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拜伦经典名言
1、爱情中的欢乐和痛苦是交替出现的。
2、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暴。
3、死的伟大的人,永远没有失败。
4、连祖国都不爱的人,是什么也不会爱的。
5、闹剧在本质比喜剧更接近于悲剧。
6、趋炎附势的人,不可与其共患难。
7、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
8、一切痛苦能够毁灭人,然而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消灭!
9、爱国英雄给民族带来光荣,专制暴君给民族带来灾难。
10、例外恰恰证明了规章的合理性。
11、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
12、百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
13、爱情对于男人不过是身外之物,对于女人却是整个生命。
14、前进吧!这是行动的时刻,个人算得什么呢,只要那代表了过去的光荣的星星之火能传给后代,而且永远不熄灭就行了。
15、一滴墨水,可以唤起千百万人的思想。
16、呵,乐趣,尽管有人肯定会因你而倒霉,但你毕竟是如此令人快慰。
17、为伟大的事业捐躯,从来就不能算作是失败。
18、青春的爱情之吻是一个长长的吻。
19、友谊是没有羽翼的爱。
20、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
21、恋爱是艰苦的,不能期待它象美梦一样出来。
22、没有青春的爱情有何滋味?没有爱情的青春有何意义?
23、逆境是通向真理的第一条道路。
24、没有方法能使时钟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25、今日之我已非往日之我。
26、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27、要使婚姻长久,就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28、不管先人是多么富贵,一个败家子就足以损坏门楣。
29、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30、筛子存不住水,情人存不住耐心。
31、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也不会爱。
32、逆境是到达真理的一条道路。
第二篇:拜伦经典语录
拜伦经典语录
拜伦经典语录1
1、我如今随遇而安,善于混日子。尽管这种种从未使我喜欢,纵然世上的乐趣都已飞逝,有什么悲哀能再使我心酸。给我拿酒来吧,给我摆上筵席,人本来不适于孤独的生存。我将做一个无心的浪荡子弟,随大家欢笑,不要和人共悲恸。
2、人生徘徊于两个世界中,犹如昼夜交替时星辰挂在天空。现在是什么,我们知道得很少;将来会怎样,我们知道得更少;日夜不息,时间的流水滚滚而去,把我们宛如泡沫的生命带到远方;新的诞生,旧的破灭,浮现于岁月浪花中;强国青冢,沧海桑田,恰似那逝去的波涛。
3、以前的恋人,因为世事种种,最终分离,我的情还在原地,生活却推着我们不断向前,朝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多年以后,如果我们再次相逢,却已经有了各自的生活,也许儿女成群,儿孙绕膝,身旁的良人温柔相伴,但是那个人却不是你。那个时候我该怎么办?是满含热泪的对你祝福,还是默然低首,擦肩而过?无论是哪一种,都说明,我的爱情还盘踞在我的心底,从未离去。
4、若我再见到你,事隔经年,我将如何与你招呼,以眼泪,以沉默。
不,我们用微笑和拥抱,好吗?
5、我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但是,尽管彼此敌视,让我们方方便便分手吧;虽然我自己不曾看到,在这世上我相信或许有不骗人的希望,真实的语言,也许还有些美德,它们的确怀有仁心,并不给失败的人安排陷阱;我还这样想:当人们伤心的时候,有些人真的在伤心,有那么一两个,几乎就是所表现的那样——我还认为:善不只是说话,幸福并不只是梦想。
6、从我的过去的一片荒墟中,至少,至少有这些我能记忆,它告诉了我,我所最爱的 终于是最值得我的珍惜;在沙漠中,一道泉水涌出来,在广大的荒原中,一棵树矗立, 还有一只鸟儿在幽寂中鸣啭,它在对我的心灵诉说着你。
8、我愿做无忧无虑的小孩,仍然居住在高原的洞穴,或是在微曛的旷野里徘徊,或是在暗蓝的海波上腾跃,撒克逊浮华的繁文缛礼,不合我生来自由的意志,我眷念坡道崎岖的山地,我向往狂涛扑打的巨石。
9、谁要是凭着经历而不是靠年岁,熟知这悲惨世界,看透了人生,那么他就会把一切看得无所谓;尘世上的荣誉、野心、悲哀、斗争、爱情,都再也不能用那尖刀刺痛他的心,留下无声而剧烈的痛苦,在他心坎上; 他知道何以思想要到寂寞的洞穴里退隐,而那洞穴里,却充满着活泼的幻想,在拥挤的脑海里还留着陈旧而完好的形象。
10、无论过去和现在,我们——我和你一样—— 一直是两个彼此不能疏远的生命;无论一起或者分离,都不会变心肠。
从生命的开始直到它逐渐的凋零,我们相互交缠——任死亡或早、或晚,这最早的情谊将把我们系到最后一天!
