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和厘米》的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11:4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米和厘米》的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米和厘米》的教学反思》。

第一篇:《分米和厘米》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分米和毫米》时,我准备了许多具体有趣的素材,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估测、实测、比较、思考等丰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根据自己的体验,自主解决问题。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议一议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获得在实践活动中对测量的体验。

在认识毫米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自己手中铅笔的长度。看看1厘米有几个那样的小格?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铅笔进行测量。在活动中去学习新知识,又通过自己实践而得出结论,测量、观察中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始终处在乐学、好学的氛围之中,学习兴趣十分浓厚,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引导学生说出1小格就是1毫米,让学生准确的说出铅笔的长度。并引导全班学生用刻度尺在本子上画出这去铅笔的长度。使学生不仅会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而且能准确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

但在活动中也有小朋友用小尺玩耍的现象,对分米和厘米的概念模糊。

第二篇:教案——厘米、分米和米

《厘米、分米、米》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 厘米、分米、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1分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整米数)。根据1厘米、1分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

1、知道“厘米、分米和米”的大概长度。

2、让学生自己制作一把尺子。

3、学习如何准确的测量身边的物体。四:教学重难点点

掌握1厘米、1分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建立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十: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答案五花八门:有4拃那么长,8根小纸条那么长„„)

2、教师谈话: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却都不一样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导入: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课桌到底有多长。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在测量物体时,所使用的单位和测量的方法.(板书课题:厘米、分米和米)

4、师: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扩展介绍:厘米在国际上,都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cm)

5、师:如果我们测量稍微长一点的物体时,一般用“分米、米”做单位进行测。(本节课主要讲“厘米”,“分米和米”会粗略的讲一下)

(二)学习新课(在最后将引出“分米”)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呀?

师: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师:大家都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现在大家动起手来自己制作一把尺子吧。(做一把尺子的过程,不仅帮学生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长度单位具有可加性。)

问: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回答)

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多媒体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

3、认识长度单位“米”(再巧妙的引出“米”)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5厘米的刻度尺,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

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再来认识“米”。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

4、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5、教学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在此引出“分米”)(1)初步质疑.

师:好,我们之前讲了两个测量单位——厘米、和米,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5)教师指着黑板1米长线段中一份说,这一份是10厘米,我们也可以表示成1分米。(分米可以用“dm”表示)又说:这是告诉我们1分米=10厘米。问:既然1米可以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那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10厘米,1米,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

问:假如一个小朋友的尺子被磨的前几个刻度不清楚了,(多媒体出示 “磨损的尺子” 的图片),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就用这把磨损的尺子测量出物体的准确长度吗?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小结

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或几米。

(六)布置作业

1.回家后,分别以厘米和米位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2.课后调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和米做单位的。

十一:板书设计

厘米 —— cm 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 米—— m 画出米长的线段

分米——dm 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

1米=100厘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量法: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多媒体展示,并展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第三篇:教案——厘米、分米和米

教案

学校:XXXXX 班级:XX 科目:数学 教师:XXX 时间:XX

一:课题名称 厘米、分米、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1分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整米数)。根据1厘米、1分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知道“厘米、分米和米”的大概长度。

2、让学生自己制作一把尺子。

3、学习如何准确的测量身边的物体。

四: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1分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 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六:课的类型 综合课

七: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实践法……

八:教材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直尺、卷尺、小纸条、钉子、小棒、细绳、图钉、两支削尖的铅笔……

九:教学时间 45分钟

十: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答案五花八门:有4拃那么长,8根小纸条那么长……)

2、教师谈话: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却都不一样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导入: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课桌到底有多长。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在测量物体时,所使用的单位和测量的方法.(板书课题:厘米、分米和米)

4、师: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扩展介绍:厘米在国际上,都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cm)

5、师:如果我们测量稍微长一点的物体时,一般用“分米、米”做单位进行测。(本节课主要讲“厘米”,“分米和米”会粗略的讲一下)

(二)学习新课(在最后将引出“分米”)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呀?

师: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师:大家都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现在大家动起手来自己制作一把尺子吧。(做一把尺子的过程,不仅帮学生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长度单位具有可加性。)

问: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回答)

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多媒体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

3、认识长度单位“米”(再巧妙的引出“米”)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5厘米的刻度尺,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

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再来认识“米”。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

4、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5、教学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在此引出“分米”)

(1)初步质疑.

