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兔子不喜欢夜晚》大班语言教学反思
十八周星期一的活动之一是语言《兔子不喜欢夜晚》,这个活动是我负责设计的,在设计的过程中,我看了好几遍教材,觉得这个内容有幼儿用书,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班级里绘本阅读之后,孩子们阅读的能力很强,阅读这个故事一定没有问题,作为实践阅读教学,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于是我的设计是:第一部分幼儿看书,第二部分幼儿交流,第三部分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第四部分了解、交流,第五部分是辩论会。不过这样设计之后我的心理还是没有底,因为毕竟幼儿用书和绘本完全不一样,这需要我在幼儿看书的时候就能抓住孩子的兴趣。
活动开始了,我首先交代了看书的要求,在书的第几页,然后让幼儿安静地阅读。两分钟后,我问孩子们看懂了吗?几个能干的孩子便举起手来说看懂了,我悄悄过去让他们说说都看到了什么?从孩子们和我的说话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阅读能力的增强,他们能自己看,能自己讲,尤其是张钟毓、章静怡、胡婉佳、莫菲等讲述得非常连贯和完整,真正看懂了书。
然后又请孩子们看了会,直到看完。我请他们把书合起来,在中间放整齐,奇怪,孩子们今天这样安静,这样自觉,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接着我请孩子们来说说看懂了吗?小手如林,我一个个让他们来说,他们一个个说得头头是道,而且后面一个孩子说的完全和前面一个不一样。(在阅读书的时候,教育专家都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要培养孩子们认真倾听的习惯,于是我在请孩子们表达的时候,也说到了这一个,一定要认真倾听,一定要听明白前面孩子说的内容和意思,尽可能说得不一样。)我连续请了六七个孩子,他们都说得不一样,都是自己的理解,都是自己阅读的结果。
第三部分我请孩子们看图片了解内容,比起自己阅读的幼儿用书,图片更清楚更能让幼儿找到共同的话题,孩子们在我的提示、提问下,开始回答问题,我的问题是:
1、兔子和猫头鹰为什么吵架?兔子为什么不喜欢黑夜?猫头鹰为什么不喜欢白天?@_@我是分割线@_@
2、他们去找谁评理了?第一次谁赢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第二次呢?
3、他们争论到最后谁赢了吗?你赞成谁的观点?(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能很快找到图片中的表情等图示,回答问题,看来他们是真的学会了阅读,学会了表达。)
第四部分是请孩子们交流喜欢白天还是喜欢夜晚,为什么?为后面一部分争论奠定基础。孩子们说得真好,他们联系生活说了很多喜欢白天和黑夜的原因,然后我请孩子们自己来选择兔子和猫头鹰的角色进行辩论。第一次组织孩子们的辩论赛,一开始还认为可能会乱了纪律,不过孩子们很遵守,都举手,都会抢着回答,最后选择猫头鹰的这一组以领先一票胜利了,选择兔子组的小朋友都围到我身边说:还要进行一次辩论赛。
纵观活动,我没有过多地去引导和帮助,而是很随意地和孩子们一起进入活动、进入阅读,又从活动中快乐地走出来、习得经验和知识。如果说过去我一直是处于一种紧张上课的状态,和孩子们之间保持一种紧张的关系的话,那么现在我则比较轻松,比较随意,我知道应该轻装上阵;我知道孩子们的兴趣应该在什么地方;我知道我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方式,能带领孩子们走进我的教学思路之中。又想起了一句话:当孩子们大声吵闹时,你的一句轻轻的说话和回应反而能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倾听。是的,课堂也一样,需要我用比较随意的心态,轻松步入课堂,与孩子真实地交流、互动,但随意不是随便,而是教师教学状态的轻松和自然,教师引导的自然和深入!
