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由《论语》谈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
由《论语》谈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
尹红领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121)
收稿日期:2012 - 03 - 29作者简介: 尹红领(1976 -),男,河南新乡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由《论语》谈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尹红领(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450121)
摘要:《论语》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当代大学生应充分汲取其所蕴含的素质教育思想观念。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内涵应包括矢志不渝的政治素质、重在践行的道德素质、健康至上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增强的文化素质和日益提高的艺术素质。
关键词:论语;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 7257(2012)02 - 0085 - 03
《论语》是 中 华 民 族 优 秀 的 传 统 文 化 典 籍,是 中 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立足当代特征,批判 地 继承其所蕴含的素质教育思想,明确当代大学生素质 教 育的主要内涵,不断提 升 大 学 生 素 质,对 于 推 进 中 国 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和 实 现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具 有 重 要的现实意义和 深 远 的 影 响。由《论 语》可 知,当 代 大 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矢志不渝的政治素质
孔子身处于诸 侯 割 据、战 乱 不 断 的 时 代,但 其 具 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虽然其为政治理想而努力的现实 羁 绊无法根除,他仍百折 不 回,坚 持 通 过 各 种 途 径 和 形 式 为逐步实现 政 治 理 想 奔 走 呼 号、不 断 努 力。在 政 治 礼 仪上,孔子以恢复周礼为政治 追 求,“周 监 于 二 代,郁 郁 乎文哉,吾从周。”[1]孔 子 亦 主 张 以 礼 治 国,“能 以 礼 让 为国乎? 何有!不 能 以 礼 让 为 国,如 礼 何?”[2]在 道 义 和志向上,孔子说:“朝 闻 道,夕 死 可 矣!”[3]“三 军 可 夺 帅也,匹夫不可 夺 志 也。”[4]并 强 调 政 治 理 想 和 道 义 志 向为根本,“本立而道生,”[5]并“吾道一 以 贯 之”。即 使 屡受挫折,孔子 仍 执 着 追 求,不 改 其 志,坚 信 笃 行,“道 之不行,已知之矣,”[6]然则“吾 非 斯 人 之 徒 与 而 谁 与? 天下有道,丘不 与 易 也。”[7]这 是 孔 子 对 其 政 治 理 念 孜 孜追求的具体体现。当前,我国正处 在 改 革 开 放 的 关 键 时 期,正 处 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 现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的 关 键 时 期,面对西方敌对势 力 的“文 化 入 侵”和“西 化”危 险,当 代大学生更应该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 精 神,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 自 身政治素质。.重在践行的道德素质有才无德,其行不远。
《论语》对道德的论述颇为全面,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1)注重道德 的 内 涵。“仁”是《论 语》中 的 主 要 道德范畴,“仁”包含着对人民 大 众 的 关 怀 和 爱 护,当 樊 迟问何谓仁时,孔子说:“爱人。”[8]同 时,孔 子 要 求 弟 子 要“泛爱众”[9]、“博 施 于 民。”[10]当 代 大 学 生 也 应 该 内 具一颗善良的心、为人 民 服 务 的 心,这 样 才 能 在 服 务 人 民大众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2)注重营造良好的 德 风。
孔 子 要 求 执 政 者“执 政以德”,针对当时“知 德 者 鲜 矣,”[11]孔 子 要 求 要 把 这 种道德品质施 加 于 百 姓 身 上,对 百 姓 进 行 道 德 教 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针 对 当 前部分大学生不道德的行为,一方面政府社会要营造 良 好的道德氛围,另 一 方 面,大 学 生 应 该 培 育“君 子”之 德,在培育自身的家庭 美 德、社 会 公 德、职 业 道 德 和 个 人 品德方面身体力行。(3)注重真情 实 感。孔 子 论 仁,把 道 德 的 标 准 不 是放在礼的形式上,而 是 放 在 个 人 的 真 情 实 意 上。他 说:“人而不 仁 如 礼 何?”“礼,与 其 奢 也,宁 俭;丧,与 其 易也,宁戚。”[13]礼和仁是不可分割的,礼注重形 式 内 容 方面,仁更注重精神方面,注重个人的真实情感的表露。
(4)注重把 握 道 德 的 实 践 要 领。
《论 语》对 道 德 的实践有着较多的论述。一是要道 德 内 外 有 别。
孔 子 的 道 德 修 养 包 含 两 个层面的涵义: 一个是 个 人 自 身 的 内 在 修 养,注 重 道 德 修养的不间断、不 违 规,“无 终 食 之 间 违 仁,造 次 必 于 是,颠沛必于是。”[14]“从 心 所 欲,不 逾 矩。”另 一 个 是 强 调对他人行 仁、对 工 作 要 严 肃 对 待、要 安 乐 百 姓,“泛 爱众”、“博 施 于 民 而 能 济 众”[15],“修 己 以 敬”、“修 己 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6] 二是要“孝”。
孔 子 认 为“孝”是“仁”的 基 础,一 个人不孝,那么就谈不上“仁”了,“孝悌也者,其为 仁 之 本与?”[17]当然,我们并不赞成愚孝,而提倡“父慈子孝”。三是要讲“恕”。
子贡问 曰:“有 一 言 而 可 以 终 身 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8]其含 义 就 是“我 不 欲 人 之 加 诸 我 也,吾 亦 欲 无 加 诸人”[19]。四是要行“义”。“义”是 行 为 的 节 制,它 遏 制 个 人行为向恶的方向发 展,如 果 没 有 义 的 节 制,某 些 被 孔 子所称赞的品 格、性 情 也 会 失 去 道 德 的 价 值,“君 子 有 勇而无义为乱。”[20]也 就 是 说,只 有 受 义 节 制 的 勇 才 是 善的。当代大 学 生 也 应 该 按 照 法 律、社 会 道 德 来 认 真 交友、合理处理人际关系,不能义气用事。
五是要进 行 道 德 修 养。
孔 子 认 为 道 德 是 可 以 通 过培养锻炼出来的。“德之不 修,学 之 不 讲,闻 义 不 能 徙,不善不能改,是 吾 忧 也。”[21]这 表 明 道 德 品 质 是 靠 修 养培养、不断实践才具 有 的。对 于 在 行 为 上 不 坚 强,在 信仰上不忠实的人,可以不用 考 虑 其 存 在,“执 德 不 弘,信道不笃,焉能 为 有? 焉 能 为 亡?”[22]提 高 道 德 素 质 也 要加强自我修养,“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克 己 复 礼为仁。”朋友的帮助也可以提 高 自 身 的 道 德 素 质,“君 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23]当代大学生要善于 结 交 朋 友,多与强于己的人交往,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2012年6月 焦作大学学报№.2第2期JOURNAL OF JIAOZUO UNIVERSITYJun. 2012 3 . 健康至上的身体素质
(1)生命第一 的 安 全 意 识
