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现象杂文随笔
世界上许多事物都存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现象。
事物不都存在单纯的兴衰现象,始点不是单纯的始点,终点也不是单纯的终点。也许某些个体事物存在单纯的兴衰现象,始点终点现象。但就社会整体事物而言是由兴到衰,由衰到兴的过程。一个事物兴起,必然有另一个事物衰落。一个事物衰落,必然有另一个事兴起。因此,社会整体事物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递进发展的。局部的兴衰,个体的牺牲,不影响整体事物的繁荣。事物在兴起的同时酝酿着衰落,在衰落的同时酝酿着另一兴起。事物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地淘汰落后,光大先进。落后了必然衰落,先进了必然兴起。一个落后了必然产生另一先进,先进了必然产生另一落后。在落后中酝酿着先进,在先进中酝酿着落后。落后是一个事物的终点,先进是一个事物的始点。这说明一个事物的始点是另一个事物的终点,一个事物的终点是另一个事物的始点。社会是永恒发展的。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是事物的终点,但又是社会事物继续发展的始点。社会发展在某一阶段的基础上积蓄着新的力量,夯实着新的基础,创造着新的条件,它们便由一个阶段的终点为始点继续发展,创造另一个阶段的终点。因此,始点就是终点,终点就是始点。它们由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推动社会永恒发展。
由此演化成的政治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政治。演化成的经济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经济;演化成的军事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军事;演化成的科学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科学;演化成的文化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文化;演化成的问题与成绩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问题与成绩,甚至时间也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
社会的进步在于政治、经济、科学等的进步。政治的进步在于政治方略的进步,经济的进步在于经济方略的进步。一个时代的整体政治方略是一个时代的整体政治方略。一个时代的整体政治方略会把一个时代推进到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社会时代发展的相对终点,但社会与政治方略会以这个“终点”为始点酝酿和产生新的政治方略,创造新的社会发展成绩。政治方略的演进也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发展的过程。
经济发展包括分配与发展,分配与发展是发展经济的完整过程。发展是发展,分配也是发展。分配与发展也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递进的过程。发展经济酝酿和产生新的分配标准,新的分配标准酝酿和产生新的经济发展。发展所产生的分配标准是发展的终点,但它又是新的发展的始点。
在军事发展的长河里没有最好的武器,它们只有更好的武器。更好的武器是一个阶段的终点,但又是下一阶段更好武器的始点。由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导之军事永恒地发展。目前的军事平衡是一个阶段,一个等级的平衡。军事平衡是动态地永恒不断平衡的过程。
科学没有最好的科学,只有更好的科学。最好的科学是在一个阶段中相对的“最好”,它们在科学发展的长河里不是可以停止的永恒“最好”。更好的科学是一个阶段的“最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它们又会酝酿和显现落后,它们便又酝酿和产生更先进,更好的科学。由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文化也是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中,在不断学习与吸取中永恒发展的过程。
社会是在解决矛盾问题中前进的。但矛盾问题与成绩也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产生的过程,是同时存在的现象。有矛盾问题,才有成绩。有成绩必然产生新的矛盾问题。解决了旧有矛盾问题,必然创造新的成绩。创造了新的成绩,必然产生新的矛盾问题。由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也由于这个现象,矛盾问题解决不完,成绩也创造不完,人类有干不完的事,社会也就永恒动态地发展。动态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由于事物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现象所产生的。
甚至时间也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推移的过程。半夜十二点是一天的终点,但它又是新一天的始点。它不断地重复着。
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存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现象。由此,没有最好的社会,最好的政治,最好的经济,最好的军事,最好的科学,最好的文化。它们只有更好。“更好”是不断动态“更好”的过程,它们由此引发人类社会不断永恒动态地发展。
