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养成教育与道德素质教育论文
摘要:在学校道德素质教育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教育在道德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养成教育是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确立科学、合理的行为习惯标准,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养成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内容行为习惯标准实施方略
道德素质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和体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养成教育在学校道德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按照这一要求,在学校道德素质教育中,应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一、养成教育是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养正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述。这些古训都是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对后世儿童乃至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产生了经久不衰的积极作用。
在探讨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时,应当认识到道德素质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既不像语文、数学或其他学科那样具有明显的“知识”性,也不具有音、体、美、劳那样的“技能”性,而是具有养成教育的“引行”性,它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人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近年来有人提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修养课”,高等学校思想品德课程一直开设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就是以此为依据的。
二、要确立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养成教育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
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确立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养成教育基本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
从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看,中共中央于2001年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的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确立了养成教育的原则性的内容。但在教育中如何将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付诸实施,换句话说,如何将教育落到实处,则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年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具体的内容和进行适当的分类。小学生养成教育可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守则》为依据确定其基本教育内容,中学生可以《中学生有关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养成教育的基本依据,大学生可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依据,确定其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这里应当特别指出的是,我国比较注重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忽视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而事实上,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仍然非常必要。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不断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大学生从身心发展特点看,同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总之,要重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诸如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责、自爱、自信、自强等的形成。
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勤俭朴素、刻苦奋发、团结友爱。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文明的培养教育。基础文明素质的养成,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基础文明行为的好坏,反映了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形象,不积小德无以成大德,不从基础文明做起,就难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养成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即要从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等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做起,严格约束自己,切不可“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
确立科学的、合理的行为习惯标准,也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方面。由于人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习行的。因此,在行为养成的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行为标准或行为深度,即人的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到何种程度才算达标、行为标准分哪些“级别”水平。有的专家将每一行为习惯从程度上分成三级水平:自发、自觉、自动化。“自发”是出于个体的本能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具有随意性和情境性,是不稳定的。“自觉”是一种有外力催促的中性行为,但它带有主观情感色彩。“自动化”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或者说是一种行为定势,达到了孔子所谓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实施方略
(一)构建全方位的德育结构体系
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齐抓共管,在实施中可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体系,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着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同时还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对于家庭中的养成教育,我们着力强调环境熏陶,重视父母用自身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教化孩子,注重潜移默化地去启迪孩子以达到“近朱者赤”的目的。关于社会教育,就是要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构建一个有良好社会风气的大环境,让他们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接受教育,从而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制定养成教育实施制度
