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于这个时代诗歌(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11:1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无愧于这个时代诗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无愧于这个时代诗歌》。

第一篇:无愧于这个时代诗歌

多愁善感的恋情,

似些无形的套圈,桎梏了我的全身,湮没宽广的情怀,不能着眼宏远的理想,奋斗充满美好的未来。

我抓住套圈猛力一甩,甩到遥远的天边。

早晨升起的太阳,放射美丽的光彩,向着太阳快快快,奔向辉煌的境界,带着对祖国的爱,甘洒热血写春秋,无愧于这个时代。

第二篇:一位无愧于时代的人民教师

一位无愧于时代的人民教师

龙杏花,苗族,来自贵州省天柱县白市镇中学的一位普通教师,她双脚残疾,坚持上课不坐凳子,这一坚持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里就像千千万万教师一样,她默默无闻,埋头耕耘,在从教的生涯中,披星戴月,任劳任怨,用自己残疾的身躯,凭三寸粉笔在三尺讲台上谱写着“人民教师”这四个光辉神圣的大字。面对人生的挫折她乐观且豁达,从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龙杏花老师出生于湖南省的一个偏远的农村。小时候,她如同所有儿童都有自己的梦想一样,她也曾有一个梦想就是长大后当一名教师。然而,在她12岁时,突然患了小儿麻痹症,她的双腿落下了残疾。在1984年,她的家乡决定招聘民办教师13个,她以第五名的成绩考上了,接着因为残疾又落聘了。可是她做老师的梦想没有破灭。

在1987年,当她听说贵州的一些偏远地区缺老师时,她独自一人拖着一双残疾的腿,踏上了实现梦想的路。就这样,她来到了贵州省天柱县白市镇地区代课,在这里,哪所学校缺老师就请她,不缺了就辞掉她。此后的多年里,她先后断断续续代课达八年之久。

在1996年的一天,一个湖南老乡经过她所经营的书店,然后对她说,“老乡,混得不错,当老板了。”她笑着对她说:“老乡,开店虽有钱赚,但这不是我的梦想”。这位老乡说:“我记得那时你读书很行,你还想读大学吗?”她什么也不思考,回答说:“想”。之后,她在这位老乡的帮助下,得以参加了成人高考。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黔东南州教育学院。1998年八月毕业后她又回到了白市中学代课。虽然每月仅45元的工资。但她乐在其中。然而好景不长,2000年的3月,校长对她说:“本学期学校不缺教师,”就这样她又一次被辞退了。在2001年,她所在的天柱县面向全体大学生招聘教师,她有幸报名了,最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了。2001年11月,年过30的她儿时的梦想终于实现。她成为了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的确,机会永远是留给那些执着梦想和有准备的人!面对这份迟到16年的工作她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她说为了感谢天柱县人民政府和天柱县人民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她这样一个残疾人,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得更好,站着上课虽然辛苦但很幸福。在这十年里,如果说辛劳是一种财富,那么龙杏花老师就是最富有的人。由于她对工作负责,加上课上得好,多年来她都是超工作量的,每星期有17节课,加上早晚自习辅导课每星期10节,五天里就有27节课。早上她小心翼翼的“打理完她的双脚”,由于她的双脚肌肉萎缩,脚趾又是往内翻的,她每天要往脚趾上填充一些布之类的东西。然后她就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光彩照人地来,傍晚,由于她上课时必须依靠着讲台、学生课桌、黑板,才能够站立,她就一身粉笔灰,蓬头垢面、嗓子嘶哑,疲惫不堪地回去。白昼与黑夜,春去又秋来,龙老师都用无悔的奉献、认真的态度、满腔的热情诠释着教育事业的使命与责任的神圣含义;如果说一个教师能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那么她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老师。她用母亲的胸怀,撑起一片片爱的港湾,妈妈、老师、朋友,她承载着多重角色,她就像是春泥、护花的使者,让她每个的学生收获着温馨、快乐和感动。

在教育工作的这十年里龙老师从不迟到﹑旷课,真正做到了有事少请假甚至不请假。2004年11月25日晚龙老师的祖母病危,娘家人打电话要她赶回去送终,第二天是星期五,因为怕耽误初三毕业班的课,她上了课才走,之后虽然她包了一辆车快速地赶回去,但最终因为晚去一个多小时不能见奶奶而遗憾终生,当母亲告诉她奶奶临死时还在呼叫着她的名字时,她痛不欲生。现在龙老师提起这事就会泪流满面,要知道她非常爱她的奶奶。

