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闽南人取名的一些民俗
闽南人取名的一些民俗
可爱的小宝宝来到人间,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全家人肯定都非常高兴,欣喜之余必然要绞尽脑汁为孩子起一个吉祥如意、优雅动听、好认、好读、好记、好看、好听的名字。各地或有不同,下面谨介绍闽南取名的一些习俗,有心人可做补充。
1、对刚出生的宝宝,有取小名的习惯。主要是亲昵的称呼,且多是叠词,如欣欣,贝贝等。
2、故意取贱名。古早时,医学不发达不普及,人的生命显得特别脆弱。大人们为了不使小孩让那些凶神恶煞惦记,故意取贱名,有如家里多了一只头生,就叫阿猪,阿猫等,甚至有叫猪狗,猪屎等等。
3、用本地话取名。大概也是受文化水平限制,很多用本地话取名,入户口时,常常找不到字,就用同音字或土造字代替。到后来用电脑管理户籍,碰到更多的困难。
4、大户望族,则有字辈排行,主要是男孩,第名字的首字必须是按辈份的特定字,所以你会发现有些村庄里叫“张维X”“曾庆X”的有一大群。
5、大概是受字辈影响,不是按字辈的兄弟或姐妹也很多一字相同,“国成、国金”或“瑞发、瑞云”。有这么三个兄弟,大的“金水”,中间“金土”,小的“土水”,真是节约用字,三兄弟只用到三个汉字。
5、根据命理五行取名。宝宝出生后,很多人要请算命先生算算小孩五行如何,有没有缺什么,缺了就补上。看到有用淼、焱、鑫等字出现,多已明了其八字是否缺什么了。更有许多人直接就叫“金火”、“木水”的了。此种类型,还有直接用天干地支字入名的,乡下叫“丙丁”、“丙寅”、“甲庚”等的屡见不鲜。
6、希望取名法。寄托希望,以“福”“财”“贵”等字,向往美好。
7、还有一个是角落特色,由于以前文化普及不到位,很多村庄都由某个识字的人帮忙取名,故而留下许多个人色彩,如有的地方叫“旺”的特别多,或“振”特别多,有的叫“桂花”“杉”特别多,曾经发现某个村有很多人名字有“枞”字,等等。
8、嫁人改名。许多女子在嫁人之后,都被婆家改了个名字,这个最早是由于出现新娘和夫家人同名或主要字相同而改,后来成了某些村社的习惯。
一时记得这些,先记下来,希望大家补充。
第二篇:观《闽南人》有感
观《闽南人》有感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枚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听着余光中老先生深情地读着这首诗,我内心百感交集,万般滋味在心头。这首为人所熟知的《乡愁》,是1971年,20多年没回大陆的余光中思想情切,在台北厦门街有感而作的。写完后,他热泪盈眶,沉吟良久。我也正是因为这首《乡愁》,才知道余光中老先生的。那时,看到这首诗时,读着觉得很悲伤。我常想,这个有着如此故园情结的人,是个怎样的人。那时我年纪还小,家愁、乡愁、国愁都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但那种不是那么确切的、模糊的伤感却是那么的真实。
随着自己慢慢地长大,似乎也开始懂了。这是一个远离他乡,却仍心系家乡祖国的游子,难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而化做一行行深情的文字抒发内心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这首短短的诗,却已写出诗人所经历的苦难。从小他就渴望知识,不断在异地中徘徊,从南京到重庆等地。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了,他又随着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直到22岁,随着家人到了台湾定居。无情的战争,迫使他离乡背井。也许他自己也未曾想到,当他再次踏上令他魂牵梦萦的故土时,已是白发苍苍。就是这么一位老人,时时刻刻,念着家乡,念着祖国。为家乡,为祖国,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不求回报。这是一种多么让人敬佩的爱国精神。
我们闽南真的是一个好地方,涌现了这样的英雄人物。不,不仅仅是他而已,还有那为抗美援朝捐献大量橡胶,冒险为中国引种橡胶的“橡胶之父”李引桐爷爷;那为教育事业,深切关注教育和福利建设,积极推进祖国统一的梁披云爷爷;为家乡为国家捐助1.5亿元人民币,用于兴学助教、扶贫济困和赞助公益事业的李陆大爷爷;为回报家乡回报祖国,兴办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的陈嘉庚爷爷……….真是让人说不尽,道不完。他们是我们闽南的骄傲,他们是我们的榜样,他们不愧为闽南之子。他们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国家上,他们奋斗了一生,见证了中国的不断繁荣富强。他们毫无保留地把一切奉献给了社会。
人人都说自己爱国,但是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并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并不是说一定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或是什么豪情壮举。哪怕在平凡的岗位,只要肯努力为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就是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为培养下一代,孜孜不倦批改着学生作业的老师;为挽救在生死边缘的生命,夜以继日工作的医生;为维护百姓安危维护国家治安的警察………他们都是在自己的岗位,默默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肩负着把中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更加富强的使命。我们闽南有一首歌《爱拼才会赢》,非常有名,“爱拼才会赢”是我们闽南人的精神。我们就是要以“爱拼才会赢”这样的精神,去面对未来人生会发生的挫折。前面的道路是坎坷的,可是眼前的我们是勇敢的,让我们挑战困难,超越困难。周恩来总理曾经说:“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我们就应该为中华之繁荣富强而读书。
《闽南人》大型记录片,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有那么多的革命前辈做榜样,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勇往直前,做一个爱乡、爱国,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让我们不仅成为以闽南为傲的人,更成为闽南以我们为傲的人!