要建立起养成教育的实施制度,使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章可循,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要分别制订出学生系列养成教育规范,以及落实学校和教师养成教育计划的管理职责和制度等。制度的落实是养成教育计划付诸实践的有效措施。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所学校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内容可以制定诸如《文明学生标准》、《文明班级标准》、《学校德育工作纲要》、《道德教育实施细则》、《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学生德育考核评估标准》等,用以规范学校和教师执行养成教育工作的状况,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注重在养成教育中因材施教
人们一直把因材施教作为智育中的原则和方法,其实它同样适应于德育。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况在他的沉气、养心艺术中,极力主张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实施德育,这一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平时我们鼓励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类型,加强扬其长而补其短的训练。例如,在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中,对倔强的孩子,要注意引导其养成柔顺调和的性格;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要注意引导其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对于气量狭小遇事就犯愁的孩子,要注意引导其开阔胸怀;对于没有学习志向的孩子,要注意引导其树立远大理想,等等。除了在性格方面因材施教外,还应注意培养特殊家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如有些家庭条件过于优越,且家长缺乏教育方法的孩子,往往得到家长过多的溺爱,花钱如流水,勤俭节约习惯差;目前社会上的离婚率呈升高的趋势,生长在父母离婚这样特殊家庭的孩子,不仅失去父母的严教,而且经常会遇到父母的痛哭流涕、打打闹闹,或是痛骂、责备,甚至要受父母的毒打。长此下去,孩子很可能会染上恶习。对于这些情况,学校及其辅导员、班主任、德育教师都应予以高度重视,要以特殊的关爱,根据不同家庭情况,采取适当的特殊教育方式作为补救措施,进行因材施教。
(四)注重养成教育的实践环节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从总体上说,人们正确思想的形成,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养成教育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而是与实践相联系的个体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与实践相联系是进行养成教育的根本途径。这不仅是因为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环节中得到体现,也因为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习惯。因此,养成教育要与道德主体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与道德主体具体的道德行为相联系;与道德主体的全部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离开实践环节,就不可能培养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应当注意,在实施养成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力为学生创造、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注意从各个不同渠道和途径开展实践活动,又要注意根据不同性质的养成教育内容确定其实施的具体活动内容。如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可组织学生开展升国旗仪式、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文章比赛、爱国主义歌曲大赛等;围绕革命传统教育可以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建立起革命传统教育的德育基地、参观革命圣地等活动;围绕社会教育活动可组织学生成立公园护园小组、光荣院服务小分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爱心服务社等,为学生开辟实践的天地,创造陶冶的氛围,提供教育的机会。在坚持养成教育与实践相联系的前提下,还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有效的养成教育方法,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人养成教育的实践经验,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养成教育。其一,采用学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学习思索,辩别善恶,学善戒恶,涵养良好的德性;其二,采用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自身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其三,采用慎独自律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情况下,烙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态意妄为;其四,采用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总之,在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中,教学生“明理”固然重要,更应注重对学生“导行”,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养成教育收到好的效果。
第二篇: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论文
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
摘要:作为一个企业的一员就应该具有较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熟悉企业文化的高素质人才,那么这些素质的培养就应该从高校的培养过程中渐渐成熟起来。在这里,本文针对企业文化融入高校的素质培养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观点和理论进行了探究。关键词:高校企业文化素质培养订单式人才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校与企业合作本质就在于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订单式培养是高校教育与企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形式,这样学校才会将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培养成为顺应企业的发展和需要。现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拥有良好的技术人才,更需要具有较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对企业文化有一定了解的高素质的综合技能型人才。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企业目标、信念、哲学、道德和价值的总和,主要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风貌以及蕴含在企业制度、企业组织结构、企业形象、企业历史沿革中的企业产品文化特色等内容,它主要通过凝聚:约束、导向、教育、协调等独特功能,对企业经营生产和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校教育订单式培养,是一种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注意专业、社会适应性和企业岗位针对性兼容的同时,订单式人才培养需提高针
