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初三语文教学及复习计划
新学期的开始,也意味着初中阶段将进入一个最紧张、最繁忙的时期,如何搞好初三的教学和复习工作,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初三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在新学期的开始阶段,认真地回顾和思索一下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情况,对照新课标分析一下语文教学的得与失,筹划一下初三的语文教学及后阶段的语文复习计划。
1、背景
(1)新课程实施将三年来,语文课改的方向已经十分明朗,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语文教学的目的,方式等也已经为我们理解和接受。但新课程理念要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济宁市语文中考的命题思路及语文试卷的格局、题型等已经基本定型,从去年开始,试卷的命题思想和意图已经与新课程基本接轨,且保持连续相对稳定。
(3)初三教学时间短,各门功课都将进入总复习阶段,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4)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不小的压力。尤其是语文学习,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取得较大突破,有待我们作出努力。
从学生方面看:
(1)语文积累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
(2)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
(3)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
(4)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规范。
(5)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
(二)措施和设想
总的指导思想是:宏观上要活,微观上要实。
宏观上要活,是指要以新课标来统率和指导语文教学,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着眼点,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具体做法设想是:
1、重精读,抓略读,促泛读。
重精读,就是要把每一篇课文上好。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重点难点,找好教材的切入点,创设好教学情景,以引发学生读书、思考和训练。
本学年教材两册共有十二个单元,所选篇目都有很强的文学性,教学时要注意文学欣赏的感悟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等特点,通过两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得到进一步发展。
1、学习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语言,还要展开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教学时要从朗读入手,品味和赏析诗歌的思想、语言、节奏、韵律以及技法等,提高学生的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中外散文。重点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文中人物、事件、景物的描写,品味精妙的语言。
3、学习古今中外的小说名篇。重点是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深入探讨和研究课文是如何运用这些描写手法的,从中展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4、学习中外戏剧文学剧本和电影文学剧本。重点是分析人物形象。教学时要从戏剧冲突入手,通过人物对白来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还原文字所传达的画面和意境。
5、古代诗文。重点是在前面几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拓展和强化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方法和能力。教学时要从朗读入手,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同时要继续加强对字词句的认读和记忆,积累文言词语,把握内容,另外要让学生注意文言文的语体风格和语言风格,让他们作一点个性化的评点和赏析。
抓略读,就是选用好一本课外配套读本,要求学生每天至少看一篇精美的短文,然后做好读书笔记,笔记内容为:(1)生字生词或好词佳句。(2)文章主要内容概括。(3)评点赏析(4)质疑问难。教师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检查,或利用课堂时间,或利用课外复习时间,集体就某些有价值的共性问题展开讨论,达成共识。
促泛读,就是要求学生每天都能抽出一些时间读书看报,至少浏览一份晚报,把自己感兴趣或有价值的材料进行摘抄或剪贴,有条件的话,利用早自习时间进行适当交流。
二、初三语文复习策略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我市近年来中考语文遵循的“ 重视积累 , 突出读写 ,强调运用 , 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 ,进人总复习阶段 , 要提高语文学科复习的效率 ,应当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 , 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 采取灵活恰当的复习策略和方法 , 真正做到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 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 , 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 , 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 , 能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 , 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 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
学生积累的内容主要有:
1、字词积累,2、古诗文积累,(3)名言警句积累,(4)名著积累,(5)语文常识积累等。学生在积累方面主要的问题是记忆不清晰、不完整,表现在试卷上,要么是写不出,要么是书写时添字、漏字、写错别字、笔画不清等等。要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 在复习时应强化如下四个环节 :1.领悟含义。对背诵的诗文 , 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 , 要真正弄懂。2.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 , 要用红笔圈点出来 , 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3.边诵边写。在记忆时 , 可边背诵 , 边用笔写出上下 句或句中的关键字 , 以防 “ 口是手非 ”。4.规范书写时要做到 “ 三清 ” “三不”,“三 清” 就是卷面清洁 , 字迹清楚 , 笔画清晰 ;“ 三不 ” 就是不写潦草字 , 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 , 不添减笔画。
