、邀请幼儿的爸爸到现场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请宝宝和自己的爸爸一起上课。
二、理解绘本内容,感受父爱的多面性。
1、分页欣赏绘本。
(1)讨论大狮子的样子。(观察图片)
大狮子长的什么样子?
(2)观察狮子宝宝的样子,比较狮子爸爸和狮子宝宝的不同。
狮子宝宝在哪里?狮子宝宝和狮子爸爸长得像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3)欣赏PPT,教师讲述,狮子宝宝要哪些地方像爸爸一样呢?
说说自己与爸爸不一样的地方,希望什么地方长得像爸爸一样?
2、亲子阅读绘本。
(1)这本书还有个好听的名字,请爸爸们一起大声地把书的名字念给宝宝听。像爸爸一样)PPT
(2)爸爸和宝宝一起阅读,感受狮子宝宝对狮子爸爸的喜爱、崇拜之情。
(3)每个宝宝说说自己爸爸的本领,激发对爸爸的喜爱、崇拜之情。
狮子爸爸有很多本领,都教给了狮子宝宝,那你的爸爸有什么本领呢?
3、说说爸爸的情绪。
(1)狮子爸爸带狮子宝宝捕猎,一大群蜜蜂追着狮子爸爸。
(书名:
爸爸和宝宝一起看!狮子爸爸怎么啦?PPT
狮子爸爸受伤了、不开心了,狮子宝宝会怎么做呢?(教师引导宝宝、爸爸共同参与)
平时你的爸爸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你是怎么让爸爸开心的?
我们来看看狮子宝宝是怎么哄爸爸开心的?PPT
(2)表演:请爸爸们来学学狮子爸爸,受伤了,不开心,宝宝给爸爸挠挠痒痒,逗爸爸开心,让爸爸感受宝宝的爱!
爸爸开心了,给宝宝一个感谢的亲吻吧!
小结:希望爸爸和宝宝多一点相处的时间,爸爸心里的爱要多表现出来一点,让宝宝感受到你的爱。
三、互动游戏,体验父亲的力量。
爸爸不光有很多本领,还是个大力士呢,我们请爸爸和宝宝一起玩“大吊车”的游戏吧!
宝宝不要害怕,爸爸的力气很大,会好好保护宝宝的哦!(大吊车开出去玩,说再见)
第五篇:像呼吸一样自然
摘 要: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在经历了长期的喧哗与躁动后,逐渐回归到语文本质上。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回到思想价值、言语运用、学生发展上。教师要用科学的思想主宰课堂教学,用精湛的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用积极的生成拓展课堂教学。努力提升语文学科品质,彰显语文学科魅力。
关键词: 思想 艺术 生成 中学语文课堂
近日,学校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优课竞赛如期举行。我作为语文学科评委参与了听课活动。各位年轻教师的课堂各具特色,课堂教学形式新了,教学方法变了,教学手段先进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令人耳目一新。然而,许多听课后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不像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一些年轻教师只顾及追求形式的新颖,而忽略语文教学的内在本质,没有正确理解新课程的精神,以致语文课上得华而不实、不伦不类。
一、用思想主宰语文课堂教学
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凝结了民族精神源泉,渗透到了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经典作品。每一篇文章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展示,处处都彰显时代进步的精华,是时代杰出人才的心声和社会发展的烙印,是用优美的词句和深邃的思想反映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学生学习语文是要汲取精神养料,积淀人文底蕴。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不能只把文本当做例子教,重视作品的原生价值,让学生作为一种精神思想进行积累。同时,我们决不能对教学内容做肆意多元的解读,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确定教学内容时,要紧扣“语文”二字,评“语”嚼“文”,彰显学科魅力。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说文解字将其肢解,那样教学学生不但不能提高文学素养,反而有味同嚼蜡的感觉。在语文课程的实施目标中,除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外,还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教学观点。可是在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想的关照却非常少。教师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辨别能力,一味带领学生自由地进行“个性化”解读,得出一些肤浅的结论。雅斯贝尔斯在《教育是什么》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语文教学到底给学生的灵魂里注入了什么呢?“试想,时下学生有多少时间与莎士比亚、普希金、雨果展开心与心的对话;有多少时间与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展开情与情的交流;有多少时间与黑格尔、马克思展开思想与思想的晤对;有多少时间沉醉于凡?高、达?芬奇的色彩与线条之中,从而受到心灵震撼。他们的生活中没有了诗歌、音乐、绘画和哲学,没有了精神的放牧”。
语文教学重要的是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为此,我们要用科学的思想主宰课堂教学内容,引领学生与作家对话、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获得情感的共鸣、思维的共振、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二、用艺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是科学,科学的精神在于求真;教学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是演员,而且应该是一名称职的导演。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认为一篇好的散文应该具有很强的质感和弹性。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具有这样的特质。语文教师要具有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导演好课堂教学。
1.具有学科驾驭的艺术,提升课堂教学品质。语文教学的核心应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北京教育学院张彬福教授认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汉语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语文素养的有效提高具体在课堂教学方面,就是不仅要理解文本“说了些什么”,更要明白文本是“怎样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
2.具有教学设计的艺术,增强课堂教学的张力。教学设计能力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得到的。
三、用“生成”拓展语文课堂教学
叶澜教授认为:要从生命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既是教师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又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语文教学的传统流程是认读生字生词,边读边串讲课文,摘抄教参中的“要点”,动笔完成书后练习。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教学过程毫无情趣。在新课改情境下,语文教师要通过方法的引导和问题的生成,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拓宽视野。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学科气质。“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从来没有过激情,没有过诗意,没有过精神高地,就不可能‘占据’学生的心灵,他的‘语文’绝不会有感染力”。要通过自身的业务修养和学术魅力感染学生、引领学生、激励学生,教会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探究语文。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注意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现今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每堂课都会安排一些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的环节。但是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缺乏深入的了解,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避重就轻、舍本逐末的问题,导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减效与无效。如有位年轻教师在教学《江南的冬景》一文时,用了大半堂课带领学生回顾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得不偿失。这样的环节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课外探究。
当语文教学褪去华美的外衣,喧嚣逐渐归于宁静,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语文的本质所在。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努力回到语文本身,彰显学科魅力,让语文真实的性灵之光辉映课堂,让文学的智慧之灯照亮学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