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下期数学一单元教学反思
1、“数铅笔”一课中,要注意学生的读数,必须纠正把87读成八七的,书写要规范,有些语数交叉如:六十4,要求学生读数写语文的一到十。练习中圈一圈,有些学生圈的数目不一致,要让学生有序的数数,每个圈里的数目应该一样多,个别学生2个2个地圈,在数时老是数错(如学习园地的第一页,圈蜜蜂)只好让他把数字标在圈上才数出来。在数数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如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练习中让学生先说规律再填空。
2、“数豆子”让学生对比10粒豆子和老师抓的一把豆子来估计,估计后具体的数,数后边看边估计学生抓一把豆子的数量,对比10粒豆子和一把豆子。数的过程太费时了,学生估得很不准,上起来有点恼火。看图写数、说数字表示的意义稍好,但仍有2个学生把4个十那幅图写成了4,有些又把4个一写成了04,要加强学生对数位的理解,多说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思。
3、“动物餐厅”教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学生看数字特别粗心,45=54,83=38,在总结出方法后,要让学生多读,强调两位数比大小,先看十位,十位一样再看个位.
4、“小小养殖场”先结合生活实际(观察红、白、蓝三杯水,一杯多,一杯少,一杯和它们差不多)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说话,让学生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再结合水杯有序的说,如:红色的水比蓝色的水多得多,蓝色的水比红色的水少得多。这样在上新课时学生就能很快的根据“鸭42只,鹅34只,鸡85只”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来叙述,而且不会说漏。后面的练习也相当轻松。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一图四式的教学反思
《一图四式》的教学反思
在学习了一年级第五单元6和7的认识以及组成后,就学习一幅图写四个算式了。我看了教参,说第一情境是学习一图二式,“摆一摆、填一填”是为后面学习一图四式服务的。看了几篇优秀教案,发现是先教学一图二式,但在教学一图二式后也很快进入一图四式的教学。那么所谓的“铺垫”到底应该把握到什么样的度呢?
我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发现例题中一图二式的加法情境图和减法情境图是一样的,所用的数据完全一样,既然例题在教学一图二式时,所用的数据和题材都一样,而“摆一摆;填一填”中马上就是进行一图四式的教学,为何不直接进行一图四式的教学呢。于是,我就充分利用例题,先教学一图二式中的两个加法算式,再教学两个减法算式,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一图四式。在进行完教学后,我才发教材这样利用教材弊端还是挺大的首先,学生之前一直只学习了一图一式,而且连一图一式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未完全掌握。在这节课中,我带领学生突然从一图一式跳跃学习到了一图四式,学生自然理解不了。理解两个加法算式还算可以,我通过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看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但在教学两个减法算式时,学生怎么也理解不了为什么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除了学生没有一图两式的基础影响了一图四式的理解,另外我的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年级的孩子要理解抽象的数学算式,必须要有形象的学具操作。而我为了所谓的课堂纪律放弃了让学生操作。学生少了动手操作支撑,算式自然难以理解。
整节课,我都在带着学生写例题的四个算式,告诉他们用数的组成来算式加减法,可以说及“满堂灌”的一节课。我讲得很辛苦,学生也听得很辛苦,但是效果却是微乎其微。对于“一图四式”的教学,我想有必要再重新设计,重新实施。
第三篇:离散数学一单元
注:离散数学有单选(1’*15),多选(2’*5),简答(2.5’*4),演算(7’*5),推理和证明题(10’*3)
一单元测试题
1.将下列命题翻译成符号逻辑形式
(1)银行利率一降低,股价随之上扬。
(2)尽管银行利率降低,股价却没有上升。
(3)占据空间的、有质量而且不断变化的对象称为物质
(4)如果一个整数能背6整出,那么它就能被2或3整除。如果一个整数能被3整
除,那么它的各位数字之和也能被3整除。
2.判断下面各语句是否是命题,如果是命题,说出它的真值。
(1)可导的实函数都是连续函数。
(2)凡是都有例外。
(3)白天比夜晚时间长
(4)两个三角形全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对应角相等。
3.简述命题的定义。
4.简述原子命题的定义。
5.下列公式中,()不是永真式。(单选,写清楚每个属于什么公式)
A.(P∧Q)→QB.P→(P∨Q)
C.(P→Q)↔(~Q→~P)D.(~P∨Q)∧(~(~P∨~Q))
5.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有()(多选)
1)美国的首都是纽约。2)你喜欢日本吗?3)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4)所有实数都是整数。3)如果3>2,那么有人不死。
6.构造公式的真值表,判断哪些是永真式,矛盾式,和可满足式
(1)(P→(Q→R))↔((P∧Q)→R)
(2)(P∧(P∧Q))↔~P
(3)~(P∨Q)→R
7.如果P∨QQ∨R,能否判断PR?如果P∧QR∧Q,能否判断PR?如果~P~R能否判断PR。
8.判断下面等式是否是等价式:P→(Q∨R)(P→Q)∨(P→R)
9.求下列两式的对偶式
(1)(P∧~Q)∨(R∧T)∨F
(2)~(P∨~(Q∨R))∧(R∧~Q)
10.分别利用真值表法和等价变换法求下列公式的主合取范式及主析取范式。
(1)P→(R∧(Q→P))
(2)(P→(Q∧R))∧(~P→(~Q∧~R))
11.证明(P→Q)∧(Q→R)P→R
12.证明R→S是{P→(Q→S),~R∨P,Q}的逻辑结果(使用直接法,CP规则法,和反证法)
13.求公式(P→(R∨P))∧(Q ↔P)的主合取范式和主析取范式。
14.利用消解法证明P→(Q→S),~R∨P,QR→S;
第四篇:2016年下期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
2016下期数学一年级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为理论依据;以“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六个一”为办学目标;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特制定小学部2016年下期工作计划。
二、工作重点
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教师晒课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2.重视各学科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以教学为中心,夯实教研根基,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平时检查力度,提高教学质量。
4.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学生成长的空间,实行多元评价。
三、教学内容
