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恩难忘》的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通过学习课文,生出对老师的理解与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听歌谈话(音乐:《我爱米兰》)用心去听一听,歌里唱些什么?歌中把老师比作米兰,你知道为什么吗?
二、感受师恩
1、这是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昨天我们还读了一篇赞美老师的文章《师恩难忘》,从文章中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刘绍棠的启蒙老师――田老师。通过昨天的学习,田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你能用上昨天我们学过的这些词语,来说说田老师的故事吗?出示(娓娓动听 引人入胜 身临其境)
3、(指图):看,一位年轻的老师正在娓娓动听的讲着故事,孩子们听着他的故事甜甜的笑了。从田老师的故事中,我究竟得到了些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
4、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问,指名回答。
5、田老师的故事生动有趣,让我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快乐,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所以,在我的心中,田老师的故事好像是什么?(出示:我在田老师那儿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6、田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获得了一份知识,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获得了--(生答):上千份知识。
7、练习句式:“如果说一()让我懂得了一(),那么上千()就让我懂得了上千()。”
8、再读出示的话。(齐读)老师的故事是春雨。还记得那首描写春雨的小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的教育就像这春雨,悄无声息,飘进我的心田。再来读读。(生再读,找到春雨的感觉)
9、在密密春雨中,知识的种子在发芽,在长叶,感受到了吗?一起读。(生齐读)
10、(出示:刘绍棠简介。)看了作者的简介,你还想说什么吗?
11、想起田老师,想起田老师的故事,那是感激、是幸福,更是四十年来不能忘记的田老师的教诲之恩!你能再读读这句话吗?(齐读):“我在田老师那儿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我爱米兰》音乐起)
12、读读课文的八九自然段。(生自由读——指名读)问:此时的我已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而且已经是个大作家了,为什么还行小学生一样的礼?
13、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小节,感受我对老师深深的敬意。(配乐朗读)
三、拓展阅读
1、(出示冰心写老师的一篇文章、毛泽东写给徐特立的一封信)这两篇文章的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怀念的呢?找出有关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找有关语句,练习感情朗读)
2、这是母亲死后第一次流泪,老师在我心目中的份量和谁一样重?我们一起来轻声地读读这一段。
3、每当想起自己的老师是那样亲切、那样温暖,那样自豪。所以这两位作者不约而同地给自己的文章取了一个题目,是什么?(我的老师。)想起老师,我感到那样亲切,该怎么读?(齐):我的老师。想起老师,我是那样温暖,该怎么读?(齐):我的老师。
四、身同感受
1、同学们,我们也有我们的老师。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清风朝阳来到学校,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你有没有感受到过老师对你的关心和爱护呢?我们对我们尊敬的某一位老师说一句心里话,好吗?
2、(出示句式:“老师啊,您是。)写在课堂笔记本上,然后深情汇报。
3、最后,让我们用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首赞美老师的诗献给所有为我们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出示: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 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古往今来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
第二篇:《师恩难忘》教案设计
《师恩难忘》
教学提示
《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质朴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先生。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的字。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流程
一、发现话题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与培养。提起老师,我们的总会心怀感恩,感慨万千,因为老师是塑造我们灵魂的人。今天,我们就怀着这样的一份情感来学习著名作家刘绍棠先生写的《师恩难忘》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题目。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那么,你们最初在读“师恩难忘”这个题目的时候,脑海里都出现了些什么问题呢?
学贵有疑,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问题当中,有两个问题对于学习这篇文章来说,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一个是在这篇文章中 “师恩”是什么?还有一个是师恩为什么难忘?(出示问题)其实,只要我们围绕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来阅读、思考,就能够理解“师恩”,体会“难忘”,读懂这篇文章。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通过预习,这篇文章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吧?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出示: 姥 炊 歇 叨 恍 滋 杖
你们觉得,这些生字在读音方面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些生字的字形,看看这些生字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出示“冒”)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同学们“冒”字的书写,“冒”字的上面部分写得宽一些,它的中间两横既不要靠左,也不要靠右。它上面的部分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冒”的原来意思是从上往下盖的意思。它上面的部分的这个,最初是表示扎在人头上的头巾,这里面的头一横表示的是发髻,第二横表示的是发髻下面的眉毛,下面的“目”表示的是眼睛。发髻和眉毛是不能跟头巾靠在一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冒”字上面部分的写法。请同学们拿出钢笔来把这个字描一个,临一个,注意把它写正确,写漂亮。
出示:正 捅 拄 诲
这是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要注意读准它们的字音。
课文都读了吧?那么,那么知道这篇文章写了哪些内容吗?先别急着回答,让我们再放声地把文章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之后再好好地想一想,相信你们会说得更好的!