拜伦经典语录2
1、爱情对于男人不过是身外之物,对于女人却是整个生命
2、爱我的,我报以叹息。恨我的,我付之一笑。任上天降下什么运气,这颗心全已准备好。
3、爱我者,我致以叹息;恨我者,我报以微笑。无论头顶是怎样的天空,我愿意迎接更猛烈的风暴!
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5、不管先人是多么富贵,一个败家子就足以损坏门楣
6、不管赢得这世界不是失去它。反正它是个无聊的世界
7、从未梦想到中途变心所以不必提忠贞二字《唐璜》
8、当一个人了解别人的痛苦时,他自己一定也已经饱尝痛苦了。
9、假如我梦见你爱我,你休怪,醒来,我空余泪眼
10、假如我又看到你看到你,隔了那悠长的岁月,我该如何致意?以沉默,以眼泪?
11、假若他日相逢,我将何以贺你?以眼泪,以沉默《春逝》
12、快乐者必将取胜,必然如此,因为幸福从来都是孪生。
13、离别多年后,抑或再相逢。相逢何所语,泪流默无声。
14、恋爱是艰苦的,不能期待它象美梦一样出来。
15、男人的爱情只是男人一生当中的一部分,但是爱情却是女人一生中的全部。
16、千万颗活跃的爱心又怎能及得上这对于逝者的钟情?《只要再克制一下》
17、曲线的优点就是,它比直线更有利于接触更多的机遇。
18、如果我遇见你,隔着经年的时光。我该如何致意,以眼泪,以沉默。
19、如果谣言是真的,那我不配住在英国;如果谣言是假的,那么英国不配让我居住。
20、若我再见到你,事隔经年,我将如何与你招呼,以眼泪,以沉默。不,我们用微笑和拥抱,好吗?
21、所有的悲剧以死亡结束,所有的喜剧以结婚告终。《拜伦诗集》
22、为爱而爱,是神;为被爱而爱,是人。
23、伟大的名字不过是虚荣,荣誉也不过是虚荣的寄托。也许会有人想在埋葬着一切的罪恶中,找到自己的骨灰。《唐璜》
24、我不会为了你舍弃世界。但是,我也不会为了世界舍弃你。
25、我从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拜伦诗选》
26、我的心灵也正是这样,倾身向往对你聆听;就像夏季海洋的浪潮,充满温柔的感情。
27、我对你的爱就是对人类的恨,因为爱上了人类便不能专心爱你。《唐璜》
28、我会遇见你,事隔经年。我该如何贺你?以眼泪?以沉默?《春逝》
29、无径之林,常有情趣;无人之岸,几多惊喜;岸畔崖间,鼓涛为乐;无人踏足,是为桃源;吾爱世人,更爱自然。
30、要使婚姻长久,就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31、一个较好的春天会带来不那么苦的`瓜果。
拜伦经典语录3
1、没有青春的爱情有何滋味?没有爱情的青春有何意义。
2、正如一块冰冷的墓石死者的名使过客惊心,…像怀念死者,相信我的心就葬在此处。
3、想一想你不曾痛苦的日子,算一算你有几小时的欢笑,你就知道了,无论你曾经怎样,化作虚无会比活着更好。
4、假他日以相逢,吾将以何贺尔,以沉默,以眼泪。
5、因为爱而爱,是神;因为被爱而爱,是人。
6、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
7、当初我们俩分别当初我们俩分别只有沉默和眼泪…要怎样把你迎候唯有沉默和眼泪
8、一个有血气的人,既不曲意求人重视,也不怕被人忽视。
9、如果很多年后我们又偶然会面我将要怎样招呼你只有含着泪默默无言
10、你悔恨等闲把青春度过,那么,何必还苟活图存?快奔赴战场——光荣的死所,在那里献身!
