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孤独的身影美文
人的生活因过分孤独而恐惧,人的内心因缺失孤独而平庸。
众人皆知的孤独者,如张爱玲和塞林格。
张爱玲小姐大名鼎鼎,我读她的作品不多,因电影而看了小说《色戒》,甚觉无味。影片对主人公由性而生情、乃至背叛寄予同情,导演煞费苦心。晚年的张爱玲将自己与世界隔绝。她在异国他乡离群索居,不接电话不见人;为躲跳骚之患,在汽车旅馆和公寓间打转,20年搬了不下200次家,极少人知晓行踪。1995年,张爱玲被公寓守门人发现卧于地毯上,过世已经3天。她早就说过:“我有时觉得,我是一座孤岛。”这座岛未免太孤绝。
塞林格是另一座孤岛。他“守望”过麦田后,隐居到科尼什镇一座小山顶上,并把试图曝光他生活的人告上法庭,不管是好友、前妻还是女儿。他投身印度教、佛教、科学基督教等数十个宗教,试过瑜伽、喝尿及各种心灵疗法,把生活的目标锁定在自己的内心。60年后,91岁的塞林格老死在自己的小屋。
很多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封闭世界。从米开朗基罗、贝多芬、陀思妥耶夫斯基到一代“歌王”杰克逊,还有我们的民族先贤,如屈原、辛弃疾、陈子昂,乃至鲁迅等的一生,无不为痛苦与孤独所折磨,而恰恰这种痛苦与孤独,成为滋养他们灵魂的养料,造就了他们伟大的一生。在某种意义上,孤独乃生命之核,是精神世界的冰雪。
无数爱情故事,都因孤独而凄美。“泰坦尼克”号沉没后,罗丝遵从杰克的嘱托,“好好地活”了几十年,但心底有一个位置始终留给杰克,最后将“海洋之心”沉入了海底,那里长眠着她最爱的人。曹诚英与胡适在西湖畔度过了3个月如漆似胶的生活后,苦苦等候心上人归来;得知胡适离婚不得之无奈,她失望已极,决定为爱情守节,此后几十年孑然一身,终生未嫁。曹诚英病逝前,要求葬于安徽省绩溪一条公路旁——那条路通往胡适的家乡,她希望有一天他归来时,能在自己的坟前驻留片刻;可哪里知道,胡适已先她而去10年了。胡适拥有一生的风光,曹诚英空守一生的孤独,情何以堪?终究意难平。
人天生是孤独的,与生俱来,终老相伴。意大利一位物理学家有篇小说《质数的孤独》,写少年男女或因受人排挤而自卑,或因良心谴责而自闭,他们由孤寂而相爱,因孤独的困扰而分手,多舛的命运正呼应了小说的名字。我们知道,质数只舍于1和自身两个因子,在自然数的无穷序列中处于孤独的位置,哪怕离得最近也相互隔离而无法靠拢。人类也是质数的一群,人于人走得很近,又离得很远;相遇不能相守,相爱不能相知;心灵的隔阂让我们无法牵手,所有的机会都从指缝间滑过,只有孤独留给了自身。那是我们永远无法摆脱的劫。
你有没有听说一位68岁的老人独自在家,寂寞到按马桶玩,两个月冲走了98吨水?那是我们的影子。你有没有听说一个失恋的美国人把电话号码贴遍纽约城,引来了6。5万个来电?那是寂寞的回声。
我们有爱以抵抗孤独的侵袭;但爱不是万能的,到头来孤零零面对的终究是自己。
因为我们是人类。
当喧嚣的世界已经沉睡,让我们静下心来,谛听自己孤独的心跳;唯一陪伴它的是时间的脚步。哦,时间——那才是孤独的主宰!一位作家写道:“草大概要用5年时间,长满被人铲平踩瓷实的院子。风40年吹旧一扇门上的油漆。雨80年冲掉墙上的一块泥皮。蝼蚁用1800年毁掉厚实的墙根。”看,时间不怕孤独,它只是独步前行。
让我们与时间为伴,与孤独为友,做一个高贵的质数。
第二篇:战胜孤独美文
孤独是一杯难咽的苦酒,但不管怎样,人人都须时时品尝它。孤独并不单纯是指独自生活,也并非意味着独来独往。一个人独处,并不一定会感到孤独;而置身于大庭广众之下,未必就没有孤独感的产生。事实上,只要你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了解,只要你和身外的世界无法沟通,你就会体验到孤独的滋味。
孤独像张无形的网,使不甘寂寞的心灵倍受煎熬。孤独是快乐心情的敌人,你不战胜它,就会被它征服,陷入痛苦之中而不可自拔。所以,我们要战胜孤独。