。孔 子 的 马 棚 着 了 火,退朝后问: “伤人乎? ”[24]关心的是人而不是马。面对好勇蛮干的子路,孔 子 说: “暴 虎 冯 河,死 而 无 悔 者,吾 不 与也。”[25]对于这种不 爱 惜 自 己 生 命 的 人,孔 子 是 不 会 和他共事的。孔子还说,“以 不 教 民 战,是 谓 弃 之。”[26]用未经受过训练的人民去作战,这等于糟踏生命啊。当 代大学生理应更加注重自身身体生命的安全,牢固树 立 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爱惜生命、珍爱生命的安全意识。
(2)坚持锻炼 的 运 动习惯。
要 提 高 身 体 素 质,首 先要经常锻炼身体。孔 子 时 代,射、御 等 是 当 时 的 主 要 体育活动。孔子自 身 精 于 射 箭 和 驾 驭 马 车,《子 罕 篇 》记载: “达巷 党 人 曰: ‘大 哉 孔 子!博 学 而 无 所 成 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 ‘吾何执? 执射乎? 吾 执 御 矣。’”从这里可以 看 出 孔 子 对 驾 车 和 射 箭 这 两 项 运 动 都 擅 长。《八佾篇》中提到: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君子平时没有什么好争的,如 果 有 所 争,一 定 是 比 射 箭 吧!当 代大学生理应培养几个诸如打篮球、网球或慢跑之类 的 体育运动,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和形成良好的体育 活 动习惯。(3)对待疾病 的 谨 慎 态 度。
孔 子 慎 重 对 待 的,除 了斋戒 和 战 争 外,就 是 疾 病 了,“子 之 所 慎: 齐、战、疾。”[27]《乡党篇》记载: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 ‘丘未达,不敢尝。’”当生病时,对于药性 不 了 解 的 药,不 敢乱 吃。孔 子 的 学 生 伯 牛 有 疾,“子 问 之,自 牖 执 其手。”[28]为什么要从窗户里握他的手,而不是 在 床 边 呢,这是为了避免传染,孔子才这样慎重。疾病是关乎 身 家性命的,必须慎重对待,不可视为儿戏。(4)饮食安 全 的 卫 生习惯。
《乡 党 篇 》对 饮 食 安 全作了大段论述: “食不厌 精,脍 不 厌 细。食 噎 而 谒,鱼 馁而肉败,不 食。色 恶,不 食。臭 恶,不 食。失 饪,不 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 食。不 得 其 酱,不 食。肉 虽 多,不使胜食气。唯酒 无 量,不 及 乱。沽 酒 市 脯,不 食。不撤姜食,不 多 食”。“祭 肉 不 出 三 日。出 三 日,不 食 之矣”。孔子告诉我们 粮 食 陈 旧 了 不 要 吃,鱼 和 肉 不 新 鲜了不要吃,食 物 变 颜 色 了 不 要 吃,变 味 了 也 不 要 吃,不符合时令的不要吃,等等。这段话里蕴涵着深刻的 饮 食卫生道 理,涉 及 到 了 健 康、卫 生、消 化 等 内 容,对 饮 食 卫生的要 求 很 全 面。此 外,孔 子 还 专 门 强 调 要“不 为 酒困”[29],这对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 的 饮 食 卫 生习惯 是 一种很好的启发
。4 . 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 理 素 质 是 大 学 生 素 质 的 重 要 内 容。孔 子就很注重培养良好的志趣和乐观的心态,对解决当 代 大学生心理疾病等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 要 的启示和借鉴意义。(1)树立自信心。孔子教导学生,每 个 人 都 要 对 自己有信 心,他 说: “仁 远 乎 哉? 我 欲 仁,斯 仁 至 矣。”[30]仁离我远吗? 很难 做 到 吗? 不 是,只 要 我 有 信 心,想 要做到仁,那么一定会做到的!凡 是 自 己 认 真 思 考 认 定 的事情,就 要 不 断 努 力,对 自 己 一 定 要 有 顺 利 完 成 的 信心。(2)乐 观 豁 达。
孔 子 认 为 人 要 经 常 保 持 乐 观 的 心态,即 使 处 于 困 难 的 环 境,也 应 该 自 强 不 息、不 忘 其 志,不能自寻烦恼。孔子说: “饭 疏 食 饮 水,曲 肱 而 枕 之,乐亦在其中矣。”[31]虽然粗茶淡饭,只能枕胳膊 而 睡,也 有自己的快乐之 处。对 于“贫 而 乐 道 ”的 颜 回,孔 子 亦 颇多赞赏: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 瓢 饮,在 陋 巷,人 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32]他 本 身 就 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33]为 自 己 的 理想 努 力 奋 斗,不 要 为 外 在 的 物 质 条 件 和 困 难 环 境 所 羁绊,而应该时刻保持积极的、乐观的态度。(3)戒骄戒躁。
孔子告诫学生要戒除骄傲自满的心态,要保持谦逊的态度。孔子说: “如有周公之才之 美,使骄且吝,其余 不 足 观 也 己。”[34]一 个 人 就 算 有 周 公 的才能,只要过于骄傲,那 别 的 方 面 也 就 不 值 得 提 了。强调做人要“坦 荡 荡”、“泰 而 不 骄 ”,这 是 说 一 个 人 要 心地平坦宽广,保 持 心 态 的平和;就 算 别 人 不 了 解 自 己、误解自己,也不 会 生 气,“人 不 知 而 不 愠 ”,反 而 担 心 自己不了解别人,“不 患 人 之 不 己 知,患 不 知 人 也。”[35]告诫我们要时刻戒骄戒躁,保持平和心态。
(4)克制贪欲。
孔 子 教 育 学 生 要 坚 守 自 己 的 志 向,戒除 贪 欲,抵 制 各 种 诱 惑。“士 而 怀 居,不 足 以 为 士矣。”[3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 恶 食 者,未 足 与 议 也。”读书人有 志 于 ”道 ”,但 是 对 饮 食 居 住、穿 着 条 件 要 求 过多,就不足以交往,也 就 难 以 有 所 成 就。做 人 不 能 对 物质等欲望太多,否 则,会 影 响 其 性 格 发 展,“枨 也 欲,焉得刚。”[37]不能对自 身 经 济 贫 困 状 况 过 于 抱 怨,或 者 凭借自 家 富 有 而 持 财 傲 物,“贫 而 无 怨 难,富 而 无 骄易”[38]。在实际生活中要去剔除 过 于 争 强 好 胜、自 夸 自大、怨天忧人、贪 得 无 厌 这 四 种 毛 病,“克、伐、怨、欲 不行焉”[39]。. 不断增强的文化素质
孔子 说: “我 非 生 而 知 之 者,好 古,敏 以 求 之 者也。”[40]人生下来是 无 知 的,只 有 通 过 学习,继 承 传 统 优秀文化,人的思想才会进步,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 素 养。为了提高自身文化 素 质,孔 子“发 愤 忘 食,乐 以 忘 忧,不知老之将至。”[41]《论语》中还指出了提升文化素质的途径: 只有通过 学习哲 学、文 学、历 史、音 乐、语 言 等 典 籍,才能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习得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成为一个智者,做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42]2 1 世 纪 是 知 识 经 济 的 时 代,随 着 国 际 互 联 网 的 普及,知识更替 频 繁,国 际 交 流 加 剧,大 学 生 必 须 在 学习当代文化的同时,认 真 汲 取 我 国 优 秀 传 统 文 化,提 升 自身文化涵养,不断增加自身“厚度”和文化底蕴。. 日益提高的艺术素质
美是人类追求的永恒话题,艺 术 欣 赏 水平和 艺 术 实践能力也是当代 大 学 生 所 必 须 具 备 的 重 要 素 质。关 于艺术素质,《论语》中也有多处记载。(1)提 高 艺 术 欣 赏 水平。
乐 是 古 代 重 要 的 艺 术 形式,孔子对乐做了大量整理 工 作,“吾 自 卫 反 鲁,然 后 乐正,《雅》《颂 》各 得 其 所。”[43]由 于 孔 子 一 生 都 在 对 诗歌、音乐 进 行 学习、研 究、实 践,因 此 他 具 有 相 当 高 的 审美素质,对于 音 乐 欣 赏,他 也 有 自 己 的 见 解,认 为 开 始演奏,翕 翕 地 热 烈;继 续 下 去,纯 纯 地 和 谐,皦 皦 地 清晰,绎绎地不 绝,这 样 才 算 欣 赏 完 毕,“乐 其 可 知 也: 始作,翕如也;从 之,纯 如 也,缴 如 也,绎 如 也,以 成 ”[44]。孔子认为“《关 雎 》,乐 而 不 淫,哀 而 不 伤 ”[45]。这 给 了《关雎》这个集音乐、歌唱、舞 蹈 于 一 体 的 乐 很 贴 切 的 评价。“子谓《韶》‘尽 美 矣,又 尽 善 也。’谓《武》‘尽 美矣,未尽善也。’”[46]《关雎》、《韶》、《武》在 孔 子 心 目 中皆为雅乐,能够陶冶 人 的 情 操,净 化 人 的 心 灵。而 对 于以郑国之乐 为 代 表 的 靡 靡 之 音,他 则 加 以 驳 斥,说“乐则《韶》、《舞》。放郑声,远 佞 人。郑 声 淫,佞 人 殆。”可见孔子很是“恶郑声之乱 雅 乐 也 ”。提 高 自 身 艺 术 欣 赏水平,丰富自身文化 生 活,理 应 成 为 当 代 大 学 生 的 重 要生活内容。(2)持续不断的艺术实践。孔子经常进行艺术实践活动,《述而篇》中载: “子 在 齐 闻《韶》,三 月 不 知 肉 味,曰: ‘不图为 乐 之 至 于 斯 也。’”孔 子 在 齐 初 闻《韶 》,极为叹赏,想不到欣赏音乐竟到了这种境界。
