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月饼飘香杂文随笔
刚进入阴历八月,走到街面上就可闻到月饼的飘香,弥漫中秋的味儿,让我又想起小时候吃月饼的情景。
小时候过中秋节,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奢望。在老家那儿有一个习俗,每到中秋节前就会打饼子,可以说是家乡的土月饼。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做出的土月饼就像是千层老酥饼一样,咬起来很酥很香,如吃前把它放火上烤一烤,味道就会更好,至今仍令人回味。
当然打出的饼子并不会让我们马上吃,母亲说,只有到了八月十五,月儿圆了才能吃,那时全家人到齐了,才能吃出饼子真正的味儿。我们盼望着中秋节的到来,并不是因为那一天天上的月儿最圆、最亮、最美丽;而是可以吃到像月儿的月饼,那香甜的感觉,仿佛可以从嘴里一直甜到心里。
吃月饼也是有讲究的,十五那一天,吃过晚饭,皓月已是当空,家人先要供奉祖先。此时,爷爷会在供桌上摆上月饼和水果祭品,让我和弟弟随他磕头拜祖,保佑家人平安吉祥。祭罢祖先,每人分得一到两块月饼。到手的月饼我们也是舍不得吃,先观赏上面的花纹,再掰一小块放到嘴里来回体味,以至中秋过了好长时间还唇齿留甜香。
后来,随着我渐渐的长大,农村的生活也渐渐的好起来了,吃商品月饼已不再是稀奇,农村打土月饼的人家逐渐减少,如今只是在那游玩的景点偶尔见到。每年中秋前,父母就会到小卖铺或商店买一些,还未待中秋节至,我和弟弟早已吃了够。最早的月饼,是那被油水浸透并外溢香味的包装纸。那时的月饼包装,既简单又很具有中国味。灰黄色的厚麦秸包装纸,裹上四块月饼,上面用一张红的或者绿的印着商标的纸压住,再用绳子系个十字扣。商标纸上印有一个花边方框,用老宋体字竖写着中秋月饼四个字。虽然没有今天印制精制,更无法与真空透明的薄膜包装媲美,但烤制焦黄,透过浸出包装纸散发的清香,却对那个时代的小孩们有着一种无法言表的诱惑。只是后来,我进城读书、工作,渐渐的远离了农村,远离了围着桌子吃月饼的岁月。
记得我四十岁到武汉进修学习时,就在那儿过了一个中秋节,老师不仅请我们几位学生加了餐,还分发了几块月饼。不知为什么,那天晚上望着天空皎洁的明月,我的心里却有一股莫名的怅惋,也许是我平生第一次有了思乡之情,特别牵挂的是在家的父母是否吃上了月饼。因为我们都在外工作,儿女也正在外读书,家里只剩下了父母俩人,显得寂寞冷清,只好在电话中问候。让我吃惊的是过了一个月回家,家里居然还留着几块月饼,母亲说这是专门给我留下的。当我吃着同样的月饼,心里却充满了浓浓的暖意,眼睛不自主地就湿润了。深刻体会到作为父母的对子女的那份无限牵挂,无论你有到多大,在父母眼里永远是个孩子。
如今我的女儿也在外工作,很少在一起过中秋节,总是会给心疼她的婆婆爷爷通过快递送上一盒月饼,以表她的心意。幸好我离父母不远,到了中秋节,大多聚集在一起,又能其乐融融。尤其当父母看到生龙活虎的曾孙子,他们脸上的笑容是那样阳光灿烂。
中秋月饼,吃的是一种习俗,一种气氛,一种心情。这种习俗,有文献记载是起源于北宋。苏轼有句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明代《宛署杂记》中说:“每到中秋,百姓制作面饼,互相赠送。”可见,中秋吃月饼,由来已久。
