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戏说小人杂文随笔
翻查汉语字典,说“小”字是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人”字之意则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高级动物人类。“小人”的意思一是古时对地位低下的人的鄙称,今泛指品格卑下的人;二是指地位低的人对上自称的谦词本文探讨的小人应属那类“品格卑下的人”。
五代宰相冯道曾在《荣枯鉴》中写道,小人天生就有一套能屈能伸、能真能假的本领,可谓是“变色龙”的化身。他们能找到利益的“最短路线,打破规则,为我所用”,正如弯曲的树木盘根错节、古怪离奇,却能变成权贵者至爱的稀珍器物。小人有很多本领,如见风使舵和富于变化便是他们最拿手的本领之一,也是他们常常能出奇制胜、转危为安的处世之道。小人总能顺应时变,改变自己,从而谋取自己的最大利益,从小人的所作所为进行系列探究,你会绝对惊讶于他们过人的“智慧”。现实中,可能会有不少人都会被小人利诱和威逼的手段所俘虏的,因为小人的实惠和诱惑远比当君子的清贫和艰难更能打动人的芳心。小人的伎俩虽然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但绝对能让对方揣着明白装糊涂,干脆来个顺来顺受罢了
在无法可依和执法不严的不民主社会中,君子之所以难为君子,是因为各层级统治者大都会上攀所好,或下狰面目,任人唯亲导致小人得志,最终弄得不善于心计和不耍手段的人不仅很难爬上高位,甚至还会落得个抑郁症。
“君子祸从口出,小人大奸若忠”,所以官位高绝不应是个人品德高的标的,你看在时下的反腐大浪中,被拿下的那么多“老虎”便是绝好的例证。当然,小人不限于某一个圈子,他们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大大小小的圈子之中。如果你是普通人,在生活和职场中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小人,即使小人也会遇到更小人,只不过小人遇到小人之后还要想方设法变得更小人。孔子之所以说“礼崩乐坏”,是因为在某一时段小人比君子多,当小人所占比例越大,社会风气就会越糟糕,崩礼坏乐便就会越严重
至于小人怎么根治,还真没有什么好的良方。小人的病主要是缺德,试问一个人缺德了,怎么才能根治?不像普通人生病了可采用药疗的方法,而且生病者一般会极力地配合治疗过程,因为他得为自己好,缺锌了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缺铁了用硫酸亚铁,缺钾了用10%的氯化钾溶液等等,其中有些生病者还会主动地进行食疗,以减少药物对自身的副作用,如缺锌了吃牡蛎,缺铁了吃菠菜,缺钾了吃香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小人缺德,他们从骨子里是不会也不能像对待自己的病体一样剔除的,因为缺德是为了他们自己好,既然这么对自己好的东西怎么能说摒弃就摒弃呢?所以尽管孔老人家总结出了仁义礼智信作为人应该向善向好的道德标的,但最终对小人却也显得无可奈何
对于小人,很多人是不能够把他们教育达到孔子所理想的状态的,而且正像前面所述一样,小人也不可能让一般人教其改恶从善,一般人能够做的就是怎么做才能够识别小人的伎俩,防备小人的暗算而已。诚然,小人不能根治,但国家可以运用法治的手段对其进行惩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并用道德的力量让其自感羞辱,迫使他们不想再小,不能再小,不敢再小,以实现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社会理想,力争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安全舒适的大众生存环境。
第二篇:浅谈君子与小人杂文随笔
房山为宫兮,沮水为浆;
不为调琴奏瑟兮,惟闻流水之汤汤!
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乎故乡!
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
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余听不聪兮,敢怨秦王?
