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赶山鞭的传说杂文随笔
话说秦嬴政吞并了六国,统一了神州大地后,定都长安,自封为始皇帝,踌躇满志,整天听歌赏舞,花天酒地。
秦始皇怕诸多的功臣谋反,把武将分别派往边远地区,为秦朝立下赫赫战功的王翦、王贲父子俩被派驻守渔阳郡,渔阳就是现在的北京,那时的渔阳还是个小城邑,四面荒凉一片。王氏父子在渔阳呆了三四年,一心想调回长安,多次托人打探求情,秦始皇都不置可否,后来,秦始皇不耐烦了,说:“啥时候渔阳城会飞了,你坐渔阳城回来!”
王氏父子听了,立刻心凉了,渔阳城如何能飞?这意思是让他们父子俩老死边关啊!
右北平郡有个白狼县,县治就是今天的建昌,白狼县有一个姓卢的道士,熟读三坟五典,精通天文地理,可以说是法术无边。他夜观天象,总结出一句事关大秦命运的谶语,要赶赴长安报告给秦始皇。途径渔阳,闻知王氏父子之事,便自告奋勇地求见王翦,说:“想让渔阳城飞,此乃小事一桩,易如反掌!”
于是,卢道士香汤沐浴,斋戒三日,用狗血融朱砂,裁一方方正正的布帛,笔走龙蛇画了一道符。将符往渔阳城的城墙上一贴,口念咒语,渔阳城立即晃晃悠悠地飞了起来,速度堪比现在的飞机,没用上两个时辰,便到了京城长安。
秦始皇一见大惊,渔阳城果然能飞了!得知了渔阳城是如何飞来的,他半信半疑。卢道士把符从城墙上揭下,递给秦始皇,秦始皇接过符朝渔阳城一挥,渔阳城又神奇地飞了回去。秦始皇大喜,草草地安置了王氏父子,把符据为己有,待卢道士为上宾。
卢道士跟秦始皇吃香的喝辣的,尽享奢华。几天后把自己得到的谶语悄悄地告诉了秦始皇,那谶语只有五个字“亡秦者胡也!”当时北方的匈奴时常对大秦的地盘抢掠犯乱,中原人称匈奴为胡人,那个胡字让秦始皇首先想到的是北方的匈奴,而忽略了自己的亲儿子胡亥。于是派蒙恬去镇守北方,开始修筑万里长城。
修长城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家住湖南嘉山的孟姜女,刚招个上门女婿范杞梁,结婚才三天,范杞梁就被抓去当劳工。孟姜女姓姜,孟的意思是排行老大。范杞梁一去半年没有音信,眼看着就要到冬天了,微信联系不回复,电话也打不通。北方的冬天很冷,范杞梁连件棉衣都没带,孟姜女心急如焚,亲手为范杞梁做了套棉衣,一针一线,包含着对夫君的万分惦念。棉衣做好了,想邮寄,没有详细地址,怎么办呢?自己亲自给送去吧!
一路上晓行夜宿,辛苦劳累不必说,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从湖南找到了山海关,一打听,劳工们说,是有个叫范杞梁的,不过他已经累死了,就埋在这长城的基石下。孟姜女顿觉天塌了一般,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千辛万苦走了几千里,却没能见到夫君一面,一针一线做的棉衣,夫君却无法穿在身上,长城啊长城,你为什么不倒塌呢?能让我见见夫君的尸骨也行啊!
