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瓶子的声音教案
活动目标:
⒈感知不同材料在瓶子里发出的不同声响。
⒉初步培养听辨、比较和分析的能力,感受探索声音带来的乐趣。
材料准备
有盖的各种瓶子、花生、绿豆、米粒等若干
指导要点
⒈同样的瓶子放入不同数量的相同豆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你能分辨我放的豆子是多还是少?
⒉将不同的豆子放进同样的瓶子里,声音如何?哪种豆子放在瓶子里声音响?
⒊听辨、比较和分析,将同样的豆子放进不同的瓶子里,声音如何?不同的豆子在不同的瓶子里呢?
实施步骤
第一层次:同样的豆子,数量不同,同样的瓶子。
⒈先出示一只空瓶子摇一摇,听听有没有声音?
⒉再拿出一颗豆子放在瓶子里摇一摇。有声音吗?什么样的声音?
⒊原来声音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出示已装好许多豆子的瓶子,摇一摇,这里还是一粒豆子吗?为什么?原来许多豆子和一粒豆子在瓶子里发出的声响不一样。
⒋幼儿自己装一装、摇一摇、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
⒌总结:同样的瓶子,放入不同量的相同豆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第二层次:不同的豆子,同样的瓶子。
1.出示不同的豆子,先逐个认识,什么豆子?了解形状、大小。
⒉同样的瓶子放一颗不同的豆子,声音一样吗?
⒊同样的瓶子放许多不同的豆子,哪种豆子声音响一点,哪种豆子最轻?
⒋幼儿自己探索操作,可以装进不同的豆子,请同伴猜猜我放的是什么豆子?
⒌总结:同样的瓶子,不同的豆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第三层次:同样的豆子、不同的瓶子;不同的豆子;不同的瓶子。
1.出示不同的瓶子,先逐个认识,什么瓶子?了解材质的不同。
⒉同样的豆子放在不同的瓶子里,声音一样吗?幼儿自己操作探索,相互听辨、比较、分析。
⒊小结:同样的豆子,不同的瓶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⒋幼儿自己探索操作,不同的瓶子、不同的豆子,声音如何?
⒌感受探索不同声音带来的乐趣。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美术《装饰瓶子》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合理选择材料,乐意为瓶子装饰。
(2)充分感受瓶子带来的乐趣,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操作,能大方的与同伴和老师交流。
活动准备:
装饰好的瓶子若干,幼儿人手一个瓶子,胶袋、图片、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参观瓶子展览区,激发幼儿的兴趣导语:出示装饰好的瓶子,小朋友们好!你们看看这个娃娃是用什么制作的?瓶子娃娃还为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朋友,我们一起到展览区去看看吧!
提问:你们看看这些瓶子漂亮吗?(引导幼儿说出:穿着漂亮的衣服、裙子、戴帽子等)
(二)组织幼儿讨论:
讨论内容:最喜欢什么瓶子,平时爸爸、妈妈是怎么打扮你的,请小朋友想想,你想把瓶子娃娃打扮成什么样子?
讨论方式:
1、集体交流。
2、个别交流。
(三)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装饰瓶子。
(四)活动结束
1、请幼儿把做完的作品,展示在展览台上。
2、教师组织幼儿参观,引导幼儿相互欣赏,相互评价并给自己的瓶子娃娃取名字。
第三篇: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瓶子
一、展示各种各样的瓶子,引导幼儿观察瓶子,对瓶子有一定的认识。
师:今天举行瓶子展览会,看看有哪些瓶子,摸一摸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教师给予充分的探索时间,并倾听幼儿的交谈。)
师:瓶子各种各样,哪些地方不一样?
幼:颜色不一样。
幼:高矮不一样。
幼:形状不一样。
幼:用途不一样。
幼:材料不一样。
师:说说你最喜欢哪个瓶子,为什么?
幼:我喜欢椭圆形的瓶。
幼:我喜欢塑料瓶子,它拿起来很轻。
师:现在请你轻轻地告诉同伴,喜欢哪个瓶子,为什么?
(评:让幼儿表达自己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的感性经验,能促使其认知结构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重组。)
二、引导幼儿合作给瓶子分类,进行简单的记录。
师:今天让你们跟瓶子玩游戏,给桌上的瓶子分家,四人一组,合作完成。幼儿自由合作分组,给瓶子分类,并作好记录。
师:现在请每组派一代表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分类情况。
第一组:按颜色分。第二组:按高矮分。第三组:按有无盖分。第四组:按是否为玻璃分。第五组:按盖的形状分。
(评: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合作学习的环境,孩子们不会写字,却已经学会认真地做记录,他们或用符号、或用图画,他们的记录都是在自己操作的基础上表达事实的过程:他们认真与同伴协商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坚持眼见为实。这样,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解决问题,还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三、提供各种材料,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瓶子装上。
师:游戏室里有一材料需要整理,你们愿意帮忙吗?
