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额外的赏赐我不要美文摘抄
宋代名臣富弼克己奉公,为官清正,颇有廉声。富弼出任枢密使时,宋英宗赵曙刚登基。赵曙上台后,将其父仁宗皇帝的遗留器物,都拿来赏赐给朝廷重臣。众臣叩头谢恩之后,一起告退。这时,赵曙却喊住了准备离开的富弼:“富爱卿,你留一下。”
富弼不知道皇帝要干什么,就留了下来。这时,赵曙命人拿过几件官窑瓷器,对富弼说:“这些是我另外赏赐给爱卿的。”富弼跪下来:“多谢陛下的关爱,但这些东西我不能要。”
赵曙轻描淡写地说:“这些东西我多的是,你没有必要推辞!”富弼恳切地说:“东西虽然微薄,但关键是额外所赐。大臣接受额外的赏赐而不谢绝,万一将来皇上做出什么例外的事来,微臣凭什么劝谏呢?”
赵曙感叹道:“从前我当太子时,赏赐下属,他们从不拒绝,有时还私下里抱怨我对他们刻薄。你这样的臣子,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看来,朝野上下传闻你为人清正,却是不虚啊。”
定力是一个人做人处世的重要法码。在财物诱惑面前,富弼头脑清醒,为自己赢得了尊重和行使职权的底气。
第二篇:不要甘当失败者美文摘抄
记得著名画家黄永玉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生难免摔倒,摔倒之后吸取教训爬起来的人可能会成功;摔倒之后不肯起来的人,只能成为失败者。”而实际生活中,有些年轻人摔倒后的确不肯爬起来,而是破罐子破摔,任由自己的人生在泥淖之中越陷越深,既不愿去寻找昔日的辉煌,在此基础上重树远大的目标和理想,也不去另辟蹊径。结果,在怨天尤人中为自己曾经的辉煌抹上了暗淡的色彩,因不能坚强地爬起来而成为人生的失败者。
张尚武,1983年出生,凭借其力量方面的优势,在12岁时入选国家体操队,成为一名令人羡慕且拥有美好前景的体操队员,而且一度是国家队重点栽培的对象。被选入国家体操队的张尚武经过刻苦训练,加上自己的虚心好学,其体操技能有了飞速的长进,被教练和队友们视为未来的体操运动明星。2001年,也就是在他18岁的时候,耀眼的明星光环终于降临到了他的身上。他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一鸣惊人,在此届大运会体操比赛项目中,此前从未参加过国家大赛的张尚武除了夺冠吊环金牌之外,还和邢傲伟、杨威等名将一起夺得了男团比赛的冠军。
张尚武在体操运动中崭露头角后,便立下了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志向。心怀梦想,所以张尚武在体操竞技的训练中更加努力。然而在残酷的竞争中,张尚武却落选了雅典奥运会的主力阵容。对未来充满向往而上进心极强的他,经受不住这次打击,从此一蹶不振,于2003年选择了退役,然后回到了河北队。
张尚武回到省队以后,没有从头再来的勇气,而是选择了破罐子破摔这一消极的人生态度。他在省体操队既不肯积极参加训练,也不愿与教练和队友们进行交流,而是抱着一种混日子的心态消极地游荡于体操队之外。在这种悲观情绪和不思上进的心态主导下,张尚武的体操技能不仅难以保持大运会的冠军水平,而且在体能、素质、技术等方面也出现了倒退。在这种情况下,从国家队退役一年后,他不得不主动从省体工队退役。
这时的张尚武,因知识浅薄以及无一技之长,在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下,便开始在社会上游荡。在生活窘迫的困境中,张尚武为了生存,毫不珍惜地以150元的价格卖掉了他一生的荣誉——北京世界大运会上获得的金牌。
退役后的几年间,张尚武曾谋得一份自食其力的稳定工作,但因餐馆服务员、养老院护工等工作太辛苦,都没能坚持下来,他最终走上了偷盗之路。2007年初,张尚武因盗窃而被天津警方判拘役两个月,然而这个惩罚并没有给他带来教训。从看守所出来后,他又重返北京,开始流窜在网吧等人员混杂的场所。2007年6月25日下午5点多,在北京的一所体校内,当网球队与乒乓球队的队员结束当天的训练回到宿舍的时候,发现宿舍里一片狼藉,队员们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物品都被人盗走。警方马上调看了体校的监控录像,体操队的一位教练当即认出是张尚武所为。后来,张尚武在一个网吧上网时被抓获。在警方的询问下,他又供认了先后在丰台光彩体育馆、西城什刹海体校等地进行的偷窃行为。张尚武因盗窃被捕后,被判服刑四年。今年四月,他提前两个月被释放出狱。