11、山、河、天空不是我和我灵魂的一部分,而我却是它们的一部分。
12、假使你我重又相逢,隔了悠长的岁月,该如何致意?以沉默,或以眼泪。
13、逆境是通往真理的唯一通道
14、我不会为了你舍弃世界。但是,我也不会为了世界舍弃你。
15、当一个人了解别人的痛苦时,他必也是饱经痛苦的人。
16、连祖国都不爱的人,是什么也不会爱的
17、她走在美的光影里,好像无云的夜空,繁星闪烁;…—那是浓艳的白天所得不到的恩泽。
18、轻轻明亮的一个顾盼,白昼已然是俗丽不堪。
19、因为时间已带走了一切我心之所爱。
20、“理性”悄然隐匿了光芒,
21、不管赢得这世界不是失去它。反正它是个无聊的世界
22、在我渺小的日子里,我也曾阅历帝国的兴亡,但是我并没有衰老;不知是什么给了我奇怪的宁静,它不是安祥的命运所伴有的那一种。
23、吉祥的光阴一去不还,命运之星悄然陨落,…寻无觅处,除了你心上。
24、让我留下的记忆使你心欢
25、假使我笑对人间的事物,这是为了我可以不哭。
26、人生徘徊于两个世界中,犹如昼夜交替时星辰挂在天空。现在是什么,我们知道得很少;将来会怎样,我们知道得更少;日夜不息,时间的流水滚滚而去,把我们宛如泡沫的生命带到远方;新的诞生,旧的破灭,浮现于岁月浪花中;强国青冢,沧海桑田,恰似那逝去的波涛。――《唐璜》
27、友情是没有翅膀的爱情
28、他骄傲他敢于反抗到底,他会把死亡变为胜利。 …Death a Victory、
29、恶德不和、战争、悲惨;美德和平、幸福、和谐。
30、假如我梦见你爱我,你休怪,醒来,我空余泪眼
31、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32、Time tempers love,but not…is fled并因绝望而愈显神圣。
33、当这受苦的皮囊冷却,那不灭的精魂漂泊何方?
34、任上天降下什么运气
35、愿你心将我教诲,何事勇猛,何事当容你的一句轻柔细语可抵消,世人对我的卑鄙指控
36、恨我的,我付之一笑
37、假若他日相逢,我将何以贺你?以眼泪,以沉默
38、虽然爱向来以夜为家,白昼转眼就要回返,但在那皎洁的月光下,我们将不再游荡。
39、你的美,遗世而独立,你的声音,似流水之韵;我不语,不寻,亦不吐露你的芳名。
40、I deny nothing,but doubt everything、我什么也不否认,但我怀疑一切。
41、假若他日相逢,我将何以贺你?以沉默,以眼泪。
42、如果我们再相逢,时隔经年,我将以何贺你?以眼泪,以沉默。——《当我们分别》
43、但是,尽管彼此敌视,让我们方方便便
44、“希望”闪烁着垂危的火苗,
45、If i should meet thee …以沉默,以眼泪。
46、在所谓“社会”这繁华的孤寂中,
47、分手吧;虽然我自己不曾看到,在这世上
48、她以绝美之姿行来,犹如夜晚,晴空无云,繁星灿烂;…是浓艳的白昼所无缘看见。
49、别忘了我死的时候含着笑
50、和“憎恨”、“罪恶”、“忧患”呼吸在一起;
51、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消磨这幽深的夜晚,…我们已不再一起漫游。
52、树倒之前必先枯。
第三篇:读《拜伦传》有感
读书笔记
读《明月中天——拜伦传》有感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22-1824.4.19),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一位为民主和自由而战的坚强斗士。
我最早听到拜伦,是在普希金的《致大海》中,诗中写道,“ 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
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是一些威严的回忆;
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
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
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
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与拿破仑相提并论、被誉为“心灵的主宰”并喻之以“大海”的人,指的就是拜伦。诵读这首诗时的心情澎湃还有所激发出对拜伦的敬意与好奇,促使我展开《拜伦传》,尝试着随拜伦的成长轨迹走近他。
第一章《年轻的日子》记叙了拜伦所在的时代背景和童年、青年的学习生活。
那个时代,距“光荣革命”已近一个世纪,工业革命正在展开,英国却还是贵族社会,即“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正是这些贵族阶级独占的”,英王乔治三世治下,保守党前身托利党掌权,美国独立,摆脱了英国的支配;法国大革命勃兴;接着是拿破仑同英国开战。而托利党贵族缺乏智勇能辩的人士,而多逢迎权势、游情无能的家伙。他们反对法国革命,同时反对代表法国革命的新思想,新风潮。他们竭尽全力压迫民权,维护国王的神权和贵族的特权,维护传统的教会势力,努力用王权、宗教、黄金去维护社会秩序。反之,辉格党贵族对于新思想有着理解,具备与时代同进的好尚。被置于反对党地位的他们,以民众为背景,尝试着去同国王和托利党贵族对抗。