为了提高识记效果 , 采取如下措施 :1.分块切割 ,化整为零。可将要求背诵的诗文或按朝代或按篇幅大小切割成若干块,然后规定自己几天完成一大块 , 这样化整为零 , 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2.定期检查 , 强化落实。让学生自记、自测、自查 , 也可让他们互查,然后教师抽查。
(二)突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阅读写作能力的考查始终是中考语文试题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因此在复习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地对三年来的阅读写作实践进行感悟反思和理性思考 , 从中产生一些顿悟 , 明白一些阅读写作的道理 , 归纳出一些阅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
1、阅读训练的策略。
(1)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 “准确 ”。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 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2)提供一定量的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训练。阅读经验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阅读步骤的具体操作质量往往依赖于正确有效的阅读经验。而阅读经验的形成确实要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和有质量的思考。一定的阅读量可以培养起较好的语感。而经常性的思考可以锻炼思维 , 激发潜能。同时在一定量的阅读训练中可以通过对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反复比较思考 , 纠正自己的思路偏差 , 修整完善自己的思维。
2、写作训练策略。
(1)写作是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 , 就其能力层级而言应该属于 “ 创造 ”。文章一旦被写出来 , 不论其水平高低 , 只要不是抄袭 , 都可以看作是同学们的一种创作。在强调可用多种文体写作的大环境下 , 仍要重视培养自己的文体感 , 要强化对表达方式的训练。
(2)在复习阶段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周围事物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做好素材笔记,就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自身新近发生的事件,新近产生的感悟,及时记载下来,以便到考场上有比较充分的选材余地,同时也使自己的作文洋溢着真情实感。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因为考场作文是以理解为前提的。善于理解分析作文试题中的提示、要求(有的还有材料)的内容 , 并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让学生把近期的作文收集整理,深入分析自己在审题方面得与失的,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或挑选一些好的习作和考场作文 , 研究一下它们的作者是怎样把握题意 , 怎样开拓思路 , 怎样精选材料 , 怎样构思谋篇的 , 在语言运用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优秀作文都怎样做到题目新颖 , 想象奇特 , 构思巧妙 , 材料新鲜 , 细节鲜活 , 情感独特的。
(4)要求学生经常浏览报刊杂志 , 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使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三)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1)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语文,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基本的语言知识, 主要不是指概念性知识 , 而是指方法性、规律性的知识 ,即从语言实践中归纳出来 , 又用来指导语言操作的实用性知识。包括怎样辨识汉字读音的正误 , 怎样辨识错别字 , 怎样辨析和修改病句 , 怎样仿句 , 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 怎样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
(2)基本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是靠总复习训练形成的 ,而是长期语言实践与积累的结果。总复习训练的任务则是在平时的实践、积累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归纳方法,提高基本语言知识运用水平。基本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核心是正确使用词语和句子 , 而所谓的正确使用 , 除了正确选择词语和句子,主要指的是恰当搭配与组合。因此 , 总复习训练中要下气力训练词语与词语、词语与句子、句子与句子的搭配组合能力。让学生把自己所做的题目进行交流,从中发现问题,然后修改重写,如此反复多次,形成基本技能。
如何搞好语文复习,是一项教学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我们留庄一中语文教研组一直在积极探索。只要我们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搞好语文复习,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第二篇:初三语文教学及复习计划
初三语文教学及复习计划
新学期的开始,也意味着初三学年将进入一个最紧张、最繁忙的时期,如何搞好初三的教学和复习工作,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几个月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初三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和课题。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的成效如何,往往决定或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对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更肩负着光荣而沉重的使命。为此,我们在新学期的开始阶段,认真地回顾和思索一下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情况,对照新课标分析一下语文教学的得与失,筹划一下新学期的语文教学及后阶段的语文复习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一)背景及现状
了解我们初三语文教学所处的背景,分析我们语文教学的现状,能使我们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估价,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向新课程走得更近。
1、背景
(1)新课程实施将近两年,语文课改的方向已经十分明朗,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语文教学的目的,方式等也已经为我们理解和接受。但新课程理念要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黄冈市语文中考的命题思路及语文试卷的格局、题型等已经基本定型,从去年开始,试卷的命题思想和意图已经与新课程基本接轨,且保持连续相对稳定。