同学们都想清楚了没有!谁来说说这篇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是的,这篇文章先写“我”到邻近的乡村小学去读书以及学校的概况,再写田老师上课的情景,最后写“我”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出示:学校概况 上课情景 教诲之恩)全文就是这样按照先叙事后抒情的顺序,用鲜活的事例和朴实的语言塑造了田老师这位可敬可亲的乡村教师的形象,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三、精读理解
同学们,在刘绍棠先生写的这篇文章当中,“师恩”到底是指什么?不知道同学们发现没有,文章中有一句已经十分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了。请你们浏览一下文章,把这句话找出来。
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
出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知道“师恩”是什么了吗?是的,在刘绍棠先生写的这篇文章当中,“师恩”就是指老师的教诲之恩,那么,田老师是怎样教诲他的学生呢?为什么老师的教诲之恩,让“我”终生难忘?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静下心来读一读文章,边读边想,把那些描写“教诲”,体现“难忘”的语句勾画出来,并且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你可以在文章的空白处简要地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等一会儿我们再来交流。
弄明白“田老师是怎样教诲他的学生”这个问题了吗?其实,文章中有两处概述了田老师教诲他的学生的语句,你们都找出来了吗?
出示语句: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
你们能抓住句子中的一些词语,联系上下文,来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吗? 我们先来看看这句话,老师特地把这3个词语变成了色,你们猜想一下,老师为什么要把这3个词语变色呢?
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在这里作者精心选用了“先、又、然后”这一组关联词语,十分清楚地把田老师的上课过程表现了出来,如果少了“先、又、然后”这些关联词语,文章的表达就会眉目不清,因此,在理解文章的时候,对于那些用得精当的关联词语也需要我们去细细推敲琢磨。
“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田老师给学生娓娓动听地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你们把田老师讲的这个故事找出来读一读,读后联系那首小诗想一想,你觉得田老师的这个故事编得怎么样?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田老师的这个故事编得太精彩了,它的精彩在于:第一,这个故事化难为易,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一去二三里”这首小诗的意思;第二,这
个故事编得有意思,贴近学生的生活,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第三,这个故事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能受到教育„„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田老师的口才和文笔确实非常好,他的课上得与众不同。
同学们,你们能像田老师这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娓娓动听地讲给大家听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把这个故事认真地读一读,然后,试着来讲给同桌的同学听,同桌之间互相评一评。
同学们,开学的头一天,幼小的刘绍棠就听到了田老师娓娓动听地讲着这样一个精彩的故事,那么,他听得怎么样呢?谁来把第6自然段读一读。
能抓住有关词句来说说你们对这一自然段的理解吗?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田老师的教学能给学生带来一种美好的享受,他讲的故事如诗如画,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他的精湛的教学艺术,赢得了学生的喜爱,让人难以忘怀。
其实,田老师不只是教学“一去二三里”这首小诗时,编了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而是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出示: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你们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同桌的同学先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这一句是对“我”在乡村小学四年学习生活的概括。如果说前面详写了田老师讲的一个故事的情形,那么,这句话就是对“我”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的概括,在表达上起到了点面结合的作用。关键在于这句话运用了一个形象比喻,把田老师讲的上千个故事,比作了春雨点点,这样就写出了田老师所编的故事对“我”的影响,这上千个故事,让我有着上千次的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上千个故事,既丰富了“我”的知识,又使“我” 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而所有这些都自然而然、不露教育痕迹地影响着“我”,是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就像春雨一样,虽然很细小,但它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万物。这就是田老师的教诲之恩啊。
同学们,我们刚才学习的这些内容是作者回忆田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情景,是这篇全文的重点段。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个部分,这一部分条理清楚,描写生动:先写了田老师给学生上课的内容,接着概述了田老师上课的过程,随后详细描写了田老师编的故事,之后写了“我”听了这个故事的感受,最后概括“我”四年中听了上千个故事的收获。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环环相扣,浑然一体,表现了“师恩难忘”这个中心。
师恩难忘,难忘师恩。同学们,40年后,刘绍棠先生和田老师在路边相遇,那么,师生相遇的情景是怎样的呢?谁来读读第8自然段。
读完了第8自然段,我们再来读读介绍刘绍棠先生的一段话。出示:刘绍棠的简介。
自己读读这段话,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从这段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绍棠先生在文学上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
同学们,你们能联系文章内容和这段简介来谈谈对“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理解吗?
