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战争起源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军事辩证法讨论会论文
1989年9月20日 „„„„„„„„„„
┌──────────────┐
│ 关于战争起源几个问题的思考 │
└──────────────┘
宫锡准
战争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像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有着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研究战争的起源,对于理解战争的本质、现代战争的根源以及将来战争的消灭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战争起源问题成为军事理论和军事历史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在我国,50年代初期对战争起源曾进行过讨论,由于种种原因,后来把“战争起源于私有财产和阶级”当成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现于各种书刊,不同的观点得不到正式发表。后来不知在什么时候,由什么人提出“战争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阶级的发展而发展,并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1),于是这被当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式”。战争是不是起源于私有财产和阶级,这个“公式’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我认为有进一步讨论和澄清的必要。为讨论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做点简短的战争起源讨论的历史回顾。
一、历史回顾
战争起源是战争理论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许多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历史学家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战争起源与战争本质又是紧密联系着的,许多人虽然不是研究战争起源问题,但他们在谈到战争本质时往往又涉及到战争起源问题,这一点需要我们加以注意。
历史上有“心理战争论”者,认为战争是人类的本能和欲望,这就是说自有人类就有战争,并且将随着人类的生存永远存在下去。“宗教战争论”则把战争说成是神对人类的鞭挞和报复。“战争种族论”则认为战争起源于种族差别。“战争自然主义论”则说战争是一种永恒的现象。“理想主义战争论”认为战争是国际关系被破坏造成的,只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国际关系,就可以废除战争。这些观点都没有揭示战争的本质,也没有解决战争的起源问题,而是把战争的某些因素片面夸大了,用个别代替了一般。
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并没有从战争起源的角度去研究战争,但他说“战争是扩大了的搏斗”,“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暴力)的继续”。就当时他写《战争论》的背景而言,他还不知道历史上存在过原始社会,他给战争下的定义指的是阶级社会,他所理解的政治主要是指国家间的外交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原始社会在阶级产生之前是有战争的,并且分析了氏族部落间古老的战争是如何发展成为阶级战争的。
列宁没有专门论述过战争起源的问题,但他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种帝国主义战争时,说私有制与战争是不矛盾的,并且说私有制永远会产生战争。不少人在讨论战争起源的文章中据此认为列宁是战争私有制起源论。这是把列宁在特定情况下讲帝国主义战争根源的话当成对战争起源的论断。苏联军事理论界公开的观点多年来一直是战争阶级起源论。〔苏〕1982年出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和军事理论与实践的方法论》还是这样认为:“在有阶级以前的原始公社制度下没有战争这一社会现象,因为不存在发生战争的根源和原因。氏族之间,公社之间和部落之间的武装冲突就其实质来说不是严格科学意义上的战争。”(2)
我国关于战争起源的讨论基本上是在建国后50年代初期开始的,一种观点基本上是阶级起源论,其根据除苏联的出版物以外,多引用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一段话:“战争——从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战争产生在私有财产和阶级之前,根据是恩格斯《家庭、私有财产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材料以及中国原始社会里阶级产生前战争的史实,前面提到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公开的观点多是阶级起源论,但是实际上不同的观点仍然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军事理论界在解放思想的条件下,关于战争起源问题又展开了讨论,特别是编写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战争条的需要,促使这一讨论加快了,发表了不少讨论文章。这一讨论不仅是战争起源问题,同时涉及到战争的定义、战争的本质等。宋时轮同志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写的“军事科学”条,其中关于战争起源的观点可以看作是对前些年讨论进展的新概括。他说:“人类的战争活动,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原始社会晚期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的暴力冲突,可以看作是战争的初始形态。”(3)到此为止,战争起源问题是否解决了呢?还没有。近两年来出版的书籍和报刊文章,以及在讲课中,不少人仍然坚持战争起源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观点,因此,我认为对战争起源仍有继续深入讨论的必要。
二、战争到底起源于何时?