对性与实用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从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指南。为此学校有必要开设有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课程以及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活动,将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纳入了整个高校教育的过程,使高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实现对接。
将企业文化融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和法制的培养。重视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的培养,同时将企业文化素质教育融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忠诚企业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对于学生做好自己的人生定位和职业规划,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诚实做人,踏实做事,锻炼自己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乃至今后的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把企业文化完全融入订单式人才素质培养的全过程,还必须致力于在教学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为此学校还应该设立与有关企业的奖学金等制度,努力实现校企制度文化的结合,以企业制度文化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当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企业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与企业精神结合起来。首先,要进行企业思想和企业文化教育,企业要有自己的奋斗口号和目标,作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理想,要以企业精神和宗旨作为大家在工作中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共同基础。然后,进行集体荣辱观的教育,把集体的荣誉归功于广大员工,教育员工以企
业的荣誉引以为豪,为企业争光,以企业落后作为自己的耻辱,使员工在思想、行动上关注企业的荣辱兴衰,把企业的命运和自身的利益密切联系起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统一员工思想认识,教育员工正确看待企业发展形势,增强荣辱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提高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要让员工明确当前工作任务,真正把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工作中来。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事业,为了更好的让企业文化的发展,那么高校就有必要针对企业进行订单式的培养人才,这里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能和知识的培养,而是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培养,一是学会做人,一是学会做事,高校是企业员工的输出地,有了良好的高素质大学生才会有高素质的企业员工才会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才会更加促进企业的发展。
第三篇:思想与素质教育论文
天津电大行政管理专业《素质与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论文
试论应试教育的弊端
姓名:张勋 学号:1012001403200 所在分校:西青分校 班级:10春行政 辅导教师姓名:张玉芬
试论应试教育的弊端
张勋
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被动地学习,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它追求升学率,致使基础教育出现了畸形的发展,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索质的倾向,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索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目前,中国正大幅度的实行应试教育,根据众多调查显示,个人学历高者,个人收入也普遍表现出明显的偏高。国内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大多都是中学时期的优秀学生,毕业于名牌大学。而大部分低学历者,因为缺乏知识和建立于知识上的能力,只能从事收入不高的体力劳动工。
应试教育一方面加强了人们在知识上的认知,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泯灭了部分孩子的创新理念,一味的应试教育,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其个人能力的培养。然而成绩不等同于能力,应试教育造就出的高才生其本身可能存在的能力上的本领,只是高学识低动手实践能力,但是社会上需要的却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来看,“应试教育”在认识上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只对少数人服务。客观现实决定了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考试进入大学,片面强调和追求升学率,必将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使基础教育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二是“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它所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为了考试而学,是根本违背人才培养的规律的。
反观当今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智力已不再是能力的同义词,现实问题的复杂化和综合程度的提高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
1
人不仅要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具备与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持续性的学习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等素质。简言之,社会需要的是全面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显然,“应试教育”这种教育倾向不能适应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还会有碍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
在应试教育中多数学生受到忽视,产生厌学情绪,片面发展,个性受到压抑,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应试教育”是一种不正常的教育,它是把应付考试作为整个教育的重心,对教育的基本职能“尽可能的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人创设良好个性最佳成长的空间,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不能顾及或者干脆不提甚至对教育“基本职能”产生“负作用”。“应试教育”是一切为了考试分数、忽略人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的“不健康”的教育。
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也产生了以下的副作用: 第一,造就了发应试教育之财的暴发户。