在拜伦出生时,拜伦的家族已经败落,拜伦的父亲粗野、喜欢豪饮滥赌,为躲债在法国流浪,拜伦的母亲带着拜伦在伦敦租的房子里过着拮据的日子。拜伦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变得暴躁乖戾、喜怒无常。这种环境下,拜伦比一般的孩子要敏感。而他的生理缺陷——脚是瘸的,更使他自卑与痛苦。传记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母亲猛然又发起神经来了。几乎把跛脚也当作拜伦自己的错处一样地恼怒着。从这以后,每天晚上她便命令女仆用绷带绑着他的脚睡觉,使得他非常痛苦。有一次,女仆带着拜伦在阿伯丁的街上散步。一个妇人经过他们旁边。她看着拜伦说:“呀!多么漂亮的孩子!可惜是个瘸子!”孩子用燃烧着愤怒的眼睛盯住她,用手上玩的鞭子抽打她,大声说:“不许你这样讲!”很懂世故的心情,和对这种残疾的羞耻,像毒药一样在他周身流布。想到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正常地走路呢?他懊丧得独自伏在床上哭了。
让别人看见自己的残疾,像是受到刀割一样的痛苦。…… 拜伦在四岁时到阿伯丁读书,家里又为他请了历史和拉丁语教师。拜伦记忆力很好,阅读了很多历史书,养成了历史癖。拜伦以善谈吐和多读书为学校所知。不过,使他有名的倒是他打架的本领。他虽然有残疾,却能够以非常的勇气打败对手。如果他挨了一下打,他必定要回敬两下的。这种勇气和斗争是他一生的最大特色。而家教浓重的加尔文教思想也在这时对幼小的拜伦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拜伦一生宣称没有宗教信仰。
转折在拜伦十岁时,按当时的爵位继承制,随嗣子和拜伦的叔祖父死去,拜伦成为第六代拜伦男爵,便离开生活了多年的阿伯丁,启程前往纽斯台德庄园,去接受他的产业了。这时候,少年拜伦第一次会见了表姊玛格丽特·帕克。于是懂得了少年的梦一样的恋爱。……恋爱别人的心情,在由于没有家庭之爱而痛苦的孩子胸中燃烧着。像插在西班牙黑衣女人胸前的红玫瑰一样,对玛格丽特的热爱,投给他暗淡的少年生活以一线光明。创作了自己的第一组诗。
13岁时,拜伦进入哈罗公学。
开头,上级学生部轻侮这个残废少年,揶揄而且苛责他。但是,他那好胜的精神不久就博得了全校的叹赏,结果便没有轻侮他的人了。他还常常保护更年少的。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罗伯特〃皮尔这个时候也在哈罗。有一天他挨上级生乱打着,恰好拜伦走过,拜伦自知敌不过那上级生,便满脸通红地问那上级生: “你想要打他多少下?” “蠢才!你问这个干吗?” “我想替他挨一半。”
他是想为幼弱的皮尔分担痛苦。这就是后来他为衰亡的希腊而舍身的心情。……
在哈罗中学的日子里,他第一次遇见值得他尊敬的人物,那便是校长德鲁利博士。博士的严格公正的精神,使他深为敬佩。所以,到后来德鲁利博士校长职务被罢免而由巴特拉博士代替的时候,已经是剑桥大学生的拜伦,还做了一首短诗来歌颂老校长而痛骂新校长。不 过,后来他明白他误解了巴特拉,便很惭愧地去道歉认错。……
那时候,他对正规的课目不大用功。而对课外阅读却显出可怕的热心。他一生“懒惰而博学”的特点,在中学时代就已初露端倪了。……
1805年10月,拜伦进入剑桥大学,但是,做剑桥大学的初年级生,他随着那时候的学生风气,开始喝酒赌钱。用那五百镑的津贴,过着十分豪华的生活,之后租了马车向南方萨塞克斯海岸去旅行。旅行过程中,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闲散的时光》。如果这样下去,无疑那个伟大的诗人和斗士拜伦是不会出现的。可是这部诗集却招致恶意的嘲骂和批评,年轻的拜伦愤怒了,他隐忍着,作着一切准备,决心把那个卑劣的家伙痛切教训一番。他怎样去做呢?
创作和发表比以前更多更好的名篇,叫天下的批评家失色!这次火一样的愤怒,使风流贵公子一变而成了世界的天才诗人。
1908年,拜伦从剑桥大学毕业,获得文学士学位。半年后,进入贵族院有了议席。两个星期后,出版了他的第二部诗集《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
这首诗一发表,立即耸动了文坛的视听。而且再版、三版以至于五版。到了1811 年,拜伦主动把它停版了。和题目一样,这首诗是由两个目的产生的。称为“苏格兰评论家”的一面,目的在于笔诛恶劣卑鄙的评论家;称为“英格兰诗人”的一面,目的在于痛击当时称雄英国诗坛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托马斯〃穆尔等浪温诗人,而拥护蒲柏式的讽刺诗。他的敢于向当时名家挑战的勇气,使世人为之震惊。对于匿名来骂他的评论家,给以堂堂正正的公开的反驳和痛斥,不像是二十一岁的青年做得出来的事情。在这一点上,他是完全成功了。
接下来,拜伦想要出国游历却苦于资费不足,这时,他的好朋友戴维斯伸出援助之手,借了他四千英镑。
拜伦的传记过渡到第二章《明月升天》。这一章中,拜伦在地中海的旅行中,写下浪漫诗《恰尔德•哈罗德》,一经出版获得极大的成功,回到英国,拜伦在英国的社交圈中成了宠儿,与多位女人有了感情纠葛。然而暴风雨正在酝酿中。
第三章《一落千丈》中记叙了拜伦不幸的婚姻和被迫离开祖国的过程。
第四章《忧郁孤独的人》和第五章《〈唐璜〉的诞生》写了拜伦与雪莱的友情以及拜伦在意大利的重生。
最终章第六章《“人间拜伦”的完成》则写了拜伦投身希腊的解放运动中并为之献身的过程。
拜伦如何探索并确立自己的目标?
