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棒的电影名言
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却改变不了事情。——《无间道》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只有一半,为了找到另一半而在人世间行走。有的人幸运,很快就找到了。而有人却要找一辈子。——《玻璃樽》
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笑傲江湖》
小时候,看着满天的星星,当流星飞过的时候,却总是来不及许愿。长大了,遇见了自己喜欢的人,却还是来不及。——《停不了的爱》
心里有就有,心里没有就没有。——《周渔的火车》
姐姐,你千年修行,为了一个许仙值得吗?——《青蛇》
当我站在瀑布前,觉得非常的难过,我总觉得,应该是两个人站在这里。——《春光乍泻》
我们现在是谈生意,不是谈恋爱。——《喜剧之王》
拥抱真是很奇妙,虽然两颗心靠得很近,却看不见对方的脸。——《妙手仁心》
感情就是这样,你伤了别人,无论有意无意,就总会有一个人来伤你。——《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我这一辈子不知道还会喜欢多少个女人,不到最后我也不知道会喜欢哪一个。——《阿飞正传》
傻丫头,回去泡个热水澡,睡个好觉,明天早上起来满街都是男人,个个都比豹哥好。——《甜蜜蜜》
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红玫瑰与白玫瑰》
我甚至连他的一张照片都没有。他只活在我的记忆里。——《泰坦尼克号》
如果我知道怎么舍弃你,那该有多好。——《断臂山》
不是子弹,而是美女杀死了野兽。——《金刚》
所谓深情挚爱,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原来,一个人吃饭没有两个人吃饭开心。——《天下无双》
这么多年,牵着你的手,就象左手牵着右手没有感觉,但砍下去也会生疼。——《一声叹息》
爱情这东西,时间很关键。认识得太早或太晚,都不行。——《2046》
一个受伤的人,不知道如何接受和给予爱。——《菊花香》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市,城市中有那么多的酒馆,而她却偏偏走进了我的。——《卡萨布兰卡》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只是突然在那一刻很想念她。——《开往春天的地铁》
第二篇:电影史上最棒的30部青春影片
电影史上最棒的30部青春影片
1.《野性骑手》美国·1954
该片细致描述了当时青年的反叛心理。摩托车同电吉他、朋克头、嬉皮风格一样曾作为一代青年人反叛的标志。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在街道上惹事生非,而后呼啸而去,它就是这么幼稚,但当时青年把它视为对抗社会的手册。该片被称为“摩托公路片”的始祖,《逍遥骑士》早期探索版,值得一看。
2.《无因的反抗》美国·1955
该片集中表达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对被理解和认同的渴望。青年人的不满情绪第一次得到了大规模的合法发泄。影片任何一点看上去都算不上经典,包括它的首创性。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只有一个理由———詹姆斯·迪恩。
3.《精疲力竭》法国·1959
有人说《精疲力竭》的出现是一次电影观念、形式和表现方法的革命,以至于影片所赋予的青春主题几乎都要被忽略了。“真可恶”———米歇尔死前的诅咒,无论警察还是观众都感到迷惑,但这正是那个时代法国青年的迷惑,莫非真如存在主义所说的———生活本身就是可恶的。
4.《青春残酷物语》日本·l960
该片是佳作频出的大岛渚最重要的代表作,对日本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片中大岛渚冷静地审视着青年的反抗和愤怒,伤感地反思着自己的青春,最后得出了悲观的结论。有许多以残酷为名和标榜残酷的影片,但没有哪一部像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那么惊心动魄。