暴发户们扰乱了学生良好的阅读市场。本来学生时代是多读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时代,但是现在却为学生提供了五花八门的练习题、测验卷、考试宝典等,教师逼着买,家长主动买,学生不得不买,于是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抹杀了,每天陷入各种各样的、题型怪异的题海中,幸福了少数商人,辛苦了多数孩子
第二,造就了“缺腿”教育思想。
考试得高分理所当然,但是,只为高分而教育却成了应试教育下的现实,学生的品德如何、修养怎样、生存能力大小、自立能力强弱等这些关系孩子生命的宝贵知识全都被打入冷宫,“缺腿”的教育思想必然造就“缺腿”的孩子
第三,造就了靠学生分数评价学校工作和教师水平的懒惰、贪婪的教育管理者。
虽然教育管理者口头上不得不说要大搞素质教育,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深深热恋着应试教育。搞好应试教育,一则工作好做:以分数为硬指标、铁证据,省心、省力,好做工作,如果搞素质教育多麻烦啊。二则有些教育管理者在发应试教育之财:有应试就有重点学校,有重点学校,我这管理学校工作的人就能把 2
权力变成商品和人情,就能收各类考试的费用,就能把升学率高的学校当作自己的权力特区。
第四,加重教师负担,加剧教师队伍的不合理竞争
传统的应试教育倾向于强化训练、题海战术。这必然导致教师的工作负担的加重,加之学校管理中急功近利倾向,有许多学校甚至把学生考分和升学率同教师工资、奖金挂钩,导致教师队伍中竞争加剧,加重教师的心理压力。酿成严重的考试弊端
第五,造成严重的考试弊端。
以考试、分数作为学生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考试的功能,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和反馈,服务于教学。相反考试成了教学的目的,教学只是为了考试,是为了评分排列等,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严重局限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促使作弊风泛滥。不仅中学存在,高考考场上存在,小学也存在。个别教师为了获取本班考试成绩虚假的高分率,甚至暗示做弊方法,污染了学风,十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六,造成了发展畸形的学生群体
我们得承认应试教育培养了一部分精英学生,但是大部分学生却在这个独木桥上被挤下了水,其实这也很正常,但可悲的是,掉下水的偏偏没学过游泳,于是水中再学,浪费了自己、耗费了家庭,减缓了个人的发展。即便那些走过独木桥的学生,也有的在挤独木桥过程中心理也发生了畸形,对今后的发展埋下了祸根。
第六,造就了我国技能人才紧缺、理论人才过剩的不良人力格局
现在我国技能人才紧缺,影响到经济的质量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因为传统的应试教育就是推崇宣扬孩子要上学、上大学、找好工作、坐办公室、当大官、做某某家,很少说上学可以学技术、长能力、踏踏实实谋生。在这样的教育大气候下,当然很少有人学习专业技术、向技能性人才发展了。由于我国的大学生只会系统地盘点人类已知的知识而没有创造力,导致我国每年要花大笔外汇进口人家的淘汰产品和技术(如:有毒保鲜膜)。现在部分地区出现的大学生回技校再造现象,实在是对应试教育的一个很好讽刺。
至此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势在必行。
3
所谓素质教育,其真正的内涵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位特级教师曾经总结出“十学会”: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首要责任在政府,在教育部门的最高层。因为改革是一个从上到下、循序渐进的过程,上层的行政措施不够强劲,下层的局面必然也无法根本扭转。
从课程选择和设定上来说,就必须权力下放,应当以教师、家长、学生为核心,共同来选择和设计每个学校的校本课程,逐渐形成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教育格局。
另外必须改革高考制度。由全国统一考试改为高校自主考试,不仅能体现不同高等学校的特色,促进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而且还避免恶性竞争、恶性循环、一切为了分数、分数就是一切。可以使不同的学生之间、不同的中学之间、不同的高校之间在更大的空间里竞争,加强互补与合作。如果我们不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人,而是用100把尺子衡量不同的人,就可以把只在一个项目上竞争、只能有一个冠军转变为在100个项目上竞争、可以产生100个冠军,让没有定型的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张扬个性,最大程度地为“合适的学生找到合适的大学”创造条件,大大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很大的战场式的你死我活的竞争,真正实现天生我才必有用。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大方向,我们需要做的是,研究探索出一条全方位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之路,让各种唯分、唯应试的喧嚣不再有市场。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发展,生存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4
参考文献目录
唐坤礼;;班主任工作实行五个转变[J];现代教育论丛;1985年S1期 张健;从教育观念的一些变化看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J];瞭望;1985年15期 陶靖;;把封闭式教育转变为开放式教育[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5年10期
何家理;对目前中学素质教育现状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5
第四篇: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研究的梳理论文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堪忧,如何改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再次提上议程。养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推崇。关于此的研究日益广泛而深入,但纷呈多绪。为此,本文对其进行梳理,从养成教育的内涵、养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影响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因素、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已有研究的缺陷进行了总结。
论文关键词:道德 养成教育 道德价值观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养成教育是指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国传统的养成教育,一般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养成。随着养成教育的深入发展,养成教育还包括了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生存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各方面的教育和养成。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不同的生命发展阶段的养成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养成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含了专业技能、良好行为的养成,更饱含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能力、职业素质等的养成。因此,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为了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及行为习惯,而对受教育者反复和长期进行的教育、疏导、训练及培养的过程,它受高校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育人环境的影响。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过程。从性质上讲,养成教育是自然人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认知社会化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教育方式上讲,养成教育是长期训练和培养的过程,需要个体进行反复的实践和体验来完成。
