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传》杂文随笔

时间:2019-05-15 11:2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系辞传》杂文随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系辞传》杂文随笔》。

第一篇:《系辞传》杂文随笔

《周易》,除了本经,还有孔子做的“十翼”,即十个读易辅助读本。“系辞传”是其中之一。也有将“十翼”称为“易传”。“系辞传”历来被认为是孔子对《易经》的哲学解读,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哲学著作,与“道德经”、“南华经”一样。

读《周易》,不读“系辞传”一点意思也没有。读“系辞传”容易有所“感悟”,所以,历来“系辞传”的“读后感”要比本经多得多。整篇翻译,解读,感悟汗牛充栋,我再写,无非是学人口舌而已,所以“不写”。但“注我”,即“稍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却如过不少回,所以,这儿只谈“会意”。

不晓得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心绪烦乱时,翻易经,总要先读读这一句,一读,立马心静,嘿嘿,跟佛弟子念念有词的打坐功效一样: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系辞传)。

君子,孔子不一定是说道德情操高尚,或稀圣之人,我理解:能识字断句,而又不那么坏的读书人,像我这样的。

孔子说,能心安理得的在家过日子,正是有“易经”那令人着迷的文辞。

这话不假,不过得看年纪。孔子说自己“五十学易”。老夫子当真五十岁才捧起易经来读?别人可能,孔子绝对不可能。我揣度,孔子是说,五十岁以后才能真正定下心来读易,才能真正有所体会。年纪大了,阅历,思考多,此时读易,就能与易经所说道理和易经模拟的自然、社会现象合拍,于是乎“沉溺”进去,以至于“韦编三绝”。

我是三十多岁就接触易经,可几十年下来,少有感觉,一直懵里懵懂的。青壮年,孔圣人是忙别的事情,比如增删,注疏古籍史书,周游天下,宣讲仁义。而我就是附庸风雅四个字,与孔圣不在一个层面上。五十多,上岁数了,再读易经,读着,读着,渐渐有了异样的感觉:上路子了,证明就是与“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有“共振”的感觉,共振引发连锁反应,越“振”越想“振”。

“观”,观卦象。何谓卦象?

都知道八卦。所谓八卦,是指八个由三条爻组成的单卦,一般人都能道出:乾坤巺兑离坎震艮,也就是天地风泽火水雷山这八个自然现象。易经讨论的是复卦,复卦有六条爻上下排列,即两个单卦重合,阴阳错落,能排出六十四个不同样的形状,每一形状就是一个卦,每一卦都是独一无二的。六爻,每三个单独看,又含有五个单卦。就是说,天地风泽水火雷山在一个卦里面也是上下错落,各有含义。“观”就是仔细的观看这八个自然现象是如何互相“勾心斗角”,你强我弱,阴盛阳衰的变化等等。比如,山跑到地上面去了,天地分离,水火相遇或分离等等会怎样?感叹:古人用这八个自然现象的交替,重叠来模拟,描述自然变幻和社会人伦的种种现象,变化多端,这就是“观”的乐趣。

“观”后,你觉得有话要说,或还有不甚了了的疑惑,于是就有了“玩”。

“玩”什么?当然是卦爻辞。卦爻辞就是对“卦象”进行的说明和预言卦象指出的,将要发生的事情。卦爻辞是正儿八经的写的,孔子干嘛不说“读”,而说“玩”?玩,是没有事先圈定的框框,读来读去,反复琢磨,只要有所得,就会开心。孔子明白,读易经不是求深奥,更不是找不愉快,而现象的模拟,本来就不可能有定论,正如朱熹说的,自家有自家的见解,自己的见解与卦爻辞合拍,或经卦爻辞提醒有了感悟,这过程不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么?所以孔子不赞成一本正经的读卦爻辞,而提倡去“玩”卦爻辞。哈哈,“良有以也”。

先“观”,然后“玩”,这才有兴趣,且越“玩”兴趣越浓,这是孔子的经验,也因此而“韦编三绝”。

对易经兴趣的培养,孔子还有更妙的:“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还是一“观”一“玩”。