今年7月19日晚7点多,一位自称“浪风”的网友发出一条“前世界冠军乞讨”的微博并配有照片。经过网络的疯狂传播,该视频在24小时内已被转载一万多次,3天内已经直逼四万次。这个瞬间成为“网络红人”的流浪卖艺者就是张尚武。出狱后,在没有工作和经济收入的困境下,无奈中他选择了街头卖艺。在北京王府井地铁站通道内,张尚武利用当年赢得冠军的倒立、托马斯全旋等体操技能,通过表演换取围观者的一元、两元或五元面值不等的钞票。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生命的宽度。而张尚武却觉得,既然在心怀梦想朝着人生巅峰冲击的时候遭遇了失败,那么就一路滑落下去。选择失败,也许是自己的命中注定。也因此,他从希望之星、世界冠军到阶下囚,甚至沦为乞丐。也许他的人生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原因造成的,但作为一个在起步阶段就创造出人生辉煌的年轻人来说,更多的原因还是没能把握好自己,从而给自己留下了一生的悔恨。
忘了是谁说过,人生就如同在路上不停地奔波,有顺境也有逆境。顺境中要心态淡然,逆境下要勇于面对,切不可因人生失意而消极悲观,甘当一名失败者。人生的路漫长又坎坷,我们只有不放弃、不抛弃,勇敢地面对挫折才能战胜挫折,迎来生命的曙光。
第三篇:不要靠得太近美文摘抄
查姆斯是一名成功的零售商,上个世纪70年代,他曾在丹麦开了十几家大型超市。在经营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超市里的导购员并非越多越好,超过一定数量后再增加导购员销售额反而会下降。为什么会这样呢?查姆斯是个喜欢钻研的人,通过半年多的观察研究,他揭开了奇怪现象背后的原因。
在查姆斯的超市里,导购员的工资收入是和销售额挂钩的,他所负责的货区销售状况越好,他的收入就会越高。因此每个导购员对于进入自己“区域”的顾客都是非常热情的,他们要么殷勤地为顾客挑选、拿放商品,要么滔滔不绝地向顾客介绍、推荐商品。按道理,导购员们这样殷勤、周到、贴身的服务,是有利于销售的。然而,查姆斯通过对大量顾客问卷调查后发现,事实情况恰恰相反,导购员的这种贴身式服务让很多顾客不满,甚至厌恶,反而消弱了顾客的购买热情、减少了顾客的回头率。
为什么这种“热情”反而引起顾客的反感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过度热情剥夺了顾客购物时的那种自由自在、随意随性的休闲感觉;导购员那种跟前随后的全程陪同,还容易让人有被窥视、被监视的感觉;如果超市中导购员过多,顾客可能一进入超市就被包围、被游说,就像一个被“热情”绑架的人,没有了自由选择的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私密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购物氛围绝对不会让人有愉悦感,这样的卖场谁愿意多去呢?
看来,“热情”也是一把双刃剑,你运用得恰当,就会拉近和别人的距离;如果运用得不恰当,就可能把别人推得更远。
第四篇:不要以为别人看不见美文摘抄
在一次会议上,我认识了一位教授,此君一遍遍向我吹嘘自己出了多少本书、发了多少论文、做了怎样数量的课题,在业内具有何等的知名度。我立即怪自己孤陋寡闻,我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圈子里混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对此君的情况一无所知呢?回到单位后,我用百度搜索了一下这位教授的名字,总共的词条不过一百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他博客上的文章。
有位朋友是画家,作品动辄几十万元一幅,中国美术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些发达国家的国会大厦都收藏了他的画作,但我最初认识他的时候,连他的画家身份都是别人介绍的,更不知他在美术上的成就了。后来,我们熟了些,不时有机会在一起吃饭、喝茶、聊天,朋友跟我说过他对美术的一些见解,但对自己的美术造诣依然只字不提。
人活在世上,就像山立在天地间,彼此有高矮、美丑之分。一个人希望别人关注自己、了解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原本很正常,我只是觉得一个人如果真正高大,别人是可以自然而然地看见的,就算一时没看见,时间长了,也一定会被别人发现。相反,假若你没有足够的高度,即使反复向别人吹嘘自己如何雄伟、高大,怎样出类拔萃,别人也不会真正认可你的高大。
生怕别人看不到自己,源于一个人过度的名利欲。我从来不否定名利对人生的作用,始终认为正当的名利欲是一个人攀登人生高峰的重要推手,也是社会之轮滚滚向前的动力,但人的名利欲必须建立在实实在在的付出上。你足够多地付出了,社会自然会给你必要的补偿,名利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只有用心血换来的名利才是真正的名利,才经得起时间的淘洗。如果你没有做足够的贡献却企求大的名利,这是不道德的,是被人唾弃的。
