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使学生把握传主乐观、积极、健康的心志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培养高尚的情操;
2.认识本文选取典型细节刻画人物和真诚袒露自我内心世界、剖白人生感悟的特点;
3.学习传记写法,给自己写篇小传。
教学重点: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
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
《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节选自《我是谢坤山》,重点讲述作者本人残障以后学习绘画的心路历程,体现了谢坤山的乐观、坚强及与困难抗争的精神。文章难度不大,不难理解。所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主动性,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内思考、讨论、迁移、评价等手段,把握文章特点和教学重点,培养其读、写、说的能力,并力求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为此,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提问—朗读—拓展—训练等,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学步骤 :
一、导入新课
课前投影一首直面挫折、达观向上的古诗词,酝酿气氛。
导入 新课,点题----在画布里搏斗人生的谢坤山。
二、作者介绍
这是一篇自传,传主谢坤山,生于1958年,台湾青年奖章获得者,台湾十大杰出青年。16岁时因工伤失去左腿、双臂,几年后又失去右眼。但谢坤山坦然面对命运,笑对人生,在画布里搏斗,创造出不平凡的壮丽人生。
三、思考、作答---与文本对话
1.贯穿全文的一个中心词是什么?
2.怎样理解题目“在画布里搏斗人生”?
3.“我想赢的不是班上的同学,而是自己。”找出谢坤山学画道路上克服困难、赢得自己并使你感动的细节,说说为何使你感动?
4.谢坤山不仅叙写了自己的学画经历,也写出了自己心底的感想和情怀,请你找出最能使你产生共鸣的自我剖白。
(提问并明确答案,略)
四、探究、评价---给画家“画像”
1.投影几个描述、评价谢坤山的例句,要求学生用形象的话语,给谢坤山“画像”(要求学生书写下来,展示几个同学的描述语句,并选出最精彩的“画像”。)
2.谢坤山的经历可以上升为一种精神,讨论并总结谢坤山精神的主要点(各组推荐代表回答)。
五、仿写训练(根据谢坤山的情形及语境仿写)
1.他具有健康的、积极的、乐观的心志与心情,所以谢坤山不仅没有缺陷,而且比别人都健全。因此我们说:
谢坤山的心比谁都健康,因为他热爱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人生的旅途中,他(谢坤山)不是用眼去观察世界,而是用心灵去感知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如果这个世界上需要典范的话,那么他就是最好的典范;如果人生需要有良师的话,那么谢坤山就是人人需要学习的良师。
六、拓展、交流---人生之感悟
有人说,我们现在是一个矫揉造作的“亚健康”时代,有许多“健康的残疾人”。当然,也有许多如谢坤山一样的“残疾的健康人”。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请谈出你的认识和看法。
(讨论,推选代表,发表见解。略)
七、课后作业
1. 完成人物传记阅读评价与积累表。
2. 课下交流所知道的像谢坤山一样身残志坚的人物,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名言和成就。
3. 给自己写一篇小传(注意细节和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剖白)。
八、结束语
第二篇:《画布上的阳光》教学设计
画布上的阳光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比较印象派与印象派之前的艺术特点。
2、通过欣赏、观察比较,对不同风格作品的异同进行简要的表述。
3、能够在题材、色彩、用笔等方面对作品有初步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印象派的艺术特点与其它绘画流派之间的内在区别。
三、教学方法
欣赏、比较分析、探究归纳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9世纪前半叶,欧洲绘画出现了许多新的流派与风格。这些流派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进行色彩探索表现的同时,普遍更为注重画面造型的表现,体现出一种尊崇古典主义的绘画传统。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
2、“印象派”的来源
因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塞纳河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就要完成作品,因此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巴比松”的画家,意思是说: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日出·印象》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其他人也附和着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随之诞生,“巴比松派”反而慢慢被人淡忘。巴比松派也就是印象派的前身。
3、比较与欣赏
19世纪盛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就是这种绘画风格最为极致的一种追求与表现。极其崇尚素描的安格尔,在笔下塑造的形象已经极为逼真。19世纪后半叶活跃起来的印象派,就是在古典绘画风格达到极致高度背景下产生的。她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色彩的表现力,给西方油画带来了绚丽的光与色。
4、课件
莫奈《印象·日出》 马奈《吹笛少年》 塞尚《静物苹果篮子》
