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君子当独善其身杂文随笔
人生这一路走来,似乎是在不断精简自己的行囊,好为将来的上路做好准备。放手的人与物越多,就越会让你神清气爽,与世无争,就越能过上开心快乐的日子。人都是一个人赤身裸体的来到这个世界,又是一个人赤身裸体的离开这个世界,你还有什么可以放不下的呢?
生是不确定的,但死是非常确定的,这么一个毫无悬念的不争事实放在所有世人面前,为何还有人把自己活成了不会死去的神仙呢?他们永远不会满足已有的财富,名声,地位,总是削尖脑袋想往上爬,一处住房不够,要多处;一笔存款不够,要多笔;一辆车不够,要多部;一个头衔不够,要多个...他们这是因为匮乏恐惧症,还是认为自己可以活上千岁万岁而要为自己攒出够用千年万年的财富才善罢甘休?或者有些人打着颇为高尚的旗帜:如为了造福更多的劳苦大众,为了回馈社会,为了伟大的事业,为了祖国,为了...这些都是为了利益众生,都不是为了个人私欲,所以个人再努力拼搏是值得称颂的,真的是这样吗?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若出于恐惧,那么请多点思考吧:看看周围,有多少人没有你财富的1%,但他们仍能快乐知足并有尊严的活着;
或多点悲天悯人的体恤吧:多少生活在战争频仍地区的人们,流离失所;
多少生活在赤贫的非洲地区,成千上万的孩子因营养不良而饿死。和他们相比,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的,福利的,发达的地区的人们,所谓的恐惧从何而来?
若出于高尚行为,请慢慢分析一下自己的初心,多数算是有点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们有了自己够用的财富,会为了得到好名声,以个人名字捐款给某些他们自己认为需要关注的团体,他们会为了自己从探索某些事物中得到快乐而不懈地去专研自己的事业,他们会把自己的部分收入捐给生他养他的祖国,家乡,母校;他们会为了自己后代的福分和前途而坚持不懈的去做善事。这些善举能称得上高尚吗?看看“自己”“自己的”这类词眼出现了多少次?这些只是一种出自本分之事,值得这样被大家敬仰吗?他们只是自己成为了良善的公民,既然如此,这些看似大善之举与一个独善其身的人;与一个在默默承受生活对他考验的人,与一个为了照顾年老母亲而抛下事业的人,是不是没有质的区别呢?
回到开头,我们好像没有必要那么殚精竭虑地,呕心沥血地去追求什么吧?古人云:“艺由已立,名自人成”,他们早已看清所谓的名是虚的,不是个人能控制,你自己能掌控的就是自己那点技能,自己那宝贵的身体,能自己独立自主,做到尊老爱幼。孔圣人眼中的君子——其实也仅仅是个人的“修身”而已。正如余秋雨所说孔子的最初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似乎也只回到了他最初的起点:修身。我们大家还犹豫什么呢?向先贤靠齐,独善其身;你真“发达了”,请记得把手中财富分出一些给那些和你“毫不相关”(实相是他们和你最相关)的赤贫之人吧。
第二篇:浅谈君子与小人杂文随笔
房山为宫兮,沮水为浆;
不为调琴奏瑟兮,惟闻流水之汤汤!
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乎故乡!
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
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余听不聪兮,敢怨秦王?
诗歌大致意思讲的是:秦王把赵王迁软禁到“活人墓”一般的房陵中,赵王顿足捶胸,长哭当歌,悔恨万千,亲信小人,亡国作了阶下囚。
公元前229年,秦军东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秦军寸土未得,占不到丝毫便宜。秦军名将王翦,他知道李牧是赵国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李牧不除,秦军的速胜难成。王翦谏秦王,提出效仿长平之战用计除掉廉颇的策略再行反间计来除掉李牧。于是,秦王派奸细混入赵国都城,到处散布流言蜚语,说李牧和副将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秦国奸细特别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近臣郭开,让郭开在昏聩的赵王面前进谗言,说李牧如何有异心等等。赵王见上下左右都在悄悄议论李牧准备投降秦国一事,遂一声令下,委派宗室赵葱和颜聚去军营替代李牧和司马尚。
李牧忠心耿耿,光明磊落,不成想自己人从背后猛地给了他一刀子。他怀疑其中有鬼,拒不执行命令。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历史上那些正人君子,永远不是小人的对手。他们可以在战场上呼风唤雨,百战不殆,但一遇到不择手段、歹毒无比的奸佞小人,无不溃败如泻,甚至死无葬身之地。李牧平生没有打过败仗,但最后这一次却在小人布下的阴沟里翻了船。郭开唆使赵王暗中布下圈套,诱骗李牧上钩,最终被一网打尽。李牧被自己人含冤斩杀。只过了三个月,秦国大将王翦率大军一举攻破了邯郸的城池,赵王在悔恨的眼泪中做了秦国的俘虏,赵国宣告灭亡。那么,如何看清身边的君子与小人呢?《论语》从十个方面给了我们启示。
看人品:《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是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求助于别人。而小人,遇事总是习惯于求助于别人,而不是靠自己的去解决。如果世人能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勤于改正自己的缺点,管好自己,碰到什么不如意的事,就不会一味地往外推责任,苛求别人,管别人,反而会体谅别人,宽恕别人,这样就能减少很多纷扰和怨恨。其实冷静的想想:要升华自己的话,从千变万化的人情世故中,抓住不如意事发生的瞬间,去领悟因果关系,不也是绝佳的,难得的机会吗?
