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也不倒下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10:3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死也不倒下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死也不倒下教学设计》。

第一篇:死也不倒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吉鸿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3歌生字。

难、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铜像设计说明。

教学准备:字卡,吉鸿昌《就义诗》四字词语做成投影或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1.填空导入,激发情感。

(1)完成词语填空练习。

宁死()()视死()()

死而()()死得()()

(2)试着讲一讲词语的意思。

(3)齐读,说说读后的整体感受。

(4)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读书交流,体验情感。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事,在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书本上,三言两语都行。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如有遗漏或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同学加以补充。

3.朗读感悟,升华情感。

(1)通过轻声读、放声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练读课文,同学互评,教师点拨,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情感。

(2)朗读吉鸿昌在刑场上以树枝为笔、以地为纸书写的《就义诗》,加深感悟。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4.设计铜像,倾注情感。

假如现在要为革命烈士吉鸿昌设计一座纪念铜像,你认为铜像人物造型何基座上的文字怎样设计好,说一说你的想法。

5.拓展延伸,陶冶情感。

(1)阅读《阅读》中相关的文章。

(2)到图书馆或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查阅吉鸿昌的有关资料。

第二篇:读《死也不倒下》有感

六(3)班梁韵琳33号

读完《死也不倒下》这篇文章,我心里十分佩服吉鸿昌,因为他那死也不倒下的精神,让人那一从脑海中抹去。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共产党员吉鸿昌,为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工作。正因为如此,蒋介石十分恨他,将他捉了起来,就这样吉鸿昌从天津被解到北平,一下车,敌人就给了份电报给他看,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他想吓唬她,让他投降。吉鸿昌最终没有投降,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文章中有几个句子让我留下深刻印象“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的举起枪。吉鸿昌瞪着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因为这句话体现出了吉鸿昌忠心为国、为人民、为党和憎恨敌人的精神。即使在牺牲之前,还是睁大眼睛怒视敌人,高呼口号。如果换了是我,我也许不会像吉鸿昌那样,因为我没有像他那样面对强大的敌人临危不惧、面对他们知难而进的精神。所以,这几个句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像吉鴻祥一样的人,例如: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在学习中遇到难题,不会逃离,而是知难而进,绞尽脑汁知道把它弄懂为止。还有的同学在我们一年级的时候,上体育课时,跑步一不小心摔跤了,不是坐在地上哭泣等别人来扶,而是勇敢的爬起来。我之所以敬佩吉鸿昌和有着吉鸿昌精神的人,是因为我就不能向他们那样有着知难而退的精神。小时候,妈妈带我去医院打针,即使是这样的小痛我也忍受不了,每次去,我都会哇哇大哭,更别说像吉鸿昌那样忠心为党为人民而献出生命了。

我和他简直就是天然之别,我可要向身边的同学和吉鸿昌学习了。

第三篇:《一个文官的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

2、了解作者作品的主要特点;

3、学习通过小说的三要素分析小说;

4、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和感情变化;

5、认识反复写作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学习使用这一写作手法;

6、探索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

二、重点难点:

1、学习通过小说的三要素分析小说;

2、认识反复写作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学习使用这一写作手法;

3、探索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师生共同总结。

四、课时安排:

1个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法国作家莫泊桑说:“生活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把你断送,也可以把你拯救出来!”本文讲述了“一个喷嚏导致一个人死亡的故事”。(要强调“担心致死”这一强烈的反差,以此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控制在2分钟以内)

[三]指导阅读:

[1]阅读要求:细读; [2]阅读目标:筛选文中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词句;(提示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等)

[3]阅读方法:在读书过程中圈、点、画。

(5分钟)

[四]学生展示筛选结果,共同总结人物形象。(5分钟)

[五]速读课文,[1]总结故事情节(提示:小说的故事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学生展示: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文官看戏

一个喷嚏

反复道歉

文官之死

文官之死

(5分钟)

[六]“反复道歉”是小说的主体,分析“反复”在文中的作用。

[1]强调,突出文官的心理,塑造人物形象;

[2]反复中有变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分钟)

[七]分角色朗读,体悟在“反复道歉”过程中人物感情的变化。

[1]筛选出对话的内容;