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国外主要以道德发展为核心来构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为养成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道德教育具有阶段性,而且是长期性的。在教育方式上,直接教学道德知识的“灌输”模式是不可取的。道德认知是发自内心的、逐渐变化的,是一种日常社会实践的体验内化。同时,他重视环境对人们道德发展的巨大作用。拉斯思强调价值观澄清在道德形成中的作用。他认为个体时时刻刻存在选择行为,并受内在价值观的指导.但个体往往不清楚自身的价值观便进行选择。因此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将其公诸于众,这对正确选择,并付诸行动具有意义。国内尚未形成自己的养成教育理论,学者主要是对养成教育所隐含的心理观点、教育学观点等进行总结。行为主义的观点是主要观点之一。习惯是完成某种自动化的动作需要或倾向。它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行为不断实施、强化,最后稳定为一种固定行为倾向的过程,是一种刺激一反应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因此,养成教育需要充足的社会实践来提供丰富的外在刺激和不断的强化。强化包括了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外在的社会赞许等。内化是养成教育的教育理论观点。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养成教育不仅是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个人素质、技能的培养。认知的内化是养成教育的内部心理机制,它是行为能力形成的内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外在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一系列心理素质,实质上是个体为适应社会需要做准备,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养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一)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
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主要是通过道德行为与知、情、意的相互关系体现出来的。关鸿羽认为道德中知、情、意、行是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道德习惯是其最终的结果。旨在培养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德育质的指标。曹承惠对此也进行了描述,认为道德结构的发展是在掌握和运用道德认知、练习和重复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完成的,德育的本质就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即可达到这个目的。可见。养成教育在德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养成教育的本质是道德价值观培养
道德价值观即道德信念,是指个体对事物做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道德价值观是道德中关于什么是值得的观念,是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外在信息逐渐内化为内在的、稳定的观念的结果。对于道德行为来说,道德价值观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具有导向作用,它激励主体按照自己的理想、观点和原则去行动,且能使主体意识到这种思想倾向。因此,道德行为是道德价值观的外在体现。
道德价值观具有两个主要的特点:(1)带有感情色彩,符合道德价值观的行动会产生积极的情绪;(2)具有习惯性,会自然而然按照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去行动。因此,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必然是道德情感体验内化和道德行为强化的过程。人都有维护自主地位的倾向,个体在对既定的观念进行认同的过程中,其主体的体验程度非常重要,决定着个体的对观念的认同程度、趋向和方式。所以,道德认知只有和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实践相结合才能够转化为道德价值观。这能够很好解释目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方式是一种道德知识的传输,而缺乏道德实践,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个体的道德情感体验。缺少了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实践,道德认知必然很难转化为道德价值观,也将无法形成对行为的导向作用。与此相反,国外在道德培养上非常注重个体主体性的情感体验程度。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注重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和赞赏。同时。更注重道德价值观的培养,采取主体间“对话”式的价值植入,在平等、尊重的对话中对受教育者进行良好的价值观引导。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养成教育的本质不在于道德习惯的培养.而是道德价值观的养成。但也有学者从其他角度进行探讨。如徐浙宁认为“自我”是道德发展的核心部分,社会规范的自我内化是道德养成的核心阶段。养成教育的本质上就是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整合。
三、影响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因素
(一)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德育养成教育的影响
环境场论认为.人的行为会随着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价值隐含于人、事、物之中,环境作为事和物的载体、人活动的场所,对道德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校园建筑,环境设施等有形部分,包含三种成分:自然环境、建筑内涵和图书资料。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完成物质功能的作用,还有与人进行交流和对话、表达文化信息的功能。校园物质环境中所隐含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解读和领悟,将物质环境所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为自身的主体情趣和自我感受。
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组织结构共同组成了学校的制度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制度文化虽然不是教学的一部分,但却是对学生行为的要求和约束,更多地从行为层面上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进行“嵌入式”的影响。
学校文化的最高层面是精神环境,它是学校内部各种社会心理环境的总合,包括了学校的传统、校风、班风、人际关系、领导、教师的示范等,集中体现了大学成员所持有的共同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校园精神文化的存在是无形的,在学校课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却是学校经验中的常规、有效部分,泛泛而随意地散落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因此,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校园的精神文化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通过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认知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作用,激发学生高尚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二)教学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影响