5.《毕业生》美国·1967
毕业的含义一语双关,105分钟的时间集中展示了大学毕业生从幼稚走向成熟,超越自我,真正从社会大学毕业的过程。没有哪部电影像它那样真实而完整地展示了60年代中后期的青春。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看《毕业生》唱《寂寞之声》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青春的标志,包括80年代初的中国。
6.《邦妮与克莱德》美国·1967
强盗片历史上划时代的经典之作。一对没有归属感、反传统、反社会的青春情侣一路抢劫并大肆宣扬他们的暴力行径。他们通过抢劫抒发对社会的愤恨和反抗;施暴的过程中他们确认了自我价值,即使是死亡都那么浪漫和诗意。既然悲剧早已注定,他们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7.《逍遥骑士》美国·1969
披散的长发、怪异的服装、锃亮的高把摩托车。怀特和比利两位“逍遥骑士”就以这样的形象在《寻找美国》的歌声中穿越了南部未拓的荒原,进行了一场反抗压制追求自由的长征。60年代的动荡在本片中得到了最率真的体现。
8.《爱情故事》美国·1970 1942年,美国出品了第一部以《爱情故事》命名的电影,直到今天,几乎每年都有以这个名字注册的电影被制造出来,但事实上,只有派拉蒙公司于1970年出品的那部影片才是这个名字的真正主人。
60年代的好莱坞阴云密布,惨淡经营,正是《爱情故事》拯救了派拉蒙并复苏了整个好莱坞,随着《爱情故事》上映后的巨大成功,十年的萧条终于结束了。
《爱情故事》出现后,这单纯美好但严重脱离现实的青春爱情成为主流,那些充满反抗意味的青春和残酷爱情的电影不复存在。这种状态—直延续到八十年代中期。就这样,作为见证时代的先驱,《爱情故事》成了一段独特的经典。
9.《发条橙》美国·1971
《发条橙》是根据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小说最初在美国发行的时候,发行商坚持将小说描写亚历克斯长大后最终放弃了暴力,并结婚生子的最后一章删去了。而伯吉斯一直对这一章耿耿于怀,一直认为没有这一章,他的思想就没有办法完全表达出来。因此,他一直不满意美国版的《发条橙》,不管小说或是电影。
纽约的电影评论界评价《发条橙》为美国1971年的最佳电影,而库布里克则为的最佳导演。它还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以及最佳电影剪接的提名。
10.《青春祭》中国·1985
该片根据张曼菱的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改编,由张暖忻执导。该片在取景、摄影、录音、美术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水准,在如散文诗般娓娓阐述中,表现出知青成长过程中对文化、对美的觉醒。
11.《站在我身边》美国·1986
罗伯·瑞纳本人最得意执导电影。四个男孩相约寻找一具死人的尸体,三天的时间让他们经历了一个成人的半辈子,寻找的过程让他们体味到了死亡的随时随地,从而使他们更加珍视友情、热爱生活。这个以青春觉醒为题材的影片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可惜在中国,人们对它知之甚少。
12.《死亡诗社》美国·1909
该片表现“青春”这一主题是以协奏曲似的起承转合构成:蒙昧———解放———镇压———觉醒。该片的结局虽然“不尽人意”,但充分地表明爱和真理的种子已在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他们终于学会了用自己的声音喊出内心深处野性的咆哮。该片走出了众多艺术青春片的虚无主义结局,让青年观众充分相信我们自己身上蕴藏的青春力量。
13.《我心狂野》美国·1990
在大胆、非常规、混乱的背后是相当传统的情节。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冲破阻力和阴谋,找到属于自己的“绿野仙踪”。尼古拉斯·凯奇带来了一个另类版本的猫王,我们拥有了一部青春的激情史诗。
14.《我自己的爱达荷》美国·1991 该片为天才瑞凡·菲尼克斯的巅峰之作。迈克似乎是为他量身打造一般:年轻的吸毒者、有心理障碍的天才、与世隔绝的疏离感和永无回应的爱。像小流氓似的盘踞在破旧的废弃大厦里、偷三摸