[2]分角色朗读;(可分组对比)

[3]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

将军

客气

无奈

气愤

暴怒

文官

隐隐不安

心慌意乱

惶惶不可终日

精神崩溃

(7分钟)

[八]分析典型人物(切尔维亚科夫)的典型性格(忧惧)形成的原因。(由果索因)

死亡 ← 忧惧 ← 人生经历 ← 生活环境(社会环境)← 沙皇统治

(5分钟)

[九]总结:

[1]本篇小说的特点;

[2]契诃夫小说的普遍特点,简单介绍作者的情况;

[3] 契诃夫的代表作,推荐与本文风格相似的作品给学生扩展阅读。

第四篇:关于不作死就不会死演讲稿

关于不作死就不会死演讲稿

No zuo and you will never die演讲稿

“No zuo and you will never die”顾名思义就是“你如果不作的话你就永远不会死”,这是一句很经典的话同样它也是很适用于微电影主人公的一句话,从这部微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在大赛失利之后感觉自己好像掉进了万丈深渊,万念俱灰,直到他找到了一种逃避的方法——成为一个盲人钢琴调音师,才感觉自己活了过来,他觉得他通过这个身份得到了很多的好处,例如:更高的小费、更棒的待遇、更好的态度等等,他甚至以这个身份为荣,自以为是的捉弄服务生以及老太太。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他最终因为这个身份令自己陷入了危机之中。

说到底,这部微电影告诉我们,生活不能因失去信仰就寄望于伪装,而自作聪明其实是另一种自寻短见。就像这个主人公,他完全有能力一拳打倒老太但他却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接着自作,“聪明”的寄希望于自己的伪装无懈可击,还做得极其到位,在装的时候还不时地鼓励自己“你完全可以获得奥斯卡奖了”.他在伪装之中、在自作聪明之中已经忘记了他自己是谁。

其实不光是微电影的主人公,还有许多人都是这样,例如:三国时期的蒋干,装作自己是来看自己的老同学周瑜,觉得自己能瞒过周瑜获取情报,结果呢?被周瑜玩弄的把假书信带回去给了曹操,曹操看到了假书信把最熟水性的蔡瑁、张允给杀了,帮周瑜除去了心头大患,而他自己还在一边自以为是,曹操在反应过来之后气的牙根发痒,估计心里想“好你个蒋干,无间道玩的不错~”.这就是自作聪明,结果搬起石头来砸了自己的脚。然后我们所熟知的阿Q,他在生活中是弱者但他总喜欢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比如“我不是打不过他,只是我懒得去打他”然而并没有看到他打得过谁、“你别惹我,我一般不生气,我生起气来不是人”然而却从未看他生过气,“你骂我,我就不还嘴,等你口水说完了,渴死你”然而他却从来是被骂,别人并没有被渴死。他没有真的壮大自己,而是选择一种自作聪明的方式来逃避生活,最终还是落得个被枪毙的下场;《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何尝又不是个自作聪明的人,平时像个老大一样指指点点,风光无限,结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再来看看我们亲爱的中国国足,一年逛两次,预选赛出局,每次都有借口,草皮太软啊、草皮太硬啊、草皮不软不硬啊、对手太强踢不过、对手太弱轻敌了、对手不强不弱导致想赢怕输的心理占了上风啊,等等等等。每次都能自作聪明,强行甩锅哦,但是到头来还不是自己实力不济拿不出好成绩,导致球迷对国足丧失了最起码的信任,开始还会骂两句,到后来哦,连骂都懒得骂了。“哦,国足又有比赛了。”“输了吧。”“输了。”“习惯了。习惯了。”,这就是逃避现实的自作聪明而引发的不良后果;很抱歉我又在这黑了国足,人家为了找到合适的借口也是很努力的了。相反我们来看看中国男篮,知耻而后勇,在上届亚锦赛丢掉冠军后,深刻反思,今年卷土重来重夺冠军,重返亚洲之巅,让所有球迷重新承认了男篮。这就是区别。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是北宋大词人苏东坡所作的《洗儿诗》。他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要太过于聪明,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是愚钝一些为好。

人生在世,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不要去自作聪明,到头来终究自取灭亡,还是那句话“no zuo and you will never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谢谢。

[关于不作死就不会死演讲稿]

第五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专题

《〈论语〉选读》之〈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不如丘之好学也”、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观点。【文化内涵】

1、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2、重点领悟孔子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3、结合孔子的理念倾向,深入分析“学”的内涵。【课时建议】 :二课时

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文本 1.初读感知

【问题1】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对你有什么启发?