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不能老呆在家里,总要出门的,不管出门干什么,就是是“动”。有所行动,当然会有所期盼:事先得到启示。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千变万化,没个定数,让人忐忑。易经的“易”就是变易,变化的意思,易经就是专门讲变易的事情。变,易经告诉我们,不是乱变一气,而是有轨迹可循的。“观其变”就是看看卦象是怎么变化的,期望通过观卦象之变,能有所“心动”而察觉点儿什么。

这“心动”引起了“察觉”的直接“后果”就是拿不定主意,此时该怎么办?“占”啊。易经也是一本占卜用的书,既然读易,何不占上一卦?占,就是希望上天能给予启示。写到这儿,“迷信”、“唯心主义”等等字眼眼前闪现,哈哈,有趣。还是用荣格的名言来回应吧:“易经对某些人可能亮如白昼,对另外一些人,则熹微如晨光,对于第三者,则也许就是黑夜”。“......不喜欢它最好就不要用它;对它有排斥心理,则大可不必要从中寻求真理。”

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公认的科学家,他也认为自己是个实证主义者,但他不说自己是唯物主义,或无神论者,这也正是我所赞同并一贯自诩的。

荣格一项著名的研究是“共时性原则”,这个研究对于梦、占卜等神秘现象给予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在所有的占卜方法中,荣格最喜欢“玩”“八卦”占卜。在回忆录中,荣格记录了他占过的一卦,问题是:易经在中国的地位和前景,占卜得到了鼎卦,鼎,国之重器,这告诉荣格,易经在中国人心目中,好比煮食物的鼎那么重要。

我们的孔夫子同样,不是呆呵呵的捧着易经,卦爻辞怎么说,就以为一定会怎么样,而认为是启示:该如何去做,这就是孔子多次提到的那句名言:“趋吉避凶”。“趋、避”都是动词,所以,结果的吉凶,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主动行动来“趋”或“避”。这就是对占卜的“玩”。

“玩”是“观”后希望得到启示,于是,孔子说,那就去玩占吧。占卜得到启示,然后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所以,孔子说,占卜啊,就好比有上天冥冥之中的启示,来庇佑你,让你能“趋吉避凶”,结果当然“吉无不利”。

马王堆出土的“易经”资料显示,孔子说自己“玩”占,有百分之七十的准确率。“系辞传下”,孔子形容“玩”占就好比“无有师保,如临父母”,说易经就好比是无形的师傅,有了她,就如同有了父母的庇佑。这是孔子多次“玩”占的感悟。

孔子五十多岁时,据说当时鲁国掌权的季康子请孔子出来做官,给他的官是客卿,这可是三公之一,地位仅次于诸侯。孔子为此事占了一卦,得到是贲卦。孔子明白了,自己这个大官实际上是个装饰,为季康子撑门面的,于是孔子拒绝了季康子的邀请。

易经的有趣,吸引人,全都体现在“观”和“玩”,特别是“玩”的态度,决定兴趣的培养。孔老夫子读易经,一“观”,一“玩”,措辞绝对精准,“良有以也”。

第二篇:武侯传杂文随笔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三气周瑜、骂死王朗,其实到底有无此事,有待考证。

武侯一生,谦虚、谨慎,遇事冷静格外低调。人们常说他愚忠,若是他坐上皇位,蜀国可以更加强大。

历史如烟如云,武侯用自己的一生告诫人们,阿斗扶不起,这个论点经武侯本人实证,确实如此。

当了黄牛一辈子,鞠躬尽瘁,追谥忠武侯。与司马懿大战川蜀时,阿斗正不知在哪搂着老婆吃奶。

形势好,扯武侯后腿,形势坏,躲在武侯后面。当皇帝就了不起了?我要是武侯,准罚阿斗去厕所啃屎。

古时候有个皇帝,非常不正经,大夫很忠诚,把皇帝关了几年,后来皇帝醒悟了,出来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武侯是一位很优秀的军事家、治理国家的圣人,但不是优秀的教育家。孝子都是打出来的!

