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师上课用话筒教学反思
做完公开课后和老师交流,总说我声音太小,于是有人很热心的借我扩音器(小蜜蜂),听说她们上课都用这个,不然学生根本听不到老师的话。但是我依然没有用,抄着我不高的嗓音上完了课,孩子们都很是开心。于是我就在想,为什么大家都在用扩音器呢,当然,这个东西有好处,比如,可以把老师的声音放大,让孩子们“听得更清楚”,或者“保证在课堂里让每个孩子都听到”,老师也可以不用大声地讲话,以此保护嗓子。
事实上,我不提倡老师在课堂上使用小话筒。理由如下。
1.增加噪音。话筒把老师的声音放大,而事实上却增加了噪音。那种小蜜蜂把声音放大的同时,把噪音也放大了。
2.失去真音。被电磁化了的声音不真实,每天听这样的声音,会让学生的耳朵疲劳,失去了教师语言应有的亲切感
3.教师习惯。老师习惯了长时间用话筒讲课,一旦脱离话筒,会不习惯,甚至会显底气不足。
4.学生习惯。学生长期习惯了老师大声音的讲课,没有了悉心听课的习惯。
5.负面效果。课堂上会出现“比声音大小”的怪象,这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
6.剥夺权利。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有一些“悄悄话”,那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的权利,但话筒之下,呼喊成了常态。
在我看来,只有真正需要的时候——场地很大,人数过于众多时,才可能需要用到这个东西。
给老师们的建议是:
1.练习正确的发音方法,保护好嗓子。
2.课堂上,少说废话,少讲气话,不发脾气。
3.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不用大声说话,孩子们一样悉心听课。
第二篇:《神器的传话筒》教学反思
上周,我就提前和孩子们、家长们讲好,这周会进行一个有意思的语言活动,活动的名字就叫做神器的传话筒。
今天上午我带领小朋友们一起进行了这个有意思的语言活动,课前我作了充分的准备,家长们也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从家里纷纷带来纸杯。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传话筒,探索、体验线条对声音传递的作用。
传话筒,并不是提前就准备好了的,这是需要我们小朋友当场进行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每位幼儿都要进行打结环节,该环节是成功完成制作的必经过程。但在该环节中很多孩子遇到了困难。虽然在平时我们已经开设了学习、练习打结的生活区,我也进行了重点指导,但很多孩子都不太喜欢去练习打结,因此造成传话筒不能顺利完成。而部分已经学会打结的孩子,则很顺利就完成了制作,有的幼儿则没有记住老师的注意点把纸杯底部的洞戳的太大,怎么办呢?于是,孩子们就说用双面胶将线固定住。不一会儿,他们拿着自己亲手制作完成的传话筒,相互打电话,还没有完成的孩子很是羡慕。这时,我就适时抓住机会,大大表扬了会打结的孩子,并让他们说说是如何学会打结的:有的说是幼儿园学会的,有的说是家里学会的,随后让会打结的孩子帮助不会打结的孩子一起完成制作。
随后我让孩子摸索传话筒能不能传话,怎样才能听清楚对方的声音?孩子们非常高兴,只是顾自己打电话,并没有认真的去摸索。这时,我问孩子们,你们“谁来告诉老师,你们的传话筒可以听到声音吗?”有的说听到,有的说听不到,有的说声音很小。之后,我请任天雨小朋友和和闫臣慧小朋友来示范她们刚才是怎么样打电话的,让孩子们注意察看她们打电话时那条线是怎么样的?孩子们发现线是拉直的。我让孩子们试试拉直线传话筒的声音怎么样?“哇,声音好大啊!”最后,我让幼儿再试试如果我们不拉直线,传话筒的声音会是怎么样的?(有的说声音很小,有的说没有听到),总结出,拉直线声音很大,不拉直线声音小或听不到,声音是从线里传出来。课间活动到了,孩子们拿着自己制作的传话筒又兴奋地玩了起来,看来他们是意犹未尽啊!