【问题2】本课所选录的10章中包含了孔子“学”内涵的哪几个方面?

2.诵读感知: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0章,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可把全文切分成:

(1)为什么要学(第1、2、3章)

(2)什么是学的基本内涵(第4、5、6章)(3)什么是好学(第7、8章)(4)学什么(第4、5、11、10、章)重点研读:学的基本内涵 教学步骤二:文本研读

1、串讲词句,进行文言知识梳理。

2、师生互动,组织重点问题探讨。

例:(1)对照章节文字,概括孔子所说“学”的基本内涵。孔子及其弟子所说的“学”,根本意义不是现在常说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等。他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

(2)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3、自主学习,课文其他问题研读。例:对孔子的“贤贤易色”,你怎么看?

4、拓展提升,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例:“不迁怒、不贰过”、六言六蔽、“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见附文)的认识。

附文:①孔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②子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③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④子日:“由也!女闻六言六蔽乎?”对日:“未也。”“居!吾与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其实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回出现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弥补人的不足。

本章谈“仁之度”。“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学”后省一“礼”字,“礼”即“度”。好仁若无礼度,则愚仁。孔子对“仁、知、信、直、勇、刚”等美好的品德都要求要有“礼”有“度”,如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仁而无礼度则愚;智而无礼度则荡;信而无礼度则贼;直而无礼度则绞(伤人);勇而无礼度则乱;刚而无礼度则狂。在施恩方面也有一个尺度。

⑤子日:“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讲礼的重要性,任何人情、为政、做人、都“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是各种执政行事的准则,同时也是个体为人做事的尺度,否则就会疲劳、伤人、懦弱、**。

⑥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末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讲学贵实行,更是说学问有益。实行不错,实行前最好还是弄通道理。不然,自以为是做好事,未必做得都那么合适,有人觉得这句话讲得不好,“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其实是他没认真揣摩子夏的语气,不懂这里边有知行合一的意思。

⑦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多接触有品德的人来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称得上好学了。”

宋代名臣王曾考科举连中三元,道贺的人说:“士子连登三元,一生吃着不尽。”意思说你考出来了,一生不愁吃不愁穿了,王曾正色回答:“曾生平志不在温饱。”做官固然是一种职业,但绝不能仅仅把它看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因而庸庸碌碌,甚至为非作歹。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敏事慎言即好学,这就意味着,言行也是学问。毛主席说:“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再有《红楼梦》里那副名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可以说,书斋里是一种学问,书斋外又是一种学问,两种学问做通了,才是大学问。⑧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翻译】哀公问说:“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呢?”孔子回答说:“颜回最好学,他从不迁延怒气,不犯同样的过失。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没有了,我还没听说谁是好学的。”

【解读】孔子回答哀公问“孰为好学”,孔子可以从方法、态度、时间上去回答好学的提问。颜子“闻一以知十《公冶长》。”善于联想和推导。态度上,“语之终日而不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为政》。”时间上,“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但孔子没有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回答,而是直接从道德修养角度去回答,“不迁怒”,“不贰过。”朱熹说:“怒于甲者,不移于乙,过于前者,不移于后。”“不迁怒”常人十分难以做到,如在上级那里受了气,挨了批评,迁转给下级,在父母那里受了气,在自己子女身上发泄,在外窝了火,对内发泄,在内蒙屈,对外发泄。总之,怒于左者,移于右,怒于上者,泄于下,怒于强者,移于弱,怒于甲者,移于乙。“己所不欲,强施于人”,这类人生活中比比皆是,凡怒而欲发,思颜子“不迁怒”,三字,真可谓一剂良药。“不贰过”,需经过三个阶段:①自知其过,“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程子语)。②自改其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③自讼其过,“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颜回之所以能“不贰过”,关键是做到了对待错误能“自知、自改、自讼”。