龙老师工作这十年来,唯一一次请假就是病倒在讲台上,被学生送到家里,然后由申校长背着送上车,由姚校长开车送到医院住院的,当天远在外地的丈夫赶回来疼惜地对她说,“有病要请假”,龙老师说,“没办法,上毕业班的课。”这一次她在天柱县人民医院共住了两晚,而后就不顾医生和丈夫的劝告就回家上课了,边上课边治疗,这是她一贯的工作作风。是呀,龙老师在工作中就是这样时刻以大局为重的,中文系毕业的她,因为学校缺英语老师,校长找到她,要她改行教英语,她答应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龙杏花老师深谙其中的道理,因此,不管教语文还是教英语,她都灌注自己最饱满的热情和浑身的干劲,用心完成每一项工作。在转变差生教育工作中,龙老师始终坚持以爱为主导,用母亲般的关爱感动着每一个学生。之后的多年里,其所教的英语科目优良率和巩固率从来是均为同年级之首。“干一行,爱一行”,龙老师用一颗赤诚奉献的心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质朴的箴言。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没有轰轰烈烈,没有热血沸腾,只有一颗感恩的心和一份无私奉献的精神。面对学校缺英语教师她改行教英语并积极探索用心指导硕果累累 在教育教学中龙老师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坚待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和“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德育为本、五育并举”为原则,以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本着“服务学生、服务教学”的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立志做一名学习型、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平日里,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并与2004年3月在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函数学习,修完本科计划的全部课程,在2007年1月10日毕业。同时一贯拥护国家和学校的“科教兴教”战略,听从学校的安排,坚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时刻关注国家关于科学教育发展的长期规划措施,并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中。尤其在英语教学工作当中,虽然不是龙老师所学的专业但她善于学习,是一个求真务实的实干家。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坚持业务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几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例如,2009年毕业的九(5)班,英语成绩在八年级下学期为同年级倒数第一。在进入九年级时,龙老师不畏艰难,为学校分忧,接受了学校要求她来上这个班的安排,经过她一年的努力,结果该班在中考中获校同年级普通班第一名。现在她上的八(2)班,在七年级时,连续两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人均成绩比第二名都高十多分,而且这一届没有尖子班和普通班之分。由于龙老师在教学中,做到了有声有色,游刃有余,当然得到了全校师生的普遍好评,并于2003、2004,2005,2007,2008,2009年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在2004---2005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县人民优秀教师。在2007年和2010年两次被评为镇优秀教师。在2005年,2009年全县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分别荣获辅导一,二等奖。在1999年,2004年其撰写的两篇论文:《关于初中语文范文系统改革的一点思考》,《初中第四册《语文》教材质疑》分别荣获黔东南州中学语文优秀论文三等奖﹑二等奖。2010年撰写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教学设计》荣获省级教学设计三等奖。龙老师在从教生涯中一直教风严谨,师德高尚;任劳任怨,长期超负荷工作,教改是能手,教学是带头人。她始终坚持以“爱”为主旋律,用“心”谱写她的教育篇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正是龙杏花老师的人生写照吗? 这是一位无愧于时代的人民教师!

第三篇: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石娃

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石娃”

——电影《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

电影《背起爸爸上学》讲述了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主人公石娃从小就没有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含辛茹苦的爸爸、姐姐一起相依为命。为了供石娃去上学,爸爸便外出打工,谁知竟不幸把腿摔坏了,对这个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万般无奈之下,小小年纪的姐姐含泪嫁给了一个比石娃还要矮小的有钱人,换来一叠带着心酸和屈辱的钞票,勉强维持着家里的生计。可随着病情的加重,爸爸瘫痪了。家庭的重担只能压在年幼的石娃的肩上。然而,石娃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击倒,他一边刻苦学习,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爸爸。功夫不负有心人,石娃终于考取了师范学校。就要远走他乡了,爸爸怎么办呢?面对这个艰难的决定,石娃毅然做出抉择——背起爸爸去上学。

看完这部电影,我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同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和石娃似乎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逆境中的石娃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求知求学的毅力依然是那样顽强,生活下去的信念依然是那么坚定,对亲人的爱依然是那么纯洁……而我们平时都做了些什么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费不用愁,零花钱天天有,可还是觉得不满足,对亲人的爱从来没想过将来回报他们,哪怕是一点一滴——真是惭愧呀!

石娃是我们少年儿童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困难再大,也要挺起胸膛;条件再苦,也要发愤学习;亲人再穷,也要坦诚相待。在石娃的身上不正是体现出这种精神吗?

在新的世纪里,让我们做一个无愧于社会的小“石娃”。

作者:关马中心学校五(1)班谢志远

指导老师:李树平

第四篇:做无愧于时代的新学生

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谐大学生文化

我们深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组织教育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

在我看来,文化建设的着重点主要以学校为发展对象。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发展: 首先,从学校历史入手。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因此,我们应直面学校历史,从学校历史中寻找学校文化的发展轨迹,探寻其成长历程,挖掘自己的学校传统文化。其次,从学校制度入手。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制度化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的过程,而是在学校师生员工中间培育学校价值观的过程。再次,从学校人员入手。师生是学校文化的建设主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在体现学校文化形象的同时,也在营造着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对学校师生员工英雄人物的塑造,相互交往方式的确立来孕育学校的价值观、文化观。换句话说,我们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这样一种文化建设过程,能形成所有人在学校中共同的做事方式,重新确立我们对于自己学校的认同感,在学校中重新寻找共同体的感觉,寻找“家”的感觉。

总而言之,通过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要思想内容,让我更加了解中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日后的发展方向。作为预备党员,我们应该时刻向伟大的党组织靠拢,应该像优秀的党员学习,应该多关注时事政治,从而学习科学知识,了解政治实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为构建一个和谐的伟大的祖国贡献出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

做无愧于时代的新学生

“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国广大青年学生提出四点希望,它为当代大学生指明了正确的奋斗方向和宽广的成才之路。我们当代大学生是改革发展的生力军,只有认清历史使命,勇担时代重任,做无愧于时代的大学生,才能让党放心,让祖国满意!