原始社会在阶级出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战争,大约发生在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繁荣期。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早期(即旧石器中期以前)处于原始群阶段,大约距今四、五百万年前,那时是群内婚,后来由群内婚演变为群外婚,出现了氏族的萌芽。氏族外婚制是一个严格的规律,这标志着人类自身生产的巨大进步。约在旧石器的晚期,人类体质形态发展为新人阶段,进入了氏族社会。那时是一个氏族的女子与另一个氏族的男子都成为婚姻关系,生育的子女只知有母不知有父,这种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就是母系氏族社会。
氏族是比较稳固的组织。每个氏族开始有了自己的名称,这通常是以某种图腾为名字的;有了氏族语言;产生了氏族宗教(即图腾信仰);每个氏族都有比较稳定的居住、采集和狩猎区域;有共同的墓地;每个氏族都有了自己的最高权力机关,即氏族会议,氏族会议选出氏族酋长负责处理氏族日常事务,在氏族内部发生的矛盾,一般由酋长来处理,重大事情则由氏族会议来决定。一个氏族与另一个氏族有时为争夺较好的水草地等较为优越的生存条往往发生矛盾,如果协商不能解决问题那就由战争来解决,这是当时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有时一个氏族的成员杀害了另一个氏族的成员,被杀害者的氏族一定要报仇,杀害者的氏族交出凶手则罢,如果不交出,被杀害者的氏族就会为血族复仇与杀害者的氏族发生战争。这是当时发生战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那时的战争,没有专门的军队,参加作战的人都是自愿参加,参加作战是到一定年龄的氏族成员的一项义务。恩格斯说,在美洲发现的尚处在野蛮时代低级阶段的易洛魁人,在那里每一个人都可以组织一个战斗队,到他愿意去的地方去远征。他可以举行一次舞蹈来宣布自己的意图并募集志愿者。胞族还是一个军事单位,“在作战时各成一队,各穿自己的制服,有自己的旗帜和自己的首领。”(4)那时作战也没有专门的武器,平时用以进行生产的工具战时便成了武器。大约用于狩猎的弓箭是当时最优良的武器。恩格斯在谈到弓箭的作用时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药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5)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男女分工,导致了母系氏族社会的解体,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游牧部落,这些最早出现的部落大概可能就是最先出现的父系部落。在我国,传说中的尧舜禅让大约是母系氏族首领的民主选举制,到了禹传子就开始了父系氏族制度。
我国史书记载的传说中的古代战争,有许多是氏族社会中尚未出现私有财产和阶级的战争。如炎帝集团的共工氏与蚩尤族的战争;以蚩尤为首的黎苗族集团与炎帝榆罔的空桑之战;夏族集团首领黄帝与蚩尤部落的涿鹿之战;黄帝与炎帝榆罔的坂泉之战。《孙子兵法》所说黄帝胜四帝可以认为是以黄帝为首的夏族集团对周围部落的统一战争,其中黄帝伐赤帝,战于反山之原,可能就是黄帝与炎帝的坂泉之战。这些战争虽然是传说,历史记载文字很少,许多情节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确实发生了战争,并且是在私有财产和阶级出现之前,则是毫无疑义的。
除中国外,在世界上考古工作者和原始社会的研究者也提供了在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之前就发生过战争的事实。例一,在西班牙曾发现两幅石器时代的壁画。它们描画了原始社会中战争的情况。一幅是在西班牙东部,描绘在卡斯台龙(castcllon)岩壁上的作战图,该图描绘了两个集团用弓箭进行厮杀的情景。另一幅是在西班牙勒文特悬岩上的作战图。在该图里,画着一群手持弓箭呈进攻态势的战士,另一群也是手持弓箭但处于防守态势。例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这部记叙军事题材的文学作品,在神话外衣下,对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特洛耶战争作了比较充分的反映。史诗描写了希腊半岛各部落联合远征特洛耶的情景,它们用十分简陋的武器,简单的战术,经过十年战争,终于攻下了特洛耶城。例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多篇著作中分析了人类还处于氏族社会时期发生的战争。恩格斯在《起源》一书中说美洲发现的易洛魁部落,尚处于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那时没有阶级但确实存在着战争。
从以上所举史实和初步分析,可以认为战争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繁荣期,那时还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的出现。战争的原因是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为各自的利益发生矛盾用和平方式得不到解决而采取的对抗斗争形式,其本质是氏族部落政治的继续。
三、氏族、部落间的“武装冲突”不是战争吗?