另外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以“不迁不贰回答,并攻哀公之性迁怒贰过故也。因以问,则并以对之,兼以攻上之短,不犯其罚”。(《论语集释》卷二引《别解》)。

⑨《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子日:“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⑩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一般两种意义,一是指年纪幼小之人,一是指学生,这里取第一种意义。

这一章是教人为学的。为学要以躬行为本,躬行要以孝悌为先。说行有余力,不是说做这几件事有余力而后学文,而是说要以这几者为本,以其余力来学文。集注说,文就是六艺礼乐。

孔子认为父兄教弟子应该是这样,现在的父兄是怎样做的?有弟子而不教,不必说了;有教的,也大多从利禄起见。你好好学,考不上大学没有饭吃;现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了,你得考研、出国。希望子弟生活得好一些,这是人之常情,未尝不合圣人之心。但是何妨再期望子弟做大圣大贤?说大圣大贤或许大而空了,那你何妨教他做个好人?

古谚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邪雅俗,大多是以小时候一念之差分开的。我祖母告诉我,我父亲幼时,我祖母问他人生信条是什么,我父亲说:但做好事,莫问前程。

11、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伟哉,孔子的学习观!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子日:“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论语通译》(徐志刚译注)是这样解释的:“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装饰门面做样子给别人看。”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对学习的认识理解果真如此肤浅,这般武断吗?

显然不是。孔子讲这番话,语义是深远的,他是立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给出了个人为学的发展史观,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教育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必然归宿。

从行文看,“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孔子是以自己所处的时代为分隔,把两类学者的为学目的进行了阐明、判断。“为已而学”与“为人而学”这种“一分为二”的划分看似不算高明,既然不甚高明,可孔子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个人认为这极可能是孔子对学者基于现实的认识而作出的一种趋势性的哲学思考和价值判断!

这里,我们应首先弄清楚为什么“古之学者为已”? 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是封建社会,那时的经济形态以自然经济为主,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偶有一些商品交换。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仕、农、工、商的等级意识极为强烈。唯有“仕”者才可以得到俸禄,吃到皇粮,也就是吃国家财政,收入丰厚,让你富甲一方。而且只要一人得道,那么全家可以随同鸡犬一起升天。

在这巨大利益诱导下,寒门弟子要脱胎换骨,光宗耀祖,就必须顺应当时社会遴选人才的制度,以优学取“仕”,谋得一官半职去享受皇粮奉禄,参与国家的财政分配。这一本(无本)万利的事情谁不愿意去做呢?所以“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有人漏夜赶科举”、“孟母三迁”等等故事,感动和教育了几十代人,学习目的只有一个——“为已”。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这不仅是人之本性,也符合那个时代社会的精神。可我们知道,那个时代学者学的是什么呢?用现代的教育来比方,大都是文科的知识,说大了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产生的功用是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利益既得者的权势和统治,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为官者没有也不需要什么科学技术含量,但必须懂得为官之道。只要你勤奋、刻苦、孜孜以求以至博学,科考之时再弄出一篇上好文章,你就金榜题名,大功告成了,一辈子生活有了保障。全家人跟着你出入车马,鸡鸭鱼肉,享清福了。苦尽甘来,你的人生实现了!

所以,在古代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给自己利益得失带来巨大影响,同时惠及你的家族。事实上,你,以及更多的你“中举”了,也不可能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那些学者没有几个是冲着发展生产力去的。你要他“学而怎么样为人”呢?那个时候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只要没有天灾人祸,老百姓生活基本安定,社会治安基本良好,为官者就算是“造福一方”了。那个时候不需要“招商引资”,也不很需要“引进”什么科学技术,原创的意识也不强烈。所以,在孔子以前那个时代也就不需要袁隆平的“超级稻”了。可见“学而为人”是不现实的。人家自给自足啊,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技术,那个社会的发展环境也不需要催生出高科技,为人而学行不通。