第二篇:寂寞周而复始杂文随笔
说不清这是第几次离开家了。比起前些年,对于离别,该是更容易地接受并习惯了一些。过程中的失落、焦虑、不舍,反倒是在强撑着说完:“我走了啊,你们快回去吧,到地方报平安!”的一转身落地了。
比起离开前,现在心情平静,没有几丝波澜。就像是隆隆火车终要穿梭在轨道,窗外的风景终要后退,晃呀晃说明还在征途。
要走的前一天,没有睡好,偷偷抹了把眼泪。也不想承认自己没出息,可能是在家呆太久了,硬生生要把自己拉到旷原上,风景再诱人,也害怕迷路。起得很早,收拾房子和行李。老妈给我买了个特大的行李箱,装完还剩三分之一抬了抬就已经很重了。又拿出几件衣服,只剩下两套必备的。想了想又装了几封信,装了两本书,装了块喜欢的石头,在没有力量的时候拿出来瞅瞅。中午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吃饭,吃完饭打算再整理下资料,发现电脑又罢工了,一个月罢工三次也是太任性。去维修店是一个很酷的小姐姐帮我检查电脑,被告知它彻底不行了。心里愤愤,怎么就不肯再坚持坚持。然后去买了一大包特产,行李箱就被塞的鼓鼓囊囊。心想着好好做顿晚饭就滚蛋了,烧了鱼,两个素炒菜,南瓜粥,千层饼,把几个月的看家本领都拿出来。老爸老妈回来时,给我买了爱吃的圣女果和甘蔗。吃饭的时候,妈妈说,既然自己决定了就先去看看,如果呆的不舒服的话可以再考虑回来或者有别的选择。我笑笑,大话说混了这么多年,这点事情还是要搞定的。其实鼻子特酸,使劲塞了一口菜,挤出一个大笑脸。
总是这样,消极难过起来必须要矫情一把,悲壮积极起来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对于望不到的明天,我并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至少现在还有很多很多存下来的暖心的欢喜的,过往或现在,一个瞬间或一个故事,这些注入的能量,攒起来够用了。我不太会说感谢的话,不够温柔,甚至有时候被温暖到的时间里,只想抱抱隔空的你,抱抱。还有后盾,还有依靠,已是我十二分的幸运。
有朋友问,去哪里计划安排是什么,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觉得再多的期盼在现在我的身上都是架空的。不知怎么解释,好像只有去行动才能心安。还记得在高中最失意的时候,看到过一句话,具体已经记不清了,大概意思是: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花未开放前就是生长和等待。有的花期漫长,有的花期一瞬,可终归都会绽放,或早或晚,无需着急。
我在想,时间总是相似的强大,当初看不到的未来,都会变成经历过的风轻云淡。也可能是自我施压太大,很久很久的一段时间,我不想和大家联系,和爸妈的电话都很少,总觉得没有人可以诉说,神奇般地对所有学习外的事情没有兴趣。那个时候如果没有丹丹,可能很多很多时刻我都会更糟糕。刷微博只刷一个分组,看文章,看到触动很深的,会觉得有些委屈,关于这些感慨和迷茫,我并不转发。因为我真的不想让大家知道我是多慌张阿。我会不想让大家知道,我在二战,不想让大家知道这些枯燥难睚的日子。考完出成绩的一段时间里,除了难过,就是无所事事,甚至觉得生命中很大的一部分被掏空了,再也找不到别的什么东西来填补。兜兜转转很久,这一年错过太多,有些错过了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和愧疚,这些不愿提及的事情,有一天也会笑着说成过往。深埋心底便是过去了。剩着为王败者为寇,爸爸常念叨的话,在这一刻有些懂得。以后啊,想到那些似曾相识的时刻,咬咬牙也没什么大不了。
凌晨六点钟的乌鲁木齐,刮着很大的风,禁不住一个寒颤,把领子立起来。拖着大行李,走在出站天桥上,看着车来车往,繁灯闪烁,自己不禁笑了半天,怎么就把牌打成这样了呢。哈哈哈不过也好,以后出走的每一步,也都是在比此刻更好啦。
每次阿,总是能遇到温暖的人,帮着提行李上高高的台阶,帮着指路到门口。巴士上放着:“我拾起,一颗,两颗,三颗,贝壳,有银色,金色,灰色,紫色,白色。是你的,我的,他的,还是,谁的……”不知道多长时间后,再看今天的忧虑,又会有新的思路。但我很清楚,这些都只是简简单单的开始。也许每个人都是这样吧,从孤独中来,经历聚散离合,又回到孤独中去。寂寞周而复始,心灵越过墙垣。
道阻且长,索性,一点一点进步,一点一点攻克。
希望以后仍拥有孤注一掷的勇气,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第三篇:晚安杂文随笔
武汉久违的连夜雨 让我回归于幼年时的习惯
随手翻起一本搁置很久的书 慢慢翻看
脱离电子产物的时光 原来也过的飞快
我愿意与自己对话 以各种方式
看过去的划线与注解 “嘲笑”当时自己的心境
当时的感受开始慢慢浸透此刻的灵魂
突然想起在很久以前的多个夜晚
下雨时钟爱起身拉开窗帘 看透彻夜空的闪电
听雨声敲击在屋檐的滴答声 以静默 陪伴
书籍就像一面镜子 它一直在那 投射出不同时期的自己 传达的价值观不@知不觉在变 当时觉得晦涩难懂的文字 在阅历不断加深时慢慢显化真意 又或者是当下的真意 热爱每一个时期的自己
当感觉快要迷失方向的时候就要开始快点与自己对话了习惯在晚睡的夜里提醒我 不要丢失童真 即使看的透彻也要继续往前走 每一个人都在往前 马不停蹄 像大家都渴望找到灵魂伴侣一样 即使不知道它是否存在 也仍然积极寻找 这可以看作一种勃勃的生命力量 有所追求的好事 脱下外表光鲜的皮 是否还能够认清二十多岁的自己的内心呢?被越来越多的事物所束缚 每天又有太多人来动摇自己的世界观 要怎么使它健全且不动摇 很难但需要坚持做到。
越来越少的软件可以单纯的书写,或许不久要回归带着墨香的笔记本了把,打下这段文字时窗外有撕裂的哭声与雨声相承,听不出来男女,不知道什么情况,持续了好久打断思路,准备去冲一杯速溶咖啡就睡了。
第四篇:一条路杂文随笔
公司“退城进园”搬迁到了离市区几十公里以外的新园区,虽然大家对搬迁工作早就有了准备,但正式确定了搬迁日期,又适逢年关,各项事务冗杂,不免显得紧张忙碌。
市区到新园区有班车往返,单程大约一个小时。
每天早上,闹铃要较之前提前一个钟点,才不致贻误班车,谁愿意将暖被里的酣梦截短一个钟头呢?除非他是个傻子!