诗歌大致意思讲的是:秦王把赵王迁软禁到“活人墓”一般的房陵中,赵王顿足捶胸,长哭当歌,悔恨万千,亲信小人,亡国作了阶下囚。
公元前229年,秦军东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秦军寸土未得,占不到丝毫便宜。秦军名将王翦,他知道李牧是赵国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李牧不除,秦军的速胜难成。王翦谏秦王,提出效仿长平之战用计除掉廉颇的策略再行反间计来除掉李牧。于是,秦王派奸细混入赵国都城,到处散布流言蜚语,说李牧和副将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秦国奸细特别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近臣郭开,让郭开在昏聩的赵王面前进谗言,说李牧如何有异心等等。赵王见上下左右都在悄悄议论李牧准备投降秦国一事,遂一声令下,委派宗室赵葱和颜聚去军营替代李牧和司马尚。
李牧忠心耿耿,光明磊落,不成想自己人从背后猛地给了他一刀子。他怀疑其中有鬼,拒不执行命令。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历史上那些正人君子,永远不是小人的对手。他们可以在战场上呼风唤雨,百战不殆,但一遇到不择手段、歹毒无比的奸佞小人,无不溃败如泻,甚至死无葬身之地。李牧平生没有打过败仗,但最后这一次却在小人布下的阴沟里翻了船。郭开唆使赵王暗中布下圈套,诱骗李牧上钩,最终被一网打尽。李牧被自己人含冤斩杀。只过了三个月,秦国大将王翦率大军一举攻破了邯郸的城池,赵王在悔恨的眼泪中做了秦国的俘虏,赵国宣告灭亡。那么,如何看清身边的君子与小人呢?《论语》从十个方面给了我们启示。
看人品:《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是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求助于别人。而小人,遇事总是习惯于求助于别人,而不是靠自己的去解决。如果世人能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勤于改正自己的缺点,管好自己,碰到什么不如意的事,就不会一味地往外推责任,苛求别人,管别人,反而会体谅别人,宽恕别人,这样就能减少很多纷扰和怨恨。其实冷静的想想:要升华自己的话,从千变万化的人情世故中,抓住不如意事发生的瞬间,去领悟因果关系,不也是绝佳的,难得的机会吗?
看抉择:《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看交友:《论语?为政第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小人则结党营私,狗朋作奸。君子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看利益:《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看重的是道义,而小人看重的却是利益。遇到问题或者面临选择,君子会首先以道义的标准去衡量;而小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获利,这是君子和小人思考问题或者做选择时的最大区别。
看是非:《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相反。品德高尚的君子有仁爱之心,凡是别人的事情符合道义的,君子不仅乐见其成,更愿意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达成美好的目标。但如果是不合道义的,君子一定不会为虎作伥。
看言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日常生活中,君子能够容忍不同的想法、意见,并且不会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与人赤诚相见、肝胆相照。小人却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看气质:《论语?子路》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教我们“主要看气质”。君子气定神闲,没有骄矜之感;小人傲慢、自大,带有攻击性,充斥着骄矜的气息。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遇坏事情绪低。这是人之本性,但也要注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看胸襟:《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惧不安。心胸的宽广与否是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志之一,而心胸是否宽广并非先天性的,需要靠后天的培养与自身的努力。孔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的胸襟宽广,对人宽容,没有仇怨。小人的心里时常有鬼,永远惴惴不安。