坚持战争起源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同志,也不能否认恩格斯所说的在阶级产生之前氏族部落间的战争,但有一些人说那不能叫“战争”。为什么呢?他们所说的理由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点:第一,那时没有私有财产,尚未分成阶级;第二,那时没有专门进行战争的军队;第三,那时没有进行斗争的专门武器;第四,这种冲突不仅不能破坏氏族制度,而且起着团结巩固氏族成员的作用;第五,这种冲突的结果不具有统治、奴役失败部落的性质;第六,那时的冲突没有政治奴役和经济掠夺的目的。等等。(6)
什么是武装冲突?如果连军队和武器都没有,那连“武装冲突”也不能叫,只能说是“暴力冲突”,当然这只是枝节问题,我们且不去管它。即使叫“武装冲突”,它和战争的区别,在今天我们可以界说,但在古代这种区别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从战争起源说,叫它“武装冲突”,它也应该是战争的初始形态,与后来发展了的完备的形态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强调两者的区别就否认它们的联系。说那时的“战争”就是战争,这也是从战争本质上说的,并非说与后来发展了的阶级社会的战争是一样的,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至于说那时的战争“不是严格科学意义的战争”,“不是本来意义的战争”,这当然是把阶级产生后的战争视为“严格科学意义”、“本来意义”的战争。然而讨论战争起源问题,这个前提的设置则是不合理的。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战争的起源与战争的发展,或者说战争的初始形态与发展了的形态是既有联系,但又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把发展了的形态作为起点,作为战争的定义,再把不合定义的战争排除定义之外,不承认其为战争,而叫它“武装冲突”,这种论证方法也是不合理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那六条理由。第一条,隐含的话是先说战争是由私有财产和阶级产生的,再证明那时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因此这条理由是不能成立的。第二、三条,认为战争一定要有专门的武器和军队才称得上是战争。战争,当然要有武器和军队,但是军队并不必须是常备军,有了战事就从事作战,没有战事就从事劳动,这在阶级社会中也是常有的现象,何况人类社会初始的战争?原始社会有了战争,临时组织起来去作战的人群当然还不算后来我们称之为军队的“军队”,但它不具有军队的性质或萌芽吗?这种性质就是组织起来进行暴力斗争的人群,有指挥者和被指挥者。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的频繁,才有了少量的专门进行战争的军队。军队有了严格的纪律和分工。至于武器,在人类历史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把生产工具作为武器的,把武器的生产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建立起来这是很晚的事情。在现代,武装冲突也使用现代化的武器,而在落后的民族,用打猎的弓箭和鸟枪同样也可以进行战争。因此,把有没有专门的武器作为是不是战争的标准也是不能成立的。第四条,说原始社会的武装冲突不能破坏氏族制度反而起着巩固氏族成员的作用,这也是缺乏根据的。马克思在《科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中写道:“当时由于和邻近氏族的战争而使氏族的组织情况遭到了破坏,某些氏族公社绝迹了,它们的份地一部分被人夺取,一部分重新转变为未开垦的土地。”“暴力的变革屡屡发生,在外来氏族的打击下,或因与邻族发生敌对冲突,有整批的部落绝迹了。”(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8页)这是氏族组织由于战争破坏的一种情况。另外,当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个人劳动产品除自己消费以外还略有剩余的时候,战争中抓来的俘虏就不再被吃掉或杀掉,而被当做奴隶,这恰恰又成为阶级社会产生的一个原因。这是原始部落战争破坏氏族制度的另一种情况。第五、六条,从冲突的结果和目的看,说没有政治奴役的目的和经济掠夺的目的,这是用现代的眼光来要求原始战争的目的。那时的战争,一个原因是为争夺优越的生存条件(如水草、土地、森林等),另一个原因是为血族复仇。如果两个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发生了利益上的矛盾,双方的头领能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就不会发生战争,否则就用战争方式去解决,这说明其经济、政治目的是很明确的。奴役的事情尚未发生,但用强制力量使对方服从己方的意志是存在的。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认为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也是 战争,说它是“武装冲突”而不叫战争是不能成立的。即使叫“冲突”,那么这种冲突也是战争的初始形态。
四、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间的战争是私有财产引起的吗?
有的同志也承认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间存在着战争,但奇怪的是他们认为那时的战争也是私有财产引起的。例如《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研究》一书的作者也承认人类社会的蒙昧时代的高级阶段和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氏族部落间存在着战争,那么这种战争是否由私有财产引起的呢?作者作了肯定的回答。他说:“就对外氏族外部落而言,人们似乎把氏族部落居住的地方和狩猎的地区视为本集团所有,当做本氏族本部落的私有财产。在氏族、部落内部帐篷、弓箭和一些简陋的家具,以及衣物首饰等,已经归个人所有,属于私有财产了。土地虽然属部落所有,但一部分耕地的所有权利承认是个人或某一团体所有,并成为继承的对象。在这些经济变化中,私有财产是阶级矛盾的根源和破坏古老公社的杠杆,它的出现成了孕育战争的内在因素。”(7)
我认为这种对私有财产的说法令人难以理解。
首先,人们把本氏族本部落居住的地方和狩猎的地区视为本集团所有,这些“地方”和“地区”就能算本氏族本部落的私有财产吗?如果把这些“地方”和“地区”做为私有财产,那么原始公社的公有制是指什么呢?难道只是氏族、部落狩猎达不到的地方才是公有财产?原始公社的公有制,就是指氏族、部落公有,它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如果把氏族、部落的共同占有说成是私有财产,那原始社会就没有什么公有制了。