师:好,我们之前讲了两个测量单位——厘米、和米,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5)教师指着黑板1米长线段中一份说,这一份是10厘米,我们也可以表示成1分米。(分米可以用“dm”表示)又说:这是告诉我们1分米=10厘米。问:既然1米可以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那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10厘米,1米,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问:假如一个小朋友的尺子被磨的前几个刻度不清楚了,(多媒体出示 “磨损的尺子” 的图片),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就用这把磨损的尺子测量出物体的准确长度吗?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小结

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或几米。

(六)布置作业

1.回家后,分别以厘米和米位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2.课后调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和米做单位的。

十一:板书设计 厘米 —— cm 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

米—— m 画出米长的线段 分米——dm 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

1米=100厘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量法: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多媒体展示,并展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09小学教育(2)班 孔鑫鑫 学号:0904010208 邮箱:1137715338@qq.com

第四篇:米、分米、厘米教案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建立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经历探索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4、使学生体会米、分米、厘米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课前准备:

投影片,直观教具的使用(课前准备好彩条、小棒、各种尺子、蜡笔等学具和教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小故事,出示课件:一匹小马跑到小河边,想要过河,看着哗哗的流水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老牛伯伯走来了,小马说:“牛伯伯这条河深吗?”牛伯伯说:“不深,不深,河水刚没过我的小腿。”小马刚要过河,一只小松鼠跳到一棵大树上大叫:“别过河,别过河,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到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说:“这条河到底是深还是浅呢?”

师:听了老牛伯伯、小松鼠的话你认为这条河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是怎么想的?(使学生体会到:同样过这条河,老牛很高,小松鼠很矮,他们的感觉就不一样,进而体会统一标准的必要性)

二、新授:

(一)认识各种尺。

请同学找出认识的尺子,说出它的名称及用途。

(二)认识直尺。

师:拿出我们上数学课经常使用的小直尺,请你仔细观察直尺上有什么?把你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说一说。

汇报: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随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引导同学们观察尺子上的小竖线、小数字、英文字母cm。并告诉学生:尺子上长短不同的小竖线就叫刻度线;尺子上的小数字叫刻度数,刻度数在排列顺序上有什么规律;0表示什么意思;cm表示的意思。)

(三)认识一厘米、几厘米。

师: 谁知道1厘米有多长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先体会一下,之后,教师出示课件: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师:请同学在尺子上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脱离尺子,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

师:你还能从尺子上找到更多的1厘米吗?

师:请你们找一找长度、宽度、厚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

师:你们找的物品不同,怎么都是1厘米呢?(进一步体会一厘米的实际长度)师:出示课件:从0刻度到5刻度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从0刻度到7刻度呢?你有什么发现?(从0到几刻度就是几厘米)

(四)学习测量。

师:这里有一根小棒,谁能猜猜它有几厘米?到底有几厘米呢,我们亲自来量一量。教师追问:你测量的结果是什么?谁能边演示边说说你是怎么量的?(让学生自己亲自尝试测量方法,通过展示学生不同的测量方法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使学生自主探索出正确的测量方法)师:同学们学会了测量,我们的学具筐中还有一根小蜡笔,先估计一下有多长,再亲自测一测。

师:小猴也想量量这支小蜡笔有多长,可是小猴遇到困难了,请你们看看小猴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课件:一只小猴举着一把断了的尺子说:我也想量量这支小蜡笔,可是我的尺子断了,谁能帮帮我?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中说一说你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发现不同的方法:从2刻度到6刻度可以数出有4个格就是4厘米;2—6之间有4个一厘米,就是4厘米;用6-2=4,得出4厘米。

教师小结:我们在测量物体时可以从0刻度开始,也可以从其他刻度开始,只不过从0刻度开始比较简便。

(五)认识1分米

师:每个同学从学具筐中找到一根彩带,测量它的长度。

请每组测量的是10厘米彩带的同学站起来,每位同学比一比10厘米的彩带有多长?

师: 10厘米的长度又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就是1分米,分米可以用dm表示)。

师:请你不用尺子找出一根1分米的彩带,你怎么知道它是1分米?(我找出的是10厘米的彩带)教师继续问:可老师让你找的是1分米的彩带呀?(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10厘米就是一分米)

(六)认识1米。

师:请同学们把1分米的彩带贴到黑板上。(教师特意粘贴一根不是1分米的彩带)问:黑板上的彩带都是1分米吗?黑板上有几根一分米的彩带?

师:10根1分米是几分米?教师指导学生数一数,使学生明白10根1分米是10分米。让学生比一比10分米的彩带有多长?