哪家公司会录用傻子呢?
清早从家里出门到班车站点,有两条路线选择,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以脚力来计,大致相同。
更愿意走东面,迎着晨曦。
天还没有大亮,沿街的门面大多没有开张,早点铺已开始营业。虽是一条小街,吃食却颇为丰盛,当地特色的道和顺的大包子、老东门糁汤、谢家馅饼;外埠的兰州拉面、沙县小吃、南京灌汤包亦是顾客盈盈。我习惯自己在家里做早点,所以从未进去过哪一家买过什么,但那热气腾腾的香味与店家一大早热气腾腾的勤勉总是让我感到亲近与踏实。
大悲庵颇有些历史,那灰墙朱门锁着我无尽的好奇,却从未踏进去看过。逢初一、十五,庵门早开,一清瘦尼姑在阶下清扫,看上去年龄不大,薄唇抿着并无表情,一位年长的尼姑整理着安放在庵门外的香火摊,香烛火纸一应俱全供香客选购,回转身又将一侧的一副一米多高的金属支架往前挪了挪,近前看时,上面红纸黄字“外香莫入”赫赫醒目。安放妥当,那老尼便满意的坐在摊位后面,像守护她的信仰一样守护着她的生意。
会通桥下的河水早已冰消雪融,翠碧的绿波映出岸边萌动的春柳。每天和榆叶梅打着招呼,花苞却紧敛一如美人不说话,才仅仅隔了一个周末呢,再去看时,枝头繁花已烂漫到难管难收。
河边的小公园简静安适,虽有不少早起晨练的人,却并不喧闹,连那太极音乐都极轻缓柔和。不知何处来的一泓泉水,由假山处汩汩流着,激荡出碎玉般的声响。三足亭对着有两丛绿竹,在这轻寒料峭的春晨,那扑人眉宇的浓翠赶走了因早起而滞缠的一点儿困意,生命原是如此清朗,于无声处,那苍郁似暗含了动人心魄的力量,使懦者立弱者强的的力量
惊蛰过了,白昼渐长。倘若不加班而又没有塞车,回家总不致太晚。
小街比早上要热闹的多。日杂店里灯火通明,那些杯盘碗盏在灯光的映照下像重新刷了一层釉色,光洁照人;竹编的笸筐紧致细密,又轻巧又扎实;胖墩墩的钢筋锅,似乎在盘算,揽一怀暄软的大白馒头该是多么可喜……陶瓷的砂锅、香椿木的擀面杖、石雕的蒜臼子......都是过日子所需,价钱也都不贵,却自有俗世的清洁朴实。
花鸟鱼虫市场就要准备打烊了。店家招呼着最后一批顾客,马上就收摊了,价钱好商量,四条锦鲤个头可真是不小呢,收50块钱再送一包鱼食儿,着实够划算,买卖双方都喜笑和气约定下次再来;隔壁关在大铁笼子里的哈士奇可不知为了什么不满意,蹙着眉仰着脖子高声叫嚷;猫儿要柔顺的多,间或优雅地坐直了身子,不屑的四下望望,又蜷缩了身子,不声不响;花店的门虚掩着,营业已移到了室内,玻璃窗里的绿叶红花热情的招邀,我闻到了晚香玉的味道……
这世上有没有完全相仿的两条路呢?我不知道,但一生中走过的每一条路都给我好奇,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新鲜激起我的探索,在这普通的街,我只是尚葆有热情来爱这当下的一切。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的一生何尝不是一条路呢,或长或短或曲或直,一马平川要过跌宕坎坷也要过,一路风霜磨砺了耿耿之心,不妥协、不怯惧,顺天应时是对岁月的步步礼让。
每天,都含着笑意,在因缘的变化中顺应、无憾、欢欣,相信在每条路上,都能遇到最好的自己。
第五篇:存在杂文随笔
我不存在于此。
不,不是说没有存在,而是存在不在此地的意思。
通常的,我们会认为,存在即身体的存在。只要身体在这,你就依然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还有一种,是认为,存在不单指肉体,还指人所留下的“痕迹”。例如文字、事业、别人的脑海等等。
但是我、我找不到我的存在。
我能感受到它依旧“存在”着,但是、找不到。
我的存在,不曾于此处停留。不曾与我所知道的地方停留。
我所知道的,是另一个“人”的存在。
情感、朋友、亲人……
那是另一个“人”的世界,另一个“人”的存在。
我的存在似乎在更下面、更深处的地方,在那片黑暗里蜷缩着。
我知道找到它的方法。
对啊,我知道。
我知道的。
毕竟我的存在是在……
啊呀,不可说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