教学作为大学生活重要的一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也贯穿其中。教学内容、教学氛围、教学方式、教师的人格都承载着丰富的道德价值观,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日本非常注重大学生教学课程和养成教育的结合。在内容上,基础课程涵括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国语科学、保健体育科学及其他基础知识课。蕴含着不同的价值内容。在教学氛围和方式上,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主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管理,并进行研讨式的自我答辩,形成了自主自律的自我管理氛围。通常,教学有教授、助教授担任,为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格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因此,将专业教学和养成教育相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感知人力,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
(三)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养成形成的影响
道德价值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科尔伯格设置的道德两难问题对道德价值观变化心理机制进行很好的阐述。当个体所持有的两种道德价值观相互矛盾.或者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外在的价值观相互矛盾时,个体就需要对两种价值观进行评价,对自身原有的道德价值观进行调整。或摈弃或完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接触的两个主要环境,蕴含着各自的道德价值观体系。学校作为大学生生存的场所,是道德养成的主要场所;社会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外延,对大学生的道德具有修正的作用。当两者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一致时,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结构会保持不变,并且更加稳固。同时,也说明了大学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是成功的。相反.则会出现大学生摒弃大学期间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的校园环境需和社会环境保持同步,跟上时代的步伐。
社会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代言人,具有监督和宣传的功能,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人是在观察中确立自己行为的观念的。社会媒体褒奖的,人们生活中崇尚的,将通过学习过程转化为行为。目前媒体文化的商业化倾向使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理想主义淡化、理论价值淡化、价值观念向个体本位偏移等特点,行为和成功观念呈现功利性,社会观日趋现实化。网络也正以强大的力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除了积极的影响,也造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异化,价值观的冲突和迷失,道德自律的弱化和网络性心理障碍。
(四)道德价值观养成教育的途径方法
(一)专业教学的价值澄清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个体往往无法意识到指导自己行为的价值观念,需要对这些价值观进行澄清。当今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交融、矛盾,多种价值观正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底线。大学生往往在在自己不良道德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传统灌输式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仅仅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而不是从价值观层面的澄清;是一种被动接受的道德价值教育,而不是主动价值观探求过程。因此,大学生德育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当前所持有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进行辩论分析固。其在德育课程中的体现是除了进行理论教学外,还应该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和班级中的现实问题,创设道德两难情境进行讨论,做出决策,形成自我认识,在价值判断解决实际道德问题,并促进自身道德结构的进化。杨雄等提倡抛锚式的教育模式,采用具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和真实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明辨是非,最终达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果。
(二)校园文化的情感陶冶
校园文化属于大学的隐性课程,对大学生道德养成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日益细化。夏湘远从客体角度出发,认为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来建设好校园文化。利用自然情趣育化心灵,对校园的自然环境进行具有文化气息的设计和布置是物质文化建设的重点:建立民主的人性化的制度是制度文化建设的要义;发挥学生社团的实践性和社会性是行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精神文化建设则隐含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
与前者不同,王旭辉从主体角度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校教育氛围是养成教育的途径,教育者和管理者是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的关键。他认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具有渗透性,应努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三)规章制度和社会实践中的行为强化
行为习惯的形成在于重复的行为实践和强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强化含有对行为的约束和行为提倡两种含义。学校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用纪律严格要求学生,学生的某些行为就会形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又将支配其行为。李合亮等人认为规章制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除了向学生提出行为义务之外,还尊重学生的权利、价值观和创造精神;道德准则必须化虚为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制定具体的细则,能够为学生经过努力所达成;同时,需要建立强有力的道德奖惩监督机制,对道德行为进行鼓励、不道德行为进行惩罚。
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一种提倡,是行为反复练习的过程。赵慧群认为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应该提高学生的参与人数.从少数人参与转向群众参与:在目的上要一维专向多维.不仅强调服务效果和社会影响,还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需求和思想的转变圆。陈延斌和朱冬梅在对比了东西方养成教育的差异后认为,我国应该向西方学习,多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活动、社会环境治理、募捐活动等,将“社会服务活动”列入教学大纲。