看抉择:《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看交友:《论语?为政第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小人则结党营私,狗朋作奸。君子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看利益:《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看重的是道义,而小人看重的却是利益。遇到问题或者面临选择,君子会首先以道义的标准去衡量;而小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获利,这是君子和小人思考问题或者做选择时的最大区别。
看是非:《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相反。品德高尚的君子有仁爱之心,凡是别人的事情符合道义的,君子不仅乐见其成,更愿意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达成美好的目标。但如果是不合道义的,君子一定不会为虎作伥。
看言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日常生活中,君子能够容忍不同的想法、意见,并且不会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与人赤诚相见、肝胆相照。小人却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看气质:《论语?子路》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教我们“主要看气质”。君子气定神闲,没有骄矜之感;小人傲慢、自大,带有攻击性,充斥着骄矜的气息。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遇坏事情绪低。这是人之本性,但也要注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看胸襟:《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惧不安。心胸的宽广与否是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志之一,而心胸是否宽广并非先天性的,需要靠后天的培养与自身的努力。孔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的胸襟宽广,对人宽容,没有仇怨。小人的心里时常有鬼,永远惴惴不安。
看志向:《论语?宪问》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向上即是向善,不断改正错误,追求道义;向下即是不知改过,不知修身养性,日见其颓废。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向上走总是困难的,要付出很多努力;向下走很容易,但结果却是毁掉了自己。
看追求:《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家国大事,而小人则只知道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君子和小人所思考和忧虑的东西都不一样,所采取的行动自然也就不一样,最终的结果更是天壤之别。
诸葛亮《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切中了亲贤远佞的利弊,“尚”与“庸”,“衰”与“兴”自在其中。
第三篇:当纯真相遇纯真杂文随笔
当纯真相遇纯真,心间就会充满快乐,每每回想就会不由自主的幸福的微笑。原来,当纯真相遇纯真后,注定了彼此的快乐,幸福,温暖。
我说的纯真不是爱情,不是亲情,不是友情,而是我和我所带的这些小班的孩子们。
我虽然已年过不惑,可是心却仍同孩童一般,对于任何事情不爱多想,不论人有多复杂,总是以本真的简单去面对。明明知道再阳光的世界也有阴暗的角落,却仍是以纯净去看待。所以,简单着,快乐着,阳光着。并因此给人的感觉得是率性又纯真。
而我们幼儿园我所教的小班的孩子们,三四周岁,更是纯真可爱。他们的一举一动,有时让我违心的佯装生气,却在心着实的喜欢着他们的顽皮,他们的乖巧,以及他们的淘气。
例如,我们班的二旭小朋友,每每户外自由活动时,二旭才不管脏与不脏呢,不论是在沙坑里还是在水泥地面上不是跪着就是坐着,自顾自的玩的那个尽兴。但是在玩时,时不时的瞄一下别人干什么,偷看我一眼在哪里。当看到我正好也在看他,就会用笑容告知我他喜欢老师这样的关注。他在玩时从不招惹别人,当别人惹了他,他不像别的孩子来告诉老师,而是不管你是那个班的,个子大小,一边哭着也得一边尽力逮住人家,回击一下。当我告诉他时,应当先告诉老师,老师给你去批评招惹你的人。虽然嘴上这样教育着孩子,其实心里却在称赞着就得这样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英雄壮举,每每这时总觉得他就是个真正的小小男子汉。不过毕竟是孩子,也爱在我面前撒娇。今天下午送孩儿们大门口离园时,他妈妈还没来接他,他就一会儿一手拉着我的手转圈,一会儿双手拽着我的衣服藏在我身后,露着小脑袋冲我笑,一会儿又跑到我前边,双手拉着我衣服,抬着小脑袋双腿敲到我腿上。家长们就笑:“知道你脾气好,喜欢他,才这样”,我微笑俯视着二旭说:“谁喜欢这样的淘气包呀,就非得眼前花”。虽这样说着,心里早已陶醉了孩子与我这样的无拘无束,幸福悠然而至。