我的家乡的小镇上就有一个做月饼的老店,记得小时候人们在那儿买月饼还是凭票供应。据说做月饼的郑老先生是祖传的手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在供销社工作,供销社解体后他继续做他的月饼生意,女儿大学毕业后回家主持小店的工作。几十年来,他小店的生意始终是那样红火,在全县都有名气,前几年人们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才能买到月饼。两年前的冬天,郑先生因病去世了,他的那老店业务量也开始下降。有人推测,因郑先生去世了,人们怕他家做的月饼质量下降,来的人就少了。日前我又买了几个,还是儿时那味道。我想不是质量问题,主要是现在做月饼的小店多,品种多,物质的丰富,美食多多,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加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老年人吃多了消化不了,年青人要吃也只是品尝而已,月饼销量下降是迟早的事。
吃月饼对我来说,好像这么多年来在数量上都差不多,年少时家里穷没钱买,只能少吃,人到中年家里富裕了,也没多吃。如今吃月饼只是寄托,是一种象征,让人在佳节中有一个好心情;月饼似乎早已没有了原来食用的含义,而变成了一种中秋文化的象征,由此衍生出了更多的月饼文化内涵,还有那游子的情怀、亲情的挂牵、远去的村庄、淡淡的乡愁,并在我们这些早已融入城市生活的农村孩子的血脉中延续,让人留住心中的那份美好,留住月饼固有的那份怀念。
第二篇:飘香的季节杂文随笔
我们家有一个园子,园子里开的花不是很多,所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打开窗,花香就溢满了房间。母亲说是橘子花香。我顺着她指着的方向看到橘子树,一朵花也没看见。
我以前在这个家呆了十年,觉得花园里一点也不香,可能那时候家里还没种橘子树吧。我什么事没做过,拔莴苣,摘杂草,摇枣子,喂兔子,上了大学以后母亲又捣腾出一方水塘养了鱼,我就放下破网捞鱼来。每件事都被我写成过作文,虽然素材远远不够,还是编了不少的故事。外婆去世后,家里的花就没人去打理了。放任了三年多,母亲终于找工人收拾,拉了花藤缠在铜刻欧式花纹门上,没多久,玫紫色的月季开了,从此家里的花又像模像样了一阵子。
今年三月的一天,北京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雪,雪掉在地上就都不见了,化成小摊水迹。到下午雪就停了。新闻上说是顺义县进行了人工降雪作业。那一天我的许多同学去了故宫,颐和园,大观园,拍到了很多天气晴朗的照片回来。我早上是被冻醒的,一转头就看见窗外像柳花飞絮一样的雪片。后来有一天又下了很大的雨,我还以为是人工降雨,不过没有被证实。原来北京真的下雨了。不久以后,路边的树抽芽了,又过了几天,光秃秃的树管上结出果实一样坚硬的花苞。第一朵花开在电子楼门前的大槐树上。再后来,学校里的花都开了。一场雨把花都骗开了,沙尘暴随之而来。那天早晨起床,天色黄兮兮的。我穿了一条玛瑙绿色的裙子,深绿色和浅绿色相间的裙摆被风鼓起,像一把被撑开的伞。北京的沙尘暴没有味道,也看不到形状,我时常就忘了戴上口罩。白色的,紫红色的,粉红色的,黄色的,凡是树上的花都开好了,路边的土翻过了,种下了郁金香的种子,各种颜色的郁金香生出来,颜色鲜艳而杂乱,像斑蝶的翅膀。这些都没什么好说的。
寒假的时候回家,我帮着母亲一起做过喂兔子的蔬菜粮食。母亲向卖菜的老农买了苜蓿草,洗净,去根和硬枝,切成碎屑,兑了腥味扑鼻的生豆浆,和面粉和在一起。终于捣成均匀的浆糊了,再在擀面板上摊平,每一板用刀切成均匀八块,揉成团子,用烤箱烤干水分。烤熟后我好奇地捡起一块咬了一口,味道麻木得像一块石膏。母亲说要吃兔肉,养了两只刚出生的种兔,花了几千块搭了一个铁丝网的兔窝,每天清理兔子的屎尿,给它喂食。每两周还要花上一整下午时间制作兔粮。吃饭的时候从此不能打开餐厅的窗户,否则不论吃了什么,尝到都是兔窝里屎尿的味道了。养了八九个月,从冬天到春天,兔子生了两窝,出生在春天的八只兔子活了下来。小兔子喜欢团团卧在喂食碗里,塞满整整一个深凹的碗。它们像一大团毛茸茸的沙包陷在碗的里边,挤不进的皮毛部分摊在碗沿上,实在是可爱。