我们知道,在未出现家庭以前的氏族社会里,氏族对于其成员来说就是一切,在氏族以外,他们不知道别的什么东西。结婚是氏族的,所有主也是氏族。氏族的一切财产都是氏族成员所共有,这叫作氏族公共财产。由于人口增加,为了保证能够从自然界中获得生存的必需品(如野果、鱼和兽等)来维持生存,各氏族间不得不开始划分土地和水域。猎地的划分是土地分配的第一种形式。后来出现了畜牧业、农业;于是牧地、农地也实行分配。但这些划分的土地都是公有财产,土地被个人占有的观念是很晚以后才出现的。各氏族部落的公有地,是他们生活的源泉,在这些公有地内只允许本氏族、本部落的成员从事采积、渔猎、畜牧或耕种,一切生产活动离不开集体,所以一切收获都是共同享用,外人进入这些公有地就是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就会被驱逐,如果不听警告,侵入者被抓到就要受到伤害,甚至被杀死。因此,侵犯占有地便成为氏族或部落间发生纷争或战争的主要原因。我们决不能把侵犯、保卫这些公有地而发生的纷争或战争说成是侵犯私有财产和保卫私有财产而引起的。其实那时氏族或部落成员尚不存在私有观念。例如,处于氏族社会阶段晚期的非洲布须曼(bushmen)人得到礼物时,总把它分给本氏族的一切成员。
如捕到一条野牛,就分成许多块送给其余的人,自己只留一小部分。达尔文曾看到火地岛的土人将人家送给他的一床被子撕成若干小块分给每一个伙伴。在海边若遇到一条搁浅的鲸鱼,即使他饿得要死也决不动手,而是跑回去报告本氏族的成员,然后大一起赶来,由年长的人将鲸鱼平均分配给每一个氏族成员。
其次,氏族部落内部帐篷、弓箭和简陋的家具、衣物首饰归个人所有,这在母系氏族社会发展的那个阶段上也不能认为是属于私有财产。
个人财产的物质形式的最初起源,只限于氏族成员的贴身之物,即附着于个人并且嵌入个人肉体或皮肤之内而不能分离的那些东西。例如,穿在鼻子上、耳朵上、咀唇上的装饰品,系在脖子上的宝石或兽皮以及悬挂在个人身上的装饰品。这些东西和生活是分不开的,有的一生离不开身体,死后也连同一起埋葬或烧毁给死者的灵魂享用。这种个人使用的财产是个人财产的最初形式,不仅原始社会存在,即使将来我们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社会也还需要存在,它不能叫做私有财产。
弓箭是劳动工具,也是武器,对于原始社会的人们来说,也具有同个人使用的财产一样的性质,它与地主占有土地财产,资本家占有资本财产根本不同,它不能成为剥削他人的手段。如爱斯基摩人,每人只能占有两只独木船,若是造了三只,那另外一只就应当归氏族支配。必须指出的是,在我们所论及的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劳动工具,武器,还有生活用具,以及还未定居之前的住宅(即帐篷)属于动产,这些是属于公有的,即使归个人长期使用也不属于私有财产。
私有财产的出现与出现交换是分不开的。当生产出来的生活资料仅能维持集体生存而极少剩余的时候是不可能产生交换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得从事不同生产的氏族或部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剩余产品并日益增多,从而导致了交换的必要。开始,氏族部落间的交换是以氏族部落的酋长、首领为代表进行的,交换的东西都是共有的动产。当出现了家庭公社后,部分动产为家庭所有,家庭间的交换也有了可能。家庭间的交换是以家族长为代表来进行的,最初交换的东西也是家庭公有的。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交换的频繁,氏族长、部落长、家族长逐渐利用自己的权力把公有财产当成私有财产进行支配,这时才有了私有财产的想法,于是积累动产并把它变成私产的欲望日益强烈。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积累动产的途径除劳动生产外,战争又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各氏族、各部落间最初的战争只是为了达到夺取或保护生存地的目的,自从积累了更多的动产,生产的成品除了自己生存还有剩余的时候,战争的目的就带有掠夺财富的目的了,这时战俘就不被杀掉或吃掉,而变作奴隶。开始,战利品和奴隶作为公有动产,公有奴隶在公有土地上耕种,产品归部落共同消费,随后把战利品或奴隶平均分配给各个家庭,成为家庭私产,久而久之,军事首领便利用自己的权力占有更多的战利品,私有奴隶也出现了。可以说是战争促进了私有财产的积累和奴隶制阶级社会的出现,而不是先有了私有财产和阶级才产生了战争。
土地的私有则比动产的私有较晚,它的私有发端于动产的私有。开始,帐篷作为动产,所以宅地也被当作动产,定居后,开始各家族的房屋是不相连的中间用空地隔开,这些空地为公有,后来也同房屋一起被宣布为私有财产。这时土地仍为公有,各家庭只是在分得自己的份地上耕种。这种份地开始二、三年分配一次,后来七、八年以至几十年分配一次,最后长期使用不再归公社,渐渐变成了私有。(8)
上述可以看出,私有财产的出现有其本身的发展过程,是有规律的。私有财产最初是从动产开始的。归个人享用的装饰品,归个人使用的工具、武器、用具等,开始并不是私有财产,而是个人用品或个人财产,只是在由于分工产生交换之后,才有了私有的动产。耕地和山林川泽的私有则是阶级产生以后才发生的。
五、战争是否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
多年来人们对战争的消灭有这么一种观点:战争既然是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物,那么它必然会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灭而消灭。由于这个逻辑的推论,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始所说的那个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公式”。
上面我们已经论证了战争并不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而是在私有财产和阶级出现之前就产生了。至于阶级产生后,战争起了一个质的变化,即阶级战争,它延续了几千年,并且至今还是人类社会发生战争的主要原因,这是战争的发展问题,而不是战争的起源了。“战争随阶级的发展而发展”一般来说是成立的,这一点并没有什么分歧,因此这里就不多说了。那么战争是否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呢?这是与战争起源有联系并且是有争论的问题,我也谈点个人的看法。
按照传统的观点,战争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已经消灭了阶级,当然也就不存在产生战争的根源了。然而一种新的现象产生了: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侵略别的国家的战争,包括对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战争。如果说社会主义国家在外国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条件下起而保卫自己的国家,那是完全必要的,正义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还必须有强大的国防,以应付保卫祖国的战争。但这种战争无疑是防御性的,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那么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对另一个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呢?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为什么会发生战争?难道是阶级斗争或阶级斗争的“残余”引起的?这种解释总感到不能令人信服。