孔子一 生 爱好唱歌,从“子于是日哭,则不歌”[47]可推知只要那天孔子不参加丧礼,那么 其 余 时 间 他 是 天 天 唱 歌 的;孔 子 除了自己唱歌 外,还 经 常 与 人 切 磋,如 果 唱 得 好,就 请 他再唱一遍,然 后 自 己 和 他,“子 与 人 歌 而 善,必 使 反 之,而后和之。”[48]除了陶冶情操、抒发情感外,孔 子 的 弹 瑟唱歌有时 还 能 传 递 自 己 不 愿 相 见 之 情,“孺 悲 欲 见 孔子,孔 子 辞 以 疾。将 命 者 出 户,取 瑟 而 歌,使 之 闻之。”[49]
孔子更是 教 导 他 的 儿 子 伯 鱼 要 重 视 乐 的 学习,否则,就会像 面 正 对 着 墙 壁 而 站 立: “汝 为《周 南》、《召南》矣夫? 人而不为《周南》、《召 南 》,其 犹 正 墙 面 而 立也与? ”[50]一个完人是不能缺少乐的内在调和的,“文之以礼乐,亦 可 以 为 成 人 矣。”“兴 于《诗 》,立 于 礼,成 于乐。”孔子很懂 得 音 乐,把 音 乐 作 为 他 教 学 工 作 的 一 个最后阶段,认定音乐才是一个人的所学得以完成。提高艺术欣赏 水平,坚 持 不 断 的 艺 术 实 践,有 助 于促进当代 大 学 生 的 全 面 发 展。唱 歌、跳 舞、抚 琴、朗 诵等都是很好的实践形式。注释:[1][13][44][45][46]《论 语·八 佾 篇 》.[2][3][4]《论 语· 里 仁篇 》.[4][29][23]《论 语 ·子 罕 篇》.[5][9][17][35]《论 语·学 而 篇 》.[6][7]《论 语· 微 子 篇 》.[8][12][23]《论 语 ·颜 渊 篇》.[10][15][28][32][42]《论 语 ·雍 也 篇 》.[11][18]《论 语 ·卫 灵 公 篇 》.[16][36][38][39]《论语 · 宪 问 篇》.[19][37]《论 语 ·公 冶 长 篇 》.[20][49][50]《论语 ·阳货篇 》.[21][25][27][30][31][33][40][41][47][48]《论 语· 述 而 篇》.[22]《论 语· 子 张 篇 》.[24]《论 语· 乡 党 篇 》.[26]《论 语· 子 路 篇 》.[34]《论 语· 泰 伯 篇 》.[50]《论 语· 周 南》、《论 语 ·召南 》均 为 乐 名. 参考文献:[1]杨 伯 峻. 论 语 译 注(简 体 字 本)[M].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2 0 0 6 . [2] 周 倞.《论 语》中的 素 质 教 育 思 想 研 究[D]. 武 汉 : 武 汉 理工 大 学,2008 .这68 焦 作 大 学 学 报 2012 年 6 月
第二篇:浅谈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素质教育
浅谈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使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然而在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一部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素质不高,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对此,本文论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对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新形势下,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是一种以全面提高、培养、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审美素质为目标,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良好个性为目的的教育模式。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它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做了深刻而全面的阐述。《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群体。因此,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总体素质是好的,并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动态,关心民生;生活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令人担忧
尽管各高校思想素质教育课程的门类和课时设置越类越来越多,政治学习也常抓不懈,然而效果却不甚理想。还有些大学生认为应当是“以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而不应该是“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这说明,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2.政治取向中夹杂功利色彩
不少大学生集体观念淡薄,把参加政治学习、入党、当学生干部,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过多地把个人利益隐藏着思想政治中,缺乏青年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政治热情在很大程度上还只处于浅层次,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
3.心理问题突出
伴随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带来的思想重荷,社会问题积累产生的思想困惑,部分青年学生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拉大,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出现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也使得部分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4.创新和实践能力不够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是以传授知识的多少作为教育的主要功能,但往往忽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育出来的学生只能是“高分低能”,缺乏创造性。同时,有不大学生不能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动手操作能力很差。
面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我认为制约和影响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环境的影响
(1)受市场经济的一些消极因素影响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还未完全建立,随之而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另外,一些行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的滋长,使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
(2)受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在便捷沟通交流的同时,大量消极的不健康的精神垃圾通过网络涌向大学生,给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提出了挑战,也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者在学生信息接收中的权威地位。