(3)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属于新大纲向新课标转轨的最后一套过渡教材,它基本上是以新大纲为依据编写的,但也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基本思想,在编排体系和教材内容上与新教材相比也许略显不足,因此,我们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观照和使用它,是新学期初三语文教学必须研究的课题。
(4)初三教学时间短,各门功课都将进入总复习阶段,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5)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不小的压力。尤其是语文学习,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取得较大突破,有待我们作出努力。
2、现状
从教师方面看:
实施新课程一年多来,通过一个阶段的理论培训和教学实践,可以说每一位教师基本上都认同或接受了新课程的理论,在教学中也能尽可能体现新课程的特点。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加上操作层面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合的教学行为,具体表现为
(1)教师的主导意识太强,仍然不肯放弃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霸主地位,牢牢掌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很小,学生基本上还是忠实的听众。
(2)教师放弃对学生的指导点拨权利,任由学生自由发挥,对学生的所有发言,不辨优劣,不作分析,都给以肯定回答,课堂看似热闹,其实没有任何思维含量。
(3)课内阵地丢失,忽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课文阅读走马观花,课外无效资料和信息充塞,做大量练习,搞大运动量训练,看似重视了实践,其实是舍本逐末,搭花架子,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4)把多媒体课件当作语文教学的灵丹妙药,不管有无必要,逢课必用,把大量精力放在课件制作上,而对课文却不作深入的研究,结果是上课教师围着鼠标转,学生看得眼花
第三篇:初三语文教学复习计划
郭镇中初三语文教学复习计划
李恩清
新学期的开始,也意味着初中阶段将进入一个最紧张、最繁忙的时期,如何搞好初三的教学和复习工作,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初三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我在新学期的开始阶段,认真地回顾和思索一下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情况,对照新课标分析一下语文教学的得与失,筹划一下初三的语文教学及后阶段的语文复习计划。
一、背景
(1)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改的方向已经十分明朗,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语文教学的目的,方式等也已经为我们理解和接受。但新课程理念要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语文中考的命题思路及语文试卷的格局、题型等已经基本定型,从去年开始,试卷的命题思想和意图已经与新课程基本接轨,且保持连续相对稳定。
(3)初三教学时间短,各门功课都将进入总复习阶段,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4)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不小的压力。尤其是语文学习,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取得较大突破,有待我们作出努力。
从学生方面看:
(1)语文积累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
(2)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
(3)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
(4)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规范。
(5)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
二、初三语文复习策略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我省近年来中考语文遵循的“ 重视积累 , 突出读写 ,强调运用 , 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 ,进人总复习阶段 , 要提高语文学科复习的效率 ,应当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 , 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 采取灵活恰当的复习策略和方法 , 真正做到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 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 , 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 , 没有积累的学习是 1
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 , 能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 , 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 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
学生积累的内容主要有:(1)、字词积累,(2)、古诗文积累,(3)名言警句积累,(4)名著积累,(5)语文常识积累等。学生在积累方面主要的问题是记忆不清晰、不完整,表现在试卷上,要么是写不出,要么是书写时添字、漏字、写错别字、笔画不清等等。要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 在复习时应强化如下四个环节 :1.领悟含义。对背诵的诗文 , 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 , 要真正弄懂。2.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 , 要用红笔圈点出来 , 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3.边诵边写。在记忆时 , 可边背诵 , 边用笔写出上下 句或句中的关键字 , 以防 “ 口是手非 ”。4.规范书写时要做到 “ 三清 ” “三不”,“三 清” 就是卷面清洁 , 字迹清楚 , 笔画清晰 ;“ 三不 ” 就是不写潦草字 , 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 , 不添减笔画。
为了提高识记效果 , 采取如下措施 :1.分块切割 ,化整为零。可将要求背诵的诗文或按朝代或按篇幅大小切割成若干块,然后规定自己几天完成一大块 , 这样化整为零 , 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2.定期检查 , 强化落实。让学生自记、自测、自查 , 也可让他们互查,然后教师抽查。
(二)突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阅读写作能力的考查始终是中考语文试题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因此在复习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地对三年来的阅读写作实践进行感悟反思和理性思考 , 从中产生一些顿悟 , 明白一些阅读写作的道理 , 归纳出一些阅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
1、阅读训练。