有人说,战争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是指在全世界消灭了阶级,而不是指在某几个或部分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消灭了阶级。但是事实上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像马克思所设想的,在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而是在一国、一部分国家取得了胜利,我们必须寻找社会主义国家发生战争的原因,而不能回避这一不幸的事实。
我们记得曾有过这种逻辑推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阶级在本质上就不应发动战争,它发动了战争,那它就不是社会主义,是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质上的帝国主义,即社会帝国主义。后来事实证明这种解释是不对的。
必须承认,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消灭了剥削阶级,也就没有必然的经济、政治基础对外实行侵略战争。但是同时也必须承认,社会主义国家与其他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矛盾,或者还重新产生着一些矛盾。如边界争端问题,领土争端问题,民族纠纷,意识形态问题。也还存在着经济、科技、外交、宗教、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利害关系等等。这些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只能为顺利解决这些问题提供良好的条件,而不可能很快都得到解决。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通常应当采取谈判、协商、互谅互让的方式,而不应当采取武力的方式。然而,社会主义制度毕竟建立不久,旧社会的影响不是很短时间内能够消除(这些影响有阶级的影响,但不能统统归之于阶级的原因),新制度在许多方面需要加以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尚处在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需要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法制需要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需要提高,等等,一句话,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也需要改革和完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政府由于上述原因也存在着不能正确解决对外矛盾的可能性。如果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这些矛盾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去解决,在对外政策上能够实行正确的政策,那就不会发生战争。反之,如果只顾本国、本民族的利益,或者借口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而损害别国的利益,掌握着党和国家大权的少数领导人对内不能实行民主,和缺乏有效的监督,对外实行霸权主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那就可能发生战争。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发生的侵略别国的战争,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发生的战争,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发生的。
消灭阶级并没有随之消灭战争,但应当承认,它是向消灭战争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人类历史上,自从产生了战争以后,频繁发生的愈演愈烈的战争是在阶级社会中进行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毫无疑问是战争的主要根源,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越多,战争的可能性就越少了。当今世界上所发生的战争,主要仍然是阶级斗争引起的。因此,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分析现代的战争仍然是基本的方法,那种认为阶级分析方法过时了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阶级分析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上面所说的战争的起源,就不能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套,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也不能只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去说明。
消灭阶级向消灭战争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但是到消灭战争还有相当一段路程。简要地说,需要经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极大提高,各民族逐渐融合,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逐渐消亡,代之而起的是新的经济、政治共同体,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保留国家的形式,但不带有阶级的性质,那时,虽然这种人类共同体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但决不需要用暴力的手段去解决,自然,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也就会消失了。