2.传统的教育体制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传统的教育体制中学校和教师把德育放在次要地位,而把智育放在了第一位,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把学习成绩的好坏当成了最重要的依据。抹煞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能力及道德意识等的养成。这使得教育的性质变成了应试性。“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当学生走出学校时,面对需要创新和专业性知识的经济社会会有挫败感。其次,教学内容的设置也不尽合理,教育工作者也没
有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事实表明,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缺乏主体精神,反映到实际中就是缺乏创新意识和社会意识。影响素质教育的进程。
3.家庭教育的影响
现代家庭的父母有时过于溺爱自己的子女,使其实施的培养教育内容有较严重的偏差,呈现出重物质追求的教育轻传统道德的灌输,重技能培训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倾向。同时,某些家长的不良生活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子女。还有一些家庭夫妻感情的破裂直接影响了子女的心理和性格,也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社会,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新的形势及社会新需求下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从思想品德、专业文化、世界观及人生观等多个方面着手,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高等学校不仅要有完备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教育体系,而且还要重视和加强德育,具有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新时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也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1.社会应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防止腐败现象、侵犯知识产权、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问题、社会治安等社会问题,建立政府部门清政廉洁、社会各界遵纪守法、公民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减少社会不良现象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传统的社会用人机制,为素质教育作好正确导向。
2.使高校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基地,应针对高校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相应改革。
(1)建立全新的学生评价体系
把学生的思想品质、文化修养、法律意识、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水平都纳入其中,并且比例要适当,改变以往主要以成绩评价学生的标准。
(2)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首先,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注重课程结构的合理化、内容的综合化、形式的多样化,开展了特色教育。在整体优化、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原则下,对原有课程体系去粗取精、精简优化,再有机融入符合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崭新课程体系。包括学科课程、修身课程、生活课程、隐性课程“四大板块”。学科课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和基本技能;修身课包括包括德育、心理教育、音乐、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性格、兴趣和人文素质;生活课培养大学生基本生活能力,包括生存、保健、保险等内容;隐性课顾名思义是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课程。这种课程没有特定的内容,形式也可以多样,比如定期不定期举办举办各种丰富多彩并富有积极意义的学生活动等。其次,在教学目标的改革上,由单一性目标向综合性目标转变,由过去传统培养“技能型”或“智能型”等转变到注意学生整体素质,健全个性发展,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经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的改进和改革,形成了学校现有的综合教学目标。再次,在教学方法、技术的改革上,注重多种方法整体效果的优化。学校在改革课程的同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二者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先进的教学技术不仅使学习内容更富有趣味,而且减少了教师讲授的时间,增加了学生在多学科学习中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后,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增强大学生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拓展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使家庭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学校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那么家庭则是促进和巩固学校教育成果的后盾。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的素质、习惯,家庭教育的方式对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学习态度、心理素质等无不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家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配合作用,作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坚强后盾。首先,努力培养家庭成员的感情,让学生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其次,家长要适时提高自身的修养,通过榜样的作用来影响感化子女,从而达到相应的教
育目的。再次,摒弃过去不合理的教育方式,跟子女做朋友,多与子女沟通。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而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素质教育正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提高,所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场重要变革,高校应担任起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邱观建。面向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新体系[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向小壮,李学林。大学生综合素质概论[M].重庆:西南交通工大学出版社, 2004,(9).[4]夏威。大学生素质教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5]李玉华 李景华。大学生素质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