第二篇:大班故事《兔子不喜欢夜晚》
大班故事《兔子不喜欢夜晚》活动教案
黄尾雪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白天和黑夜是大自然的自然规律,适合不同的动物生活。
2、尝试在辩论活动中大胆说出自己喜欢白天、黑夜的理由。
二、活动准备
ppt
三、活动重点:重点是理解故事情节、内容,使幼儿了解白天和黑夜是大自然的自然规律,懂得白天和黑夜适合不同的动物生活。
教学难点:能大胆表述自己喜欢白天或黑夜的理由。
四、活动过程
(一)引题
小朋友,你们看、在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兔子和一只猫头鹰,它们俩正在争吵呢。你们想知道它们在为了什么事情争吵吗?让我们听听。
(二)分段理解故事
1、讲述故事1-7,提问:
(1)兔子和猫头鹰为了什么事情争吵?(2)兔子为什么不喜欢黑夜?(3)猫头鹰为什么喜欢黑夜?
(引导幼儿用故事里的对话来回答,并学习他两之间的对话)
(4)老师小结:
兔子和猫头鹰因为不喜欢黑夜和喜欢黑夜争吵起来,只好去找别的动物来评理,小朋友,你们猜,他们会找谁评理呢? 幼儿猜想
2、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我们再接着听一听,故事里它们找谁评理。讲述故事8-13段。
(1)刚才兔子和猫头鹰去找谁评理了?(2)它们是怎么说的?
(3)讨论:①小朋友野牛同意谁的说法?为什么?
②小鸟同意谁的说法呢?为什么?
(4)小朋友,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动物喜欢白天?哪些动物喜欢黑夜?(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说出理由)
兔子和猫头鹰到现在还在为喜欢白天或是黑夜争吵着。接着它们又找别的动物评理?我们听听其他动物都怎么说?
3、讲述故事14段至结尾,提问:(1)别的动物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些动物卡片,请小朋友来判断一下,它们是适合白天生活的,还是适合黑夜生活的?请每位幼儿拿一张卡片,认为是白天的送入太阳区,认为是黑夜的送入月亮区。}(时间不够可删除)
(2)兔子和猫头鹰停止争吵了吗?
(三)在辩论中,说出喜欢白天、黑夜的理由(1)整体欣赏故事,提问:小朋友这个故事你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或没听懂的吗?
(若有,把问题抛给幼儿回答)
(2)那到现在兔子和猫头鹰还在争吵着,他们想请小朋友评评理?你们觉得谁有理?
(3)辩论:现在认为小兔有理来这边。认为猫头鹰有理来这边 两方各自说说理由,说出一条得一颗星(4)小结
刚才,小朋友帮了小兔子和猫头鹰很大的忙,让兔子和猫头鹰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适合不同的生活环境,白天有白天的好处,黑夜有黑夜的好处,就像小朋友说的一样:白天小朋友可以上幼儿园,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一起听故事。黑夜有黑夜的好处:黑夜爸爸、妈妈可以不用上班,陪小朋友看电视,学习,可以好好睡觉,第二天才有精神学习、工作。白天和黑夜不断交替进行是大自然的规律。
你们今天帮了小兔子和猫头鹰很大的忙,它们可高兴了,不再为此事争吵了。它们想请小朋友一起去做游戏,你们愿意吗?
带幼儿出活动室到室外游戏
附:故事《兔子不喜欢夜晚》
兔子喜欢白天,不喜欢夜晚。天刚黑下来,兔子就嘟嘟囔囔地说:“白天太短了,天一黑,什么也看不清,只好去睡觉。”
一个声音怪声怪气地说:“白天够长的了。”
兔子抬头看了看,可是,天很暗,兔子看不清。“你是谁?”兔子问。
那声音回答说:“我是猫头鹰。白天已经够长了,我到晚上,才能出来玩,才能抓老鼠吃。白天太长,晚上就短了,我会吃不饱,玩不够的。”
兔子说:“我就不喜欢黑夜。” 猫头鹰说:“我就喜欢黑夜!”