***************************************************************
综上所述,战争并非起源于私有财产和阶级,而是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发展繁荣期氏族部落间为各自的利益而发生的暴力对抗。战争也并非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消灭阶级只是向消灭战争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要消灭战争还需要创造更多的条件。因此,所谓“战争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阶级的发展而发展,并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的公式,也并非是马克思主义的公式,应当予以抛弃。在研究战争起源问题时,应当以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等所提供的材料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得出相应的结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应注意当时的背景,理解其精神实质,不能摘取其中的某一句话当作原则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而使事实服从原则。我本着这一精神谈了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当,欢迎同志们批评指正。
注:(1)高体乾、邓光荣《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初探》第133页。
(2)塔布诺夫·鲍卡列夫主编,第259页。
(3)《中国军事科学》杂志1988年第一 期。
(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8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19页。
(6)〔苏〕《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和军事理论与实践的方法论》,《辩证法研究》等。
(7)邓锋:《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研究》第30页、32页、33页。
(8)参阅杨(上边两个方,下边一个土,读“坤”):《民族学概论》、岑家梧:《中国原始社会史述》。
军事辩证法讨论会论文
****年九月二十日
(此文在刘先廷主编的《军事辩证法新论》一书中登载,题目改为:《战争起源的再思考》,有些地方作了修改。我认为以保持原貌为好。)
第二篇:战争中的犹太少女留下的思考
战争中的犹太少女留下的思考
------《安妮日记》读后感
当安妮开始写这本日记的时候,她或许不知道通过这本日记,她留给了后世多少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对于她而言,日记就是她的伙伴,一个可以倾听它所有心事的好伙伴,也是她的一扇窗,一扇可以透过它望见幸福、安定与希望的窗。
安妮出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加之作为一个犹太人,更注定了她颠沛的一生。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定的时代,我们无法设身处地的理解安妮的那25个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安妮稚嫩的手笔,去了解那个充满血腥和迫害的时代。
透过这本日记,我们被这个13岁的小姑娘深深地感动了。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三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这一切只因为那25个月的不见阳光的暗室生活。正处于成长花季的安妮让人爱怜,她的遭遇让我们痛心,她的日记却又让我觉得温暖。
安妮在窄小暗室里的挣扎、抑郁和悲愤是她在这个小小年纪对这个处处布满硝烟的世界的不满的表现。在日记里,安妮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记录了自己的寂寞、苦闷,记录了自己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安妮在写日记的两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写到了轰炸所带来的恐慌,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也在日记的只言片语里暗示自己早已习惯了这种藏匿又充满危险的生活。安妮作为一个花季少女,她的阳光被暗室抵挡,梦想被战争摧毁,生命被硝烟终结,她还没有享受到世界的精彩和生活的乐趣,就像流星一样划过这个罪恶的世界然后就无声的陨落了,就像一朵羞滴滴的蓓蕾还没绽放然后就默默的凋谢了。这样一个本应该拥有一段灿烂幸福的成长经历的女孩却被战争无情的陷害了,难道安妮的遭遇不值得我们同情?不值得我们痛心?
虽然安妮身处特殊环境,但是她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安妮在一篇日记中写到:“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这样一个被邪恶压迫的小女孩,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是很多现在的成年人都不具备的。这样一个豁达乐观、执着梦想的女孩难道不让我们感动吗? 读着她的日记,难道不觉得有股暖流淌过心底吗?
安妮平凡简单的笔触里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处处都打动人心。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在她留给后世的日记里,我们不难读出生活的真谛:要相信善良。
第三篇:“战争”
“战争”
自从我家的电脑上了网,爸爸,妈妈就成了网虫,一个忙着斗地主,一个忙着聊天,为此,他们发生了多少战争呀。
今天是周末,天气晴朗,放学后,我背着书包赶紧回家写作业。打开家门,我大吃一惊,一向早出晚归的爸爸竟破天荒地在电脑房里,只见他那肥胖的身躯蜷在电脑椅里,沉重的大屁股和椅子亲密的挨着,我不禁有些好笑,爸爸提前抢占阵地了。
正在写着作业,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入我的耳朵,妈妈急急慌慌的跑了进来,发生了什么事?我疑惑地走出书房,只见她放下挎包,就冲进了电脑房,原来她的急事就是聊天呀!一场战争就爆发了。
妈妈是急性子,她一冲进电脑房,就忙着抢鼠标,说:快、快、让我聊一会儿,正斗的天昏地暗的爸爸哪肯轻易让出阵地,他一把夺过鼠标说:你先做饭,吃完饭后你再聊,不行,我现在就想聊一会儿心急如火的妈妈不依不饶,这一举动可惹怒了爸爸,只见他满脸涨的通红,瞪圆了双眼,大吼到:滚,做你的饭去。面对爸爸的坏脾气,妈妈终于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做饭去了。
唉,网上的世界,几多欢乐,几多忧啊!