摘 要:当代大学生大都是“90后”,他们所处的成长环境、教育状况、家庭影响、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和以往的大学生有很大不同,由此造成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主要研究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校内形成浓厚的思想道德素质氛围,指导思想政治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特殊性;团队意识
一、现状与趋势分析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许多学者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学者就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特征及教育策略进行的研究居多。吴敏英、陈青山的新中国60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轨迹及其启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9月),以历史事实为根据,对不同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特点进行归纳概述;彭永忠《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调研报告》(《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1月),从当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及特点入手,剖析造成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新思路。赵飞,《十五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研究综述》(《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0月),指出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与灵魂。
纵观现有的文章发现,关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多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关注大学生校内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多于校外思想道德素质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
当代高校大学生有自己的特殊性,他们在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心理特点、价值观念上与原来高校大学生相比有很大的差别。梁丽营在《“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中这样描述当代大学生,“90后”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特点概括为:“自信、个性张扬;敢于面对现实,目标明确;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热衷公益事业;依赖网络;没有足够的理想信仰,有明显的功利性;没有明显的团队意识性,挫折教育还不够。”本文以山东协和学院大一学生为总体进行抽样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进行研究,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975份,有效回收率为97.5%。最后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经过讨论得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总结起来共有以下几点:
1.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的人生目标
调查显示,有69.8%的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认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大约有25%的人并没有入党意愿,但是认同党的指导思想;大约5.2%的态度是无所谓的,认为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都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信仰缺失,而且态度玩世不恭。当代大学生中有大概89%的人有积极的人生奋斗目标,能够设定为“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也能够正确表达个人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9%的学生觉得社会理想同自身没有太大关系,共产主义太遥远,但是有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仅有1%的学生人生迷茫,无法确定社会理想,也没有太明确的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认为理想是空无虚有的东西。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目标明确,有足够的自信适应社会。
2.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问卷以当前敏感的“中日关系―钓鱼岛”“藏独”“台独”为例设置问题,发现99.9%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渴望国家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分裂活动,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以当前“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倡廉行为为例,99%学生对腐败行为深恶痛绝,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说明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心系国家,能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3.自我意识强烈,辨析能力薄弱
校园虽是一方净土,但是也有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对于“如何面对不道德的行为”的问题:当代大学生中有18.9%的人选择了“对他人不当行为当面进行指出”,却有72.3%的人认为“如果涉及自身利益才会当面指出”,8.8%的人竟然选择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只有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才会重视校园的不文明现象。有些学生明知是不文明现象,却不能明辨是非,明知故犯,带有利己性和功利性。庄金鑫在《“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朔治觥啡衔?:“‘90后’大学生拥有基本的道德认知水平以及比较理性的道德评价能力,可是他们在道德行为方面远远跟不上其道德认知,利己性和功利性更为明显。”
4.团队意识薄弱,心理素质脆弱
“如果和同学有冲突,责任归咎于谁?”,当代大学生中有78.9%的人认为“主要责任在于他人”;只有10%的人觉得“主要责任在于自己”;11.1%的学生回答“不好界定”。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团队意识薄弱,发生矛盾时很少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归咎于别人。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全部都是“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迷恋于网络,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削弱了团队协作意识。
