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对生活,你足够珍惜吗散文
今天的你,是不是还在抱怨平凡的生活,是不是还在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是不是还在觉得周围的人都不爱你,或者不配让你爱?
在《你好,面试官》上,有这样一位求职者,由于两岁时的一场意外,失去双手,双臂只剩肘部以上,在我们看来,他可能和健全的人有些差异。但是优秀的人都不会自怨自艾,他从小学一直读到中央民族大学(985院校)的研究生,并且还有谈恋爱八年,感情深厚的女朋友,惭愧地讲,我肢体健全,也不曾考上985的高校,还是一只单身狗。一路走来,一路珍惜!不富裕的家境,他珍惜上小学的机会,上中学的机会,上大学的机会,读研的机会,每一次实习的机会,以及爱的机会。他一直学习,一直坚持,一直珍惜,并一直收获,这是成长的幸福。当然,最终的面试结果也是好的,他成功地拿到了年薪15万的工作,心怀感激,并且继续珍惜,我祝福他能有一个光明的前程。
反观我们自己,有没有珍惜自己的时间,珍惜自己的经历,珍惜自己的平平淡淡的小生活?我们经常听到年轻羡慕年长,年长羡慕年轻,我们总是羡慕自己没有的,却往往容易忽略目前所拥有的。演员宁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想再变年轻啊,我好不容易才长这么老的。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差别也越来越明显,我这里想强调的还是心理年龄。我们的心理年龄要成熟,但不要世故,要有同理心和共情心,但不要泛泛而谈感同身受。随着经历的丰富,心智的成长,思考的深入,我们变得有分寸,有情商,有修养,有内涵,所有的经历,塑造成了现在的我们,我们要珍惜每次的机会,珍惜拥有的亲情、友情、爱情,珍惜健在的亲人,无论他们是贫穷富有,还是健康疾病,至少,他们还在;珍惜身边的朋友,相逢即是缘分,相知更是可遇不可求;珍惜自己的恋人,他(她)不仅欣赏你的优点,还包容你的缺点。
当然,不满是前进的车轮。珍惜眼前,并不等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我们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如果我们只是抱怨,没有思考,没有改变,没有执行力,不懂得珍惜眼前的机会去成长,我们又通过什么变成更好地自己呢?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在奋斗的年纪,谈什么佛系?养生是好的,但不努力就是你的错了。人生的路上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不懂得珍惜现在的人,往往放弃了过去,也即将失去未来。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荆棘丛生,披荆斩棘,学会欣赏荆棘下的花朵,学会体会生活的点点滴滴的乐趣,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增添厚重和色彩,学会让每一个过去不后悔,每一个今天不遗憾,每一个明天有进步。
面对生活,你珍惜了吗?问天,问地,问你,问他,也问我。生活没有彩排,天天都是直播,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珍惜身边的温暖,珍惜生活的坎坷,珍惜我们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为数不多的这几万天,做一个自律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真诚的人,做一个让珍惜形成习惯的人。
第二篇:你微笑面对生活
你微笑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向你微笑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父母的微笑传递着慈爱,老师的微笑传递着鼓励,朋友的微笑传递着真诚,同事的微笑传递着热情,领导的微笑传递着亲善。微笑能够温暖别人,也能快乐自己。
你微笑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向你微笑。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跟贫富、地位、处境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富翁可能整天忧心忡忡,而一个穷人可能心情舒畅:一位残疾人可能坦然乐观;一位处境顺利的人可能会愁眉不展,一位身处逆境的人可能会面带微笑„„ 微笑,是一种表情,也是是一种情感。雨果说,“生活就是面对真实的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将来。”微笑是一种宽容、一种接纳,它缩短了彼此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
微笑,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受到别人的曲解和奚落后,可以选择暴怒,也可以选择微笑,通常微笑的力量会更大,因为微笑会震撼对方的心灵,显露出来的豁达气度让对方觉得自己渺小,丑陋。
当年,有人处处说爱因斯坦的理论错了,并且说有一百位科学家联合作证,爱因斯坦知道了这件事,只是淡淡的笑了笑,说,一百位?要这么多人?只要证明我真的错了,一个人出面便行了。这显得爱因斯坦是多么的豁达和强大。