首先,在阿伯丁、哈罗公学还有剑桥大学,拜伦广泛涉猎了各个方面的书籍,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崇拜历史上的英雄,渴望民权、自由民主;
其次,拜伦进行游历,无论剑桥期间的旅行还是去地中海、意大利,丰富了见闻,深受法国大革命影响,对当时的社会有深刻的观察和理解;
再次,在评论家的批评和嘲骂中,激起了自己的斗志,要写出更好的诗作反击; 最后,在希腊解放运动中,毅然决然地投身,实践自己的梦想。
哪些特点促成了他的成功?
拜伦的性格:敏感——对事物的感受力强;
勇敢——不畏惧,敢于反击,敢于抒发真实的所想; 豪爽——对朋友慷慨,也能得到朋友的帮助; 坚韧——在苦闷中仍然坚强,没有一蹶不振; 浪漫——充满美妙的想象„„
能力:自省、观察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感受力、情绪的控制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 自我评价:肯定与否定的矛盾中 价值观: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年轻时有过享乐主义,为了自己的追求可以牺牲财产乃至生命,憧憬自由、民权和幸福
借助哪些外界条件促成了他的成功?
学校的教育资源、出版机构发表他的言论、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朋友的帮助、拜伦勋爵的贵族地位、继承的家产、民众的心理和支持、两党间的斗争
有何失败之处?是否当时可以避免?
失败之处:年轻时的享乐主义,向人借了大量债务,与太多女人的感情纠葛,与夫人的不合,被迫离开英国; 有些可以,有些不可以。债务可以减少,事实上他所继承的财产和版税收入足够正常的开销,有时过于奢华,而另一方面,他的游历、对朋友的资助、对希腊的支持,都需要大笔资金; 母亲的坏脾气还有失败的初恋,令他厌恶女人,又渴望获得女性的温柔和爱抚,对女人征服多于负责„„
他的成功经验对你有何借鉴之处?
综观拜伦的一生,他前进的步伐是沉重的,他付出的努力是痛苦的,他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高尚的正义人格和平庸的贵族习气——两者在他的心灵深处一直进行着尖锐激烈的斗争。
他有过失望,但从不绝望;他有过悲哀冷漠,但没有悲观丧志;他有过孤独忧郁,但更多的是忧国忧民;他有过失败,但又奋起斗争,屡仆屡起,用笔用剑,献出家产直至献出生命。
拜伦正像他笔下的人物那样,一方面,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现在制度,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另一方面,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
借鉴之处:
1大学阶段多读些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其它各方面知识; 2如果可能,多一些游历,对所在的世界多一些了解;
3热爱生活,增强勇气,即使有挫折、失败,也奋起斗争; „„
“一个有血气的人,既不曲意求人重视,也不怕被人忽视。”
——拜伦
第四篇:浅析拜伦《唐璜》
浅析拜伦《唐璜》
作者简介: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22.-1824.4.19.),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内容概要:
诗中描绘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
简略谈到了唐璜的幼年生活环境,然后从唐璜受少妇朱丽亚勾引、被她的伯爵丈夫带人搜查她的卧室开始,跟着写一连串丰富多彩的历程:像出海远行遇险,被海盗的女儿海黛救起,到了基克拉迪岛上,二人展开热恋,诗歌赞颂了他们牧歌式的爱情。二人的恋情不受海黛的父亲的祝福,他将唐璜作为奴隶卖到伊斯坦布尔,机缘巧合,唐璜穿女装混入了吧土耳其苏丹后宫。后来参加伊斯迈战役,从哥萨克骑兵刀下救出了小姑娘莱拉。受俄国女皇宠幸,被派为使节去英国,抵达英国后发生了各种奇遇.....个人体会:与莫里哀的《唐璜》相比
中学时期就听说了《唐璜》,当时它是作为拜伦的代表作品提出的,一直没有去看。直到学了外国文学史这门课程,才了解到它原来是首叙事长诗,它以社会讽刺为基调,约16000行,共16章,虽然没有完成,但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广阔的生活容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曾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
文学史上能与作者一起流芳百世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记起某位作家的伟大时,作家笔下的人物也同时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千百年来,一颗颗闪耀文学星空的巨星,为我们留下了妇孺皆知的人物形象。有的成为作家所在民族的精神象征;有的越过国界,成为世界的共同的财富,唐璜就是其中的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中,通过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神话、传说而“出名”的,可以说占了大多数。关于唐璜,和堂·吉诃德一样他是西班牙奉献给世界文学宝库的礼物。他们在西班牙的知名度就像我们能随口说出的三国人物和水浒英雄,为所有的人所喜爱和津津乐道。莫里哀和莫扎特就曾将他分别写进过喜剧和歌剧。