兔子和猫头鹰你一言我一语,越吵越响。他俩吵累了,一起去找别的动物来评评理。
他们找到野牛,野牛说:“兔子说得对,白天是不够。没有白天,我们就看不清哪儿有嫩嫩的青草,肚子就吃不饱了。”
兔子一听,可高兴啦。他神气地说:“你瞧!你瞧!”野牛也不喜欢黑夜!小鸟在树上听见了,唧唧喳喳地喊起来:“不对,不对!白天已经够了。没有黑夜,我们就不敢睡觉了。因为天黑,敌人看不清,我们才敢放心地睡觉。”
猫头鹰神气起来。他说:“你瞧!你瞧!小鸟也喜欢黑夜。”
兔子和猫头鹰又去找别的动物来评理。可是,有的动物说:白天够了,黑夜可以让人好好睡一觉。有的动物说:“白天不够长,长长的白天可以做好多事儿呢。”
兔子和猫头鹰谁也不服谁,他俩又吵起来。
兔子说:“我喜欢白天、白天、白天、白天......”
猫头鹰说:“我喜欢黑夜、黑夜、黑夜、黑夜......” 兔子顾不上喘气,不停地说:“白天、白天、白天......”
猫头鹰来不及咽口水,一个劲儿地说:“黑夜、黑夜、黑夜.....”
兔子和猫头鹰一个劲儿地说,谁也不肯停下来。所以我们现在每天都有白天,有黑夜。
天刚黑下来的时候,你可以到森林里的大树下去听一听。你会听到兔子和猫头鹰还在那里吵个不停呢。
第三篇:大班语言:大象救兔子
大班语言:看图讲述《大象救小兔》
花园中心幼儿园张小青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作,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
2.在符号标记的提示下尝试完整、生动地讲述故事内容。
3.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愉快地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三张讲述图片,云朵标记图、对话框标记、心里想象的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的推测。(出示第一和第三张图):
T: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要请你们和我一起
讲,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的完整,讲得生动,讲的有趣。这里是故事的开头,这里是故事的结尾。
2.尝试完整讲述故事。
第一次讲述要求:现在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请你们要把大象救小兔子的故事讲清楚,而且三幅图都要讲到。
(1)幼儿看图自由讲述,教师指导、倾听。
(2)请一个幼儿和大家一起分享故事。
小结:他把故事发生的地点,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讲清楚了,这样故事就讲的很完整了。
3.出示对话框的符号,引导幼儿再次讲述。
第二次讲述要求:请你们再来讲讲这个故事,这一次要把小动物说的话全部编到故事中
去。
(1)幼儿看图自由讲述,教师指导、倾听。
(2)请一个幼儿和大家一起分享故事。
小结:原来呀,讲故事时加入小动物的对话,故事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4.出示放大镜和心里想的符号,引导幼儿再次讲述。
第三次讲述要求:我们最后一次讲这个故事,这一次要把小动物讲的话,放大镜看到的地方和老虎心里想的都要降到故事里去。你们行不行?挑战一下,能说多少就说多少!
(1)幼儿看图自由讲述,教师指导、倾听。
(2)请一个幼儿和大家一起分享故事。
小结 :他把小动物说的话,小动物样子和小动物心里想的都编到故事里去了,这样故
事就变得很精彩了。
5.给故事取名字。
T:这么有趣,精彩的故事还没有名字呢,谁来取个名字?
附故事:
一天傍晚,小白、小灰和小黑三只兔子在树林李高高兴兴地玩着。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凶
猛地老虎,张着大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齿,伸出锋利的爪子,向小兔子猛扑过来。
三只小兔子吓的转身就逃,它们撒开四条腿,飞快地向前跑去,穿过密密的树林,跑到河边,看见大象正在河里洗澡,连忙高声叫喊:“大象伯伯,快救救我们,老虎要吃我们啦!”大象连忙伸
出长鼻子,翘起尾巴,好像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桥,快说:“快,快从我身上过河去!”
老虎追到河边,看见小兔子都过了河,气得直吼。大象用长鼻子吸住了水,用力朝老虎喷去,老虎被喷得睁不开眼睛,只好夹着尾巴逃跑了。
(本次活动需要协办园准备两块大黑板,谢谢!)