微笑,是一种修养,一种毅力,一种精神。对人微笑是一种文明的表现,面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如果能用微笑来接纳对方,可以反映出你良好的修养和挚诚的胸怀。微笑的实质是亲切,是鼓励,是温馨。真正懂得微笑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总是容易取得成功。微笑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是对生活的尊重。你对别人的微笑越多,别人对你的微笑也会越多。
微笑,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情怀,是现代人情感和智能的综合体现。在学习中、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有了自然的微笑、智慧的微笑,既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别人。比如,每天早晨醒来,你对自己微笑,心情顿感舒畅,心中充满朝气;你对爱人微微一笑,家庭气氛必定融洽,温暖如春;上班时你对同事微笑,立即就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心中倍感亲切;你对下属微笑,是传递友谊和信任,对领导微笑,显示你对工作充满信心„„
微笑是最好的礼物,是与人为善的标志,你的笑容就是你好意的信使,你的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公交车上让座年轻人的一个微笑,如雨露般滋润老者的心,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座位,更是一种美德。朋友间一个会心的微笑,如阳光般照亮他们的脸,它不仅仅是一次握手,更是一份珍贵的友谊。亲人间一个甜甜的微笑,似春风般吹拂他们的心灵,它不仅仅是一次交流,更是一种相互的信任和理解,微笑是人与人相处的润滑剂,微笑让生活更和谐,使生活更美好。微笑传递给人的是愉快和友善的情感信息,它犹如春风与美酒,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沟通着人们的情感,化解着人际之间的矛盾,代表着和美的道德指引。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谁不希望跟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交朋友呢?真正甜美的微笑,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笑,不张扬,不媚俗,笑容可掬,令人陶醉,是和蔼的体现、亲切的象征,往往比言语更真实、更富魅力,也是一个人良好综合素养的自然流露。
微笑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礼貌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真诚,一份微笑,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丽和美好。
第三篇:你真的很忙吗亲情散文
终于到家了。
母亲接过你的行李,一叠声问“很累吧?”,你笑着摇了摇头,并从随身的包包拿出给父母买的衣衫。
母亲说了一声:又买了,衣橱都快放不下了。但笑意顷刻弥漫母亲的脸庞。
“快吃饭”,母亲高兴地将你拉进饭厅。一桌丰盛的菜已经摆满了整个餐桌。看来,父母已经准备很久。
你笑着拿起筷子,但“滴滴滴……”的信号响起,微信一条接着一条。有异地分别的同事,有当地等着见面的同学。有问你是否到达的,有跟你相约会面的,也有跟你分享趣事的,有跟你八卦的。你一边巴拉着饭,一边回着微信。
“都放假了,你还很忙吗?”,父亲看着你说。
你扬起头,对父亲笑笑:都七天小长假了,不忙,就是一些同事、朋友……
一顿饭下来,微信不断,你几乎没怎么跟父母说话。
饭后,父母去收拾碗筷。你继续在客厅里忙你的微信。
不一会,邻居的发小上门造访。你异常兴奋,整个客厅洋溢着你们的笑声。
父母在你们身旁带着微笑,静静地坐着。后来,悄悄回了自己的卧室。
隔天,你吃完母亲为你准备的早餐,跟父母说:今天有几个朋友相约聚会,我不在家里吃饭,晚上才回来。
父亲点点头,叮嘱你:不要太晚,也别喝太多酒。
你出去了,一整天的节目丰富多彩,又是吃、又是卡拉OK,……。
等到你带着迷糊会到家,已经是下半夜。
推开门,只见父母正坐在客厅看着电视等你。你说了父母:干嘛不先去睡?我又不是孩子。
母亲简单回应:没事!你赶紧去睡吧。
这一觉,你睡到了中午。母亲在你房间门口徘徊很久,想叫醒你,但很多次举手很多次放下。最终,等到你自己开门出来。
母亲叹了口气,充满怜爱地说:你这样会把身体搞垮的。又忙不迭地给你拿吃的。
吃完午餐,终于有片刻的安静。可你是个手机控,你又拿起手机,里面有太多东西吸引着你,等待着你。
母亲望着埋头的你,小声嘀咕了一声:还是那么忙。
父母没有打扰你。
晚上,你又出去。
接下来的几天,你基本都出去,毕竟同学、朋友太多,有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还有其他途径结识的朋友。你一年难得回来一趟,许多人想见一见,许多友情想叙一叙。
家,成了你的客栈。父母只是盼着你晚上早点回来,想着你白天能在家多吃上一顿。
一眨眼,七天的小长假过去了。准备回去的行李时,母亲絮叨着:你不能老是这样忙,会吃不消的。
可是,你真的很忙吗?