夏天是穿裙子的最好时光。去年春天的时候,我收到了提前四个月而来的生日礼物——一条绿色的木耳边裙子,领口上贴了一圈橙色的蕾丝花边,裙摆上沿着木耳边点缀着一条一条白色花蕊橙色花瓣的碎花。我自己买的第一条裙子是一条蓝色网纱吊带裙,蓝得有些褪色,裙摆只像一团濛濛的雾气。有一个五月的星期五,我穿了那条蓝色的裙子去学校。我呼吸到的空气晶莹剔透,好像是薄荷味的。可我不敢只穿吊带裙,在上身套了一件厚厚的汉服中衣。裙子是西式的礼服裙,上身的材质是绒面的。这样穿不仅不搭调,还闷了我一身的汗。那天我尽量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连厕所也去的少了。一站起裙摆就支棱起来,擦碰到邻座男生的课桌。在一种害羞与窘迫的心情中,那一天过去了。学校里的花因为缺少人的注意,很快就落了。我又买了一些新的裙子,毕业典礼的那一天我穿了一条纯白色的太阳花棉布连衣裙,国风型的交领衬托脖颈格外的细长。毕业照也就是穿着这条裙子拍的。去学校填报志愿的那一天,我穿着绿底玫瑰印花的飞袖连衣裙,中午还去许爷吃了剁椒鱼头。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我和两个朋友去了汉源书店,那天下了大雨,我后悔穿了那条长到小腿的绿裙子,尽管打着伞,从中山医院下车走到绍兴路上,它已经粘在膝盖上,湿透了。我跑进汉源书店对过小区的石洞门下站了很久,等她们。暑假过后,我去了北京,她们之间还常常约会,我与她们,就难得见上一面了。去年的最后一天,汉源书店宣布关门了。我有一条七彩铅绘小桃仙印花、网纱长袖的白色暗纹提花裙子也在搬家的过程中丢失了。是的,高中时有约一年半时间我租住在斜土路上,去年夏天高中毕业,回我那有一个园子的闵行区的家,也是久别重逢。
趁着天气晴朗,花香扑鼻,我在园子里走了一趟。走近橘子树,终于看见比芝麻粒更小的白花。橘子花香浓烈得带上了一股橘子树叶的草叶腥味。也看了兔子,没待我走近,它们就蹦进洞里了。我站了很久,它们确定了无危险,又小心地探着脑袋爬出来了。我才注意到我们家里有两棵造型奇特的红枫树。它们的枝头是平坦的,几条树枝伸展出的叶片像团团火云,还以为是经园林艺术家之手的修剪和雕刻。问了母亲我才知道,红枫是春天红,夏天过后叶子就变绿了,冬天凋落,来年开春,又生长出来新的红叶。漫山遍野的秋天的红,排除了枫树的红色。四月过去了,五月的第一天,下了场突如其来的雨,雨停后,空气燥热了一分。接下去的一个月,上海要下好几场大雨,一场雨后,更闷热一分了。一张密织的大网缓慢地罩向了上海的上空,捂住它的毛孔。只有到了半夜,凉爽的海风爬上了这张大网,静悄悄地浸透它。
第三篇:赵公山下茶飘香杂文随笔
时序进入四月,气温变得暖暖的。午觉后,脑海突然萌发一个茶字,细想一下,对了,前几天见过雲山乡村书院院长雲山道人发的一组制茶照片,何不去看看呢。
骑上单车,穿过三台隧道,隧道上面就是原来的岷光厂了,全长一千多米,出得隧道口便是双虹桥,这里与隧道哪边,气候与地貌有明显差异。风凉凉的,银杏树叶刚刚萌芽散开,一层层绿翠将树干包裹着,小鸟在枝上跳来跳去,时不时地呼唤着同伴,声音悦耳,沟里石块录露着头颅,涓涓流水在阳光下闪烁着光圈,赵公山主峰直插云宵。上得一个小坡,3214部队就在眼前,大门雄壮威武,哨兵身体笔直,大红灯笼高高挂起。
拐过一个小弯,中华财神第一村——水泉村就在路边,高大的开元通宝古钱币石刻映入眼帘,栋栋灾后重建的安置房错落在山水之间,让人心情十分愉悦,感觉自己真正到了仙山福地。
罗家大院气势浑厚,对面的“雲山乡村书院”就坐落在一片祥云之中,高大的香楠树显出几分仙气,一弯清泉在奇石林立的河床上慢慢流淌,小蝌蚪游来游去,岸边许多不知名的小花盛开,有红有绿,黄白相衬。书院大门高大雄伟,红灯笼分挂两边,几盆兰花散发出香气,小密蜂时飞时息。
书院打造相当有序,并初具规模。拍了几组照片,我心里暗暗自喜,不错不错,看起来雲山道人确有过人之处。
雲山道人叫宋俞澄,其实这只是他的网名,他就是“云山乡村书院”发起人,书院院长,一直致力于传统国学文化的学习与推广,竭力倡导“家庭共修,共同成长”,推动国学文化与家庭教育的促进转化,深耕幼儿蒙童国学经典教育和品行养正,坚持每天自我成长与修行,从自身做起。以夫子“六艺”教育为基础,将国学文化与乡村文化、户外运动体验相结合,发愿做有益于书院家庭孩子正向成长和传统国学文化传承的事情,以利国家未来,积万世之福。