是的,刘绍棠先生在文学上取得的这些成就应该得益于田老师的启蒙,得益于听了田老师编的那上千个能够滋润心灵的故事,是田老师把刘绍棠先生引入到了文学的殿堂。
同学们,现在,你们弄明白“师恩为什么难忘?”这个问题了吗? 出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我们一起再来深情地读读这段话。
四、总结延伸
师恩难忘,这是刘绍棠先生发自心底的感叹;难忘师恩,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学生发自心灵的声音。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9月10日教师节了,那么,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呢?
建议同学们在教师节之前开展一次尊师的活动,我们从现在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准备材料:
1.讲一个名人尊师的故事。2.背一些名人尊师的格言。3.写一段自己尊师的感言。4.做一张献给老师的贺卡。„„
希望同学们精心准备,期待着你们的成功!
第三篇:难忘师恩
20029
难忘师恩
浙江省金华市开发区苏孟小学四(1)班 陈应指导老师:金 姣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好老师的身影。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了自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金老师,您像辛勤的园丁
用自己的心血,精心地浇灌着每一朵花 ;
您曾用红色粉笔,教我懂得开创。
并且在您的歌里,给予我们整个的山谷和海洋。
您永恒不变的博爱,像空气中的花朵,常年开放在我们的心里。您所到之处,充满爱的力量;
护佑别人的责任感,永远是那么激扬!
让我们找到自己前行的目标……
难忘师恩,师恩难忘 金老师,您永远是最好的!
第四篇:师恩难忘
又是一年新九月,又是一个教师节!当我读到一首写给老师的诗歌时,也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我上村小学时的张老师!
我的小学是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小学读完的,教我的启蒙老师是一名现在已经不做老师的民办教师!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小学毕业近二十年了,虽然我已为人师、为人父了,但远离家乡的我就像思念故乡一样思念自己的母校,更像想念还生活在老家的父母一样想念着我的启蒙老师。
我的启蒙老师姓张,是一个非常敬业的老师,是一个失去了转正机会的民办教师,是一个已经不做老师的老师。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他中等身材,阳光帅气,我们同学都说他是我们村最帅的人。那时正流行《冬天里的一把火》,我们从电视上看到了费翔的样子,因为觉得老师比费翔帅,所以我们都相信老师是世界上最帅的人。张老师总是衣着整洁,举止大方。课堂上他严谨的像私塾先生,课下他又亲切的像个大表哥!那时候我们不懂得崇拜明星,但现在想来,那时我们是崇拜他的。也就是在那时,我觉得当老师多帅啊,所以我也希望自己长大了当老师。
听大人们说,我的老师是一名高中毕业生,他的爸爸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队书记。那年老师高考落榜,情绪低落。他的爸爸怕他在家里憋出病来,又正好赶上村里小学缺一名语文老师,所以老书记就把他介绍到学校当老师了。他教一年级的时候,我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我妈妈得了重病,爸爸经常要带着妈妈到县城、合肥、蚌埠治疗,我必须在家里放牛,所以那年我没能上学。那时候我们村的小学很简陋,连围墙都没有。张老师上课声音很洪亮,他的普通话像播音员一样好听,上课时老师和学生的声音总是传的很远。那时我多么羡慕坐在教室里的同龄孩子啊。不能跟着张老师读书我是很伤心的,甚至都怨恨过父母为什么不让自己读书。
虽然一年级没能上学读书,但张老师的课堂总像一根充满魔力的风筝线牢牢的牵着我,我放牛的位置从未超过能听到张老师声音的范围。有时候为了接近他的课堂,我就把牛丢在学校的操场上吃草,偷偷坐在教室后面的窗台下听老师讲课。我喜欢课堂,渴望读书,张老师很快就发现了。他第一次在下课时走到后窗找我谈话时,我像犯了错的孩子一样紧张极了。我本来是想跑开的,但因为张老师抚摸着我的头也坐下了,所以我也就没有离开。他问了我很多问题,他问的时候,我总是在慌乱的拨弄着手中的一根青草,却一句也没有回答他。他问我想读书么?为什么不上学?时,我依然没有回答,但我却流出了泉涌般的泪水。在我泪水还没有干的时候,上课铃声响了,张老师又去上课了。他的这节课我没有听了,我回家把牛栓在屋后的槐树上,趴在床上大哭了一场。那时,妈妈还在蚌埠住院,爸爸也很辛苦,我好像是因为回答不出张老师为什么不上学的提问而哭的。
在这以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渐渐习惯了把牛放在学校附近吃草,然后坐在张老师教室的后窗下听老师精彩的讲课,下课了就躲在墙角偷偷的看那些同龄学生快乐的游戏。