四、甚至满足男人;碧波里的鱼群、安详宁静的公路、美丽的云朵、白色栅栏的小木屋。到底哪一个才是他的青春?影片并不肮脏,也不纯洁,但是看了之后,沉淀到心里的却是哀歌般的清澈。
15.《青木瓜的滋味》越南·1993
该片充满了东方文化的气息和佛教的渗透力。画面十分精致。灯光、摄影、音乐、音效的完美结合营造出了唯美的影像。缓缓的民间丝竹乐、晶莹清亮的钢琴曲,加上柔和的光线,使影片画面始终流露出一种安静、素雅、略带神奇的东方神韵。影片通过这些细节努力,表达了人们对平静心灵、浪漫爱情以及幸福生活的向往。
16.《情书》日本·1995
该片是岩井俊二执导的第一部在电影院公映的剧情长片,上映后立即在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引起轰动。这部清新感人的《情书》已经成为九十年代最为脍炙人口的日本爱情文艺片。《情书》中对过去的追忆和有关生死的描绘都极具东方气质,含蓄优美、感而不伤地表达了影片的主题———珍惜有限的生命和宝贵的爱情。
17.《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国·1995
该片曾被评论为是20世纪中国最好的青春电影。
姜文为我们讲述了一则有点忧伤又不失快乐的青春故事。不是每个人都有大院成长的经历,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赶上文革,但每个人都经历过16岁的夏天,每个人都曾身处在六月正午灿烂的阳光下。它记录的是一段未经整理的生命,虽然带着点淡淡的时代印痕,但更多的是所有走过青春的人都能体会的灼热,在你的皮肤上炙出成长的伤痕。
18.《野芦苇》法国·1995
《野芦苇》是对已逝时代浪漫化的描述,对青春的诗意和困惑的缅怀。回忆里的一切阳光灿烂,尽管那是一个太不寻常的年代。人们终于看到了不那么苦大仇深的关于60年代的描绘。
19.《猜火车》英国·1996 继六十年代之后,世纪末的世界再次出现了年轻一代的精神坍塌,同六十年代不同的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时代的来临,这种精神坍塌具有超越地域的全球性,《猜火车》即是表现这种题材的代表作。因此它一问世,就得到了新人们的追捧和保守派们视作洪水猛兽的恶毒攻击。
20.《梦旅人》日本·1996*
岩井俊二这部以精神病患者为题材的作品,通过对三个精神病患者的刻画,展现了现实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片中并没有过多地表现精神病人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这些病人的单纯和可爱。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使你感觉不到他们是一群病人,蔚蓝的天空、浩瀚的大海、金色的夕阳、多彩的生活,一切美好的东西与残酷的现实形成巨大的落差,让观众心生叹息。
21.《坏孩子的天空》日本·1996
影片中表现出坏孩子的成长更为孤单落寞、更为痛彻心扉,因为骨子中的异质;坏孩子的友谊要求相互支撑,更需要信任,因为心态的迥异;坏孩子的天空也有艳阳高照,也有影子相随;坏孩子的青春可以是挥霍,也可以是节省;可以自由飞翔,也可以重重跌落。北野武的半自传作品,把少年的理想与迷茫、愤怒与哀伤尽化在了拳手的蛮劲和悠悠的单车路上。
22.《香港制造》中国香港·1997
情节普通、布景苍白、演员难看,这一切都不重要。该影片直接地表达青春与成人世界不可调和的对峙。陈果没给任何一个主人公长大成人的机会,固执地让四人壮烈地永葆青春。“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毛泽东的殷切期盼被陈果演绎成了一曲惨烈的青春挽歌。
23.《长大成人》中国·1997
影片了讲述音乐青年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成长经历,十几年时间终于使他们找到了真正的寄托,成长的污浊最终被荡涤得干干净净。像所有弘扬主旋律的影片那样告诉青年人:人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中部应该有追求、有信仰。但它所带有的浓厚浪漫气息和淡淡怀旧色彩丝毫不带有说教的压迫。