要战胜孤独,首先要战胜自己的自卑心理。由于觉得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就不敢跟别人接触,这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一种孤独状态,就像作茧自缚一样。要冲出这层包围着你的黑暗,必须首先冲破由自卑心理织成的茧。
其实,大可不必为了自己与别人不一样而忧心重重,人人都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千万个人有千万个类型。只要你自信一些,坚强一些,钻出自织的“茧”,你就会发现同别人交往并不是一件难事。
要战胜孤独,就要多与外界交流。独自生活并非意味着与世隔绝。你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把心中的思想和烦恼向亲友倾诉,让温馨的真情来驱散孤独的阴云。当你孤独的时候,你可以邀上同事或朋友去看一场电影或演出;或者是请几位知心朋友来吃一顿饭,你亲自下厨,炒上几个香喷喷的小菜,这都别有一番情趣。
要战胜孤独,就要多想想别人,多为别人做点什么。要多想一想,你能够给别人什么帮助,你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这样才能打破你所处的尴尬局面。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温暖别人的火,也会温暖你自己。
要战胜孤独,就要学会享受自然,走入社会。一些习惯了孤独的人,懂得充分地享受孤独提供给他的闲暇时光。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充满了乐趣的活动,而孤独能使你充分领略到它们的美妙之处。
要想彻底地战胜孤独,就要确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现在人的心灵仿佛越来越脆弱了,动不动就害怕被别人排斥,害怕与别人不一样。害怕在不幸的时候孤立无援,害怕自己的想法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总之,这是一种内心的恐慌。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内心的脆弱,最好给自己确立一些目标和培养某种爱好。一个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的人,是不会感到寂寞的;同样,一个活着有所追求、有所爱的人,也是不怕孤独的。
第三篇:不想孤独美文
不想孤独,首先是不想让自己孤独。如果一个人真的孤独了,那么世界就会变得很小很小,一个人的天空也就不再那么晴朗,缺少了彩云飘动,缺少了云朵把日光筛漏出五色的霞彩来,也缺少风雨和彩虹,天空就会单调荒凉,一个人的生活也会暗然无光,既没有了情趣,也没有了色彩,甚至没有了幸福和温暖。当然,一个人也许就真的成了“一个人”。
为此,在岁月的流逝中,我渴望着交流,也期待着交流。尽管,这样有时也难免会孤独,正如有许多的事并不是都适合对别人诉说一样,也只好孤独着,或者用另一种形式来诉说了。也许,正是为什么许多朋友会认为我的文章是写给某一个人的一样,其实,那也是我不想孤独的另一种方式。有容乃大,更何况心里有那么多的宽容和真诚,相信能打动一些人,或者一个人。有人说生命有时是无奈的,生活有时又是残酷的。可我感到只要自己不孤独,那么世界就会永远充满了律动和色彩,也充满了幸福和欢乐。因为,只要有朋友,哪怕只有一个能倾心交谈的朋友,那也是幸福的,至少不是孤独的。
其次是不想让你孤独。我知道孤独是多么的无奈,我曾经孤独过,知道孤独的滋味是多么的无助,又多么的苦涩。一个人无论如何,不要孤独着,特别是在今天,人情淡薄,人心是那么的冷漠。而你又是那样的脆弱,那样的容易受到伤害。
我知道你的内心一定也渴望着什么。也许,我并不能一定给你什么,但至少我能给你一些希望,不要让你太失落;给你一些远远的温暖,不要让你太冷清;给你一份真诚的关切,让你知道什么是牵挂。甚至正如你所说的那样,会让你飘荡的心变得柔软脆弱,让饱受折磨的心拥有了温润的一隅。更让你独享着一生眷恋和牵绊、一世宽容和给予,拥有着今生的思念与回忆、来生的执着与寄托!