所以阿斗不是光摔就能把脑袋治好的,得去厕所吃了屎,农场喝尿,拿粪洗澡。

武侯去了,死而后已。阿斗去了,乐不思蜀。

人人都夸,阿斗聪明,武侯愚忠。

第三篇:傅佩荣版易经 系辞传

傅佩荣版易经 系辞传

正文·系辞上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白话】天在上而地在下,乾与坤的属性就这样界定了。从低到高陈列出来,贵与贱(贵与贱是对人的判断)就有了固定的位置。运动与静止都有常性,刚与柔就区隔开来了。同样类别的东西会聚在一起,不同群组的事物会分途发展,这样就产生了吉与凶。在天上展示出天体的现象,在地上演变为万物的形体,变化就这样彰显出来。因此,阳刚之气与阴柔之气彼此往来交错,八个单卦互相推移流转,振作万物时有雷与霆,滋润万物时有风与雨,日与月在天上运行不息,寒署季节的变迁就形成了。

【解读】《易经》是以符号来代表自然界的现象,再由符号之间的组合与变动,来描述自然界神奇奥妙的变化。基本的符号有八个,就是:乾,震,坎,艮,坤,巽,离,兑。乾所象征的是天,坤所象征的是地,所以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观察自然界万象的是人。人依其本性,就会思考、评价、判断与抉择。所以必须分辨尊卑,区别贵贱。以形成重卦的六爻来说,初爻为元士,二爻为大夫,三爻为三公,四爻为诸侯,五爻为天子,六交爻宗庙。百姓是接受统治的庶民,自我意识与主能力皆受到局限而其吉凶也往往是随人俯仰的。当然,六位之分可供参考,却不可拘泥,因为在每一卦中,“时”与“位”都有灵活解说的空间。“动”代表刚强劲健。“静”代表柔顺敦厚。形成常态现象之后,就可以说乾(天)为刚。坤(地)为柔。事实上,乾坤各有其动静的模式。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是看到天体不断运行,显示旋转的球形样貌,而大地安稳不动,有如四方确立的磐石。事物的聚散与分合,依其类与群而定。“方”为事物走向,为方位。在自然界的万物分合之际出现了客观上的得与失,以及人在主观上的吉与凶。《易经》教人如何明辨吉凶而加以趋避。最后,在天上有日月星辰的运行,风雨雷电的变迁,在地上有山川的形成以及动植物的化育,这种种变化都是我们可以观察的现象。“刚”为乾,“柔”为坤。如果还原到最基本的二元,则刚柔分别是代表阳气的阳的阳爻,与代表阴气的阴爻,这两者往来交错(摩),形成八个基本卦()。八卦所象征的是:乾为天,震为雷,坎为水,艮为山,坤为地,巽为风,离为火,兑为泽。这八卦再彼此推移流转(荡),自然界的万物就获得了振作与滋润的机会,于是天上有日月运行,地上有寒暑交替。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从;易知则有亲,易従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白话】乾卦所代表的法则构成了男性,坤卦所代表的法则构成了女性。乾卦主导万物的创始,坤卦运作形成了万物。乾卦以容易的方式来主导,坤卦以简单的方式来运作。容易就易于让人了解,简单就易于让人跟随。易于了解就会有人来亲近,易于跟随才可能成就功业。有人亲近就可以维持长久,有了功业就可以发展壮大。可以维持长久的才是贤人的德行,可以发展壮大的才是贤人的事业。光靠容易与简单,就可以使人领悟天下万物的道理。领悟了天下万物的道理,就可以在其中成就自己的地位了。

【解读】乾卦代表阳气,坤卦代表阴气。阳与阴造成了万物男性(雄性)与女性(雌性)二元配对的基本形态。因此,把握了乾与坤,就可以进而明白万物的道理。“乾知大始”的“知”为过问、主管、主导之意,如以知县为一县之主。乾的作用是创始,是主动开创万物;坤的功能是生成,把乾所创始的万物孕育形成。朱熹说:“乾健而动,即其所知(主),便能使物而无所难,故为以易而知大始。坤顺而静,凡其所能,皆从乎阳而不自作,故为以简而能成物。”这是说明“易”与“简”。后续的推论,从易到易知、有亲、可久、贤人之德,从简到易从、有功、可大、贤人之业,然后由此领悟了天下之理。这一段推论,说明了人如何由观察乾坤的运作,找到人生的方向与位置。简而言之,每一个人都可以并且应该成为有德有业的贤人。至于此一论断在人性论上有何根据,则仍有待说明。