在问到“如何面对挫折”时,52%的人选择了“影响很大,但是会总结经验,继续奋斗”。40.8%的人认为“影响不大,只是自己会失落一段时间。”只有7.2%的人认为“无所谓,会继续努力。”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比较弱,心理素质脆弱,这不仅与教育有关,还与自身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三、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问题解决的可行性对策
针对以上当代大学生显著的特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1.从家庭教育方面入手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校里的多数问题都能从家庭映射出来,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实也可以追究到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整体素质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当代大学生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而且青春期带有叛逆性,家长对他们进行干预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不可采取封建家长制,应多沟通交流,注重从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这三个方面锻炼孩子的道德素质,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2.从学校教育方面入手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能够唤起当代大学生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校园文化的类型要多样化,可以通过墙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社团组织、文艺活动等方式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提升文化内涵,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2)课堂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要渠道
课堂教育可以从教育者和教育媒介这两个方面入手,教育者主要是教师,教师不仅是指思政课老师,还包括专业课老师。他们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通过自身言行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发挥能动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媒介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必须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及时根据新问题、新情况编写一些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教材。
(3)发挥典型事例的模范作用
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典型事例剖析,激发他们的热情,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素养,通过模仿,内化成自身的素养。赵君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实证研究》中认为“在校园文化宣传的过程中,加大典型案例的讲解,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同时代人的先进事迹,从而达到教育自身的作用。”
3.加强自身素质
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加强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协和学院教改课题“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2xh17。
编辑 李建军
第四篇:浅谈加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
浅
谈
当
今
高
校
大
学
生
素
质
教
育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教育措施................3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困境......................3
(一)社会创新实践能力缺乏.........................3
(二)思想道德素质比较薄弱,要进一步加强..................3
(三)大学生身心素质教育要进一步完善...................3
二、素质教育的特点............................3
三、大学素质教育与个性教育大学素质教育................4
四、素质教育实施的计划措施..........................4
(一)、加强德育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4
(二)、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4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技术素质和实践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4
(五)、加强教师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水平和理践相结合........5
总结:...............................5
参考文献:..............................5当今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文献综述
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成为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在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从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教育措施
前言:素质教育是以全社会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总体目标,以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为宗旨,并根据此目的来确立教育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体系。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困境
(一)社会创新实践能力缺乏
社会实践能力是评价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之一。然而当今的教育教学体制则过分强调了聚合思维的发展,这种形式的形成会使学生逐步有一种思维定势,而在日常的生活思维中缺乏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紧密相结合,从而使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三)大学生身心素质教育要进一步完善
首先,伴随着当今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十分严峻,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不深,需要进一步加强。其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也十分重要。
二、素质教育的特点
目前,在我国素质教育下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的,素质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1、全体性
素质教育是全体性是指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每个人都是素质教育的对象。