再说娜娜小朋友吧,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个小女孩。今天上午中班还有我们小班去后院玩,因为大班在录制游戏,还得上交光盘。和同事们闲聊起我早晨上班路上拍摄的喇叭花真好看,阿兰和阿红说:“你没见咱们大门口附近那家的向日葵多好看,你还不拍几张去”。于是走出大门,往西一看,朵朵向日葵笑容灿烂,我不由自主也笑着,笑着迎向那朵朵欢颜。等我心满意足的返回,阿兰笑说:“你刚走,娜娜就问你干嘛去了,我就说放羊去了,娜娜就问还回来不,我就说回来。谁知娜娜自己安慰自己说,不回来,就没老师了,是不?”呵呵,其实阿兰是我的搭档,怎么会没老师。我可以想象当时孩子问阿兰时,那不敢确定我是否回来的担心的眼神,可以确定孩子对我发自内心的依赖。阿兰这样轻描淡写的说着,心里早已感动的稀里哗啦。之所以孩子依赖我,说明那是发自内心的信任,感知到了我温暖的传递。
下午时分,一块带包装的面包,被一双小手递到我面前,原来是达达小朋友,我以为是让我给他打开,原始孩子却说是给我的。我笑说:“好孩子,你吃吧,老师不饿”。孩子撅嘴失望的只好坐回到自己的座位,孩子不甘心我的不领情,再一次把面包传递过来,我忙说谢谢,并摸摸他的小脑袋说:“老师家里也有这种面包,再说老师真的不饿,不信你摸摸老师的肚子多鼓呀!”我边说着边故意的把肚子挺起来些,孩子这才信以为真的笑了。对于分享美食这种状况,并不是达达小朋友的个别现象,而是我班的大多数小朋友都是如此,包括户外活动时中大班的小朋友也是如此。他们把与我分享当成一种幸福,可是哪有老师随意吃孩子的东西的呀。所以,只好找种种借口不让孩子失望与我的这种分享。从中,我领悟到了播种的一颗爱心换回的是无数爱心盛放的暖意。
我用朴素纯真的爱去爱我的孩子们,而纯真无暇,满脸稚气,眼里毫无杂质的孩子们,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也同样的爱着喜欢着我。
当纯真相遇纯真,是不是除了开心就是快乐,除了幸福还是幸福呢?我想每个人心里一定都有了一份答案。
第四篇:君子为己的杂文随笔
夜从晓书馆归,大叔问:“啊,道友,你知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意思吗?竟然是褒义的。我以后可以拿这个去装逼了。
“我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不过据贫道所知,在先秦的典籍里,‘为己’”都是一个很不错的词,“为人”反而是不好的,在今日的语境下,刚好相反。所以子曾经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这个‘为’应该也是第二声的吧,努力得成为、成就自己。”
“嗯,同样类似的词语,还有“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今天的意思是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而古代的意思是为了达到君子之道,额……可以稍微使用点特别的手段。
“这有什么区别吗?只不过后者委婉了点。。”
“这个…这个…”
贫道无以应,于是,回去默默得百度了一下。为,第二声,成为,修为,如果人不去成为、成就他自己,连天地都容不下他。极,是极限,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君子之道,尽一切努力,超越自己的极限。古之学者都有这样的讲法,有诸己才有诸人,有亲人的爱才有对世人的爱。所以,读圣贤书,所谓何事?可以说,古代的圣贤之学,都是为己之学,为人是顺便的。此顺序不可乱也。
第五篇:当幸福来敲门杂文随笔
7月3日早上阴雨连绵,但心情却犹如身上穿的红衣一样,热情似火。一大早我们就把收集来的物资搬上车,那大包小包的物资装载的是老队员们对我们的期待。即使天空中漂泊着绵绵细雨,但我们的指导老师卜秋香老师还是热情地为我们送行。
9点钟,我们坐上充满幸福的大巴开往我们的目的地——信宜北界双寿小学。两个半小时的车程虽过的很快,但沿途美丽的风景吸引了我的心,大山流水的磅礴景象,让我更加期待接下来的日子。
我们刚来到就有热情的同学欢迎我们,那黝黑的脸庞带着灿烂的笑容深深的感动了我的心。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我将要在这里度过难忘的一段经历。我作为一名后勤组的成员,马不停蹄赶紧地开展了午饭的准备工作,虽说在家里很少做饭,但我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帮一点就是一点。
简单的午餐之后,我们又继续投入到工作,开展新生见面会。这是第一次真正地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讲话,难掩心中的紧张与喜悦。面对一张张稚嫩的脸孔,觉得自己责任很重大。课堂上有很多可爱活泼的小孩子,他们稚嫩的发音冲击着我的回忆,让我想起我曾经也是一个调皮的小孩子,不禁会心一笑。下课后他们依旧充满好奇地围着我们,对我们十分地欢迎,还跟我玩起了脑筋急转弯的游戏,瞬间感觉自己也是他们孩子中的一员。放学后,我充当起护送小孩子回家的大人,那一只只小手紧紧地牵着我的大手,我感觉无比的幸福。
来到了这里,红心已被燃起,愿时光慢点逝去,让我继续停留在这个幸福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