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白话】圣人设计卦的图案,观察卦象又附上了解说,用以彰显吉祥与凶祸,借由刚爻柔爻互相推移而展现变化。因此,吉祥与凶祸,是描写丧失与获得的现象;懊悔与困难,是描写烦恼与松懈的现象;各种变化,是描写推进与消退的现象;刚爻与柔爻,是描写白昼与黑夜的现象。六爻的活动,代表了天、地、人三个层次的运行规则。

【解读】“卦”为挂,是挂出来的图案,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变迁状况。圣人所做的是设卦、观象、系辞,目的则是明示吉与凶,而吉与凶又会因为刚爻与柔爻的推移而产生变化。所谓“吉凶”,是就得失而言。人生不能没有欲求,得为吉,失为凶。在此,必须假定这些欲求为正当的。其次,所谓“悔吝”, 是就“忧虞”而言。“虞”是喜悦而不知预防,以致松懈。朱熹说:“盖吉凶相对,而悔吝居其中间,悔自凶而趋吉,吝自吉而向凶也。”人若懊悔,知所警惕,就会自凶而趋吉,反之,人若松懈,不知收敛,就会自吉而向凶。刚为阳爻,代表阳气,柔为阴爻,代表阴气。这两种力量的进退,产生了变化;然后阳气与阴气的消长,形成了昼夜。“六爻”分为天、地、人三组。“极”为端,犹如上、中、下三端,所以译为三个层次。初、二为地,三、四为人,五、上为天。六爻在这三个层次活动,展现了包罗万象的消息。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白话】因此之故,君子所安心静处的,是《易经》显示的位序;他所乐于玩味的,是卦爻辞的内容。因此之故,君子静处时就观察卦爻的图像,并且玩味其中的语辞;他行动时就观察卦爻的变化,并且玩味其中的占验。所以,上天会保佑他,吉祥而没有任何不利。

【解读】“《易》”之序”是指《易经》会显示一个人处在什么位序(位置与秩序)。“爻之辞” 则因为含义丰富深刻而可供人反复琢磨。君子明白这些道理之后,才有可能乐天知命。君子之“居”与“动”,都离不开《易经》,视之为智能宝库,然后言行自然合宜,进退也有分寸。“自天佑之”一语,出现酬大有卦(第十四卦,火天大有)上九的爻辞中,表示古人相信天仍为主宰者,会有赏善罚恶的作为,并且这种作为符合《易经》所揭示的原理。

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ci)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白话】彖辞是说明卦象的,爻辞是说明各爻变化的。吉与凶,是说明丧失与获得的。悔与吝,是说明小的缺失的。至于无咎,则是指善于补救过错而言。因此之故,贵贱的排列在于爻位,阴阳的均等在于卦象,分辨吉凶要看卦爻辞,忧虑悔吝要看几微的心思,戒惧无咎要看是否悔悟。所以,卦有阴阳小大之分,卦爻辞有凶险与平易之别。卦爻辞指示了变化发展的趋向。

【解读】“彖”为彖辞,所指为直接列在卦图之下的卦辞,而不是其后所附的《象传》。“吉凶”、“悔吝”、“无咎”之类的用语,为每一卦的占验之词,其意义在此得到清楚的说明。“齐小大者”的“小大”所指为阴爻与阳爻,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其中阴与阳各占一半,六十四卦在阴与阳的优势方面,整体而言是均等的。由此亦可知“卦有小大”。“悔”与“吝”之差异,要看几微的心思。“介”为微小。“无咎”则有待悔悟,才能“善补过”。“忧”与“震”皆为动词,意思相近。

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白话】《易经》的制作是以天地为参考的模型,所以能够普遍涵盖天地的法则。圣人抬头观察天文的现象,低头考察地理的形势,所以知道幽暗与明亮的缘故。推原于开始,追究到结束,所以知道死与生的说法。精气凝聚就是生物,精气飘散造成变化,所以知道鬼神的真实情况。《易经》的卦象与天地的活动相似,所以不会违背天地的法则;其中的智能遍及万物而道理则帮助了天下人,所以不会有过错。广泛运行而不会超出界线乐天道而知天命,所以不会忧虑安于所处的位置,培养深厚的仁心,所以能够爱人。全盘笼罩天地的变化而没有失误,细致安排万物的形成而没有遗漏,彻底了解昼夜的道理而展现智能。所以,神妙的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式而《易经》也没有固定的形态。