24.《两杆老烟枪》英国·1999
能拿下99年全英票房冠军,全仗新新人类的抵死支持。英国青少年的疯狂行径让人瞠目结舌、惊喜连连。没有强力的心肺功能最好不要观赏此片(此片的成人观众确实不多)。防不胜防的爆笑转折充满年轻一代无厘头疯狂,让你在狂笑的同时心脏狂跳,不能怪新人类瞧不上昆汀·塔伦蒂诺,盖·瑞奇实在太酷了。
25.《我心中的风琴》韩国·1999
悠扬的风琴声带你来到了60年代韩国如画的乡村美景中,带你来到一个17岁少女的美好回忆里。一个美丽的女孩爱上了从城里来的教书先生。与《我的父亲母亲》,有些相似之处,影片看上去丰富精彩,展示了真正如诗的少女情怀。
26.《十七岁的单车》中国·2000
该片导演王小帅通过情结的巧妙设置把城市人和民工的生活并置于影片中。通过两种青年人之间的交往和彼此之间对待对方的态度,影片在更深层次上揭示和探讨了双方之间的关系。由于该片主题较为晦涩,没有得到电影局的审查通过。但该片出品方在未获得通过令之前已把影片送交到了第51届柏林影展竞赛,最终虽然获得了“银熊奖”,但影片却在国内不能公映,王小帅本人也因此第二次被禁。
27.《非同凡响》美国·2000
它的出现使得2000年的好莱坞没有让人彻底绝望。1973年,摇滚乐方兴未艾,每个男孩都渴望表演和宣泄,15岁的威廉姆斯就这样走入了静水乐队的生活,终于从一个旁观者成为一个参与者。没有什么比成长的过程更动人,何况是卡梅隆·克罗威镜头下一段真实纯美的花样年华。
28.《我的野蛮女友》韩国·2001
该片为2001韩国十大卖座片亚军影片,刷新了由《朋友》保持韩国电影史上最高的预售纪录,并在韩国乃至亚洲掀起了一阵“野蛮风潮”。该片通过男女主人公的一连串有趣而夸张的意外经历,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29.《假如爱有天意》韩国·2003
整部影片沿袭了韩国爱情小品的一贯路线,舒缓、浪漫、唯美、煽情,如涓涓溪流,温润人心,感人情怀,通过两代人曲折感人的爱情故事,带给我们许多关于青春的青涩及视觉上的唯美冲击。
30.《我脑海里的橡皮擦》韩国·2004
该片是又一部“催泪弹”式的韩国爱情片,成为2004年“韩国观众最受欢迎电影”,而且一举创下了2004年釜山国际电影节版权交易新纪录。导演注重影像之美,并充分地发挥了他的才能,因此与常见的文艺片不同,该部电影采用了多种电影技巧,影像的速度、光的利用、特写等都被融汇到其中,画面非常优美,使略显单调的情节增加了活力和可看度。而该片更是通过感人浪漫的爱情故事让观众为之感动。
第三篇:最棒的妈妈
最棒的妈妈
我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妈妈,我的妈妈不仅会弹钢琴、跳舞、画画,她也会玩扯铃、打球等等,更厉害的是她也是个电脑高手,除了这些以外,妈妈也会很多厨艺,我最喜欢妈妈做的鲔鱼土司,真的好好吃喔!妈妈教会我很多的东西,她会陪我一起弹钢琴、画画、玩扯铃、写作文︹Φ龋钪匾氖锹杪杌峤涛业缒裕涛以趺蠢玫缒宰鞒銎恋目窗澹銎恋牡缒曰嫱迹褂腥绾卫猛绲淖恃叮阑约旱淖髌返鹊龋艺娴木醯寐杪韬美骱Γ 除此以外妈妈有还有一双巧手,可以做出漂亮的手工贺卡、表演用的道具和衣服,虽然妈妈上班很忙碌,可是妈妈都会空出时间陪我一起完成很多的东西,也会给我 很多不同的意见,更是会时时鼓励我,记得有一次参加比赛,我因为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因此而哭了,妈妈看见我不开心,就走过来摸摸我的头说:儿子!没有人一出生就什么都会,每一件事都是经过不断努力才会有成就,像妈妈小的时候也和你一样,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所以就想放弃,但是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努力去做,只要努力认真去做,不管结果是什么,妈妈觉得你就是最棒的!听完妈妈的话,我下定决心用心去做,最后拿到了奖状,我真的很开心,因为妈妈的鼓励也因为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成果,真的很棒!母亲节即将到来,我真的很开心,我有一个这么疼我爱我妈妈,不论是伤心、难过或开心时,妈妈都会陪着我,给我关怀给我肯定,妈妈谢谢您,在母亲节的这个时刻,我想大声的跟您说:您是世界上最棒的妈妈!有您在真好!祝您母亲节快乐!