为此,在那么多的岁月里,我都会始终惦记着你,甚至牵挂着你,哪怕再忙,哪怕有再大的困难,也要抽时间给你一个简短的问候,给你一份淡淡的关怀,至少要让你感到在这个世界里,并不只是你一个人在一路前行,还有我在默默地关注着、支持着你,还有许多的人同你一样,在无奈中挣扎,在痛苦中渴望,在绝望中希望,而你真的并不孤单。
不想孤独,才会那么看重朋友,看重友情,看重人生里偶然的相逢相别。哪怕再短暂,哪怕再无奈,那也是一种曾经拥有过的过程,都一样值得一个人暗暗地珍藏,深深地回味。
不想孤独,才会记着孤独的滋味,才会认真体味着朋友的孤独,才会能宽容半夜打来的电话,哪怕这个电话从此让我一夜无眠,我也会试着理解,并想着他(或她)此时的心境。人生谁没有过无眠之夜,谁又没有遇到过无法排遣的困惑,谁又没有遇到过非诉说不可的难过,谁也不想半夜去打扰一个已进入梦乡的朋友。也许,一切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无奈之举,更是一种难得的信赖。
不想孤独,才会那么看重孤独,并时刻记着孤独。记着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细小的感动和热闹。
第四篇:千里之外,父亲的孤独身影
千里之外,父亲的孤独身影
我看父亲,只能遥想,因为距离太远。
我们的交谈,仅限于纸上,而且不多。自从我会写字了,就开始给在远方打工的父母写信,大约每月一封,父亲每次都很认真地简单回信。直到后来,面对我浩浩荡荡的长篇大论,大概他和母亲都觉得自己才气不够,害怕拿笔,便不再给我回信,只是打个电话,说信已收到。再后来,手机的普及,于是,书信的交流方式便慢慢地被淘汰,淡忘。只是现在,偶尔还会怀念以前收到父亲来信的喜悦。
有一次,朋友无意间看见父亲给我发的短信,开头便是“蕊蕊你好”,很是惊讶。我笑笑,说不出的感觉,有些无奈。其实父亲每次给我发短信都是十分客气的,每条短信必以“蕊蕊你好”开头,以“祝你快乐开心”之类的祝福语结尾。每次打电话,父亲也是这样问候我,并且总是问候几句就匆匆交给母亲。至于与我的通话内容每年也就那么几句,“不要节省,注意身体”等等。父亲与我很少交流,他在言语上永远是那么的拘谨与木讷。
父亲从不抽烟喝酒打牌看球,他爱着的是钓鱼、种花、养鸟、收藏等等这些有钱人的休闲方式,他的天性中藏着宁静淡远的隐士气质。他爱着那些与他同样安静的事物,在那里,他获得宁静与快乐。父亲和他的爱好,似乎是一对柏拉图式的恋人,彼此心仪,彼此激励与欣赏,他对它们的爱就像血缘关系一样割舍不断。然而,他的心情与兴趣在我们这种平民阶层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于是他在这个圈子里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他的身影总是那么的孤独。
父亲对现实的态度和自身的性格决定了自己黯淡的命运,他几乎所有的精神痛苦都源于充满铜臭的现实社会。父亲隐士般的生活在现实中被认为是平庸的,用母亲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出息。因为贫穷,他做了上门女婿,他没有钱,没有背景,没有地位,没有知识与文化,他只能南下打工用他的体力去供养这个家。父亲知道自己一辈子没有给母亲及我们幸福的生活,所以每当母亲埋怨甚至责骂他,他都紧锁着眉头,默不作声,有时还要小心翼翼地看母亲脸色,无端地受她的指责。
有一天,我早早地做好了饭,左等右等,父亲还是没有回来。于是,我将饭菜盛在饭盒里给他送去。远远的,父亲看见了我,赶紧走出值班室,迎了上来。父亲没有想到我会走那么远给他送饭,从他脸上那瞬间的诧异,我看到了他的惊喜,心里一阵乐,那即是我的慰藉。他下班回来,我接过他手里的饭盒,洗得干干净净。这次诧异的便是我了,我觉得为父亲送饭是理所应当的,他却受宠若惊,连饭盒也不让我洗,想表达他的心情,或者可以说是感激。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不知道该说是近还是远。
在成长中的很多年,我不愿意叫父亲,每次都是省略掉称呼,直述其事。为此,家里的长辈没少对我说教。其实,我知道我不是不愿意,只是一直觉得父亲离我太远太远,叫不出口。具体追究起来,源于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在我十几岁的时候,父亲还很英俊年轻,而我个儿高,看上去比较早熟,有一次,母亲的同事开玩笑说我不像父亲的女儿,走在一起像他的小蜜。就因为这个无聊的玩笑,在我年幼的心里烙下了沉重的阴影。我开始有意地远离他,不叫他,不和他谈天,不和他走在一起„„我每每都避开父亲,而大家肯定不会知道个中缘由,甚至连父亲也永远不会想到。他大概以为他把我和妹妹自小便搁在外婆家,他没有养育过我们,我和他没有感情,或者因此而恨他,所以才那样疏远他。总之,渐渐地,我和父亲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直到现在也没有拉拢。