可社会总是要发展的,人们对财富的需要,对欲望的满足是无止境的,交换也就层出不穷,无所不及,自然经济的比重在下降,商品经济的成份在加重,生产力的进步所创造的财富通过交换而体现,并远远大于那些学者的以“仕”致富,生产才是根本,发展才是硬道理。

怎么办?学习!你只有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更多的产品并用于交换,你就能发家致富。你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你的贡献,不是以那种狭隘的以“仕”的方式进入社会,而是以自己的劳动成果参社会交换,继而融入整个社会,你只有为人了,才能利已。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孔子说,“今之学者为人。”不管你学习的动机是什么,但你进入社会做的一切客观上正是为他人提供了产品、服务、便利---------这是事实,主观上利已,客观上利他。那么从教育者的角度讲,孔子的学习观恰恰就是从动机上去端正你的学习态度: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的这一学习观是了不起的!他提出这一观点已超越那个时代的之于学习是个人行为的“一已之利”这一狭隘认识,他把学习已放在一个历史发展的趋势分析上。过去的学习与现在的学习显然是不同的,在内涵上、外延上,在目的上、动机上,在社会功用、个人利益上等等方面都是不同的。而为人治学,是个大趋势,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不仅是一种中国文化的发展史观,更是国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史观。他在悠悠远古就倡导人们,从今而后的学习要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学习不再是你个人的行为,个人的需要,学习是社会他人对你的需要,是历史进步的需要,国家发展的需要!从这一点看,我们的孔子对于学习的认识有超前意识,有前瞻性,多么了不起!

我们再看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如果没有互补性怎么会融为一体?贸易往来说到底是物质的交换,劳务的交换,服务的交换,总之是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把这种交换再追本溯源,就是个人学习的交换了。

“今之学者为人”可谓至理名言。当今学习之人哪一个是为了自己的?这倒不是什么学习的境界崇高;哪一个学习不是为了将来能为他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作准备的?是今之社会发展了,逼迫你不得不好好学习,掌握本领,提高技能,是这个社会非要你为其作出贡献不可。否则社会不接纳你,唾弃你。商品社会,市场经济嘛,说白了就是交换。交换就得为他人考虑,交换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有多复杂都离不开为他人考虑。那么我们对于“今之学者为人”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有了这一层理解,我们对于学习就应该有更理性的认识了。学习不是个人的行为,你学什么,学到何程度,是今之社会提出的要求,也是将来这社会对个人提出的要求。国家提出和义务教育,对适龄公民的免费教育是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当然也是国民教育的基本需要。如果你要在这个社会获得更多机会,你就必须自费深造,上大学,读硕攻博,为这个社会而学习所需要的更多的知识技能,并创新科技。反之你不为人而学,那么别人、社会也必将不会为你而存在,你就会被边缘化。

有了这一层认识,我们的学习就不会情绪化,我们的身上就多了一份责任,学习就不会“是为了装饰门面做样子给别人看。”有了这一层认识,我们的学习才会快乐,为了改造社会,为了发展经济,如果自己的一生能给这个社会留下点自己的痕迹,那是多么的快乐。

孔子无怪乎贵为圣人,万世之师。他的这一学习观孕育了丰厚的哲学思考,是超时空的教育和学习的价值结晶。今之社会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我们“学而为人”,我们只要做到“学而为人”,社会的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我们的推力,都有我们的痕迹。这与他整个仁爱的思想精神是极其吻合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孔子关于“教”的思想,我们常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再来对于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做一个了解。

二、孔子的学习态度

既然能够成为万世师表,孔子是一个博学的人,因此,孔子认为学习就应该广泛的了解,广闻博见。孔子博学到什么程度呢?

《论语·子罕》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原文】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说是有一个高官(太宰)曾惊异于孔子的学问,就去问他的一个学生:你们老师只怕是圣人吧,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才能?这个学生马上就回应说,当然啦,老天爷原本就要我们先生当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嘛!