第四篇:大班语言大象救兔子
大班语言:大象救兔子教案
戴埠中心幼儿园
周云 2013、1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大胆设想故事发展的可能性。2.知道遇到危险时的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3.通过质疑、想象、表演、续编等多种方法拓展想象,大胆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积极地交流、主动表述。
4.懂得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道理。【活动准备】:
1、PPT课件一份。
2、背景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角色体验,激发兴趣
师:嘿!小兔子们,我们去森林玩吧!(师幼共同随欢快的音乐入场)
二、播放课件,设置悬念
(一)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过小河。(播放第一张幻灯片)
师:快看前面是什么,(小河)来,我们坐到河边来想想该怎样过河呢?
(二)积极探寻“自救”的办法。(播放第二张幻灯片)师:快看,谁来了?(老虎)小兔子们,这可怎么办呢? 1.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示
2.幼儿自主讨论、选择一种自救的方式,师生分角色扮演。引导幼儿分析、讨论兔子自救的不同方法,总结出最佳的自救方法。三.结合PPT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师:刚才,小朋友们想的办法真不错。今天,有三只小白兔也遇到了和我们一样的事,它们是怎样逃出困境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一天傍晚,三只小兔在树林里高高兴兴地玩着。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凶猛地老虎,张着大大的嘴巴,露出尖尖地牙齿,伸出锋利的爪子,向小兔子猛扑过去。三只小兔吓得转身就逃。它们穿过密密地树林,向小河边跑去。它们边跑边喊:“救命啊,救命啊!”这时,谁来了?(大象)小兔子会对大象说什么?大象会怎样帮助它们呢?(2)教师小结。师:大象看见老虎在追兔子,连忙对小兔说:“快来,快到我这里来。”说着,连忙伸出长鼻子,翘起细尾巴,好像在河面上架起了一座大象桥。“快,从我的身上过河去!”。
(3)分角色表演
一部分人做大象,一部分人做小兔子,小兔子从大象的身体上爬过去。老虎追到了河边,看见小兔子们都过了河,他会怎么样?老虎专门欺负小动物,你觉得大象会怎么惩罚它呢?(4).续编故事结尾
老虎被大象用水喷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四、完整欣赏故事,确定故事的名字。
师:这个故事还没有名字呢,谁来帮他起一个好听的名字。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只要同伴之间能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任何困难我们都可以解决。
五、情感升华----游戏“我帮朋友捶捶背”
附:故事
一天傍晚,三只小兔在树林里高高兴兴地玩着。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凶猛地老虎,张着大大的嘴巴,露出尖尖地牙齿,伸出锋利的爪子,向小兔子猛扑过去。三只小兔吓得转身就逃。它们穿过密密地树林,向小河边跑去。一只大象正在河里洗澡,三只兔子赶紧喊:“大象,快救救我们呀!”大象看见老虎在追兔子,连忙对小兔说:“快来,快到我这里来。”说着,连忙伸出长鼻子,翘起细尾巴,好像在河面上架起了一座大象桥。“快,从我的身上过河去!”
老虎追到河边,看见小兔子都过了河,气得直吼。再看大象呢,它不紧不慢地用它那长长地鼻子吸足了水,用力朝老虎喷去。老虎被喷的张不开眼睛„„
第五篇:大班语言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教学反思一:大班语言教学反思
我组织了一次教学观摩活动,我在工作允许的时间内,尽量前往学习,各位老师的教师的教学经验都比我丰富许多,在听课过程中我更感到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我很希望自己能多有这种学习的机会,感受并吸纳各位教师的长处。针对自己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所思所想与不足之处在此做一总结。
现在我来谈谈我这节课吧。这节课我选择的是,这节课目标要求(1)是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2)是让他们学说话。我在设计这次活动时将目标的第二条改为让幼儿为书中的图画注入语言。这条我也想到会有些难度,但我认为幼儿的思维正是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我应该在这方面做些尝试,我很喜欢有些教师上课的活跃气氛与动静交替的教学设计,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两次游戏,第一次的拍手游戏作为引出,最后的跳跃的动作为结束,开始由于紧张差点忘了台词,中间愣了几秒钟。接下来的过程我运用了教材中的图画为第一个环节,教师来说话,然后再请幼儿来说话。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了一个大的毛病,幼儿都跟着我的话在说,可以说我先出示的图片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幼儿的思维,如果有下一次,我会先给幼儿一个空间,让他们先去想去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急于去塞给他们。另外,我上的是一节语言课应以说为主,而我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所以我给幼儿许多的图画,请他们去想去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然后说给同伴听。
