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还好,一切都来得及杂文随笔
昨天霍 金走了。他曾经说想去看玛 丽莲.梦露,或者爱因斯坦或者伽里略。茶馆的墙上挂的都是梦露和赫本。
看,我和一代伟人的喜好一样,都喜欢美人。他从一个超级学霸 一个用洗衣粉撩妹的年青小伙,到得了渐冻症,全身逐步失去知觉。没 有人相信他真的走了,都认为他去宇宙逛逛,很快就回来。他出现在科幻片里都不意外。
不说他的天份,不说他喜欢搞怪逗乐。他理智而清醒,却被困轮椅40多年,当大脑依然清醒,身体却渐行渐远,直到完全没有反应。人生是多么残忍。我一直以为将死的人,大脑是糊涂的。当一个清醒理智的人面对死亡就太折磨。
很多年以前,我请一个专业修电脑的网友帮我修电脑,修好后却坚决不收费,说很欣赏一直学习的女性。我说你也可以。他说他喜欢计算机,现在每天还在看书。
过来帮我修电脑并不是因为钱,他说他得癌症了,是忍着痛过来帮我解决问题的。后来我提出去医院 看看他,他拒绝了认为我在同情他。不久以后,他的QQ就再也没有亮过。
我从不同情别人,也特别怕别人同情我。我很欣赏那个网友,他带给我的是震憾。
得病,面临死亡,不是应该抱怨,应该哭天抢地,应该寻短见,应该全天下都欠他吗?怎么可以这么淡定,可以忍痛在病床看书,看以后再也用不着的知识。
是什么心态支撑着他忍痛去帮助一个不相识的人?虽然多年过去,早不 记得样子,但他说的话,我一直铭记。
永不投降,永不妥协,就算人 生最后,还依然坚守自己的内心,我觉得他是英雄。
一位故人得了绝癌,他的家人都不敢面对他瘦骨嶙峋的样子,我偶尔见完全没有害怕。有次讨论生死,我说,得病而不抱怨,用药也要坚持锻炼。
给自己 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全力以付,就算人生的最后,也没有虚度。这样的人生,才是美好结局。关键还可以分散注意力,减少疼痛。
人生无常,给人生目标,忠于自己 的内心,一蓑烟雨任平生。霍金是英雄,渐冻症冻 着的是他的身体,却冻不住他纵横宇宙的心。我网友是英雄,他和死神搏斗到最后一刻,都没有投降。
我们每一个人都 努力做自己 的英雄,忠于自己 的内心,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败犹荣。
一切都来的及,有阳光,有空气,有食物,有家人,有书,有床,有梦想。
第二篇:《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读后感
《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读后感
在如今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些关于“浮躁”,“不踏实”之类的评价词语,每个在城市中学习工作的人,在奋斗的道路上都想快起来,快一点成功,快一点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人就是这样的,越是着急,事情越是做不好。因此,我们或许也该向作者meiya一样,允许自己慢慢来,才能重新上路。
这是一本教会我们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去享受生活,并在生活中体会心智的成熟和精神的自由,重新树立理想,并为之努力的书。而作者meiya则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一个人独自在城市中奋斗着,没有强大的依靠,会在早上边跑步边大声哭泣来缓解压力,也会对着镜子说“我爱你呀”来鼓励自己对抗拖延症。她把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事情,是一个人心智的成熟和精神的自由
每当提到心智成熟和精神之类的,总会不自觉的感受到一丝丝沉重,但是这就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东西。就好像一年后即将面对的找工作这件事,我们总会为即将到来的困难困惑,或者会在最迷茫的时候开始幻想,然而却常常不付诸行动,拖延、注意力涣散症,甚至产生负面情绪,这些是最常见的问题,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然而,作者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在别处寻找生活的新鲜、刺激、不同和改变;而是在这处的生活中创造新鲜、刺激、不同和改变。能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一种好奇心,不断发掘其中的乐趣、创造快乐,与生活的疲惫和厌倦对抗才算的上是一种后天得来的才能,也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成长的礼物。
“允许自己慢慢来,才能重新上路”。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的时候,停止在自己的世界里幻想和惆怅,认真的过好每天,认真的对待手中的事,认真的走好每一步,才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大的努力,把手上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了之后,才有资格去要求更多。
第三篇:《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读后感
《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读后感
不记得自己最后写作是什么时候了,自从上了大学,读理科的我,从未在写过读后感。最近读了meiya的这本《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突然就想写一点观后感。