然而孔子听说却不以为然。他说,太宰这些人能了解我吗(太宰知我乎)?我的童年是很苦的,很卑贱的(吾少也贱),所以会干许多脏活、累活、苦活、下贱活(故多能鄙事)。一个“君子”,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什么叫“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说的“君子”,并非道德意义上的,而是阶级意义上的,指的是那些出身高贵、生活优越的贵族子弟。这也是“君子”一词的本来意义──“君之子”或“上等人”。这些人,用不着亲自干活,哪会“多能”?穷人的孩子倒是早当家。因此,孔子的话就可以这样翻译:太宰这些人真能了解我吗?我的童年是很苦、很卑贱的,所以会干许多下贱活。那些养尊处优的上等人,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

许多人只知道孔子是大圣人,不知道他小时候是苦孩子。事实上,为了谋生,孔子当过季氏的家臣,看仓库,喂牲口,做会计,一步一步升上去,有机会就学习,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当时顶尖级的大学问家。当时他已经名满天下,否则太宰就不会那么问。然而,盛名之下的孔子,并没有接受“天纵之将圣”的哄抬和吹捧,反倒将“吾少也贱”的真实情况和盘托出。也就是说,他不但告诉我们他是普通人,还告诉我们他曾经是“贱人”。而且,尽管他瞧不起那些“鄙事”,却还是承认自己“多能鄙事”。这说明孔子是坦诚的。

孔子什么都学,学无常师,多才多艺,这就是博学。据《论语·子张》,【原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有一个卫国人(名叫公孙朝)曾经问子贡,说“仲尼焉学”?这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问仲尼先生的学问,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说,你的老师是孔子,孔子的老师又是谁?他这样问,可能是好奇,也可能是质疑。因为一个人如果学问很大,人们就会关心,他是什么学校毕业,师从何方神圣,几岁开始读经典,对这问题研究多少年了,等等。如果答不上来,他就会怀疑你是文化骗子。然而孔子却恰恰是个没有老师,也没有学历和文凭,自学成才的。那么,子贡又怎么回答呢?子贡说,文王和武王留下的文化遗产(文武之道),并没有丢失(未坠于地),而是散落在民间(在人)。每个人都能在民间学习,只不过“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而已。文武之道既然遍地都是(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我们先生在哪里不能学习(夫子焉不学),为什么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亦何常师之有)?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一个人,只要他有真学问,课上得好,你管他学问是从哪里来的,你又管他的老师是谁。难道一定非得是什么门什么派,才是“正宗”?学无常师,才叫大师。因为只有学无常师,才能兼收并蓄,自成一家,也才能成为大师。何以谓之大?有容乃大。何以谓之师?可法曰师。因此,堪称大师的人,一定是博学多才、融会贯通,而且可以学习,可以效法的。

成为大师的孔子,对于人的天资进行了客观的划分,也就是我们课文中做说的: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学习后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是三等人;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这就是下等人了。”接着孔子很清晰的认识了自己,虽然孔子在当时就已经名声卓著,但是他认为他不是天才,而是好学。这是孔子的第二个学习态度。所以他说【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孔子承认自己不是天才,但是肯定自己好学,这是孔子作为学人的特点之一。那么,现在我可以恭喜大家,大家也是“学而知之者”,那么在人生的初始阶段,你们和孔子站在同一个高度了。

孔子他的名言,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孔子说,他十五岁就“志于学”(《论语·为政》)。直到晚年,依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对于自己的好学相当的自信,还说,【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像他这样忠厚诚信的人,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会有,却都“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对“好学”的看重。这两个字的评价,除了他用来表扬自己之外,他只给过一个学生,那就是颜回。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原文】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 《论语·先进》

孔子曾两次对人说,自从颜回去世,就再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这两次,一次是对鲁哀公,一次是对季康子,两次都说“有颜回者好学”,都说“今也则亡”,可见孔子对于好学的重视,从另一个侧面看,就是孔子有学习的兴趣,他也认为有兴趣是学习中最重要的。那么孔子认为颜回好学,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孔子认为好学的标准就是淡化物质追求,主动丰富精神,前面我们说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见,颜回是满足这个标准的。