唐璜作为莫里哀笔下的人物,极富个性,是传统的唐璜形象:玩弄女性,没有道德观念的花花公子。他是个无视神灵、上天、魔鬼的人,这在当时政教合一的社会体制下是非常难得的。莫里哀利用唐璜这个形象表现了法国17世纪的没落贵族的希望与勇气,这或许是所有年代所有国度的没落人士骨子里常常具备的。唐璜不为吸引女人而吸引女人,他是为了消磨时间。爱情只不过是小菜一碟;他玩弄女性就像一日三餐那样平常,爱情的魅力对他来说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手段,不过是能力的证明和打赌的工具。他更注重过程。生活了的、经历了的、存在了的,就是他所乐于追求的,体现一种存在主义的生活哲理。唐璜,作为人的神话,替代了宗教上帝的神话。他对生活的欲望,现世享受的热爱,对生命和时间的把握使得他超越了死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丝毫不畏惧死亡。他就像普罗米修斯敢于向上帝盗火一样,在他花花公子那放荡不羁的爱情生活方式背后,处处彰显着他向往自由、不信鬼神的叛逆精神。
我们可以在嬉笑怒骂和悲愤震撼中重新认识唐璜的“人性”——也可能是每个人的潜在的“人性”。
拜伦笔下的唐璜善良,有正义感,多情但不滥情。中世纪那个以干坏事为荣、敢于嘲笑上天的花花公子形象在拜伦的长诗里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风度翩翩、纯洁无邪的青年形象。每次爱情的来临都会使唐璜全身心地投入,对他产生极大的影响。他每遇到一个女性,都给他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和震荡。拜伦用很长的篇幅来介绍每一位与唐璜不期而遇的女性。不同于拜伦其他诗歌中的英雄人物,作者无意将唐璜塑造成“拜伦式的英雄”,他与唐娜·朱丽亚发生性关系,被她丈夫捉奸在家,仓皇出逃即可体现。唐璜热情、勇敢、拒绝虚伪的道德信条。在面临饿死的危险时,他拒绝吃被打死的人。在士兵中间,只有他表现出对一个土耳其小姑娘的命运真正的关心。他没有忧郁绝望的天性,但也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他的爱情故事大多是对上流社会虚伪道德的讽刺,而他和海盗女儿海蒂的经历,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理想。大多数人认为拜伦笔下的唐璜与传统的唐璜相比,“除了他的姓氏以及西班牙的出身外,并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事实上拜伦的《唐璜》是与众不同的,拜伦借此表达出了个人心中的真情实感。
作为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拜伦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直指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中残存的封建因素。作品同时还揭露了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
诗歌中的情节发生在18世纪末,但是描绘的却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诗人是用过去的革命经验和当时的现实相比,鞭挞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号召人民争取自由、打倒暴君。诗歌对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讽刺。英国统治阶级夸耀“自由”和“权利”,但是唐璜初次来到伦敦,就遭到了强盗的袭击。
因讽刺的需要,主人公唐璜显得行动多于思想,诗歌的叙事者则承担起了思考和评论的重任。二者一个天真,一个世故;一个行动,一个旁观而冷言冷语。故事之中或故事之外不断出现的议论、感慨、回忆、憧憬,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叙事者大量的富有抒情性议论,充满哲理和深刻的思想,以及淋漓尽致的嘲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品不仅揭露现实真实深刻,而且想像丰富奇特。它描写的风暴、沉舟、战火的场景等,十分精彩。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抒情描写非常出色。
拜伦善于用各种诗体创作,语言幽默洗练,写诗以18世纪的蒲伯为师,而蒲伯就善于用一种干净、机智的口语入诗,拜伦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还将意大利八行体——每行八音节,脚韵安排是ab ab ab cc,改造成每行十个音节。这种形式适应口语风格,能做到庄谐并陈,伸缩自如,为诗歌添色不少。
选段:
一九四 “爱情对男子不过是身外之物,对女人却是整个生命;男人可以
献身宫廷,军营,教堂,海船,市场,有剑和袍,财富和光荣不断更替; 骄傲,声名,雄图,充满了他的心,更有谁能永远占有他的记忆?