2、全面性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指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它不仅包括了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也包括了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等。
3、个体性
素质教育的个体性,是指素质教育承认个全差异,尊重每个人的尊严,使教育内容和方法适合爱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已有水平,即真正实施“因材施教”。
4、主体性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是指教育都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5、层次性
素质教育的层次性,是指素质教育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性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施素质教育在不同的教育层次、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重点。
四、素质教育实施的计划措施
(一)、加强德育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是当今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培养,它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统帅,每个学校都是按照德育大纲的总体目标,遵照大学生学习成长的规律,确定德育教育的要求,就要着重开设思想教育有关的教学课程。增强实践教学的知识和学生的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根据教育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这方面的思想加强从而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教学方式与模式,发挥到更好的教学作用。
(二)、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要提高文化素质与科学文化,首先,要对科学文化与基础教育的认识,从而转变大学生的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从这些方面来改进。
文化基础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的职业能力与素质的保证,要提高素质教育方面的就要加强教学方面的课程结构,从而从实践教学的内容能力来培养,从知识传授能力方面因材施教的方法中来提高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四)、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
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要把教育放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重点地位。创业教育也是当今大学生的职业教育领域中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创业教育与创新方面的能力要结合教育课程来开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和创业
意识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要通过有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推动科学教育对大学生的认识与观点。让大学生多多接触科学素养,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五)、加强教师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水平和理践相结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关键也在教师方面,要建设一支强悍的师资队伍中,结构理论,素质优良,教师骨干要加强,要全面向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首先加强师资培训的体系建设,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方面在知识学习的首位。
总结: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承认个体差异和基础上关心每一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就业和发展,从而结合自身教育和全面发展,我们要在工作与社会需求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开发的创新精神,我们要加强领导,建设深化教学的机制,进一步深化教学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学校是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教育的核心,从而提高素质质量和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是一项巨大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袁桂林 许丽英现代教育思想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4
[2]梁俊实用学校教育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7
第五篇:素质教育新内涵
媒介素养教育为素质教育增添新内涵
山东教育电视台研究室副主任 白传之 博士
有人说,“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近年来,频频出现在多种学术场合,并且有的学校已在实施的“媒介素养教育”到底是什么?怎么与素质教育扯上了关系?分析两者的内涵,就知道这还真不是硬扯,在当今媒介化的生存时空中,媒介素养教育也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常必要甚至是十分迫切的。在媒介面前,如果仍然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那可真有点“out”了。
一、素质教育与媒介素养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素质教育核心的几个关键词包括:“全面”、“全体”和“个性化”,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就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为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使其按照个性发展健康成长。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质量的竞争。创新就是与众不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培养他们敢于提出质疑、乐于提出不同见解和善于求异思维的能力。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批判性地解读和欣赏多种媒介讯息与作品以及利用媒介获得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或媒介教育)则是提升媒介使用者的媒介素养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推理和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能力的人,显然,素质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是相一致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为素质教育提供新的内涵、思路和方式。这是因为,我们的受教育者几乎无时无刻不被媒介所包围,这是不容漠视的环境和学习资源。
二、媒介化的生存时空是什么?
