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连减的简便预算练习课》教学反思范本
是谁说的“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为什么要有遗憾,有了遗憾该怎么弥补,如果没有这句话是不是我们的教学就一切顺风顺水、十全十美了?每天上完课,静下心来思考着当天的教学,总能发现一些遗憾的痕迹。
今天这节课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简便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还能用语言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是解决应用题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四5班的孩子,老师出示了题目之后,很快能用简便的方法甚至是两中思路解决问题,这同时也给我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此时我想到了“分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额外补充练习在本节课上让那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补充“体力”!当然,长此以往,相信孩子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是同年级学生中的佼佼者!
然而,即使本节课我们完成 了教学任务,但是还是免不了有一定的遗憾出现,而对于本节课的发现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能够解决应用题了,反而对简便计算的计算题却无从下手了,月考中出现了的题目25*4/25*4两个班大部分的同学都在这个题目上被拉下马了,孩子们冲动的忘记了要按照运算顺序去解题了,倒是想到了要简便,要凑整,于是乎问题出现了!大面积的学生认为应该先算除号两边的乘法,因为25*4=100,所以最终的结果得1。在今天第二节练习课的时间,专门针对这道题讲了,快要结束的时候给孩子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去巩固练习:27+3-27+3,没想到的是,居然还有13名同学在这上面出错!悲哀哦!
数学这种学科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它需要完成者百分这百的积极而且认真的应对,一旦抱有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那种潜在的危机是很可怕的哦!当然,这之后我还会有好多好多的机会重操此课,再次教学的时候,我们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将知识整合起来,而不是孤立的来看,学运算顺序就是运算顺序,学简便运算就一切都要简便运算,如果有了这样的思想,相信孩子们学习中的拦路虎将会变成拦路羊,由一个一个的变成一群一群的!继续探索着前行吧!
第二篇:连减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连减》优质教学反思
在连减的教学中连减的运算顺序和根据图意列算式是教学的重难点,在学习连减的计算方法之前我们已经学过连加的计算顺序,所以在讲连减的计算顺序之前我试着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连减应该怎么算?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给学生讲解理解图意的时候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的运用更能生动形象的向学生展示出图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出示10只小鸟,让小鸟飞走3只,再让小鸟飞走4只,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小鸟只数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学生理解图意。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还没有完成,他们只能依靠直觉动作思维去理解问题,直观的看到小鸟只数的减少让他们能够明白怎么列式。
在课讲完时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在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进一步引申连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得出结论:连减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并说出来,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一节课中课堂安排较合理导入、新授、练习、反馈、总结,对于时间的把握比较合理。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解连减的运算顺序时应该直接上升到理论,在最后总结的时候再让学生说一说,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讲课的时候应该多让学生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精炼生动,不要太随意。对于时
间的分配要合理。
在教师的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注重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全面发展。篇二:连加连减教案教学设计(优质课)“基于标准的教学和评价“课堂教学设计参考模版
一、教材分析
全单元教材主要由“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可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的拼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6--10的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让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因此6--10的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本单元的重点。
二、单元(章节)目标 1.学生熟练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熟练的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3.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4.学生比较熟练的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5.学生比较熟练的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6.学生用10以内的
4.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因此教学要充分运用迁移,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本单元的难点。
四、学习目标:
1、结合课件动态演示,会说出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通过交流、汇报,会用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会根据情境提出加法、减法问题,体会连加、连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五、评价方案设计
1、针对目标一,通过“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小鸡?”等问题来检测。
2、针对目标二,通过小组交流“给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汇报算理、提问进行测评.3:针对目标三,通过课本66页第二题燕子图,要求分析题意列出算式并计算进行检测。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巩固铺垫
师:孩子们,在座的老师知道我们一三班的孩子特别聪明,现在我们就展示给他们看,好吗?
出示: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孩子们的口算能力真棒!你有什么发现吗?
(上面是连着加,下面是连着减)
师:孩子们表现的可真棒,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副好看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任务一:学习连加的计算方法
问题一:一共有几只小鸡? 1.课件演示,引出算式。
a.出现主题图前半部分,说出图中数学信息。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多找几个孩子回答(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了两只小鸡)
尝试提出问题并列式。(一共有几只小鸡?你会列式解决吗?)追问: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小鸡?
师:孩子们,不要眨眼睛哦!b.又跑来的1只小鸡。
◆指导观察:
师: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又跑来了一只小鸡。)板书:
现在地上有几只小鸡?(8只)
过渡语:小鸡吃的可香啦,你们想喂吗?大家一起来喂鸡!(课件演示)问题二:你会解决吗?
◆你看到了什么?