第四篇:《最棒的学校》读后感
内心的诉求
——阅读《最棒的学校》有感
在我谈及《最棒的学校》阅读体会之前,我想先说一下我心中“最槽糕的学校”。
针对“最槽糕的学校”,我并不想泛泛而谈,而是确有所指——西安音乐学院。
药家鑫案件已经尘埃落定,此时对于该案的判决,我想已经没有必要再做任何分辨。尽管我是坚决反对对于药家鑫死刑的裁决,但一切已是物是人非。还是让我们转过视线,看看西安音乐学院在整个庭审过程中的扮演的角色。
我们先撇开案件,还原在西安音乐学院中的药家鑫是怎样一个孩子。根据药的同学们在法庭中展示其在校期间各类获奖证书,我们可以推断药在校内表现良好。就是这样一个被师生普遍认为是优秀的孩子,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却犯下滔天大罪?我想,在他学校的身上可以窥见端倪。
药家鑫的案件被媒体披露后,激起了声势浩大的法律、道德谴责。更有甚者,高晓松在微博中扬言封杀西安音乐学院。这是作为药家鑫母校西音所必然要面对与承受的舆论压力。但是,面对压力,西音的危机公安在我看来是十足的可笑与蹩脚:
从学校角度而言,发生如此重大事故,西音第一时间不是对自身工作存在疏漏进行检讨与反思,而是急切地希望切割与药家鑫之间的联系。如此不善反省自身的学校,又如何能培养出能够反思的学生?
站在药家人的立场上,校方自始至终没有为药家人送去一句慰问之语:是由于我们工作的缺失,在校期间没有引导好学生,致使悲剧的发生。一名中途退学的学生对于西音而言,不造成任何影响,但是,一个丧失孩子的家庭,尤其是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中国,那决然地便意味着毁灭。我相信,一句慰问之语,社会大众不会将全部的责任交由你校方承担,但其中却彰显了艺术类学校本应积淀更为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但是,什么都没有„„唯独今年4月22日西安音乐学院在其官方网站刊登的文章《我院师生坚决拥护法院对药家鑫案的公正判决》。
一个不懂反思的学校,一个不知人情冷暖的学校,一个犹如墙头草随风倒的学校是不是“最糟糕的学校”?再次面对这个问题,我迟疑了。在今天中国这片国土上,要我以最高级的形式来修饰“槽糕”,我犯难了。因为总有现在觉来异想天开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的发生,时时令我无所适从。也因为,我看到更多的网友评论,令我不寒而栗:
有同情药的,我建议把你妈砍几刀,你再说风凉话,垃圾学校。
——changzhiyuan
首先是西音的领导和老师没有责任心吃喝玩乐,不务教学,只知道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对生命熟视无睹,其次是药家鑫的父母没有尽到“人”的责任,生了个垃圾,培养了个垃圾,西安音乐学院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你们的无知,人性的泯灭,道德的缺失,教育的失败,很失望!我以西安音乐学院为耻,这样的学院这
样的教育环境不配高等学府这一称谓!!——勤劳的左耳
再想到,在药家鑫案件中,原告律师张显捏造证据,煽动民意,绑架法庭。这一系列作为已经全然不是他们个人的意志表达。它所反映的是在一刻,我们整个社会都不愿意给予一个青年人忏悔自新的机会。
究竟是什么让药家鑫举起了手中的屠刀,又是什么使我们整个社会对待这样一个青年如此严苛?根源必然基于我们社会自身之中,而教育更是责无旁贷。
教育的症结,或许《最棒的学校》所述及的内容,或许能给予我们些许启示。书中,作者认为:“只有推动人类发展信念的学校才是最棒的学校。”其中,人类发展信念,是相对于先今广泛适用的学业成就信念而言的。作者指出,人类发展信念,较之于过去更强调的是人,而不是学业方面的表现,因而它在本质上远比学业成就信念具有更宽广的视野:“学业”代表一些不怎么生活化的东西,这些东西相当可观而有限。另一方面,“人类”代表着活生生的实体、主观,而且都拥有无限发展的可能。人类发展信念感兴趣的是学生所展开的整个故事,而学业成就信念感兴趣的仅是一个终极的结果。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类每一个个体都是在经历着独特的生命旅程。在这句话中,浸润着对于未知个体的尊重,对于生命的颂扬。而在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教育工作,似乎是反映在学生个体内的化学作用。每一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成效可以通由颜色、形态等的变化,即外显的方式来显现出来。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便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一数字化的反映方式。
我们得以发现,对于学生的考核最终都落实到了考试成绩之上。分数,便成为学生来校求学的终极目标。现如今,“聪明乖巧”的学生自然能掌握其中本质。
在此,我试问一句:这果真便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本质”吗?