(1)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 “准确 ”。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 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2)提供一定量的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训练。阅读经验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阅读步骤的具体操作质量往往依赖于正确有效的阅读经验。而阅读经验的形成确实要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和有质量的思考。一定的阅读量可以培养起较好的语感。而经常性的思考可以锻炼思维 , 激发潜能。同时在一定量的阅读训练中可以通过对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反复比较思考 , 纠正自己的思路偏差 , 修整完善自己的思维。
2、写作训练。
(1)写作是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 , 就其能力层级而言应该属于 “ 创造 ”。文章一旦被写出来 , 不论其水平高低 , 只要不是抄袭 , 都可以看作是同学们的一种创作。在强调可用多种文体写作的大环境下 , 仍要重视培养自己的文体感 , 要强化对表达方式的训练。
(2)在复习阶段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周围事物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做好素材笔记,就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自身新近发生的事件,新近产生的感悟,及时记载下来,以便到考场上有比较充分的选材余地,同时也使自己的作文洋溢着真情实感。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因为考场作文是以理解为前提的。善于理解分析作文试题中的提示、要求(有的还有材料)的内容 , 并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让学生把近期的作文收集整理,深入分析自己在审题方面得与失的,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或挑选一些好的习作和考场作文 , 研究一下它们的作者是怎样把握题意 , 怎样开拓思路 , 怎样精选材料 , 怎样构思谋篇的 , 在语言运用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优秀作文都怎样做到题目新颖 , 想象奇特 , 构思巧妙 , 材料新鲜 , 细节鲜活 , 情感独特的。
(4)要求学生经常浏览报刊杂志 , 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使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三)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1)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语文,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基本的语言知识, 主要不是指概念性知识 , 而是指方法性、规律性的知识 ,即从语言实践中归纳出来 , 又用来指导语言操作的实用性知识。包括怎样辨识汉字读音的正误 , 怎样辨识错别字 , 怎样辨析和修改病句 , 怎样仿句 , 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 怎样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
(2)基本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是靠总复习训练形成的 ,而是长期语言实践与积累的结果。总复习训练的任务则是在平时的实践、积累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归纳方法,提高基本语言知识运用水平。基本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核心是正确使用词语和句子 , 而所谓的正确使用 , 除了正确选择词语和句子,主要指的是恰当搭配与组合。因此 , 总复习训练中要下气力训练词语与词语、词语与句子、句子与句子的搭配组合能力。让学生把自己所做的题目进行交流,从中发现问题,然后修改重写,如此反复多次,形成基本技能。
如何搞好语文复习,是一项教学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我一直在积极探索。只要我们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搞好语文复习,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2010年3月2日
第四篇: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春暖花开,却是初三学生最紧张的时段。如何开展语文的教学与复习工作?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为此,我们经过集体备课,认为在复习阶段我们应该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标准,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学与复习目标。一-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原则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分析命题依据,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只把目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抓”,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考试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
4、递进复习,讲练同步。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分册复习(4月上旬——4月中旬):全面复习课内篇目和相关知识;
二、分专题复习(4月中旬——5月初);
三、模拟冲刺(5月初——6月);
四、梳理调整(考前一周)。
5、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以学科为平台,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具体安排与措施:
第一阶段
分册复习(约五周)4.3----4.15
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学生理解与记忆。
复习顺序是:一模前复习6、5册,一周一册;此后是1、2、3、4的顺序。
2、1共一周;
4、3各一周。
复习要点:
① 课文中的字、词、句,理解记忆。
② 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与区别。(落实到一至六册课本中的重点篇目中的重点语段的阅读和理解。)
③ 古诗文的相关知识与背记。
④ 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了解与运用。
⑤ 课后附录的古诗词、名著和语法知识的熟悉与掌握。
⑥ 课文中的补白。
⑦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
第二阶段
专题复习(大概用时四周)4.15----5.05
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分五大类进行专题复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
(二)阅读专题。1.现代文阅读专题(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2.古诗文阅读专题(主要复习课内讲读文言文)