外出工作,你一年也就回来
一、两次。终于回了家,你有各种聚会,各种手机聊天。你忙到一年跟父母说的话屈指可数。尽管你会给父母买东西,可父母需要的,又岂是这些?
不是父母贪心,他们一直怕影响你,哪怕你是在玩手机,他们也认为你忙,不敢打扰你。他们只是担心你。
你回家这几天,他们变着法子给你做好吃的。他们跟着你熬夜,因为他们只有看到你吃好、睡好才会安心。
网上曾经流传用倒计时的方法,测算远游的孩子与父母余下的见面次数。如此测算很震撼人。
是否,你也该在所谓的忙碌之前,测算一下,并问问自己:你真的很忙吗?是否,你也该自我调整,用多一点的时间陪陪父母。
第四篇:你真的了解小个子吗散文
看到这个标题,我想你们大概知道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了。小个子,给人的印象就是很小只,说好听点是娇小玲珑,直白地说,就是矮。不要觉得这是对小个子的不尊重,小编也是小个子的一员,对此还是有发言权的。
小个子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其实和普通人也没有差别,吃饭睡觉,学习工作,一样也没落。
只是——
每次排队时不是在最前面就是在最后面,反正往边上一看,你就能见到。
每次买衣服时总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尺寸,不是太长就是太宽。
每次拍照时永远是在最前排,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淹没在人群里。
不熟悉的人以为你是中小学生;周围亲戚总是担心你嫁不出去;父母也在烦恼你找不到工作。
诸如此类事情,数也数不尽。不可否认,在很多事情上,体形娇小会不方便。但是,小个子不过是身高比其他人低了点,怎么在很多人眼里就好像是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士”呢
说到小个子,不少人会想到拿破仑?波拿巴。他曾被人讥讽为“矮小的科西嘉人”,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下,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才能,成功捍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旧的专制制度,成为一代伟人。
拿破仑曾说过一句话,“我承认我个子很矮,但如果你以此嘲笑我,我就砍掉你的脑袋,来缩短我们的差距。”在现代的法制社会下,这种事情当然不可能发生。但个子矮不应该成为你轻视别人的理由,因为,或许有一天你眼中的小个子会达到一个你无法企及的高度。
成功的确是少数人的,但不代表着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追寻梦想的权利,小个子也不例外。身高的差距并不能说明什么,不要轻易就给人贴上失败的标签。
如果小个子长高了又能证明什么呢?假若你不努力,也不过是身高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罢了。
前段时间在公众号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你150,我180,你觉得我们配吗?”。大概的内容就是小个子女生在结婚一事上的坎坷。里面说到很多优秀的女生在相亲时,经常因为身高问题而被对方嫌弃,以致于对结婚失去了兴趣。刚看到时,我的感触很深,甚至也担心以后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可随之而来的更是一种不甘。
凭什么小个子就要低人一等呢?