【解读】本章说明《易经》制作的依据、目标与效应。其目标在于了解幽明、死生、鬼神,而这些正是一般人最觉困惑者。“幽明”与天文及地理有关,所指为自然现象的奥秘。“死生”是特别就人的深刻关怀而言。“鬼神”则更涉及超越日常经验之外的领域。由“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来理解“鬼神”,可知古人认为万物都是气的变化。但是,人的社会却由此建立了教化。《礼记·祭义》记载宰我请教孔子的一段资料,可供参考。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xun,hao),凄怆(chuang,悲伤),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论语·为政》“乐天知命”的“天”是万物的本源,所以用来泛指客观的既定条件,包括人的性格、遭遇与命运,能够欣然接受这些,就是“乐天”。“命”则在命运之外,还包括人的使命在内,譬如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即是此意。《论语·尧日》中孔子还说过,“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知命者才有可能乐天,而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忧”呢?“安土敦乎仁”的“土”是土地、处所、位置,“安土”是指随遇而安,“敦乎仁”则显示仁心或仁德并非天生完备,而是需要修养,使之日益深厚的。“神无方”的“神”是指天地之间变化之神妙状态,而不是指特定的神明。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白话】一阴一阳搭配变化,就称为道。继续道的运作的,就是善,完成道的运作的,就是性。行仁者见到道,称它为仁。明智者见到道,称它为智。百姓每天使用它,却一无所知,所以君子体认的道很少有人明白。它显现在仁爱上,隐藏在日用中,鼓动万物的变化而不与圣人一起忧虑,这种盛美的道德与伟大的功业,是至高无上的啊。富有无缺就称为伟大功业,日日更新就称为盛美道德。生生不已就称为变易,形成现象就称为乾元,跟随法则就称为坤元,推究数理,而知道未来就称为占筮,通达变化就称为事件,阴阳运作不可测度就称为神妙。

【解读】“道”是阴阳二气搭配变化的过程与法则”。继续此一变化过程而不要终结它,就是“善”;具体使它凝成一物的,就是“性”。因此万物各有其“性”,此性无关乎善恶,而只是要让道可以经由它来形成万物。至于“善”,则是由生生不已的角度,肯定存在比虚无为佳。朱熹说:“道具于阴而行乎阳。继,言其发也;善,谓化育之功,阳之事也。成,言其具也,性,谓物之所受,言物生则有性,而各具是道也,阴之事也。”由此可见朱熹从这段资料也不曾推出“人性本善”的说法。仁者与知者各依自身的观点,体认了道的奥妙,亦即肯定人在生命过程中,应该设定目标以提升价值。人的生老病死与万物的变迁流转,表面上并无差异,但是人还须修养成为君子,否则难免与草木同朽。道本身处于圆满状态,依时序而变动无已,没有“忧”的可能性。圣人则对天下一直有所忧,因为人世间的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圣人是代天下人而忧。接着扼要大业、盛德、易、乾、坤、占、事、神,这些都是用来描述道的伟大功用。

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er,近)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白话】《易经》的道理广阔啊,宏大啊,用它说明远方的事情,则没有界线,用它说明身边的事情,则清楚正确,用它说明天地之间的事情,则完备无遗。乾所代表的阳气,静止时专一,活动时正直,所以有最大的生产能力。坤所代表的阴气,静止时闭合,活动时张开,所以有最广的生产能力。广阔宏大可以配合天地,变化流通可以配合四季,阴阳的原理可以配合日月,容易简单的优点可以配合至高的德行。

【解读】《易经》一书所谈的道理,与天地万物的变化法则完全一致的,它所能说明的,“远”与“迩”,除了指涉及远近,也可以指涉时间上的未来和当下;“天地之间”则明白指涉了空间。乾与坤为代表阳气和阴气的两个符号,朱熹说:“乾一而实,故以质言而曰大。坤二而虚,故以量言而曰广”。乾坤各有其动静。乾之专,因其为一,唯一则无所偏私(直),所以“大生”。坤之为翕(xi,合、聚)则为顺承乾之大生,由此以至于”广生“。“阴阳之义配日月”是指阴阳轮流消长的原理,彼此相反相成又共成一个整体,正如日月给人类的观感,是此消则彼长,明暗配合而有序。“易简之善配至德”则是指《易经》所揭示的易与简,其优点亦符合道的至高德行。