请幼儿为他们的图画赋予语言时,幼儿很多都回答都是一样的。造成幼儿的这种回答大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的引导语用的不准确,用的不够到位;另一个是幼儿没有或很少有这方面的训练想象游戏,经过再三的努力,终于我听到不一样的说话了,虽然很简单也很重复,但是终于开口了,在我假模假样的掏礼物给他们时,很多幼儿说:“什么也没有”我的目的是希望给幼儿一个假象的空间,可是由于自己的语言包括自己的形体语言表现的都不到位,导致的结果是让我自己感到像是中的那个骗子。这节课虽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的来讲也是我的真实水平,在评课时能听到说我上的还不错,我真的已经很高兴了。
这次活动让我真的收获不小,除了在大的方面让我学习到很多之外,小的方面也让我在自己的语言课上尝试了一下自己的方式,从中我也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另外我有了一个最大的感受,放松自己,尽量去做好,不要想结果,只有你放开了,孩子才会无拘无束。
>大班语言教学反思二:幼儿园大班语言《小马过河》教学反思>>(617字)
1.营造童话意境
激发学习欲望
本节课,我以童话 小马过河 为背景,组织教学。课一开始我简单的给学生讲述小马接受任务去磨房,途中遇河,松鼠与老牛的话让它不敢过河,只好回家问妈妈的故事。在随后的教学中,紧紧围绕 小马过河
这个故事展开教学,从小马练本领、小马接受任务遇到大河、小马想方法过河、到欢庆过河都是在这个情境中进行的,使学生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参与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融为一个整体。
2.挖掘生命内涵
放飞学生心灵
儿童的灵性也就是学生的天性,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世界。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就看你教师有没有给他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是我设计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砝码。在教学过程中,我在抓住主教材的同时,忽略了次教材,以留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我想,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学生一定会非常喜欢,因为这是他们的自己的方法,这是他们合作的成果,这是他们创造的结晶。
3.巧设学习障碍
练就生活本领
平淡无奇固然可使学生学的轻松,但往往也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本课根据幼儿特点,巧妙设置了学习的障碍,使学生在新需要与旧水平之间产生冲突,从而更好地学习。因此,在课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你是那匹小马,你能过河吗? 这个问题一定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他们会利用以有的生活经验去思考,去实践,甚至会将问题放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这样将课堂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练就生活的本领。
>大班语言教学反思三:大班语言《我有礼物送给你》教学反思>>(660字)
活动目标:
1、尝试说出自己赠送的礼物所要表达的“心意”,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2、愿意用大方真诚的方式向朋友表示新年的祝福。活动难点:出自己赠送的礼物所要表达的“心意”,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难点剖析:
不少幼儿已经懂得同伴的互爱、尊重和交往,但对于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此活动就是想通过赠送礼物这样的形式让幼儿尝试说出自己赠送的礼物所要表达的“心意”,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幼儿自带准备送给朋友的礼物
活动流程:
一、讲述自己的礼物所要表达的心意。
1、幼儿说说自己带的礼物中表达的“心意”是什么?
2、引导并帮助幼儿将自己的心意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
3、请幼儿和教师一起评选最有心意的礼物。
二、学习围绕主题说一段话“我有话要对你说”。
送礼物的时候,我们有什么话想说?
三、讨论赠送礼物的方式。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形式比较多,因此活动中第一环节我通过提问来激发幼儿制作礼物的愿望,并让幼儿一起讨论制作礼物的方法和材料,幼儿在讨论过程中积极性很高,能踊跃发表自己想制作礼物的方法和材料,有了第一环节的讨论,所以在制作礼物的过程中幼儿既能开动脑筋又能比较认真地完成作业。在整个活动中我时时体现以幼儿为中心,引导他们去充分发挥想象,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地进行制作,幼儿制作的礼物形式比较多,对于交代的要求基本上都能做到,每个幼儿都很快完成了一幅作品,有些幼儿想象很丰富,还给画面装饰、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