“ 欢迎老师光临”一个宏亮的声音飘入耳中。
原来主人已经发现我了,我只顾拍照片了。
“打扰打扰”我高声回应着,“那里,那里,我已盼你多时了”,道人回应着我。
他将我引进院中,在一个小小的开阔地上,地是木板铺的,背靠竹林,面对青山,小溪在眼底流淌,院的四周种有兰花,山茶花。我在竹椅上坐着,享受阵阵山风,道人将茶几搬了出来,放上茶具,茶具是紫砂的,我默不着声,权当一个观众。只见他烧水、烫杯、泡茶、续水……每一道程序都极为认真而讲究,“哇塞”还整功夫茶呀,我心里在想。
看来我今天真的有口福了,心也真真静了下来,让思绪沉浸在淡淡的茶香之中,慢慢享受这泡茶的过程中,享受这种悠闲、这种淡然、这种宁静。
十多分钟后,道人双手递我一杯八成满的茶水,杯是那种“牛眼睛”大的杯子,我慢慢喝了一点点,感觉舌尖微甜,一股茶香慢慢从鼻端沁到咽喉,四肢百骸有种说不出的轻松和愉快。道人说,茶叶就是赵公山本地的明前茶,是他自己做的。要求严格,只选芽叶3.5厘米鲜嫩匀整,无花及杂质无病虫的叶子,无对夹叶、变形叶、单片叶手工制着而成的。鲜叶以一芽一叶为标准,工艺第一步是杀青、摊凉、揉捻、第二步炒、摊凉、复揉、第三步炒、烘焙、观察、拣选、复火等工序。杀青在平锅中进行,杀青叶质经摊凉后进行揉捻。二炒、复揉、三炒主要是使茶叶柔软和具条形,给整形创造条件。整形在锅中进行,其法是茶叶入锅搓条,锅温先高后低,炒至茶叶含水量在16%左右时,进行提毫,待白毫显露,即出锅摊凉。然后进行烘焙,至含水量6—7%时出烘。再将烘焙后的茶,逐包进行拣选,最后再经复火提香,烘至含水量4—5%出烘贮存,他说得头头是道,我听得云里雾里。
不过,我知道李老君在道德经里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茶,当然算自然界的一个成员,在赵公财神文化和道教文化中,茶占有重要地位。这里产的茶以前还是皇家贡品呢,茶在川西以及川南多个地方,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四大皆空的佛门亦是这样说的:茶禅一味,道家和儒家亦如是。因此,通俗点说,茶不仅仅是一种我们现代人矫情的炒作物,而且是实实在在,在我们生活里面必不可少的,它还始终贯穿了我们的养生之道和自然之道。可是,现在我们物质丰富了,交通发达了,生活转好了,茶却令我们有了望而生畏,到了又好又怕的境地,因此,了解学习茶的文化是当务之急。
前几年,许多网络微信,漫天飞舞地宣传绿色有机茶,可转眼又满世界的报道说,有添加剂,农残,催长等等的负面的信息。世上有邪就必有正,有阴就有阳,只要我们多掌握种茶制茶识茶的知识,我想是可以避免的。
不可否认,道人今天让我学习和见识了许多茶经,而且是高规格也接待了我。但是,我还是喜欢用透明的钢化杯泡茶,看茶叶在杯中翻腾,慢慢舒缓展开,茶汤由浅浓,当哪丝丝香味飘入鼻腔,全身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轻松。我不是哪些高人爱茶,爱茶能爱到极至爱出了名堂的,手中的杯盏被远远近近地传了下来,那杯盏,尽管已经换了多少代人,多少种颜色,但有一点一直未曾改变,颇有些任时光流逝我自巍然不动的意思,这话是活在现世的我把住杯盏时脑子里突然冒出来的念头,杯子本没有思想,不会言语,杯中浮沉舒展的茶叶也不会有思想,只是它们所拥有的那些名分和称谓罢了,都是我们人类依照自己的意愿付予它的,杯中的茶叶其实是寂寞也是最耐得住寂寞的。有些时候,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只是在看上去,在忙碌的间隙中,匆匆地把住杯子,因为我们寂寥的内心除了记得用茶来抚慰自己日益娇嫩的味觉,根本无暇顾及同样寂寞的茶,雲山道人属于茶仙中的高手,让我望尘莫及。