男人门路很多,但女人只有一法: 那就是爱了再爱,然后再受惩罚。
一九五
“还有多少欢娱和荣华等待你,还有多少人,要爱你,并使你钟情; 我这一生是完了,只剩下余年 来把耻辱和悲哀埋进我深心!然而我宁可忍受这一切,而不愿 弃绝我这依旧沸腾着的热情;
呵,永别了,请原谅我,爱我吧——不,这字眼已经没有意义,我很清楚。
参考资料:
1.(法)莫里哀
《莫里哀喜剧》
湖南人民出版社; 2.(英)拜伦
《唐璜》(上、下)
人民文学出版社 3.朱维之,赵沣,崔宝衡,王立新主编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版社
4.童庆炳主编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5.网络资源:百度文库、豆瓣网
南开大学出
第五篇:拜伦作者 作品 内容 思想 艺术
拜伦
拜伦生平与创作
1、辉煌的家世
2、不幸的童年
3、身残志坚
4、自由的诗人,民族独立的卫士。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浪漫主义长诗(共四章)
第一章:哈洛尔德在葡萄牙、西班牙的漫游。
第二章:哈洛尔德在阿尔巴尼亚、希腊的漫游。歌颂人民在土耳其的统治下的斗争精神。
第三章:拿破仑失败后欧洲命运问题。
第四章:写的是意大利,对古代暴君、暴政进行批判,歌颂意大利过去的文化和伟大先人。
美的希腊!光荣的残迹,使人心伤!
逝去了,但是不朽;伟大,虽已消亡!
有谁来领导你一盘散沙似的后裔
起来挣脱那久已习惯了的束缚呢?
在早先,你的儿子却并不如此,他们是视死如归的勇敢的军人,死守德摩比利隘道,哪怕堆满死尸。
啊!有谁能恢复那勇敢的精神,在幼洛他斯河畔崛起,把你从坟墓里唤醒?德摩比利隘道:希波战争(前481年)中当波斯军队从北希腊南下时,三百名斯巴达人死守这个关口,全体壮烈牺牲。幼洛他斯河,斯巴达的主要河流。表示希望出现和斯巴达军人一样英勇的人物来拯救希腊。
人物分析
1.游历主人公——孤独、忧郁、悲观的所谓“拜伦式英雄”哈洛尔德。(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
2.抒情主人公——积极入世、热情洋溢的观察家、批评家,也是热爱生活、追求自由、敢于揭露,又善于斗争的民主战士。
“东方叙事诗”
从1813——1816年,拜伦写了一组“东方”题材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传奇诗,这就是《东方叙事诗》,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娜》 在其中,拜伦塑造了一些孤傲的反抗一切社会制度的叛逆者的形象,即文学史上有名的“拜伦式英雄”。他们与罪恶的势力势不两立,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他们共同的特征是:顽强、高傲、勇敢和坚定。他们是一些异常孤独、脱离群众,带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反抗色彩的英雄。这种人物在19世纪初的欧洲曾产生过强烈的影响。/
41.拜伦式英雄的双重人格
拜伦人格的双重性与矛盾性:
1.既是为自由而献身的斗士,又摆脱不了资产阶级贵族的身份局限。
生活经历
人格表征
世界观与人生观
2.浪漫主义传统使拜伦具有深厚的世界主义和博爱主义的倾向。
拜伦式英雄都是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以非凡和极端的方式追求着自由。他们为自由而生,也为自由而死。
“难以超越已习以为常的生活观念和习性,难以摆脱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的影响,看不清社会发展的远景,缺乏与大众的联系,看不到他们的力量。”
3.对祖国的复杂情感
拜伦热爱自己的祖国,但是也痛恨自己的祖国。他还借哈洛尔德之口愤怒地指责自己的祖国所推行的殖民政策,强烈谴责他的祖国的统治给其它民族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海上的女皇,自由的不列颠,从一个流血的国家抢去最后一批可怜的宝物。”
3.矛盾复杂的女性观
拜伦在女性观上具有双重性:“他既洞察和同情妇女的苦难,对妇女受到男性自我中心的歧视而被排挤到边缘的命运有一定理解,渴望女性的精神慰籍,同时又对她们抱有很深的偏见,轻视嘲笑女性。”
根源:理想与现实的错位
《唐璜》(1817——1823)
《唐璜》是拜伦的杰作,原计划写25篇,因诗人早亡,只写了16篇。这些诗章被认为是诗人最好的作品,歌德、雪莱、普希金等大诗人对它备加赞赏。
人物原型
西班牙传说中的色鬼、恶棍。
拜伦把14世纪的传说移植到18世纪末叶,并对人物进行了改造:唐璜成了一个天真、热情、善良的贵族青年。
唐璜传说是西方文学中一个永恒的母题,400年来一直被常写不衰。然而关于唐璜传说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虽然一般人都相信唐璜的故事最初源于口头传说,但真正成为后世文学源头的,却是西班牙作家蒂尔索的剧本《塞维亚的荡子》。
