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改与我同行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说亲身参加课改的感受,题目是《我与课改同行》。
课改对我们老师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但对课改的真正认识却是从去年开始。以前,我也看过一些理论和实例,以为拉开桌子,发放学案,老师站在台下讲,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做,那就是课改。现在,经过了半年的实践,我才明白了课改改得不仅是形式,而是对原有课堂理念的彻底颠覆。新课改中,我们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或者可以说也是一个学习参与者。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天地,学生的舞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课改。
对课改有了正确认识还远不够,付诸实践才是真正的课改弄潮儿。因此我积极主动地参与一切理论学习,自觉吸纳新理念,摒弃旧观念,全身心投入到课改实践中。
首先,我认真分析了我校的实际情况,学生多年来习惯了老师讲、自己听的课堂模式,要想一下子改变,老师不易,学生更难。所以在更新我们老师观念的同时,也得让学生认识课改的必要性,争取学生的配合才可以把课改落到实处。于是,我给学生讲我们在杜朗口看到的课堂,给他们看课堂实录,让学生一起感受课改带来的快乐,这样激起了学生尝试的欲望。看到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我趁热打铁,在课堂上行动起来,走出课改的第一步。我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性,鼓励学生全员参与,非常时期还执行了“参与无错论”,先让学生“敢说”,逐步达到“能说”、“会说”,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其次,我紧抓课改的纲领——导学案。课改让老师从台上走到台下,把课堂让给了学生,这并不等于我们老师放下了传道授业的担子,而是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在导学案的设计上下功夫,必须深挖教材,吃透教材,还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既要知识全面,又要突出重点、难点和疑点,同时问题尽可能的通俗易懂。设计中我努力体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活动贯穿课堂,设计多种活动形式,目的就是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才华的舞台,真正做到导学为主,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再次,我们对课堂教学实践及时进行交流和反思。课前老师们集体备课,研讨每课的教学重点,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同学科老师经常互相听课、评课,及时发现优点,找出不足,以求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课后也不再像以前一样上完就万事大吉,而是对导学案进行再研究、再补充、再完善,不断提高导学案的质量,为自己的教学实践积累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付出就会有收获,我们经过了课改初期的经辛,摸索着在课改中前行,流过汗水和眼泪。但我们也尝到了成功带给我们的片刻欢愉:领导转课时对我们课堂环节的点滴赞许,我们感到欣慰;同事听课时对我们的教学设计予以认可,我们感到快乐;家长学生对我们教育的高度评价,我们感到幸福。所以,我坚信,经历过风雨就会有见到彩虹的时刻。
第二篇:课改与我一路同行
我的课改故事——课改与我一路同行
市桥东沙小学 孔燕勤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课改,像一声春雷,惊醒我沉睡的生命,激荡起孩子们智慧的潜能。我很幸运,我处在课改的浪潮里,课改给了我生命,课改给了我自信,课改完善了我的教学行为及其价值取向。我在课改中不断成长。
回首走过的课改之路,我们有过困惑,有过焦虑,也有过徘徊。在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大量认读、规范语音、正确书写的重任时,我总是手忙脚乱;在实现新课标倡导的既要体现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又要保证秩序井然的课堂纪律时,我总是顾此失彼。记得那是参加课改不久,我非常精心地准备了一堂研讨课,想把我所学到的新观念、新方法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可学生们都“不配合”,他们有的只顾玩我设计的游戏,有的学生低着头在玩学具„„根本就没有理会站在讲台上的我。我努力的想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却感觉到回天无力。我只好费力地把课文讲完,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领导和老师们的评价是:“你还是老调重弹”;“你没能做到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你眼中只有教材,没有学生”„„在这“出师不利”之时,领导和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特别是校长的一句话让我如梦初醒:“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你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好好参透‘研学后教’的精髓吧。”