3.图文表述题专题(结合历年中考题型进行复习)
(三)作文指导与训练专题。
(四)名著导读(考纲要求篇目)
复习措施: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
这部分内容范围广,内容多、难度较大、分值较高,考点比较多。如: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正确书写汉字。
3、根据语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
4、正确运用句式,根据语境进行仿写、续写、扩写、缩写、对对联等,做到语言准确、简明、连贯、流畅。
5、辨识、修改常见的语病。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了解〈〈课程标准〉〉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8、正确默写古诗文的精彩语句以及其他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考纲要求篇目)
9、根据情境,准确、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根据活动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复习方法:知识梳理与强调——例题分析与讲解——巩固练习与检测——查漏补缺与反馈。
(二)阅读专题
1.现代文阅读
通过对近几年各地中考题研究发现,现代文阅读选文特点:1)注重文体规范(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语言优美等);2)折射时代气息。(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与人缺失的;时代呼唤的;表现现实危机与科技发展的;传承文化与文明的。)3)贴近学生生活。(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起引领作用的赞美美好的人、事和物,有利于夯实人文底蕴,构筑精神家园的事件。)
复习原则:按文体复习。对现代文进行分类,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三类,精选课外材料,作为复习资料,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发现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讲练。
复习步骤:
1、回顾文体知识,明确阅读考点,掌握解题对策。
2、对不同文体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与讲解。(各地中考试题)
3、选不同文体的题型作模拟训练。(当代名文时文)
4、解题方法指导:整体阅读——了解内容——领会主题——仔细审题——明确考点——筛选信息——找准语句——组织语言——落笔答题——回顾检查。
2.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考试要求与现代文阅读相似,但要重视字、词、句翻译的落实。
《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学习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在复习教学中题目的设计上“言”“文”并重,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字、词、句的理解翻译,也考查学生对文意(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近几年来,文言文阅读开始重视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及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复习教学时也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复习步骤:
1、将古文按篇制定进度计划表,将任务分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进度整理。(如常见的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及一般句式。)
2、进行专项检测与讲解。
3、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引导阅读程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
复习方法:注重积累——寻找规律——掌握方法——背诵与理解并重——训练与考查同步。
(三)作文指导与训练专题
作文是整份试卷中分量最重的一道题(60分),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重中之重,每年在写作教学上花的时间最长,投入的精力最多,可收效甚微。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总的原则是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还注意突出地方特色。
而学生作文当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优劣悬殊,差距特大。二是在中等程度的作文中雷同题材多,“老面孔多”;三是审题不清,不符题目要求;四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五是缺少真情实感,无病呻吟;六是认识模糊,立足点不高,思考不深。另外还有少数学生还存在情趣低俗、格调低下的问题。
作文复习应该根据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目标和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尤其是要重视中下学生的作文指导。
我们采用“四线并行”法:
1、储备素材——指导学生如何将阅读积累化为己用,如何活用材料,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实学生的材料,为考试蓄能。适当讲些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形式技巧,注重学生材料的积累与交流,以及书写水平的提高。
2、专题辅导——就拟题,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结构布局等方面,专题辅导。挑选一些优秀作文和近年中考优秀作文让学生研读,探究作者是如何审题、立意、组织材料、谋篇布局的;如何做到角度新颖,取材鲜活,笔法独到。
3、集中训练——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历史文化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或“选题作文”让学生训练,要求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当堂作文,并作定时的交流与讲评。
4、自我补充——学生要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名家作品或课文中指定推荐的中外名著,并学习语言和一定的章法技巧。
第三阶段
模拟冲刺(约三周)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开始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培养综合能力。通过让学生做模拟试卷,营造考试情境,检测所学,提高心理素质。
教师要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精心讲评,注重方法和技巧。
第四阶段
梳理调整:(考前一星期)
学生自主学习,整理消化,梳理知识,查漏补缺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鸳大九义校吴华兵