5、小结:印象派既不是粗糙,也不是前卫,更不是抽象,他是将科学的色彩学理论运用于绘画,中国高考艺术专业的色彩考试,也是以这种色彩规律作为标准。
五、探究与学习一
美术比较的学习方法:认识画派的艺术特点,离不开比较的方法。例如人们往往将印象派作品与它之前的作品进行比较,这是一种通过找到艺术作品并归纳其所属流派特点的艺术研究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各流派艺术的特点。从作品局部看彼此的差异。
六、探究与学习二
美术比较的学习方法:与古典绘画传统相比,而是更注重画面色彩的丰富多变,印象派画家对于造型的精准似乎并不在意。不难发现,印象派画面上笔触开始明显起来,除了明暗的变化,色彩的更多变化越来越凸显在画面中。
七、作品分析拓展
类比品味德加笔下的舞女们的特点。
1、学生欣赏作品
《牧羊女》米勒法 《霍松维勒女伯爵》安格尔法。
2、学生欣赏课件图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归纳特点。《青年像》法安格尔 《吹短笛的男孩》法马奈
3、学生欣赏局部放大的图像,进一步比较探究。
欣赏作品《酒吧》法马奈 《农家女》法毕沙罗 《练功房》法德加
八、教学反思
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对笔法较草率的画法。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这种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也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
第三篇:在农场里教学设计
《在农场里》教学设计
镇巴县城关小学 简荣翠
教材分析:
《在农场里》是一首言简意赅又不失童趣的外国儿童歌曲,歌曲旋律跨度小,在1到6之间的音域内展开,平缓无大跳,以级进上下行为主。第二乐句是对第一乐句移高大二度的模进,第三乐句上移四度后,像要继续模进但稍有变化,其后半句在上行到4后没有像前边的旋律“2 0| 2 0 |”“3 0| 3 0|”进行到 “4 0| 4 0|”,而是紧缩在一个小节内,接着以二分音符保持在全曲最高音上,然后级进下行回到主音结束。歌曲生动模拟了动物的叫声,适合儿童学习心理,使孩子们在歌唱中获得极大的乐趣。教学目标 :
1、能够完整、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够结合聆听和表演创造性地表现动物的叫声和它们的生活。
3、能够读出多种动物叫声的节奏,模仿它们的动作。
4、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
5、引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进行演唱,并体验“×”“××” “×-”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
重 点: 能够完整、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
难 点 :“×”“××”“×-”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歌曲创编。教具学具: 曲子、动物头饰,电子琴,一、组织教学:体现引入部分
1、听《雁群飞》音乐,做大雁飞翔动作进教室。
2、师生音乐问好。
二、谈话引入新课:学唱歌曲《在农场里》
(一)引入部分
1、师:这节课让老师带同学们去参观音乐里的农场。
2、启发学生想象:农场里有什么?怎么样?由师生共同先用语言描绘一个农场。花草树木,动物图片等,在学生和老师共同设计想象中的农场时,轻轻地放出背景音乐《在农场里》,让学生对歌曲旋律有初步的印象。
3、师:看!我们来到农场里。瞧!动物们玩得多开心呀!你们听,它们在欢迎我们哩!同学们,你们说,动物们可不可爱?
4、师:刚才我们听了《在农场里》这首乐曲,你们知道歌曲中写了什么吗?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它们又是怎么叫的呢?
5、师:对,小动物们的叫声真好听,我们也真想加入到它们之中。那我们就有请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来学一种动物的叫声,把它们请出来吧。
(二)学唱部分
1、小动物们很欢迎大家的到来呢!刚才你们听到有谁和我们打招呼了? 生:猪儿、牛儿、鸭子(板书)
师:在歌声里,它们是怎样和我们打招呼的,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播放音乐)师:谁能学学它们的声音?答对的同学奖励头饰(板书)生:猪儿 噜噜 牛儿 哞哞 鸭子 嘎嘎(出示歌词,按照歌词进行朗读)
2、①教师读前面部分,学生读叫声部分(强调第12句的噜要断得干净。第34句的噜噜叫要唱得舒展)
②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朗读
3、①教师范唱整首歌曲,学生在心里默唱。
②学生用“6”进行哼唱。
③教师演唱前半句,学生演唱后半句。
④完整地演唱整首歌曲。
4、小动物欢迎我们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那我们唱这首歌曲应该用怎样的心情去唱呢?
师:高兴,欢快地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大家唱得这么棒!小动物们高兴的跳起舞来。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跳舞的吗?你们来学习它们好吗?
① 个别表演:老师这里有头饰,我请同学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随音乐随音乐进行表演。
② 集体表演:
唱到哪种动物代表哪种动物的组就起立表演。没轮到的组就拍手为他们伴奏。
(四)、创编歌曲。
1、过渡:看大家玩得这么高兴,还有一些小动物们也想加入,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听它们的叫声,猜猜是谁来了? 好现在睁开眼睛,我请同学们来学学它们的叫声。
小鸡:XX XX︱XX XX(板书 : 小鸡 叽叽 叽叽JI JI JI JI 狗儿 汪 汪
小狗:X X ︱ X X 猫儿 喵—)Wangwang wangwang 小猫:X- ︱ X-
Miao miao
2、学生改词。
我们听到了它们的叫声,好像在说要加入农场。该怎么把歌词改一改,把它们请进来呢?