孟姜女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山川呜咽,日月无光,河水不流,行云遏住,闻者无不落泪。就听轰隆轰隆一阵响,刚刚修完的长城真的倒塌了!整整倒了一百里,露出了下面的累累白骨。面对成堆的白骨,那些是夫君范杞梁的呢?孟姜女咬破食指,把血滴在白骨上,她知道,如果是范杞梁的,血就会渗进骨里,就这样,孟姜女找出了范杞梁的全部骨殖,用亲手做的棉衣包好。
此时,恰巧秦始皇也来这里视察,他听说有一民间女子把长城哭倒了,大怒,破坏工程建设,定斩不饶!但秦始皇一见到了孟姜女貌美如花,立刻垂涎三尺,要娶孟姜女为西宫娘娘。孟姜女美到什么程度?咱们谁也都没见过,反正比现在那些忸怩作态的影视明星强百倍。孟姜女含泪佯装同意,提出要秦始皇披麻戴孝,给范杞梁守灵三日,方可成亲,秦始皇满口答应,戴孝守灵,像模像样,好像死的是他亲爹。
三天期满,在秦始皇的主持下,范杞梁的下葬仪式十分隆重,有皇帝戴孝守灵,范杞梁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孟姜女见愿望达到,此生再没有了惦念与牵挂,转身跳进大海里,跳海的地点就在山海关的老龙头。
忙活了整整三天的秦始皇见孟姜女跳进了海里,气急败坏,他必须要得到孟姜女,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海太深,无法打捞,这时他想起了卢道士画的符,他便拿出那张符,挥舞着把燕山往海里赶,把还填平,自然就找到孟姜女了。燕山一点点地往海里移动,挤得海水不停地翻滚着,连渤海龙王的宫殿也震动起来。渤海龙王受不了了,派虾兵蟹将出去打探,虾兵蟹将回来报告说,陆地上那个灭掉六国的嬴政,非要强娶民女孟姜女为西宫娘娘,孟姜女跳海自尽了,嬴政拿个破赶山鞭子把燕山往海里赶,非要得到孟姜女。
渤海龙王立刻火冒三丈,你个小小的嬴政,你灭掉六国咱管不着,水陆两不相犯,为了一个女人居然欺负到我的地盘了,那还了得,跟他干!于是调遣各路兵将,什么鲍鱼海参梭子蟹基围虾,一齐出击。
无奈那符的威力太大了,燕山如同巨大的装甲车,虾兵蟹将根本抵挡不了。眼看着龙宫就要被挤塌,海里众生将被碾压成卤虾酱,龙王眉头一皱想起一条妙计。他让自己的三闺女变成孟姜女的样子,冒充孟姜女,派兵送了出去,并再三嘱咐,给秦始皇当西宫娘娘是迫不得已,一定要伺机偷回那条赶山鞭。
秦始皇得胜,带着三龙女高高兴兴地回了长安,大摆筵席,吉日完婚。
三龙女时刻不忘父亲的嘱托,跟秦始皇同床共枕了一年,也没看到那个威力无比的赶山鞭,不知道秦始皇藏在哪里。一天秦始皇病了,三龙女为秦始皇梳头才发现,原来秦始皇把那张符捻成一条细绳,夹在头发里,她乘机偷藏起来,逃出了皇宫。当她走到江苏宿迁,腹痛难忍,原来在皇宫伺寝一年已是珠胎暗结,十月期满,将要生产。在没有人烟的深山老林里,三龙女生下一个白胖的男婴,她狠狠心将婴儿抛下,拖着产后虚弱的身体,回到渤海龙宫把赶山鞭交给了父亲。
被抛弃在深林里的婴儿响亮的哭声惊动了一只母老虎,这只母老虎前几天失去了丈夫和尚在哺乳的幼仔,是被一个叫项超的猎人猎杀的,它正深深地沉浸在悲痛之中。哭声惊动了老虎,也唤醒了老虎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母爱,老虎把婴儿抱在怀里,给他喂自己的奶,犹如喂养刚刚失去的亲生幼仔。
老虎用自己的奶喂养着三龙女生下的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含辛茹苦。冬天,鸟叼来羽毛为孩子絮窝,夏天,貂用扇子给孩子扇风,就这样一直喂养了七年。一天,那个叫项超的猎人进山,发现了这个健壮的小孩,设计调开老虎,把孩子带回了家,收养为自己的儿子,因为是在满是羽毛的窝里发现的,所有起名叫做羽。由于是龙所生,又吃老虎的奶长大,造就了这孩子力大无比的强健体魄,这孩子是谁呀?他便是龙生虎奶貂打扇、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
第二篇:传说杂文随笔
我们把所有的,
爱恋与悸动,献给了初次,爱上的人。
所有的目光,都在向他投降,然后,有缘无分的悲伤,与他,暂别青春的盛宴。