本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习。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还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 期 教学内容 课 时 1 9.2 — 9.3 《数一数》 1课时 2 9.5 — 9.9 《比一比》、《1至5的认识》 4课时 3 9.12—9.16 《1至5的认识》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4课时 9.19—9.23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4课时 5 9.26—9.30 《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 4课时 6 10.4—10.7 《分类》、《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 7 10.11—10.14 《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 10.17—10.21 《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 10 10.24—10.28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 10.31—11.4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复习》 4课时 11.7—11.11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4课时 12 11.14—11.18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认识钟表》、《9加几》 4课时 11.21—11.25 《9加几》、《8、7、6加几》 4课时 14 11.28—12.2 《8、7、6加几》、《5、4、3、2、加几》 4课时 15 12.5—12.9 《5、4、3、2、加几》、《整理和复习》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总复习》 4课时 12.19—12.23 《总复习》、期末复习4课时 17 12.26—12.30 期末复习4课时 18 1.2--1.6 期末复习4课时
何芳芳
2016年8月31日
第五篇:一年级识字单元教学反思
一年级识字单元教学反思
一年级识字单元教学反思1
指导写字,笔笔到位: 人教版教材字词手册每课都安排了笔顺表,可见非常重视汉字的'书写过程。因此,我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同时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如在教学生字“量、最”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上下结构,都是日字头)归纳出来后让学生看字词手册上的笔顺表,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然后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写前先唱写字歌,摆好写字姿势。我在巡视过程中适当指点,并给学生写得好的字画个小红星,这对学生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
一年级识字单元教学反思2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注意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认识汉字,通过反复朗读巩固汉字,在模拟生活情境训练语言,以此提升识字效果。
1.创设情境,在语境中认识汉字。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我在课堂上巧妙地创设多种趣味情境:猜谜语、角色扮演、XX之旅、模拟情景等等,让孩子们在趣味中认读词语,课堂上充满童趣的语言,使古老的汉字重新富有生命,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
我还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识记汉字。
2.反复朗读,在语境中巩固汉字。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课堂进行过程中,老师先范读课文或者利用名家朗读视频引导孩子模仿。之后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老师读学生接、排火车、加动作朗读······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强化识字效果,表达对XXX的XXX之情/感情。
3.联系生活,在识字中训练语言。
在这节课中,我巧妙地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玩中练习说话,在认识汉字的同时,训练了思维,强化了语言表达。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学生言之有物,个个有话说,在说话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以及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一年级识字单元教学反思3
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 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我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让学生自学生字词:让学生借助拼音,结合观察字形,初步认读生字。然后让学生连词认读,展开想象,还可以结合看情境图,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字义。由于一年级学生辨认字形不够精细,有些字比较难学,我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如“凉”是后鼻音,“凉”和“量”声调的.差别,“情”和“晴”字形和语义的区别等,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年级识字单元教学反思4
第五单元是第二个识字单元,延续了第一个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5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成果。
本单元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层层递进,运用多种方式复现生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识字教学要根据儿童识字的这一特点,对生字的认读要采用多种方式,反复认读。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去掉拼音识字,打乱顺序识字,再在游戏中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得到了巩固。
2.多种识字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偏旁归类识字。
“犭”:猫、狗。
“辶”:远、近、还。带“辶”的字,一般和走路或路有关。
“艹”:花、草、莲、萍。带“艹”的字,一般都和花草植物有关。
“木”:树、林、桃、桥。带“木”的字,一般都和树木或木制品有关。
“鸟”:鸭、鸡。
(2)加一加。
听=口+斤 色=+巴 多=夕+夕笔=+毛作=亻+乍课=讠+果
早=日+十 双=又+又 起=走+己红=纟+工明=日+月晚=日+免
(3)换一换。
爸-色 听-近 天-无
(4)形近字对比。
升-开 么-公
(5)编字谜识记。
美:羊儿没尾巴,“大”字来代替。升:远看是个“开”,帽子斜着戴。
(6)事物归类识记。动物类:黄牛、猫、鸭子。水果类:苹果、杏、桃。
(7)组词法。黄:黄牛、黄色。少:多少、少见、很少。
(8)借助反义词。来——去,有——无,远——近,多——少。
3.总结识字方法,归类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在识字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组词、编字谜、反义词、会意字、象形字。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互助识字。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互相学习。
2.重视预习。在预习时,让学生们先把生字圈出来,进行拼读。二类字组词练习,一类字观察笔顺,书空笔顺。
3.及时复习。
4.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字卡。正面写生字,背面写拼音,多读多记。
5.扩大课外阅读量,在阅读中识字。
在今后的识字教学中,我会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更丰富的、更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教给孩子们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