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小的书橱》教学反思
《小小的书橱》教学反思
记得我在教学《我有一个小小的书橱》一课之前,读完课文后,我发现虽然它只是一首简短的儿童诗,但诗句中涉及到了许多名人、名著。比如诗中谈到的“草船借箭”、“查抄贾府”、“大闹天宫”、“武松打虎”,寥寥数字却蕴涵了四大名著的精髓。于是在课前我这样写道:“看似儿童诗,却现古今韵。想讲好这节课必须阅读相关书籍,否则只能是囫囵吞枣。”
经过阅读四大名著和《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书籍,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正像我所预料的那样,同学们对课文中涉及的名著和历史人物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正当我即将结束整篇课文时,突然有一个“探究”型人才出现了,他问了一个“教参”上没有答案的问题。他问:课文中说“司马迁受尽酷刑著史记”,他为什么受酷刑?他犯了什么罪?”当时我就迟疑了。可能有的老师猜到了:对,备课时我没有预设到这个问题。所以当时我只好告诉他,等老师查看了资料后,再告诉他答案。
课后,我查阅了网络,从中了解到: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当时,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捕下狱。他按照汉朝法令的规定出钱赎罪,受了“宫刑”。另外司马迁还在《报任安书》中,详细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发愤修史的抱负。我也找到了相关的内容进行了阅读。
在课后反思中,我只写了一句话:“要想“学高为师”,必先“育人之前先育己”。
第二篇:《小小的书橱》儿童诗教学
从儿童诗歌《小小的书橱》谈谈儿童诗的教学
2012年2月,新学期第一次全区的三年级语文教研由我们教研组承担,让我们经历了一次美妙的儿童诗之旅,让我们学到儿童诗教学的很多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我们教研组向全区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呈献了一首儿童诗完整的教学过程。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我们只准备了一节课,可是我们在第一次试讲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首短篇幅短小的儿童诗应该怎么样合理的划分课时才更加合理,因此我们才有了把一二课时全部拿出来,抛砖引玉,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更多的儿童诗教学方法。
一、根据儿童诗的特点展开教学
特级语文教师王崧舟说过: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儿童诗的特点鲜明,就是它是儿童的,它是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以优美的韵律,和凝练的语言,抒写儿童的情趣和心声并与儿童的理解水平、接受能力的和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儿童诗的教学既要注重让儿童在诵读中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因此在教学时,儿童诗的语言、韵律、节奏、结构、情感、意境、这些要素都是我们能抓住的教学点,可是就仅仅一首儿童诗的教学怎么能做到面面俱到呢?每一首诗歌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应该根据具体的诗歌抓住其中的一两点来在教学中突出体现。我们提供的研究课《小小的书橱》,两位年轻的教师在我们学校的研究课题《基于尊重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的核心思想:尊重学生,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采用的教学策略归纳起来就是以诵读为主,以读代讲,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二、尊重学生的认知,在读诗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小小的书橱》这首诗歌,总分总的结构特点非常鲜明,诗歌篇幅短小,这样的诗歌对三年级下期的学生来说,读通、读顺、读正确都不是难点,学生初读后基本能解决,那这个时候我们不禁要思考,此时我们教什么,学生此时的兴趣点在哪里呢?因此在初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是:在读诗歌的时候在你读不好的地方做上记号,多读两遍。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并交给一定的读书方法。在反馈初读情况时,你哪个词语或是哪句话读不好,我们大家一起解决。这样初读的难点针对性更强,我们教学生不会的,这样我们的课堂效率就大大提高了。就不会机械死板的一小节一小节的检查了。这是对学生充分的尊重与信任,这样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很多。
在解决初读障碍后,要求:静下心来,再读诗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给了学生足够的再度思考的时间,这又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正如语文天地中的苏轼的读书名言,“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反馈后教师把学生的回答进行额归纳,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展开后面的教学,这再次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也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有效。
三、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指导有感情朗读诗歌
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节奏美、情感美都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现。怎么样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呢?那就是抓住诗歌的重点词句,这样能确定诗歌的朗读基调,学生的朗读也会有层次感。《小小的书橱》第一小节:“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这两个词组和“ 我只是坐在小小的书橱旁 ”抓住这两句话,一大一小的对比,我们就能确定诗歌的朗读基调,无论是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在朗读时这个点都是比较突出的,在教学时带领学生联系上下文“,漫游 遨游 穿越 叩问