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在教导主任的指导点拨下,在和同事们的讨论交流中,我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我一方面加强学习,静心研读“研学后教”的理念、网上浏览交流、撰写案例反思,同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与专家零距离接触,使自己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另一方面,我积极投身实践。课堂上,我遵循“研学后教”原则,努力转变教师角色,蹲下身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同时鼓励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尽量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多次组织的听课研讨、培训交流也让我知道自己并非孤家寡人,孤掌难鸣,一同站在课改这条战线上的还有那么多可敬的领导、可爱的同事,我们一同奋进,将一起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此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便在如何为每个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进行探索。上学期,我还为老师们上了一节“研学后教”的公开课《最后一头战象》。学生们“活”起来了,课堂里充满着浓浓的学习氛围: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课中,我把“研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学习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然后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我则在“旁观”,灵活参与各小组活动。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看,“自主阅读”和“合作交流”开展得有序、主动,参与面也很广,老师们说,这得益于我设计的“研学案”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指南。如“自主学习”环节提供了探究研学问题的方法:①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②联系课文内容,合理推想。③联系原文,深刻体会。“合作探究”环节提供了交流、汇报三步法:①紧扣问题找句子。②抓住词语谈理解。③表达情感并朗读。这些学习指南能有效地引发和推动着学生的对话。“教学中的知识创造从来就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持续对话中进行的集体创造。”所以第二阶段对话是师生研学最为丰富,思维碰撞最为激烈的阶段。小组交流结束后,我让每个学习小组从“重披战甲、重回战场、庄严归去”中选择一项内容按学习指南提供的方法进行汇报,其他同学或小组进行补充。
生1:请大家把目光投到123页,第14自然段,经过我们小组的讨论,我从这里体会到嘎羧是一头怀旧、重情义的战象。
生2:在这个句子中我们抓住的词语是“久久凝望”,还有“亲了又亲”“震耳欲聋”。它凝望的是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场,亲的是曾经救过它命的龟形礁石,面色呈现衰老的它还是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叫。
生3:在这一句话中,我们应该带着缓慢的语气来读,下面我来示范一遍(生朗读),还有哪位同学想来评价我们的朗读。
„„
小组汇报的形式一方面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另一方面这种集体学习能力的展示,学生是按分工来汇报不同的学习内容的,它有助于“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正是这些适时的引导和点拨,才让课堂的生成在研学过程中呈现出如此感人的动态与活力。“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听完课后,老师们异口同声地说。而我,也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体会到教学创新的乐趣。
经过大胆、刻苦的实践,我的课堂终于变样了!可以说爆发了青春的活力。“研学后教”课堂改革使课堂变活了,变得更有趣了,使老师更亲切了,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们回答更主动了,敢讲、敢说、敢问、自信又活泼。真正体现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有兴趣和热情;力求从挑战性问题出发,引起学生关注及研究的兴趣,在过程中体验,养成探究的习惯,注重探究的过程。分组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承担个人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要沟通,解决冲突。从此课堂里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多了小组合作;多了资料交流;多了语言积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课改,就如同那汨汨的溪水,只有时时地更新,才能永流不竭。畅游在新课改这个姹紫嫣红的百花园里,我身心受到了洗礼,展望未来的课改之路,或许我还会面临许多困难,付出更多努力、艰辛,但我会深深铬记课改给我带来的这一份份惊喜与感动!感谢课改如春风细雨常润我心田!我将与课改一路同行!