做无愧于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时刻牢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高度来看问题,从维护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来看问题,从促进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来看问题。牢固树立爱国思想,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把个人理想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用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做无愧于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技能,努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弘扬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相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在勤奋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质,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打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知识结构基础,奠定人生进步的根基。

做无愧于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强化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到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到艰苦的环境里去经受锻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磨砺意志、汲取力量的基层一线,直面困难、正视矛盾,勇挑重担、扎实苦干。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创造一流;在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大显身手。用大学生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提高破解难题的攻坚力,在深入实践中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

做无愧于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奉献社会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大局意识,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奉献和索取的关系。多做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扶贫济困、见义勇为的好事,真正尽到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为文明进步的良好社会风尚贡献自己的应有力量。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让我们认真学习,珍惜年华,奋发进取,做无愧于时代的大学生,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贡献更大的力量、赢得更大的光荣!

第五篇: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读后感

庙坝九年制学校胡丽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母亲,中国的古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祖国是我们每个人的母亲,我们爱她、歌颂她,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她,而现在在网上,抒发对祖国热爱的人越来越少了,表达愤怒和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了,正能量少了,负能量多了。许多人是端着碗吃肉,上了网骂娘。在网上恶骂的同时,却还说中国舆论不自由,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和政治稳定的同时,却说中国不够民主。他们认为美国的价值观、社会管理、文明比谁都好,认为中国如此落后,一无是处,比美国差得远。

因此在《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一文中,周小平说,再没有任何国家比今天的中国蒙受的不白之冤更多了,而这些冤枉很多事母亲的儿女们施加的。的确,我们的社会存在许多问题,中国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搞面子工程,教育、腐败、“中国式过马路”。但是,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发展解决的问题。周小平说得好:我们的母亲已经随着时代的在奋勇向前,努力改变13亿这一大家子的生活水平,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现在还存在很多问题有的还很严重,我总把它看成是母亲也会生病,这病有些是慢性的,所话说:有病如山倒,祛病如抽丝,需要一步一步解决。但是,如果我们这代人都被催眠了,只知道谩骂和发泄,只知道批评和质疑,那么我们怎么守护得了身边的一切,怎么能守护得好母亲?

如果爱,请深爱,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抬起头来做人,需要我们有

强大的自信,需要我们对母亲的深爱,而不是鼠目寸光地只盯着一处肮脏。我们都有幸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都在目睹这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在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为祖**亲付出努力。

2013年9月

下载无愧于这个时代诗歌(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无愧于这个时代诗歌(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无愧于时代的大学生(含五篇)

    做无愧于时代的大学生 胡锦涛总书记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曾寄语高校学生,向全国广大青年学生提出四点希望: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

    感谢这个时代(精选五篇)

    新地产杂志20118月刊 看首语感谢时代 与铁岭同行2011年7月20日,姚明在上海浦东嘉里酒店召开“明谢”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退役。在退役致辞中,姚明不止一次提到感谢,感谢家人,感谢......

    记这个小时代(《小时代》观后感)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天长地久友谊万岁 朋友 友谊万岁举杯痛饮 同声歌颂友谊天长地久我们曾经终日游荡在故乡的青山上我们也曾历尽苦辛到处奔......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我是一名80后,出生在西部一个小城市。因为从小受到地摊文学和杂志的影响,年少时也一直觉得我们国家体制有问题,经济不自由。因此成年之后我在互联网上一直......

    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

    陈东升: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 每次我站上来的时候就是会议结束的时候。不管今天会场还有多少人,我有一个提议,请大家全体起立,用掌声致敬改革开放40年,致敬中国企业家群体和中国企......

    这个秋天爱情诗歌

    秋风带走了温馨甜蜜就会荡然无存曾经许下的诺言如同一枚飘落的叶子风将它吹得很远无法再去寻觅这个秋天如同雾里看花无法看清內心世界唯有眼泪最真切那是酸楚的记忆从內心流......

    中学时代诗歌

    某一年的某一月的某一天有个女生取出了一块面包一袋牛奶默不作声的放在男生桌前。可能已记不得这故事发生在哪一个城市哪一所学校哪一间教室以及,哪一张课桌。但每逢静夜雨夜......

    《这个时代更需要信仰》演讲稿

    《这个时代更需要信仰》演讲稿 王艺莼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机厂的王艺莼。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这个时代更需要信仰。 90多年前,一位长袍黑须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