提问:你想请谁加入农场?怎么改词? 例:小鸡在农场叽叽叽叽;小狗在农场汪 0 ;小猫在农场喵—,喵—。小组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改的?集体改词演唱。
你还想请你哪些动物来呢?唱一唱
三、体验成功。
今天真是太高兴了,动物朋友们高兴的一起唱起歌来,我们也一起来吧。分组扮演各种动物。先唱原曲。再把创编的加上。
四、拓展总结
今天我们和这么多小动物见面,一起唱歌跳舞,你们玩的开心吗?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音乐农庄里的这些小动物我们都很喜欢,因为他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善待他们,爱护他们,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保护好动物也是保护好我们人类自己。
好了时间不早了,我们离开农场回家吧。回家把自己创作的歌唱给家人听。播放《雁群飞》,学生边唱边飞出教室。就让我们唱着歌儿从农场回家去吧。
第四篇:《在农场里》教学设计
《在农场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能用自己喜欢的动物和动物的叫声来创编歌词。活动准备:
1、认识各种小动物和动物的叫声
2、准备工具:ppt课件(农场背景图,小动物)、动物图片、头饰、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入)
教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一座农场,瞧,农场就到了,农场的主人在向大家介绍他的小动物。
二、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三、学唱歌曲
(学生倾听音乐,熟悉歌曲)
1、学生倾听音乐第一遍 师:农场里有哪些动物? 师:谁能模仿动物的叫声(请学生模仿动物叫声)
2、倾听音乐第二遍,教师依次出示动物的图片。
3、倾听音乐第三遍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动物的叫声吧。
四、在游戏中学唱歌曲
1、师:农场里来了太多客人,农场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助他向客人介绍小动物们,他要请谁呢?请认真听,看看请的是谁。
教师在圈中边唱歌边有节奏地轻触小朋友的头,唱至“噜”(哞、嘎)字时,将动物图片放在一学生椅子后,唱完后让学生转身看看谁的椅子后有图片的,便请这几位学生来介绍相应的动物(分段演唱)。
2、学生跟教师读一遍歌词,然后自己朗读一遍。
3、听范唱,学生轻声跟唱。
4、教师教两遍
5、全班唱,分组唱,男女唱。
五、创编歌曲
1、学习创编歌曲 师:农场里还有许多其他的动物,你们还喜欢什么动物?它们是怎么叫的?我们把它们也介绍给客人吧
请一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动物,说说它的叫声,用唱歌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2、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戴上头饰按相同的动物组合成一组仿编歌曲(学生创编过程中教师不断播放歌曲旋律)
3、分组将仿编的歌曲演唱给大家听。
五、小结下课
第五篇:《人生》教学设计
《人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概述四个场面,三大人群,培养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3.理解作者爱惜生命的情感,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教学重点
1.概述四个场面,三大人群,培养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爱惜生命的情感,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教学过程
一、走进作者,导入新课
勃兰兑斯(1842—1927),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重要著作有《波兰印象记》和《俄国印象记》等。
二、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词义
鲑鱼()停滞()馈赠()攫取():夺取
臆测():主观推测 瞻望():敬仰并寄予希望
乐此不疲:很快乐的做某件事不感到疲倦。
2.作者依次写了那四个场面来展现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1)学生概述四个场面(2)幻灯片展示四个场面 3.理清层次
攀登高塔(1-4)挖掘坑道(5-6)攫取领地(7)工场劳作(8-9)
三、合作交流
研讨探究
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各具备什么样的精神?是指什么样的一类人?你可以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吗?
学法指导
仔细朗读有关内容,找出关键词语、句子,然后归纳,连缀成句。
挖掘地下坑道的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不屈不挠、顽强奋斗,为了事业而忘却生命。
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
在工场中劳作的人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刻苦勤奋、吃苦耐劳
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爱迪生、张衡、毕升等。
作者描述这些人群,肯定或赞扬了什么精神?
作者想借此来肯定或赞扬对时光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赞扬勤于劳作的精神,辛苦探索的精神,勇敢倔强的精神……
作者虚写四种场景,三大人 群,便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叫什么写法? 按说还可以描写更多的人的生活场景。作者只是举例性作简单概述,突出这几种人的特点和优秀品质,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
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四、拓展延伸
人生是什么?你会对人生发出怎样的感慨?把人生比作什么?请用“人生像___________”的句式说一句话。
五、作业 .学了本文你认为你的人生应该怎样过?谈谈你的想法。.续写第四、五种甚至更多人或更多的场面概括较为丰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