历史上那些获得过大名大利的人往往都是淡泊名利的,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认为自己不够格;钱钟书拒上央视“东方之子”,他觉得这样的名誉对人生没有什么意义;爱因斯坦不愿做以色列总统,他的观点是自己是一个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是本分,至于其他东西,都是身外之物。然而,说也奇怪,在乎并喜欢炫耀名利的人,社会上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而上述这些视名利如浮云的大师们却一个个名满天下,人们只要提到他们就会肃然起敬。
常听那些学问大家说:“人要耐得住寂寞。”年轻时候不懂,觉得要求一个人耐得住寂寞,岂不是希望他碌碌无为、默默无闻吗?现在才懂得老一辈人用心良苦。耐住寂寞的过程,其实是一点一点地练内功的过程,一个人的内功练够了,眼界打开了,思想深刻了,做事的技巧成熟了,想干的事业才会慢慢地成功。这样,我们才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日思夜想的成功的珍珠。
世界上没有一个高大的人是别人发现不了的,真正看不见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第五篇:不要小看了花瓶美文摘抄
林萧娜一进场,我就看到苏宁的眉头皱了一下。苏宁是曾总的太太。面试中,林萧娜并不是最优秀的,但曾总最后决定用她,我想也许是“美女效应”吧。
林萧娜报到那天,总经理秘书刘蓓带她去了苏宁的办公室,然后转到我的办公室,说:“安安,看来老板娘不喜欢这个美女,一进门就警告她,叫她不要以为年轻漂亮就有优越感。”刘蓓走后,我想:花瓶终究是个花瓶。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工作对林萧娜来说是一种折磨。说是总经理助理,一周连曾总的面都见不了几次。苏宁丝毫不放权给她,只指使她打打字、订订餐。每到快下班的时候,却总能找出一大堆资料,让她尽快整理,说是第二天一早需要……可是到了第二天,她苦战一夜的成果不过被随手一扔。
林萧娜找我诉苦,我给她支了一招:你要想办法跳开苏宁,直接与曾总接触。
林萧娜不笨,回去仔细翻阅公司以往的策划案例后,写了一份报告,言辞恳切地提出公司在管理体制、工作方法及流程上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第二天,她敲开曾总办公室,将报告递上。曾总大致浏览一下,面露嘉许。这时,苏宁推门进来:“在商量什么?”曾总说:“林萧娜递来一份报告,很有见地,我还没细看。”苏宁笑道:“你那么忙,哪有时间!我代劳好了。”说话间,已将报告拿了过去。林萧娜心里不满,也只能强装笑脸。
这天,林萧娜照例加班到深夜。为了提神,她去开水间冲咖啡,发现纸篓里有一沓文件没有被保洁工清理掉。拿起来一看,竟是她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报告!
第二天,在餐厅吃午饭,林萧娜委屈地说:“既然对我这么苛刻,当初何必用我?”我劝她不要气馁,新人就要学会忍耐,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接下来的日子,林萧娜从发型、服装到为人的态度都低调很多,指派的打杂活也喜滋滋地应承下来。
林萧娜渐渐如鱼得水。这时,苏宁挺着大肚子找我谈话,她说:“招聘总经理助理时,我刚有身孕。我之所以给林萧娜那么多压力,就是想看看她是不是华而不实、贪图享受、一心想走捷径的女孩。看来,她并不是那样的人。过一阵子,我就会退出公司,由林萧娜接任我的职务。”
我心里暗暗吃惊:副总经理的职位是曾总答应给我的啊!
晚上,我没有回家,而是约了刘蓓。刘蓓是我真正的女友,因公司曾有同事之间不准恋爱的制度,我们一直没有公开关系。虽然后来在我的争取下,这个制度被废除,但我怕落下口实,与刘蓓的恋爱关系依然没有公开。
我郁闷地说,林萧娜将要成为副总经理了。刘蓓安慰我道:“曾总不是亲口许诺过你吗?要不,这几天我找机会在曾总面前提提。”我拒绝了:“不,我有我的办法。”
我开始主动约会林萧娜,早上给她发短信“亲爱的”,晚上给她发短信“宝贝”。
一天晚上,我喝得脸红红的、情绪低落地跑去找林萧娜。林萧娜关切地问:“你怎么了?”我含糊地告诉她,我升副总经理无望了。林萧娜瞪大眼睛,惊讶地问:“你是说,这个职位将是我们两个人的竞争?”我点点头,说:“不过,我想通了,我们是恋人,谁升职都无所谓。”
林萧娜想了一下,说:“还是我退出吧,谁让你是我爱的人呢!”我趁着酒意,又说了很多废话,然后找个借口走了。
刘蓓在楼下等我,我跑过去一把抱住她,说:“成功了,林萧娜中了我的美男计。”
副总经理的人选终于公布了,是林萧娜。
庆祝晚会上,舞曲一支又一支,到处都是旋转的人。我一个人在阳台上,林萧娜走来。我们都不说话,许久,她说:“安安,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吗?”我摇头。
林萧娜笑了,姿态分外温柔:“那晚,你喝醉跑到我家,你走后,我在阳台上看到了刘蓓。”