孔子是好学的,也是博学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学问做得很活,不是那种死学问。他认为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跟谁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把学问做活?两条:一是悟性,二是贯通。据《论语·公冶长》【原文】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赐呀,你和颜回比,哪个更强些?子贡说,赐怎么敢比回?回听到一就能想到十,赐顶多才想到二。于是孔子说,是比不上。他还说:“吾与汝,弗如也!”这话什么意思?一种解释是:我赞成你的说法,你是比不上他。另一种解释是:我和你,都比不上。

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为什么这么高呢?就因为颜回有悟性。孔子做学问,最反对四种毛病:子绝四:毋臆,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意,就是凭空想象;必,就是绝对肯定;固,就是固执拘泥;我,就是自以为是。这四种毛病,孔子都没有,今人都不少。原因之一,就是没悟性。当然,光有悟性不够,还得贯通。据《论语·卫灵公》【原文】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还是问子贡:赐呀,你认为我这个人,就是书读得多,又都记得住吗?子贡惊异地说:是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当然不是!我是靠一个东西来贯通它。我认为,这是孔子治学箴言中最重要的一句话。不要以为知识多、记性好,就一定是大学问家,还要看他有没有“一以贯之”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基本观点,也可以是基本方法。这样的人,不是知识分子而是王朔说的“知识分子”。

三、课后思考

1、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

第二课时

一、回顾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孔子好学、博学而且活学。那么孔子为什么重视学习?又重视学习什么呢?这就是孔子关于“学”的内涵。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去《文王操》也。

说的是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感意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位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孔子能够领会的超过他的老师,这固然是孔子天性聪慧,但也说明他学的用心。

孔子是十分重视学的作用的。

二、学习的重要

孔子生活的时代,不要说高考,就是科举考试也还没有出现。因此孔子绝对不会拿考试的指挥棒来教育他的学生“要考试啊,你们的认真学习”。孔子从人的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学习的目的,他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在我们课本上的解释是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装饰门面做样子给别人看。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是孔子对学者基于现实的认识而作出的一种趋势性的哲学思考和价值判断!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是封建社会,那时的经济形态以自然经济为主,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偶有一些商品交换.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仕,农,工,商的等级意识极为强烈.唯有”仕“者才可以得到俸禄,吃到皇粮,也就是吃国家财政,收入丰厚,让你富甲一方.而且只要一人得道,那么全家可以随同鸡犬一起升天.在这巨大利益诱导下,寒门弟子要脱胎换骨,光宗耀祖,就必须顺应当时社会遴选人才的制度,以优学取”仕“,谋得一官半职去享受皇粮奉禄,参与国家的财政分配.这一本(无本)万利的事情谁不愿意去做呢所以”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有人漏夜赶科举“,”孟母三迁“等等故事,感动和教育了几十代人,学习目的只有一个——”为已“。然而,孔子又说,”今之学者为人.“不管你学习的动机是什么,但你进入社会做的一切客观上正是为他人提供了产品,服务,便利---------这是事实,主观上利已,客观上利他.那么从教育者的角度讲,孔子的学习观恰恰就是从动机上去端正你的学习态度:今之学者为人!这就是学习的目的,既为己又为人。那么,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孔子是这样表达的:

【原文】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这是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说的。为什么对子路说呢?我们说过孔子因材施教,子路是他的弟子中的一个莽撞人,直而不屈,子路追随孔子时间最长,挨骂也最多。孔子对他,不仅是骂,而且常常是痛骂。倒不是孔子不喜欢子路,而是子路的脾气太坏。他这个人,用北京话说,叫“浑不吝”,也就是性子急,胆子大,脾气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水里火里不回头。所以在整部论语中,他是被教育最多的一位,一共被教育了42次。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六种弊病吗?“没有。“坐下,我对你说。好仁不好学,弊病是愚蠢;好智不好学,弊病是放纵;好信不好学,弊病是害人;好直不好学,弊病是刻薄;好勇不好学,弊病是破坏;好刚不好学,弊病是狂妄。”其实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回出现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弥补人的不足。学习起到了一个方向性的作用。

二、学习的内容

上一节我们讲了孔子的教学内容是政治,伦理,很明显这也是孔子在学习上所重视的了。课文中有这样几个语段: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讲礼的重要性,任何人情,为政,做人,都”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是各种执政行事的准则,同时也是个体为人做事的尺度,否则就会疲劳,伤人,懦弱,**.【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末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几句话,是接着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作人做事。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岁,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在战国开始的初期,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所以这也是我们大家要注意的。领导历史、领导国家社会的,到底还是学问思想。