人生好茶,茶如人生。三巡已过,天色渐晚,我们在愉悦的气氛中握手告别,天边斜阳红红地挂在山顶,路上散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我也满载而归了。
第四篇:又是一年粽飘香杂文随笔
转眼,又是一年端午节。大街小巷充满着节日的气氛,随处都能看到有卖粽子的。店家们一做一大盆,摆在门口,用冷水泡着,时而能看到有牵着小孩的大妈顺道给宝宝买上几个,边走边吃,也是其乐融融。
这个节日不像春节或中秋节那样隆重,但对于我来说,它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每年的这个节日,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包粽子了。
因为工作忙碌,我是懒得自己动手的,每逢端午时,我会去超市里直接买几个现成的粽子来吃。虽也是过节,但却少了家人围坐在一起的趣味,没有了共同忙碌的环节,就觉得这粽子少了好多滋味一样。
许多年了,我早已习惯了毫不客气地享受父母亲给予的关爱。因为每年的这个节日,总是公婆早早地就包好了香甜的粽子给我们送了来,母亲也会大老远送来几个,让你感到一份特殊的惊喜。学着包粽子的情形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而吃粽子的情怀却更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依然还记得,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端午节是在好友小杨家过的。杨妈妈是江苏人,很会包粽子,甜的、咸的、绿豆的,各式各样,包得好看,吃起来好香、好甜,一拿起粽子,就会让你有种回到家的温暖。
后来嫁到夫家后,没想到自己又能吃到那些别样的粽子,那是大姑姐夫包的。每一年端午时,他都要包好多各式各样的粽子,煮熟后,一大早会给我们各家送来。每年,我们都会心安理得地等着去吃那份香甜的粽子,当那用几片芦苇叶子包襄出的粽子香喷喷地端到饭桌上时,儿子的馋样就可想而知了。粽子也成了每年孩子们最喜欢吃的食物,而大姑爹也就成了他们最喜欢的人。
大姑姐夫过逝后,包粽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公爹与婆婆的身上,我也逐渐尝试着包起了粽子。但总是没有大姑姐夫包得好吃。每年端午吃粽子时,儿子总会念叨起他的姑爹,就会想到他包的肉粽子,大姑姐夫那勤劳忙碌的身影,时时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粽子的香味就深刻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之中。
自从婆婆说她想吃我包的粽子后,这包粽子的任务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糯米、红枣,葡萄干,这几样东西缺一不可,还有包粽子用的苇叶和马莲绳,我是连起了几个大早,才陆续将这些包粽子所需的食材置办妥当。
最难办的莫过于是苇叶了。现在卖的苇叶,都是小贩或农户长途贩运来的,许多都用水浸泡着,等到了你手中苇叶就变了味,天热时就会发馊。
记得小时候,我们几个会跟着大一点的孩子们帮着家人去扯苇叶,那叫玩得开心啊。出了城,在郊外的一处水塘边,就能看到那绿茵茵的苇叶子。几个大点的孩子勇敢地跳下水塘,划开苇枝,一片片地将那苇叶薅下来,浑身划得尽是血道子,可从来也没有谁叫过疼,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摸上几条狗鱼来,那可真是开心死了。爬出水面,找一处干净的地方,垒几块砖头,点上木柴,用木棍子将那小鱼挑起放到火上一烤,一群野孩子们吃得是津津有味,真是乐不思蜀了。
不知何时,芦苇没了,水塘没了——咱也老了!可节日还得过,粽子依旧得吃!