◆针对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板书:一共有几只小鸡?)◆要算出一共有几只小鸡,应该怎样列式?
①回答的同时板书:“5+2+1”
②今天学的加法算式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像这样有两个加号,连续相加的算式叫做“连加”。
(板书课题:连加)③学习读法:5+2+1读作5加2加1,表示把5、2、1合起来,先跟师读,再集体读 2.学习计算方法。
5+2+1怎样算?先想一想,在和同桌说一说。a.小组讨论后汇报,并说出计算顺序。
◆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b.”中标明计算顺序。
c.式子中的5.2.1.各表示什么呢?谁来说一说。3.练习:
任务二:学习连减 1.演示(边演示边提醒学生注意观察)。a.说出信息:草地上出现8只小鸡,演示走了2只。b.尝试提出问题。c.列式计算板书。2.再演示走了2只。
问题四:还剩几只小鸡在吃米? 3.完整的说一说图意。4.列式并板书。
a.说出它的名字:连减(补充课题)b.说说“8-2-2”的含义。c.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重点强调:第二步再算几减几?为什么?
板书:8-2-2=4 5.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
6.练习: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1.第72页“做一做”。
(1)要求:师生共同摆一摆小棒,再填数计算。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生独立摆并计算,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四)、总结激励、内化新知: 1.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和连加、连减计算的运算顺序。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注意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六)、作业设计:
(1)、4+3+2= 8-5-1=
2、(七)、教后反思篇三:《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包 亚 娟
《连加连减》这一课,教学目标是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新课标提出:数学教育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发展目标。因此,如何运用新理念,实践新教材,成了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下面,就《连加连减》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谈谈我的体会和思考。
1、动态感知,静态领会
本课设计了一开始就设计了“算式接龙”的游戏。通过情景创设,唤起旧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连加连减有了初步的动态感知,接着引导学生观察静态的主题图,让学生在静态中再次领会连加的意义;学习连减时,引导学生在“小朋友坐车”游戏中初步动态感知连减的意义,再定位观察静态图画,让学生在静态观察中再次领 会连减的意义。
2、重视算法,突破难点
连加、连减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连加、连减,难在计算过程中它们都需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因此,本课设计时重点通过画符号确定运算的顺序,并记下第一步的得数,然后再接着往后算,从而解决了这一难点。
3、开放应用,凸现价值。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本课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用连加连减计算的例子?这样学生就把自己积累的生活中的简单的事情联系到数学中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比较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时,我还可以在放手一些,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篇四:10以内连加连减的教学反思
10以内连加连减的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是10以内数加减法的教学重点,特别是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是这节课的重点。我根据这一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学得形象,活泼,在观察、思考、交流、活动中探索新知识,感受数学的作用,经历了探讨“连加连减”的过程。并从中自主感悟出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在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感兴趣的“小鸟图”和“飞机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描述图中的故事。在描述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和描述事情的能力,并愉快自觉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在“飞机图”情景问题中,出现了不应出现的错误,是教师的疏忽。在这一环节中给学生造成了误解,本来连加连减是很抽象地知识,又出了技术的错误。使学生在理解上出现了扭曲,在本环节中应以动态情节出现,由抽象转化为直观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2、开放应用,凸现价值。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本课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用连加连减计算的例子?生举例:我原来有5支铅笔,妈妈先买来了3支铅笔,又买来了1支,现在我一共有几支铅笔?可以用 5+3+1=9 来计算。生:妈妈给了我10元钱,我买铅笔用了2元,买本子用了3元,我还剩多少钱?10-2-3=5,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对知识有一种实质性的理解,从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
需要改进的地方:时间安排可以更合理一些,低年级孩子的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前20分钟,所以可以将新课的内容更集中的放在前20分钟进行,将练习集中在后面的时间进行,不要采本课的一题一练的形式。而且对计算顺序的练习,应该是在反复的不同的题目的讲解的过程中掌握的,不要想着在第一次、第一道题目里就让所有学生完全掌握,也就是不要过
多地重复例题的运算顺序的叙述,可以空出时间完成后面的习题,在对后面习题的讲解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算顺序。篇五: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经开区实验小学 闫岩
这部分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一年级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放在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需要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这几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充分利用旧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新知识,教学一开始,安排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进行板演,第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得数就是第二个算式中的一个加数,就为学生探索连加怎样用两个竖式进行计算打下了基础。两道例题都是放手先让学生试算,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加减混合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坐公交车的生活情境引入的,教学时,我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情境图中的“动作过程”,提出问题,并联系过程列式计算。这样安排,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不仅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找到了不足的地方:
在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列竖式的过程中,比如安排的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进行板演的时候,学生的灵活性不高,先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第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得数和第二个算式中有什么联系,结果学生发现的积极性差,换一下问的方法时,学生能及时回答。
在巩固练习时应加大训练力度。由于部分同学计算速度慢,以及我再次讲解的过程中,再次重点强调竖式经常出现的问题,耽误时间多,使得巩固练习时,速度慢的学生和速度快的学生拉开了距离,有些慢的学生这道没写好,就开始思考下一道,这样有几个学生出现了脏、慢、乱的竖式。
在这两节课的教学中,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比如连加时,特意安排有联系的加法算式进行板演,第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得数就是第二个算式中的一个加数,就为学生探索连加怎样用两个竖式进行计算打下了基础。
在连减中,安排有联系的减法算式进行板演,就为学生探索连减怎样用两个竖式进行计算打下了基础,通过连加、连减的巩固练习,学生在做加减混合时,就显而易见的简单多了,但问题同时也出来了,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一着急该加的加了,但在列竖式时,结果正确,该标退位点的,却标成了小1,为了让学生明白自己出错的地方,在加减混合练习时,我特意安排两位同学,举例练习,让两名同学分别扮演退位点,和小1,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完成做题的过程,而且正确率明显提高。
课堂教学中是结合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而进行的各种教学改革后,依据改革的实效性、实用性进行的全新教学。在课堂中,首先,我彻底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理解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放手给学生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动手能力,动脑能力。适合本节课内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处理,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
在本节课中,我和其他教师之间共同的困惑存在于以下几点:
1、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计算加减混合时,不要标错退位点和小1,每个班都有学生出现这个问题,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发现它们的作用性。
2、在加减混合时,列竖式计算时,带括号的算式是否能用简便算法,如同前面连加、连减列竖式时,一个竖式列下来呢?经过老师之间的讨论,以及极个别学生的发现,当括号外面是加法时,可以列一个竖式计算,但为了学生更清晰的明白,不作要求,在遇到带括号的算式是,能用的就必须用简便算法。让学生自己掌握自己的算法。在课堂上,还有课下练习以及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小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跟不上计算快的同学,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特意照顾速度慢的学生,分层出题,让他们也在慢的练习中,掌握住学习目标。课堂上,由于一年级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在计算顺序上,学生已掌握的很得当,在列竖式的时候,有的学生能主动的发现,带括号的算式不能用简便算法,有几个孩子能在进一步的练习中,发现有的题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是课堂上没有想到的,孩子们却能思考到的,留悬念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结束了本次内容的讲解后,经过反思,我觉得再教的话,反思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会弥补掉,对于课堂上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会继续应用。课堂的灵活性也会再提高点,教学中出现的“美丽的火花”,会让它在再教中,更加闪耀。
第三篇:连加连减解决问题练习课
连加连减练习课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连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加减、连减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1、口算:
78-17 45+54 71-34 35+24 6l-45 29+56 29+41 91-452.
2、补充问题后,再列式计算。
(1)有20个乒乓球,17个小皮球,_____________?
(2)飞机上有儿童和大人一共57名,其中大人38名,____________?(3)小明用了5张电脑磁盘,还剩下19张,____________?
3.妈妈买了一些蛋糕,上午小朋友吃了9根,下午来了8个客人,每人吃一根,冰箱里还有21根。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根雪糕?
4.二年3班的小朋友为了迎接新年活动,做了27个红灯笼,18黄灯笼,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15个,还剩下多少个?
5.幼儿园第一次买来小象洒水壶12个,第二次又买来29个,现在分给17个小朋友去给花浇水,还剩多少个洒水壶没有分?
6.图书馆有故事书54本,第一次借出16本,第二次借出28本,剩下的第三次全部借出。第三次借出多少本?
7.1996年和2000年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奖牌情况如下: 金牌 银牌 铜牌 1996年 16 22 12 2000年 28 16 15(1)1996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2)2000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3)请你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第四篇:《连减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连减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沙湾中心小学
邓婉仪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教科书第八册第39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见算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连减时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在连减的简便运算中理解加括号如何变符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自己买文具吗?老师带了100元刚刚去文具店买了一个笔记本(单价5元)和一套教学三角板(单价15元),老师该如何付钱?有多少种付钱的方法?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他们很熟悉的问题,既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复习了凑整十的计算方法,为教学新知识作了辅垫。)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多媒体演示)
提供生活情境:邓老师带了234元去逛商场准备买一条裙子(单价:66元),一条牛仔裤子(单价:34元),让学生用脱式计算大比拼怎样付钱?还剩多少钱?学生进行讨论,说说你怎样想? 可能有3种:
第一种解法:
234-66-34(从总钱数中减去裙子的钱,再减去牛仔裤的钱。)
第二种解法:
234-(66+34)
(先算出裙子的钱和牛仔裤的钱一共要多少钱,再从总钱数中减掉。)
第三种解法:
234-34-66(先从总钱数中减去牛仔裤的钱,再减去裙子的钱看的。)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就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种方法进行计算,算出结果后再选出你第二喜欢的方法来算。
2、算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说一说你觉得哪种好?为什么?