这个剧本第一次将唐璜这个人物与传说中的故事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第一次塑造出了唐璜这个浪荡子的形象。与此同时,它还为后世以唐璜传说为题材的作品建立起了主要人物的主导性格以及戏剧事件发展的总体模式。
关于《塞维亚的荡子》一剧的题材来源,西方学界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根据美国学者利奥·韦因斯坦(Leo Weinstein)的归纳,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类,我们姑且称之为“历史说”、“宗教剧说”与“融合说”。
“历史说”
“历史说”是由法国学者路易斯·维亚多(Louis Viardot)首先提出的。维亚多认为,蒂尔索的剧本是以塞维亚的编年史中描写的历史事件为基础而写成的。(唐璜、乌洛阿爵士、修士的惩罚)
“宗教剧说”
第二种观点,即“宗教剧说”,是由一位名叫卡斯蒂尔·布雷兹(Castil-Blaze)的学者提出来的。(作恶的伯爵、在修道院诱拐年轻的利奥诺拉、兄弟复仇、利奥诺拉父母石像的惩罚)
“融合说”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蒂尔索将他从民间传说中发现的题材与他从西班牙文学中借用的因素加以融合,从而构思出了他的唐璜故事。(石像复仇、骷髅复仇情节)
流传于民间的传奇故事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据西方学者统计,以唐璜为题材的作品,已经超过了1700种。这其中,不乏一些名家之作,如莫里哀的喜剧《唐璜》,拜伦的讽刺长诗《唐璜》,霍夫曼的短篇小说《唐璜》,莫扎特的歌剧《唐·乔万尼》和萧伯纳的戏剧《人与超人》等。
基本情节
西班牙贵族青年唐璜冒险的故事。拜伦的《唐璜》塑造了一个崭新的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痛恨虚伪的主人公唐璜形象。
通过主人公的冒险足迹——海盗称霸的希腊岛屿、土耳其禁闱、俄罗斯宫廷及英国上流社会——揭示出:封建专制的暴虐和社会道德的虚伪。
被引见英国国王后,他发现大臣们完全是“没有丝毫人气味的畜生”,议会是一个专搞捐税的机构,财阀们才是英国和欧洲各国的真正主子,而大不列颠王国不过是“一所超等动物园”。
诗人剥下那些女皇、君主、政客、将军的画皮,原来不过是魑魅魍魉,锋利的诗句像无情的长鞭,抽得他们体无完肤。
主题
诗人在广阔的背景上给当代人描绘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生活,着重揭露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堕落和资产阶级的掠夺性。
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和糜烂生活,封建制度的残暴,宫廷哲学学说和文艺流派,以及当时的各种污秽丑闻,都遭到诗人的尽情讽刺和嘲笑。
拜伦的诗歌艺术
1、传奇性,异域情调
2、抒情性歌德赞赏:“温柔到优美感情的极纤细动人的地步。”“淡淡的哀愁”
3、表现手法上:夹叙夹议(插笔),在基本的第三人称叙述体系中,自如地插入第一人称的抒情或评点。讽刺性;抒情性恩格斯:“拜伦诗歌遗产中的最有力的因素,是他的辛辣的讽刺力量。”
4、诗路广,各种诗体均有佳作
抒情诗《五月之歌》
叙事诗《东方叙事诗》
诗体小说《唐璜》
政论诗《<制压机器破坏法案>制订颂》
讽刺诗《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
游记《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5、笔调极富变化,语言多姿多彩
《唐璜》片段
但我所以要把政治呀,策略呀,信仰呀,时时引为本诗的话题,不只是因为藉此可以换花样,而且还打算对道德有所裨益;
因为我的宗旨是要剖析社会,给这只幼稚的鹅填满了真理。
富有张力感的反讽技巧 这一节对社会条规进行了傲慢的嘲弄,暗示了全书的主要叙述技巧,即精于世故的叙述者兼评论者与少不更事的主角之间的合作。表层叙事:他以愉悦的、诱人的细节谈论着社会,显示出他与社会环境的同谋。深层叙事:他又把社会比喻成“鹅”这一愚蠢的象征,透露出一种强烈的蔑视,破坏了表面上的同谋关系。正经的叙述内容与潜在的讽刺和轻蔑态度就形成一种张力,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
小结
19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通过一生的斗争实践和诗歌创作继承和发扬了启蒙思想传统,捍卫了法国革命的政治理想。他不仅是他那个时代丑恶现实的揭发者,而且以行动表明了他是一个不妥协的反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