对大学生道德养成的途径研究甚多,不同学者提出了很多方法。但具有生活化、系统化、微观化的特点。在情境上,强调于坐立行走、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上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参与主体上,注重社会、家庭和学校全程参与、分工合作、协调进行;在方法上.将养成教育放在一个可操作性的层面来考虑。
第五篇:养成教育论文
小学生养成教育低段实验班级管理
一年级(1)班王艳玲
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大家都知道,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强,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为此,近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就一直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校一项重点来抓。具体做法如下: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养成教育理念
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养成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水平,我们首先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积极树立“立人先立德”的管理方针,将养成教育工作摆在班级管理工作的首位,并根据学校的总体办学思想,我确定了低段养成教育工作的定位,树立了养成教育管理的“三大理念”:
1、“以人为本”,“激励为先”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因此,我们在学校的养成教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养成教育的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2、以“实践”作为养成教育工作的生命
低段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知识面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教师对他们的养成教育要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要积极开展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相声小品等形式,让养成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养成教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快乐体验中理解养成教育的内涵,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二、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养成教育工作
根据以上三个德育理念,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低段班级管理模式研究工作:
(一)用“礼仪教育”正行为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学生中继续发扬下去,我以“礼仪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通过看录象,开展评选文明之星、文明礼貌月等活动,促使学生乐于学习文明礼仪,学会以礼待人。几年来,我们一直开展各种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文明礼貌意识,积极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1、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争
做文明学生。一是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一周的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以及《文明礼貌读本》,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二是利用每周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文明,鞭鞑丑恶”的演讲;三是在教室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如“请使用文明语言”“请讲普通话”“轻声、慢步、礼让、右行”,“宁可绕道百步远,也不践踏半寸草”等,让环境感化人;四是充分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对校内外事件发表评论。
2、设立礼仪岗、监督岗
我在教室门口设立礼仪岗,各班干部轮流值周,进行礼仪示范,与进教室的同学、老师互致问候,让大家一进教室便有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在教室内主要位置设立监督岗,志愿者轮流值岗,对个别学生的乱扔、乱丢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3、定期评选“文明之星”
每周让一名思想品德优秀、文明守纪的典型学生当选为“文明之星”,并奖给他们“红星”和小本子。学期末,再让每周的“文明之星”进行总决赛,前十名者当选为“文明总星”,再在教室内张榜公布,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
(二)“身正为范”导方向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有力度。所谓“身正为范”“名师出高徒”。为了让自己的养成教育工作更上一步台阶,我积极参加了一系列的有关养成教育的活动。
1、自觉参加养成教育课题研讨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学校组织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报》、《江西教育》等报刊杂志,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专著,吸收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期提高大家的教育水平、理论水平和德育科研水平。我都回积极主动地参加,为的是给自己充电,要想给学生一桶水,自己怎能只有半桶水。
2、积极和先进教师交流经验并自觉认真向他们观摩、学习。今年,我就自发地听了不少有经验的班主任的课,在学习交流中共同进步。
(三)“养成教育实践”增活力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把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养成教育活动内容的生活性与参与活动对象的角色体验性是思想教育的特色;养成教育工作要摒弃零打碎敲,没有深度,匆匆走过场的活动方式。于是我们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依据思想教育活动的要求,考虑活动的条件和可能性,设计了一系列让低年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家庭和社会活动,让学生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承担不同角色,自觉履行角色义务,使学生在情境中实践,在角色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进步。
我先后创设了“红领巾手拉手”“今天我当家” “弯弯腰小队”“卫生督察小组”等实践活动,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一改过去老师的空泛说教,取而代之让孩子们用身边的人和事影响身边的人。
(四)“家校共建”拓空间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非常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二为一”,充分利用学校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请家长走进课堂提合理化建议。对家长的态度要和蔼可亲,要积极主动和家长交流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建议家长阅读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刊,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创建“家校一体”的和谐空间,共同关爱学生。
回顾过去,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展望未来,我们的工作目标更艰巨。但不管如何,我们将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