烟花三月蜜蜂忙,初三学生最紧张。如何搞好初三的教学和复习工作,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几个月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初三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和课题。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的成效如何,往往决定或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对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更肩负着光荣而沉重的使命。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我市近年来中考语文遵循的“ 重视积累 , 突出读写 ,强调运用 , 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 ,进人总复习阶段 , 要提高语文学科复习的效率 ,应当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 , 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 采取灵活恰当的复习策略和方法 , 真正做到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 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 , 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 , 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 , 能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 , 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 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
学生积累的内容主要有:
1、字词积累,2、古诗文积累,(3)名言警句积累,(4)名著积累,(5)语文常识积累等。(6)美文美段的积累。学生在积累方面主要的问题是记忆不清晰、不完整,表现在试卷上,要么是写不出,要么是书写时添字、漏字、写错别字、笔画不清等等。要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 在复习时应强化如下四个环节 :1.领悟含义。对背诵的诗文 , 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 , 要真正弄懂。2.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 , 要用红笔圈点出来 , 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3.边诵边写。在记忆时 , 可边背诵 , 边用笔写出上下 句或句中的关键字 , 以防 “ 口是手非 ”。4.规范书写时要做到 “ 三清 ” “三不”,“三 清” 就是卷面清洁 , 字迹清楚 , 笔画清晰;“ 三不 ” 就是不写潦草字 , 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 , 不添减笔画。
为了提高识记效果 , 采取如下措施 :
1.分块切割 ,化整为零。可将要求背诵的诗文或按朝代或按篇幅大小切割成若干块,然后规定自己几天完成一大块 , 这样化整为零 , 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
2.定期检查 , 强化落实。让学生自记、自测、自查 , 也可让他们互查,然后教师抽查。
(二)突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阅读写作能力的考查始终是中考语文试题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因此在复习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地对三年来的阅读写作实践进行感悟反思和理性思考 , 从中产生一些顿悟 , 明白一些阅读写作的道理 , 归纳出一些阅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
1、阅读训练的策略。
(1)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 “准确 ”。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 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2)提供一定量的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训练。阅读经验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阅读步骤的具体操作质量往往依赖于正确有效的阅读经验。而阅读经验的形成确实要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和有质量的思考。一定的阅读量可以培养起较好的语感。而经常性的思考可以锻炼思维 , 激发潜能。同时在一定量的阅读训练中可以通过对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反复比较思考 , 纠正自己的思路偏差 , 修整完善自己的思维。
(3)阅读分项训练:
2、写作训练策略。
(1)写作是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 , 就其能力层级而言应该属于 “ 创造 ”。文章一旦被写出来 , 不论其水平高低 , 只要不是抄袭 , 都可以看作是同学们的一种创作。在强调可用多种文体写作的大环境下 , 仍要重视培养自己的文体感 , 要强化对表达方式的训练。
(2)在复习阶段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周围事物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做好素材笔记,就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自身新近发生的事件,新近产生的感悟,及时记载下来,以便到考场上有比较充分的选材余地,同时也使自己的作文洋溢着真情实感。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因为考场作文是以理解为前提的。善于理解分析作文试题中的提示、要求(有的还有材料)的内容 , 并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让学生把近期的作文收集整理,深入分析自己在审题方面得与失的,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或挑选一些好的习作和考场作文 , 研究一下它们的作者是怎样把握题意 , 怎样开拓思路 , 怎样精选材料 , 怎样构思谋篇的 , 在语言运用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优秀作文都怎样做到题目新颖 , 想象奇特 , 构思巧妙 , 材料新鲜 , 细节鲜活 , 情感独特的。
(4)要求学生经常浏览报刊杂志 , 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使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5)本学期在上学期已经成功修改学生作文三篇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学生作文,达到每人手里至少有五篇作文,重点教会学生作文的迁移。
(三)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1)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语文,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基本的语言知识, 主要不是指概念性知识 , 而是指方法性、规律性的知识 ,即从语言实践中归纳出来 , 又用来指导语言操作的实用性知识。包括怎样辨识汉字读音的正误 , 怎样辨识错别字 , 怎样辨析和修改病句 , 怎样仿句 , 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 怎样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