现在引用子夏的话,证明学问是什么。“贤贤易色”,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易色”,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是这样解释的:古人如宋儒他们,对“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贤贤易色”就是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都丢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说法,我认为孔夫子不是圣人了。因为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下面还有证明,所谓“态色”就是态度。“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个如何坏的人,看到一个好人,总会不自觉地对这好人比较友善,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白话解释就是看到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还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再三提到,在感情上说,每个人都认为做到了对朋友言而有信。据我自己的反省,虽然很想彻底做到,事实上却很困难。有时候对朋友答应了的事做不到,心里非常难过,为了自己道德的要求,想尽办法去做,所以仔细研究起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实在很不容易。所以子夏说,能够做到这样,“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这不是说明“学而时习之”并不是说一定读死书吗?这句讲学贵实行,更是说学问有益.实行不错,实行前最好还是弄通道理.不然,自以为是做好事,未必做得都那么合适,有人觉得这句话讲得不好,”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其实是他没认真揣摩子夏的语气,不懂这里边有知行合一的意思.【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上面说,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可是他作人做事完全对了,就是有学问。何以见得呢?这句就是一个证明了,跟着讲学问的道理。所谓弟子,古代称学生为 “弟子”,中国古代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讲到这里,我们有点感慨了,中国的文化,师生之间有如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也负了一辈子的责任。举个特殊的例子来说,我们很明显的看到明朝的方孝孺,后来水乐帝要杀他的时候,他为了要作忠臣,不怕死,他说充其量灭我的九族,而永乐偏偏要杀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老师的家族,认为老师没有教好。

弟子一般两种意义,一是指年纪幼小之人,一是指学生,这里取第一种意义.这一章是教人为学的.为学要以躬行为本,躬行要以孝悌为先.说行有余力,不是说做这几件事有余力而后学文,而是说要以这几者为本,以其余力来学文.集注说,文就是六艺礼乐.孔子认为父兄教弟子应该是这样,现在的父兄是怎样做的有弟子而不教,不必说了;有教的,也大多从利禄起见.你好好学,考不上大学没有饭吃;现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了,你得考研,出国.希望子弟生活得好一些,这是人之常情,未尝不合圣人之心.但是何妨再期望子弟做大圣大贤说大圣大贤或许大而空了,那你何妨教他做个好人。

三、总结

从这些言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所教的大多是思想道德课,为什么呢?古人已知有一个观念就是“诚意”《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说的就是无论你要办多大的事,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而提高自己的修养首先要让自己的意念真诚。这就是为什么孔子重在教人道德,教人伦理的原因。从内心上诉遭人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也正因此,司马迁在《孔子世家》的最后写到“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译文】:《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他。我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到了鲁地,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辆、衣服、礼器,目睹了读书的学生们按时到孔子旧宅中演习礼仪的情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恋不愿离去。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直到贤人也够多的了,当活着的时候都显贵荣耀,可是一死什么也就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传了十几,读书的人仍然崇他为宗师。从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国谈六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来做为判断衡的最高准则,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这个评价奠定了孔子数千年来至圣的名号。

(参考资料:《易中天说诸子百家》《方尔加说孔子》《于丹论语智慧》《论语讲座》夏传才)

下载死也不倒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死也不倒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1

    《〈论语〉选读》之〈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背诵并默写全文。能力目标 1.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2.整体感知文......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24、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弥勒市第五中学 尤素香 一、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并背诵。 3、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城区中学组1号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能力目标 1.重......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翻译并背诵文;⑵掌握相关文言词。 2、过程与方法:以诵读为主,结合讨论,感知此段文字的美好。 3、情感与价值观:了解孔子“大同......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 2、理解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进一步巩固文言文的......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积累相应的文言实词、虚词。 了解古人关于人类社会的最终构想,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重点难点】 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濮阳县实验中学刘星瑞 教材分析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大同”是孔子理想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