结识 有多少 ” 包括省略号的处理都在具体的体现“ 广阔的世界 浩瀚的海洋 ”始终围绕这这一条主线,引导学生去感受对小书橱的喜爱,引导学生去感受小作者读书的快乐。这样的教学有着很强的整体感。
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是用凝练的形象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小小的书橱》的第一小节是全诗的总起,总分总的结构不是老师讲意思,而是通过具体的文章让学生体会的,以第一小节为中心展开指导,这样的教学环节紧凑,和许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语文课是不一样的。我们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堂语文课都是从读目录开始的,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这一学期的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安排。
四、把握单元主题,进行单元整体备课,用有限的课堂拓展无限视野
苏轼曾言:腹有诗书气自华。出众的气质来自于多读书,会读书还要读好书。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压力都很大,我们在课堂上就要想方设法减轻学生家长负担。进行单元整体备课,让一个主题单元内容整合,这样及增加我们课堂容量也能拓展学生视野,我们把语文天地的内容和主体课文进行整合,而不是孤立地进行语文天地里语文知识的练习。第一课时出现的两条读书名言,特别是第二课时朱熹的《观书有感》放到第二课时,还有平时我们年级十个班都进行的书海拾贝 读书活动都在第二课时里。《观书有感》这个单元的语文天地里重点不是去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就不用我们平时的古诗教学步骤来循规蹈矩了,我们把重点放到“有感”上面,朱熹读书有怎样的感受,《小小的书橱》里小作者读书的感受,还有平时的《书海拾贝》里,我们自己的读书感受,三种感受都是需要我们用心才能有体会的,这样让学生明白 读书不只是眼到口到,还要心到。《观书有感》如果孤立地去理解,有很大的难度,放到这里和小小书橱进行类比学习,老师创设情境,和孩子们一起穿越,对难点的理解就能水到渠成,同时也大大的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大家最近关注新课标,这次的新课标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教学就能很好的体现课标的要求,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除了整合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更,还把课外阅读进行了整合,并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这样做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能增加学生读书的兴趣,学会读书的方法。我们教研组的老师都认为只是把教材上的课文教好,只是一个合格的教书匠,我们还要做成功的教育者,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海量阅读,交给学生学习方法更加重要。
五、读写结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这次新课标改动还体现在 要求语文课堂要有 10分钟的动笔时间。第一课时老师顺学而教,打破常规,动笔仿写,第二课时回顾课文,拓展视野,同时也抓住生字生词的书写。课内完成,减负而不减学。
六、关于儿童诗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每一首儿童诗的侧重点不一样,我们可以采用很多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的诗歌采用不同的方法。
如 画一画,《 雪地里的小画家》、《
我有一盒彩笔》
玩一玩,《 绒毛小熊》 把自己的喜爱的玩具带来,边学边玩,与玩中学,学中玩
唱一唱,诗歌本事一家,广义来说儿童歌词就是一首儿童诗。《歌唱二小放牛郎》、《让我们荡起双桨》。
写一写
仿写的练习,那是教材要求 也是许多老师的要求。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模仿能力是无以伦比的,对学生来说也是比写作文要高兴的事。如
《我想》《礼物》,很多仿写多能让我们拍案叫绝。总之,儿童诗的阅读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师而异,因诗而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在诵读中引导血神学习诗歌语言,体验感情,在诵读中感受生活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第三篇:小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三年级《小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曾万浓
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有:准确演唱《我是小音乐家》这首歌,认识吉他、小提琴、法国号这三种乐器,了解它们的音色及演奏姿势。通过检测,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完成以上要求,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在歌曲的音准上掌握的不是很好,需加强练习。
在歌曲教学中,有不少节奏难点,如“0 勃隆︱砰砰 砰勃隆︱砰砰 砰 ”中的八分休止符及十六分音符节奏的弱起衬词“勃隆”,是比较难处理的,虽然通过反复的听唱,学生掌握得比较到位,但是我觉得是缺少解决方法的。课后我在思考,如果为了不让学生将“勃隆”两字常到强拍位置而让学生只唱“砰砰砰”,将八反休止符及“勃隆”放在心里默唱,这样,更能确定“砰砰砰”的准确拍位,同时在默唱时也能聆听“勃隆”两字的弱起感觉。又比如在“跳•哟 唱 哟” 这一字多音的乐句,处理最不好,尽管我进行了多次范唱,节奏仍有错误,学生还是很明显地将“跳•哟 唱 哟”唱成了“跳 哟 唱 哟”。课后我思考在教学生唱“跳”字时做一个伸懒腰的动作,并在“5 3 1︱2 1︱”中的“3”音处加个“ao”音,节奏,那么难点解决了。我相信,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老师多想想怎样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趣,这样的课一定会更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第四篇:小小侦探教学反思
《小小侦探》数学活动反思
为了促进新职教师更好的掌握纯领域教学的方法,园里让我们从语言和数学这两大领域准备一节教育活动,为此我设计了《小小侦探》这节数学活动,下面我就这次数学活动进行反思。