看志向:《论语?宪问》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向上即是向善,不断改正错误,追求道义;向下即是不知改过,不知修身养性,日见其颓废。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向上走总是困难的,要付出很多努力;向下走很容易,但结果却是毁掉了自己。
看追求:《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家国大事,而小人则只知道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君子和小人所思考和忧虑的东西都不一样,所采取的行动自然也就不一样,最终的结果更是天壤之别。
诸葛亮《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切中了亲贤远佞的利弊,“尚”与“庸”,“衰”与“兴”自在其中。
第三篇:戏说座位随笔
“座位”在大人们看来地位,听我老爸说,有的人一生一世都在为座位奋斗。座位对我们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
前排座位我不想
讲到前排座位,害处万千呀!其一,吃尽粉笔灰。擦黑板时,粉笔灰飘飘洒洒,落到你的鼻子上、脸上、头发上、眉毛上,要是像数学或英语老师,讲题量大,黑板擦得勤快点儿,你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圣诞老人”;其二,受到严密监视。如果你是淘气包,那前排座位就是“刑椅”,老师的目光会时时扫射你,扫得你高度紧张,想动都不敢动;其三,胆小的被吓倒。要是你后面的同学开小差,老师拿教鞭一吼,后面的同学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倒把前排认真听课的吓得“抖三抖”,所以胆小的千万别坐前排。
后排座位捣蛋忙
坐在后排的属于两类人。一类是海拔高,这类人坐在前排或中排,会像座大山挡住后面的同学的视线;另一类是“梁山落草为寇”的好汉。这少数中的少数是全班乃至全校桂了名“捣蛋大王”,成绩差,破罐子破摔,经常打架,屡教不改,班主任一气之下,将这些人发配充边,由他们“风风火火闯九州”去。后排座位在不爱学习的同学看来“好处”多多。其一,上课好玩把戏。比如看课外书、吃东西等,老师一般发现不了;其二,老师提问时,一般都不会叫后排的;其三,在后排上课可以自由活动,说说话,开开小差。不过想读书的人可千万别坐。
中排座位大家抢
中排座位大多数是留给会读书想学习的同学的,他们自制力强,很少违反纪律;其二,坐在中排绝对不用担心“环境污染”,不用担心吃粉笔灰;其三,如果讲台太高,也不会像企鹅般仰望星空;于是,很多家长想方设法让老师把孩子安排到这个地盘。可惜僧多粥少,老师也爱莫能助。讲过来说过去,我认为含金量最高的座位是中排。不过对于爱学习、会学习的人来说,坐哪儿都一样,是“金子”在那儿都会发光。你说呢?
第四篇:自律小人和偷懒小人杂文随笔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自律小人,它最讨厌的,就是放纵和偷懒。
所以我总是在制订计划、实行计划,对自律的标准越提越高,高的哪怕有哪一天、哪一个小时没有遵守计划,就会满心焦虑,觉得自己又偷懒了。
这种局面在我上大学时达到了顶峰,我的每日计划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二点,精确到每分钟要看多少页书、每分钟要跑多少米步,吃饭不能超过多少分钟,洗澡不能超过多少分钟,平均绩点要达多少,每月减肥要多少斤……
简而言之,我希望生活的每分每秒都不要浪费,都是处于绝对自律的计划之中。
就这样严苛的计划,我当时居然疯狂地执行了好几年,而且看起来收效确实不错,生活、学业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我对此也很满意,觉得自己会一直这样自律下去。
但毕业之后开始工作,问题来了。
踏入社会后的生活内容要比还在学校里时复杂许多,每天都有各种突发事件在发生,许多事情也不再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涉及与家人、同事、客户的沟通协调。我突然发现,自己原来习惯的自律方式不管用了,因为变化永远要比计划来的更快更多。
这意味着我没有办法再像以前那样把生活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
原本预估一周能完成的项目都拖了两周了还没弄完,本想早睡早起又因为各种事情连着熬了几天夜,明明打算这几天都吃清淡的食物却还是因为晚上加班而吃了油腻的夜宵……
随着越来越多的计划被打破,我也越来越焦虑。
我觉得自己不自律了,堕落的不行。
由于没法接受这样的自己,所以我又拼命想把自己拉回绝对的自律,给自己制定了更为严苛的计划,像是每天晚上必须几点睡觉,一口甜食也不许吃,工作期间不许开一分钟的小差等等。
我以为自己能做到。
但事实上,在那样的高压环境下,我心里反而冒出来了另一个小人,偷懒小人。
这个偷懒小人专门对抗自律小人,让我明明该睡觉时还在玩手机,想减肥却在狂吃高油高糖的垃圾食品,越是重要的工作就越是拖着不想做。
可看似轻松的偷懒并不能给我带来丝毫快乐。越是偷懒,我就越是焦虑,可我越是焦虑,那个偷懒小人就越是强大,每天都把自律小人殴打的半死不活,让整个生活都陷入了一种彻底的无序状态,根本拽不回来。
那段时间我简直快要崩溃了。
我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明明想要自律,却反而越来越不自律了呢?