第四篇:战争
战争: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
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条约名称
签订时间
主
要
内
容
中英《南京条约》 1842.8 五口通商;割香港;赔款2100万两。关税协定。
中英《天津条约》 1858.8 开放沿海沿江9个城市;英兵船可驶入口岸 传教士可自由出入;赔款400万两。
中法《天津条约》 1858.8 开放沿海沿江6个城市;法兵船可驶入口岸 传教士可自由出入;赔款200万两。
中英《北京条约》 1860.10 开放天津;割九龙;赔款800万两。
中法《北京条约》
1860.10 开放天津;赔款800万两。
中日《马关条约》 1895.4 割辽东、澎湖、台湾及附近岛屿;赔款2亿两;开放四个城市;允许日本在中国办厂。
《辛丑条约》 1901.9 赔款4亿5千万两;允许各国在山海关到北京铁路沿线驻军;永禁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
2、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意义: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
1、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
皇帝、权贵昏庸愚昧;
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
将帅贪生怕死,临阵逃脱;
既害怕侵略者,更害怕人民群众。
经济技术的落后(重要原因)
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 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对《资政新篇》的评价
(1)以学习西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方案,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治国方案;
(2)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治斗争的需要,强调集权、反对帮派,目的是要维护和巩固太平天国的政权;
(3)脱离了当时军事斗争实际的方案,未解决最紧近的军事问题。打仗是第一位的,却未提出,只提出了宏观的长远的空的设想。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也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并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是当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有力地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以宗教来发动群众的,缺乏科学思想理论,不能正确地对待儒学,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不能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历史作用: 虽然洋务新政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翻译西书,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冲击了“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传统观念,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
失败原因:
封建性、依赖性、腐朽性、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失败原因: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和惧怕人民群众。
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戊戌六君子”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前,外债、赔款及一切捐税压得劳动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其尖锐。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第一,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第二,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客观上,辛亥革命发生于帝国主义时代,而帝国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主观上,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所导致的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915.9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为《新青年》,后迁至北京,北京大学遂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其主要撰稿人有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新文学、新道德,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一次巨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
这次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它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启示和影响启示: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
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新的革命方法和经验.影响:
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
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
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总之,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导火线社会历史条件: 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特点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由于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所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大会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的纲领 讨论了党的实际工作计划是集中精力组织工人 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
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国共为什么要实行合作?
一是国际国内局势发展的需要。
国内政局: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国际局势:欧美列强各自假手于
自己支配的军阀,加紧对中国的掠夺。
二是国共两党为推动革命斗争的 需要。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其特点 形成: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大会对三民主义作了新解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特点:
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以国民党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以新三民主义作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并使之成为这次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主观方面: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没有经验,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
客观方面:
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
苏联和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作出了一些错误的指导。
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它的历史意义不可磨灭,它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马克思中国化的途径;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开始懂得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并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必然性:
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武装斗争是革命的主要形式
中国的特点: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农村为重心
1、革命的主要力量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的农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
2、由于强大的敌人总是长期占踞着中心城市,而广大的农村则是反革命统治的薄弱环节。
长征的意义: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
第一,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第二,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三,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第四,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第一次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第二次结合: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关于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八大的主要贡献与意义:
主要贡献:
一是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二是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三是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四是在执政党建设上,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等。
五是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历史意义:
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及其重大意义 主要内容: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理论。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理论。
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
活的主题。
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和方法。
重大意义 :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提出并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的一个伟大理论成果。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
错误的性质
1957年下半年以来中共所犯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是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严重错误。
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并不是由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本身所造成的,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完全可以纠正这些错误。
我们必须把毛泽东的错误同林彪、四人帮的罪行区别开来。
犯错误的原因
第一,我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第二,我党习惯于沿用过去的大规模群众性斗争的方法和经验。
第三,没有正确解决领袖和党的关系问题。
第四,长期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影响。
第五,我党特别是毛泽东同志产生了骄傲情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中心议题:讨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伟大功绩:
一是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二是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三是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四是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五是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历史意义 一是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二是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三是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四是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会衰落?
从社会经济看,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不安。
从政治制度看,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官场腐败和效率低下,社会矛盾激化。从军队状况看,军队养尊处优,官贪兵懦,武备废驰。从思想文化看,实行文化专制主义,钳制社会思想。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原因 政治: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社会: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发生变化
性质:封建社会开始转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变化:
官僚地主形成;
部分地主转化为资本家;
部分自耕农变为贫农或雇农;
破产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后备军
早期中国工人阶级形成:
第一批 — 通商口岸的外资企业;
第二批 — 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 买办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两对主要矛盾
2、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
五四运动(1919)——中共一、二、三大(1921、22、23)——国共合作(1924)——北伐战争(1926-1927)——国民党三次政变(1927/4-7)——共产党三次起义(1927年下半年)——红军三次反“围剿”(1930-31/9)——日本侵华(1931-35)——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1932-1936)——部分国民党人抗日反蒋(1933)——红军长征(1934/10-36/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1935)——西安事变(1936)——全面抗战(1937-45)——人民解放战争(1946-49)什么叫做“三座大山”? 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清王朝推翻后,继之而起的是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有改变,并且进一步加深了。
1、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北洋政府以帝国主义列强为靠山,使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得到伸展。
国民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的,虽然与外国列强重订新约,但并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而是为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进一步敞开了大门。
日本的侵略扩张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抗战胜利后,美国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把国统区的经济推向绝境。
因此,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不能充分发展?