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白话】孔子说:“《易经》说出了最高明的道理了吧!”《易经》是圣人用来推崇道德及扩大功业的。智能崇高而礼节谦卑,崇高是效法天,谦卑是效法地。天地设定了位置,《易经》的道理在其中运行。助成万物的天性,保存万物的存在,就是通往道义的门径。

【解读】“子”为孔子。孔子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朱熹说:“十翼皆夫子所作,不应自著子曰字,疑皆后人所加也。”事实上,十翼代表孔子及其后学的共同心得,为数代相传的成果,因此见到“子日”的字样并不意外。“成性”一方面是前文所说的“成之者性也”,另一方面也需要人类来助成;配合“存存”(存其所存)来看,则可以肯定人类有“参赞化育”的伟大使命。孔颖达说:“性谓禀(bing,接受)其始也,存谓保其终也。”这也是“道义之门”,是人类的光明坦途与正当责任。

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ze,深奥),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

第四篇:为心作传,为心谱曲杂文随笔

从小我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在新笔记本第一页上写上几句唐诗、一段名言等鼓励激励自己,可是,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我最喜欢写的是这样几句话:“事业的追求,并不一定要什么头衔和称号来满足,你爱上了一种东西,愿意用全部的心血去研究它、掌握它,从中得到乐趣,并且永远也舍不得丢到它,这就是事业心,是比什么都重要的。”知道并喜欢这几句话,源自一本我最喜爱的图书,《穆斯林的葬礼》。

首次听说这本书的名字是上小学的时候,30多年前的农村孩子除了课本几乎没有课外书,我爷爷每天午饭时总喜欢把家里那台老式“戏匣子”开到最大声,那时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一个“广播小说”的节目,我天天就像追星族一样,一集不落地听完了这部小说。男女两个广播员用他们的声音把小说的场景、人物心理、人物关系和对话惟妙惟肖地再现到听众面前。大学里第一次去图书馆,我就借阅了它,我慢慢地如饥似渴如痴如醉地从头到尾把它读了一遍,在又一次为新月、为楚雁潮、为韩子奇、浦绶昌等人物的命运唏嘘时,也由此记下了扉页上霍达老师关于事业心的几句话。

说了这么多,朋友会问我了:它是一本什么书呢?怎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

它是一部五十二万七千字的长篇小说,由回族女作家霍达老师写作。1991年以来多次转载、转播和翻译成多种文字,并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等全国多种奖项。书中叙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纠结的爱情悲剧。两根故事线,一大家子人的悲欢离合,就这样交织重叠着从作者笔下娓娓流出。“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玉的世界,一个是月的世界。

书中韩子奇小时候偶然对玉器发生了兴趣,便跟随师傅开始了琢玉雕玉的生涯,并且历经艰难成了名冠京华的玉王。在日寇侵华时,他携民族瑰宝远渡重洋躲到了英国,可是,他的这些致命宝贝却在文革中被查抄和损毁。他的女儿,新月,是他在英国避难十年间和妻妹梁冰玉所生,由妻子梁碧君抚养成人,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西语系,与班主任楚雁潮产生了爱情,因楚系汉族,为梁家反对,新月又因严重心脏病不幸逝世,他们的真挚爱情令人扼腕。

霍达老师用穿插的笔法,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感情、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深情回望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解释了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与融合的心路历程,以及在特定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描绘了回族人民在“人生的舞台上,悲剧,喜剧,轮番演出,不舍昼夜,无尽无休”,体现了他们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这种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我们当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人生悲欢与离合,于国于家共蹉跎。不忘初心守如玉,一代匠人似痴魔”,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我们不正需要这种不忘初心、坚持本心、立下恒心的伟大精神吗?