第三篇:青年教师教学反思 用
青年教师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
夏明
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因此,我就常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以下是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和观赏我的指导教师的优秀课得到的几点心得。
(一)问题生成意识
在教学上,我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一节新课,往往不知道要如何开始,如何结束,怎样上才算是好?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以后多多深思。
(二)关注学生心理需要
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三)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 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改观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是这样,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霸主”,学生的“暴君”。
(四)明确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
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①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诱导;②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③帮助学生构筑能力体系;④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⑤对学生当前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教师职责的根本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把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显现。在这样的任务定位的条件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出击者,教师则是学生的导游员和服务员。
(五)反思课堂的评价语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不善于表扬学生,似乎表现的很冷淡,但在学生答出正确的答案时心里还是很欣慰,很高兴。针对自己的薄 弱点,我在网上看了一些课堂评价语,准备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看过以后觉得现在教师视批评如雷区、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牛顿”,夭折了一个“爱迪生”。殊不知,一味这样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柔杀手”。当课堂上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的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你们都有一定的道理”、“你们都很聪明”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我一定会注意赏识的分寸。
《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总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所以我会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
2016-1-21 3
第四篇:用数学教学反思
《用数学——金色的秋天》课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将“解决问题” 列为课程目标领域,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用数学”的一系列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载体。我执教的《用数学——金色的秋天》一课则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解决问题”,怎样设计并执教使学生即对”解决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又为以后”解决问题”教学打下教好的基础呢?在认真研读了教材和教参后,我设计并执教了该课,一节课下来有失有得。
一、“用数学”重在启蒙教学。
(1)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材中的内容以“情境图” 的方式展现,以大括号表示总数,以?号表示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在出示情境图后,我让学生看图中有什么,学生回答有4个小朋友在捕蝴蝶,2个小朋友在挖泥,我及时告诉学生像“4个小朋友,2个小朋友”在数学中我们把它们叫数学信息。了解了?号后,我告诉他们要求 “一共有几个人”是数学问题。然后将数学信息与数学问题完整地给学生讲述一遍,意在让学生初步感知”解决问题”中有数学信息与数学问题这一基本结构。
(2)在学生了解了图中包含有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后,我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说好3句话,是学生感悟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生通过同桌互说,全班说,自己给自己说,初步体会到2个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组成一个简单的应用题,初步孕伏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二、以问促思,理解算理。一年级教材中的“解决问题”无独立单元,都是与计算教学结合起来渗透在各个教学内容中的。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有意识的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体会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意义,让学生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去建构运算意义与解决问题之间的桥梁。在教学中当学生列出4+2=6时。我追问一句,“你是怎么想到用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在学生列出7-3=4是我仍追问“你为什么用减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通过解释进一步明白了吧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要用减法。其次让学生胡文算是个部分的鼠标是什么意思,学生在互问互答中进一步理解了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三、在练习中对比。在本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2幅图,让学生在图中贴大括号和?号。其意在让学生根据我提供的情境图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出加法与减法问题后对两幅图中的问题进行对比。从学生的练习情况看学生能够区分用加法,减法解决的不同问题。在设计本节课时需不需要对两种类型的题进行对比讲解,我思考了很长时间,但是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放弃了对比讲解,因为这是一节解决问题的起始课,其后的8910的加减法也安排了“用数学” 的内容编排体系与教学目标与本课的差不多,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也进行对比讲解,这节课只是在最后的拓展练习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的不同。在这节课中由于在练习中一道题的出现导致了学生较多问题,学生出现了4+2=6,4-2=2的问题,在课后同平行班的老师的交流中我觉得在这里这道题的出现较抽象,低年级仍以情景图为主,而这幅图脱离了实际情景,学生理解较困难。
我觉得在备课过程中还要深钻教材,对教材要吃透,这样才能上一节成功的课。
第五篇:用数学教学反思
《用数学》教学反思
我在本节课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化枯燥为生动,在图文声并茂中,呈现公园情景图,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从图中众多的信息中提出了数学问题,解决了问题。逐步感知了解决一个问题应具备的条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广泛的活动经验。第一个图我引导学生借助情景图,用边观察边提问边补充的方式,给出条件问题完备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列式、理解算式的意义以及算法,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二个图采用给出明确的信息、数据,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从图中众多的信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应具备的条件,初步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第三个图采用教师适当引导,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本节课我始终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这样做,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的“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效果较好,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方式太单一,如果形式多样化,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另外,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应有一定拓展,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编数学应用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这一节课,使我认识到了不足,同时也使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