第三篇:学校课改同行演讲稿
演讲稿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洪洞县玉峰街实验小学
韩从真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2000年,我成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怀揣着一份色彩斑斓的梦走上了三尺讲台。风起云涌,潮起潮落,岁月之河缓慢而又湍急。转瞬之间,我已在课改之路上行进了将近十个春秋。
走进新课程,我们品尝了焦虑,经历了徘徊,同时也感受到了困惑。曾几何时,我们习惯了满堂灌,演惯了我是主体,你是客体,我说你听的权威角色。面对新课程,我们有诸多不适:自我否定的不适、新型师生关系的茫然、自身素质的缺乏„„回望来路,艰辛与欢乐同在,遗憾与收获共存;回望来路,我发现自己深深地爱着这份平凡而崇高的事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课改路上,我始终冲在前沿阵地,一次次地学习新课程的理论知识;一次次地领悟新课程的精神内涵;一次次地把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我们经历了“洗脑”,用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我们经历了“充电”,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们经历了“换水”,储备的一桶水常换常新。
怀着几分激动,带着几许兴奋,我潜心改进教学方法,精心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记得三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当我向学生提出“谁知道妈妈的生日”时,我原本以为教室里定会小手成林,畅所欲言,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学生们却一个个面面相觑,一言不发。见此情形,我并未大动肝火,横加叱责,而是就势引导,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妈妈在平常生活中对自己的悉心照顾。原本沉寂的课堂一下子沸腾了起来。“老师,我的妈妈无论刮风下雨,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大门口。”“老师,有一次我生
病了,我的妈妈一夜都没合眼,一会儿摸摸我的额头,一会儿拉拉我的被子。第二天早上,妈妈的眼睛布满了血丝。”“老师,一次我不小心摔伤了,我的妈妈不顾生病的身体,拖着疲惫的步伐,一口气把我背到了医院的急诊室,看着妈妈脸上流下的汗水,我知道我的妈妈非常爱我。”听着孩子们一句句动情的话语,我的心也在感动着。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激动的神情,我知道学生们在我的语文课堂上钓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大鱼,智慧的大鱼,更是道德的大鱼,情感的大鱼。
经过几年大胆探索实践,我们的课堂终于大变样,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着,小组合作交流着,课外资源共享着,精美语言积淀着„„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感受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的喜悦;我不再固守传统的“一言堂”,而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交互学习的平台,不再生搬硬套“教教材”,而是灵活机动“用教材”了。我成了孩子们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与他们共同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引领孩子们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淋漓尽致地展示自我风采。课堂外,学生们在板报、校报中抒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故事、演讲、诗词诵读等语文活动让学生们在口若悬河、动情表演中收获成功的快乐,而我也在收获着一路走来课改中的点滴体验:语文——它不该只是诗意的替换,起码应是一种思考后的蜕变,彷徨后的历练,博彩后的惊羡,重塑后的体验„„
冬去春来,日月交辉,十年的从教经历、课改征程中镌刻着两个字,那就是“充实”: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香有色,有花有果,既需学习,又长见识,这就是课改的乐趣。“心血倾尽仍恨少,爱到浓处痴几分?”我始终坚信,只要是有心的教育者,最终都能够在课改的艺术殿堂里,塑造自己最完美的艺术作品。为此,我将一如既往,不惜衣带渐宽,为伊憔悴。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10.9
第四篇:感恩与我同行(演讲稿)
国旗下演讲稿
高一(2)班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与感恩同行]。
人生在不断地前进,难免会有很多的山河在等着我们去超越。在这样的路途中,我们更需要关怀和磨练。帮助我们的人就是给予我们关怀的人,伤害我们的人就是让我们磨练的人。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感谢这些人,感谢每一个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吧!只要你随时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才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这么美好。
展开一张叫情感的纸,提起一支叫感激的笔,写给我生命的父母,写给我知识的老师,写给我友谊的同学,写我一颗热忱,感恩的心。
当美好的甜梦温馨时,当月亮皎洁迷人时,当花季斑斓溢香时,当前程锦绣坦荡时,带着倔强的我在求知路上拼搏;当无情的风,无情的浪突然袭来,也许,只有悲观失望、忧愁叹息。这时,就是父母让我看见了敢上蓝天的雄鹰,看见敢下大海的巨龙。让我相信这是生活欺骗了我幼小的心,让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告诫我:风雨之后依然是一片晴天,月缺之后依然是月圆。是他们带我走出了生命里的误区,是他们教会我了向困难勇敢挑战,是他们让我在失败之后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
当雏鹰面对蓝天时,它们一无所知,心里藏满了解不开的迷团。如今,它们凭借着强劲的臂膀翱游于蓝空,去寻找未知的答案。但不管它们飞得多高、飞得多远,一定不会忘记它们那个可爱的家,一定会感谢父母给它们的爱。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老师向我们伸出热情的手,那手是路标,让我在彷徨中镇定,在思索中清醒。是老师让我看见了广袤无垠的天空,是老师让我看见了碧波荡漾的大海。老师的谆谆教诲化作了我脑中的智慧、胸中的热血、外在的行为。在人生旅途中,是老师丰富了我的心灵,开发了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给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让我翱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因为有老师的一片苦心的浇灌,一份耕耘的辛劳,才会有桃李的绚丽,稻麦的金黄。当我变成了翱翔在天空的雄鹰,当我变成了游动在大海里的蛟龙,这都是老师的功劳,因此我要用心来感谢我的老师。