朋友们,百闻不如一见,和我一起打开这部著作,在文学画廊中欣赏前所未有的人物群像吧,他们是那么血肉丰满,他们是那样栩栩如生。“横看成岭侧成峰”,你会看到许多穆斯林民族知识,你会看到许多玉的故事,你更会看到两代人的爱情故事,你也会在字里行间看到霍达老师的侠义色彩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让我们一起浏览、品鉴、咀嚼、回味这部伟大的巨著吧!

第五篇:晚安杂文随笔

武汉久违的连夜雨 让我回归于幼年时的习惯

随手翻起一本搁置很久的书 慢慢翻看

脱离电子产物的时光 原来也过的飞快

我愿意与自己对话 以各种方式

看过去的划线与注解 “嘲笑”当时自己的心境

当时的感受开始慢慢浸透此刻的灵魂

突然想起在很久以前的多个夜晚

下雨时钟爱起身拉开窗帘 看透彻夜空的闪电

听雨声敲击在屋檐的滴答声 以静默 陪伴

书籍就像一面镜子 它一直在那 投射出不同时期的自己 传达的价值观不@知不觉在变 当时觉得晦涩难懂的文字 在阅历不断加深时慢慢显化真意 又或者是当下的真意 热爱每一个时期的自己

当感觉快要迷失方向的时候就要开始快点与自己对话了习惯在晚睡的夜里提醒我 不要丢失童真 即使看的透彻也要继续往前走 每一个人都在往前 马不停蹄 像大家都渴望找到灵魂伴侣一样 即使不知道它是否存在 也仍然积极寻找 这可以看作一种勃勃的生命力量 有所追求的好事 脱下外表光鲜的皮 是否还能够认清二十多岁的自己的内心呢?被越来越多的事物所束缚 每天又有太多人来动摇自己的世界观 要怎么使它健全且不动摇 很难但需要坚持做到。

越来越少的软件可以单纯的书写,或许不久要回归带着墨香的笔记本了把,打下这段文字时窗外有撕裂的哭声与雨声相承,听不出来男女,不知道什么情况,持续了好久打断思路,准备去冲一杯速溶咖啡就睡了。

下载《系辞传》杂文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系辞传》杂文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条路杂文随笔

    公司“退城进园”搬迁到了离市区几十公里以外的新园区,虽然大家对搬迁工作早就有了准备,但正式确定了搬迁日期,又适逢年关,各项事务冗杂,不免显得紧张忙碌。市区到新园区有班车往......

    存在杂文随笔

    我不存在于此。不,不是说没有存在,而是存在不在此地的意思。通常的,我们会认为,存在即身体的存在。只要身体在这,你就依然存在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是认为,存在不单指肉体,还指人......

    静音杂文随笔

    窗外是淅淅沥沥的雨滴,滴滴答答的已经沉吟了一天。滴…滴……答……答……我很喜欢这样的天气,天空是纯明的,空气是脱俗的,心情也因此变得沉静。我躲在暗沉沉的、时刻预示着可以......

    卜卦杂文随笔

    那天在厂里,老公要用一份以前签好的合同,东翻西找了半天才找到。和它躺在一起的还有一盒未开封的扑克牌,不知它在那里寂寞了多久。总之,我已经有好多年未碰过这玩意了,于是趁着没......

    片语只辞杂文随笔

    关于价值针对某人所说的,社会的真实。真实未必是正确的。社会的丑恶是一方面,人放弃自己的信念和立场又是另外一方面。如果说是从小就浸淫在丑恶现实中的话,倒不算太坏,因为总有......

    老槐树杂文随笔

    家中的老槐树在我的记忆中就有,树干周长五米左右,高高的树干从三米左右处枯了,但树干周围还是好的,既支撑着高大的老槐树,又供给周围方圆几十米的树冠养分,使家中的老槐树一、二百......

    分水岭杂文随笔

    慢慢地云雾来到山岭尽头,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丝顾虑,就这样泄了下去。那把银壶倾注已过半,那个水盆积蓄已满。不久之前,我还在跟别人形容自己被打碎了,看着自己到处都是,在失......

    眼泪杂文随笔

    记得在高三有一天,我和朋友们在操场上跑跳着,嬉闹着,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天怎么那么蓝,阳光怎么那么灿烂,风轻轻的,所有人的笑都那样可爱。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马上就要毕业了,在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