我现在已毕业工作了一年,对于生活迷茫,对于自己的人生感到无力。我觉得这本书就像我的心灵鸡汤,很适合我现阶段来读。我很感谢作者能和我们分享她的经历与心得。刚开始我以最快的速度读了一遍,了解了本书大意后,我又细读了一遍。从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对于我以工作一年的岗位很不满意,所以在这一中我一直在关注招聘信息,一有机会我就回去参加各种面试。以至于对我现在的工作很不上心,工作态度不好。现在想想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没有对自己定位好。想去学一技之长,一门语言,总觉得来不及了,这些应该再大学中就应该完成的事情,自己从未去想过。当毕业了,工作了,总觉得什么都来不及了。因此自己生活在后悔,抱怨中,也没对自己的工作有任何的帮助。看了本书,我觉得是自己心态的问题,开始反思,希望一切都还来得及。
第四篇:读后感-《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核工业西藏地质调查院
读后感
――《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戴 伟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该这样度过: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因虚度年华而羞耻。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不悔恨不羞耻呢?在拜读了《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领悟到只要为了梦想而行动起来,无论迟早,终归会不枉此生。正如伸手摘星,未必能如愿,却也不会弄脏你的手。
生命是一个过程,都有同一个终点。人生却是苦难重重,是对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往复,所以不必对生活中的那些苦难耿耿于怀,正是这些经历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厚重了我们的生命,无可逃避,也无需逃避,勇敢的直面人生,或许不一定是最难过的。无论骄阳的炎炎,抑或寒冬的肆虐,站直了扛住了,我们就会升华。苦吾心智,劳吾筋骨,饿吾体肤,空乏吾心,行拂乱吾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吾所不能。
生活没有捷径,行动起来,保持让自己在路上,从领悟的那一刻开始。年轻总爱幻想一夜成名之类型的好运,一路磕磕碰碰走来,发现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能量守恒告诉我,省力不省距离,要想到达,必将作出同样的“功”。正如华罗庚所训: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耕耘一份才。没有汗水心血的浇灌,成功之花不会娇艳绽放。往往我们在担心,这个年岁这个状态,我还能让不曾为之奋斗的梦想再度起航么?我们困惑,困惑我们的生活,困惑我们流逝的-1-
青春,困惑我们日渐消减的激情。这是人之常情,却也大可不必。空有梦想,不付诸行动的等待才是最大的危险,等待生命即是等待死亡,是对自己最大的谋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认真的对待生命,认真过好每一天,一步一个脚印为着梦想慢慢前行,生命终会有好风景。
书中言:“因为这个社会太浮躁,节奏太快,诱惑太多,很容易迷失自己,我们需要时常问自己,一切是不是真的来不及。”这种现实摧毁过许多的梦想,但是只有死掉的鱼才会随波逐流,让自己迷失在茫茫大海。哲学说: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迷失”,只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强大的内心,没有坚定的信念,不能坚持到底。我们需要稳固自己的梦想,建设自己的灵魂,才能更好的抵挡外界的诱惑,才能让梦想离自己更近,而非诸多借口,怨天尤人。
如何能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把自己的灵魂建设得更纯洁纯粹呢?如果只是一心追逐自己的物欲,以一己之私作为奋斗的基底,肯定是肤浅而脆弱的,梦想之琼楼玉宇也必将崩塌。立志须存千年想,有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境界,历经各个时代都为人称道。我们的梦想没有那么伟大,但在我们所在集体和所在的行业中,也需要以单位发展壮大为己忧心之所在,否则以“和尚撞钟”的心态混迹于斯,又何谈理想梦想,抑或数十年之后带着悔恨和羞耻消失在这个我们存在过的世界?!所以要让我们梦想的基底坚固、厚重,需常怀“忧国忧民”之心,勿端“斤斤计较”之情。
有了梦想我们去追寻,寻梦的路上注定会荆棘密布,危险丛生,我们会头破血流、遭人非议、灰心丧气。但只要我们还在奋斗,任何的困难和挫折都不会是把我们打趴下。因为任何事物都会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发展的阶段不一样,面临的矛盾不一样,只要梦想在心里,并一直为之奋斗,在时空的长河中我们就不会被偶然的巨浪掀翻沉入江底。不经历风雨,难以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正如信乐团在《海阔天空》里所唱:习惯伤痛能不能算收获,庆幸的是我一直没回头,终于发现真的是有绿洲,每把汗流了,生命变得厚重,走出沮丧才看见新宇宙,海阔天空,在勇敢以后,要拿执着将命运的锁打破,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彩的活。
奋斗追梦的过程是体力、心智的长途跋涉,更需要练就豁达的胸襟和高尚的境界。无论何时开始,慢慢来,一切都还来得及。为梦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像大海不停地拍打礁石一样,我们的青春定能激荡飞扬!