(2)基本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是靠总复习训练形成的 ,而是长期语言实践与积累的结果。总复习训练的任务则是在平时的实践、积累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归纳方法,提高基本语言知识运用水平。基本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核心是正确使用词语和句子 , 而所谓的正确使用 , 除了正确选择词语和句子,主要指的是恰当搭配与组合。因此 , 总复习训练中要下气力训练词语与词语、词语与句子、句子与句子的搭配组合能力。让学生把自己所做的题目进行交流,从中发现问题,然后修改重写,如此反复多次,形成基本技能。
总之,要抓住尖子,保住底子。
如何搞好语文复习,是一项教学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我们初三语文教研组一直在积极探索。只要我们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搞好语文复习,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具体安排
4.5——4.8阅读专项训练:概括文段内容
4.9——4.13阅读专项训练:赏析题
4.16——4.20阅读专项训练:描写
4.23——4.27阅读专项训练:感受题
4.30 《公输》《孟子》
5.8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5.9 《邹忌讽齐王纳谏》
5.10 《愚公移山》 《 陈涉世家》
5.11《唐雎不辱使命》 《隆中对》
5.14 《出师表》 《与朱元思书》
5.15 《送东阳马生序》 《五柳先生传》
5.16 《小石潭记》《满井游记》
5.17
5.18
5.21
5.22 《岳阳楼记》 《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 《核舟记》 《短文两篇》 《大道之行也》 《三峡》《湖心亭看雪》
5.23 《短文两篇》《观潮》
5.24 《口技》《孙权劝学》
5.25 《夸父逐日》《狼》
5.28 《童趣》 《世说新语》
5.29 《论语十则》 《山市》
5.30 改错字练习
5.31 改错字练习
6.2 修改病句练习
6.4 修改病句练习
6.5 ——6.8 修改作文、考场作文迁移
6.9 开始 综合训练
说明:期间会有莫模拟考、月考,时间将顺延。
第五篇: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明德学校 魏伟平
中考语文总复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终结环节,其功能在于对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能力的、反馈、纠偏、回授、巩固和提高。中考语文总复习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收效低微,缺乏新鲜感等特点。因此搞好总复习并不容易,一方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态度,另一方面还要有良好适宜的策略,二者相辅相成,互动互补,只有这样,总复习才能事半功倍,收到显著效果。我为搞好语文总复习制定本学期复习计划如下:
一、明确目标,吃透考试大纲。
在总复习过程中,只有确立了正确的复习教学观念,才能有明确的思想来指导复习教学工作。因此必须紧紧围绕着《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关于对初中毕业生的要求的内容,对考试范围、学生情况仔细研究,心中有数,使复习能抓住重点。及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的意见不断调整和充实复习计划。
二、制定、实施严密的中考复习路线图计划。
(一)第一阶段的复习,应以“本”为主。抓纲务本,优化对学生各知识点的复习。尽管现在中考题大多来自课外,但这些题大部分是课文中基础知识的变形和延伸。因此,在这一阶段复习中,应遵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来复习。这也是命题者命题的依据。又因为整个中学语文知识系统分散和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所以又存在着知识点零碎,覆盖面广和不系统等特点。复习中坚持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复习中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整理归类,找出规律。可针对中考题型特点,进行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开展专题复习。
1、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就中考而言,语文基础知识是必考内容,考查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复习中必须使学生牢牢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语音、汉字、词语、句子、背诵规定的篇和段。务必使同学们把这些内容中容易记混、容易写错的,再强化记忆,力求不写错别字,保证这部分不丢分。
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的考查,基本源自课内,所以要紧扣课本,夯实基础。具体操作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对《大纲》规定的文言文和古诗文,从字词句到文学 1 常识、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拎出要点,总结规律,逐篇过关。第二步,分项训练。可以借助《语文报》等资料,按实词、虚词、阅读、欣赏、文学常识等分项训练,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并形成运用能力。第三步,考试演练。学生能否考好,最终体现在对试题的解答上。所以,要结合模拟考试等,选择优秀的模拟试题,强化训练,解决好学以致用的问题,力争中考文言文不丢分。
3、现代文阅读。应该把握四点:1)、要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2)、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3)、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能有自己的心得,并提出自己的看法;4)、能够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含义。中考阅读题对不同文体区分也大,指导学生增强文体意识,不同文体的特点是很鲜明的。比如记叙文就是考语言、结构、思想等;说明文无非就是考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以及言之有序特点的体会。议论文则着重考察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的理解运用,近些年个省市加入了不少考察学生积累的题型,例如2004年黑龙江卷《成功》第4题:“请为本文补写一个关于勤奋的名人事例。”要答好这类题,需要平时留心生活,多读书多积累。
4、作文复习。连续这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大多是话题作文加材料的形式。因为这一部分占的分值较多,所以在最后复习中不能忽视。若使作文能力得到提高,一是靠语言的积累,二是靠作文形式的创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语言的积累不能靠死记硬背,要采取有效的方法。1)读好文章。尽管复习时间短,还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读好的文章和原来做过的读书笔记。2)熟读诗词名句。这些都是语言中的精品,恰到好处的引用和仿用,能使语言表达更精练,更巧妙。从而提升语言的品位。3)作文的形式的创新。在内容上,要让我们的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社会中的热点,尤其是近段时间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对这些热点进行思索,体会,必要时运用到文章中去。4)将优秀的中考作文例文定期上墙,让学生找出制胜的根本,弥补自己作文的不足。