我始终记得,那是一场雨天,因为失去了他的身影,晴天,也成雨天。
之后在生活里走过一趟,所有的感性被慢慢消磨,脆弱和泪水,也只有在夜晚喑哑诉说。
在一起,我爱你,成了权衡利弊下的定夺。
爱自己,想独立,也只是放逐麻木的借口。
城堡禁止了烟火,微笑变成了折磨,爱情,到最后,也成了一个传说。
第三篇:王莽赶刘秀传说
王莽赶刘秀传说
发表日期:2011年6月27日阅读: 1710 次
西汉末年,刘秀因不满王莽的暴政,遂联络其他起义部队,试图推翻王莽“新”朝政权。王莽为了维护“新”朝政权,举重兵对起义军刘秀进行追杀。有关王莽赶刘秀的故事,在项城及周边广为流传,且经久不衰,如“搬倒井”、“八角井”、“饮马池”、“蝼蛄断颈”等传说。
搬倒井的传说:话说西汉末年,王莽率领大部兵马追赶刘秀至南顿境内,刘秀军人困马乏,口渴难忍,在鬼修城东、包州城北(现东风行政村崔街村北)正遇一井,士兵观看,井深丈余,苦无取水工具。刘秀无奈,遂仰天叹道:“天若助我,就让井口倾斜吧!”于是手扶井台轻轻一搬,井竟然倾斜,井水自井口涓涓流出,刘秀及军士皆顺利饮用。至今,在“白果树”西约数十米处,留有“搬倒井”遗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崔街群众曾用此井水酿酒,名为“搬倒井酒”。
八角井的传说:八角井在南顿故城(鬼修城)北高阜上。据传刘秀被王莽兵追逼,无处躲藏,眼前一井,刘秀慌不择路,跳入井中,因刘秀是真命天子,下有蜘蛛网托住。蜘蛛又在上面结网,王莽兵见此井有蜘蛛网覆盖井口,不会藏人,遂退去,刘秀才幸免于难。据原东风行政村支部书记刘成功回忆,幼年伙伴曾经常在此井处玩耍,此井遗迹尚存。
饮马池的传说:饮马池在鬼修城北250米处,现属荣楼行政村,分前池和后池(现为该行政村的两个自然村)。据传,刘秀被王莽追赶行至于前池,马急需饮水,因池内青蛙叫个不停,马受惊吓,不敢饮水,刘秀一声令下,蛙声嘎然而止,使马匹得以饮水,而相邻水池内的青蛙仍叫声不停。至今仍有“前池青蛙不叫、后池青蛙叫”的说法。现前池和后池两个水坑犹在。
蝼蛄断颈的传说:相传,刘秀军马被王莽追赶至南顿境内谷河北,刘秀困倦至极,倒头便睡。这时,王莽军距此只有一公里,情景危急,但刘秀却呼呼大睡,混然不觉。一只硕大的蝼蛄爬在刘秀脸上,试图弄醒刘秀;刘秀一把抓住蝼蛄,从颈部掐断。这时刘秀听到喧闹及马蹄声,方知是蝼蛄救他,遂拿一根草棍分别插入蝼蛄身、首处,致使蝼蛄成活,并立即组织人马上路,躲过一劫。
现蝼蛄颈内部有一硬结,传说为刘秀为救蝼蛄所插的草棍。
第四篇:一个美丽的传说的杂文随笔
一片混沌黑暗
一阵压抑和折磨
碾醒了
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巨人
他就是盘古
——一个始作俑者
他揉了揉惺忪的眼睛
除了混沌就是黑暗
他怒不可遏
脚往下踩手向上托
只听的咔嚓一声巨响
一线光明
犹如汩汩泉水
汇成了江河
一团光明
犹如熊熊烈焰
伸长了火舌
头顶变成了天脚下形成了地
这就是盘古开天地
——一个美丽的传说
……
距离产生美
成就了
天与地之间的卿卿我我日月同辉江河同乐
雷电呼应风云唱和
草木参天
哼唱着大地的颂歌
晚霞多情
抚摸着大地的轮廓
似乎柔情似水
呢喃着
盘古开天地
一首感天动地大爱的传说
……
第五篇:攀山杂记杂文随笔
今日,为学甚深,倦怠不堪,问众亲友,答之曰:岁寒,弗出。无有他法,遂起身,一人漫游,目的无聊。近海,湖以冰,如晶如露,下有涌动,思之乃活水,虽欲踏而忧其形,战战兢兢,实履薄冰,不智,后离而远去。
有山傍海,名金狐,心意萌动,凭幽径而上。入林,石阶抖擞,短而坚,山崖陡峭,体力不济,故行速减缓,冥冥有意,终攀临峰巅。余视左右,一览黄海之广阔浩然,古人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此言恰得好处,水天金鳞,浮若游龙,彩云相竟,禽鸟互戏,察星辰之轨迹,观树木与丛生,霞光映红,古亭泛银。
余深感其妙处,复翻岭,往返留恋,终时色迫我,出时所患,离金狐山矣。
余久居厅堂,弗有动作,判儿时若云泥,当归天地自然之怀,感水墨星露之馨,纵案牍于四海,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