数字技术的出现及其快速发展,催生了众多个人、家庭和社会传播媒介。看一看青少年每天都在跟什么媒介打交道吧:具有跟电脑功能相媲美的手机、校园电视和校内网络、家中的数字电视、互联网和DVD,有的还有PS2及XBOX游戏机等等。青少年们的生活和学习时空就是与这些媒介日日相伴。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写作业时,会通过互联网查询不懂的概念;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时与电视节目中不一致,他们会提出疑问;家长给孩子讲些道理或者要求孩子做的事,当与他们在网上看到的情景有冲突时,他们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面对这样的场景,教师如何引导?家长又该怎么处理呢?孰对孰错?教师和家长常常也难以把握。要知道,当今的80后、90后和00后们,知识和信息来源已经远不仅仅是书本、教师和家长,媒介提供了他们想了解的几乎一切知识,模仿对象甚至是体验。一项来自上海的调查报告为此提供了佐证,当问及“现在人们离开大众传媒已无法生活”的反馈意见时,就整个青年群体而言,表示“很同意”的有32.9%,表示“基本同意”的有41.8%,两项合计为74.7%,而表示“不太同意”和“不同意”的只有15.2%。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青年已认同媒介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正如人类所生产的物质产品一样,大众媒介产品同样良莠不齐。由于大众媒介产品所具有的文化属性、所传播的意识形态、所隐藏的价值观等等明显区别于物质产品的特性,使得人们对媒介的影响日益关注,探讨人与媒介的关系日显重要。媒介素养教育则是审视、研究与调适“人—媒”关系,形成既不是媒介控制人的关系,更不是人与媒介的对立关系,而是“人—媒”共生的和谐发展关系,三、媒介素养教育能做什么?
在当下的中国,党和政府对传统正规媒体的管理依旧比较严格,但是,这种模式针对无管理主体的网络媒体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并且几乎是不可能按照原有的方式进行管理,一是技术难以实现,二是与民主社会建设也有相抵触之处。这便导致各种媒介对同一种社会现象解读出各异的信息,出现各种立场和观点。尤其是网络媒介更成为观点的市场,声音繁杂且常常并不理性。这便需要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对不同的观点具有一定的辨别力,对自己的行为 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媒介素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这样的愿望。
在青少年儿童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一是能够建立某种心灵的“预警”系统,提升他们对媒介不良信息的免疫水平;二是满足自身表达的需要。当今的青少年处于个性张扬的时代,表达愿望十分强烈,乐于通过自控媒介同他人交流并广泛传播其观点,媒介教育可培养健康有益传播的技能;三是媒介传播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一部分青少年在长大后会把媒介传播作为职业,若在儿童时代就埋下批判性思维的“种子”,创新媒介传播,这对构建负责任的媒介、传播健康的内容都是未雨绸缪的做法。
四、如何提高媒介素养呢?
每个人由于所处媒介环境不同,受身边人的影响各异,媒介素养水平差异较大,并且由于接触媒介的程度不同,出现了数字鸿沟,这与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有很大差距。在媒介素养水平方面,自是差异也较大。譬如说,相对而言,文化程度高的人对广告就不怎么盲目信任,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往往过于相信广告宣传。青少年之间的差异比之成年人相对较小一些,基本上他们还不是媒介重度使用者。针对他们,一般提供有关媒介的知识、媒介的理解和媒介的应用三个层次的内容。
所谓媒介知识,主要是指对媒介基本概念、媒介管理体制和媒介基本功能的认知。了解这些内容,会使青少年懂得媒介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或者无组织的传播行为,有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商业利益等多种传播目的;所谓理解媒介,主要是指媒介建构虚拟现实,而不是真实的现实;媒介又是艺术创造,能给人带来艺术享受,获得身心愉悦;媒介存在刻板印象(Stereo Type)、色情和暴力,可能引发犯罪;媒介还能介入人们的生活,对某些社会现象加以干预,向着有利于社会,也可能不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所谓应用媒介,主要是指学会正确合理地利用媒介搜索、传递信息,与他人沟通与合作;进行媒介艺术欣赏和创作,从而发展自己的媒介艺术能力。
总之,媒介深度介入生活、学习与工作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如何在媒介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媒介教育提升全面素质,历练和提升在媒介世界中生存的相关能力。(本文原载于《山东教育报》“关注”版,201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