第三篇:闽南人如何说好普通话
闽南人如何说好普通话 ——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晋江 xuwenting
引子
1973年,我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到辽宁阜新矿业学院(现在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习,刚到校住进招待所,我的室友是北京人,我们的唠嗑开始了:
——您哪儿人啊?
——hù(福读成沪)建qiàn(泉读成前)州晋江人。——啊!上海(沪)什么地方?
——不sì(是读成四)上海,sìhù建,台湾对面。——哦,知道了,是福建。什么舟? ——qián州,闽南。——啊,是泉州吧?
——是的(我意识到普通话太臭,福建泉州都没读准,是也读成四了,窘死了,赶紧翘舌)。
——您贵姓啊? ——我姓xǐ。——喜欢的喜? ——不是,是xǐ。——洗衣服的洗?
——不是啦,xú(赶紧撮口)。——双人徐?
——言午xú(三声读成二声)。
——哦,是三声的许,不是二声的徐,明白了。
我们的交谈非常艰难,但他的话我都能听懂。午饭时间到了,我跟他打招呼说“cìhuànqì(次换气)”!他睁大眼睛问我“您说什么?”我拿着饭盒比着手势,他终于明白“啊,是‘吃饭去(chīfànqù)’,走吧!”我真是出尽了洋相!
上第一节体育课时,老师喊“报数”,我正好站在第一排第二位,人家刚喊“一”,我马上接着喊“â”(二应读成âr),全班同学顿时笑得前仰后合。我不知所以,莫名其妙,身边的同学(也是室友,天津人),调侃我“你不是刚吃完饭,怎么就饿了?”我尴尬死了,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从此我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普通话!心得体会
我们这一代人,小学老师都是用闽南话授课的,到了中学,老师也是普通话闽南话穿插讲课的,况且老师多是本地人,普通话也不准,所以我的普通话这么烂!