优点:本节活动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备课上思想很重视,活动中幼儿能跟着教师积极思考,在活动中能由浅到深一步一步引领幼儿进行学习。最令我感到高兴地是,我在与幼儿交流方面终于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开始脱离以前小学教师的角色。
不足:第一次活动的目标是:(1)能够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的答案可以应对多个试题。(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编写密码。活动后我发现自己对幼儿数学水平掌握的不是很充足,在活动中预设目标与实际活动相差较远,活动的形式也需要调整,教学用具介绍的不充分,幼儿不明白教师所提供的是什么,在活动中出现了幼儿不知该干些什么的情况。然后听课的教师也给我的活动提出了一些意见,如:大班的教学活动也学要一定的情景来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最后的总结归纳中没有给予幼儿有效地经验提升,只是平淡的一带而过,还停留在浅显的表面现象、细节考虑不够周全、随机教育有所欠缺。
根据自己的反思和其他教师的意见我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后的教学目标是:
(1)能够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法,理解相同的答案可以应对多个试题。(2)能用加法进行密码编写。我在活动中设计了请幼儿当小侦探这一情节,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的心理。同时我还对自己的教具从新进行了设置,力求更方便幼儿理解和使用。活动中,我明显感觉到这次活动比第一次要顺利一些,对幼儿的引导也有所改进。但是在活动中仍然有些环节处理不够。如:情景设置稍显生硬,太拘泥于自己原先的环节,以至于情景和教学有些脱节等。两次活动中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仍然比较明显,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还要多加琢磨怎样把幼儿提到教育的主体。
总之在这两次活动中,让我更加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基本功还不是很扎实,对理论的学习也不够,理论与实践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加努力,让自己在每次的活动中都有新收获,都有新的进步。
第五篇:小小设计师教学反思
<<小小设计师》教学反思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东关学校 陈晓云
本节课是“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能运用所学过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并创造图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中的数字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本节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培养学生从给定图案中选取和确定基本图形的能力。从图案中确定基本图形是本节课深入学习的基础,学生在欣赏、分析老师出示的四个图案的过程中,认识基本图形,并在教具中找出基本图形,到依据生活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基本图形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认识基本图形的能力。2.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从运动的角度观察图形,不但加深了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第一,通过观察图案寻找基本图形后,想象这个图案是由基本图形经过哪种图形的运动形成的;第二,在学生利用基本图形经过运动形成四个图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想象用不同的方法创造相同的图案,在学生熟悉了这四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后,通过创设“利用基本图形和图形的运动自己设计图案”这一活动既可以进一步使得学生熟悉图形的特征和运动,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相同的基本图形经过不同的运动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图案;第三,创设利用组成的图案作基本图形,并用这些基本图形经过图形的运动形成更大的图案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注重学科间不同知识的整合。
我在教学中,把知识的传授与美术,音乐,计算机学科整合起来,既让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美术学科动手操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音乐舞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悦的课堂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知识创造生活中的美。
虽然本节课教学效果很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下次执教过程中需改进。
1.正确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决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我认为学生在利用“旋转”这一图形的运动时会遇到困难,但课上学生明显在运用“轴对称”这一知识上出现了困惑,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认为引导学生经历翻转的活动或者通过课件直观演示都会降低认知难度,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和应用“轴对称”这一图形的运动。2.课堂教学要眼中有“人”。
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世界。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有许多操作活动环节,许多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大胆创作。但少数同学还不够主动,教师应当主动关心,帮助这些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也能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