(二)第二阶段复习,主要从考试题型方面入手。现在的中考题型,一般由语言积累运用、阅读和写作三部分组成。语言积累运用部分,主要是对诗词和文学常识的掌握。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对课内外常见古诗词和名句的积累进行分类总结训练,查漏补缺。依据复习材料精选试题让学生充分熟悉中考的题型。
(三)第三阶段是模拟考试训练。最后阶段一定要克服以往语文复习中重讲授,轻视提炼与引申;重盲目运用模拟资料,缺乏针对性;重大量模拟简单讲评,忽视培 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重理论概括,轻视基本能力训练等缺点。通过模拟练习,继续查漏补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积累做题技巧。现在的复习资料可谓是铺天盖地,但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不搞题海战术,重视精选精练精讲。对于出现的问题必须及时的“回炉补火”。
三、重视教法,培养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初中语文总复习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因而课堂复习容量要大、频率要快,给教师备课、出题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我将继续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复习课所讲授的内容,不要只对过去知识和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冷饭重炒。继续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法,理出知识系统,找出内在规律、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近年来,南平市语文试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记忆性概念性知识的分值不断减少,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教学中要把能力训练和培养放在至高的位置上。同时在重要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训练上,必须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浅出,成效突出。
四、全面分析,切实做好对各类信息的筛选工作
以往复习经验表明,中考复习时对各类信息做好全面的分析筛选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首要做好对学生、对命题、对资料的分析工作。
1、分析学生学习状况。重视对学生的研究,进行因材施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总复习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题、作业、试卷增多了,我们应该尽量多地对其进行批改,从中获取具体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反馈,查缺补漏,对症下药。复习中重视信息反馈,可使学生强化正确知识,纠正错误认识,调整思维方式,改进复习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2、分析中考命题依据。总复习的最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应对升学考试。所以,深入研究考试是十分必要的。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但由于命题者和命题趋向的差异,故每年的试卷会出现很大的分别,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差异,着重研究《考试说明》的具体特点,理解精神要求,包括范围、重点、题型、题量、比分等等。研究中考命题依据,目的在于掌握中考语文复习的纲要。这样,复习就能明确目标,抓住关键,提高效益。继续把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拿来进行分析比照,找出其特点和共性,分析中考语文变化动态。只有了解 了考什么,如何考,才能把握复习的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3、分析语文复习资料。面对复习资料众多、繁杂的情况,精选复习资料。最好的复习依据是《考试说明》,最好的训练材料是近两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同时,不断通过各种渠道,继续收集有关考试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以此来确定明确的复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实施更有效的方法对策。特别是精选几套中考模拟试题进行近似实战的强化训练,注意发现问题(包括审题、做题规范、应试心理等方面),及时的指导。在讲评练习时,认真讲清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不是只对练习答案,要“授之以渔”,最后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五、指导技巧,训练学生良好的考试心理。
除了精心复习和训练之外,考试技巧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在复习训练时,还应加强答题技巧的辅导与练习。另外,由于过分紧张,学生常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导致考试成绩失败,不能正常发挥水平。比如把“注音”看成“解释”的大有人在。所以,复习时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根据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所呈现的问题,从实战的角度出发,有计划、有策略地进行心理训练,锻炼他们意志的坚韧性,培养他们情绪的稳定性,增强自我调控能力。
六、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语文组集体的智慧。
加强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语文组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大家集体研究复习计划,选择复习资料,安排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分析自2000年南平市语文中考改革以来,特别是近两年语文中考试卷和中考题型,确定中考的方向和重点,避免复习走弯路,做无用功。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力争做到复习省时、高效,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中考升学是个人的劳动,集体的成果。如果某一科的平均成绩很高,但学校的升学率不高,也不能说这一科对本中考的贡献很大。相反,造成升学率不高的原因有可能就是几科老师缺乏战略眼光,只盯着自己那点自留地挤时间、抢时间造成的。我树立了中考一盘棋的思想,和各科老师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变单兵种作战为集团军冲锋。“三年,三十六个月,一千零九十五天,这是一笔难以汇聚的财富,这是一段生命与生命交融的时光,这是我们用汗水和泪水,用不倦的脚步踏出的一条无法用尺来度量的路,如果信念可以堆积,我们将树起另一座泰山!”我祈祷这句话早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