而最近两年,我无意间发现,父亲真的已经老了,完全是一个干瘪的老头,满脸刻满了岁月瘢痕的皱纹,稀稀疏疏并秃了顶的头发,长长细细几近枯槁的手指,那因为长年的重体力活使得青筋暴突的手臂,一米七六的个儿只有不到一百一十斤的体重„„从身后远远的看去,他单薄的身体颤微微地晃着,让人很是担心。我想起曾经的固执与幼稚,心里十分酸苦,现在和父亲走一起,谁还会再开那样的玩笑呢?他老了,他的青春是为了我们的成长而逝去,我有什么理由去埋怨他呢?当我终于懂了,为过去的无知悔恨,我努力想要靠近父亲,却发现我们之间的距离已经太远太远。
父亲一生没有敌人,没有仇人,然而他似乎也没有真正的朋友。他是一块寂静的岩石,需要在敲打摩擦中才能激放出火花,而他所处的环境,远离了叮当作响的矿场,被弃于一堆黄土之中,没有同类,没有激情,一天一天被淹没。然而他自身坚强的信念使他保持了一种密度,虽然被磨蚀、被淹埋,却始终没有被风化,没有改变他纯粹的内在质地。他就似隐匿于荒村僻野、窄街陋巷中沉默的精英,以一种永恒的沉寂使草民阶层也萦绕出一种高贵的气息,如同荒草萧瑟的原野上弥漫的晨雾使荒原有了灵性和情感。
一个落日余辉的傍晚,我看见父亲独自坐在院中的马扎上,单薄的后背略微弯曲,一动不动。此刻,我不知道父亲在想什么,不知道他此刻惆怅的背影是为了什么?我远远地看着他的孤单身影,险些落下泪来。父亲已经老了,他孤单了一辈子,而我只能远远的看着他,为他感伤。
我的手指在键盘上笨拙地敲着,就像自己的文字一样不好使,难以描述出父亲的全部,如今,父亲仍然远在千里之外,他的身影何时才不会孤独?
第五篇:深入心灵的身影美文摘抄
人的一生,心弦总有被触动的时候。在被触动的那一刻,总会派生出一些难以忘怀的记忆。
我的外祖父,据他的回忆,鬼子的钢丝曾穿透过他的肩胛,他是从被奴役走向抗争的。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成了有名的“拼刺刀英雄”。每次他讲到战场上的情形,总是一脸肃穆。记得有一回,他给我讲了抗战时期与鬼子的一次交锋。在与鬼子短兵相接时,他忍受着浑身的伤痛,一连刺死了6个鬼子。讲到最惨烈的时候,他竟然一下子站了起来,声音颤抖,双手仿佛端着枪,使劲向前刺去,嘴里喊着“杀啊!”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刻他愤怒的眼神,以及那一声所向披靡的呐喊,也就是在那一刻,一尊属于外祖父的英雄雕像,耸立在了我的心中。
一部影片展现了这样一位共产党人。他,灰色的布衫和长裤上面,沾满了鲜红的血迹,点点滴滴的鲜血还在不断地滴落到脚下的土地上。他受伤的身躯,从脖颈到双腿,都被粗长的麻绳紧紧地捆绑在栏杆上。他昂着英气勃勃的脸庞,睁着不掺半点忧虑的眼睛,在落叶萧瑟的寒风中,在河边几个扛着长枪的日本鬼子面前,镇静地时而看看汩汩流淌的河水,时而张望着朵朵飘荡的白云。这个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是共产党游击队的一位指导员,为了掩护几个弹尽粮绝的战士突围,他孤身和敌人对抗到了最后一刻。
我高中时的一位化学老师,个头不高,头发稀疏,身体羸弱。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我平生最难忘的。记得有一次我上门请教一道实验题,走进他的住房时,我没有看见一件像样的家什,除了一床、一桌、一椅之外,最多的是放在壁板上的大量书籍。从这间小屋我体会到了他的清贫。但在我求教的那一刻,他二话没说,很快找来了实验用品,当场为我做了实验,解答了我的疑难。他对已对人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
我曾经被一篇沙漠治理的文字感动,从中看到的,不是一个人的身影,而是一群孩子的身影。我一直记得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一次,这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参加了沙漠治理的义务劳动。在酷暑中,烈日下,他们只剩下最后一瓶矿泉水了,可是谁也舍不得喝一口,就在传来递去的过程中,水洒在了沙漠上。看到饥渴的沙漠瞬间“吮”干了这瓶甘露,孩子们难过地哭了。
在我们琐碎凡俗的生活中,总有一些身影可以深入心灵。这些身影或高大伟岸,不同凡响;或平凡渺小,质朴动人。当他们凸显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时,总能够带给我们由衷的感动。这份感动,在我们对人生的感觉出现疲惫或懈怠时,总可以恰到好处地叫醒我们沉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