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及: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次短暂的旅程,每一人的旅程都有着独特的游程,每一段旅程的重点并非是到达了何处,而是在旅途中的体验。站在这一人文主义的角度上,我们在来思考教学的“本质”。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将获得各自的答案。在我看来,结合人类发展信念的诠释,教学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不断地探索自身的内心世界,探究自我,发现自我的闪光点,挖掘自身的潜能。伴随着身心的成长,以一种完全独立的、迥异与他人的、自我认同的身份去适应未知多变的未来社会。
我想着重指出,我对于教学发展趋势的认识是趋向于内在的,即更加深刻地关注于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在学习生活中,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体验,引导学生以一种更加成熟的心态去面对升学就业。
在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其中,人的自我实现需要作为最高等级,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这无疑为给予学生体验式学习,回应学生内心诉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人,是社会的动物,离开人类社会,人将举步维艰。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城邦之外,非神即兽。”
在经济学中,将货物的出售,称为“最惊心动魄的跳跃”。因为商品中凝聚着生产者的劳动价值。这一价值是否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则必须通过其出售成功来体现。在经济学中的认识,其实也回答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永远都需要社会对他付出的认可。
然而,试看今天的大学毕业生,求职乏力。一个个犹如流水线下工业制成品,毫无个性可言,如何打动求职单位。这难道不是将考试成绩作为学习终极目标,不在乎过程体验的苦果吗?
在今天高度物质化的世界中,人们逐渐将自己的付出简单地归结为物质化的生产。将成功简单地定义为工作学习中取得令人叹为观止的业绩。
但是,人不仅是物质的人,同时也是精神的人。将自身囚禁在外在物质牢笼中的人,必然难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定义真正的快乐。外在物质世界带来的快乐与荣誉毕竟是一时一地的,而只有人内心的直觉体验,才能真正告知人们:因为快乐,所以快乐。
佛教禅宗认为: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时代跨入二十一世纪已经有了近十个年头,科学技术仍旧以迅猛的革新姿态掌握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但是,科技发展在带给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却不曾真正使人们获得梦寐以求的自由与快乐。战争的威胁、环境的污染、人际的竞争、层出的疾病使人们陷入困惑:难道这便是自身苦苦追寻的结果。长时间向身外求法并未使人活出自在与自由,反而却误入层层囹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简单地认为我们的快乐来源于物质的刺激,因而将自身的苦闷和抑郁归结为世道不公与人心不古。但是,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是否想过,曾经外界的刺激所引起的欣喜是否长久?刺激毕竟是瞬间的,而兴奋也只能是一时的。片刻的欢愉过后是漫长的空虚。物质的获取难以获得灵魂的满足,因为我们错认了快乐的本源。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偏向于外在的学业成就信念并不能真正帮助学生懂得生活,获得体验,而只有坚持人类发展信念,给予学生更多获得直觉体验的机会,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赢家,懂得快乐的人。
行文至此,最终感慨:希望药家鑫等的悲剧不要在此上演。
第五篇:我自信,我最棒(演讲稿)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我自信,我最棒(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我自信,我最棒。
斯迈尔斯曾经说过:“以为自己有能力,就会有能力,决心成功,往往会真正成功。”其实,人都是一样,不是缺少智慧,也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缺少一颗自信的心。
如果人有一颗自信的心,原本可能失败的事也会成功。就拿上学期的运动会来说吧!我参加了跳远比赛,因为在小学体育并不突出,只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比赛前,我的双腿不听使唤地抖动,但我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我自信,我最棒。”原本沉重的双腿变得轻盈,我向沙坑奋然一跃,竟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相反,如果人缺乏自信会怎样呢?
1972年,尼克松竞选总统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人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然而尼克松却担心失败,他派手下在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本来稳操胜券的尼克松,因缺乏自信而导致惨败。
我也曾经历过考试的失败,可在下一次考试中又能获得好成绩。正是因为有一种自信在支撑着我,那就是成功、一定成功!当你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不妨用手摸摸自己的心说:“我能成功。”
同学们,请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自信,自信让人成功。让我们大声地说:“我自信,我最棒!”
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