因为地域环境的差异,新疆的端午节是没有悬艾插蒲、赛龙舟这些精彩的重头戏可看的,唯独能看到的,就是家家户户早起踏青。去郊外采集回来大把的柳枝,挂在家门口,也就起到了防虫、防百病的作用。头几年在老宅院住的时候,每逢端午节,住在同一楼道的孙大妈就会早早起来,将柳枝采了回来,挂满整个楼道,亲切地对我们说:“你们别去采了,我给你们都挂上,大家一起平安吧!”看到这一切,一份特殊的甜蜜在心中荡漾着,不免生出许多感激之情。
一个节日,一份真情,一段回忆,一点温馨。那些天真烂漫的快乐时光一去不回,飘得很远很远。母亲已经作古三年,再也吃不到她亲手包的粽子了。年迈的老公爹也离开了我们。还好,近来的端午节已成为一个节日,再忙碌也是有时间休息了。每到这个节日到来之时,小姑们会回来一起过节。全家人热热闹闹地吃过了,就在我的带动下一起包粽子。那小小的粽子经过不同人的手,大小不一,有的还“四不象”,但浓浓的糯米味儿裹着淡淡的粽叶儿的清香,伴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在屋里飘荡着,让这节日显得温馨而隆重了许多。
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我还即兴作诗一首——
节至端阳暑气扬,悬枝挂艾饮雄黄。
凭歌一阕情思寄,且把青衣裹粽香。
端午节,留给我们的不单是这美味粽子中一份思亲的感觉,还有那用小小苇叶包裹着的一份亲情、一份关爱,一份甜美难忘的回忆。简单的节日在这粽香中一次次飘然而至,又悄然而去,让人难以释怀,更让人回味无穷……
第五篇:红薯飘香的时光随笔
“烤红薯咯!香喷喷的烤红薯!”走在街上的我听到了小贩的叫卖声,思绪便随着飘来的香气回到了五年前,回到了奶奶的老屋中。
奶奶的老屋是一间泥瓦房,那土黄色的外墙,犹如奶奶久经风霜的脸,朴素又令人感到温暖。黑色的瓦片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又添了几张补屋顶的白色塑料布,像是奶奶一头青丝中夹杂着的几缕白发。
放学后,我总是先跑到奶奶家,在老远的地方就喊:“奶奶——”“哎——”奶奶的回应声顺着从屋顶冒出的缕缕青烟传到了我的耳中。推开那吱呀作响的木门,我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火灶边的奶奶,灶中的炭火把奶奶的脸映得红红的。奶奶拿着火钳在炭火中不时地翻动着,我知道奶奶又在给我烤红薯了。
在乡下,奶奶烤的红薯就是我最喜爱的零食。奶奶总是在四五月份种下一块地的红薯,等到深秋收了红薯,奶奶就会在一大筐红薯中挑出最大、最甜的一个烤给我吃。那时我特别佩服奶奶的眼力,她总是能够在一大筐红薯中,一下挑出最好吃的那一个。“奶奶,你怎么知道这个最甜?”我好奇地问。奶奶便会教我怎样挑选,但我每次都记不住,于是我往奶奶怀里钻,撒娇道:“我不学了,只要有奶奶在,我就能吃到甜甜的红薯。”
奶奶笑眯眯地说:“好,好,不学就不学,以后都由奶奶给你挑。”
红薯在奶奶的翻动下,飘出了阵阵香气,我坐在火灶边的小板凳上,双手托腮,迫不及待地询问:“好了没?好了没?”奶奶总是不急不躁地回答道:“小馋猫,再等等,红薯越烤越香呢!”我只好兩眼直勾勾地盯着炭火中被奶奶翻动着的红薯。终于,奶奶把被炭火烤得外皮焦黑的红薯从灶中小心翼翼地拿了出来。
新鲜出炉的烤红薯,香气弥漫。奶奶把红薯放在地上拍了几下,把皮上沾着的炭灰拍净后,便用她粗糙的双手把红薯焦黑的外皮剥去,冒着热气的紫色的红薯肉便露了出来,可诱人啦!奶奶把红薯吹得稍凉后,递到我的嘴边,笑眯眯地看着我大口大口地吃……
如今奶奶的老屋已不见了踪影,奶奶也与她劳动一生的土地融为一体,充满奶奶浓浓的爱的烤红薯也被封存在了我的记忆里。我只能在回忆中慢慢咀嚼,慢慢品味,品味那红薯飘香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