第五篇:趁还来得及杂文随笔
母亲节来了又去,“为母亲送祝福”、“关注父母”的声音又在喧闹的人群中冒泡了。不过写这篇小文倒不是随了这个大流,而是确实有个事触动了我。
家中父母年事渐高,自己也老大不小了,最近风险意识突然苏醒,想给家里人都买份保险。为此我集中研究了两个月,终于把保险相关的东西学懂了七七八八,然而,学到东西的成功喜悦没多少,却学来了一堆感慨——因为年龄问题,绝大多数保险父母已经不能买了。后来听说某健康医疗险年龄限制放宽,我抱着侥幸的态度去帮父母投保,结果母亲也因为曾经患病而被拒保了。这个意料之外的事不禁让我有些恐慌——作为儿女,父母老去,我们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又还有多少事情来得及做?
在外谋生,基本上每年只能回家看望父母一次。每次回家看到父母的第一眼,我都有些揪心,因为那些每日见面发现不了的时光痕迹在他们身上总是变得那么明显——父亲的头发又少了,母亲的皱纹又多了。但是这揪心我不让它持续太久,因为我没那么多时间惆怅,我必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回家的短暂时光,即使我深知这并不能延缓时光的步伐。
每次离家,都是十分不舍。我总会暗暗告诉自己,有空一定要多给家里打电话,多让父母听听儿女的声音。然而很多时候,时间一长,揪心的感觉就淡忘了,工作一忙,心情一烦,这些事也就顾不上了。
年复一年,老年斑渐渐爬上了父亲的脸,一颗一颗,我觉得特别扎眼,这是时光的腐蚀,是岁月的消磨。以前的父亲脾气火爆,总是说我年轻人太狂太傲,不尊重大人的意见,不重视过来人的经验,现在的他也变得平和了,似乎是变得不那么爆躁了,其实我知道,他是老了,爆躁不动了。还记得小时候我要抓知了,父亲轻松一跃就爬上了高高的大树,如今的他,怕是不再有这种矫健身姿了。
年复一年,母亲慢慢变唠叨了。以前的母亲,从来不絮絮叨叨,但是现在的母亲,一件事恨不得讲三遍四遍,一句叮嘱恨不得讲十遍八遍。我知道她怕,她怕我没听清,她怕我不上心,她怕我的答应只是敷衍她。以前的母亲,手工艺做得很棒,我小时候的玩具很多都是母亲亲手做的,现在的她恐怕看清书上的字都有些费劲了。
父母总是会买一堆东西给他们的孙子。这些东西在现在的人看来,一不“高级”,二不“时尚”,但是我知道这些东西在他们的消费观念里已经是“好东西”了。他们是决计不会在自己身上花这样的钱的。我知道,他们只是怕自己成为了年轻人的“累赘”,他们怕不再被需要。他们只是希望长大了的孩子们还“稀罕”他们。他们只是希望自己还能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父母都老了,他们的心思我们都懂,可是我们的行动呢?很多时候只是把感恩藏在心里,从来没什么行动。我们总是给自己找借口:在外打拼不容易,管不了那么多;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自己也很难……我们忘记了父母拉扯我们长大的难,我们忘记了父母在家里空虚寂寞盼儿盼女的难。我们热衷于把对父母的爱说给朋友听,以此来证明自己孝顺,我们热衷于把祝福放在朋友圈,以此来麻痹自己不安的内心,可是到头来父母其实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没有得到。
我们做儿女的真的应该问问自己,还有多少事来得及为父母做!他们当年为我们爬树捉虫,我们如今能为他们爬上梯子换个灯泡吗?他们当年亲手为我们做玩具,我们如今能亲手为他们做上一顿饭吗?他们给我们带来那么多东西,我们如今能带他们去买件新衣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吗?也许我们很忙,也许我们很穷,前面所说的我们一件也做不到,不要紧,我们能在他们还看得见的时候让他们多看看我们吗?能在他们还听得见的时候多跟他们聊聊吗?能在他们带来我们并不喜欢的东西时开心地收下并告诉他们我们觉得他们很重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想父母还健在的孩子都是幸福的,我们应该珍惜这种幸福。其实我们能做的很多,只是要趁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