幸好我的室友是天津人,他叫刘永泉,普通话可准啦!他人又好,听我说完地瓜话后他总是大笑,然后悉心帮我矫正。我也每天注意听中央台的广播。三年以后,我毕业回家,在火车上跟人家说话,人家都不相信我是福建人,以为我的普通话太准了,人家说可以达到广播员的水平了。当然这是恭维话,不过我也自己感觉挺不错的,只是回家乡多年,普通话又退步很多了。我在努力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几点心得体会,今天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我们闽南人说普通话基本不翘舌(如sh读成s,不圆唇(尖嘴.如xue读成xie),无唇音(fu读成hu),无耳音(er读成e),无鼻音(n读成l),无r音(r读成l,如嚷ráng读成狼láng),前鼻音后鼻音不分(即n与ng不分,如烟与央)。这些只能靠自己对照着练习,我当时特地订了《汉语拼音小报》,建议有心学好普通话的同志订这份小报来阅读,见效特快。
二、分清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南方人还保留着一个入声(短促而有力。如:物是入声,务不是入声,现在普通话都归入四声;一是入声,衣不是入声,普通话把一衣都归入阴平),这对写古体诗词很有用,以为古体诗讲究平仄,入声是归入仄声的,一就不能归入平声了。
三、注意语法的不同。闽南话的语法好多与普通话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倒过来的。例如普通话的“喜欢”,我们讲“欢喜”,“热闹”我们讲“闹热”等等。
总之,只要下决心学习,抓住以上几点,我们闽南人也完全可以讲好普通话的。
第四篇:典故取名
典故取名
典故是中国的古老文化,还记得小编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就经常教导我们可以引用典故,引用典故是很容易在作文中加分的哦,而在起名中,典故也是可以成为名字的加分项。中国传统的起名法中,“典故取名”是其中最常见的取名方法之一。中国古今文人的名字,使用历史典故者为数众多。但在寥寥两字名中用典,显得深奥隐讳,所以当代人很难觉察知晓其中隐含的特殊语义。比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这个名字怪怪的,究竟有什么含义?原来潘光旦之名和复旦大学 的校名都出自《尚书》所载的《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思是:日月光华既夜而复明,就是光明代代相传的意思。
再比如《中国语文》主编侯精一先生,名字也不一般。侯精一之名出自《尚书·大禹谟》: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精粹纯一。“光旦”、“精一”等名,都是典故词语,要搞清其深层寓义,须追溯典籍源头,破译文化密码,才能理解这类名字的文化意义。
利用典故取名,是希望自己能够跟名字一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人如其名,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名字里会暗示着自己或者家人对自己的期望,希望长大以后能够像名字一样,或美丽动人、或潇洒从容、或志向高远、或前程万里、或孝顺体贴、或幸福安康。引用典故取名就能够很好的传达这样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拉近与人的距离哦,试想一下,别人在问你你的名字很特别的时候,你就可以很自豪的说,你的名字是出自何种典故而来,这样在交谈中无疑会拉近拟于他人的距离,在社交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引用典故取名的好处多多,那么我们在利用典故取名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名字引用典故或名言警句等是位理学的取名原则之一。
2、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利用典故取名,可以以极其精练的两三个字,使所要寄托的宏伟抱负、贤良品质,处世之道等丰富内容,极其含蓄隽永地表达出来,使人名、公司名和品牌名字显得高尚文雅。
3、取名引用要注意分寸,用典意在含蓄,所以不宜用得太显露,也不能不能断章取意、随意采用。
4、无论是个人名字,还是公司名字、品牌名字、楼盘名字,都需要一个喻意好、能好记、广为传颂的名字。名字取得好自然风水就好、运势就好;取个好名字关系到人的一生、关系到公司、品牌的兴旺发达,否则,名字取得不成功,往往是失败的开始、失败的根源。记住先知命名网小编的话:名字蕴含风水,风水就在我们身边。
好了,关于利用典故取名的知识今天中华取名网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在您给还子取名的时候能帮到您。
第五篇:取名趣事
取名趣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孩子的名字里寄托了爸爸、妈妈的无限美好祝愿。所以爸爸妈妈在给宝宝取名时煞费苦心。我还记得给舅舅的女儿取名时有趣的故事。
远在厦门的舅舅,抱着他的宝宝和我们视频,我对他说:“舅舅,妹妹叫什么名字”?舅舅说:“还没取好,拜托大家给想个名字”
这可忙坏了我们家的老老少少。于是我们组成了一个取名智囊团。每个人都绞尽脑汁,上网的上网,查字典的查字典,连唐诗宋词也翻了个遍。终于拿出的各自己的成果。
保守派的外公发话了:“我这个当爷爷的,可要为我的孙女取个好名字,我看了家谱,她(舅舅的女儿)是兆字辈的,就叫取邓兆凤吧。”这个名字太强悍了,后来听舅舅说,舅妈足足笑了一个月。
唯美派的妈妈取的:邓昕悦、邓芷妍,也因闽南话叫起来不是很好听(舅妈是闽南人)“PASS”了。
武侠派的姐姐取的邓城雪还没报给舅舅,就让外公给封杀了,外公说一个女孩取这样的名字会被同学笑的。
我现在是姐姐,当然也想给妹妹取个好名字,可是我取的名字过于卡通,也没有被舅妈采用。
历时一个月后,妹妹的名字终于在舅妈取的“邓瑾萱”尘埃落定了,虽说名字只是符号,爸爸、妈妈还是挖空心思,争取给宝宝取个听着好听、写着好看名字。给宝宝起名真是个艰苦又快乐的任务。
四年级:刘洁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