师:10分米的长度也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表示,有知道的吗?(由学生说出1米,米可以用m表示)师:请同学们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10分米有多长?你们怎么比得一样呀?(学生发现1米=10分米,10分米就是1米)

三、巩固练习:

1、判断小朋友测量的对不对。

2、首尾呼应,经过测量,我们知道这条小河深60厘米,请你用学具筐中的小卷尺找一找60厘米有多长?请同学们收起小卷尺,想一想60厘米对小马而言深不深呢?小马能过河吗?出示课件展示小马过河的情景。

3、在我们生活中长度单位应用十分广泛,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应用。请你们到荧屏中找找,你见到哪些我们今天学过的长度单位。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教案厘米分米说课稿

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

2、知道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测量。教学重点: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教学难点: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教学准备:尺子、硬币、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1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问:我们可以用这根米尺干什么?

3、你能用它来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的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米以外的其它长度单位。揭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厘米

先介绍1厘米,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举例说明什么物体大约1厘米。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试一试

2、认识分米

10厘米就是1分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1分米等于10厘米,2分米等于几厘米?3分米呢?1米是铄多少分米?1米又是多少厘米?

3、认识毫米

1厘米中间有几个这样的小格?每小格的长就是1毫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1厘米等于几毫米?2厘米呢?量很短或很薄的物体就要用毫米做单位。量一量硬币的厚度。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 练一练1、2、32、4、5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所执教的“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这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1、教材简析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分米、厘米、毫米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的换算及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它也是实际应用所必需的。

2、教学目标

认识分米、厘米、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厘米 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这些单位间的进率。

通过直观操作、小组交流等形式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厘米、毫米,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二、教学设想

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所以我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即认识1 米的基础上,打乱原有教材安排的先认识厘米,再认识分米、毫米这样的顺序,重新组织教材,让学生先认识分米,再认识厘米,最后认识毫米。这样教学之后,不需教师再花时间让学生去比较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大小,在学生的头脑中已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不等式:米>分米>厘米>毫米。这样有利于学生有序的建立数量观念,为学生以后学习数量打好基础。

2、数学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设计本节课时,我坚持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实际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为教学理念,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本课一开始,从清明节扎小白花剩下的铅丝引入,使学生感受到长度单位与我们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消除对这一数学知识的距离感。

教学活动中,也都注重数学知识跟现实生活相联系,如在学生认识了1分米、1厘米, 1毫米之后,让学生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哪些东西长度是1分米、1厘米,1 毫米,哪些物体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数学知识学习之后,应该让这一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所以在练习中我让学生判断身边物体的高度、长度,如:旗杆高 10米,铅笔长 10厘米,身高 120 厘米 等等。

3、亲身体验,从中感悟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在设计本课时,采取看一看、数一数、猜一猜、量一量、摸一摸、想一想等实践操作和空间想像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内容分层细化,着眼一个“实”字

这一课主要分三段进行教学,第一段是认识分米,第二段是认识厘米,最后是认识毫米,课的知识量较大,所以教学时我把主要着眼点放在“厘米”的教学上,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花的时间相对较少。

认识分米时,我先让学生观察米尺得出从“0”刻度线到“10”刻度线的这一段长就是1分米,再让学生用手比一比 1分米有多长,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大约1分米,充分感知1分米的长度,在此基础上落实米和分米间的单位进率。

认识厘米时,从三角板入手,观察得出1厘米 的长度,同样让学生认识几厘米的长度,其中安排了一个游戏,通过小组合作看一看、摸一摸、评一评,既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各单位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最后安排了量文具盒,让学生既巩固量的方法,又可初步让学生感知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认识毫米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1毫米 有多长,初步建立1毫米 的观念。

5、重过程教学

一般教学在教学新课后都非常注重对新知的练习巩固,有基本训练、专项训练、深化训练,使学生在练中达到教师所期望达到的教学效果。现代数学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转而重视过程教学,重视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把主要时间集中于学生对1分米、1厘米 1毫米 的认识及建立它们的长度观念,只留少量的时间做些简单的巩固练习。

下载《分米和厘米》的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米和厘米》的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宝应开发区国际学校 祁菲 《分米和毫米》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编排的内容很充实,由于有较多的学生操作活动,又是......

    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1 分米和毫米是数学中的长度单位,认识它是一个从表象到抽象的过程,单位只有在与数字结合时才有意义,也只有在实际测量中才能被感知。在......

    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1 《分米和毫米》这节主要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以及分米与米、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学会了用直尺......

    《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分米和毫米》这节主要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以及分米与米、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学会了用直尺继续测量,积累了一定的长度单位学习的知识和......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1 《认识分米和毫米》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上个学期,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乐治中心校校级示范课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教师:何艳 本节课认识1分米,通过让学生测量一个文具盒长和宽的数据引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认识分米和毫米》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上个学期,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本节课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