良师,更不失为益友,难道不是吗?一个人一生如果没有朋友的话,可以说什么都没有了。而同学间的同窗友谊,多年的朝夕相处,会在一瞬间爆发、一瞬间感动。几年了,虽然只有短暂的一瞬间,可我们一起歌唱友爱,歌唱希望,歌唱拼搏,融进了深情厚意。
朝霞中,我们携手进校;夕阳中,我们并肩回家;课堂上,我们互助的身影;操场上,我们欢快的足迹;训练时,一个眼神,我们心领神会;比赛时,一个手势,我们珠联合璧……多少个朝朝暮暮,沉淀了我们美好的情谊,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如果一棵树是一段祝福,我送你一个森林;如果一滴水是一个愿望,我送你整个海洋;如果一颗星是一次辉煌,我送你一片星空。什么样的人最幸福?那么答案一定就是怀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携手一同感恩在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人吧!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做一个讲文明、讲礼仪的中学生
高一(2)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讲文明、讲礼仪的中学生》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么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 做怎样的人,这个问题会有很多的答案,但是这些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本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传统的礼仪之邦,“讲礼仪”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显著特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明确要求现代中学生要礼貌待人,遵规守纪,严于律己。在我们的身边,有一部分同学还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经常会看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为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的角落里食品包装袋随处可见,甚至有些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生打扫,扔在地上是没有关系的。再例如,有些同学经常在学校的走廊里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还有一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破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学习放在首位,而忽视了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文明习惯的养成。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注重自己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言谈和行为,自觉履行我们应该遵守的文明礼仪。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平时遇到老师时的主动问好,是一不小心碰到对方后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地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行为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后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被大家广泛推崇的一种道德行为。
做文明人就要文明用语,文明做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美德,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不能做一个文明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礼貌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同时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应当严格的要求自己,从平时的一言一行做起,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文明用语,我们就会成为新时期文明的中学生。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你还有明天;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你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金钱;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将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中学生。让文明之花,礼仪之花,开满校园。
第五篇:安全与我同行演讲稿
《安全与我同行》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我是六三班的王仁美。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安全与我同行》。
生命,一个多么美好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安全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安全是同学们能专心学习的基础。
或许,有的同学会认为安全问题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学校边上有条大马路,有些同学为了少走几步路,又看到路上车辆不多,就匆匆横穿马路。有些同学上下楼梯偏靠左边行走,或在楼层的楼梯、走廊内追逐、打闹,从而导致相互碰撞而受伤。
为了预防此类事件发生,我们一定要树立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必要的卫生知识、安全知识及应急避险技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课间十分钟不在楼道或走廊上追逐打闹;上下楼梯做到“右行礼让”;不攀爬门窗、栏杆或雕塑,不拥挤,不抢道; 强化“防溺水、防火灾、防触电”意识;遵守交通规则等。那么,课间十分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课间十分钟时,我们应该准备好下一节课要用到的书本,去喝水、上厕所,或到走廊上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等。
老师、同学们,校园是我们的家!为了创建文明的校园,为了大家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已的一分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