有一天,张老师给了两本书,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教材。张老师说是他从二年级学生那里找的一年级旧书。这对我来说太珍贵了,那虽然是旧书,但也是我还没有来得及梦想得到的东西啊,何况张老师把那两本书用报纸包装的很精美!从那以后,张老师经常在他放学的时候教我汉语拼音,教我读书写字。张老师为了让我安心学习,他还布置几个学生拔草给我的牛吃,谁拔草多,张老师就会奖励他一个本子。那段时间,我过得特别开心,我的牛也喂的特别肥。
就这样,我读完了小学一年级。
到了第二年,我妈妈的身体终于好了!当爸爸、妈妈送我上学时,我要求直接上二年级,爸爸、妈妈虽然感到意外,但因为张老师愿意收下我,所以我就成了那个学校的第一个跳级读书的学生。直接读二年级,我开始是很吃力的,但因为张老师经常在课下给我开小灶,所以我很快就跟上课程了。也许是我那时懂得了要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张老师的道理吧,所以我学习特别刻苦,到了三年级的时候,我的语文、数学成绩在班上都能稳居第一名。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后来读书选择师范专业,我是很坚定的,因为长大后我更明白了,一个好老师是可以改变学生的命运的。在我当老师将近十年的时候,张老师被学校辞退了,因为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学校不能再聘用没有正式编制的老师。在知道了这个消息的那个夜晚,我心碎了,因为我无法想象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在离开学生、离开讲台去专门做一个庄稼汉的时候,他该有多心痛!那段时间,我没敢去看望我的启蒙老师,因为我怕老师见到他的学生会勾起他的回忆,这样他可能会更伤心。我只是用手机给他发了信息:张老师,您是我永远敬重的好老师,我也会像您教育我的时候那样做个好老师!
张老师,教师节又到了。
第五篇:师恩难忘
1.师恩难忘
序 号: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师恩难忘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2.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3.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
4.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终生难忘”等词语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并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将感情表达出来。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搜集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案】
1.朗读这首现代诗,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再把词语读正确。
正月()
教诲()
炊烟()
歇脚()....念叨()
惊醒()
滋润()
拐杖()....(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念叨
滋润
教诲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2.《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田老师上课的?想想,全文可以分几部分?尝试概括每段大概内容。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画出来读一读,体会体会。【教案】
一、情景导入
1.齐背《老师,您好!》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描写老师的课文(板书课题《师恩难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难忘的是什么呢?(提出读文要求:读准字音,在重点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粗略知道文章大意。)2.交流反馈
(1)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戛然而止”的“戛”。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恭恭敬敬”中的“恭”字。3.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姥姥 念叨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身临其境
4.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5.教师根据学生的整体感知情况小结。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第二段(第3-7自然段):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