外国资本的压迫 官僚资本的排挤
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中华民族资本的先天不足
第一,起步晚:世界资本有200年历史,工业革命有100年历史; 第二,资本少:仅500万元;
第三,设备技术落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革命性: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排挤和压迫,因而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要求。
妥协性:在不同程度上又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缺乏彻底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勇气。
第五篇:战争
战争,人性的救赎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
把人性的美丑憎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深刻地揭露出来,在战争的疯狂年代,有些人种将不被看为是人,甚至连牲口也不如,他们可以无条件无反抗无理由的被残暴着任意宰割,甚至整个人种被彻底灭绝。一如二战,犹太人......第一次知道《辛》这部电影是在高中的时候,当时它是作为剧本的例子放在教科书上,很清晰记得当时语文老师极力向我们推荐这部影片。两年后,当我真正地将它看完的时候,心里被一种很沉重的感觉充斥着,同情、怜悯、感动等等的感情绪混杂在一起,导致我对战争的厌恶。
战争带给是恐怖的,带有流血和死亡。死神挥着他的死亡镰刀随意地收割生命,让处在战争环境下的人们觉得生命无比脆弱,让人们完全沉浸在恐惧之中。在这种恐惧的逼压下,为了自己或他人生存下去,所有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都有如至于显微镜下被放大。
电影的主人公辛德勒开始是一个贪婪的商人,他大发战争横财,雇佣当时被纳粹德国逮捕关押的犹太人为他制造生产,而雇佣费却比一般的波兰人低得多。这使得他从一个一文不值的异乡人变成了当地闻名的富豪。他生活糜烂,只懂享受,整天花天酒地并和他的情妇厮混。但就算如此,他在当时却被许多犹太人感激着。即使犹太人没有得到工钱,但辛德勒的工厂却为他们撑开了一面保护伞,为他们在充满死亡的纳粹集中营提供了庇护,使他们不用随时担惊受怕,不用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影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焚烧受难者尸体那一幕。整部影片除了开头和结尾处,其他地方几乎全是黑白色调,除了那个后来被运去焚烧的穿着鲜艳大红色衣服的小女孩。而在这之前,辛德勒在挥舞棍棒、疯狂扫射的党卫队和被驱赶的犹太人之间第一次看见了这个本应该天真快乐的小女孩,那时的她,也是衣着着这一身火红的衣裳。仅仅第二次见面,一个美丽的生命就这么夭折了。孩子有什么过错,大人们的利益战争中最无辜的牺牲者啊!拥有花一样的年纪、最纯真笑颜的孩童啊,在战争中,那稚嫩柔软的肌肤在被子弹穿透过后变得僵硬而冰冷。那种火红,代表着生命的热情与张力,而它,即将化成灰黑色的“雪花”,消失不见。这让辛德勒不得不为之动容,在他贪婪的背后,始终有保有一份善良,而在看到这样惨无人道的、毫无理由的屠杀之后,他的善良——好吧,我承认这句说辞很俗套——战胜了内心的贪婪,在那一刻,他下定决心倾尽一切可能保住犹太人。从那天起,他开始关心自己的犹太工人,关注他们的生活,开始保护他们,让犹太人尽量过得更好。而这样的辛德勒,真正的折服了他的会计师伊扎克.斯坦恩,一个充满正义感、善良且智慧的犹太人。影片的高潮时辛德勒这个曾经唯利是图、以自我为中心的德国商人更加“贪得无厌”地和他的会计师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打印以工厂需要技术纯熟的员工为理由买走的犹太人的名单。他不断抽这烟,神情急切,不时拿起打好名字的纸,说着“不够”,在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辛德勒的灵魂在闪耀金色的光芒,那么夺目,让人充满希望。
终于,二战结束了。当辛德勒收到犹太人为他打造的纯金的戒指时,辛德勒却不认为自己是个英雄,他没有作为一个拯救者施舍和恩赐的姿态,他没有一个英雄豪 杰的正义凛然,他只是一个刚刚懂得了生命的尊贵而为自己未能更竭尽全力救出更多的人感到无比追悔的人,他觉得自己有罪,因而满怀愧疚之心以至于痛苦不已,他无法让自己逃过自己良心的诘问。是这些犹太人让辛德勒懂得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拯救了那些犹太人的生命,那些犹太人拯救了他的灵魂,对那些犹太人的营 救同时也是辛德勒对自己的救赎。辛德勒没有达到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的个人目的,但是他用犹太人帮他挣到的那些钱,拯救了1100个生命,完成了对自己灵魂的救赎。他确实为人所不能为,他确 实成就了非凡的事业,尽管那并不是他最初想象的那个事业。从不在乎什么象征性意义的辛德勒本人却因此成为了一个象征,在纳粹德国黑暗的时代背景中,辛德勒 的形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给所有苦难中的人们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