“其实你并不比其他人差!”我经常会对自己说这句话。
很多小个子都有这样的经历,因为身高上的差距,内心会极度自卑,但也会比别人更加努力,更加刻苦。因为我们坚信,自己其实并不比其他人差。即使会累,会难受,但只要想到自己的目标,再苦再累也不算什么。事实也证明,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可以完成,甚至可以做得更好。在很多事情上,身高的缺陷已经不算什么,更重要的,其实是你的决心。
就算站在队列的边上又怎样,你一样可以把体操的动作做得很标准。
买不到合适的衣服,是因为你不懂搭配,只要掌握了知识,你一样可以成为时尚达人。
拍照时站最前排也没关系,因为其他人想要也没有这个福利。
只要你足够优秀,走到哪里都是最耀眼的那个人。
所以啊,小个子们,不要因为身高而否定自己,也不要轻易地放弃。就算现实社会对你充满着恶意,也要相信,你可以挥散一切阴霾,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如果你的家人或者朋友是小个子,请你一定不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他们。他们可以不惧外来的否定和恶意,却经不起亲人和朋友的怀疑,因为你就是他们力量的源泉。请一定要给予他们最真挚的支持和鼓励,他们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一个人会放弃,会害怕,是因为他的内心不够强大。当你足够优秀和坚强的时候,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所以,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可以更加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我是慕安,一个坚信生活会更加美好的小个子。
第五篇: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散文
1996年出生的孙天瑞,高考得了654分,这时离他13岁的生日还有9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表示非常愿意录取这个孩子,同时北京大学也表示可以录取他。在选择大学这方面,孙天瑞第一次跟爸爸出现了分歧。爸爸希望他上北大,因为毕竟北大的名气要“更大一些”。但孙天瑞坚持要上北航,因为北航保证他可以学习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可以专门研究飞机的发动机,这是孙天瑞特别喜欢的。最后,还是爸爸向儿子“屈服”了。
我为孩子的见地与坚持颇感震惊:一个13岁的孩子,竟然明确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能为了自己的追求义无反顾地抛弃在别人看来光鲜诱人的东西,这多么难能可贵!设想一下,孙天瑞今后在做职业选择的时候会感到迷茫吗?可能性非常小,因为他在选择专业与学校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了。媒体推测他本、硕、博连读下来也不过20岁,20岁就找到了方向,并已站在一个相当高的起点上,即便开始的时候工作上有不可预见的波折,但相对于其他同学,他还是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奢侈”地挥霍。
当我把这则新闻转载到网络论坛中并撰写评论后,网友们发出了强烈的共鸣。一位网友在留言中惊呼:“天呀!惨死……因为我真不知道自己明天想要做什么。怎么办?”
很多人在谈到未来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迷茫”。高考后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毕业后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而现实又逼着我们向前走,我们总要学点什么、干点什么,于是稀里糊涂地我们就上路了,走来走去,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蓦然回首,顿时迷茫了……
你是否有同感呢?如果你明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那么恭喜你!坚持下去,迟早会成功的,你最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怒放的生命”。如果你还在迷茫之中,那么你该好好想想了。
也许,面对这个问题时,你有很多顾虑——父母的意愿、生存的压力等,这些都无可厚非。但如果我们把问题简化一下,事情也就变得简单了。试想:如果你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且所有时间只够做一件事,你还会为其他的细枝末节多费脑筋吗?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你想有点成就,那你一生也只能做一件事。这样看来,其他的事情都是在为这件事作铺垫——上不上大学、上哪个大学、是否要出国、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去哪个公司,等等,这些都不成问题。只要你知道你一生中要做什么,你就知道如何选择,就像那个13岁的孩子。
这个方法在职业规划中也被经常用到,我们称之为“终极设想”。如果你正为自己将来做什么而苦恼的话,不妨想想你退休时的状态。你希望自己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退休,这个答案中很可能就包含了你对自己的职业期待。在我主持的MSN《职场人生》节目中,一位网友非常喜欢心理学,但是目前从事的是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工作。他非常苦恼的是自己到底要不要把心理学作为职业,他甚至还想自己先做几年产品经理。积累点资金,然后考心理学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但是时间一年年过去了,他始终也没有将兴趣付诸实践。当职业规划师抛出“你想以什么状态退休”的问题时,他若有所思,希望那时候自己是一个心理学专家。
于是,他决定去了解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状态,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去向与工作状态,同时准备去找这些人了解情况,再决定自己下一步从哪里开始。
还是那句话,只要你知道自己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路上的一切障碍,都只是风景。
我很喜欢电影《燃情岁月》中的那句台词——有些人能够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非常清楚,他们依循着自己的内心来行事。这些人将变得疯狂,或者成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