(通过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凑成整
十、整百进行计算所带来的简便,并且肯定学生的想法,让学习尝试到利用简便运算所带来的甜头。)
3、脱式计算大比拼。
出示两组比赛题 :
500 -28 -172
500 -(28+172)
1000 -352 -248
1000 -(352+248)
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每大组各做一组题,看哪一组做得又对又快?学生发现第二组做得快,得胜,引起学生争议。并让输的那组学生代表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如果我们组也是这样凑整
十、整百进行简便计算,我们也一定赢”。
(通过比赛,造成一种矛盾:第一组学生觉得比赛不公平,因为第二组凑成整
十、整百再减,计算简便。而第一组题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退位算起来麻烦、易错;并从中发现第一组题与第二组题之间计算结果相等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矛盾中真正体会到连减的两个数凑成整
十、整百时,减去两个数的和比分别减去这两个数简便,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感到运用凑整进行简便运算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简便运算的方法,达到“我要学”的学习目的。)
三、大胆猜想,归纳总结。
1、通过两组题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你怎样来验证你的猜想?
3、修正你的猜想,用一句话来概括。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减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4、我们以前学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都能用字母公式表达出其内容,现在你能用更简便的语言表达出我们刚刚的规律吗?(用字母公式表示为:a-b-c=a-(d+c))
5、运用这个规律时,你觉得应注意些什么?学生4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在连减的简便运算中理解加括号变符号。
四、巩固练习
1、想一想,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868-52-48=868○(52+____)
1500-28-272=_____-(28○272)415-74-26=____○(____○____)
2、比一比,谁的方法简便。
①528-53-47 ②470-254-46 ③545-167-145 ④326-126-145(提醒学生不要盲目用公式a-b-c=a-(d+c),要仔细观察题中的数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学生体验到连减简便运算的多样性。)
3、小小计票员(P39“做一做”第2题)
4、拓展活动题(备用)
提出可以用连减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回应邓老师到商场买衣服的情景,你能告诉邓老师,我还能买哪些东西,又应该如何付钱,让你和你同桌商量一下后告诉老师。
(让所学知识回归生活,让学生真真正正学生活中的数学。)
五、小精灵总结全课
同学们在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连减计算的不同方法,并且都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巧妙的运用到生活中。希望你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发现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第五篇: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备课人:陶园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
3、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1、对口令游戏
(1)师:我说一个数,你们对的数要与我说的数的和能凑成整百数。师:78 生:22。。。
师:凑成多少?
师: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得整百数?
(2)师:换个游戏规则,你们对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差是整百数。师:278 生:78
师:还可以怎样对?
师:怎样的两个数相差是整百数?
2、叙述:同学们喜欢整
十、整百数之类的吗?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会用凑整的方法使得计算更简便,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一起来解决一个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一本书 ,共有234页,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2)分析问题: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一个算式表达吧!
列式:234—66—34 提问:这是一道怎样的计算题? 板书:连减
提问:你会计算吗? 学生试着解决问题。汇报并板书:
234-66-34 234-66-342 34-66-34 =168-34 =234-(66+34)=234-34-66 =134(页)=234-100 =200-66
=134(页)=134(页)师:结合例题的内容,说说你的计算顺序和理由!
生1:第一 个式子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算的。从总页数里先去掉昨天看的页数再去掉今天看的页数,就能算出还剩的。
生2:第二个式子因为34和66可以凑成整百,所以先算出今天和昨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从总页数里去掉看过的页数,就是还剩的。生3:第三个式子因为34和234的尾数相同减后可以得整百数,所以先去掉今天看的页数,再去掉昨天看的页数,也能求出还剩的页数。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些?(补充板书:连减的简便计算)(3)小结: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因此也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谁再来说说这三种算法的运算顺序?
a、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b、也可以从被减数里减去后两个数的和。c、也可以先减后面的减数,再减前面的减数。
师:如果用a表示被减数,b、c表示两个减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三种计算方法吗?
板书:用字母表示 a-b-c=a-(b+c)=a-c-b(4)灵活运用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528-53-47 470-254-46 545-67-145
学生计算
说说你计算时用了哪种计算方法和理由?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66+34)=200-34-66 =134(页)=234-100 =200-66 =134(页)=134(页)a-b-c=a-(b+c)=a-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