幼:愿意。
师:想一想,什么东西该放在哪个合适的瓶子里?幼儿寻找适合放花朵、药片、糖块的不同瓶子,进行操作活动。
(评: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可引发幼儿思考,形成认知冲突,促使幼儿不断地观察、触摸、讨论,从而使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欣赏各种装饰瓶。
师:还有一些用于欣赏的瓶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幼儿欣赏一些工艺品和一些废旧瓶子做的手工艺品和玩具。
(评:幼儿通过欣赏工艺品和废旧瓶子做的手工艺品和玩具,给予了幼儿以美的熏陶,让幼儿从小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总评:
这是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体现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设了一个富有探索性的学习环境,瓶子对幼儿来说既熟悉又新鲜,其中各种各样,为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其次,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紧紧把握材料、探索、问题这三者的关系,以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不断观察、研究,并鼓励幼儿多角度地进行操作、发现,逐渐积累相关经验,满足幼儿探索欲望。
最后,由于给瓶子分类、记录、选择适合的瓶子装东西等都需要时间,因此,教师没有过多干预,只有当幼儿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才给予指点,确保幼儿自己的操作获得对空间关系的认识。并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瓶子分类方法,这有利于幼儿分析、反思自己采取的方法是否合理,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玩声音》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玩声
音》
大班科学活动《玩声音》
会昌幼儿园 李翠兰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不同的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
2、发展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了解噪音对人的危害。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纸制品(纸杯、纸盒、纸片)陶瓷类(碗、杯、盘子)金属类(脸盆、茶壶、锅盖)塑料(积木、杯、响板)杂货类(青菜、木头、布)
三、活动过程:
1、初步感知声音。
(1)一起唱《幸福拍手歌》引起兴趣。
提问:刚才唱歌的时候,你们身体上的哪个部位发出声音呢?除了手和脚能发出声音外,我们的身体的其他部位也能发出声音吗?
(2)幼儿利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玩出不同的声音。(幼儿自由探索)
(3)出示空瓶,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你们能不能用空瓶子会发出声音呢?(幼儿自由探索搓一搓、碰一碰、捏一捏、挤一挤等制造声音)提问:声音好听吗?如果配上音乐会怎样呢?
教师小结:我们运动起来的时候,会发出声音,不动时不会发出声音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第一次探索。(利用不同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师提问:你刚才玩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它会发出什么声音?你们觉得好玩吗?
3、第二次探索(感知并区分噪音与乐音)。
(1)教师提出要求:你们再去玩一玩,找一找,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你喜欢的,哪些是你不喜欢的,为什么?(让幼儿演示手中的物体并告诉幼儿不好听的声音是噪音,好听舒服的声音称它为乐音。)怎样做能让这些噪音变的好听一点呢?(幼儿自由讨论:如轻轻敲、有节奏的敲)。
(2)播放《幸福拍手歌》的音乐,将自己手中的材料当成乐器(轻轻的敲)与音乐一起演奏。
(3)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噪音让人不舒服?对身体有哪些坏处?
教师小结:好听的声音乐音会使人听了心情愉快。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教育幼儿平时在游戏当中说悄悄话,避免产生噪音)。
延伸活动:老师带你们到外面再去找一找声音好吗?
第五篇:幼儿园科学《听声音》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辨别不同的声音,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
2.获得探索的快乐,感受打击节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装有大米、黄豆、核桃的罐子若干,空罐1个。
2.磁力板、桌子三张,椅子分三组摆好。
3.音乐《小动物的声音》《幸福拍手歌》伴奏音乐,标记牌3个。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摇一摇
1.以谈话的形式激发兴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和罐子宝宝一起玩好吗?”
2.教师出示一只空罐子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再装进几个核桃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
3.让幼儿找一个里面有东西的罐子宝宝,自己摇一摇,听一听。
二、听一听,猜一猜
1.幼儿探索罐子发出的不同声音,为自己找朋友。
师:“罐子宝宝有声音了,听听里面东西一样吗?”
2.幼儿相互听取罐子的声音,找出自己的朋友,好朋友相互碰碰坐在一起。
3.老师摇有东西的罐子,让幼儿猜出老师的好朋友,好朋友相互碰碰放在一起。
4.幼儿自由操作找到自己的朋友。
三、听一听,玩一玩
1.出示放在罐子里三样东西的标记牌,听一听对应找出罐子里的三样东西:米宝宝、黄豆宝宝、核桃宝宝。
2.幼儿取回自己的罐子宝宝和老师玩游戏。
(1)师:“孩子们,拿好自己的罐子宝宝和老师玩警察叔叔红绿灯的游戏。”
告诉孩子们游戏的规则:警察叔叔是这样的,出示红灯时大家不能出声,警察叔叔翻过标牌,是哪个罐子宝宝谁就出声摇一摇。
(2)警察叔叔的指挥加快,孩子们随着加快反应摇动罐子宝宝。
3.老师清唱音乐伴奏,幼儿摇动罐子作出相应的节奏。
4.老师的伴奏不断加快,幼儿伴随着老师做出加快的摇动动作。
四、用响罐为音乐伴奏结束活动
播放《幸福拍手歌》伴奏音乐,幼儿随着老师的指挥打出相应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