然后我听到自己心里一个弱弱的声音在回答:因为先前所谓的自律计划,实在是很可怕。
当一个人处于生活、工作的种种压力之下时,意志力本来就在不断地被消耗,需要时不时停下来歇口气,回回血。这时候再给自己安排一个分分秒秒都不得浪费、任何享乐都不得拥有、生活毫无弹性的计划,这完全就是反人性的嘛!
当自律的标准被定的违反人性,目标放的太高,以至于自己踮着脚尖往上跳也根本没法达标,那这个标准也就没有意义了。
或许正是为了对抗因为过于严苛的计划而变得面目可憎的自律小人,我的人性本能才弄出来这么一个偷懒小人来反抗它,逃避它,这也是为了保护我自己。
想通这一点,我突然感觉轻松多了。
之后我抛弃了原先那个过度严苛的自律计划,转而开始给自己一些探索的机会。
探索的内容主要在于,究竟要自律到什么程度,才能让我不至于产生太多抵触心理,能够长期承受并坚持下来。
比如每天都运动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那我隔一天或者两天运动一下行不行?今天如果很抵触长跑练习,那就出去散散步行不行?从来不吃油腻的食品做不到,那吃了这一顿高热量的,下一顿稍微吃清淡点行不行?工作时无法保持连续几小时的全神贯注,那我每隔一段时间停下来放松一下行不行?
因为不知道那条做得到的和做不到的分界线究竟在哪里,所以我允许自律小人和偷懒小人之间不停地讨价还价,有时候是自律小人占上风,有时候是偷懒小人占上风,但我不会再为此而过分焦虑。
我接受自己只是个普通人的现实,没法达到太高标准的自律,能保持一种愉快稳定的状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就已经是我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在这样调整了大概几个月后,我渐渐习惯了这种新的自律方式,也摸清了自己在各种事项上的极限值在哪里,我允许自己偶尔偷偷懒不守规矩,也鼓励自己的该休息时好好休息。我承认,在这种状态下,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效率,确实没有最早期保持极端自律时高。
但只有这种程度的自律我才能坚持下去,有足够的弹性空间去面对各种压力,不会因为急功近利反而崩溃。
这比什么都强。
毕竟人活一辈子的时间还是很长,从长期的效果来看,循序渐进的积累效果并不会比仅仅一时的爆发效果差。
自律的目标也并不是自律本身,而是用一种自己能承受的方式把事情做好。
我想,自律小人和偷懒小人应该会一直同时住在我心里,不停地打来打去,永远也不会有谁占据绝对的上风,分出胜负。
但没关系,这就是我所习惯的自律方式。
第五篇:晚安杂文随笔
武汉久违的连夜雨 让我回归于幼年时的习惯
随手翻起一本搁置很久的书 慢慢翻看
脱离电子产物的时光 原来也过的飞快
我愿意与自己对话 以各种方式
看过去的划线与注解 “嘲笑”当时自己的心境
当时的感受开始慢慢浸透此刻的灵魂
突然想起在很久以前的多个夜晚
下雨时钟爱起身拉开窗帘 看透彻夜空的闪电
听雨声敲击在屋檐的滴答声 以静默 陪伴
书籍就像一面镜子 它一直在那 投射出不同时期的自己 传达的价值观不@知不觉在变 当时觉得晦涩难懂的文字 在阅历不断加深时慢慢显化真意 又或者是当下的真意 热爱每一个时期的自己
当感觉快要迷失方向的时候就要开始快点与自己对话了习惯在晚睡的夜里提醒我 不要丢失童真 即使看的透彻也要继续往前走 每一个人都在往前 马不停蹄 像大家都渴望找到灵魂伴侣一样 即使不知道它是否存在 也仍然积极寻找 这可以看作一种勃勃的生命力量 有所追求的好事 脱下外表光鲜的皮 是否还能够认清二十多岁的自己的内心呢?被越来越多的事物所束缚 每天又有太多人来动摇自己的世界观 要怎么使它健全且不动摇 很难但需要坚持做到。
越来越少的软件可以单纯的书写,或许不久要回归带着墨香的笔记本了把,打下这段文字时窗外有撕裂的哭声与雨声相承,听不出来男女,不知道什么情况,持续了好久打断思路,准备去冲一杯速溶咖啡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